发布时间:2023-03-02 15:01: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深基坑施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人防工程及车库的需要,地下室的建设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基坑工程施工也越来越多,其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的基坑深度大都超过了4.0m。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单单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室内土工试验参数来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往往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深基坑施工监测谈一些体会。
一、深基坑施工监测的意义
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深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无论哪种位移的量值超出了某种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危害。深基坑开挖工程往往在繁华的市中心进行,施工场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直接影响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破坏,同时,基坑相邻的建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基坑周围的管线常引起地表水的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原因。因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工程情况有深入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特点和内容
(一)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特点
1.时效性。。基坑监测的时间有效性要求相对比较高,方法和设备具有采集数据快、全天候都要准备,并且适应夜晚或各种天气等严酷的环境条件。
2.高精度。一般工程监测中误差限值通常在数毫米,打个比方说60 米以下建筑物在测站上测定的高差中误差限值为2.5mm,而正常情况下基坑施工中的环境变形速率可能在0.1mm/d 以下,要测到这样的变形精度,一般测量方法和仪器部不能胜任,所以基坑施工中的测量通常采用一些特殊的高精度仪器。
3.等精度。基坑工程中的观测通常只需要测得相对变化值,而不需要测出绝对值。打个比方说,一般测量需要把建筑物在地面定位,得到一个绝对量坐标及高程的测量,但是在基坑边壁变形观测里,只需要测定边壁相对于原来基准位置的移动就完成了,但边壁原来的位置就完全不用知道。由于这个特殊的地方,使得深基坑施工监测有其自身规律。
(二)深基坑施工监测的内容
1.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道路和建筑物的沉降、位移。
2.围护桩地下桩体的侧向位移(桩体测斜)、围护桩顶的沉降和水平位移。
3.围护桩、水平支撑的应力变化。
4.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
5.坑外地下土层的分层沉降。
6.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
7.地下土体中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
8.基坑内坑底回弹监测。
(三)深基坑施工监测的基本要求
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的监测方法,都要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观测工作必须是有计划的,应严格按照有关的技术文件(如监测任务书)执行。这类技术文件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监测方法和使用的仪器、监测精度、测点的布置、观测周期等等。计划性是观测数据完整性的保证。
2.监测数据必须是可靠的。数据的可靠性由监测仪器的精度、可靠性以及观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
3.观测必须是及时的。因为基坑开挖是一个动态的施工过程,只有保证及时观测才能有利于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4.对于观测的项目,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预警值应包括变形值、内力值及其变化速率。当观测发现超过预警值的异常情况,要考虑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5.每个工程的基坑支护监测,应该有完整的观测记录,现象的图表、曲线和观测报告。
三、施工现场变形观测
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场地变形观测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设置在场地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的测量,求得各观测点坐标和高程的变化量,为挡土结构和地基土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数据。
(一)变形观测的一般要求
1.变形观测的测量点。一般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准点为确定测量基准的控制点,是测定和检验工作基点稳定性,或者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的依据。
(2)工作基点是变形观测点的稳定位置。在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观测中,可不设工作基点,直接观测变形观测点。
(3)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埋设在变形体上,且能反映变形特征的观测点。
2.变形观测的等级按观测点必要精度、技术指标的高低,可划分为四个等级。
(二)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
变形观测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不同施工阶段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三)变形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观测前,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校验,并作好记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并尽可能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首次观测成果是各周期观测的起始值,应具有比各周期观测成果更准确可靠的观测精度,宜采取适当增加测量次数的办法取得起始值。
应定期对使用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进行稳定性检测,点位稳定后可适当延长,当对变形结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校核。
四、基坑侧向变形观测
基坑侧向变形观测是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监测中一项较为直观和有效的方法。常用的观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肉眼巡视。由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施工现场肉眼巡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许多影响基坑侧向位移,不利于支护结构稳定的因素。
2.光学仪器观测方法。即工程测量方法。在有条件的场地,用视准线法方便监测;如果场地狭窄,通视条件较差,建立视准线比较困难时,可采用前方交会法进行较差。
3.用测斜仪测量。测斜仪是一种可精确地测量沿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摆锤受重力作用为基础测定一摆锤为基准的弧角变化。
五、结语
由于基坑工程施工环境太复杂,各类基坑施工大小问题经常发生,特别是深基坑施工,保险系数定得再大,现场问题还是防不胜防。因此,在基坑施工期间必须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必须由监测单位直接寄送各有关单位,对于日变量及累计变量均较大时,报告上必须加盖红色报警章,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
关键词:深基坑 设计 施工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主要采用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排桩、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等方法,而地下连续墙法、钢板桩法等则应用得相对较少。土钉墙或复合型土钉墙,是一种柔性支护结构,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广泛应用。排桩支护结构是一种刚性支护结构,具有刚度大变形小但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在厚层砂层中采用复合土钉墙技术设计及施工。
一、场地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
某建筑物建筑高度约100m,主楼33层,二层地下室,占地面积4775 m2。建筑物北部地下车库坑底相对±0.00标高为-12.50m(坑深12.400m),南部主楼坑底相对±0.00标高-13.00 m(坑深12.900m),基坑周长约280m。
1、周边环境
建设场地东侧为五层住宅,有小区道路相隔,西侧为1层民宅,距离约8.0m,南侧为五层住宅,北侧为1-3层建筑,均距场地约0.5~3.0m。
2、地层岩性
地形平坦,场地内各主要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
杂填土①层:以建筑垃圾为主,无利用价值。
粉细砂②层:该层分布连续、稳定,局部为中砂及粉土薄层,沉积时间较短,多呈松散~稍密状。
中砂③层:层位分布连续、稳定,局部为粗砂、砾砂薄层。多呈中密~密实状,工程性质较好。
粉质粘土④层:呈可塑~硬塑状,层位分布连续、稳定,工程性质较好。
上述土层构成本工程的基坑边坡土体,①~③层土为基坑边坡的不利土层。
粉细砂⑤层:呈中密~密实状,局部为中砂薄层,工程性质较好。该层局部夹1.00~4.20m厚可塑状粉质粘土⑤1透镜体。
粉质粘土⑥层:可塑~硬塑,层位分布连续,工程性质较好。该层中部分布厚度不等的中粗砂⑥1层,在场地北侧厚度较大,南侧厚度较小。
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基坑坑壁地层比较复杂:表部填土层局部含少量块石,部分建筑垃圾、碎石等;基坑深度范围内为厚层的细砂和中砂层。周围建筑距离近。
1、Ⅰ区段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设计
①超载及基坑重要性系数
Ⅰ区(有建筑物地段)超载设计值按15KPa考虑,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系数取1.00。
②土钉及锚杆参数选定
根据计算,本地段设八道土钉,其中第2道为预应力锚杆,参数见下表1、2。
I区(有建筑物地段)土钉及锚杆参数表表1
注:括号内为锚杆自由端长度。
基坑Ⅰ段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参数表
表2
2、Ⅱ区段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设计
①超载及基坑重要性系数
Ⅱ区(普通地段)超载设计值按20KPa考虑,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三级,重要性系数取0.90。
②土钉参数选定
根据计算,本地段设八道土钉,参数见下表3、4。
Ⅱ区(普通地段 )土钉参数表 表3
注:括号内为锚杆自由端长度。
基坑Ⅱ段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参数表表4
3、砂层中开挖和(土钉)锚杆成孔处理措施
砂层开挖严格分段分布进行,5m一段,0.5m一步,开挖后立即喷浇一层水泥浆,避免砂层水分流失坍塌。对上部3m松散砂层采取先留台措施,即先预留0.3~0.5m厚砂层,再分小段(0.5~1.0m)人工挖至设计坡度后支护。对基坑北坡和南坡东部坡度较小地段采取竖直方向打入微型桩后再开挖的措施。微型桩做法与土钉做法一致。粉细砂②层一般呈松散状,土钉(锚杆)成孔时易塌孔,现场钻孔采取套管护壁措施。
三、基坑支护施工
1、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分段分层进行 ,第一层挖1.5m,其余各层0.6m,采取挖掘机挖土,汽车运土,辅以人工修整坡面。
2、 土钉孔成形
土钉孔采用洛阳铲成孔,成孔直径120mm。成孔后把土钉钢筋置于孔中,为保证土钉位于孔中心,在土钉上每隔2米焊接一个托架。
3、 注浆
在孔口处设置止浆塞 ,将注浆管插入孔底以上0.5~1.0米处。注浆管连接注浆泵,边注浆向孔口方向拨管,直至注满为止。每孔在注浆后再补浆2~3次。为保证浆体与周围土体紧密结合,在水泥浆中掺入一定量的早强微膨胀剂。
4、 喷射砼面层
在铺设钢筋网后喷射砼面层 ,筛分后的砂、石料以及水泥、早强剂由人工加入搅拌机料仓搅拌均匀后自动落入和搅拌相配套的喷射机内, 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经输料管送至喷头处,与供水装置送来的水混合后,喷向受喷面, 一次喷射砼至设计厚度。
5、 锚杆施加预应力
面层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加钢垫板用扭力板手扭紧螺母对土钉施加设计拉力的50%的预应力。这种人为的预压应力,将提高土体的抗滑和防裂能力,限制变形。
四、 基坑支护监测
为准确、及时地了解边坡稳定状况及周边道路及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在基坑坡顶周边均匀布设变形观测点,用精度为2〃的经纬仪采用准直测量法进行观测,观测点间距为9m~11m。于2007年9月5日进行了开挖前的首次观测,2007年9月7日挖完第一步土方后进行了第二次观测,2007年9月14日挖完第二步土方后进行了第三次观测,以后随时进行加密观测,至支护完毕后两个月完成了最后一次观测。
基坑周边沉降观测结果
测点号 V2 V6 V9 V12 V15 V18 V22 V25 V28
位移(mm) 9.1 8.9 10.2 6.0 7.5 10.4 7.3 6.0 6.8
从监测结果显示:
1、观测结果累计最大位移仅10.4mm,为实际支护深度13.0m的1/1250。
2、从开挖完毕到最后一次监测数据读数,经历3个半月时间,位移基本没有发展。
五、结束语
某建筑物深基坑支护工程,坑深平均约13.0m,坑壁以厚层中、细砂为主,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周边环境较复杂,文中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和监测,有如下认识:
(1)场地虽然分布有厚砂层,但通过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实践证明,本工程采用复合型土钉墙是合理可行的;
(2)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分不同地段调整设计参数,确保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合理、安全和经济。
【关键词】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基坑变形;控制措施
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 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和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增多, 基坑工程不仅数量增多, 而且向着更大、更深的方向发展。由于基坑工程常常在闹市区施工, 不仅要保证基坑自的稳定安全, 而且要保证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软土地区, 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土体具有高含水量、高灵敏度、高压缩性、低密度、低渗透性和流塑等特点, 更增加了基坑工程的难度。随着变形控制设计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 开展基坑工程变形性状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基坑变形机理研究
1990年,Clough对深基坑开挖引致的变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他将深基坑变形分为两种:一种是基坑开挖和支撑的基本过程引起的变形;另一种则是由于相关的施工活动如墙体的施工、基础的施工或支撑的拆除等引起的变形。他认为只考虑引起变形的主要原因,就能将变形的预测限制在较合理的范围内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得出,影响基坑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
1、坑底土体隆起。坑底隆起是垂自向卸载而改变坑底土体原始应力状态的反应,在开挖深度不大时,坑底土体在卸载后发生垂自的弹性隆起。当围护墙底下为清孔良好的原状土或注浆加固土体时,围护墙随土体回弹而抬高。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基坑内外的土而高差不断增大,当开挖到一定深度,基坑内外而高差所形成的加载和地而各种超载的作用,就会使围护墙外侧土体产生向基坑内的移动,使基坑坑底产生向上的塑性隆起,同时在基坑周围产生很大的塑性区,并引起地而沉降。
2、围护墙位移。围护墙墙体变形从水平向改变基坑土体的原始应力状态而引起地层移动。基坑开挖后,围护墙便开始受力。在基坑内侧卸去原有的土压力时,在墙外侧则受到主动土压力,而在坑底的墙内侧则受到全部或部分的被动土压力。
二、基坑变形控制措施
1、先期预控。首先根据工程实际类型和特点以及相关工程经验,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及周围地层变形的控制目标,对基坑进行变形分析,将预测的变形与控制目标对比,如果预测的变形超出控制目标,则对支护结构设计进行调整,或是采取地基加固措施,自到满足变形控制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及变形控制目标设计详细的施工方案及监测方案。施工方案设计时,不仅要确定合理的开挖与支撑顺序、挖土参数(分层厚度、分段长度、开挖与支撑时间等)、安全措施等,还要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因素或险情,做好技术保障措施,保证在出现险情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制定监测方案时,对预测变形较大的部位要进行加密观测。
2、优化深基坑地下水治理措施
基坑开挖前一个月左右,需要设置坑内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并加以排除,使坑内上体通过排水固结达到一定强度,从而提高坑内上体的水平抗力,减少基坑的变形量,增强基坑稳定性,减少坑底上体的隆起。基坑降水以不影响临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为原则,为此在坑内外设置足够的观察孔,并在坑外设地而沉降观察点和回灌井,必要时应采取回灌措施,确保防止因围护墙渗漏水而使坑外四周的地下水位也下降,造成对其坑周边的管线、道路及建筑物的破坏。如需抽降承压水,要严格控制承压水的抽降时间与抽降深度,底板硅施工完毕的地段随即停止抽水。承压水抽降高度应根据观测井内测得的承压水位来确定。
3、科学安排深基坑开挖施工
深基坑开挖施工应该遵守“分段、分层、分块挖土,先中间后两边,随挖随撑,限时完成”的原则科学安排深基坑开挖施工,确保深基坑变形在安全范围之内。 另外,施工过程注意深基坑纵向入坡的坡度要小于安全坡度,控制在1:1..5左右,从坑底到坑顶的总坡度一般控制在1:3,上下道支撑之间层坡要适中,坡度过缓造成近坡脚处无支撑暴露面积过大,围护墙容易变形,过陡则坑内排水不畅,容易产生坍方滑坡。
4、加强深基坑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施工场地狭小,更加需要施工单位事先合理确定位置,以便堆放大型施工机械设施及施工材料,避免施工设施和建材就近堆放在基坑边,导致围护结构的变形。对土方应及时清理运走,避免将土方临时堆在基坑开挖而的边上,引发基坑滑坡。施工过程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对支撑轴力、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变形、地表沉降、管线的位移沉降、周边构建物的位移沉降、基坑隆起、地下水位变化等数据进行专人监测,并事先准各好各种情况的应急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基坑变形始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三、未来基坑变形控制发展方向
深基坑变形的允许值国内以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区在工程实践中都是结合各自地区经验和具体问题来确定。上海、广东、浙江、湖北、山东等地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颁布了相应的地方标准,对建筑基坑工程监测作了系统而具体的规定,标志着我国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正日趋成熟。
另外,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推进,各城市的基坑向着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发展,周边环境将更加复杂,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岩土工程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一项挑战。因此,未来我国关于深基坑、大基坑在设计和施工方法上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寻求突破,这将会成为基坑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目前,在有支护的深基坑工程中,基坑开挖大多以人工挖土为主,效率不高,今后必须大力研究开发小型、灵活、专用的地下挖土机械,以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时间效应的影响。
其次,为了减少基坑变形,通过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控制变形将逐步被推广,另外采用深层搅拌或注浆技术对基坑底部或被动区土体进行加固,提高支护结构被动区土体的强度的方法,也将成为控制变形的有效手段被推广。
再次, 针对软土的特性,考虑时空效应法开挖技术,定量地计算及考虑时空效应法基坑开挖和支撑施工因素对基坑内力和变形的实际影响,有效地减小地层流变性对基坑受力和变形的不利影响。
最后,通过计算机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进行信息化监测,提供施工过程中支护体系及环境的受力状态以及变形数据,并且可以及时反馈数据,通过分析数据,适时地进行加固,实现对变形的控制,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参考文献:
危险源识别,是指在危险发生之前,对项目中客观存在的、潜在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推断、归纳,对风险的类型及危险形成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做出定性的分析与经验判断。施工危险源,是指在基坑开挖、支护、降水的过程中,因人为操作不当、现场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现场组织混乱等不确定因素,而引发基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主要包括:
(1)土方开挖过快过多。土方开挖,是施工阶段中最重要的工序,也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由于在开挖过程中,一般是“边支护边开挖”,若开挖土方过快,支护赶不上进度,则极易因土体不稳定而造成基坑坍塌;同时,如若土方开挖过多,造成超挖,支护结构不能完全支撑土体,也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2)支护结构施工不规范。在实际施工中,按照规范操作,部分施工过程可能难度较大,不易施工。与此同时,由于基坑施工中大部分都是隐蔽工程,这就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带来了机会,给基坑安全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3)降排水不到位不及时。因为地下水的存在,在开挖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降低现场地下水位,排空基坑内积水,一方面会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影响土体稳定,也会对基坑的安全产生严重的隐患。
2深基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以风险识别的结果为依据,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大小,综合其他相关因素全盘考虑,运用评价模型和工具,来确定工程项目总体风险等级,并对各项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层次分析法是施工风险识别的一种适用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危险源评价排序为:土方开挖过快过多,支护结构施工不规范,降排水不到位不及时。
3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对项目存在重大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的过程。主要是在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运用风险管理的策略,制定效果明显且行之有效的具体控制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综上所述,本文构建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控制体系,包括:施工前风险预控、施工中动态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后评价三大部分。
3.1施工前风险预控
(1)对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结合专家经验与工程实践制定出针对各重要风险预防控制的技术防范措施及人员监管措施。
(2)针对可能风险事故,制定相应风险后果的应对策略。
(3)将施工中中各环节的重要风险制作成风险清单,将风险清单与相应的应对措施一并发放给相关责任人,引起高度警惕,并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教育。
3.2施工中动态风险控制
(1)根据工程经验及类似深基坑工程事故资料,分析整理总结各监测项目对应的可能的发生风险事故。
(2)根据常规风险事故的原因分析结果,总结得出各监测项目数据发生异常变化最可能的原因,并据此对可能引起数据异常变化的风险因素加以控制。
(3)执行风险控制措施之后,需继续分析监测数据变化,以观察风险是否能被有效控制,以便进行下一步风险控制工作。
3.3风险控制后评价
(1)总结项目风险管理全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以及施工管理水平。
(2)对项目监督和改进,促使项目施工进程正常化。
(3)积累总结经验,为以后提供实际工程资料,并指导设计。
4结语
摘要:结合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柴河双线特大桥5号墩承台沉井的设计、检算、施工过程,分析桥梁基础深基坑沉井施工的可行性,以减少防护工程投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
关键词:沉井基础;桥梁;深基坑;设计;应用
1.工程概况
柴河双线特大桥5号墩位于茨巷河和上六公路之间,桩基承台基础,承台基坑开挖深度达7m(参见图1),设计为10根10m长的1.0×1.5m钢筋混凝土人工挖孔防护桩。考虑到原设计方案对工期影响较大,拟定了钢板桩围堰、锁扣钢管桩围堰、沉井围堰三个方案。若采取钢板桩或锁口钢管桩围堰需临时租赁围堰材料及专用打桩设备,并且需配备施工队伍,鉴于只有一个深基坑承台,并不经济,最终确定采取沉井基础施工。
2.沉井设计及检算
5号墩承台平面尺寸为9.5m×5.6m,沉井尺寸取11.0m×7.1m,壁厚0.6m,高6.5m,分两节,第一节3.5m(含0.5m刃脚),第二节3m,采用C30混凝土和HRB335钢筋,容重γ=25kN/m3,fc=14.3N/mm2,钢筋直径d>10mm,fy=300N/mm2。因沉井壁厚较薄,高度较小,采用0.15m×0.1m垫木及20cm厚砂垫层。
图1单位:m
2.1垫木拆除时井壁强度检算
沉井采用四个支撑点,在开始下沉特别是抽垫木时,井壁会产生交大的弯曲应力,参见图2。
图2
(一)深井和轻型井点降水
一般采用深井来降水,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使放坡系数被控制在低于1:1的情况下,而采用轻型井点来降水,可以在降低边坡水位的同时,使土体内的含水量有效减少,最终达到提高基坑编辑抗滑能力和稳定性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深井的设计时,一般深度为14米左右,直径为φ360,本文根据上述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设置有十口深井,可以很好的获得降水效果;在进行轻型井点设计时,采用的是JQ-90型号的轻型井点,在土方挖到深度为四米左右时开始设置,其中支管的型号是φ50、总管的型号为φ100、滤管长为1米,整个轻型井点的深度为6米。
(二)水泥搅拌桩围护和止水
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通常采用水泥搅拌桩来进行四周土体的加固,可以有效防止四周的地下水给基坑造成影响,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在进行水泥搅拌桩的设计时,搅拌桩的直径设置的是φ700,相邻两个桩的距离是20厘米左右,桩的长度是10米左右。同时,沿着桩长的方向,每隔两米在桩的内侧在设置两根桩,可以有效提高桩的抗折损能力,并且,在桩施工完以后必须进行28天的养护,才能保证水泥搅拌桩的质量。
(三)边坡的有效防护
一般土方的边坡采用的是型号为C20的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为80厘米,才能有效避免雨水冲刷清下出现土体下滑情况,并且,基坑的四周还要设置砖砌的挡墙,才能有效防止地面水下流给基坑带来影响,是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基础保障。
二、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的施工工艺
(一)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根据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可知,在施工开始前,要对地面存在杂草、淤泥等进行及时的清除,保证场地的干净和平整,是提高深层水泥搅拌桩质量的基础措施。一般进行测量定位,是采用经纬仪来进行主轴线定位,以确定各桩的具置,并且,在开始定桩前,要先进行试桩,以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其数量不能低于两根。在施工过程中,加固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必须均匀搅拌两次以上,才能确保水泥搅拌过程的密实度。因此,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保搅拌机底盘的水平、导向架的竖直,并且,搅拌机的垂直偏差要控制1%以备、桩位的偏差要控制在5厘米以内、成桩的直径和桩长不能比设计值小,才能确保深层水泥搅拌桩与实际施工要求相符。在进行水泥浆的制备时,通常采用的是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为加固土的15%左右,或者是每平方米的量为250千克。总的来说,深层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必须认真落实到每个操作环节,做好相关记录,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质量评定,并在成长七天后抽查总桩中的50%,对桩头进行浅部开挖,以有效检测搅拌均匀性和直径,避免质量不合格情况出现。
(二)深井降水施工工艺
根据深井降水的施工工艺可知,管井的基本结构为:内部有钢筋混凝土管存在,使用钻井钻孔,其规格为φ800,井管的外径规格为φ360、内径的规格为φ300,在管井上部10米和下部2米的位置使用不透水管、中部2米位置使用透水管,管的外部用尼龙丝布包裹两层,并填加一定量的滤料砂,而井底部分使用的是不透水的钢筋混凝土管,其封底是采用的型号为5的厚铁板进行焊封。一般情况下,管井的位置是:井点管和搅拌桩之间的距离不能比0.8米小,南北方向的井点管每边有三口,东西方向的井点管每边有两口,并且,管井底标高要尽可能比坑基底部深0.8米到1.2米。通常采用的钻机型号为ZB-150,水泵有十五台左右,其功率3千瓦,有五台是备用水泵,消防水管长度为一千米,滤料砂、透水管等都要在孔形成前两天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进行测量定位时,采用十字在每个井的中心位置进行定位,并用规格为φ10的钢板制作护筒,总长度为1.8米,将其埋设1.5米,出浆口必须比地面高30厘米,确保护筒处于坑内,以保证护筒的垂直度和中心位置。在成孔以后,要及时进行孔的清洁处理,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进行井点管放置,使用扶正木调整井管的垂直度、周边水层的厚度。在完成上述操作后,要及时进行抽水试验,以防止整个施工完成后出现管井抽水情况。
(三)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如图2所示,根据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可知,上述建筑工程中轻型井点的规格为JQ-90,总管的规格为φ100,支管的规格为φ50,管的长度为6米,滤管的长度为1米,每根支管之间的距离是1米和1.5米之间。在完成冲孔操作后,采用洁净的粗砂将孔壁和井点管之间的空隙灌实,并确保井点管处于砂率的中间位置。同时,管内的水平会不断上升,如果将水注入管中出现水位快速下降情况,则可确定埋管情况与实际要求相符。如果在使用井点的过程中出现管道淤塞、水质浑浊等情况,则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或将管拔出重埋。最后,在进行井点系统的拆除时,必须在回填土必须井点顶标高相对等的情况下进行,以保证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质量。另外,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完成后,还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才能有效防止坑基塌陷、漏水等情况出现,从而提高深基坑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方案
建筑行业的崛起是近几年来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不断的涌现出来,繁华的背后却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这种大型建筑到底安不安全,在现在这个安全至上的社会,这种大型建筑到底能否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安全标准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大型建筑的安全系数很高,因为他们都是采用深基坑地基施工技术的建筑,在进行深基坑施工的时候,施工团队会严格遵守深基坑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从而可以确定整个建筑的最终质量。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深基坑施工方案的内容。
1、深基坑施工概念简介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概念而定,深基坑施工指的是开挖深度超过五米包含五米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或者一些开挖深度虽未超过五米,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物安全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可以简单得理解为大型的开挖地下工程。从上面的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深基坑施工主要包含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俩方面的内容,该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复杂,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因此相关建筑公司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施工方案的准备工作,从而防止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工程的进度。
2、深基坑施工基坑排水、降水方法分析
在进行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下挖地面过深,使得下挖的地表面低于低下水平面的高度,由此导致了地下水渗漏出来,使得工程施工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就要及时的对深基坑进行排水降水工作,进而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这也是深基坑施工方案中重要的一步。
2、1排水、降水方法分析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不断地应用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当然,在工程建筑方面也不例外,目前给深基坑排水、降水的方法主要有设明沟、集水井排水法等。这里所谓的设明沟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基坑外排水方法,采取在基坑底砖胎模侧形成集水沟,在集水沟两端挖掘集水井,具体尺寸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而定,通常集水沟呈倒梯形,上口宽和下口宽相差不大,低于坑底半米左右。集水井孔,低于坑底标高一米。放置潜水泵于集水井内,集水后用潜水泵接软管扬程流至场内明沟内。
2、2排水、降水器具的选择
上面,说道的排水方法的运用,当然在先进再好的排水方法它也离不开排水、降水器具。因此,排水器具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排水效果,选择不好就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排水、降水器具的选择条件。基坑排水广泛采用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真空及虹吸泵等。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俩倍左右。当基坑涌水量较小的时候,可用隔膜式泵或潜水电泵;当基坑涌水量较大的时候,可用隔膜式或离心式水泵,或潜水电泵;当基坑涌水量很大很大的时候,多用离心式水泵。隔膜式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水泵的技术性能选用。根据实际水量的大小,决定采用降水机械的台数及型号。当基坑涌水量很小,亦可采用人力提水桶、手摇泵或水龙车等将水排出。
3、深基坑施工之土方开挖程序分析
说完了深基坑排水,我们来说一说深基坑施工方案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是一项工作量巨大,但又十分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工作器具和工作时间,下面,我们来具体分一下。
3、1土方开挖方法分析
土方开挖是需要工具的,从前的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无非是一些低效率的铁质工具,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建筑作业工具不断的涌现出来,例如,大型挖掘机,钻孔机等等,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好相应的施工工具,就可以大大促进工程进度。目前,主流的土方开挖方法是这样的,在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然后,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半米,然后才能开挖。只要施工单位能够遵循以上的施工方法,那么工程质量必能得到保障。
3、2土方开挖流程分析
上面已经提到过,土方开挖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例如天气下雨,施工难以进行,在北方遇到寒流致使施工中断,因此,在开挖之前一定要制作好开挖流程,按照开挖流程一步一步的施工,从而保障工程的进度。目前,主要的开挖流程是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修边和清底 这三大步骤,这些步骤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在开挖基坑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同时,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开挖基坑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半米左右。只要施工按照流程走并注意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那么施工就一定能顺利的进行。
4、深基坑施工之土方回填施工分析
土方回填程序可以说是深基坑方案的最后一个步骤,作为深基坑施工的最后一步,它施工的好与坏就彰显的十分重要。虽然这项工程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似得,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它的难度不亚于以上俩个步骤的任何一步。它的施工步骤主要是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光知道施工步骤还不够,要想做好这项施工,还应该满足土方回填施工的条件:主要回填的器器具有三类,装运土方的机械:装载机、挖掘机、自卸汽车等。碾压的机械: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一般类型的机具: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钢尺等。同时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结语:从上面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型的深基坑施工方案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要向准确的保障方案的准确性,就需要建筑单位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并增加相关的监督岗位,从而确保深基坑施工方案的正确度。进而保障建筑的高质量。但是,有些企业为了缩减建筑成本,总是忽略深基坑方案的相关工作,最终致使工程建设进度缓慢,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得建筑的质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最终被淘汰出局。希望相关公司能够注重深基坑施工方案的确定工作,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陈贫元.浅谈盖板涵的施工技术.《科技风》2010年第8期.
[2]周旭风.高速公路盖板涵施工技术.《道路交通》2007.
关键词: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措施
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密集,高度和建设规模不断增加,针对于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地质条件、水文环境、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给深基坑支护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了保障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优化和改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筑深基坑支护概述
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具有两种功能:挡水和挡土,传统的深基坑施工方法主要是使用板桩锚拉或板桩支撑,这种施工方法最大的优势是施工材料可回收再利用,施工成本较低,但是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建筑工基坑开挖结束后,进行基坑支撑施工,当取出板桩过程中容易造成土体变形。当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可分为两大类:重力式支护、桩式支护。结合建筑工程的不同施工设计要求,又衍生出支撑拉、挡土止水、挡土透水等结构形式。
2 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注意要点
2.1 转变观念。当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没有准确的计算规则和方法,并且对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规模也没有统一规定,因此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人员应积极转变思想理念,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构建一套科学、动态、实用的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方法,以此为依据,更好地满足和适应现代化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要求。
2.2 重视试验研究。为了确保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应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做好试验研究。当前,我国的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试验体系,因此必须重视建筑深基坑支护的试验研究。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人员应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全面勘测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位、土壤紧密性、地质构造等情况,为深基坑支护试验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3 创新设计方法。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周围地面和邻近区域的超载现象,注意观察深基坑空间效应和平面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这种关系对于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潜在影响,保障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3 建筑工程实例概况
湖南省长沙市某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规划面积约154343.23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9732.56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18层,建筑设计高度为150m,该建筑工程结构为剪力墙框架结构,地下车库为3层,塔楼结构基坑开挖深度约22.5m,基坑开挖深度约21.5m,基坑开挖线距离地下室剪力墙约1.5m。该建筑工程的基坑开挖形状不规则,短边约13.5m,长边约86.5m,基坑总开挖面积为9734.5平方米。
4 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措施
4.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相关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业的测量人员对场地标高、基坑开挖深度进行复核,收集周边道路、地质条件、周围构建物基础类型等文件资料,全面掌握建筑神基坑支护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4.2 土方开挖。在建筑深基坑施工现场使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然后及时通过运输车将开挖的土方运出施工现场,在土方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清理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土方开挖施工对于周围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例如,土方开挖时,不慎挖断电缆线路、地下管线或挖到异物其它构建物,应立即停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处理。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在挖至基坑标底约20cm时,停止挖掘机运行,由人工进行开挖,严禁出现超挖现象。
4.3 支护桩施工。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设置支护桩,用于承受建筑工程上层结构的重力载荷和其它外力,因此必须严格把关支护桩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建筑深基坑支护桩主要包括两部分:钢筋混凝土护臂和人工挖孔桩。例如,在建筑深基坑支护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采用吊桶方法,挖掘灌注桩桩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把关灌注桩成孔、混凝土灌注、钢筋笼安装等工序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建设。
4.4 环撑排桩。环撑排桩是指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按照队列形式,结合不同桩型的特点,进行布置而成的支护结构。利用环撑排桩配合建筑深基坑环形支护,提高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进行支撑过程中,规则的排列H型钢桩、工字钢桩、钢筋混凝土挖孔桩和钻孔灌注桩,以此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合理规划深基坑平面结构,在建筑工程的中间区域使得支护结构组成一个圆形,提高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5 基坑支护监测。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基坑支护监测,相关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和施工进度,特别是对于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强度以及完整性等指标进行重点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同时,技术人员应做好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指导,明确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目标和相关施工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另外,对于该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在合适位置设置多个监测点,全面监测地下管线、支撑立柱位移、支护支撑应力、地下水位、道路沉降、支护桩水平位移和桩顶沉降等情况。
4.6 拆除环撑。建筑深基坑支护环撑拆除可采用静爆方式,地下两层环撑施工结束后,确保环撑达到深基坑支护设计强度后,再进行拆除,然后开始地下一层的环撑施工,在地下一层环撑施工后,检验深基坑支护整体设计强度达标后,完全拆除环撑。在环撑拆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的环撑施工设计方案,采用合理的环撑拆除方法,做好检测,设置相关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5 结语
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应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措施,严格把关各个施工环节,做好深基坑支护检测,坚持安全、高效、质优的施工原则,保障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秦俭.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2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