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15:02: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

第1篇

目前,俄罗斯高校新闻院系设置的在职教育体系,正在对俄罗斯大众传媒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一、新闻在职教育系统

俄罗斯高校新闻在职教育主要依托新闻夜校进行。

根据俄联邦教育部和俄联邦电视广播出版部于1994年3月联合颁布的法令,俄罗斯高等新闻教育有全日制教育、在职教育两种形式。其中,后者主要是依靠夜校教育来实现的。在俄罗斯高校中,新闻系(或新闻专业)同时设置双轨教育模式。一种是上述的全日制教育,另一种是夜校教育。夜校在行政上一般隶属于新闻系(或新闻专业)统一管理。

在职教育学年为36周,本科学历5年,硕士学历3年,博士学历4年―5年。每年9月1日开学,在职学生可带薪学习,年龄大小不一。学生完成所有课程考试后,可以和全日制学生一样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一旦通过答辩,获得相同等级的学位证书。

据俄官方统计资料显示,俄罗斯新闻夜校在读学生包括非新闻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媒体兼职人员、媒体失业人员、新闻爱好者、在读全日制学生、待业青年等。

新闻夜校一部分课程被安排在晚上,一部分被安排于周末,也有的被调整到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下午。每周平均授课时间在20小时左右。

夜校教育一般为自费教育,但是学费往往比较低廉。对于那些失业者和待业者来说,要想免费接受夜校教育,可以向夜校开办者递交申请。只要理由充分、证明合理,都能得到允许。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俄罗斯著名新闻理论家戈拉别里尼格夫博士认为,“与全日制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在职学生更容易干出成果。这是因为在职学生已经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他们来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无非是想系统地学习和补充新闻理论知识。”

俄新闻教育学家巴库列夫教授在其专著《新闻人为何接受再教育》一书导论中指出,“实践经验说明,一位称职的记者不仅仅需要掌握新闻知识,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如何去获得各种专业知识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巴库列夫教授认为,一名记者不一定是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当记者之前,他学的可能是医学、工学,或者是经济学,或者是文学,或者是其他什么学科。不管他学的是什么专业,如果他不掌握新闻学理论,不懂得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他是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记者的。对于非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需要通过再教育全面掌握采、编、发、播技术,提高稿件制作、节目制作、报刊出版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俄罗斯高校新闻夜校从实用立场出发,有选择地设置专业课程。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系主任Барабаш博士认为,新闻界把新闻学与传播学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予以设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高校把两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完全独立设置是不应该的。因为传播等同于新闻的运动,新闻等同于传播的材料。传播的核心是新闻,如果传播脱离了新闻,传播将无法进行。所以两者必须达到有机的统一,才能产生社会效果。如果在高教阶段就把专业界限明确区分设置,会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过窄,降低就业竞争力。

俄罗斯高校新闻夜校所开设的专业与全日制教育所设置的专业大致相当,一般有新闻学、报刊、广电、广告、新闻摄影等专业。但是,夜校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却更加实用。其中新闻学、报刊、广电等专业所开设的本科9门核心课程是一样的。在核心课程之外才单独开设了4门―6门专业课程。其他为所属专业的选修课,4年内大约有15门左右的选修课。

夜校本科第一年的专业课程主要围绕报刊来设置。其中开设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编辑等核心课程。第二年的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广播电视来设置。其中开设广电采访、编辑、配音、播发技术,设备使用及维护等课程。第三年的专业课程主要围绕摄影和广告设计来设置。其中开设摄影、制片、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媒体管理等课程。第四年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围绕综合使用上述各学科理论和技术来设置。第五年一般是学生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考试的时间。

为了扩展夜校学生的知识面,新闻夜校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进行课程选修。这些课程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爱好和发展方向去进行选择。每个专业对自选课程没有硬性规定。

如果说夜校本科生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动手能力,那么,夜校在培养硕士研究生方面侧重于培养其理论研究能力。新闻理论、大众传播、报刊语言等专业的硕士教育所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7门-9门。另外,还有2门-4门专业必修课和其它大约16门选修课。

三、课程考试强调学以致用

俄新闻夜校一堂课时间为90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强调学生动手为主。为此,他们通常把90分钟的时间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教师授课时间,一部分是师生讨论时间,一部分是学生讲课或者回答问题时间。为了实现这种时间分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要布置课下作业。在下次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们讲解作业,随后大家对所关心的课程内容展开讨论,教师在大讨论中完成新课讲授。下课之前,教师再布置课下作业,一个学期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循环下去。

这种师生互动的程序之所以能开展起来,与小课堂是分不开的。新闻夜校的小课教室一般只有15平方米―18平方米,各班人数在10名左右,全班同学每堂课都有发言机会。

目前,俄新闻夜校各专业考试制度采用全日制教育考试制度。各科考试及格成绩分为3级:5分是优秀、4分是良好、3分是及格。3分以下为不及格。

不管是夜校的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们的考试步骤基本上是一样的。即分为3个方面:一方面为平时的出勤分、一方面为书面考试分、另一方面是当面口试分。

凡是平时不好好去上课的学生,主考教师有权拒绝他参加考试。相反,对那些平时积极上课、课堂回答问题活跃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时,主考教师有权不经考试,就给他自动打5分。

书面考试一般是在课程结束前,教师让学生把该学期所学的知识用总结和摘要的形式写出来,一般篇幅在A4纸15页左右。根据摘要的质量打分。

口试相对比较繁琐。课程结束时,任课教师往往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编出一个考试题单,考题一般都有30个以上。提前1个―2个星期就交给学生课下准备。考试时,教师把这些问题打乱顺序,按每个题签3个问题写好,正面朝下,摆在主考教师的面前,由应考学生抽取。考生抽到哪个题签,就回答上面的问题。主考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可以随时补充问题。学生与教师谈得越融洽,得的分数就越高。相反,那些冷场的学生往往会不及格。

由于新闻夜校的学生来源复杂,年龄不一,经历不一,需求不一,给教育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统一考试标准,提高夜校教学质量,俄罗斯教育部于1998年颁发了《夜校毕业生统考条例》。根据该条例规定,新闻夜校的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要参加国家统考。通过国家统考的毕业生准许毕业,并颁发正规的高校毕业证书。

第2篇

关键词:毕业生;专业不对口;问题;对策

一、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的原因分析

1.各高校扩招,专业人才培养增多,出现供大于求或结构失衡。

2.部分专业之间门槛较低,专业毕业生互补性强。医学、工学等专业,对口率较高,主要是因为与这些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性较强,毕业生具有专业技能在求职时更具优势,同时较高的专业门槛也导致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想要涉足这些领域的难度较大。

3.部分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不符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学习热情不足,专业水平不高

(1)部分学生想要学的专业得不到。高考生填写志愿的盲目性及录取学校“不吃剩饭”,只愿录取第一志愿的录取方式,极易出现高分落榜的现象。

(2)部分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了解自己将要学习和从事的专业从而选错专业。

4.部分专业培养与学习缺乏经验背景和环境,学生难以学有所成,未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的专业人才标准。

二、缓解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的对策

(一)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工作

1.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各行业协会积极进行配合。人才需求预测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负起主要责任。为使预测数据尽可能准确,教育主管部门可协调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也可和行业协会进行配合。最终预测出来的数据可以起到统领全局进行宏观控制的作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基础上,在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上进行宏观控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引导学校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对于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社会评价不高的专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发出预警,要求高校限招或停招,甚至一些过剩专业将逐渐“淡出”。

2.高等院校应加强社会人才需求的调查和预测工作,尽可能在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上与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各高校近年虽然加大了对人才需求预测的力度,但只能从个别院校出发,具有局限性。很多学校因为考生报考踊跃,纷纷扩招“热门专业”的学生,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热门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大大增加,超过了社会需求的增长,转眼就变为冷门专业了,以致失业率高,对口率低。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主动调整招生数量。

(二)改革高校招生模式

1.在高考的基础上,加大高校自主招生的力度。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在填报志愿和录取机制上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限制了考生和高校充分选择的权利。高校录取机制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不能结合专业考查学生在专业方面需要的潜质。高校招生可采取考评加面试的录取方式。

2.分大类填报志愿,入学后经过一定职业认知教育再确定专业。高中毕业生在不太了解自己所填报的专业和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时,就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限定了自己的专业。一方面造成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自己潜质特长和兴趣不符,导致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另一方面造成大学毕业找工作时“专业不对口”。很多高校已认识到“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问题,在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进行改革,相对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综合能力较强,更容易适应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但又造成学生的专业不专,模糊了专业的界限。高招模式上,可先分大类,不要过早地限定学生所填报的专业。由高校先定大类招收学生,入学后经过一定职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在有一定的自我认识和职业认识基础上再定专业。或者学生入学后在大类专业中可以进行调整。

(三)加强入学前后职业认知教育

1.要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我国早已实行素质教育,但是高中毕业生还是较少接触社会,很少接触工作,不了解职业的性质与特点。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与中小学校一起领导、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厂及行业组织与学校共同肩负起社会实践教育的社会责任。

2.高校应在学生入学后做好职业认知教育

(1)组织学生到单位见习实习,让学生了解所选择的职业和行业。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学生可以向单位中相关工作的人员了解有关职业情况,他们经验丰富,体会深刻,能给学生提供职业选择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

(2)帮助学生做好职业测试与规划。高校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兴趣与能力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知识、技能、性格、爱好以及身体状况等。知道自己将来能做哪方面的工作,不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有些学生过分重视自己的兴趣而忽视自身的能力,有些学生有的过于低估自己身上的潜质,对有些职业望而却步。高校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定位和规划。职业定位涵盖了目标、定位、条件、距离、计划等诸多方面,学生认真地分析自己,又了解社会需求,把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做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对实施过程加以控制,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知晓趋利避害,保证自己持续地发展,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实际意义。

(四)加强工学结合,培养综合能力强、专业领域长、专业竞争优的突出毕业生

高等院校应创造学生专业培养与学习所需的经验背景和环境,让学生成为各领域真正专门人才,达到用人单位要求的专业人才标准,减少单位因找不到合适的专门人才而寻找非专业人才。例如:据专家估计,未来3到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万到80万人,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差。但为什么会对口就业率低?因为用人单位觉得部分新闻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理论派,普遍动手能力不强。部分新闻专业学生写作能力不如学文学的,画面感觉不如学艺术的,专业知识不如专门人才。单位最想要的就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新闻专业学生,用人单位就会把目光投向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其他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也能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能用专业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写出更有深度的新闻,后劲更足。

三、总结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结合最紧密的教育,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更是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种学生专业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施工学结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实际工作,工作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并自觉培养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职业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习生涯与将要进入的职业生涯尽早连接起来,有利于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专业学习与岗位工作要求密切结合的有效方法,在高职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吻合

原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接受采访时曾指出:“一种信息要通过多种传播方式、传播载体进行传播,这是国际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内容过分拘泥于传播媒介机械与技术的使用,忽视专业基础教育与综合素质的养成,这是目前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存在专业能力不突出与文化素养缺失并存的弊端,不能满足全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实务对课程设置的要求。而在新闻一线,有的报业集团根据社会需求自发变革,提升新闻记者的全媒体应用能力。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大多从中文系、教育技术系分离出来,发展时间短,相关教学经验缺乏,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匮乏,往往根据现有师资特点设置课程,缺乏与当前社会需求的对接。转型较早较快的新闻传播类专业通过引进师资、完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近几年媒介环境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学科本身的发展,媒介营销、广告营销、网站编辑、数字拍摄、后期编辑、媒体策划等课程充实到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开设要与主流媒体环境下的人才需求相吻合。

(二)实践教学体系与媒体需求脱节

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方面,国内外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主张弱化职业技能类课程,这种观点在美国、加拿大等新闻传播教育发达国家较为普遍;二是强调专业技能和媒体实务技术教育,注重与媒体用人单位职业岗位对接的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这种观点在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较为普遍,尤其是得到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全媒体时代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树立大新闻、大传播的理念。当前新闻传播类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专多能,能写能编”,需要学生在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采集新闻素材,并根据新闻传播载体加工成不同的新闻产品。大部分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建立的多媒体实验室、新闻录播室、平面媒体设计室等实验室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学生到媒体实习实训不能与当前应用机器软件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缺乏实践课程模块教学经验,实验实践方式单一,实习实验课程效果评价机制不到位,相关课程的课业评价标准与现行实践不一致。全媒体时代要求学生具备跨媒体的工作能力,现在大部分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缺乏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以地方广电系统、新闻媒体为依托的实践基地流于形式,大部分地方院校仅在寒暑假小学期组织部分学生去地方媒体以实习见习的形式完成综合实训。常态化、循序渐进的实习体系落实不到位,多元化、融合性、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平台亟待建立。目前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仍机械沿袭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由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制约,学生职业能力被切割为片段性、局部性的具体操作能力,缺乏流程性的系统训练。

(三)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新闻传播类学科专业教育的发展与媒介环境的变化关系密切。地方院校依据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滞后,没有和学科发展和媒介发展保持同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试考核方法单一,不同课程采取一刀切的考核方法,专业必修一般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一般采用考察方式进行。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的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能力,虽有部分案例分析题目,但学生多是纸上谈兵,没有系统地在行业内部实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仅用理论解决理论。除了通过行业实习理解相关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在具体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超越课本,并形成对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新闻采编成果、学生通讯社的实践成果、顶岗实习实习报告及学生自发承担的社会工作成果等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全面的量化标准。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另一环是对教师的评价,大部分地方院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停留在学生打分及同行评教层次,缺乏新闻传播业务实体部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成果需要一线的媒体工作者检验,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活动不脱离社会需求的实际。

二、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

(一)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是新闻教育存在的内在危机。

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与清华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改革,走在了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改革的前列。复旦通识教育的三个维度分别为:以共同核心课程进行持续的心智训练;按人文社科大类培养拓宽知识面;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清华大学采取宽口进入、文理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通识教育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重在知识面的拓宽,二是重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通识教育适应了全媒体背景下媒体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但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等于开设通识类课程,它是一种理念,着眼于人格与心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是拓展知识面与提高人文艺术及专业素养的素质教育。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条件实际,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将经济、人文、政治、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将其具体整合为单门课程,形成大类平台课程模块。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加大选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比重,拓展选修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此外,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将专业选修课程与学校各相关专业各类课程全部打通,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整体课程资源,鼓励学生选修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艺术类等课程,最大限度地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此类课程较为注重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瞄准社会用人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确立了“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提升新闻传播类学生的知识厚度,从而使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机结合,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

(二)强化以“能力内敛”为特征的实践课程体系

所谓“能力内敛”,是指以各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能与实务能力集中强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全媒体背景下需要的是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把采、写、编、评、摄、录、制、播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将新闻传播类专业所对应的相关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学年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形式或实践模块教学模式强化落实。在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搭建实践能力递进型课程群。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周、寒暑假小学期等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技能培养全程化的实践教学设计。此外,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课程模式,将以理论为主的毕业论文改为以能力训练为主的毕业创作(设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把教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同时把实验室作为工作室,始终把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来完成。媒介融合的业态背景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多元化的新闻业务,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从平面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新媒体,要熟悉各种媒介形态的操作流程,掌握各种媒体的差异性。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就必须是多元的,需要搭建多元化、融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机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媒体融合实验室”的建设理念,按照情景化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按照就业后工作环境设计,按照工作后职业角色进行教学,真正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地方高校在学院内部,通过创办期刊杂志,承办新闻传媒类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自己的实践平台;通过与媒体单位合作,在校内成立记者站、实现与当地相关媒体单位的无缝对接;在校内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各类创业项目;在校外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习需要,积极建设高端实习基地,在国家媒体及知名传媒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点。在全媒体背景下,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媒体、不同的岗位实习,掌握多种本领。

(三)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类课程要素配置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随之调整。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实施手段必将需要新的考试考核方法与之对应。必须摒弃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制度,根据新的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新的评价体系。按阶段、分层次确定考核细则,并坚持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确定评价标准。在考试考核形式上,设置笔试、专题策划、以任务为驱动的技能操作考核与现场问答等多种形式,使之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相匹配衔接。同时改革成绩结构比例,构建以项目操作效果为主的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既是一种教学抓手,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知识转换为能力,能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习兴趣。坚持推行成果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业成果接受同行业界的专家评价,也可以挂在网上,接受不同学校的老师评价,通过受众反馈的信息给予综合评定。各地方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研究如何构建教师、学生、学校、合作单位等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处理好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置与评价方式的科学化与客观化问题,完善通过过程管理加强实时信息反馈机制的建设。

(四)加强新闻理想教育

“重器轻道”一直以来是我国新闻传媒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但此模式对学生的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不够,导致了部分新闻传播类学生人文精神的与新闻理想的缺失。日本的新闻教育“重道轻器”,很少开设新闻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素质训练主要由媒体承担,这样单纯理论取向的课程体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学生大部分不愿意选择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又面临新闻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矛盾。一些学者认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应用学科,新闻传播理论应定位于解释和评价新闻传播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新闻职业理念,指导学生从事新闻实践。另一些学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理论就是新闻哲学,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尽管两种观点存在差异,但针对新闻传播类理论课程在传播新闻专业核心价值,培养学生职业理念和评判精神,形成职业道德观念,树立新闻理想,激励就业热情的认识是统一的。在全媒体背景下,地方高校应通过相关课程、学术讲座报告、实习实践等环节加强学生的新闻理想教育。

三、总结

第4篇

2000年加盟凤凰卫视,先后任助理总策划、助理台长、副台长、执行台长,策划并创办各类栏目几十个。在刘春的带领下,《鲁豫有约》《世纪大讲堂》《李敖有话说》《锵锵三人行》《财经点对点》《凤凰大视野》《周末大放送》《冷暖人生》《风云对话》《名人面对面》等栏目,形成品牌,唱响全国。

2011年6月,刘春加盟搜狐视频,出任视频及娱乐业务COO,负责视频及娱乐业务的内容和媒体业务、政府事务等工作。

“大约有10个电视台找我当台长,但我就是想进入新媒体。”

【编者按】他是优秀的电视传媒人,18年电视从业经验,从央视名牌节目制片人到凤凰中文台执行台长,《新闻调查》《凤凰大视野》《一虎一席谈》《冷暖人生》《社会能见度》《军情观察室》等节目都留下了他的鲜明印记。如今,他宣布作别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

截至6月10日,刘春正式赴任搜狐视频COO(首席运营官)的日历已经翻过了10页,但此间其被介绍最多的头衔仍然是“凤凰前台长”,搜狐内部员工也有不少称其“春台”者。

说起这事儿,刘春颇觉无奈。不过由在华人中颇具影响力的凤凰卫视跳到新兴公司搜狐视频,倒也并非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不按常理出牌,当年其舍弃央视铁饭碗去草创的凤凰卫视就已让业界人士大跌眼镜。

“我跳槽都有个特点:跳的都是看上去比原来单位差的地方,从央视到凤凰,从凤凰到搜狐――不管搜狐市值多少,但作为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比凤凰低;第二,我的地位也都比原来低,在央视是很大栏目的制片人,在凤凰开始是助理总策划;在凤凰是一人之下,工资也比现在高,办公室比现在大很多,有专车。现在是搜狐视频COO⋯⋯但我喜欢这样,这样才好。”

6月10日,上海电视节期间,四季酒店。坐在记者面前,身着蓝条衬衫、休闲裤的刘春今年44岁,机智幽默、豪爽狂狷,谈起感兴趣的事情激情四射、锋芒毕露。

央视生命中的延安时期

“当时云集了中国新闻界所有优秀的人才,相当于生命中的延安时期,很多有理想的人五湖四海集中在一起,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相对来说改革时期人际关系相对单纯、评价体系也比较简单。”

1967年,生于安徽农村的刘春,是家中长子,跟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进城”是刘春儿时梦想。1983年他如愿考上大学,文学专业毕业后任职教师、杂志编辑,“副业”是诗人、文学青年。1991年在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就读电视系研究生,1994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

央视青少部、央视团委副书记、新闻中心《新闻调查》是刘春在中央电视台的工作轨迹,其中《新闻调查》时期的经历对其影响至深。1995年,刘春为《新闻调查》做的首个新闻报道《一言难尽择校生》一经播出就受到关注,刘春与王志因此列席全国教育办公会议。1996年刘春正式加盟《新闻调查》后,相继制作出《376小时》《胡子工程备忘录》《国企改革备忘录》《再访淮河》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新闻报道。

不过,擅长宏大命题、逻辑缜密的刘春,初到《新闻调查》时却因“影像”不是长项而“自卑”过。个性好强的他为了“攻坚”, 每天通宵达旦研究好莱坞、欧洲电影的剪接―《山顶上的希望》就是一部他向同事们证明自己影像实力的作品。但是,真正让刘春难忘的却是一个未经播出的调查报道《楷模也能虚构?》。作为电视调查报道的标杆性作品,即便刘春离开,“楷模”还常在《新闻调查》周年庆典上播放。

“我在央视度过了一个美好时期,学到了很多影像技巧,制作方面的能力都是央视培养的。”刘春还强调,“我特别喜欢在《新闻调查》的那段时间,新闻评论部正在改革,《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是试点,云集了中国新闻界优秀的人才,相当于生命中的延安时期,很多很有理想的人五湖四海集中在一起,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相对来说,改革时期人际关系相对单纯、评价体系也比较简单。那时衡量人的利弊得失主要就是两方面―作品和人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在央视锤炼成一名优秀的新闻人后,刘春的人生在1999年掀开新的篇章。

“凤凰”展翅

“我这样的人原来见到他觉得他有点‘二’,比如他会在喝完酒时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啊。我原来接触的朋友都是一些文艺圈里的人,没见过他这种人。”

刘春与凤凰结缘要从其在北广读研究生时说起。彼时刘春在校内风头正劲,在学报连载各种文章,并创下了一个月发表12篇学术文章的骇人纪录。而凤凰创始人刘长乐毕业于北广,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王纪言当年为北广副院长。于是,在广院已小有名气的刘春,自1995年开始就参与了凤凰的筹建,并设计了凤凰最初的标语口号“开拓新视野 创造新文化”。1999年,凤凰筹备资讯台力邀刘春加盟,“配了车,也有房”的刘春毅然舍弃央视《新闻调查》执行制片人身份以及每月万元的收入,离开北京南下香港。“央视是在编的铁饭碗,年轻时希望在城里捧着铁饭碗,年纪大了―27岁,就喜欢相对动荡的生活,做新的事情会很有意思。”

在很多人看来,刘春是个技术过硬的管理者,他的知名度肯定比不上凤凰卫视星光璀璨的主持人,如窦文涛、吴小莉、陈鲁豫、曾子墨等。尽管如此,这个幕后操盘手凭借自身能力在凤凰“上位”的速度却让人震惊――第一年助理策划人、第二年助理台长、第三年副台长、第四年执行台长,与之相适应的是很多重要栏目后面其策划、操刀的身影。

刘春用实力赢得了凤凰同事的尊敬,不过,初到凤凰时他也曾遭到误解。窦文涛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就直言“我这样的人原来见到他觉得他有点‘二’,比如他会在喝完酒时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啊。我原来接触的朋友都是些文艺圈的人,没见过他这种人。”

在共事一段时间后,包括窦文涛在内的凤凰同事们对刘春 “舍我其谁”的媒体责任感、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曾子墨的评价很具代表性―“春台”来港数年,爱上了名牌,住上了洋房,但不管肩上的皮包怎么LV,看上去,都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乡下人"。

离职凤凰时,王纪言评价刘春“创新、坚守”,对其专业能力、媒体追求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总结概括。

凤凰11载,始终强调力量感、强调“高端”、强调媒体追求的刘春创办了很多高质量、有社会责任感的节目,如《一虎一席谈》《世纪大讲堂》《口述历史》《冷暖人生》等,但最让刘春有满足感的还是《凤凰大视野》―这是刘春一个人做的纪录片栏目,于2003年年底推出。栏目以重大新闻事件或影响深远的历史纪念日为切入点,以独特视角、大量资讯和深入的分析评论,将观众关注的历史和新闻事件进行全新解读。这部纪录片既满足了刘春的历史情怀,也是收视、广告俱佳的代表。

“美伊战争的直播”是刘春在凤凰指挥的一场难忘的“战役”。“美伊战争在凤凰并不是最突出的直播报道,有人说是9.11。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有很多的‘被动、被迫’,而且正逢央视第一次大型直播。”刘春回忆,期间凤凰群策群力创作了很多新节目样式,包括每天晚上做一个备忘录式的像评书一样的节目,如窦文涛主持的《海湾》,后来演变成《文涛拍案》。而因为请不到很多军事专家,“我们弄了个发烧友式的节目《军情观察室》”,这个因陋就简的节目事后竟赢得了观众持续喜爱,成为凤凰收视最高的节目⋯⋯

与“狐”共舞

“到搜狐视频就是想彻底转型,破釜沉舟,把自己推到互联网的大海。”

2007年,尽管中国的电视业未见颓势,在凤凰的工作也顺风顺水,但是当时浸电视圈十余载的刘春却已因新媒体的崛起开始未雨绸缪。

虽然刘春被刘长乐认为是凤凰最有危机感的人,但是,所谓“危机”“预见”却并不常常为人所理解,包括最亲厚的家人。离开凤凰卫视,刘春母亲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我妈给我打了个电话,‘你这将来不是没社会地位了嘛’。我逗她‘以前您不也不知道凤凰吗?’”

严格讲刘春不是冒险家,虽然他身上有“生猛彪悍”“浑不吝”的气质,但其从不贸然行事。以择业来说,他的每次跳槽都有理有据:首先看自己所做行业是否是“朝阳”行业;其次看企业有没有上升空间;第三看个人在企业有无上升空间。而无论是当年的凤凰还是现今的搜狐视频无疑都符合这三项标准。

刘春说:“大约有10个电视台找我当台长,但我就是想进入新媒体。”适逢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宣布了搜狐视频的战略,于是当搜狐视频找到刘春时,便两厢情愿、一拍即合。“到搜狐就是想彻底转型,破釜沉舟,把自己推到互联网的大海。当然,我相信搜狐视频有上升空间,我个人的资历也比较适应。”

谈及有人担心“搜狐视频走的更多的是娱乐路线,刘春以往一直奉行高端路线,今后搜狐视频何处去”的问题,刘春笑道,“40多岁还搞八卦?我肯定不干这事儿。不过二者并不矛盾吧,既有票房又有含金量,完全可以两全”。“个性很强”的刘春强调“个性”很重要,“搜狐视频必须具有鲜明的风格”,就像央视、湖南卫视、凤凰卫视。

张朝阳在公开场合表示,搜狐公司的副总裁向来都是内部提拔,刘春是第一个空降的副总裁。刘春加盟搜狐,被寄予希望提升搜狐视频在选剧、内容编排自制以及跨媒体运营等方面的专业水准。

第5篇

3月15日,新浪微博终于向美国SEC提出了独立IPO的申请,估值约为50亿美元。

新浪在招股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组还不错的数字: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29亿,年度增长达到33.5%,年收入也达到了1.883亿美元——以上都高于2012年同期的数字。

如果这事发生在一两年前,可能会更好。

门户网站不行了,这已不是秘密。

从2013年开始,在中国热闹的互联网行业,不断进行收购、投资,移动互联网和o2o领域也是动作不断,但这都早已与门户没有任何关系。

“三五年前,门户在广告主的预算比例里面会占到40%到60%,现在20%到30%都算多的了。”突破传播兼移动营销总经理刘宇表示。“投入大多都转向了社交、视频、垂直网站上面。”

在艾瑞咨询的一份报告中,2013年,搜索、视频及社区类网站获得的广告份额超过了70%,而门户网站只有11.8%。与此同时,中国网络广告整体增速正在下降,PC的衰落,用户阅读向移动终端的转移,也加速了这一变化。

更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各大门户都早已断定自己的未来不在这里。在过去的一年,它们或是以其他业务分流门户所占公司应收比例,或试图通过重新改版首页让门户焕发活力,同时,还从门户部门抽走了最优秀的人才全面转型移动端的部署,这也导致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的流失。

门户衰落已经成为无需掩盖的事实。“无论是我们还是我们的同行,PC端都是走平,甚至有下滑的趋势。”腾讯网副总编辑马立说。

新浪早在2009年就意识到了这一趋势。

微博就是CEO曹国伟打算用来延续未来的一项核心业务,但它反过来也革了门户的命。

这个被称为中国的Twitter的产品由“新浪朋友”改版而来,员工大多是新浪网内部转岗过来,团队持有股票,2009年9月28日,新浪CEO曹国伟也通过微博宣布了新浪管理团队MBO的消息。

当时门户网站已经面临了第一次冲击,社交媒体火热一时。开心网和人人网这种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广告主发现,广告可以更精准地投放给特定的人群,而且如果广告足够精彩,这些人还愿意进行自发传播。此外,QQ弹窗也分走了不少广告。

在四大门户网站中,新浪在面对社交媒体的侵袭时,是最焦急的一家。网易、搜狐有游戏等其他业务的收入支撑,体量庞大的腾讯更是不倚重门户的收入。只有新浪,是一家纯靠媒体业务吃饭的公司。

此外,优酷、土豆、搜狐高清、腾讯视频的出现,又分走了一大块广告主的预算。观看视频的人数不仅多,而且视频广告的表现力比传统的门户Banner广告更强。到2010年时,视频业联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评价其广告效果的成熟体系,使得广告主能对照电视媒体来为视频网站投放广告。

新浪几乎发动了全公司拉人上微博的力度,在所有门户稿件中都安插微博链接、把门户流量导向微博的做法,也非网易、搜狐这样的公司可比。网易也曾提了这些要求,其实并未强力执行。

搜狐及网易由于一直在首页竞争上弱于新浪,把公司精力分散在各个领域。

搜狐在门户品牌广告上的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30.64%,它同时还在搜索、在线游戏、无线及视频等业务上多方布局。这些业务也促进了它的广告业务在2012年的收入增长。

网易则一直把在线游戏业务列为发展核心,大约占据公司总营收80%以上的份额。

2009年,网易新闻中心要从广州迁往更中心的北京时,由于员工对这家公司和这个行业的认同,不少员工不惜卖掉广州的房子、说服伴侣,也迁往北京。

迁来后,当时工资较低的网易成为了被其他门户挖角的重点。财力最足的是挤进门户阵营不久的腾讯,通常能开出高40%左右的工资,对个别那些它特别想挖的人,甚至能开出3倍工资。

在微博出现之前,门户在内容上相互比拼的,还是发稿速度。“独家首发、领先对手3分钟”这种就能拿业务奖,因为这常常意味着能多几百万PV(页面浏览量)。

PV就是盈利模式,流量代表一切,门户网站把流量变现的方式一度很像传统媒体——靠品牌广告谋生。

在门户如日中天的时代,对于内容团队的考核,主要看访问人数(UV)、页面浏览量(PV),以及话题的跟帖量。从2005年就进入门户网站网易工作的郎小辉记得,当时在定下季度业绩目标时,一个首页的PV定为10万。“当时我们都觉得,怎么可能达到?!”但实际上下个季度的PV是50万。

他们每天都看PV、UV的数字,每天它们都在涨。“到后来,我们就有一种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的感觉,”郎小辉说。为了让不断增多的用户有内容可看,门户网站开始不断增加频道和页面。

发稿速度,也是当时门户网站相较于传统媒体最明显的优势。

而新浪微博首先在速度上对门户造成冲击。当一条新闻出现时,生产方式决定了微博上发消息的速度要快得多。夏樱花曾是网易新闻中心的编辑,她记得当时她处理的头条新闻,门户获得100万点击量,新浪微博则可以有400万。

在内容的独家性上,微博也对门户造成了冲击,很多新闻当事人首先会在微博上发帖。“做快是很有成就感的,做深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夏樱花说,但跟微博比,门户的内容既不快、也不深,长处只是没那么多假消息而已。

网易的论坛和跟帖质量向来是它的一大优势,网易做论坛、博客和微博的UGC中心也是其除了新闻中心外,网易门户投入最大的一个中心。但在微博一日千里的时期,网易论坛的发帖量和回帖量不仅没有增长,人还变少了。

当时管网易微博的总编辑张锐曾经非常焦虑,他对下属说:“门户的末日提前到来了,你们虽然现在还没发现数据的变化,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过,大量资本进入互联网其他领域还是让门户意外地得到了一个短暂的喘息时期。

在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门户网站的广告还是经历了一轮增长。当时中国大批电商网站获得了风险投资,开始在门户上打广告。

“它们最开始不懂行,”从传统媒体转做门户广告销售的牛鸣说。这些电商网站看到门户的流量高,觉得可以造声势、打品牌,愿意投品牌广告,并不计算实际效果,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电商网站们开始要点击率甚至实际销售时,它们就发现,“一个Banner广告一年要几百万元,但一天只能产生几十个点击。怎么门户网站的转化这么低、数字那么难看?你的真面目就暴露了。”

马化腾和曹国伟对待门户的态度截然不同

电商网站们明白此中奥秘之后,要求按点击收费,曾有一家电商网站跟门户网站要求,广告投入不设上线,但1亿元要产生10亿元的销量,而这家门户计算后发现没法保证,最后没有接单。

与此同时,除了新闻、财经这样的频道不跟业绩挂钩之外,大部分的时尚、旅游等软性频道在门户网站进入颓势的时候,频道内容人员的收入都跟业绩挂钩了。例如,新浪就在2013年把频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商业频道,比如旅游、汽车等;第二类是综合频道,比如科技、财经等;第三类是媒体频道,比如新闻中心等。第一二类承担销售任务,第三类则不承担。主编与总监会背广告任务。内容部门需要做专题软文活动、收费的评选等,这些都会被写进广告的销售方案里。

这种合作的确能提升广告的销售量。牛鸣说,在其广告团队开始提交更复杂的方案给广告客户后,有的团队业绩能从之前的几百万元上涨到上千万元。不过“我的很多做内容的朋友都觉得很愤怒,他们其实还是有点理想和情怀的,最后就走掉了。”

这些从门户离职的人,不少都选择了一个做垂直领域的资讯服务。例如,原网易副总编辑方三文创办了雪球财经,前网易门户副总编辑陈萌沧做了美食资讯App饭本,原网易副总编辑张锐做了手机医生问答App春雨掌上医生,网易前汽车频道主编程李做了服务发烧友和业内人士的车云网,搜狐汽车频道前主编俞清木川办了车语传媒……

在这些离职发生之前,门户网站的市场原本就在被垂直网站蚕食。例如,2011年6月,虎扑网历史上首次单周用户访问量超过新浪体育,成为中国最大的体育在线媒体。2012年,虎扑网营收超过亿元,而且每年增长率均超过50%。汽车之家、易车网这样的垂直网站,员工数更多,能做更深入的测评报告,也渐渐吸引到了更多的用户,在广告主眼里,它们已经从最初只算第二梯队,变为收入已经超过了门户网站汽车频道的专业媒体。

真正对门户的盈利模式造成威胁的,是移动时代的到来。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许多内容是通过社交渠道来分享的,这实际上是弱化了门户首页的概念。

新闻客户端是很多公司选择的改变方式。

2011年3月,网易的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线。它是四大门户网站中第一家做出成型的新闻客户端的。虽然搜狐更早在手机端做过手机早晚报这样的产品,但跟新闻客户端产品的形态还不太相同。

在网易的内部招聘里,新媒体部门招的岗位是最多的,而且拉走了最好的编辑、主编甚至是总监。而大家也都很愿意转岗过去,因为“觉得是潮流所趋”。“网易新闻App是网易现在最前端的部门,有最好的人才,最大的资源配置。”郎小辉说。

阅读,一直是用户用智能手机最常干的事情之一。门户网站们原本就有手机Wap站业务,这些公司里也不乏早早开始玩智能手机的人,比如后来出任网易移动互联网部总经理的徐诗。

2011年,网易新闻App的渠道人员去深圳跑刷机市场,请手机商们预装网易新闻App时,大受欢迎。“手机厂商当时觉得你是大品牌,软件做得也好,是能为手机加分的,不仅不收钱,还恨不得给你钱。”郎小辉说。

但希望寻找出路的门户网站不止网易一家。

搜狐发现,网易新闻客户端“直接起来了,很多人用”,搜狐新媒体中心总经理岳建雄说,搜狐也决定做新闻客户端,并首先从抢占渠道入手,“我在2012年的时候发现了机会,切入手机厂商”。

他尝试跟运营商合作。最开始跟电信谈定在中兴一款型号为880的千元智能机上装搜狐新闻,结果这款手机大卖,“我们一下子有了100万用户”。之后,他开始继续跟国有手机厂商谈预装。

当网易2012年再去跟手机商谈预装时,对方“口气就变了”。由于搜狐这样的对手付费给渠道,之前免费的这些渠道,已经需要付费安装了。

“2011年是布局,2012年是PK,2013年就是烧钱了。”徐诗说。除了手机预装渠道外,应用分发市场也很需要花钱。

新浪把重点放在微博客户端上,其他三大门户则都把手机新闻客户端当作了战略重点。

根据应用分发平台豌豆荚今年3月的公开数据,该平台上,腾讯新闻的下载量约为3500万人次,搜狐新闻为3100万,网易新闻为1900万,网易云阅读为600多万,新浪新闻为700多万。

但在手机端,门户的格局与PC时代大为不同。

“我们在新闻客户端上的投入不会比任何同行少。”马立对《第一财经周刊》说,2013年腾讯新闻App做外部渠道推广时,“打着打着发现钱不够了,要在预算外增加投资,马老板大笔一挥就批了。”

除了正常的渠道投入外,腾讯新闻还通过微信、手机QQ等同集团的产品推送腾讯新闻,尤其是微信每天推送腾讯新闻这件事,效果“非常非常强”。“去掉重复用户后,我们用户覆盖6.3亿人,日活跃1.4亿人,无论从覆盖量还是日活跃度看,我们2014年上半年跑马圈地的任务都已经完成。”

2011年12月,腾讯网正式立项做新闻客户端。当时腾讯整个集团都在强调向移动转移。“腾讯网也是全面向移动转型。”马立说。

虽然腾讯新闻App的内容跟门户是重合的,但他们要求新闻要优先在移动端更新,因为“用户向手机转移这事太明显了”。

而在用户的阅读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向移动端转移也就意味着每家公司在快速推进移动端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削弱门户的流量和影响力。

但大趋势如此,这些公司如果不推进移动客户端也许就意味着在新的竞争中失去更多的用户。

网易新闻客户端最早做了一个叫“轻松一刻”的栏目,这个偏搞笑、比较轻短的栏目,浏览量居然出人意料的高。这个做法迅速被对手模仿。这家公司也是最早做离线阅读、夜间模式、用户系统、交互功能的一家。但移动互联网同样是个很容易被同行模仿的行业。“我们觉得还是要创新。”徐诗说。

徐诗所说的创新,并非单指产品细节。在做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同时,网易还尝试了不同方向的产品,比如应用分发市场;它学习Flipboard这样的产品,做了网易云阅读;还有细分方向上的,如时尚杂志、看游戏这样的应用。徐诗这个部门旗下的移动产品有十几个。而用“网易”两个字能搜出几十个产品。

腾讯网认为,除了拉用户、推新闻的渠道外,产品上也要形成矩阵。腾讯门户旗下还有自选股、看比赛这样的移动产品。

但搜狐的想法并不相同。岳建雄首先认为,由于用户在手机上频繁打开的App数量其实很少,因此不宜分散兵力,而是应该先集中力量推一个。

此外,“无论搜狐做再牛的专题,都不会为你增加再多用户的。这不是一个强内容驱动的东西。”岳建雄说,因此,搜狐新闻客户端不仅是谈第三方媒体合作最多的一家门户,多达6000家,还着意把流量引向第三方合作媒体的内容,可用第三方内容时就用第三方的,这使得目前其第三方浏览量占比达56%。搜狐新闻客户端打算未来跟第三方媒体分账,“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出新的生态和方向。”网易、腾讯也在做第三方合作,打通了分账的支付流程,腾讯的策略是跟优质媒体合作,目前接入了360家。仅有新浪新闻客户端没有这项内容。

不过,由于微信开放公众账号,媒体也可入驻,这意味着微信也可能成为一个媒体平台,起到代替新闻客户端、满足用户资讯阅读的作用。而所有的新闻客户端、微博和微信在分享新闻时的共同点就是,用户不会再去浏览门户首页,而是直接点入单独的页面阅读新闻。而“首页”对于门户来说无论广告还是内容都是重中之重。

弱化首页、引入更多的合作媒体内容,这些改变还让门户网站迎来了更多竞争对手——那些依靠技术、不做内容的新闻创业团队。

在搜狐新闻客户端2013年的总结会上,搜狐特意提到了一个叫做“今日头条”的新对手。这家小公司的创始人张一鸣此前在酷讯等公司工作过,技术出身,而今日头条的思路,是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新闻,并能学习每个用户的行为特点,越往后越能推荐更精准的内容。这家公司想要招募的都是做搜索、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背景的技术人员。今日头条称,这家公司仅有一个做内容的人,来自新华社,帮这家公司把握一下敏感内容。

2013年时,创业不久的今日头条获得1亿元投资,根据这家公司公布的数据,当时它拥有1000万用户,而现在已经拥有9000万用户,每天都有1000万日活跃用户。“去年这个时候,如果说我们还是手机新闻新秀的话,现在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四大门户之一了。”张一鸣今年2月对媒体称。当然,他说的门户是指在手机端。

岳建雄称,搜狐在利用搜狗的技术力量,也在做个性化。腾讯新闻称自己也在这个方向上做开发。但与此同时,在搜索、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上技术力量最强的百度,也做了百度新闻这样的新闻客户端。而且,百度手中还有资金和分发应用平台。

个性化可能是打破手机端窘境的突破口。腾讯和搜狐都表示,其手机端的浏览量已经超过了自己PC门户的浏览量。而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广告主们开始愿意在移动端上投广告。网易销售运营中心总经理高超称,网易新闻移动端广告的售出比例比门户的要更高。

但是,“对所有的新闻App都有一个问题:广告量和流量不成正比。”马立说。

目前,新闻客户端上的广告方式,主要是开机画面广告和文章底部的广告,屏幕小,这使得新闻客户端上可出售的广告位少。此外,虽然现在手机端广告比PC上单价要贵,奢侈品也很愿意投手机端开机画面广告,但高超觉得,目前手机新闻客户端广告售卖的掣肘还在于,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广告衡量标准。

但更个性化,意味着手机端上可能能售出更精准的广告。门户网站上只有cookie,没有阅读者的位置、行为、社交账号信息。但新闻App上不仅有位置、手机型号、使用时段等信息,而且能使用搜索推荐引擎的技术,也就有可能像搜索引擎那样卖广告。

不过,即便移动是大方向,也并不代表新闻资讯类App就能顺理成章地大有作为。“城市用户在手机上主要有三种行为:看资讯用微信;看剧;玩游戏,”一名门户客户端的负责人说,“所有新闻类App,只要不推广,表现都很糟糕,没有能进前200名的,而视频类的不推都天然能进前100。”

新浪在移动端的战略也几乎全部寄托在微博上。

曹国伟差一点就成功了。2011年,新浪的股价凭借微博的概念一度上涨至125美元,而即便如今美股市场行情不错,其股价也只有65美元。2013年阿里购入新浪微博股份时,微博市值约占新浪总市值的九成——门户在新浪已经退位。

但新浪微博最终在与腾讯微信的竞争中败下阵来,2012年成为它发展的拐点,微博到达顶峰并急速下滑。据市场研究机构GlobalWebIndex提供的数据:新浪微博用户活跃度在2012年第四季度对比第二季度下降了近40%。而2012年9月,微信宣布用户突破2亿——一年之后,这一数字变为6亿。

微博整体势头在走下坡路,几乎每个普通用户都能感受得到:在微信的朋友圈中信息,好友会有大量的回复和点赞。而在微博上,普通用户所发的信息很少有人愿意去回复。

在2013年,由于政府加强对微博的管理,一些大V账号的活跃度下降,更使得这个平台的状况雪上加霜。根据CNNIC的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较2012年底减少2783万,下降9%,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较上年底降低9.2个百分点。

2013年春节时,曹国伟宣布,新浪微博要走移动战略,新浪开始进行大规模内部改造,集团被划分成门户、微博两个事业部,门户的发展更多地为微博让路。例如,门户网站顶端搜索对于任何网站都是重要的入口。搜索指向哪里,流量导向哪里。新浪将这一搜索默认为微博搜索,在不手动改变设置的情况下,搜索流量都导入了微博。

这期间,微博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产品,但大多变成“尝试”。比如模仿百度贴吧的“微吧”,以及模仿Pinterest的“微刊”等等,很多产品立项之后,就开始招兵买马闭关做上一两个月,在人气和收入上都没有实现好的回报之后,大多被放弃。郎小辉在新浪的几个朋友,曾一度都被调入微博部门工作。但之后,由于微博收缩得厉害,又全部都离开了。

第6篇

2.努力治愈"择校"顽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卢鸿燕,卢文利

3.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国内研究综述秦亮

4.建设平安重庆问题研究何翱

5.浅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修养梅丽

6.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公民意识的培育胡小剪

7.浅论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建设王波,王建基

8.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及创新杨彬

9.略论我国慈善事业立法的完善陈煜

10.社会保障机制下的命案被害人救助问题研究刘艳华,郭耀文

11.暂缓制度在我国的构建苏婕,陈欣,蔡媛媛

12.浅议现场监督公证马韬

13.浅谈执行异议的审查和处理郑淼

14.浅析共同侵权中的几个问题刘琰

15.和平解决民事纠纷——调解机制初探刘竹君,徐丽丽

16.土建类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王春来,马强强

17.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李大秀,LiDa-xiu

18.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现状的分析及对策刘哲铭

19.论沟通的重要意义与方法现代交际 张闻骥

20.关联交际视角下的话语理解刘文强

21.浅析商务信用证汉译的文体特征王勇

22."会话含义"理论透视凯特·肖邦《觉醒》卢盛艳,金万锋

23.篇章词汇理解答题技巧分析石锐

24.口语交际中"错误"的产生及解决方法王晖

25.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的应试技巧辛淑梅

26.浅谈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王爽

27.试论英语阅读测试的弊端及科学的测试方法张羽华

28.高职英语教学思考宋蕾

29.浅析英文诗歌的赏析翟信君,程志江

30.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唐丽霞,刘立华

31.利用计算机工具求解运筹学中线性规划问题韩佳伶

32.冷静对待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陈雷

33.论以人为本的三个层次客体高原,王文佳

34.试论语篇中的信息流传递姜颖婷

35.朱熹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启示傅蝶

36.夸张话语的生成机理任小春,林俐,雷卿

37.道德恶的本质分析研究李培,曹薇

38.阮孝绪和《七录》殷炳艳

39.浅析SCI的特点王媛

40.传统哲学和张楚廷对"规律"认识的异同李建飞

41.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动情点"徐雅君

42.中小型企业人才的薪酬管理张馨心

43.浅议艺术档案资料管理林晶

44.现代交际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防范徐秀娟,涂佐沐

45.如何更好地管理房产档案徐健冬

46.对高校知识管理的试析潘雪珑HtTp://

47.对当代文学语言的思考张凤春

48.从各种"门事件"来趣谈"门"字语义之演变郭洪义

49.文明使用语言构建和谐社会邢继光,曹扬

50.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和谐社会江怡,杨颖

51.苔丝悲剧因素浅析柳欣

52.浅析艾德礼执政初期大英帝国的国内窘境张汉双

53.极致美感与罪恶的并存——解读王尔德在《莎乐美》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塔娜

54.浅析库切《男孩》中的恋母情结张宁宁

55.颠覆与抑制——《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张曼

56.浅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李利民

57.怎一"又"字了得孙玉占

58.浅谈契诃夫的主要作品及其风格李明远

59.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影响高杰

60.书画联谊会的发展途径与思考齐晶

61.野阔拉祜——勐炳村的文化背景考察魏丽娜

62.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从英诗《我的思想就是我的国度》看爱德华·戴尔的人生观张艳菊

63.论墨子对大禹苦行救世精神的继承王启峰

64.浅谈传统装饰纹样于交通工具的应用——以杭州市中山路城市观光电动汽车设计项目为案例说明何立,王斌贝

65.浅议艺术档案在剧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林晶

66.浅析音乐对灾后孩子心灵的抚慰作用姚晶

67.论多元化生态循环型竹制家具的发展温耀龙

68.浅谈学堂乐歌现代交际 卢婷婷

69.文字图形化设计的视觉艺术心理分析祁悦,祁昊

70.尊重学生,用爱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唐爱华

71.论湖南女子学院党员创先争优总结张闻骥

72.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的艺术侯玮

73.浅议手机出版与传统媒介共栖于蕾

74.试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优势曲莉

75.报纸用语用字的失误分析及对策吴欣

76.在困境中与其他媒体共存——浅谈中国报业的未来王艳萍

77.浅析网络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作用杨雁骄

78.浅谈影视后期制作技术朱媛

79.试论媒介伦理的本质冯楠

80.对我国网球类专业杂志发展历史的研究郭同玲

81.后期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韩颖

82.线下广告活动应用研究李宝林

83.报业广告经营环境与发展策略——以本土都市报为切入点的研究吴思宁,王伟

84.吉林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张艾莲,刘柏

85.船舶业的投资风险性及其投资环境顾燕

86.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及对策孙淑华,宋媛光,王金华

87.浅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曹薇,李培

88.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浅析李培

89.信息化下固定资产投资的探索冯蕾,肖艳,蔡媛媛

90.海南旅游风格的研究鲁洋静,张玉

91.现代交际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韩宇

92.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现状综述郭峥嵘

93.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现状分析谢青青

94.突发事件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行为分析王景

95.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陈青松

96.北京市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研究刘兰财,陈健

97.对城市道路服务等级的分析王会

98.谈广播电视发射机房UPS电源系统的设计陈艳阳

99.浅析宽带接入技术原理及应用前景李凤娟

100.电视转播台站直流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吕琳琳

101.利用微波资源拓宽广电网络空间叶春友

102.如何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李玉莲

103.教学的关键——让学生动起来李亚娟

104.浅谈和谐班集体的建设邵长捷,王桂香

105.如何开展历史学案教学李海艳

106.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杨均胜

107.中学化学实验考察的现状及思考夏长江

第7篇

时光荏苒,转眼从教已两年了,在校领导老师的信任和支持下,我同时担任了语文教师、班主任、xx文学社指导老师三个职务,工作虽然繁忙冗杂,但胸怀着对教育的热忱、对学生的热爱,我始终兢兢业业地努力着,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两年来,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高尚的师德修养、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我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喜爱、学生的热爱和家长的认可。现将我在德育工作上的一些做法和成绩进行汇报:

一、作为语文教师,立足语文课堂,加强德育渗透

作为语文教师,我紧紧抓住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知识、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教学上,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在每节课前,我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案。在课堂上,我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多用鼓励性话语和激励性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演课本剧、开辩论赛、举办“我当小老师”等活动,丰富语文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也在课堂上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寓教于乐中。

我的语文课还创新的增加了两个环节,一个叫“每日名言”,由学生每天在黑板左侧抄写一条名人名言,课前值日生讲解并引导学生背诵。另外一个环节叫“三分钟演讲”,每天一个同学演讲,演讲主题围绕品德修养等,学生演讲后由其他同学点评。通过这两个活动,在日积月累中,同学们不光积累了许多名言佳句,也锻炼了口语表达,更接受了连贯的品德教育。在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我还布置同学们给妈妈写封信、帮妈妈做家务等,新颖的作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两年来,我所带的班级不仅语文成绩名列前茅,学生的语文能力、品德修养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在去年期末,我班语文成绩获高刘片平均分第一名,我的学生叶明浩在教育部等九部门开展的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中获知识大赛优胜奖、我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生李奥在今年xx县“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演讲比赛中获特等奖、学生孟媛媛获“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征文比赛二等奖、学生王璐瑶获合肥市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比赛三等奖……

二、作为班主任,加强德育引导,创新管理思路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的经验并不丰富,因而在接任之初,我就十分重视向优秀的班主任取经。通过和同事的交流、读优秀班主任的着作,我也渐渐理清了思路:要当好班主任,不光要管理好班级的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开学之初,我就从教导处要来学生的信息表,对班里32名学生进行了大致的了解。开学后,通过学生投票选举和两周的试用考察,成立了班干队伍。在班级管理上,我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成人教育和养成教育。成人教育就是将孩子培养成为文明、守纪、知礼、上进、团结、自强的人。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对孩子各种习惯的引导和培养,让孩子在做中学,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所以,在开学初,我就将班风定为“真、善、静、专、恒”,将班训定为“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并自费做成标语招贴于教室里。我也绞尽脑汁,施行了许多做法。首先就是制定严格的班规并保证实施,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其次是用环境育人,“让我们的教室会说话”。我十分重视班级的环境布置,我们的教室不仅整洁而且十分温馨。后黑板平均每月换一次海报,由小组轮流值日,板报专门开辟语文、英语三分钟演讲栏,记录每日演讲的学生、题目和演讲之星。后黑板的左侧是“教师风采”,上面贴满了了我们老师们的照片和照片故事。右侧是“学生风采”,贴的是同学们的照片和照片故事。教室的两面墙上还有荣誉榜、学习园地、好字展示、才艺展示、手抄报等多个板块。前黑板上开辟两栏,左侧是每日名言、值周班干名,右侧是课表、天气预报、值日组、值日班干名。讲台上,我准备了笔筒、喷水壶,讲桌由讲桌管理员每节课清理。我们的班级环境不仅得到了同校老师同学的好评,连来听课的教育局领导、外校老师都大加称赞。第三,在班务分工上,我班与别班不同的是,我班有32名班干,可以说人人都是班干,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也都是被管理者。小到讲桌清理、灯扇管理、桌椅管理都有专门的学生负责,这一做法,让班级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个学生都承担了班级的一项工作,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团结品质和实践能力。第四,我十分重视密切我班学生和各授课老师的关系。亲其师才信其道,所以,我常常教导学生们,要听从学校每位老师的教导、尊敬每一位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在教师节、元旦等节日时我会提醒学生给老师制作礼物、打电话或发短信表达祝福。当然,我自己也经常和授课老师交流联系,探讨学生的教育和各科学习的方法。最后,我十分重视和各位家长的联系。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期,相比较我们在学校对学生一对多的教育,在家中,家长对孩子是一对一的教育,甚至是多对一的教育,其效果不言而明。针对我班同学大多是留守儿童的情况,我通过召开家长会、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将学生在校情况向家长汇报,提醒家长多和孩子沟通,指导家长如何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我的用心得到了家长们的信任和肯定,我的手机里留存很多家长的祝福短信,上学期期末,一位同学的家长更是从上海赶来学校向我表示了感谢。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做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同学们多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汤俊杰等十多位同学被评为社团优秀社员、夏伟等同学在县风筝比赛中获一等奖、我班的诗朗诵和合唱在县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获三等奖,今年我班更是被学校推荐参加合肥市优秀团支部的评选……

三、作为文学社指导教师,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德育辐射力

我从进校初即着手文学社的筹建,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xx初中xx文学社于xx年9月正式成立。文学社以“点亮智慧,传递温暖”为口号,通过民主选举、民主换届,共招收了40名社员,有固定的办公室、活动时间,有章程、日常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评优条例等完整的规章制度,有主席团、办公室、记者站、编辑部、宣传部等专门的组织机构。文学社通过xx广播站、社刊《晨曦》、博客——“xx文学社”三个主阵地,在宣传品德教育,建设校园文化,锻炼学生能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的指导下,xx文学社相继开展了母亲节礼品制作大赛、推广h7n9疾病预防、国学宣讲、学雷锋演讲征文比赛、为白血病同学募捐、食品卫生与安全宣传、防溺水宣传、普通话推广、“毕业.纪念.展望”手抄报设计大赛等多项活动,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我还十分重视对文学社活动的总结和宣传工作,由我编辑并联系出版的社刊《晨曦》在校内传阅,《校园动态》定期张贴于公告栏,文学社每次活动都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宣传,我还定期更新博客、及时上传照片、撰写新闻。

通过文学社各项活动的开展,社员们的能力得到锻炼,同学们的才华得到施展,更重要的,文学社也成为校园德育宣传的重要平台,每天的xx广播台节目、国学经典的屏幕文字滚动、每周的《校园动态》编辑,都潜移默化地对同学们进行德育的渗透和教育。一年多来,文学社取得了累累硕果:文学社的活动相继被中国文明网、合肥文明网、xx教育网、土豆网等多家网站报道,社长张欣禹、叶明香获xx县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社员多次在征文、演讲等比赛中获奖,xx年,xx文学社更是在xx县42个中学生社团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中学生社团,因为在指导社团工作上的突出贡献,我本人被评为中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

四、作为讲坛新人,加强德育自律,言教与身教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