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戏曲文化论文

戏曲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15:02: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戏曲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戏曲文化论文

第1篇

作者:王彪 单位: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有的学校也尝试在园区配备了园区辅导员,但园区辅导员和管理员之间的关系和相应的职责还需理顺。同时,园区学生自治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待加强。[4]而且,园区的党团建设还需进一步增强。[5]这些问题都对园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完善园区制度建设在园区文化建设中,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学校可以成立相关的园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安排各部门的园区管理工作,以避免重复管理和建设。然后,再由各部门分管相关工作,并具体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学校还可以制订辅导员入驻园区制度。园区辅导员轮流到园区值班,可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并为园区活动提供指导,助推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还需完善宿舍管理员的选拔与培训制度。由于,宿管员每天都与同学朝夕相处,他们能及时了解同学们的一些情况,而其自身素质也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每个宿舍管理员都需经过严格的选拔与培训才能上岗。在制度中,需明确园区辅导员和寝室管理员的职责与分工,推动园区文化建设。培养学生“三自”意识在园区文化建设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自”意识。首先,加强园区自律委员会的建设。指导老师首先要做好园区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着力加强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团结协作精神。老师可以大胆放权给自律委员会的干部们独立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并适时、适度引导。另外,利用园区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可加强园区党员服务队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工作能力过硬的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可在党员寝室设立门牌,时刻提醒党员同学切实为同学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其党性在服务中历练提高。此外,还可以拓展互助交流的新形势,依托园区、楼栋组建形式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小组,例如围棋爱好组、羽毛球运动组、科技活动组等,以促进各院学生的交流,培养创新型人才。

重视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和沟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定期召开楼层长会议,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辅导老师进学生宿舍。建立落实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巡检和值班制度,每名辅导员每周都应深入学生宿舍巡检,学生宿舍每天都应有辅导员值班,随时掌握学生在宿舍的表现情况,确保学生宿舍的安全稳定。定期填写《园区辅导员手册》、《宿管员值班日志》,并不定期走访学生、调查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园区辅导员还需主动和宿舍管理员交流,补强园区育人环节。打造园区的特色文化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校园文化应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园区作为学生的聚居区,也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园区文化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园区文化也要有着极大的包容度,可以包括艺术、科技、实验创新、趣味体育和联谊交流等活动。利用园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高校“宅”学生走出寝室,走入园区大环境;同时,也为各院特色文化的展示提供平台,促进各学院学生的交流和学习。由于各园区都住着特定学院的学生,所学专业各异但也有交叉,各园区可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定位,培养、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利用互联网络,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根据教社政[2004]17号文件要求,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不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开设园区主题教育网站,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网络教育活动,充分利用QQ、论坛、博客、微博等载体开展大学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同学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建立有效的交流与信息反馈机制。设立公开信箱、电话,园区老师值班室。老师应主动走入学生精神世界,让同学们发现老师的和蔼可亲,那么同学们就更愿意与老师交流,进驻园区的作用才能最大化。

第2篇

(一)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社区人员中,社区管理人员为40人,占4.2%;社区工作人员为54人,占5.7%;社区居民为860人,占90.1%。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329人,占34.5%;年龄在20~30岁的49人,占5.1%;年龄在30~40岁的268人,占28.1%;年龄在40~50岁的120人,占12.6%;年龄在50岁以上的188人,占19.7%。

(二)家庭信息化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样本的860户居民家中均拥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两者兼有。其中,仅拥有1台台式电脑的家庭为52户,占6%;拥有1台台式电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家庭为423户,占49.2%;拥有1台台式电脑和2台笔记本电脑的家庭为354户,占41.2%;拥有3台笔记本电脑的家庭为31户,占3.6%。在被调查的居民中,电脑使用覆盖率达到86.2%。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使用者占38%;年龄在20~50岁的使用者占52.6%;年龄在50岁以上的使用者占9.4%。调查居民中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占67.1%,且品牌集中在华为、三星、HTC、苹果等。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平时上网除了工作之外,主要集中交友聊天、网上购物、观看电影、阅读小说、浏览新闻、检索资料并下载等方面。

(三)居民信息化需求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85%的居民愿意接受信息化技术的免费培训;5.8%的居民表示不愿意,主要原因为没有时间参加及生活中没有需要;9.2%的居民表示无所谓。在有培训意愿的人群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69.2%,且内容主要集中在电脑维护、办公软件应用、信息检索、图像处理与制作、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年龄在20~50岁人群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的常用软件、网站及功能介绍、淘宝开店的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方面。年龄在50岁以上老年人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如何上网、交友聊天等。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对常用家用电器的维修保养需求比较迫切,如电水壶、电饭煲、微波炉、儿童电动玩具的维修等。

(四)社区信息化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德兴社区拥有信息化平台外,其管辖的7个封闭式小区、3个半封闭式小区、4个松散型小区均无信息化平台。在被调查的社区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中,认为德兴社区信息化平台模块不完整的占75.3%;认为内容不充实、原因为不能实时更新的占99.1%,具体体现为有的模块下的内容较陈旧,个别模块下尚无内容。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获得信息的渠道,从社区网获得信息的仅为12.3%,更多的是从社区公告栏获得信息,占54.8%,居民聊天为17.6%,报纸为15.3%。96.7%的居民认为平台未能正常运行,体现在不能在平台上实时了解社区动态、一些便民工作不能在平台进行、未能通过社区平台学习相关信息化知识等。德兴社区虽然已经基本建成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但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是有限的,社区信息化平台功能仍需完善,使用的普及水平还亟待提高。调查结果同时表明,导致社区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因素主要为以下五点: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激励机制;社区编制不足,无专人管理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金缺乏;不了解居民的具体需求;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不够。

(五)社区信息化需求

调查显示,77.7%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制度和措施并不完善。普遍表示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并在以下方面有较大需求:一是上级部门加大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二是引入企业力量,运作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三是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四是增设信息化平台专职维护管理人员;五是安排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六是开设相关信息化技术培训,引导居民使用信息化平台。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社区信息化建设比较关心,有效问卷率达到86.7%。家庭电脑拥有覆盖率达到100%,使用覆盖率为86.2%,智能手机使用人群占67.1%。青少年对信息化培训意愿比较强烈,重点体现在电脑维修、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及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中年人的需求重点为智能手机功能及软件介绍、淘宝开店;老年人的需求体现在如何上网和交友聊天。同时,居民提出了对家庭常用电器的维修和保养的知识介绍和现场服务的迫切需求。调查结果也反映了社区信息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资金、人员、技术等问题。

二、基于区校协作,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在构建科技和谐社区要求下,应主动服务,对接需求,从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

(一)建立“青少年电子思维驿站”,形成品牌特色

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中,青少年占34.5%,主要集中为中小学生,在校主修语数外课程,同时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信息技术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希望能对电脑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处理,对PPT制作技巧、图像处理等也表现出浓厚兴趣。高校中拥有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优秀学生资源,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与社区合作建立“青少年电子思维驿站”,定期为社区的青少年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业指导。一方面,通过不同年龄学生间的交流,可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传输知识的同时培养社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提高高校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践行服务社会的宗旨。

(二)开展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拓宽社区服务领域

目前,社区的服务领域不宽,项目不多,开展扶贫济困、就业服务相对较多,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不够多;服务对象不广,面向老年人、弱势群体的服务比较多,面向一般居民的服务比较少。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居民对信息化技术方面的普及教育也颇感兴趣。大部分人已使用智能手机,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于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下的常用软件了解程度不够,常用软件下载及信息获取网站不熟悉;还有一些居民有网上开店的想法,但不知操作流程和方法,急需此方面的辅导。充分发挥高校充足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针对社区普通群体,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智能手机常用软件介绍、智能手机使用技巧辅导;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介绍、淘宝开店指导、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信息检索方法、办公软件应用、电脑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等)、消费电子产品维护保养服务等。通过各类培训和服务,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信息技术水平,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在提高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服务对象、拓宽了服务领域、提升了服务水平,也能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科技创新成果进社区,引导居民创新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潜在能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高校会举办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大赛,其间会涌现出各类优秀作品。向社区居民展示大学生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如关于物联网技术应用(太阳能等新能源采集与传输技术展示、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节能路灯控制、汽车智能车窗控制)、广告设计与会展等。一方面,展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社区居民对高校及学生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提高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培养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励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科技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配合德兴社区科技和谐社区的整体建设计划,针对广大社区群体,进行“大学生创新项目社区精品展”活动,通过项目演示、现场介绍等方式开展活动,具体展示项目有三维光立方(可随音乐节奏闪动的灯)、汽车智能天窗的设计与实现、人性化的智能饮水机、灵动节能路灯、数控雕刻机的制作、自动吸尘黑板擦设计、基于WEB的远程控制系统(智能家居)、快速鉴别真假红酒的试纸制作、吉祥物设计与旅游产品开发、简易家庭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等。

(四)搭建科技信息化平台,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

当前,政府行政部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平台化的工作网络不完善甚至缺乏、未配备信息化管理专门人员、资金投入不够的不足。可利用高校的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发挥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特色,协助社区开展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平台。在原有平台基础上,根据区校协作特色,开发“青少年电子思维驿站”特色模块,用以展示各类活动风采;学习园地模块主要包含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学习交流和辅导内容,由高校师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在线辅导;将高校师生的创新成果同步更新至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模块下,彰显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特色人才资源库模块,利用社区人才资源,传承娄东文化,形成“江南丝竹、书法、娄东画派”等娄东文化的特色社区。整合搭建社区科技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为社区居民之间、居民和街道政府部门之间、社区与高校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信息高速公路。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根据德兴社区实际情况,结合调研获取的居民和社区需求,整合搭建社区信息化平台。

(五)稳定多元资源,实行社区服务长效性

第3篇

区域物流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知识。冯耕中认为,区域物流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整个物流体系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它以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指导,以区域物流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为依据,考虑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交通运输、仓储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统一安排交通运输、仓储等设施,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从冯耕中的区域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物流规划就是在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现状、预测物流需求、确定发展思路、建设物流运输设施网络、运作设施网络建设及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和制定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一)现代物流理论

现代物流理论是区域物流规划的最基本理论基础,是区域物流规划中功能定位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区域物流如何进行功能设置。根据我国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2001)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现代物流强调从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最佳组合,强调应该把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功能之间的衔接,实现物流整体最优,强调应坚持效率、成本、服务与效益的均衡。现代物流理论决定区域物流规划必须把物流七大功能要素有机结合以满足区域内物流客户价值最大化,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把物流功能、物流设施设备、人才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物流大系统。同时它要求区域物流规划必须从追求单个企业降低成本、注重局部活动的最优化到追求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基于区域非均衡理论而产生,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区域物流规模效应的形成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内部的节约。物流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同时增长极理论认为,先进物流活动开展,可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因此,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资源增长极”、“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的相互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的诱发效应、极化效应、渗透效应和扩散效应;对重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核效应”。

(三)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他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理论主要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该理论认为区域物流协同效应(即整体性)是由区域物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它要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消除物流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的因素,减少整个系统内耗使各子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协同理论认为序参量是区域物流发展的主导因素,只要在规划过程中审时度势,创造条件,通过控制系统外部参量和加强内部协同,强化和凸现我们所期望的序参量,就能使物流系统有序、稳定地运行。

(四)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物流系统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的大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时空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总的目标、总的费用以及总的运行结果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物流系统总体目标。因此在区域物流规划中必须做好物流的线路结构规划、节点结构的规划、产品流程网络规划、物流信息网络的规划,必须做好不同层次物流系统体系规划,构建多层次多元网络体系的物流系统,使区域物流发挥其整体最优效果。

区域物流规划的步骤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的目的,在综合本区域和外部环境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物流发展定位、功能定位、物流设施的总体布局、规模及服务水平、政策措施规划等方面的定位问题。本文认为区域物流规划应该按如图1所示的路线进行规划。

(一)区域物流发展定位

首先,发展定位应主要解决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进行物流建设、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及如何经营等问题。区域物流规划首先解决在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规划物流建设问题,它决定了该区域未来物流发展方向以及物流经营效率的高低等。规划者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政策、总体经济环境、本区域经济状况、现有物流技术、本区域人口规模、临近区域的物流布局、本区域现有物流规模及技术水平、本区域物流需求规模等因素分析,比较本区域与临近区域的物流优劣势,本着成本与收益分析原则,决定本区域内是否有必要进行物流建设。

其次,考虑在该区域内应该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区域经济环境的不同要求建设与之相应的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服务地域及本区域及属于位置,可以把本区域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全国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或城市物流园区。如果仅考虑其所服务的对象,可以建立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为商业零售业服务的物流园区或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型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园区应具有的功能,可以建立仓储型物流园区或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包括港口物流园区、路口岸物流园区及为区域物流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区域物流园区类型的确定影响着物流功能规划及布局规划。

最后,发展定位还要解决区域物流经营类型问题,即解决区域物流运作模式问题。物流园区的运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交通、土地、工商、物价、税务等多个政府部门,其投资庞大、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因此有效运营可以使区域物流产生效益及快速回收投资。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经营模式是日本的物流团地和德国的货运中心。日本物流团地模式主要是政府先规划过物流用地,将基地内的地块分别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建造物流设施和经营,政府不参与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德国货运中心模式主要为政府规划物流用地,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物流中心,把场地出租给物流企业,入住的物流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即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与私人共同参与)模式。我国区域物流经营模式可以借鉴日本及德国模式。

(二)区域物流功能定位

规划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选择的解决手段,还包括目标的选定,即政策的拟定等。区域物流功能定位就是在满足本区域内物流客户一定满意度前提下确定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物流运作设施规划、信息网络规划及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1.用地规划。区域物流的服务功能特性决定了它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的核心,物流活动必须依赖各种运输方式及仓储条件所具有的安全性、高效性、便利和低成本等特点,组成有效的物流环境系统,及时准确、低成本地将商品送达客户。因此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应尽可能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节点与运输网络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节点的经济合理性,比如地价区位、劳动力条件、消费群体分布、商品流向及流量、服务水平要求等。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可能物流量大小、物流园内各个功能区的活动关系、作业空间关系等,按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好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需要提出的是,用地规划还应考虑规划的区域物流类型,如服务于产品生产的物流中心,用地规划应考虑成本最小,不仅考虑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对于生产有着重要作用的其它因素,比如原材料地的分布、劳动力条件等;服务于商业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给定服务水平(主要是指一定的服务时间)物流中心可覆盖的客户数量最大化;货物中转型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用地规划以运输费用最小化为原则。

2.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由于区域内可以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和由不同运输方式组合而成的联运方式的货物分担模式,并由此产生与之相应的物流网络分配模式,因此需要构建满足一定客户满意度下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级别运输系统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保证港口、机场、公路、铁路、内河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实现全程物流运输的无缝衔接。区域物流运输网络规划主要指对区域内的机场、港口、国道、省道、高速路、区域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物流通道畅通无阻。

3.物流运作设施规划。物流作业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为载体进行运作,因此需要对物流服务场所进行有效规划。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物流要素,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形成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物流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即在一定区域内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物流服务设施等作业场所进行有效规划,使之形成以大型区域物流园区、枢纽物流中心为神经中枢,城市配送中心为末端神经节点,彼此有机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作设施网络体系。

4.信息网络规划。信息是区域物流系统中各组织相互协同的手段,往往对区域物流的运作发挥着引导和优化作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信息流的本质在于对物流需求、库存、运输、风险防范、合作关系、顾客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并在区域成员间进行共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就是构筑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良好的物流市场信息交换环境,构成区域信息共享体制,高效协调处理和利用各种物流信息,实现现代物流的目标。

5.政策措施体系建设。区域物流发展离不开地方政策扶持,区域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应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物流政策的宏观指导,制定物流发展促进政策措施、物流活动规制政策措施,出台综合性政策措施、交通运输政策措施和物流相关专项政策措施,发挥资源配置职能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扶持重点物流企业,为现代物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物流园区布局应与其内的物流量、园区功能定位、功能构成及交通组织等要素相互协调。一般而言,基本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的最小用地规模为7公顷,配送型的物流园区用地相对较小,而货运型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较大。国外进行物流园区规划往往按照每10000吨/天作业量的占地规划为30-100公顷进行计算用地量,因此对园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可参照相关经验值进行推算,如流通加工区的面积一般占物流园区的10%-17%,配送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15-0.2吨/m2、仓储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7-1.2吨/m2进行折算。现代物流园区不是单一物流功能的场所,而是诸多功能的聚合地,园区由此可划为交通运输、仓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物流服务小区域,因此基本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相一致,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功能并由此决定园区布局。

此外,还应该根据外部的交通途径以确定各功能区的布局。物流园区的交通途径主要解决货物流通及内部交通问题。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外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途径决定园区内的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区的布局,使之与外部运输系统相互衔接,并以最小成本实现运作。

(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及评估

合理规划后需要对物流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时序安排、开发项目筹划及开发建设。但是在开发建设及物流园区投入运作过程中,都应基于戴明的PDCA模式、依照费用效益分析法或环境评价结合的分析方法等对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健.区域物流规划理论框架及实践[J].学术问题研究,2008(1)

3.谢伯平.湖南省物流园区总体布局规划与运作模式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7

4.张涛.现代供应链管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物流规划区域物流现代物流

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

制定区域物流规划可遵循以下技术路线:首先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运用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和需求分析的方法,确定区域物流规划的目标。然后将区域物流规划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定量预测相结合,运用系统优化理论和方法,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中,理顺物流与区域各相关产业的关系,从政府、市场与需求、基础设施、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网络的角度通盘考虑物流的布局,制定出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方案。最后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向有关单位反复征求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的方法,检讨方案的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完善总体规划,并形成最终规划方案。

区域物流规划方法

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发展的环境分析是制定区域物流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体系环境,它包括交通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物流企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市场环境,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以SWOT分析为工具,对区域物流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的市场需求量定量分析

通过调查区域的产业分布和未来的投资项目,定量分析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这种需求量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实物量方面,可以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物流中的货运量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二是在价值量方面,可以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和物流在第三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对区域物流产业的科学定位提供决策依据。

区域物流规划的内容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

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区域内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可分为四类:转运型物流园区,是指可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以大规模的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是指具备部分加工功能、实现了厂商产品到客户转换衔接的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是指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可主要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和商贸市场等进行建设。

在综合考虑区域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程度、辐射集聚效应、交通运输条件及与周边区域相互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使其不仅能满足区域经济内部活动的物流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物流要求,以形成能提供高效物流服务的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空间布局,围绕区域的产业优势,按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三方面优先次序,重点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的功能(基本功能、增值服务功能、配套服务功能)进行定位。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首先是基础设施类,包括机场、铁路、道路、航路及管道网络、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站场、停车场、港口与码头等。其次是设备类,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再次是标准类,包括物流术语标准、托盘标准、包装标准、卡车标准、集装箱标准、货架标准、商品编码标准、商品质量标准、表格与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仓库标准、作业标准等。

需要注意的是,构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过程,是一个在现有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的过程,所要解决的是既有资源对物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其主要作用之一是要增强现有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性,追求系统的最优。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物流信息平台是要解决各种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包括4层体系结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物流信息交换系统、物流电子交易系统和物流信息标准化系统。其中,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他三个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涉及企业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牵涉到多个物流枢纽、环节、企业、政府部门。在物流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的,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实现大跨度的信息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等功能。在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中,必须处理好新信息平台和原有各种信息系统间的交互,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已有的功能单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应充分考虑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接口,保证平台的成长性和增容性,例如将政府办公的部分系统融入物流信息平台,为客户直接提供网上电子政务服务,减少传统业务流程中政府审核过程造成的信息延迟和滞后的影响;尽量使用模块化设计,使平台各分割部分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移植能力,使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搭配、扩充各模块并深度开发。

区域物流政策平台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计划、经贸、财政、规划、工商、税务、城建、交通、铁道、航空、海关、公安和城管等十几个部门。由于经济体制原因,物流业的管理处于多元的管理状态,行政管理体制把横向的经济联系纵向切断。随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物流政策平台建设就是在政府意志及物流规划下,制定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法规。具体包括:物流法规、市场管理(准入、运作、监管)、项目规划、协同制度、行业政策、行业标准、技术支持、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交通管理政策和人才政策等。这种管理一体化并不是要求物流业的管理归于某一政府部门或重新成立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而是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理顺。物流政策平台规划的目标是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切实保障现代物流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

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

货主物流企业规划选择区域内一些特大型工业企业及支柱产业中的重要企业进行企业物流规划。主要目的是提高这些企业在采购、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效率,建立企业完整的供应链组织,并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鼓励大型企业的物流系统开展社会物流服务。

物流基础设施企业规划选择一些重要的物流园区(中心),进行综合的企业物流规划工作。规划的目的是建设市场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物流基础服务运营商。

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规划选择一批有信息网络基础、软件开发能力和配送资源的电子商务性质的企业,并将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授权给这些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同时制定特别政策,鼓励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

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规划选择一批有完善装备体系、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扩展力的企业,开展新型物流装备的开发。

第三方物流企业规划选择一批现有的运输、仓储、货代、外贸、批发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促进其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网络化水平较高的大型骨干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区域物流规划中注意事项

明确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

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物流环境,加大商品的辐射范围,提高工商企业的物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将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要做好物流规划,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目的,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条件,确定物流规划的方向。

结合区域经济水平和特点总体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特征,这是因为现代物流业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会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作支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市场主要来自于当地工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果只强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同时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该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的支持,因此区域物流的规划必须考虑该区域的区位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与区域城市整体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相衔接

区域物流规划往往涉及到物流节点和通道的重新布局和建设问题,这与区域内城市整体规划密切相关,二者必须紧密衔接、相互结合。同时,物流作为一种服务,必须考虑其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区域物流规划要考虑作为其服务对象的区域内各个产业的发展要求,即各个产业规划中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内容和规模。

突出政府的指导、协调和推进作用

按照现代物流的复合产业特点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需要,政府应处理好区域内物流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物流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物流外部资源与物流内在要素的关系,加强对现代物流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政府管理部门、各类企业等之间的协调,通过调整和制定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及措施,通过对现代物流的综合管理和宏观指导,使现代物流的宏观运行能高度协调,使微观企业物流管理能积极跟进,以便在不同领域对现代物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和营造良好的系统环境。

第5篇

关键词:欣赏趣味优化

[1]18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高级的潜在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审美需要即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当人的其他非审美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之后,那种整合的审美需要才能逐渐被主体意识到,从而化为人们追求美的积极动力,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便随之产生。但是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又使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活动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一个人的艺术趣味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方向,同时艺术趣味的健康或病态、进步或落后亦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优劣,因而,艺术趣味是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当代世界美学艺术辞典》中对于艺术趣味的定义如下:“艺术趣味使之人以相应的方式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艺术趣味是个人(社会)艺术经验的概括,主要是在艺术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但是不能认为艺术趣味只是派生与艺术客体的品质和与艺术客体接近的强度。在艺术趣味的形成和确立上,许多东西取决于一个人本身的生物心理特点:艺术感知能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过分强调唯心主义美学得出艺术趣味的本性以个人的天赋特性为基础的结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观点,艺术趣味的感性基础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按伏尔泰的说法,艺术趣味是一种特殊的“对艺术中的美和丑的敏感”。艺术趣味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除了艺术经验外,还有个人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人一定的社会群体属性和阶级属性、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的不同等。艺术史上常有某些艺术家由于思想和艺术立场的不同而不能接受其他艺术家创作的情况,列夫托尔斯泰曾否定莎士比亚的创作,斯塔索夫对布留洛夫的回话持批判态度,柴科夫斯基否定勃拉姆斯的音乐。这并不等于说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艺术趣味不高,而是在他们高度发展的趣味中存有某些片面的成分。趣味的多样性对艺术趣味中的个人判断与集体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影响,千百年来,唯心主义美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从少数人出发”的观点,这种观点把贵族“艺术行家”的个人主见同“大众”的意见加以对立。但也有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即以“多数”表决的方式机械地解决艺术作品价值的问题。但是,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不能真正决定趣味判断的高低,真正的高低只能取决于对趣味水平客观的判断,但是要为真正客观的艺术趣味而斗争,必须始终注重讲求论争的文化修养,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论争者的趣味人格。

通过以上对艺术趣味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趣味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艺术趣味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即表现为主体个性的差异和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异。

主体的个性特征,由先天与后天,生理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所造成,因而是千差万别的,而这种差异性又给艺术趣味打上了深刻的印记,使艺术趣味也呈现出个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形象感知的差异和内容领悟的差异两方面。主体各感觉器官敏感程度的不同以及感官功能发展的不平衡是引起形象感知差异的主要生理原因,此外还有复杂的心理原因,如知觉不同,分析型和综合型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析综合型对于事物的感知会有不同的结果,即由于生理心理上感知的差异,造成了个体形象感知的差异。再者,由于不同的主体对具体美感对象的态度、关系不同,感受时主体的选择方向、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以及记忆联想的具体内容亦会有很大差别,因而其感受时的领悟和情感反应也就各不相同。同时主体对于某一艺术门类的形成、技巧和手法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领悟的深度。

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主体个性特征的差异,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的艺术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特定时代的人们,由于受到时代特定的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会形成特定时代的审美思想,并在这种审美理想的指导和规范下,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趣味。不同的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统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心理各相歧异,其艺术趣味也就随之不同。由于阶级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不同的阶级,以其经济利益为基础,再结合不同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便形成自成一体的政治、思想、伦理和道德观念,同时亦形成了不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

其次,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差异性外,亦存在着共同普遍性。艺术趣味欣赏的主体是人,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做为一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家庭关系及宗教关系等诸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其艺术趣味就不能不包含和体现着其特定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共同审美要求和趋向。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也就是说艺术趣味的共同性不仅存在于特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中,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亦存在着共同的艺术趣味。当然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非截然分开,二者相互渗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既然艺术趣味存在着差异性和共同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和优化艺术趣味时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既要注意其差异性,又不能忽视其共同性。在优化艺术趣味的具体措施方面,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优化艺术趣味首先要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艺术感知能力。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知所得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视听感官,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知觉则是在感官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和综合的把握,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才能对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美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期待,并形成健康浓厚的艺术趣味。同时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避免停留在庸俗或低级趣味的作品之上,而是转向典雅艺术,从而使艺术趣味得以优化。

第二,要优化艺术趣味,要求欣赏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修养,如此才能更好地深入艺术作品深层,体验艺术的巨大魅力,获取更高级的审美愉悦。只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为指导,才能使人不致满足沉溺于低级庸俗时的津津自得,同时得益于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使欣赏主体能够充分自由地想象、回味、轻咂、细品作品的深邃,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一种“高峰体验”,达到一种至高境界。好的作品能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而正是由于艺术作品如此强大的魅力,才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为开拓和体验一个又一个艺术巅峰而努力和超越。

第6篇

1.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地理信息定位系统

这种软件系统可以提供地理位置、图形、属性和多种补充说明信息,软件使用者可以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判断、分析咨询等功能对相关景区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获取旅游咨询者所需的景区的图形、文字、声音、影像等全面的信息,给游客以参考。以地理信息介绍为主要内容开发的这一系统打破了二维空间的局限,具有了三维空间的特点,因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分析图表和数据等信息,为制作景区的精美专题宣传地图提供依据,一改传统地图的守旧模式,间接提升景区宣传效果。

2.建设完整的数据库

要实现对旅游景区信息化的管理,首先要对旅游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以便分析处理旅游管理信息。数据库应该包括地图数据库和图文简介数据库两部分。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景点分布图、交通路线图服务设施分布图以及景点数据库、交通路线数据库、服务设施数据库,潜在游客分析数据库等信息分析研究数据库。把完整的信息分析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能够将抽象的图像信息数字化,更便于数据的研究管理。因而建立完整的具有共享性的数据库是实现景点信息更好管理的关键因素。

3.及时准确管理信息

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信息获取的实效性就更应得到重视,要想使旅游景点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宣传更到位,必须要及时准确的掌握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时刻关注国家或地方对于旅游管理的政策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积极和不同地方旅游管理者和游客进行交流,了解游客的需求以及旅游业发展方向,保证所掌握信息的质量,这样,在对旅游景点制定宣传策略时,就有据可依了,对于景点竞争力的增强也十分有利[3]。

4.培养一批专业的旅游管理人员

能否能够实现对信息及时准确的获取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因为人是收集处理信息的主体。如果研究人员只懂旅游知识,不懂专业的信息技术,就无法分析处理数据,因而旅游机构中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旅游知识,更要掌握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旅游机构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证。

5.利用网络建立一体化服务系统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促销方式,它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促销快捷简便等优点,所以旅游机构应将与旅游相关的信息整合,综合利用网站、服务咨询中心、手机短信服务、银行自助服务等众多渠道,让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对吃、住、行、游、购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查询。确保旅游一条龙式的服务得以顺利进行。这个系统的建立,提高了旅游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有利于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和品牌,大大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是一种省时、省力但效果好的方式。

6.坚持信息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并重的管理方针

在旅游景区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景区实现全方位监控,对游客的安全和景区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要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建设具有正能量的具有景区特色的文化,文化比实际的风景更能对人产生影响,景区文化的深入人心才能使旅游景点让游客有更深刻的记忆,加深旅游的深意。

二、小结

第7篇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智力很高,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且又乏味枯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激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节化学课尤为重要。因此,把第一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培养起来。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转贴于

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

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

最后,实验结束后,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鼓励做得好的学生。事实证明,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但动手能力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可以采取自学辅导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每单元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时,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题海战术好得多。如每学完一单元,教师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组与组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播放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牢固。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个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趣味实验等,通过讲座、表演、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了搞好课外活动,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摸清他们最感兴趣和对一些知识的需求,以此选取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

五、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第8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构想

Abstract:The article is based on discu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ligious cultural tourism circle in the western China,and analysis the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 to construct it,and then explore some ideas to construct it:through integrating the religious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western China,changing the religious cultural tourism circle into a mysterious tourist destination which can give human soul quiet. Finally,the article proposes some implementation and safeguard measures to construct a religious cultural tourism circle in the western China.

Key words:the western China;religious cultural tourism circle;thoughts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从纵向来说,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就横向来说,表现为单一行业的旅游合作联盟。旅游圈正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从地域空间以及文化属性的关联角度构建的,满足旅游业全方位发展的需要。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又正值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利用这些条件和机遇,深入挖掘整合西部地区宗教旅游资源,构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以便加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的联系,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这一举措不仅能够促进西部地区宗教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将带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构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宗教文化的交流,繁荣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事业

西部地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便是宗教文化活动的热点地带,宗教氛围相对比较浓厚。在西部相当部分地区受宗教文化影响的大背景下,宗教文化旅游圈的建立顺应了西部地区宗教进步发展的要求。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将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重新配置西部宗教文化旅游资源,重新调整宗教旅游资源的结构,充分发挥西部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优势资源带动劣势资源,协调发展,提升宗教旅游的整体文化品位,形成西部宗教旅游精品线路,树立大西部地区宗教旅游的大品牌形象。以上这些措施一方面将加强西部地区间自身旅游发展,实现西部地区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更好地弘扬优秀的宗教文化;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与东部乃至世界旅游市场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步伐。同时,还将为西部旅游在未来发展中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民族文化旅游研究2.增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的综合实力,带动西部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充分整合了西部宗教旅游资源,将西部地区高品位、多样化、风格迥异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协调统一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避免了单个景区景点资源单调薄弱、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优化了整合西部宗教旅游资源,提升了旅游资源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除此之外,统一的宗教文化新品牌形象,信息互流和市场共享以及联合促销的强大力量,都将提升整个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的综合实力。由于西部宗教文化旅游圈的建立随之将会形成联合的经济协作圈、地理圈、交通网络圈以及文化圈,多方面多角度地辐射整个西部地区,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总之,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宗教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解决西部地区宗教问题的途径之一,促进西部地区宗教文化健康发展

西部地区是我国宗教信仰最密集的地区,拥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的众多信仰者,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大都信仰某一种宗教,接受宗教教化并具有浓厚的宗教观念。宗教文化的社会功能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功能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宗教中某些教规束缚着信教者的思想,形成极端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一些宗教的信仰是比较原始的图腾、自然、神灵崇拜等,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冲突,有的甚至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产生这些消极功能主要是由于宗教的神秘性、复杂性以及宗教的国际性特点而造成的。面对西部地区宗教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建成,将不失为解决西部地区宗教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旅游圈的建立将向旅游者大力弘扬宗教道德、宗教历史发展中积淀的艺术哲理以及孕育其中的优秀民族文化,对宗教信仰者给予正确引导、指导他们科学信教,将非常有利于宗教文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构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基础和条件

1.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背景

西部地区是我国道教以及藏传佛教的发源地,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四川是道教重要的流派五斗米道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我国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青羊宫、常道观、云台观等,还有著名的道教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鹤鸣山、云台山等,青城山更是主要以道教文化闻名于世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除了四川之外,云南的云峰山、陕西的崆峒山、楼观台等也是著名的道教旅游资源。西部地区还拥有众多著名的佛教旅游景点,如西藏布达拉宫、四川的峨眉山、乐山,青海藏传佛教名寺塔尔寺、拉卜楞寺,云南著名佛教圣地梵净山、鸡足山,陕西佛教寺院广仁寺、法门寺等。除了道教和佛教旅游资源,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在西部地区也广为分布。在西部的十处世界遗产中,关于宗教旅游资源的遗产就有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峨嵋—乐山大佛、大足石刻、青城山等五处,占据了一半左右。仅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也有近一半为宗教景观。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吸引着海内外宗教信徒、专家学者和普通游客慕名而来,为宗教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

2.宗教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西部地区各区域内有着众多相似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旅游资源,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且吸引力较强。比如佛教旅游资源,西部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西藏拉萨有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和历史悠久的大、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四川有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有名扬天下的乐山大佛和大足佛教摩崖造像,贵州有佛教圣地梵净山和黔灵山,云南有禅宗始祖摩诃迎叶的道场鸡足山,有佛教名山灵鹭山(点苍山),有风格独具而又久负盛名的大理三塔,还有闻名遐迩的昆明笨竹寺。这些地区的众多民族每年都有很多与佛教有关的盛大节日,藏族的望果节、萨噶达瓦节、莫朗钦波法会,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观音市)等等。[2]除了佛教旅游资源外,道教和伊斯兰教的旅游资源远在西部地区也广泛分布。从整体来看,西部的宗教旅游资源具有相似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为构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提供了连接的桥梁。

西部宗教旅游资源除了相似以及交叉性的特点外,由于西部地区宗教类型多,也具有资源互补性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如西藏地区信奉藏传佛教,有众多佛教建筑,大多建筑融合了原始苯教和佛教的特点;四川地区道教和佛教的名山大川居多,有古代道教发源地之一的青城山,有佛门圣地峨眉山和最负盛名的乐山大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则拥有很多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其建筑形式融合了本地以及阿拉伯的建筑形式,如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喀什伊斯兰教经堂、阿帕克霍加麻扎等等。因此,西部地区宗教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为构建宗教文化旅游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设想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并把发展特色旅游业确定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另外,由于旅游业具有先导性的特点,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所以将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突破性产业,必将更好地推动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这种历史机遇下,旅游业已成为西部地区各省、市和自治区优先发展的产业。再者,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以及压力的增大,人们迫切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慰籍,而宗教旅游能够让人们回归宁静,给旅游者带来身心上的放松,因此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因此,建立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正逢其时,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充分展示西部独特的宗教文化优势,展现宗教文化的特有魅力。

三、构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思路

1.有效整合宗教旅游资源,形成专项宗教旅游环线

资源整合是实现西部各地区宗教旅游协作开发的基础。整合应突出各地区宗教旅游资源特色,优势互补,形成圈内互惠互利、互助合作的格局,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旅游圈要求以同类异质、优势互补、扶持薄弱地区为原则精选宗教旅游景区景点,科学合理设计宗教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发挥高品位的宗教旅游资源的品牌效应,带动环线内各地旅游景区景点的联动,促成市场互动、游客互流,形成一个多方位、多层次满足旅游者要求的宗教专项旅游圈。根据以上原则,结合西部地区宗教旅游资源现状,重点建设佛教旅游环线、道教旅游环线以及伊斯兰教旅游环线,形成以西藏地区为中心的包括青海、云南、新疆、甘肃、陕西的佛教专项旅游环线,依托的中心城市为拉萨和西安。以四川为中心的包括云南、甘肃、陕西的道教旅游环线,依托的中心城市为成都、昆明和西安。以新疆为中心的包括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在内的伊斯兰教旅游环线,依托的中心城市为乌鲁木齐、成都、西安(如表1)。三大宗教旅游环线分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每个地区在设立依托城市、提供接待服务等要服从统一规划,每个景区景点在开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等方面也要服从大局,体现整体优势,以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完善旅游圈内外交通网络,实现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的对接

交通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制约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七年以来,投入了千亿元资金为西部地区修建了国道主干线,使区域内通道初步贯通,也修建了连接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国道干线,贯通了西部地区与外部通道,这为西部地区建立宗教文化旅游圈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西部地区的区域交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推进宗教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必须疏通宗教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线路,因此要国家以及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为宗教旅游景区景点建立旅游通道,重点建设和完善省际间的交通旅游线。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主题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的海、陆、空立体型旅游线路网络,使景区景点串成线,连成片,实现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的对接。根据三大宗教旅游环线的情况,利用陕西省对外便捷的交通优势,将其作为连接西部地区与外部的旅游中转站,加快陕西对西部其它地区的海陆空交通,形成西部地区与华东、中南地区交流的便捷通道。另外,西部地区内部交通比如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宗教景区景点分散且多在边远山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因此要加快旅游圈内部的交通建设,主要以铁路以及公路建设为主,进一步完善青藏铁路,加快神延、西康、内昆铁路建设。在加快修建铁路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公路,修建景区间绿色公路通道,重点加强边远山区旅游公路的建设,实现旅游圈内交通的全线贯通。

3.树立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品牌形象,开展旅游形象传播

21世纪已经进入到形象和品牌竞争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和形象是竞争的主要内容。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调查西部地区宗教文化的背景、深入挖掘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以及考虑游客的心理,将其总体的品牌形象定位为中国西部宗教文化旅游圈——带给人类心灵宁静的神秘旅游圣地,将文化旅游圈内划分的三大宗教旅游环线定位为:佛教专项旅游环线——西部佛教观光朝圣旅游区;道教专项旅游环线——道教观光养生旅游区;伊斯兰教旅游环线——穆斯林风俗体验旅游区。

拥有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定位后要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宣传承担着旅游整体形象推介的使命。为谋求旅游圈的整体发展,西部各地区应摒弃狭隘的地方主义思维观念,服从全局,将西部宗教旅游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全方位包装,使其形成整体联合促销的态势。联合促销是最佳的合作手段,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而且旅游圈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更具竞争力。具体促销手段有:重点选择国内几个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的繁华街区树立大型广告牌,在机场及火车站的电子屏上播放西部宗教文化旅游专题节目,并发放宣传册,介绍西部地区秀丽的风光和神秘的宗教历史文化以及一切有关食、住、行、游、娱、购和游客出行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在中央电视台等知名电视台播放西部宗教旅游专题片,重点介绍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气候条件,以及多样化的宗教旅游资源;组织宗教知名人士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旅游演讲、演说;共同策划和举办以“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节”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每年举行一次,邀请宗教界知名人士以及社会高层人士参加,开展各种宗教展览以及朝拜活动,进一步树立西部地区宗教旅游品牌和形象。在拓展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也应在国外几个发达国家组织大型展览,以及西部宗教艺术表演,宣传中国西部,让人们更多的了解西部,拓展海外市场。

4.建立统一的旅游服务网络

为了加强合作,西部地区各个宗教旅游景区景点以及为宗教旅游提供服务的食、住、行、购、娱各方面的服务机构都应联合起来,为旅游者提供统一优质的旅游服务。首先,共建西部地区宗教旅游信息库,建设旅游营销平台和网络服务平台。平台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旅游信息,包括景区景点介绍、旅游线路设计和住宿、餐饮、交通的介绍以及在旅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另外,由于西部很多地区政策特殊、气候变化快,还有很多宗教禁忌,因此要设专栏介绍有关方面的内容。平台除了为游客提供各种旅游信息外,应建立网络预订服务系统,各个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都应建有网站并实现联网,为旅游者提供网络预订服务。另外增加旅游者在线咨询服务项目,即时、迅速地为旅游者解决预订服务中的障碍。其次,西部各地区旅行社成立专门的宗教旅游部并组成集团。通过部门联合,塑造旅行社宗教旅游的强势品牌,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集团应制定科学的宗教专项旅游合作规则,制定统一的服务收费标准,建立统一的执法监督协调机制,打破区域封锁、市场垄断,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导游管理方面,建立区域间宗教旅游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对宗教专项导游员的培训,保证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宗教旅游服务。

四、西部地区宗教旅游文化圈实施保障措施

1.树立“互利共赢”的思想观念

我国西部各地区地理位置相邻、地缘相近、文脉相连,宗教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相似性和交叉性,具有合作发展宗教旅游的良好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各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各地区之间由于思想保守、地方主义以及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主要立足于本地区的发展,缺乏相互交流与合作。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建立宗教旅游文化圈提供了优越的客观条件,所以西部各地区应该积极主动进行合作,解放思想、树立全局意识,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从政府部门、各级旅游企业以及民众,都应树立这样的观念。有了良好合作的舆论环境,才能形成大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社会氛围和价值观念,为文化圈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2.建立西部宗教文化旅游圈综合管理委员会

由于西部地区宗教旅游资源分布广泛,旅游圈内旅游企业成员之多,系统工程庞大,所以建立综合管理委员会以便进行统一管理。委员会由政府主管,成员包括旅游局等政府相关部门、旅行社、饭店、交通、景区等相关旅游企业以及各级旅游行业组织。在旅游圈创建初期,委员会主要由旅游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组织筛选旅游企业,通过各个旅游企业申请并递交相关应征文件、专家团实地评审,民众参与评选的方式来确定入选企业。待旅游圈成立后,委员会负责制定并完善各项旅游合作的协议、规则、制度和标准,监督各个旅游企业按经营条例规范经营,协调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旅游企业投诉问题,开展旅游形象策划和市场营销,以及导游培训和管理等相关问题,保证旅游圈的顺利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好利益分配关系

要保证西部地区宗教旅游文化圈的健康发展,就要提高整体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各个地区的协同合作,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成为保证文化圈内各个企业协同合作、发挥整体优势、成功运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旅游圈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利益分配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的分配,协调处理好各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策不同、对文化圈发展贡献大小不同、旅游交通发展快慢等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从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该机制应强调各合作成员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基础上既竞争又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合作成员共同分享区域旅游利益。各合作成员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旅游利益分配机制,以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各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从而解决各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为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3]

参考文献

[1]张玉红.论西部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J].当代经理人.2006,(21):762-763.

[2]王路平.论西南文化旅游圈的开发建设[J].广西民族研究.2000,(1):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