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2 15:03: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英汉学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英语摘要 语篇连贯 主位推进模式 语篇本质
一、引言
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展现了作者把许多具有内在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语篇,便于研究者探求连贯语篇各句之间在思想内容上的联系。彭菲(2006)分析了4篇经济和法律两个学科的核心学术论文摘要中的主位推进模式。胡芳(2007)以英汉语言学学术期刊中的摘要为研究对象,分析主位推进模式。但研究对象是科技语篇的为数不多。曾有语言学家丹尼斯把这些主位关系称作主位推进模式,并提出常见的五种主位推进模式类型。本文采取的也是五种模式:延续型,派生型,述位同一型,主位同一型,交叉型。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以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自建的语料库,在样本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英语摘要在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上的使用特点和潜在的规律,在相关理论上指出在语篇连贯方面科技语篇应注意的问题。
三、语料库的建立和分析结果
本文随机选取Science 从2015年初到2016年末Science中的25篇重要报道为代表,要求每年不少于12篇。总共105个句子,语料字数2800左右。其中,延续型句子为31个,占总数的30%;主位同一型25个,占24%;述位同一型19个占18%. 派生型21个,占20%;交叉型9个占8%。
例如How elephants crush cancer 2015-10-16 来自自建语料库
Why (T1) elephants aren’t riddled with tumors poses a weighty problem for researchers (R1). A new study (T2) shows that the animals harbor dozens of extra copies of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cancer-preventing genes (R2).
T1R1
T2=R1R2
这是一个由二个句子构成的典型的延续型推进模式的结构,有助于推进展开语篇,充分表明后一条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新信息不断的转化为旧信息,层层递进,十分连贯。
该模式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反映了信息传输的延续性,一定程度促成“先概括、后拓开,内容句句清,句句有新意”的文体效果,频率较高。
除此以外,主位同一型多用于同一主体的不同方面。虽能保证信息论证的充分和各句间形式上的连贯,但过度使用会使摘要语篇因同一功能结构的反复运用而显得单调、枯燥。所以在本研究的25篇英文摘要中,该模式占使用频率的24%。而述位同一型表现为各句间主位不同,凸显摘要语篇对信息的归纳性,使其结论具有归一性,二者可以搭配使用。
此外,交叉型模式出现频率低。其原因在于有限的篇幅中,要说明作者如何通过对一个研究主体的研究推导出另一个研究主体的结论,这常常是不可能的。吴林(2014)认为科技论文摘要是独立于论文本身的检索文献,内容上具有自治性。一方面,作为自治的信息性语篇,摘要需以要点的形式提供大量、具体的关于方法、结果、结论等信息。但另一方面,在内容完备性和篇幅限制性的双重要求下,为确保语篇意义的连贯,这种高密度、紧凑的延续主位推进模式不可缺少。
派生型和延续性本质非常类似,也是前面的述位一部分成为了下一个主位,显然这种运用要比延续性要复杂一些,部分的选用在理解上要比直接的重复要难一些,因此它的使用频率略低一些。
四、小结
基于韩礼德的主述位理论模式,并借鉴其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纳了五种分类法,对Science期刊上25篇英文摘要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方面,多通过延续型、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等位推进模式的综合使用,使科技英语语篇的摘要在新、旧信息交替中得以延伸、发展,在语义上能够形成环环相扣的动态话语链,从而使语篇信息得以组织并连贯地发展下去,为后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Danes F.On Linguist ic Analysis of Text Structure,in Folia VI Linguistics 1969,72-78.
[2]胡芳.英汉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主位结构的对比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7):128-130.
[3]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
[4]吴林.科技论文摘要中主位推进模式及语篇连贯[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9-20.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英语学习策略 调查报告
1.中国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主要指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热点,O’Malley和Chamot(1985),Chesterfield(1985),Polizter(1985),分别从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学习策略出现的顺序,以及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文化背景的关系等视角,不同程度地研究了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国内相关研究在九十年代兴起,刘润清(1990)和文秋芳(1996)等的研究成果突出,出版的重要文章分别有发表于《外语教学于研究》(1990第二期)的“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和“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的趋势及其特点”(1996第四期),著作《英语学习策略论》(1996)等;通过中国知网搜索相关学术论文达到一万多条,其中精确匹配的903篇;2000-2010年期间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数为164篇,2008年最多,有30篇,2009年有22篇,2010年17篇。这些研究一般从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角度展开,研究习得英语各项技能的策略、策略培训和学习成绩等,类别很多,无疑能反映现实语言教与学之间的一些问题。但对外汉语专业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还没有引起学者的足够关注。
2.对外汉语专业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对象——对外汉语专业具有独特性。该专业学生入学英语成绩整体略低于英语专业学生,但高于其他专业学生,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2011级的对外汉语大一新生大多数学习英语时间有6年,最长的学习时间为12年,进校分为满分120的83分之上,满分150的105到135分之间,基础大大好于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且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译,了解两种文化。所学课程综合了英汉两专业的核心科目,英语方面,开设基础英语、英语口语与听力及英语翻译写作等,并且期末考试与英语专业统一考卷。大二第一学期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总之,外汉专业学生入校英语水平与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课程方面,既有与英语专业课程重合的地方,又有差别,是夹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之间的地带。据人民网教育频道报道2010年已有近300所高校开办了对外汉语专业,宗旨在于对外开展语言文化交流,所以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英语学习研究颇具意义。
我从事外汉英语教学四年有余,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研究基础,观察发现了几个特别现象:(1)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都十分重视,2011届外汉学生绝大部分都十分勤奋,他们大部分常常笔记记得几本,书上也写得很翔实,要求背诵的也出色完成,但考试成绩并不优秀,勤奋不等于成绩;(2)口语听力相当好的学生,虽然积极发言参加班级英语戏剧自由谈话,但期末书面考试刚达及格线或者难以及格;书面考试能达到良好程度的,但口语听力极为落后,口语与书面知识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突出;(3)随着年级的递升,整体成绩很难并行或超过英语专业学生。2012届学生也存在类似问题。
与教学活动和效果密切相关的因素有教师素质、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毋庸置疑,高校教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已得到可喜的改善;教学内容随着教材的更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也在多媒体更广泛的应用下得到改进和丰富;教师素质,因人而异,但就专业而言大多数都达到了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的水平。这些外部因素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但决定因素还需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他们的学习策略,正如王立非(1998)指出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外语学习的关键因素。而文秋芳(1996)也强调大学第一年是英语学习策略变化的关键期。
因此对对外汉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促进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对于教材的编排、课程的设置和教法研究也有帮助。
3.基本定义与分类
学习策略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定义也有所不同。以下是近几年来研究论文中出现频率较高较权威的定义。
3.1将学习策略看做语言学习者采用的学习路子的总的倾向或总体特征。(Stern,1983)
3.2Weinstein and Mayer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了促进其信息处理过程而采取的行为。(1986)
3.3Oxford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有目的、更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1989)(以上定义转引自程晓堂,郑敏,2002:19)
因此,学习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策略既包括宏观的调控、计划等过程,又包括微观的做法或技巧,既包括学习观念又包括方法。在讨论时不能采用孤立的眼光和方法,这在策略分类上有所体现。Cohen1998年列举了四类学习策略分类标准:按学习策略的用途分为用于语言学习的策略和用于使用语言的策略;按照学习策略的表现形式分外显的学习策略和纯思维活动的学习策略;按照学习策略是使用者分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不太成功的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按心理过程对学习策略进行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当然还有其他学者如O’Malley和Chamot的分类相当系统,Oxford六大类的分类方法。而文秋芳认为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观念和方法两个子系统。如下图所示:
英语学习策略系统
观念 方法
管理方法 学习方法
本研究将在文秋芳的英语学习策略分类框架下,从形式操练策略、母语策略、管理策略、功能交际策略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4.本文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新生学习英语使用策略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变化、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4.1调查对象与执行
2012级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对外汉语本科大一学生90名。关于大一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于2012年9月发放90份,历时约20分钟,收回有效问卷83份,2013年第二次调查于四级考试之前展开,同样问卷发放90份,收回有效答卷85份。被调查学生一致认为学习英语很重要。
4.2数据收集与分析
将收回的168份有效答卷,按自变量和因变量输入,运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下:
表1 描述性统计
168份答卷中该问卷选项是5分级,每一类策略包含10个具体策略,如果平均数高于3.0,表明该策略被学生经常使用,低于该平均数,则说明学生少用该策略,分上下两个学期做两次独立统计。上表表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两个学期中使用得最多的是母语策略,其次为形式操练策略,关注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形式的学习,而最少用的是功能交际策略。功能交际策略和管理策略随着英语学习的推进及四级考试的逼近,有强化的趋势。管理策略和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在两个学期里明显呈增加态势,说明强烈的动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表2 四类学习策略与四级成绩的相关性统计
上表是形式操练策略、功能策略、管理策略、母语策略与四级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情况。P值都小于0.01,即说明系数都有统计意义,具有研究价值。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母语策略之外其他三项策略的使用对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与四级成绩的好坏有直接联系。而母语策略与四级考试成绩相关系数为0.508,表明汉语的过多使用并不能带来英语成绩的好转,甚至会严重阻碍英语成绩的提升。
5.结论与教学建议
根据上述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安庆师范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一致,都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但在策略使用上欠平衡,策略使用的不平衡导致英语技能发展的不平衡;(2)功能操练策略在第一学期使用最少,甚至有的学生不用,说明学生只注重英语语法、词汇等形式表象,而不能灵活地使用英语,在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生活之后逐渐参与英语交际活动,学生的策略使用随着自身英语学习的进展而变化;对母语策略依赖程度非常高;(3)几乎不用宏观管理策略,英语学习缺乏计划和适时评价,即对自己英语学习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认知。这一方面要归因于中小学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教学模式,到了大学,学生还对老师和课堂存在较深的依赖,虽然大学课余时间较多,但学生的管理意识依然薄弱,这成为他们自主学习最大的障碍。另一方面,学生适应大学英语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一段时间,但考四级的压力成为动力,使学生更多地管理和计划自己的英语学习以求应试;(4)学习策略与考试成绩有密切的关系。
上述研究对普通高师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形式操练要做足,但功能操练策略不能忽略,尤其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计划英语学习的能力,倡导各项策略的均衡利用,以及对某种技能欠缺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策略练习;(2)对外汉语专业英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母语的双刃剑作用,倡导学生多读英文资料,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地使用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ohen,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London:Longman.1998.
[2]O’Malley,J.& A.U.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Politzer R.L.& M.McGroarty.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learning behavi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gains in linguistic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TESOL Quarterly 19(1):103:23,1985.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刘润请.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