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车床实训总结

车床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15:03: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车床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车床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 实训 实训教学

数控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培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技能的关键课程。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数控技术成为中职学校的必开课程,该课程在中职学校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操作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短而集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是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公差测量与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后到学校实训车间操作实践,最后到企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训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为了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大致把中职学生的实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通车床实习,熟练操作车床,熟悉数控实习环境。

在中职学校,普通车床的实训高达80%以上,因为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先进行普通机床的实训,有利于学生较快地学习数控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在数控车床编程、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之前进行普通车床加工实训。具体实训内容包括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加工端面等。在教学中一般是把数控工艺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和普通机床对比结合讲解,学生没有进行普车学习和实训,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训,才能节约教师时间,为以后的数控实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计算机数控仿真软件练习,编制加工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训能力。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结合机械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职教学校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一种机床控制模拟仿真系统软件,可以满足大批学生教学需求。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经费不足,数控加工设备价格高,实训设备不足,在第一阶段实训后可以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练习。在实习中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懂得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就可以做到给学生充分的实习机会,同时节省了操作的时间,缩短了实习的周期,对于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将大大提高,而且为下一步的实际操作也做好了准备,在实训中可实现同步教学。比如对刀过程,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而利用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通过车刀和工件的运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亲手操作来加深认识。教学内容中涉及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内容,如工件坐标和机床坐标、G指令、M指令等都可以实现同步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训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差,而数控专业课又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加上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数控仿真软件以其和实际机床相同的用户界面和它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仿真软件的使用可以作为缩短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辅助手段。

第三阶段:编制程序,数控加工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通过仿真软件熟练操纵机床后,就可以编制程序加工工件。 首先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中职学校数控实训过程中加工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木材、石蜡、尼龙棒、铝材和钢材,在实训中的使用比例各不相同。有时为学生安全考虑或在培训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了少用或不用钢材。企业工厂加工的实际产品多为钢件,在实训中我提倡最好还是以钢件为主。

第四阶段: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提高。

第2篇

一、车工实训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背景

在技工院校,机械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普通车床实习操作过程中常发生以下三种实习教学安全事故:

1.案例一

不少初学者在车床卡盘上装夹工件后,由于安全意识薄弱,违反操作安全规程,没有立即取出卡盘匙,就去安装车刀或做其他的准备工作,把卡盘匙还插在卡盘中这事给忘记了,之后就去启动机床,导致卡盘匙从高速转动的卡盘中飞出,极易造成击中位于机床前后附近的人员或砸中机床,甚至卡盘匙也被摔断。如06机电班的一位学生在实训时就出现过上述情况,万幸的是卡盘匙没有砸到人,而是被猛摔到车床导轨上,卡盘匙被摔断及严重变形。

2.案例二

当学生根据零件加工工艺,需要在靠近卡盘端进行切削加工时,常因紧张或经验不足,眼睛只顾看着车刀切削工件,没有注意到方刀架与卡盘爪之间的距离,同时,由于卡盘在高速旋转时,眼睛容易产生错觉,感觉卡盘爪与刀架之间还有距离,结果使方刀架撞到高速旋转的卡盘爪上而导致刀架和卡爪被撞崩:另外,在近端切削加工时,初学者由于操作不熟练,操纵刹车或反车不及时,也会造成方刀架撞到卡盘爪上。这种情况发生最多,本校三十多台车床在未安装该安全装置前,96%以上的方刀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情况。

3.案例三

个别学生在操作换向手柄反向纵行快速自动走刀时,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而停机不及,导致溜板箱反向逆行时撞击到车床尾部的三杆支架,致使溜板箱被撞坏。如07机电一体班的一名学生,出于好奇,违反实训指导教师的操作要求,用丝杠带动溜板,挂上高速挡,以高速反向走刀,结果刹车不及,导致溜板箱猛烈撞击车床尾部三杆支架,使溜板箱被撞坏报废。

多年来,学生在普通车床实习过程中时有发生上述事故,造成实习教师上实训课时精神较为紧张,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担心发生实习课堂安全事故。据统计,在未安装该装置前两年时间内,本校三十多台车床在学生车工实训过程中,因学生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原因,导致发生撞机等事故十几起,共计卡盘匙飞出被摔断、摔至变形9支;溜板箱撞烂报废2只、撞伤修复2只、中度碰撞5起;96%方刀架有不同程度的撞崩撞伤。这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实习教学的正常顺利开展。

为确保实习教学安全顺利开展,杜绝事故发生,笔者对实训车床进行了安全技术改造的创新设计。2008年初,通过研发设计与制作,完成了“车工实训多功能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技术改造,经过2年多的实践验证,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现了“普车实训教学无事故”的目标。

主席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我们正处于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时代,在技工教育战线上要承担起教学改革、技术改革、管理改革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勇于创新的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与团结协助的精神。作为一名技校实习指导教师,笔者针对学生在车工实训过程中由于紧张或操作不慎而造成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等情况,通过分析和总结学生在普车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成因,对车床进行了技术改造,设计和制作出具有综合多种防护功能的安全保护装置。

二、车工实训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主要结构与作用

该装置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卡盘匙启动安全保护装置”、“方刀架防撞保护装置”、“溜板箱防撞保护装置”,这三套装置分别安装在车床正面床头箱左下方、车床背面导轨前端下方、车床背面导轨后端下方三个部位(图1、图2、图3)。

1.“卡盘匙启动安全保护装置”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该“装置”由按压式微动电控开关、卡盘匙插座、塑料压块等零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当卡盘匙插入圆筒插座,按压到电控开关后, 机床方能启动;当卡盘匙忘记从卡盘取出时,机床启动失效。 该“装置”有效防止学生将卡盘匙留在卡盘插口上就启动车床的意外发生,起到保护学生人身和机床设备安全的作用。

2.“方刀架防撞安全保护装置”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该“装置”由微动电控开关、可调式压铁、终极限位档铁、缓冲弹簧等零件所组成,如图2 所示。

当学生在靠近卡盘端切削工件或自动走刀至终端极限位置(即卡盘爪与方刀架的相触点)还有3~5mm距离时(此距离可自由调整),可调式压铁就会碰到微动电控开关,此时机床就会自动停机,避免了方刀架碰撞到高速旋转的卡盘,实现了停机保护。但由于急速停机惯性力的作用,溜板上的刀架仍会前冲,此时该装置的缓冲弹簧和终极限位挡铁起到缓冲作用及顶停定位作用,使溜板在终极位置前完全停止,起到绝对安全可靠的保护作用。该装置有效地防止了方刀架与卡盘之间撞击事故的发生,起到保障设备安全的功能。

3.“溜板箱防撞保护装置”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该“装置”是由微动电控开关、可调式压铁、开关支架和螺栓等零件组成,如图3所示。

当操作换向手柄反向纵行快速自动走刀,因大意或操作失误而不及停机时,可调压铁触及微动电控开关,机床断电自动停机,防止了溜板箱逆行碰撞支架的事故发生,起到了保护设备安全的可靠作用。

三、车工实训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主要创新点

“车工实训综合安全保护装置”是通过分析和总结历年来学生在车工实习过程中出现常见安全事故而设计制作,该装置具有“卡盘匙启动安全保护”、“方刀架防撞安全保护”、“溜板箱防撞保护”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安全保护功能,其安全可靠、效果显著,保护了学生人身和设备安全,实现了实习课堂“零事故”的目标。

据了解,目前在各所职业院校的实训车床中还没有发现装备是具有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安全保护装置”。该项目创新并填补了技工院校车工实习多功能安全防护装备发明的空白。由于该“装置”作用明显、效果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故该设计创作在参加2010年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广州市属技工院校首届师生创新设计大赛”和中国职协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技工院校技术开发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皆荣获二等奖。

四、车工实训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使用效果

通过近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自08年在本校的普通车床上全部安装了“多功能综合安全保护装置”以后,没有发生过一例卡盘匙飞出、方刀架被撞和溜板箱被撞等方面的实习课堂教学事故,有效防止了学生在车工实训过程中因操作不熟练、不规范、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学生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避免了事故发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装置”确实起到综合防护、安全可靠、作用显著的效果。该装置也为今后对其他实训机床等教学设备的安全性能技术改造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推广应用价值

“车工实训综合安全防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材料费100元/台)、外形美观、防护功能多、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实用价值大等特点,安装后不影响机床的外观和加工性能,作用和效果相当理想。

第3篇

关键词: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安全生产;一体化教学

数控车床实训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数控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又要保证数控实习中学生的个人安全及实习设备的安全,为此,我们力图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搞好数控实训教学。

一、实训生产安全教育

数控车床专业教学涉及到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以及相关工、夹、刀、量具,在安全上需要极大的保障。如何能迅速的让学生掌握数控专业知识,又能保证学生在数控实习中的个人安全及实习设备的安全,在我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作为数控专业的教师,在生产安全教育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做法:

在实习前,我院系安排为期一周的实习安全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组织学生学习《编程室安全操作规程》和《数控车间实习安全操作规程》,提醒学生避免实习中出现的误操作,防患于未然;组织学生观看违规操作安全事故教育片,以反面内容教育学生,让学生清楚违章操作的后果;组织安全考试,只有安全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实习车间进行学习,给学生建立一种安全的意识。

在数控实训课前,教师早到十分钟,做好教学预备工作:检查实习用数控车床和砂轮机是否正常运转,有故障及时解决,严重问题及时报修;清点工、夹、刀、量具数目并检查是否完好无损;检查每位学生的着装,督促学生穿好工作服,戴套袖与安全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新生对数控车床操作流程掌握不熟练,学生手工输入程序的正确性的检测以及对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当班教师要多巡视、多检查、多提醒,保证实习教学安全有序的进行。

实训课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监督学生做好检查整顿工作:保证数控设备运转正常;收回的工、夹、刀、量具数目准确且质量完好无损;车间电气设备确保安全;工作区卫生清扫彻底不留死角等等。学生离开车间后,教师最后填写设备使用交接记录和故障记录。

二、贯彻一体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技术的发展,我国人才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校提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起综合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中,我们参考了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以及学生的从业能力需要,将互相关联的几个方面单项课程设计以课题的形式设计成教学单元,各部分内容融汇贯通,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一体化实训教学内容。具体做法是:课前结合相关知识与企业需求确定实训课题,制定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德育目标;数控编程仿真、数车实操和相关数控工艺知识结合为一体,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任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代替单一的灌输;项目完成后指导各小组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真正有所收获。

在一体化教学的探索研究中,我们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与经验。由于采用综合模块化的教学课题,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体化教学中,无论是课题准备还是教学过程,都采用面向对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习中后期,各项目课程的教学课题互相关联,学生可自行调节机床、仿真软件等设备的使用时间,充分利用设备,提高了实习设备的利用率。

一体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很大的灵活性。一方面,必然会出现学习进度快、成绩优异者,可以增加训练内容或增加训练难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同时,这些学生可对一般学生起示范和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对学习吃力的学生,教师可以个别辅导,或者采用学生之间以强带弱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标。因此,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课堂控制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也成为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实训教师总体水平的一条途径。

小结: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万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一线实训教学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规范和改进的地方。希望广大职业教育者能够群策群力,总结出一些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法和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与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文聪. 浅谈中职教育CAD/CAM 教学模式的改革[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11.

第4篇

关键词:数控车床,撞刀,解决方法

 

在数控车实训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机床的操作不熟练,在加工实训中有时不慎会使刀具或刀架撞到工件或卡盘上,轻者会撞坏刀具和被加工的零件,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重者会造成人身事故。因此,在数控车实训教学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发生撞刀现象的发生,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撞刀现象与解决方法。

一、常见数控车床加工的撞刀现象

(一)建立机床工件坐标系引起的撞刀现象

我校在数控车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G54-G59指令结合试切法建立工件坐标系,一个学生在用试切法对刀时,采用MDI指令试切,采用指令G90 U-1.5 W-20.0 F0.06试切完成后,在建立工件坐标系坐标值X坐标忘记+输入-1.5,编好程序后试运行一切正常,就放心的加工,结果在加工中发生撞刀现象。

(二)、编程错误引起的撞刀现象

在实训加工中,由于学生对车床编程指令理解的不透彻,常常由于编程错误引起撞刀现象的出现。例如,有位学生在数控车床加工时,在加工锥面螺纹时,用G92指令编程,在第三次循环加工时,发生撞刀现象。螺纹刀尖崩坏,工件报废。论文写作,解决方法。停机检查程序,发现在G92指令第三刀X19.50写成19.05,背吃刀量过大,引起撞刀现象;

(三)工件装夹不当引起的撞刀现象

在一次实训中,在加工零件左侧部分时,由于零件可装夹长度只有15MM,装夹距离短,一位同学在装夹时,卡盘卡爪只有一个卡齿夹到工件表面,在用G92指令加工锥面螺纹时,由于径向力过大,发生撞刀现象。

(四)操作不当引起的撞刀现象

学生在数控车床操作时,在对刀过程中因为操作失误, 把Z向0.01误认为是0.1所以用手脉时控制走刀过快,导致撞刀刀尖碎裂。

二、防止数控车床加工中撞刀常见现象的三点解决方法

(一)、输入程序并校验

程序的输入与校验在数控车床加工操作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主要是把输入的加工程序用数字指令形式将加工过程中刀具的运行轨迹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显示面板显示出来。然后观察零件加工图形是否正确是否有危险指令,因此在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将刀架移动到安全位置,按下锁住机床和孔运行键进行空运行操作,主要观察运行轨迹是否正确,程序中的刀号与机床的刀号是否一致。

2、经校验后的程序如果没有出现危险指令和错误,也没有出现报警,校验出的图形也没有问题,线别急于加工,要再检查程序中的以下几个方面:

(1)、校验程序中是否有刀号;

程序中是否有刀号,这一问题往往被学生忽视。论文写作,解决方法。校验程序时没有刀号,程序照样加工运行,运行轨迹也正确。如果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换刀加工而没有重新调用刀号时,此时加工时仍然使用前一把刀进行加工,就会出现撞刀。

(2)、换刀点是否安全;

换刀点一般选在机床参考点上,但为了节省加工时的辅助时间减少空程序可就近选取,要依照刀具探出的长度和加工零件的尺寸来定。换刀点确定之前,要首先确定上一刀尖所在位置,并合理利用G00指令移动刀架到达换刀点的过程中,防止撞刀。

(3)、G00指令、G01指令的使用是否正确;

G00指令:快速定位(G00或G0) 刀具以点位控制方式从当前所在位置快速移动到指令给出的目标位置。论文写作,解决方法。

G01指令:直线插补(G01或G1) 刀具以一定的进给速度从当前所在位置沿直线移动到指令给出的目标位置。

在程序校验过程中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把加工轨迹表现出来,在校验中通过观察图形很难看出G00指令和G01指令的区别。如果在程序中刀具在工件表面上移动出现G00指令就必然会产生撞刀现象。论文写作,解决方法。

(4)、检查程序中是否存在移动指令与刀具指令同在一个程序中。

如G00 X42.0 Z3.0 T0101,因为在程序在执行时先执行移动指令后执行刀具指令或在移动中执行刀具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换刀,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正确的应该是分成两个程序段。

……

G00 X42.0 Z3.0 ;

T0101;

……

3、校验程序完毕后要回参考点,在校验程序时机床是锁住不动的,而刀具相对工件加工在模拟运行(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在变化),这时的坐标与实际位置不符,需用返回参考点的方法,保证机械零点坐标与绝对和相对坐标一致。这一环节有时不注意在校验程序后没有发现问题就进行加工操作,会造成撞刀现象。

(二)试切法回工件坐标系原点校验

试切法对刀是实际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对刀方法。

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驱动主轴旋转,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记下坐标系的X坐标再减直径(西门子系统减半径),以及刀尖在右端面的Z坐标,输入到坐标系的G54-G59当中。

例如:1#刀刀架在X为120.0车出的外圆直径为30.0,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X值为 120.0-30.0=90.0;刀架在Z为 100.0时接触工件右端面,分别将(90、100)存入到G54----G59里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标系。论文写作,解决方法。

在对刀完成以后,校验工件坐标系是否正确,可以用MDI指令进行校验。

如:G54 G00 X100.0 Z100.0,使刀尖移动到距离当前工件坐标系的一个安全距离。论文写作,解决方法。在该指令执行完成后,可用手轮驱动刀架由快到慢移动到工件原点附近,观察坐标系值的变化情况,是否接近X0.0Z0.0。

(三)加工与运行

加工与运行是最后一个操作环节也是机床操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虽然在前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但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因此在加工运行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光标必须要回到程序的开头,如果没有从程序开头加工容易出现撞刀现象;

2、当启动和程序结束的时候,要把倍率调低,在看清程序和刀具的位置后再给倍率,调试程序时快速进给要调到最慢档,最好手不离开进给保持,要养成先看后走的好习惯,这样会减少事故的发生;

3、在调试程序加工第一件工件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程序,试加工时单段运行,随时控制进给率,随时看剩余行程,加工前应模拟运行一次,单段运行,再正式加工。看看有没有意外的刀具路径出现,一旦出错,迅速急停,特别是初学者,要注意急停按钮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沈阳-机床:CAK3665使用说明书

【2】沈阳-机床:CAK3665操作编程说明书

【3】刘立群、陈文杰《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5篇

(1) 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缺乏兴趣。传统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部分院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投影,在讲授内容中添加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源,提高学生的直观认识。多媒体技术在初期的车工实训中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观看到各种车床设备以及其工作过程,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学生出现了视觉疲劳现象,他们对多媒体中播放的教学内容毫无兴趣,导致车工实训教学质量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2)安全问题被忽视。虽然进行实训之前,教师都会花费一周的时间为学生灌输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但是学生和教师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车工实训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如女同学头发没有扎起来,戴手套操作机床以及在车间打闹等。

(3)实训车间噪音较大。实训车间中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车床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特别是在多个班级同时上课时,噪音更是严重。教师在讲解机床操作规范时,由于噪音的影响,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听得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不听老师讲解,在旁边嬉戏打闹。

(4)教师教学范围有限。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内人数为20~30左右,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能够使用一台机床进行示范讲解。这样几十个人围在一块,很多学生不能全面看到教师的操作步骤,课程内容理解得比较片面。另外,由于机床数量有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能够几个人一个小组进行练习,每个学生进行操作的时间比较少。

(5)实训内容较陈旧。车工实训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加工的零件都是很多年前针对教学内容和生产实践进行确定的,随着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零件已经逐渐被淘汰。学生学习到的技能比较落后,毕业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其技能水平的需求。

(6)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较差。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他们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但是其操作技能较差,不能够适应车工实训课程的教学需求。

2.提高车工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1) 采用虚拟教学平台进行教学。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各种模拟仿真系统逐渐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如学生可以先利用软件完成对零件二维或者三维特征的造型,然后利用软件中提供的加工功能,模拟机床进行加工。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虚拟教学平台,为每个学生配置一台计算机,学生在电脑上完成对虚拟机床的操作,练习其操作的熟练程度。另外虚拟教学平台的创建,也解决了教师学校车床数量有限的问题。

(2)重视班前会制度。学生进入实训场地进行实习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召开班前会,一般为5分钟左右。在班前会上,教师一方面强调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布置本节课要进行的任务。另外实训结束之后,还要组织学生召开班后会,对上课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另外,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也要对整个实训课程进行整体把握,严禁学生在上课期间进行打闹。教师也可以为每个学生分配一定的角色,使其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3)改善实训车间的教学环境,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创造优良的环境。学校要不断改善车工实训车间的教学环境,避免使用噪音较大的设备。另外学校还可以按照一体化课程的要求,为学生配置一体化工作站,教师在一体化工作站完成对课程的讲解。

(4)加快车工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学校要组织优秀的车工实训教师,开展车工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进入企业学习和考察的机会,让教师能够了解到当今工厂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工艺和技术;另一方面学校还要为教师提供市场考查的机会,了解当今社会中需要进行加工的零件类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其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实现车工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

(5)校企合作,共同开展车工实训课程。随着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学校要不断加强跟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学期学习期间就能够接触到工厂中零件的生产内容。利用学校各种车床设备,为企业进行部分产品的加工,同时学校在企业零件加工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实现车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

(6)加强师资培训。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特别是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其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胜任车工实训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要求。

3.结论

车工实训主要培养学生对车床的操作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操作面板中的各项功能进行零件的车削加工。但是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进行车工实训课程学习时的积极性不高,车工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进而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为了确保车工实训教学质量,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训教学经验,对车工实训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车工实训课程的改革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李雨田.关于提高车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3).

第6篇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方法;实施效果

当代高职学生的现状主要有如下特点:(1)入学分数低,有很多学生入学分数300分左右。(2)学习习惯不好,主动学习和总结能力不高,学习自信心不足。(3)理论基础差,不愿意上纯粹理论讲授类课程。(4)头脑灵活,动手能力不弱。那么如何针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能力比较弱但技能操作应用学习能力并不弱的特点,实施卓有成效的技能教学?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有效人才”,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我们经过认真讨论摸索,认为可以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并在08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3班、4班、5班开始实施,而对同专业的1班和2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进行理论教学。

一、机床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

针对实际情况,总的思路以“先认知再学会,最后巩固”的教学理念,改变以理论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理论要求是以“够用”为原则,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我们采用了“认知(学理论)——学会(实践操作)——巩固(提高)”的教学模式。即在课程安排上,先安排课堂理论教学(粗略),再安排实践操作,最后巩固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课堂的简单了解之后再进行实践,最后带着问题回顾理论知识,回顾理论知识的目的是解决前一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为下一实践环节做准备。整个教学是认知——实践——回顾——再实践——直至贯通的过程,实现了以实践为中心,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的新型教学理念。用这种模式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现以本课程中的CA6140型卧式车床教学改革为例,利用校内已有的车床拆装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装拆车床,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一定的先进工艺操作;能熟练地使用、调整本工种的主要设备;能拆装、更换易损件、检修、排除一般故障,独立进行一级保养;正确使用工具、夹具、量具、刀具;具有安全生产知识和文明生产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可以先在课上分析车床的传动系统图,列出车床的主运动,车螺纹的进给运动,纵向横向进给运动以及刀架的快速移动的传动链。简单介绍车床的结构组成:主轴箱、溜板箱、进给箱、尾座、刀架等,使学生对车床传动系统及结构有一个初步印象。在车床拆装实验室,学生可以结合课上的理论知识亲自动手拆装车床的主要部分结构,对知识巩固加深。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边引导,边帮助学生回顾理论内容,并且可以先行示范操作。最后,教师对学生拆装车床部分结构的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因为是初次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所以我们并没有把车床的所有结构都让学生拆开分析,而是只把CA6140型车床的主轴箱部分以及刀架部分拆开。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两部分学生的不同授课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学生依据课堂理论教学再进行实践操作有以下的益处:(1)实践操作有目标,每项动手操作内容与要求一目了然;(2)实践有规范,引导学生进行标准化实习与训练;(3)技术有标准,有利于学生自查和自测;(4)知识有要求,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使学生实践操作有序化,标准化。第一,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施,避免了“满堂灌”,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理论与实践交融结合,联系实际学理论,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理论,在应用中形成技术应用能力,做中学、学中做。由于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因此学习主动,积极性很高。第二,充分掌握了岗位核心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实在在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对机床整体技术的认识,避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应该说,通过本学期对机制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我们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分析原因如下:(1)本专业是技能操作为主的专业,适合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2)专业课程体系能否反映就业岗位的最新要求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根本。(3)具有企业级实训设备的完备的实训室是成功的物质保障。(4)具有强大的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是成功的师资保障。

参 考 文 献

第7篇

关键词:数控车床;撞刀

数控车床的撞刀是指刀具(包括刀架、拖板等)在移动过程中与工件、卡盘或者是与尾座产生干涉,意外碰撞的机床产生了事故,撞刀现象是数控车床操作新手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一旦发生撞刀事故,轻者影响刀具机床部件外观 。根据实训中出现的现象,总结出程序编制错误时以下几种常见的撞刀现象与解决方法。

零件

1.外圆刀编程常见撞刀的错误

外圆刀经常撞刀现象如图1这种情况,主要在退刀的过程中G00走刀路线是折线或者是直线而且进给速度快并且不受操作者控制,本例中刀具加工到Ф40这个外圆后进行退刀,在其刀具退回目标点时移动路线中与SR25球发生干涉,与工件发生碰撞,造成撞刀。 这个图的编写:

2.切槽刀编程常见撞刀的错误

切槽刀常见撞刀现象如图2主要有两种情况:1在是进刀过程中刀具与工件Φ48外圆发生干涉,导致零件报废和刀具碎裂等。2是退刀过程中刀具退刀路线与工件发生不应有的撞击。 在编写程序时针对切槽刀应注意以下三点就可避免切槽刀撞刀现象发生:

1刀具定位时考虑槽两边的尺寸。

2编写程序时应单个方向移动。

3考虑刀具的最大切深。

这个零件的参考程序为

3.螺纹刀编程常见撞刀的错误

螺纹刀最常见撞刀现象如图3在编写程序时没有注意螺纹刀的z向切削极限问题先看这样的一段程序:

如图3用C这样的一把螺纹刀进行切削加工,在编写程序时“G92 X291 Z-23 F2”中的“Z-23”是没有考虑到所使用的刀具,Z值应该小于且减去螺纹刀尖宽度的一半,z值小于25-3即小于22,在实际编写中考虑Z向对刀误差等因素,这个程序应改为“G92 X291 Z-215 F2”,就可以加工了。如果用的是D这样螺纹刀具在,z值可以用原来的程序进行加工。

第8篇

【关键词】数控教学;激励机制;教学实践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国际上先进的制造技术日益引起数控教学的重视,而先进的制造技术又是以数控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应用对数控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数控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成为数控教学的焦点。教师在进行数控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 用理论做铺垫,联系实际,实行理想激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理论授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直观的实践,利用仿真系统引导学生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在仿真操作中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在实践,让学生在每一次实践之后总结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逐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让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课堂的理论教学内容要为实践课服务,实践课需要学生在学习必要的知识后进行,这样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加牢固地掌握,在实践操作中能更灵活的进行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控教学的相关知识及其规律,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程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技能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 。

2 在实践中,实行目标激励,处理好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关系

我校训练中心的现代制造技术课程,基本上都是以原来的车工专业为基础,购置了数控车床和铣床,就此形成了数控单元。这样,训练中心的实训内容与实训形式包括了普通车床实践和数控车床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的实习顺序(应先普通车床,后数控车床),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初学阶段上实训课时,很多学校由于数控车床数量不足等原因,会安排学生利用普通车床学习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定学时的实训课,让学生对车床的操作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操作技能,为学习数控机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我校在逐步发展过程中引进了10台数控车和2台数控铣床及1台加工中心。利用普通机床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学习数控技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对普通机床的操作技能学习和掌握是为学好数控机床打基础,只有掌握好普通机床的操作技能才能把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学好。目前,在我国数控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培养数控专业人才应继续重视以传统机械加工实习为基础。要学习先进的制造技术,必须以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实践技能为基础。要使学生学习好掌握好基本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一点鼓励机制,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教学实操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完善自己的作品,然后将学生加工的工件进行展览。这样能考察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的好与坏,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合适的奖励,会帮助学生在学习普通车床操作时更加努力,目标更明确,兴趣更浓厚。

3 在数控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激励,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实操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指导。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关数控的知识,大多数学生是在自己制作工件的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制定相应程序的能力,而不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后,教师忙于帮助解决,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试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而逐渐提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思考与实践相结合。

4 在数控教学中讲究激励策略和激励艺术,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

在数控教学中结合学生对数控技能的基本认识与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方式,讲究激励策略和激励艺术。

4.1 激励要适合

数控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操作,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学生给予激励,争取得到最佳激励效果。 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有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有步骤、有计划的去完成自己要制作的工件。 制作实践较长的工件, 要制定分段工作目标 ,适时给予总结和激励,使学生经常地、持续地保持学习积极性。对于比较简单的工件的制作,可在学生制作之后再进行激励 。

4.2 激励要适度并因人而异

在实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采取一定的奖励,对学生的激励频率 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同时还要注意奖励标准,要公平、公正、同时达到激励他人的目的。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是学生前进的原因和动力,学生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对学生的激励要因人而异,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善于调查研究,认识学生心理特征,掌握他们的需求,激励手段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个人激励手段的同时,更要注重群体激励,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促进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使大多数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和进取心。

5 在数控教学中增强情感激励与责任激励,对学生做好安全操作教育及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在实操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安全与责任意识教育,以预防为主。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了解车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并指出在安全操作方面其自身的特点。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加工各种零件来接触各种材料,进而了解和掌握各种工件的加工性能,通过加工各种零件和观摩已有的成品件,来增强质量观念,使学生能不断丰富和提高编程技巧技能。学生可以从中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 。

总之, 数控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进行数控教学时要采取适当激励机制 ,讲究激励策略和激励艺术,才能提高数控教学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

【参考文献】

[1]张超英,罗学科.数控加工综合实训[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