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4 00:04: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69-02
为了加强对抚顺地区的农业气象进行监测,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特对抚顺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以期为当地农业气象的监测提供参考。
1 农业气象灾害年的确定方法
1.1 粮食产量资料的处理
粮食产量资料取自于市统计局的1971—2000年抚顺县、清原县、新宾县3个县的40年粮豆产量(kg/hm2)。实际产量(Yi)可以看作趋势产量(Yti)与气象产量(Ywi)之和,表达式如下:
Yi=Yti+Ywi(1)
式(1)中,i=1,2,…,n。采用多项式回归计算趋势产量。趋势产量是在各地平均土壤、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逐步提高,粮食产量长周期缓慢变化的结果。气象产量实际上是以气象因子的作用为主,由每年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的利弊所决定。图1给出了实际粮食产量和趋势产量的比较。
1.2 减产率
根据式(1),各地每年的减(增)产率按下式计算:
Pi(%)=Ywi/Yti=(Yi-Yti)/Yti×100 (2)
式(2)中,Pi负值表示气象条件不利,减产;正值表示气象条件有利,增产。本文主要研究减产率问题,因此减产率均不记负号。
1.3 灾年的确定
用各种农业气象灾害总体上造成粮食作物减产的幅度,即减产率的大小来界定灾年。本文以粮豆产量代表历年产量情况。规定减产率≤10%为轻灾年,减产率在11%~30%之间为灾年,在31%~50%之间为重灾年,51%~70%为严重灾年(表1)。从表1可以看出:减产率在10%以下的轻灾年最多,随着减产率增大,灾年、重灾年和严重灾年迅速减小;减产率的分布地区间差较大,减产率在10%以下的轻灾年,抚顺县发生最多;近40年(1971—2000年)非全区性严重灾年有5次,分别发生在1972年、1986年、1989年、1995年和1997年;全区性严重灾年有3次,分别发生在1972年、1989年和1995年。
2 气象灾害强度
在农业生产的整个时间过程中,各种气象灾害都会影响作物产量,但是在作物产量中,将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分离开来是很困难的。本文采取某种气象灾害成灾面积与该地区播种面积之比,即灾害强度指数来表述该种气象灾害的强度。这就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不同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不同地区之间也可以作对比分析。其表达式如下:
Qij(%)=Aij/Bi×100 (3)
式(3)中,Qij为第i地区第j种气象灾害的强度(%),Aij为第i区第j种气象灾害的成灾面积,Bi为第i地区的播种面积。Qij值越大,则受灾程度越重。各地4种气象灾害强度排序如下:抚顺县:干旱(16.2%)>洪涝(2.9%)>风灾(2.8%)>冰雹(1.1%);清原县:干旱(15.1%)>洪涝(5.0%)>风灾(2.2%)>冰雹(2.6%);新宾县:干旱(13.3%)>冰雹(8.9%)>风灾(2.9%)>冰雹(1.9%)。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气象灾害强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全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干旱
3 农业气象灾害频率
表2给出了3个县(市)区灾年发生频率。从表2可以看出,抚顺地区减产率≤10%的轻灾年频率平均为20.67%;减产率在11%~30%的灾年频率为18.33%,减产率在31%~50%的灾年频率为3.33%,减产率在51%~70%时,发生频率为10%,即抚顺地区严重灾年大约10年发生1次。
4 全区气象灾害平均减产率及分布规律
为了简单明了地了解各县(市)区气象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别,计算了各地的平均减产率。方法是按着灾年的减产率求平均值。各地平均减产率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各县(市)区的平均减产率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着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严重灾年西部抚顺县减产率为78.6%,东部清原县为74.2%,东南部新宾县为68.8%,原因是全区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近年来干旱趋势又明显增加。
5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本文在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强度、灾害频率和平均减产率的基础上,提出灾害风险指数(K)的概念,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将每个地区的40年减产率按一定的间距分组,计算每一组的灾年频数(d)和组中值(h),然后按下式计算K值。
K=■d/n×hm(4)
式(4)中,m为组数,n为年数。例如,抚顺县的灾年分布于≤10%、11%~30%、31%~50%、51%~70%减产率组中,灾年次数分布为26、13、0、11,对应的组中间值为5、20、40、60,n=38,按式(4)计算:
K=(26/38×5)+(13/38×20)+(0/38×40)+(11/38×60)
=3.42+6.84+0+17.37
=27.6%(5)
各地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指数见表4。表中各地风险指数有明显的差异,西部风险指数最低为27.6%,而东部清原县和新宾县2个县农业风险指数接近,分别为32.9%和34.2%,且明显大于抚顺县,农业风险有西低东高的分布特点。
6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6.1 区划方法
将风险指数、平均减产率和灾害强度等资料分布叠置,并参考低温冷害等研究成果,分析出不同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分区结果见表5[1]。
综合评估结果,抚顺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总体特点是西部地区灾害风险小,但灾害减产率较高,东部地区灾害风险大,但灾害减产率较低于西部地区。
6.2 分区评述
6.2.1 Ⅰ区(温暖亚湿润、半湿润气候区)。此区包括抚顺市的13个乡镇或站点,有碾盘乡、上马乡、后安镇、前甸镇、拉古乡、高湾镇、市政府、塔峪镇、兰山乡、开发区、会元乡、章党、河南水厂。都分布于抚顺市西部,为半平原半丘陵地区,是抚顺市热量资源最好的地区。具有地势平坦、温暖,降水适宜,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气候湿润程度略差于抚顺市东部地区,风较大于东部等气候特点。该区是农业晚熟品种适宜种植区,主要作物水稻,旱田作物有少量分布。林业资源较少,是农业优势区。该区年平均气温>6 ℃,≥10 ℃积温 >3 000 ℃,无霜期>140 d,生长季降水量
6.2.2 Ⅱ区( 温和亚湿润气候区)。此区包括抚顺市的28个乡镇或站点,石文镇、哈达乡、海浪乡、后腰林场、下夹河乡、清原镇、峡河乡、南杂木镇、救兵乡、汤图乡、北三家乡、上夹河镇、榆树乡、红庙子乡、木奇镇、响水河子乡、新宾镇、永陵镇、苇子峪镇、旺清门镇、马圈子乡、南口前镇、平顶山镇、红透山镇、大孤家镇、大四平镇、红升乡、敖家堡乡,主要分布于抚顺市南部、东部,清原浑河流域的大沟深、新宾中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4~6 ℃,≥10 ℃积温为2 600~3 000 ℃,无霜期为125~140 d,生长季降水量北部为700~750 mm,南部为600~700 mm。该区光、热条件中等,降水较多,是农业中晚熟作物品种适宜种植区,主流域主要作物是水稻,中小流域水、旱作物参半。林业资源比较丰富,也是大农业发展的优势地区。该区域防灾的重点应该防洪排涝与抗旱并举。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修堤筑坝,并发挥水库蓄水、排水作用,合理调配水资源。
6.2.3 Ⅲ区(冷凉湿润气候区)。此区包括抚顺市的12个乡镇或站点,北四平乡、土口子乡、夏家堡镇、草市镇、英额门镇、南山城镇、大苏河乡、枸乃甸乡、湾甸子镇,主要分布于清原东部和南部地区,也是地势较高的浑河源头地区。该区是农业早熟、中早熟作物品种适宜种植区,主流域也有一定数量的水稻,小流域以旱田作物早熟品种为主。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是林业和多种经营的优势地区。非常适合食用菌、林蛙、山野菜、中草药等农村副业经济的发展。该区年平均气温
7 结语
据统计,气象灾害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一般年份受灾农田为4 000万~4 600万hm2,成灾约2 000万hm2,减产粮食逾2 000万t,每年直接经济损失为100亿元以上。抗御气象灾害是一项涉及面宽、时间性强、难度大的工作,因此应建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是增强减灾工作主动性的有利保证。系统工程应从预报、监测、防灾、救灾、援建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的建立,必将会使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1,5-9]。
8 参考文献
[1] 孔斌,徐连封.大连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J].辽宁气象,2004(3):20-22.
[2] 霍治国,李世奎,王素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3(6):49-60.
[3] 李明志,臧俊岭,焦仁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69-270.
[4] 张星,张春桂,吴菊薪,等.福建农业气象灾害的产量灾损风险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1):90-94.
[5] 曹杰,周兆基,崔海荣.徐州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C]//2012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南宁: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2:50-56.
[6] 王阳,李国春.抚顺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生物灾害科学,2012(3):342-346.
[7] 赵先丽,张玉书,纪瑞鹏,等.辽宁省粮食生产中旱灾发生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3):254-259.
论文关键词: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指数,风险分析
0引言
在国内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一般有干旱风险评估、涝洪风险评估、冻害风险评估等。李世奎等【1】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分析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模型。邓国等[2]提出用解析概率密度曲线法估计粮食产量序列的风险概率,对中国粮食产量不同风险类型进行了分区研究。薛昌颖等[3]利用河北及京津地区冬小麦实际产量资料,选取历年减产率的变异系数、历年平均减产率和减产率风险概率作为评价指标,估算了干旱气候条件下历年冬小麦产量灾损的风险水平。黄崇福等[4]针对湖南省各县市的灾情资料时间序列短、数量少的情况,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对干旱进行了风险估算。朱自玺等[5]、王素艳[6]研究了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
国外学者在风险分析研究方面多侧重于经济领域,对具体的某一种农业灾害风险分析的研究还不多见论文服务。【7,8,9,10】
目前,在风险评估方面陕西,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检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模型甚少。总体而言,风险评估的内容大多集中在较大的方面,如对中国的粮食产量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对总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估算等。这些风险评估的对象都是针对整体农作物,单一的对某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农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果树的气象灾害进行系统化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成果较少【11】。刘璐【12】、李美荣【13】等人分别应用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风险灾损模式分析了苹果开花期冻害在陕西省苹果产区发生的时间、空间风险分布。在风险评估方法中,主要用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分析,但由于气象要素(或其相对值,如降水负距平)受前期天气气候影响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09年,全省苹果面积和产量为847.4万亩和805.2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8月下旬-10月中旬的连阴雨对苹果着色及采收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在定义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的基础上,探索了一种新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气象灾害指数方法来进行连阴雨风险分析,计算了陕西果区各地苹果着色期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据此将苹果产区连阴雨发生情况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结果表明,有13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轻度陕西,有27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中度,有8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来自陕西省气象局档案馆。所用资料为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陕北地区48个苹果生产县(区)建站-2006年的8月下旬-10月中旬逐日降水量。资料起始时间:合阳自1962年,耀县自1963年,靖边自1965年,佳县自1969年,安塞、甘泉、米脂、吴堡、延川5县自1970年,子洲自1971年,陈仓自1973年,其余县区自1961年开始。
1.2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定义为:
(1)
公式(1)中为8月中旬~10月中旬雨日(R≥0.1)连续3天以上的日数,该日数越多,连阴雨危害越重;
公式(1)中为8月中旬~10月中旬无降水日数,该日数越多,连阴雨危害越轻。
2结果与分析
2.1 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
用进行分析仅用到连续3天以上的降雨日数和无降水日数,未使用降雨的具体数量,可减少各地由于观测仪器不同带来的差异。且该指数物理意义明晰,是运用多年气象资料进行计算的,具有稳定性。本文以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数值做为连阴雨风险分析数值来进行风险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论文服务。
2.2分级结果:
以≤0.3为轻度, 0.3<≤0.5为中度,>0.5为重度对各地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进行分级。有13个县为轻度陕西,有27个县为中度,有8个县为重度,此分级结果即为风险分布(表1,图1)
表1 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及风险分布
地点
分级
地点
分级
地点
分级
子长
0.29
轻
志丹
0.41
中
澄城
0.33
中
靖边
0.22
轻
延长
0.36
中
合阳
0.31
中
定边
0.20
轻
延安
0.34
中
韩城
0.31
中
神木
0.21
轻
富县
0.44
中
蒲城
0.34
中
米脂
0.25
轻
宜川
0.37
中
富平
0.36
中
绥德
0.24
轻
洛川
0.40
中
扶风
0.47
中
吴堡
0.20
轻
黄龙
0.47
中
乾县
0.42
中
府谷
0.19
轻
宜君
0.49
中
礼泉
0.40
中
子洲
0.24
轻
铜川
0.45
中
澄城
0.33
中
佳县
0.20
轻
耀县
0.40
中
合阳
0.31
中
横山
0.19
轻
旬邑
0.48
中
韩城
0.31
中
榆林
0.19
轻
长武
0.47
中
千阳
0.59
重
延川
0.28
轻
彬县
0.44
中
凤翔
0.57
重
子长
0.29
轻
志丹
0.41
中
岐山
0.54
重
靖边
0.22
轻
延长
0.36
中
宝鸡县
0.54
重
定边
0.20
轻
延安
0.34
中
宝鸡市
0.52
重
吴旗
0.49
中
永寿
0.47
中
甘泉
0.60
重
清涧
0.34
中
淳化
0.43
中
陇县
0.55
重
安塞
0.40
中
白水
0.36
中
麟游
1、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概念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简单来说就是指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养殖业、种植业、林业以及畜牧业等生产过程中,为其因遭受气象灾害而带来损失所提供的保险。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既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业种类进行划分,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象灾害来进行界定。除此之外,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按照责任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即综合责任保险、一切险以及基本责任保险等。
2、实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重要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农民会因为遭受气象灾害而颗粒无收,从而影响到农民当年的经济收入。为了保证农民的稳定收入,国家推出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旦遇到气象灾害,不管受灾程度如何,投保农民都能保证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农业气象灾害保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让农民不会因遭受气象灾害而影响到下一年的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实行并推广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以宁夏为例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这里的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平原、高原以及盆地等,也正是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使得宁夏当地农民极其容易受到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威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气象灾害有以下几种:干旱、暴雨洪涝、大风沙尘、冰雹以及雷暴等,这些气象灾害不仅危害大,而且由它导致的洪涝、地质灾害等也时有发生,给当地农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当地政府以及农业部门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宁夏地区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三、构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措施
1、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构建一个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是构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第一,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并坚持政府组织、整体规划、科技支撑以及注重实效的建设理念,从而进一步完善宁夏地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机制,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的规范化以及公正化奠定基础;第二,制定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建立多途径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宁夏当地经常会遭受的气象灾害,并对应急预案实施动态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中的内容进行修正以及更新。应急处置机制的建立落实需要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组织力量的通力协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协作联动以及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宁夏当地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第三,要借助法律武器来对宁夏当地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雷电灾害防护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等进行有效管理,保证防灾减灾过程的规范性以及法制性,从而为之后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提供保障。
2、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
目前,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监测系统、监测站以及天气雷达等技术的运用推广,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宁夏当地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水平,同时还实现了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且整个过程的准确性以及分辨率等都获得了较大提高。其中,当地政府可以在偏远山区、沿黄经济带以及气象站点稀少的区域,建设区域气象观测站;与此同时,重要水利工程、工矿区以及大型化工园区等区域也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的建设;另外,根据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对象,还要加大对旱情监测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城市积涝等次生灾害的监测网络建设;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为农业防灾减灾打下基础。
3、建立高分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建立高分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宁夏当地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在这一系统中,不仅要实现对城市、农村、水库以及河流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同时还要提高该预警预报的精准度,对现有的农业干旱、霜冻、阴雨天气以及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进行及时更新以及调整,从而提高宁夏当地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以及水平。
4、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机制
宁夏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以及隐患排查等工作,对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有一个准确评估以及掌握,以此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从而为宁夏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还可以通过对气候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来对极端气象灾害进行预测预警,将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为减少宁夏当地农业的损失,除了要推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之外,当地政府也要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的投入力度,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城市防洪防涝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以及雷电灾害防御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为有效防范气象灾害提供先决条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区域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雷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富损失呈多发态势。为切实加强全市防雷减灾工作,依照规定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省防雷减灾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进一步加强全市防雷平安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运用科学的原理方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确保防雷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对可能遭受雷电灾害的概率及雷电灾害发生后的严重水平进行分析计算,提出相应技术防范措施。因此,组织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是依法履行防雷减灾管理职责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基本的科学依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各级气象和平安监管部门应把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日常平安生产检查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地预防和遏制雷击事故的发生。
二、全面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涉及面广、责任重大,雷击风险评估作为社会公共平安保证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依法履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各级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平安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协同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击风险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承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必需根据委托单位的需要,客观、科学、准确地提供评估结果。评估范围内的业主单位、项目设计单位应主动配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机构做好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三、规范实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危险易燃易爆环境等建设项目。必需同步做好雷电风险评估工作,设计单位应当把雷电风险评估演讲作为施工图的设计依据,根据演讲要求、防雷技术规范和规范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切实从源头把好防雷安全关,以确保社会公共平安。
(一)本行政区域内应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包括:
1乡村桥梁、燃气、轨道、供水、供热等公共设施;
2输电线路、变电站、发电厂等电力设施、电气装置;
3石油、化工、矿山等易燃易爆物资和剧毒物质生产车间与仓储设施等爆炸危险环境;
4医院、商场、学校、影剧院和体育馆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
5乡村火车站与铁路枢纽的主体工程;
6重点建设项目及高层建筑(建筑高度≥50米的建(构)筑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
7高速公路的高架桥、Ⅱ类以上的机场;
8其他应当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重大建设工程。
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承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必需依法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对评估结论负责。
(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出具的评估演讲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基础资料来源及其代表性、可靠性说明.还应当对探测仪器、探测方法和探测环境进行说明;
3评估所依据的规范、规范、规程和方法;
4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背景分析;
极端雷电事件出现概率5雷击风险性的评估.;
6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7评估结论和适用性说明;
8其他有关内容。
四、切实抓好防御雷电灾害平安责任制落实
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防御雷电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积极配合气象主管机构督促各单位完善和落实防雷电灾害平安措施,监督有关单位主动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认真落实防雷设施平安检测的有关规定,及时排查治理雷击平安隐患。
[关键词]气象 灾害 预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S4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06-2
1气象灾害预警的作用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据了70%以上,而且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还有个别的病虫害灾害等都与气象灾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另外,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气象灾害在单位面积内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大增加,比如2008年的那场冻雨,给我国南方大范围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大量的人流被迫滞留在寒冷的高速路、山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虽然此次灾害中气象部门较为及时准确的进行了预警,但我们在这预警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2气象灾害预警的现状与原因
2.1对气象部门不够信任
与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环境被严重破坏,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导致各种极端天气频发,且这些极端天气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影响时间不断延长,正是由于这些极端天气所造成的影响不断突破记录,使气象部门的工作越来越难,对极端天气的预报也越来越不好做,所以人们看到的有关气象灾害方面的预报越来越“不准确”,导致很多重要的预警被完全忽视,出现了严重问题。
2.2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视不足
随着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不断发展,在气象灾害发生前很多气象部门都做出了准确预报并了预警信息,给各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普通人员充分的准备和防御时间,但是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很少在气象灾害发生前进行防御,只有在灾害发生甚至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才开始考虑如何救灾,使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比如2008年的那场冻雨灾害,当电线上的积冰明显已经超过历史最大值并且预报未来几天依然会出现大范围冻雨的时候,电力部门本应当考虑到电线的极限承重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去除线路上的积冰防止电线和基塔被破坏,然而由于电力部门对气象灾害预警没有充分的认识,且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进而导致大量电线和基塔被积冰压断压塌,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另外,在那场冻雨中,大量乘客由于没有收到或完全忽视了气象灾害预警,使大量人流被困在了寒冷的高速公路、铁轨上。
2.3现有的气象服务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气象部门现有的检测设施无法提供高精度、大范围的监测数据,使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难以顺利展开。首先,我国的预警信号体系还非常单调,在气象灾害中只能提供道路交通、学校等方面的预警信号,对于其它的重要范围并未涉及,比如供水、供电等方面;其次,预警信号缺乏具体数据的支持,比如道路结冰的厚度等,这些都直接导致我国的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不强,还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的需求。
2.4缺乏相关风险评估工作
我国的各行各业尚未建立各自的气象风险评估系统,当气象部门了气象灾害预报之后,无法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对这些预报内容做出风险评估,这样就无法估算出这次灾害到底会带来哪方面的损害、带来多少损失,也就无法针对这些损害进行特别准备,最终只能被动受灾。
2.5气象预警信号和应急响应工作机制不匹配
当气象灾害发生前,气象部门会相应的预警信号,向各政府部门和普通民众提醒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随后最主要的还是人们根据这个预警做出的应急响应工作。气象部门主要根据灾害的发展做出预警,是一种预先的提醒,然而人们忽视了这个警告,往往在灾害已经形成并蔓延的时候才开始出台应急响应机制,这时的应急响应机制主要是考虑已经形成的灾害,这样便使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不能匹配,无法充分发挥预警的作用。
2.6部门间缺乏沟通配合
现在我国的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尚不完善,每个部门都根据需求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这些部门之间沟通较少,各自为政,导致出台的方案内容繁杂可操作性较差,当真正的灾难发生的时候,反而被冗杂的规定妨碍,难以及时处理灾害,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害。另外在很多政府部门建设基础设施的时候,并未将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考虑进去,使这些工程在一开始便难以承受剧烈的自然灾害,一旦这些灾害真的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3优化气象灾害预警的建议
3.1增强危机意识
增强危机意识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人们要认识到,由于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全球温度不断提升,导致近些年各种极端天气不断出现,且强度也在不断增强,随时都有可能突破历史记录,所以人们一定要提高危机意识,认真对待每次灾害预警。另一方面,受到我国气象学科发展的限制,对气象灾害方面的预报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尤其对超过十天延伸期的预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充分的理解和相信气象部门,增强危机意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进行预防工作,这样才能充分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在灾害发生时积极应对,减少灾害的影响。比如某地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非常关注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及时的进行各项防御准备,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专门方案,关闭高速路口,处理高速路上的障碍,保证了高速路的畅通和过路旅客的安全。
3.2精化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要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监测器材,加强对气象灾害的建设,在提供准确的灾害预报的同时提供精确详细的数据来辅助人们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另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需求,完善预警信号系统,提供相应的预警信号,满足各行业的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比如,向城市提供具体的降雨数据,帮助当地政府估算地下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避免出现大水围城的状况,从而减少大雨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气象部门还可以向泥石流高发地提供相关降水和地质估算,帮助政府及时转移可能受灾地的居民,避免居民人身财产的损失。
3.3增强各行业的风险评估工作
各行业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设计相关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在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之后,及时分析预警内容,估算此类灾害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损失,从而帮助各企业和单位积极应对气象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例如,在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畜牧相关部门收到气象部发出的暴雪预警时,便及时进行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的危害评估,并根据这个危险评估,联合当地畜牧养殖场,采取增加饲料储备、加固牲口棚等措施,减少暴雪给当地畜牧业带来的损害。
3.4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
气象灾害的防御是一个涉及范围特别广、工作内容非常繁杂的工作,需要政府进行统一指挥调度,所以政府内部一定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灵活的领导集体,带领各方面人员形成一个集检测、预警、救援为一体的防灾救灾体系,大大减少灾害对人们的伤害。另外,政府在规划城市和建设基础设施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当地可能发生的各种极端气象灾害,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论证工作,提升城市和各基础建设工程对各种气象灾害的应对力。第三,政府应当定时组织各企业单位进行有关气象灾害的宣传和演习,提高居民对各气象灾害的认识以及处理类似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不必要的伤亡。
4小结
气象灾害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灾害,也是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最多的灾害,随着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不断发展,我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死亡的人数不断下降。然而,近些年各种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导致各种气象灾害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不断突破历史峰值,要想减少这些灾害带来的损害,必须提高人们对灾害的危机意识;气象部门也要积极进行研究和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为各阶层人员进行防灾抗灾打下良好基础;政府部门作为防灾抗灾的领头羊,也要认真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对气象灾害的宣传,增加部门间的沟通,并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充分考虑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带领民众积极应对气象灾害,减少灾害带来危害。
参考文献
[1] 阎敏. 气象灾害:问题不仅是"测不准"[J]. 互联网周刊, 2004(29):25-26.
[2] 孙丽莉,杨俊萍,陈兆武,黄君衡. 数字音频广播(DAB)技术在气象预警信息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48-49.
[3] 金立山,张茜. 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城市"幸福感"--访杭州市气象局局长王国华[J]. 杭州(下旬刊), 2010(05):89-91.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三)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四)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五)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六)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七)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为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纵向到底”的预警信息工作机制,建立“监测到位、预警及时、信息畅通、覆盖面广”的预警信息体系,到2015年,实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的“盲区”,最大限度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富民强”新跨越提供更为优质的气象保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络建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山洪地质灾害气象保障工程和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工作,落实配套经费,加密和改造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自动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完善县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要充分发挥现有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作用,加快推进玉林、崇左、防城港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贺州、贵港、钦州数字化天气雷达建设。建设北海、钦州、防城港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加强北部湾海洋、公路铁路交通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农业重点种养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旅游区、人员密集的区域或场所、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重点保护区等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学校、旅游区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加快推进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建设,提升乡(镇)和易灾区重点村屯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准确率,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建立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区防御洪涝灾害能力。推进北部湾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沿海重大工程建设、海上渔业、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气象保障能力。要强化部门联合监测及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加强会商沟通,提高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和手段,加强森林火灾监测,及时森林火险等级天气预报。要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切实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三)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并实施本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以社区、乡村为单元的灾害调查收集网络,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查清本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依法开展暴雨、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在城乡规划编制、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传播
(四)完善预警信息和传播工作制度。各级要抓紧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明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权限、流程、渠道和工作职责。要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工作,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各级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照预警级别分级,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向社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预警“绿色通道”的要求,减少审批环节,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和渠道第一时间无偿向社会公众。要加强对预警信息和传播工作的考核评价。
(五)加强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运行和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我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形成国家、自治区、市、县(市、区)相互衔接、规范统一、运行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的多手段综合。自治区应急管理部门要依托中国气象频道落地本地化应用,以防灾减灾为核心,建设应急气象频道,使之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灾害预警和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信息的重要平台。
(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的作用。各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通信主管部门以及有关媒体、企业要大力支持预警信息工作。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社会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情况下,根据应急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采取中断正常播出、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口等方式迅速播报预警信息及有关防范知识。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电信公司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按照预警短信“绿色通道”的需求,对相应的网关接口和短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短信发送速率,以满足灾害预警的时效要求;配合气象部门建立预警信息反馈机制,定期对全网手机用户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分区,安排最优先级别的通道,提高预警发送区域的针对性,保证在第一时间向灾害预警区域的全网手机用户免费预警信息。
(七)完善预警信息接收传播手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学校、社区、机场、港口、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道路和中小河流、水库、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建设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设备设施,提高预警信息接收时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气象影视节目、气象网站、微博、博客、网上社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为公众提供灾害预警信息,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
(八)强化预警信息向基层防灾一线传递。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重点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向农村地区传递,采取多站合一或专门建设的方式,按照“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标准,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实现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建立县—乡—村—户直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建设有线广播、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气象信息员和学校、医院、社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指定的专人,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迅速组织群众防灾避险。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整合各部门现有的基层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测群防员等资源,建立“一岗多能”的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为其配备必要的装备,给予经费补助,充分发挥信息员队伍在基层防灾减灾的作用。
三、有效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
(九)健全预警联动机制。气象部门要及时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并与工业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保、铁路、水产畜牧、卫生、安全生产监管、林业、旅游、地震、电力监管、海洋、海事、粮食、农垦、红十字会、民航、广播电视、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研判预警信息对本行业领域的影响,科学安排部署防灾减灾工作。各地要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预警联动情况,会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等气象灾害防御中的重要事项。
(十)强化防灾避险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预警信息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度等,并组织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查巡检,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疏散、救助安置等工作。灾害影响区域内的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居民群众和本单位职工做好先期防范和灾害应对。要运用现代科技应对和防范气象灾害,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抗灾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
(十一)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出台地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灾害防御工作问责机制,加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设施建设,及时组织检查评估和考核。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建设
续建乡镇自动站,实现全市195个乡镇全部覆盖。对已建自动站全部升级改造为4要素或以上自动站。
(二)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网建设
在暴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密布点建设自动气象站。在武都、文县、康县等重点防御县城和人口密集防御地段建设实景监测站。
(三)风廓线雷达建设
在武都建设一部风廓线雷达,实现高空气象加密观测。
(四)农业干旱监测系统建设
市县所有气象站建设固定式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配备便携式土壤水分观测仪。为成县、文县、礼县农气观测站配备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和农情调查设备。
(五)专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
在气象灾害多发区及重点区交通路段建设交通气象观测站。
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系统建设
由市气象局为技术总负责,组织气象、水务、国土、水文、地震、环保、泥石流预警站、安监等部门,对全市有关气象监测站点实行统一布局,整合全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项目,建立《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实现全市自然灾害监测资料信息和预警信息通道的共享,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综合能力和水平。建成市级气象数据海量存储及检索系统,实现全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资料信息的共享。
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及服务系统建设
(一)乡镇精细化天气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
建设精细化预报数据库、综合天气分析业务系统和乡镇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
(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建设灾害性天气短期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和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建设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三)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测系统建设
建立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建设和完善特色农业服务系统、农用天气预报系统、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系统。开发农村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农村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管理系统。
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网络建设
(一)气象信息传输网络改造
省、市、县局域网改造实现市到省接入速率达到20—50Mbps,县到市接入速率达到8—20Mbps,并同时接入两家通信运营商,实现线路双备份。
(二)应急通信系统建设
购置车载式移动雷达1部,建设移动应急保障气象平台,车载式数据处理系统和覆盖全市的短波单边带通信系统。在市局和部分县气象局配备海事卫星电话。
(三)高清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建设
建设省市县三级互通高清视频会议会商系统以及气象部门与乡镇直通的信息系统。
(四)气象预警信息系统建设
在县气象局建立气象预警“村村通”中心。完善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平台,同时,依托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利用多部门预警信息通道气象预警信息。
五、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
(一)人工增雨防雹系统建设
建立市级人影作业指挥中心,建立基于气象信息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市级人影业务指挥平台,统筹规划、统一指挥全市人影业务。建立以车载式新型火箭作业为主的增雨作业系统。建设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建立人影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全市人影常态作业区;建设林区防火和生态环境保护型人工增雨服务系统。建立县级增雨防雹减灾作业平台。新建标准化防雹炮点40个,更换原有老式防雹高炮11门,新购置30门,实现主要冰雹路径线上有布点、全覆盖。建立作业效果评估系统。
(二)农村雷电灾害防御业务建设
根据全市雷电分布特点,建设雷电监测站和大气电场仪,开展雷电灾害普查和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和中小学、农村、重点行业防雷示范工程建设。完善雷电监测预警业务平台。
(三)农村气象灾害风险及影响评估建设
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库,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