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特色护理

特色护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15:02: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特色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特色护理

第1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心理护理;辩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b)-111-02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不仅仅在疾病的辩证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在临床护理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色,下面笔者将对中医学理论中有关临床护理的特色做一简单论述。

1 中医心理护理

中医的病因学说认为,人的心理或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持久,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医学理论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异常的变化与疾病之关系,很早就有了相关的论述。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人的情感的不同变化,对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是最终都将导致气血逆乱,脏腑机能失调。而在临床上,除了对患者采取相应治疗外,也可以通过精神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的心境处于平和状态之中,使人气血调畅,肝气条达,脾胃健运,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将心理方面的致病因素减轻或者消除,这样,对于疾病的治疗,能起能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方面,中医护理就具有自身的特色。

1.1 祝由疗法

“祝由”实际上是以言语开导为主的心理疗法。“祝由”一词出自《素问・移精变气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也就是祝说发病的原因与疾病的由来,从而调节与改善患者的精神情绪,以达到调整患者气机,使精神内守而化解疾病的方法,因此又称为“移精变气法”。马莳[1]云:“祝由者,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上古毒药未兴,针石未起,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病也”。这种方法也可称为移情异性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移情并不是要压抑患者的情感,只是改变其指向性,易性也不是取消其个性,而只是更易、消除其消极的情绪因素[2]。

1.2 情志相胜法

这种方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某些情志致病的患者,按照五行生克之理论,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适当采取运用一种情志活动,去调控因为另一种情志刺激而引发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正如吴昆[3]在《医方考》中所说:“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内经》一言,百代宗之,是无形之药也”。

2 辨证施护

在中医基础理论之中,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其两大基本特点。辩证论治是将通过中医四诊所取得的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分清疾病的阴、阳、寒 、热 、表、里、虚、实,以及疾病发病的原因、病理、性质和部位。临床医生将这些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在临床上,医护虽然是不同的工作,但本身属于一个整体,所以护理工作也要根据护理对象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在饮食方面,根据病情性质,制定相应的饮食原则与方法,如病性有寒热之分,依照《黄帝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说,进行临床护理之时,如果是寒症患者,则须给予温热性质的饮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如果是热症患者,则应反之进行。

3 三因施护

作为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做到“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者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精神状态以及气候、地理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做到三因施护,也就是因人施护、因时施护和因地施护。比如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减弱,气血亏虚,所患疾病性质多为虚证或者是正虚邪实之证,因此护理多用补益正气之法,以祛除病邪。再如冬天天气寒冷,人体腠理致密、毛孔开放不畅,患者服用辛温解表之药后,可以嘱咐患者适当增加衣物,或者喝热粥汤,提高发汗之力,最终使邪从汗解。

4 防未病的护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现在已经成为了预防医学的座右铭[4]。这对于临床护理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护理过程中,可以针对病情,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养精神,劳逸适度,饮食合理等方法,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中医护理的这些特色,将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l37.

[2]陈玉风.浅谈临床患者的中医心理特色及护理[J].中华医护杂志,2007,4(10):959-960.

[3]吴昆.医方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0.

[4]韩洛川.中医心理卫生及心理卫生疗法[J].陕西中医,2006,27(7),831-833.

第2篇

1特需病房的特点

1.1收住对象

特需病房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应运而生的一个特殊病房,是医院为满足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病人对医疗护理较高要求而专设的病房。所收住病人有外宾、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有外资、合资企业的白领阶层,也不乏有一定经济实力并有特殊要求的病人,相对于国内一般社会阶层来说,在总体上,所收住对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较强的经济支付能力,较高的文化层次。

1.2环境要求

病房应有较好的适合病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如:宽敞、独立成套、清洁整齐的病房,良好的生活娱乐,通讯联络设施,可随时提供医疗监护设备、专家的随访,并考虑到病人的特殊要求,提供必要的包房和会客室等。

1.3技术要求

1.3.1全科性综合病房

由于收治病人病种的多样性,包括血液、肾脏、消化、心血管内科、泌尿、血管、普外科、神经内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骨科、眼耳鼻喉科、皮肤科等,医疗护理涉及多科室,具有综合性。

1.3.2全面的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努力满足病人和家属随时会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健康指导。因为这些特殊群体有选择治疗医院的自由,对所患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比较注重个人治疗需要的特殊性和保健指导,在医院的选择上注重适合自己疾病治疗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特色服务。因此特殊病房的建设只有在医疗护理服务方面保持优良传统,并不断进取,努力创造新的特色,才能提高信誉,增强竞争力。

1.4病房应具有较强的人文氛围病房管理中既要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有关外事,干部保健等制度,又应更多地为病人着想,适应他们的需要,为病人的治疗创造较为宽松的条件和文化氛围,如在文化生活、外出活动、病人伙食、来访接待、家属陪伴、代办事宜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2特殊病房护理特色

护理服务是病房重要的基础工作,特需病房更应努力满足病人对医疗护理高质量,广泛多样的需要,提供最佳护理,在创造护理服务特色上下功夫。

2.1全科护理

全科就是护理服务工作除了有一些常规的、共性的基本内容外、还应有各专科疾病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要严格认真贯彻医嘱,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病人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使病人对病房的全科护理建立起一种时时在在的信任感。由于特需病房收住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多样性,且各专科无固定医生在病房内,有时患者病情来势凶险,时间紧迫,着无疑给给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难度,但也最能体现护理质量。有一位香港百岁老人,因糖尿病并发严重感染、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机体因严重失血而致肾功能损害,脑组织缺氧,全身皮肤由于重度失血营养循环障碍而致褥疮等,对这位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高龄病人,全科医护人员共同配合抢救,经70天治疗护理,病人终于康复出院。

2.2全程护理

全程就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要尽可能通过我们的护理服务让病人得到身心两方面优质护理,除了做好病人入院、特殊检查、手术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外,每位护士对所负责病人身心问题要了如指掌,不放过病人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使病人与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乐于接受治疗,增强治疗信心。护士应做到任劳任怨,冷静地对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情况,善于观察进行心理分析,耐心做好相关工作,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如从病人入院时的接机服务甚至是外籍病员不治而亡的尸体托运回国等系列服务就是全程护理的一个缩影。

2.3全方位护理

全方位护理是既要为患者,也要为其家属;既要在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又要在其非治疗过程中;既有涉及院内,也有涉及院外等的各项联系服务,都要努力尽可能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方便、指导,及时解除后顾之忧,满足一定文化需求。由于病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担任着不同社会角色,对所患疾病有不同的认识,对医疗、护理水平有不同的需求,文化差别形成了人们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区别,因此我们在护理服务中应注重病人的社会性,注重多元文化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以现代先进护理观和技术为指导,以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贯彻整体护理思想,为病人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如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导医、导购、导游、做礼拜、参观寺庙等信息。

2.4护理服务艺术

由于特需病房所收住对象的特殊性,面临这样一些经济富裕、社会地位高的群体及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怎样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经过多年护理服务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不、情、忍、乐、全、换”六字服务艺术。“不”即不断提高对病人及家属说一个不字,想方设法解决所提出的困难和疑问。“情”即真情相对,情义无价,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忍”即对过分要求,挑剔的病人,忍让在先。“乐”即千方百计让病人得到满意、快乐。“全”即提倡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换”以心换心、换位思考,以适应不同层次病人的特殊需求。几年来,由于护理特色的形成,使病人满意率100%,病人周转率快,病人入住率逐年增加,与历年同期比较:1998年较1997年增加30%,1999年较1998年增加70%,1999年较1997年增加了120%,连年来,特需病房多次获得市级“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卫生系统“共青团号”、市“十佳特色班组”等光荣称号。

3体会

3.1特需病房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扩大医院知名度,充分发挥医院现有资源的作用,提高办院效益,并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特色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可延伸的空间,具有广阔前景。

第3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易、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1.1在慢性病人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社区居家护理将成为适应大众需求的一种主要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社区的慢性病人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畸形、慢性肾功能衰竭、骨和关节病变需要牵引和卧床者等。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在社区慢性病人居家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护士能够使用中医养生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辨证下的中医护理干预。干预项目的应用率依次为: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情志调护、健康膳食、康复指导,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尤其是情志护理、药膳护理更贴近生活,因其护理方法简便易学、直观安全、效果显著,更适合在社区普及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拔罐、按摩、刮痧、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耳穴埋籽、脐疗、中药离子透入等在社区慢性病居家护理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按摩法,因其简便易行,备受社区居民的喜爱。但在实际工作中,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技术主要由中医医生操作,中医护士很少应用。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等由护士按照医嘱实施。中医养生方法及护理技术因其低廉性,对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率,有利于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力度,尽快缩小城乡差距。

1.2在社区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在社区,需要康复护理的病人包括出院后病情已稳定但需继续治疗或康复的病人、残疾人等。常见的有术后病人、脑血管意外病人、高位截瘫病人、先天畸形或后天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残疾者.如我科专病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许多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具有较大临床意义,接受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比自然恢复率相比有很大提高,足部畸形减少、关节畸形减少、日常生活独立者明显增多,早期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另外,中医药膳护理、情志护理以及针灸、按摩等护理技术在防止压疮、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病人的营养、畸形和残障病人的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家庭环境适应性改变的指导等方面应用广泛,使向病人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成为了可能。

1.3在老年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决定了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主体。汪潮【1】 的调查显示,家庭病床上门护理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老年人可接受的形式。随着4―2―1结构(即4个祖辈,2个父辈,1个独生子女)的家庭数量的增多,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居家护理需求也日趋增加。张建凤等【2】调查研究显示居家护理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卫生资源浪费,同时满足出院后继续康复和治疗的需求。开展居家护理能较好地符合老龄化社会的实际需要,不仅提供持续性医疗照护,较好地解决住医院难的问题,而且维持了家庭的完整性,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3】。同时,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分居养老将成为今后家庭养老的主要方式。为老年人,尤其是为分居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中医护理的养生保健 运用养护统一、寓护于养的护理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中医药学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一套“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为主的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理论。针对老年人群,采用气功、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对于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中医护理在老年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较少。

中医护理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在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中医护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正在逐渐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汪潮.王坤,顾泽宽.上海乍浦街道离休干部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医院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4(7):23―25,

第4篇

关键词: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初探 

一、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实质是中医护理理念。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温疫论》等中,多方面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的天人合一的辩证整体护理的作用。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的基本特点首先是整体观。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生理功能活动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是辨证论治。传统护理根据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辩证施护。再次是“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色彩。儒道释养生护理理念把人生命看作是天人和谐的社会的、自然的、精神的存在,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总结了中医学中整体辩证施护的特色,形成中医护理学治疗和护理不分、预防与护理不分、养生与护理不分的特点。中国传统护理把人看成社会的人、道德的(精神存在)人、自然的人、整体的人,强调辩证协调护理,对构建“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实质上现代护理理念以整体人为核心,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这与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辩证和谐的养生观是相通的。 

二、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必要性 

十九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掀开了现代护理学的历史。中国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后,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护理理念的影响,至今还没有自成体系的先进护理理念。 

在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时期,医学领域内形成了技术至上、技术万能的观念,未能对人的心里、精神和价值、尊严给与充分的关注。 

二十世纪60年代受西方人本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护理工作的重心由“疾病护理”转变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甚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护理活动更注重人的整体性、自主性、权益性及价值意义。目前,现代护理理念的发展趋势是注重护理技术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整体人的辩证和谐的生命价值。 

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应融合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的辩证和谐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现代护理理念中的人性、人道、人权的人本主义精神,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补,把病人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信仰等各种需要的整体的人,在维护人的健康权力和人性的完善中构建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护理理念 

(一)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人文思想基础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发展,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要求更加注重对生命的内在质量的关怀和人格尊严的完善,使护理理念中的人性化护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成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内在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认识和尊重,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将会更加珍爱和敬畏生命;更加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更加注重从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角度提高人性化护理服务水平,最终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护理实践的各个领域,推动我国护理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主要内容 

以人为本观。“以人为本”是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珍视和关注的思想。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发展方向就是要重新认识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加强人性化服务。 

整体护理观。整体护理观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科学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以独立地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充分展示护理专业的社会价值和护士自身价值的原则。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辩证施护观。辩证施护观是根据每一护理对象的不同情况,予以针对性的不同护理。因人施护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心理和精神状态、文化背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因时制宜护理是根据四时气候,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因地制宜护理是根据环境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 

依法施护观。整体护理是程序护理、规范护理、责任与权利护理,也就是法治护理。依法施护观就是护士依法办事,依法护理,明确护患双方的责、权、利,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在保证病人生命和健康权的同时,确保护理人员的利益不受侵犯。 

和谐施护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施护观要求医学、药学、护理学和谐发展;临床、社区、家庭护理和谐发展;传统护理和西方现代护理融合发展;技术护理和人性关怀协调发展;医护患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道施护观。人道施护观就是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强调尊重个体的生命本身,尊重和爱护他人,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关心人的幸福。它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护理。人道主义精神应贯穿人生的生老病死四大环节,包括临终关怀护理。 

循证施护观。循证护理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它是一种“遵循证据的护理”,将不可避免地取代经验护理,从而有效推进护理专业独立健康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关键词:风湿病;中医护理;疗效

我院自2010年以来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与临床风湿病患者的护理之中,效果颇佳,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风湿科住院治疗的风湿病患者106例,排除其存在失语、失认等意识障碍、严重精神疾患及家族史的患者。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其纳入研究。

1.2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38例,年龄:最大者83岁,最小者16岁,平均(52.8±2.9)岁;职业:脑力劳动者36例,体力劳动者70例;疾病情况: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8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29例,银屑性关节炎患者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例;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32年,平均(7.5±3.8)年。

1.3  病例分组  按照前瞻性临床研究的随机、对照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中医特色护理组(简称观察组)和西医常规护理组(简称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护理措施

1.4.1  西医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常规西药治疗的药物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疼痛的止痛护理以及对于生活中本病的诱因避免等健康指导护理内容在内。

第6篇

【关键词】 混合痔;中医特色;护理

作者单位:467099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院 混合痔是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两部分形成一整体,具有内外痔的双重症状。多发生在截石位3、7、11点,为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痔可发生任何年龄,但成人多,由于妊娠、分娩、哺乳之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我院肛肠科属省级重点专科,具有中医特色优势,重视中医辨证施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在混合痔治疗中, 不仅要做好一般的常规护理, 还必须重视中医的辨证施护。现将辨证施护要点汇报如下。

1 中医症候分类[2]

11 风伤肠络证 大便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便干结,瘙痒,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浮数。

12 湿热下注证 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肿物外脱、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13 气滞血瘀证 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形成,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14 脾虚气陷证 肿物脱出肛外,不易复位,坠胀,排便乏力,便血色淡。面色少华,头晕神疲,食少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2 中医特色疗法

21 中药熏洗治疗法 取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的中药洗剂250 ml加温热水2000 ml,便后坐浴,每日1~2次,每次20~30 min。中药熏洗法利于预防术后术后创面的出血、水肿、疼痛。[3]

22 外敷法 金黄膏、复方角菜酸脂膏、马应龙痔疮膏等敷患处。

23 塞药法 太宁栓、柳氮磺吡啶栓等1~2枚纳肛,一日1~2次。

24 微波治疗法 肛周微波8~16瓦功率,每次20 min治疗。

25 按摩法 可做按摩,提肛运动。

26 采用中药制剂如消肿合剂、润肠通便合剂口服口服对症治疗。

3 一般护理

31 精神调养,劳逸结合,保持肛周洁净,经常做提肛运动。

32 忌排便怒挣,保持大便通畅。

4 临证护理

41 发作期要侧卧休息。保持及会阴清洁。

42 排便时如有痔核脱出,应及时还纳。回纳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不做剧烈运动,以免痔核反复脱出造成嵌顿。

43 术前做好肛周皮肤准备术后7~9 d为痔核坏死脱落阶段,嘱患者减少活动,密切观察便血情况。内痔结扎术后,嘱患者不可牵拉留在肛外的线端,以免疼痛或出血。

43 手术前、后给予耳穴压豆预防疼痛和尿潴留。

5 给药护理

51 遵医嘱准确给药,大便后遵医嘱用中药熏洗,注意观察用药后效果。

52 云南白(红)药、麻仁软胶囊饭后服;润肠通便口服液、中药饭前或饭后1 h服。

6 并发症的护理

61 术后尿潴留 术后2 h鼓励患者尽量适当喝水,用此法可预防尿潴留的发生。给予热敷按摩、诱导排尿等处理,多能自行排尿,若因肛管内填塞敷料刺激引起尿潴留的,术后8 h无出血可以松解填塞的敷料。仍不能排尿的应给与导尿。女患者应告诉排尿的正确姿势,以免尿液污染伤口。

62 伤口疼痛、水肿 手术后随麻醉作用的消退,一般都会感到伤口疼痛,使患者紧张不安,护士应当理解患者的心情,关心体贴患者的疼痛程度,应多做解释工作,帮助他们解除痛苦,行移情疗法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伤口肿胀如无出血危险,可用中药熏洗坐浴、微波治疗。

63 便秘 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足够的水分,忌辛辣刺激,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大便干结时,指导患者每天清晨空腹时喝一杯淡盐水(高血压、水肿患者除外),以清肠泻火,或临睡前喝杯蜂蜜水(血糖高患者除外)。平时注意饮水,尤其是出汗较多时,更应补充足够水分。必要时遵医嘱予行灌肠。

7 辨证施膳护理

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剌激食物,多食青菜水果杂粮等高纤维素食物。忌排便怒挣,保持大便通畅。

71 风伤肠络 饮食宜清热凉血润肠,可选用豆浆、红萝卜、茶、芝麻糊等。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晨起空腹喝淡盐水适量,平时用凉开水冲蜂蜜。

72 湿热下注 饮食宜清热化湿止血,多饮水及清凉饮料,忌食辛辣燥热海腥发物,如辣椒、大蒜、胡椒等。可用大黄、番泻叶泡水代茶;常用食疗方可用:拌马齿苋(鲜马齿苋、鱼腥草、麻油、酱油、味精、醋、白糖适量)。亦可饮用冬瓜荷叶汤,苦瓜瘦肉汤。

73 气滞血瘀 饮食宜清热利湿活血理气之品,如雪梨、苦瓜、番茄、松仁、核桃仁等,忌辛辣刺激之品,如辣椒、虾、蟹等。

74 脾虚气陷 饮食宜健脾补中益气,可多吃养血益气之品,如鱼、猪瘦肉、牛奶、泥鳅、大枣、海参、鸡肉等。常用食疗方可用党参无花果猪瘦肉汤(党参、无花果、猪瘦肉隔水炖,加盐调味服食)。

8 情志护理

对于急躁易怒者要注意调畅情志,要鼓励和安慰患者应静心调养,保持情绪稳定,讲解气滞化火会导致病情加重的道理。同时予以心理安慰、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9 健康指导

91 保持清洁,坚持每晚热水或中药液坐浴。

92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间过长。习惯性便秘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93 避免局部刺激,便纸宜柔软,不穿紧身裤和粗糙内裤。

94 忌久坐、久立或久蹲,最好选用软坐垫。

95 勿负重远行,防止过度劳倦,进行适当锻炼。可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对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锻炼括约肌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96 发现排便困难者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通过根据不同的证型, 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用药以及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给与恰当的中医特色护理, 对患者的尽快康复和预防及减少其再次发作收到了良好效果。[4]同时应用中医护理方法,规范了中医护理行为及中医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中医健康知识的需求,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所以,我们要通过中医特色护理,全方位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这样不仅改善了护患关系,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贾贵忠 痔的临床治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2(12):10410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第7篇

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急诊科的患者及其家属,这种健康教育模式,不但有利于患者,而且有利于医院的发展。首先,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变为采取有效措施主动预防疾病,不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体现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将医疗技术、健康知识、护理服务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医院的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体现医院的护理水平,满足患者需求,对于急诊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医患关系,提高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更好的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1.急诊患者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沟通技巧

(1)急诊患者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急诊患者健康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给与患者充分的尊重,和患者交流时要运用礼貌性用语。由于急诊患者起病急,因此,特别容易产生不稳定情绪,所以,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采取耐心负责的态度,要要运用礼貌性用语,给与患者充分的尊重,这样,有利于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千万不能采用说教性以及指责性的语言,要注意说教语气。二是在健康教育的时候,尽量使用通俗性语言。由于急诊患者文化程度以及社会背景不同,并且许多急诊患者还是老年患者,因此,在可以使用通俗性语言的时候,尽量使用通俗性语言,如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医学用语,要深入浅出,同时进行相应的解释。使得患者能够领会健康教育内容,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三是要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时间。由于急诊患者的观察期较短,如果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就可以离开急诊病房,视病情需要,或者出院或者住院继续治疗。因此,要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时间,既不要影响患者治疗,又能够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四是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要根据患者以及家属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采取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患者文化程度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五是健康教育要采用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由于患者中老年人比较多,一些老年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理解比较慢,因此,在健康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患者的表情,要反复强化增进患者的理解,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

(2)急诊患者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沟通技巧:由于一些急诊患者情绪比较不稳定,迫切需要了解自身的病情以及治疗和护理情况,因此,我们要注意及时沟通,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在沟通过程中注意患者的感受,根据患者的信息反馈采取有效的沟通方法。另外,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语言通俗性,尽量减少专业术语,要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能够理解和接受。在与患者交流的时候,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同时用适当的动作、眼神、表情来促进患者的信任,要营造一种和谐的健康教育气氛。

2.具有急诊护理特色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优质高效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第8篇

2010年11月~2011年4月收治Ⅰ、Ⅱ期混合痔患者80例,为了缓解或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尿潴溜、下坠、便秘等问题,均采取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麻醉方式为腰麻。其诊断均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外科组2000年4月制定的《痔诊疗暂行标准》为混合痔的诊断。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Ⅰ 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0岁,平均51岁;病程1~10年,平均4年。治疗组Ⅱ 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5~70岁,平均50岁;病程1~12年。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46岁;病程2~10年,平均5年。3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护理方法:治疗组Ⅰ术后均给予中药痔科洗液熏洗(痔科洗液为我院专科制剂,成分有土茯苓、大黄、蒲公英、芒硝等),方法是每次排大便后熏洗10分钟(温度50~70℃),坐浴5分钟左右(温度40℃左右),配合艾灸,其取穴为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长强穴,从术后3~6小时以内实施灸法,时间20分钟左右,以后1~2次/日,上午、下午各1次,应用3~7天。治疗组Ⅱ术后均给予中药痔科洗液熏洗。方法是每次排大便后熏洗10分钟(温度50~70℃)坐浴5分钟左右(温度40℃左右),配合艾灸,其取穴为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长强穴,从术后3~6小时以内实施灸法,时间20分钟左右,以后1~2次/日,上午、下午各1次,应用3~7天。再配耳穴埋籽(王不留籽),取穴为大肠穴、肺俞、穴、直肠穴、耳尖穴、皮质腺穴,术后回病房就给予埋籽,每天协助或指导患者按压穴位3~5次,每次1~2分钟,7天更换另一只耳朵治疗,再持续1周。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我院痔科洗液熏洗,每次排大便后熏洗10分钟(温度50~70℃)坐浴5分钟左右(温度40℃左右)。针对3组患者护理上均根据不同病症采取相应的辨证指导,情志疏导,术后麻醉未恢复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术后指导患者做提肛运动。

疗效判断标准:①患者疼痛的程度:采用疼痛分级法,分0~3级。0级:无疼痛为0分。1级(轻度疼痛)虽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休息睡眠不受影响为1分。2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入眠差为2分。3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为3分。②尿潴溜:分(-)、(+)、(++),(-)无尿潴留记0分。(+)轻度有排尿困难,通过艾灸能缓解记1分。(++)中度有排尿困难,须导尿记2分。③便秘:(-)、(+)、(++),(-)排便通畅为0分。(+)艾灸排便通畅记1分。给予艾灸及润肠中药排便记2分,须服中药及灌肠排便的记3分。④下坠:有、无下坠。

统计学处理: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

3组治愈率均100%,治疗组Ⅰ平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Ⅱ平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治疗组Ⅰ(P<0.05)。见表1。

讨论

痔的发生与久坐久立、负重远行、饮食不节、妊娠多产、泻痢日久、长期便秘有关,以上因素均可导致湿热下注,使肛部筋脉横懈,病久可致脾气下陷。从经脉循经看,督脉过,足太阳经别如于肛中,长强穴属督脉,位近、灸之直达病位,清热利湿。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肠。但又与肺、脾、肾三脏有关,湿热蕴聚、气滞血瘀则肿痛。热伤肠络则血不循经则便血、疼痛、瘙痒有黏液为主要症状。外感风寒、湿热下注,或脾虚气陷、久坐久立、负重等使气血瘀滞,是痔的发病机理。同时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所以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能在耳的相应的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等反应。同时采用耳穴压籽也对减轻患者痔术后疼痛疗效显著。通过艾灸对缓解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耳穴埋籽对缓解术后疼痛效果明显。两项中医特色护理操作互相配合,疗效显著增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欢欢,张小远,赵静波,等.军队医科院校心理亚健康学生肌电生物反馈干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22):2048-2051.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