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传播论文

农业传播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15:04: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传播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业传播论文

第1篇

科研和人才评价政策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时髦的词语之一,以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为要素的考核评价体系纷纷被大学、科研机构用作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广泛应用于论文奖励、职称评聘、科研成果评价、项目申报、人才评价等方面,这些制度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中国大量优秀科研成果和论文外流,从而导致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缺乏优质稿源,影响了国产科技期刊质量提升和国际化的进程。

主办单位的重视程度

以省级农业类科技学术期刊为例,主办单位大多是农业大学和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研创新的龙头和主导,也是高质量优秀论文生产的主力军。主办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与省级农业类学术期刊的质量提升密不可分。在单位制定的一些内部政策上,如成果人才评价、论文统计认定期刊、论文奖励、职称评聘等,往往重视国家级学报以上论文,不重视或低等看待在自家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引导着本单位科研人员生产的大量优秀科研论文投到学报或国外期刊,导致自己单位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缺乏优质稿源,学术质量得不到提升,不能很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窗口的重要作用。

核心期刊的引导因素

学术期刊具有学术评价的功能,同时又是被评价的对象。目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一些科技期刊评价机构利用掌握的数据资源,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并在一定周期内应用这些评价体系遴选的核心期刊或者精品期刊等,但由于其掌握资料的多寡及评价侧重点的不同,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也相应有一定差别[1]。然而,这些核心期刊结果却成为了大家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些大学甚至规定研究生只有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才能得到认可,这导致了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在优质稿源上的两重天。目前大多数省级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上尚无法与国家级学报期刊相比,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行列遥遥无期,也就得不到优质稿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升难上加难。

服务质量是指期刊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之间交流与反馈活动的质量,影响着期刊的信誉度。编辑部若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不注重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在与作者的问题解答与沟通中态度冷漠,不能给作者提供方便的投稿渠道和满意的服务质量,就会使得作者对期刊的满意度下降,作者群就会慢慢缩小,进一步导致一些高质量的稿件流走,最终期刊面对的只能是学术质量的不断下降。

2改进措施

编审队伍建设方面

(1)组建一流的编委审稿队伍。编委一般都是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期刊编委在学术界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既要当期刊的作者,把自己或学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论文推荐到期刊上发表,又要当好期刊的审稿专家,把好期刊的学术质量关。(2)加强编辑团队建设。打造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有了一流的人力资源,才能办出一流的学术期刊[2]。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编辑出版人员的业务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协同有效、目标明确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参加编辑业务培训、专业学术会议和自我积累等方式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和编辑水平,让编辑人员熟知论文写作常见错误和不足,掌握标准性修改意见蓝本,做到能够迅速发现稿件存在问题,为作者提供正确的修改意见。(3)加强制度管理。学术带头人是所在学科(领域)内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学者,大多都是重大课题项目的主持人,其研究课题和方向总是受到极大关注。期刊编辑要积极地与各学科团队带头人及骨干青年博士建立定期联系和约稿制度,以追踪其研究进展,并为其研究成果的及时发表提供更好的服务。编辑部要明确专业编辑、责任编辑、编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及时修订和完善编辑工作制度,形成野团结协作、各负其责、人人争先、运作高效冶的良好工作机制。

扩大学术影响力方面

(1)主办单位支持与政策引导。主办单位要充分认识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编辑部组织的一些期刊学术质量提升专家座谈会并参与交流,听取办刊建议曰同时在办刊经费和政策导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制定一系列的奖励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自己单位科研人员将更多高水平研究在自家期刊上,从而为期刊的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保障。(2)纸质出版与网络出版、优先出版并举。期刊的科研传播功能重在时效性,只有快速刊发研究者的新成果,才能为同行提供高价值的信息参考,才能力避科研活动中的重复性劳动[3]。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纸质期刊作为传统传播载体,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上受到了很大挑战,而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叶山东农业科学曳纸质出版的同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期刊网上同时进行网络传播。对时效性较强的创新性研究论文,经作者同意后组织专人进行优先审稿、排版,实行网络优先数字出版,先于纸质印刷出版,缩短了论文出版时滞,至目前已在中国知网平台优先出版论文150多篇。通过改进期刊出版发行传播方式,叶山东农业科学曳的总被引频次和引用刊数两指标有了明显提升,2011年要2015年叶山东农业科学曳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553、1820、2231、2365、2682,引用刊数分别为337、386、439、487、494。(3)组织优秀论文评选。举办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是众多编辑部采用的发现和培养优秀作者群、吸引高水平论文的有效办法[4]。叶山东农业科学曳每期出版后组织2名知名专家对当期论文按学术性标准进行评选,每期按10%比例评选出优秀论文4~5篇,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吸引青年科研骨干和博士作者投稿,起到了很好的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

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方面

(1)学术不端检测把关。严格论文质量管理,遏制学术不端,建立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严格执行论文制度,严控稿件内容重复率20%以下,防止关系稿、稿、抄袭稿。期刊对内容重复率达40%以上的稿件全部进行了退稿,确保了论文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近年来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影响因子逐年提升,与严控稿件质量关密不可分,2008年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影响因子为0.480,2013年达到0.796[3]。(2)联合策划选题组稿。随着农业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及时调整选题思路,转变办刊方向。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是科研创新的孵化基地,科研人员多,科研成果也多[5]。叶山东农业科学曳探索了联合办刊的思路,分别以农业生物技术、动物科学、小麦科学、农产品加工科学、水稻科学、茶科学等6个专题与专业研究院所进行了联合组稿,体现了每期不同的报道内容特色。而且据期刊数据库统计,许多专家的论文被国内外读者大量阅读下载,说明他们论文的学术性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3)加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联系与跟踪报道。国家级、省级等重大科研项目多是由国家科研创新的优秀团队开展和执行的,产出的科研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或省级科研水平,若能发表这些成果论文,就可以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将农业创新性研究成果作为第一报道重点,要求编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负责专业的创新性研究进展,对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等做到及时了解、及时报道曰建立了专业编辑与学科科研团队带头人及青年博士骨干的联系制度,每期刊物出版后及时赠送给专家,并进行交流约稿曰设置了农业科研专家风采栏目,将专家宣传及其研究论文结合一并刊登,这对提升专家知名度和期刊学术质量起到了双赢的效果。近几年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对许多国家和省级研究课题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野863冶计划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野948冶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等进行了及时地跟踪报道,基金论文比率在90%左右。(4)打造期刊特色栏目品牌。密切跟踪科研发展新趋势,觅准研究新学科,适时增设新栏目,及时报道新成果,助推新学科发展。打造特点鲜明的精品栏目,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和作者,形成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通过特色栏目带动期刊质量的整体提高。近年来,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在巩固提升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桑蚕等传统栏目的同时,新增贮藏加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分析检测、微生物研究、药用植物研究等新学科栏目,有力增强了刊物的科研导向功能[3]。随着山东省药用植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及时与山东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共同开设了野药用植物研究专栏冶,引起全国从事药用植物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目前已刊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等单位的高质量药用植物研究论文60多篇,有力地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交流。

第2篇

地方农业院校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涉及的培养领域基本囊括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2],而且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管理,更加注重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操作技能、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领域中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专业型人才。地方农业院校的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鼓励教师到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中去,接受农村发展的综合实践锻炼,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1.增强综合性学科意识。教师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会发现农民素质、政府导向、相关政策、传播方式、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一项技术或理论的应用,任何社会问题都不可能靠单一学科得以解决,必须确立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关注农业政策的研究,以及农民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使得更多的农业科学应用到解决“三农”问题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2.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应用型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更加关注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思考问题的解决,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3.获得实践经历与经验。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教育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经历,如果教师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他们就能够形象地教授理论知识,使理论作为抽象的思维在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更具操作性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的创新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培养农业与农村管理机构、农业服务、农业技术等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出来。实际上,很多农业院校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缺少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与案例,有的培养单位甚至直接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材或将其简化后使用,或者将国外的教材和案例拿来使用。建设适合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综合性课程,建立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十分有益的。

(三)加强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的开放性

对于现有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隔离等这些问题,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对于突破这一传统学术理念的束缚将是有效的措施。[3]“双导师”制是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采取并且会继续扩大使用的措施,校外导师的参与使得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体系更加具有开放性,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增加外聘教师的比例。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应用性更强,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加大具有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的比例是必要的。在论文选题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把应用型专家放在突出地位。2.在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应用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最重要是克服论文的学术倾向,要从实践出发,选择直接解决实践问题又适合个人能力与客观条件的课题,这就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以及其性质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从中凝练出论文题目。这些实践性论文的完成,就需要学生必须深入实践,坚持调查和实证研究,而不是对现有文献进行堆砌、描述和解释。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菜蚜高效防治七法

 

菜蚜又叫腻虫、蜜虫等,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总称。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菜缢管蚜)、甘蓝蚜和桃蚜。3种蚜虫均属同翅目蚜科。主要以成虫和幼虫在菜叶上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包心,以致减产;为害留种株的嫩茎、花梗和嫩荚,致使花梗畸形扭曲,不能正常抽薹、开花、结荚,荚果籽粒也不饱满。此外,蚜虫又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的传播媒介,其传播病毒所造成的为害,有时比蚜害本身更大。菜蚜的主要防治措施和方法有:

一、选用种植抗虫品种:同一种蔬菜中,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抗虫力。如一些多毛的品种,蚜虫多不喜食,各地可据情选用。

二、清洁蔬菜地田园:及时多次的清除田间杂草,清理越冬场所,尤其是在初春和秋末除草,可消灭很多虫源。生长期及时拔除带虫较多的苗,减少虫口数量。

三、保护和利用天敌:蚜虫的天敌很多,应保护利用。在用药剂防治时,应采用尽量少伤害天敌的药物。作用较大的捕食性天敌有六斑月瓢虫、七星瓢虫、横斑瓢虫、双带盘瓢虫、十三星瓢虫、大绿食蚜蝇、食蚜瘿蚊、普通草蛉、大草蛉、小花蝽等,寄生性天敌有蚜茧蜂,微生物天敌有蚜霉菌等论文提纲格式。

四、纱网育苗栽培:利用纱网进行栽培,可在苗期有效阻挡蚜虫侵入作物幼苗和为害。进行蔬菜育苗时,播种后在育苗畦上覆盖40~45筛目的白色或银灰色网纱农业论文,可杜绝蚜虫接触菜苗,减少青菜的蚜害,对秋季白菜减轻病毒病也有明显效果。

五、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菠菜、十字花科的留种株、桃树等蚜虫越冬的场所,在春季蚜虫尚未迁移的时候,用较强的药剂进行防治,减少当年的虫源。在保护地生产发达的地区,一定及时消灭内部的蚜虫,防止越冬蚜虫迁入大田。

六、适期早播:适当提早播种,使受害期在植株长大后,可减轻蚜虫的为害程度。

七、银灰膜驱避:菜蚜对银灰色有负趋性,在蔬菜生长季节,可在田间张挂银灰色塑料条,或插银灰色支架,或铺银灰色地膜等,均可减少蚜虫的为害。

八、黄板涂油粘蚜:利用蚜虫对黄色有强烈地趋性,可在田间插上一些高60~80厘米、宽20厘米的木板,上涂黄油,以粘杀蚜虫。

九、药剂防治:目前蚜虫的防治主要是药剂防治。由于蚜虫繁殖速率快;蔓延迅速,因此在药剂防治中,应本着早防的原则,及时及早防治。

常用的药物有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该药对菜蚜有特效,且不伤天敌;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等。菜蚜对拟菊酯类农药易产生抗药性,应慎用或与其他农药混用。常用的有2.5%溴氰菊酯2000~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6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1500~2000倍液。

第4篇

科技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其应用也已得到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及科研管理部门的认可。目前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国际上比较权威的评价体系有《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国内科技期刊评价影响比较大的有北京大学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信息中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另外还有一些期刊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优秀科技期刊的评选。由于这类评选多采用专家评估,评价方式主观性大,没有形成固定的评价模式,影响日渐趋微,目前国家级的优秀期刊评选活动已经停止[2]。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学术质量、编辑质量、期刊经营管理,根据这三个方面选取若干指标组成一个评价系统对期刊进行评价。目前影响比较广泛的评价体系有“科技期刊综合评价体系”(包含18项指标)和“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9项指标)。而在实际应用中,国内外期刊评价机构的评价报告只是偏重期刊的学术方面,对引文过于偏重,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引用半衰期、H型指数、期刊SJR指数,所有的期刊评价模型都只能侧重反映期刊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性质,如影响力指标直接反映的属性是信息传播的强度、广度及速度,间接反映的属性是信息质量(学术水平)。现有的评价体系偏重于对引文的分析,重在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而引文又不能完全反映出刊物的传播状况,以及文章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因此这些评价体系只适用于与引文密切相关的学术性刊物。科技期刊按其性质分类可分为学术类、技术类、科普类、检索类,其中学术类和技术类占绝大部分。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所对国家农业图书馆收藏(2003年—2004年)的农业期刊有814种,其中科技类期刊393种,占比48.3%[7]。对于众多农业技术类科技期刊由于刊载的文章偏重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鲜有理论性的研究文章,因此引用的参考文献较少,如果仅以参考文献作为评价的重要因素,对技术类期刊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再加上技术类期刊,特别是农业技术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将一个优良品种引种到以前没有种过的地方,并摸索出配套栽培技术,将该品种与配套技术推广后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将该成果总结后发表就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正是农业技术类期刊的意义所在,但未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因此,用目前对学术类期刊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技术类科技期刊是不科学的,需要结合技术类期刊的自身特点选取新的指标,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来进行分类评价。由于农业技术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其实现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影响巨大,而这些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基本没有体现。另外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些指标已经陈旧落伍,重要性下降,比如装帧质量、印刷质量;而有些指标,如信息化建设对农业技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对期刊编辑部的发展日益重要,应该在评价体系中体现出来。

2农业技术类期刊评价指标及其分析

期刊专业水平

作者职称及单位级别因技术类期刊的引文较少,因此引文不宜作为期刊专业水平评价指标,需要用其它的指标来代替。研究分析农业技术类期刊发现,作者分布较广,既有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也有市县一级的农业科研和管理人员,还有不少是县乡一级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既有高级职称的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也有不少初级职称的助理农艺师、研究实习员,不同职称和单位级别的文章水平相差悬殊。县乡一级的基层技术人员职称以助理农艺师和农艺师为主,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管理,他们的文章多是对当地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和一些简单的对比试验(比如品种、肥料、农药),没有条件和能力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对于市级科研机构、省级农业管理机构,多是高级农业推广人员和中高级的研究人员,能针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其发表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缺乏创新性。对于省级以上的科研单位,有科研条件也有科研经费,可以进行一些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也就是说所在单位级别越高、作者的职称水平越高,意味着其科研能力越强,写出文章的专业水平也越高。因此,将作者职称和工作单位级别作为期刊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稿件录取率录取率与稿源是否充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质量高的期刊稿源充足,录取率相应就低,可以多选择优质稿源刊发,期刊的专业水平就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高质量的科技期刊文章录取率都在20%以下,期刊有充足的优质稿源,从而保证了期刊的质量。一般来说,能够申请到基金项目,说明申请人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也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作为基金项目成果重要形式的科研论文也具备一定的水准。已有研究证明,基金论文比例与农业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尽管在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期刊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引文数量从事科研以及科研的结果之一———科研论文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一定程度上,查阅文献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决定了科研项目的水准和文章质量的高低,参考文献作为评价期刊的标准惟一指标是不合时宜的,但作为指标之一是完全合适的。

期刊信息化水平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已成潮流。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包括期刊网站建设、采用稿件管理系统,以及对期刊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6]。期刊建立网站首先拉近了期刊与读者和作者的距离,方便作者投稿与查稿,也可给读者提供有用的行业资讯,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不少编辑部的网站只是主办单位网站下的二级网站,不利于作者和读者查找和登录,建议申请顶级域名.cn,建立独立的网站。期刊网站的栏目设置要体现期刊的诉求。农业技术类期刊的网站除了提供作者录取信息、过刊浏览、文章检索外,还要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农业信息,宣传广告客户并推广其产品。评价网站成功与否的指标是浏览量、下载量以及网站更新频率。随着期刊规模的扩大,来稿量与刊发文章越来越多,手工登记的方式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因此采用稿件管理系统成为编辑部的最优选择。通过稿件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和远程办公,收稿通知、修改通知、录用通知、版面费通知、稿费发放通知、期刊寄出通知等各种通知均通过系统发出,简化了稿件管理的各种环节。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刊成本,提高了对作者和读者的服务水平。主要指标是各流程的平均速度。对编辑部来说,期刊的文章以及作者的联系方式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经过合理加工可以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农业科技期刊的公益性体现在如果能把农业技术送到每个需求者手中,则可实现农业技术的效益最大化。面对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途径网络化、获取方式免费化,科技期刊应该摒弃对纸质发行量的片面追求,及时调整思路,发行电子版期刊,而且是尽量免费多发行,每期出版后向所有的投稿者赠阅电子版,在网站提供期刊电子版下载,包括过刊。一方面实现了农业科技期刊的公益性,另一方面,电子版期刊发行量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广告征订也有积极意义的,而且还可以维持一部分作者,争取稿源。通过对作者投稿信息的整理,建立作者数据库,根据作者的专业定向广告推送;与各地方农业信息网合作,挑选一些适应当地的农业技术类文章在其网站上,同时要求合作网站链接期刊网站,通过编辑部网站提供最新刊发的文章以及过刊下载;这些均可以增加期刊网站的流量,以达到吸引读者、征订广告、争取稿源的目的。主要指标是数据库大小(包括作者和读者数据库以及数字化资源数据库)与外网的链接量。

编校质量

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是编辑业务能力的最基本体现。差错率反映了编辑校对能力,要求不能高于万分之三。组稿是对编辑办刊思路以及组织能力的要求,组稿比例越高,越能体现出编辑对期刊以及行业趋势的把握能力。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呈现递减趋势,由原来的双月刊、月刊为主流变为现在的月刊半月刊为主,是稿源数量增加,编校效率提升以及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结果。目前高质量的科技期刊会提前出版数字化期刊,即在纸质版未印刷之前已将电子版上传至网站[11],这对于提高科研成果的时效性、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提高期刊自身影响因子是很有用的,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方向。优秀科技期刊评选一般由新闻出版单位或者行业协会组织,由专家评选产生,是对期刊的综合评价,可以作为编校质量的参考指标。

市场影响力

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市场影响力体现其科技成果传播的广度,传播范围越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价值就越大。农业技术类期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刊发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刊载的文章能满足农业生产和科研的需求,得到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也就是得到读者的肯定,期刊的影响力就大,那么期刊发行量就高。同时由于期刊的影响力加大,在上面投放广告的效果也就越好,会得到广告客户的青睐,广告收入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明显,期刊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发行量是纸质期刊。目前随着期刊数字化的趋势,期刊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网络以数字形式进行传播将逐渐成为主流,纸质期刊的发行量下降是必然趋势。编辑应该做的是顺应潮流,加大期刊的数字化发行量,以保持期刊的影响力。一般来说农业技术有一定的地域性,在相似的生态区域内,作者分布越广泛,说明期刊的影响力越广。以《福建农业科技》为例,作者以福建省为主,但周边省份如浙江、广东、江西、广西的农业生产条件接近,因此这些地方作者发表的文章也适合在《福建农业科技》上刊登,同时《福建农业科技》也可以在这些地区发行期刊和广告征订。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农业技术类期刊自身特点,保证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数据易于获取,将评价体系分为4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附图)。

3应用评价体系对《福建农业科技》近几年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对近几年《福建农业科技》的作者特点(表1)进行统计分析,从作者的职称以及单位级别可以看出,作者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比例保持在75%左右,与作者单位75%左右为县级以下单位是一致的。来稿量逐年增加,录取率逐年降低,但仍高于30%(表2)。基金论文比例有所增加,但比例偏低。说明《福建农业科技》的投稿群体主要以县级以下的农业基层技术人员为主,由于其专业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有限,发表的论文质量不高,限制了《福建农业科技》专业水平的提高。建议加强对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的宣传与合作,实现优稿优酬,多争取优质稿源,以提高期刊的专业水平。

第5篇

英文名称:Wuyi Science Journal

主管单位:福建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病与生物防治研究所

出版周期:年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1-4276

国内刊号:35-1104/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6篇

1.1作者引用的需要撰写论文参考、引用了某篇文章,要将此作为参考文献列在文后,其格式要求是:析出文献主要负责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5]。然而,在单篇文章的PDF文档版面上,有的找不到文章来源,不见刊名,如《信息网络安全》;有的没有标明期次,或只标明出版年月,如《编辑之友》。作者要引用,只能凭着文章的题名、作者等信息去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得到刊名,或是凭着刊名去检索,确定是单月刊、双月刊还是季刊等,再根据出版年月推断出期次,才能完成引文的参考文献著录。作者引文动机复杂,如果引用不方便,有时就会放弃引用,这是期刊影响力的损失。1.2作者投稿的需要作者投稿一般要寻找期刊的网址以获得电子信箱,或是找到期刊的在线投稿平台投稿。通常有2种找寻方式:一种是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由于在搜索引擎里的网站排名受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排在最前面的不一定就是要找寻的期刊官方网站,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还容易上当受骗,如《护理学报》;另一种是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询,这种方式相对安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没有直接提供期刊的官方主页或投稿信箱,维普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如果能在单篇文章的版面设计中添加期刊的这些信息,作者就能直接获得安全、可靠的投稿方式,如《生态学报》在其正文版面下方放置其官方网址。没有网站或在线投稿系统的期刊,可参考《生态学报》的方式,将官方网址改成投稿信箱。1.3期刊发展的需要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期刊追求的主要目标。高知名度和强影响力不仅来自于所刊发文章的高质量,也来自于期刊的自我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好的内容,而没有好的传播方式和渠道,仍然难以获得好的传播效果。期刊必须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新浪潮和新技术的发展,变革办刊理念,研究并利用互联网,通过二维码、论坛、博客、微博等新方式宣传,推销自我。读者以搜索和聚合技术方式获取信息,科技期刊整体形态已被肢解,办刊者的注意力应从整体汇编转移到单篇文章的选取和加工,着力提高单篇文章的水平和吸引力,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更多地通过单篇文章展现在读者的面前[6],期刊要抓住机会在单篇文章中宣传、展现自我。

2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原则及要素

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原则如下。1)一目了然,容易获取。页眉在版心外,比较醒目,还不影响论文部分,并且设计得好还能使版面美观[7]。因此,对期刊自我宣传信息多采用页眉设计:有的放在版心上边的天头位置,如《编辑学报》;有的放在版心下边的地脚位置,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有的竖排在版心左右的切口处,如《编辑学刊》;放在订口位置的较为少见。考虑读者需求首要是论文信息,其次才是备其查找使用的期刊信息,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期刊自我宣传信息宜放在版心下边的地脚位置。2)与论文信息简单易分,不相混淆。期刊自我宣传信息和作为论文主要信息的正文部分的字号和字体要有所区别。页眉用字的字号必须小于论文正文字号,字体可酌选。为了与论文信息更易区分,其间多用页眉线隔开。3)择录要点,信息简洁。单篇文章的PDF文档需要补充展示、宣传的期刊信息很多,但版面空间毕竟有限;因此,要根据读者需要和期刊宣传意图选择精要信息设计,如刊名,年、卷、期,页码,栏目名称,体现刊物定位、办刊宗旨和方针的宣传语等,展现期刊的“精髓”信息。此外,可利用现代技术,制作、刊载能包括较多信息的二维码[8],可链接期刊网址、博客、微博等,给读者提供找寻期刊更多信息的路径。4)版面整体美观、明朗、和谐。期刊自我宣传信息的设计还要体现美化版面、调节视角、平衡感官的功能,既引导、方便读者阅读,又要努力营造愉快、轻松的阅读氛围。成熟的计算机排版设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调用点、线、块、框、字体、符号、图片,以及利用黑白灰或多色系、冷暖调等装饰功能给版面设计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不能过度使用而喧宾夺主,使版面混乱,影响读者阅读论文。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要素如下。1)必需要素。对于文章编排,GB/T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正文部分应根据需要在页眉或其他适当位置标志便于迅速识别的下列项目:a)刊名(外文并列刊名可缩写);b)出版年、卷号、期号;c)第一著者或全部著者和文章题名。”[9]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肩负弘扬、传播科学技术的神圣使命,要带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在期刊内文版面设计中放置这些必需要素,既是对期刊的自我宣传,又是为读者和检索机构提供方便,更有益于我国期刊出版与国际接轨[10]。2)必要要素。国家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但读者深入认识、了解刊物,作者撰写论文引用、投稿和期刊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办刊形势而进行自我宣传、营销需要一些很有必要的期刊信息要素,如期刊网址,投稿在线平台网址或投稿信箱,体现刊物定位、办刊宗旨和方针的宣传语,代表期刊学术质量的主要荣誉,被检索收录情况,中、英文引文格式,期刊博客、微博、论坛网址等。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已深刻地改变了科技期刊的生态环境,期刊根据自身情况在版面编排上加上部分必要要素,使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多样化、大众化,使界面更人性化、更友好,能明显增强期刊的传播效能,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3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实例及其解析

第7篇

论文关键词:草菇栽培重防“三霉”

 

草菇的整个栽培过程都会发生霉菌危害,后期比前期多,因此一定要注意防治。其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

一、木霉

木霉在4~42℃都能生长,孢子萌发喜高湿环境,侵害草菇培养基时,初期白色棉絮状,后期变为绿色,菌种如果被木霉危害,必须报废,即使轻度感病的菌种也应弃之不用。对木霉至今没有理想的根治性药物,常用的杀菌药对木霉只是抑制,而不是杀死,加大药量,只能同时杀死木霉和草菇菌丝。因此,创造适合草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木霉繁殖的生态环境,是控制危害的根本措施。一旦发生木霉危害,要立即通风降温,以抑制木霉的扩展,处于发菌阶段的培养料感病以后,可采用注射药液的方法抑制木霉扩张。常用药液:5%的石碳酸、2%的甲醛、50%多菌灵2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pH值为10的石灰水。此外,往污染处撒白灰面农业论文,防治效果也很好。

二、链孢霉

生长初期呈绒毛状,白色或灰色,生长后期呈粉红色、黄色。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团时,外观与猴头菌子实体相似,链孢霉主要以分生孢子传播危害,是高温季节最易发生的杂菌。链孢霉菌丝顽强有力,有快速繁殖的特性,一旦大发生,便是灭顶之灾,其后果是菌种、培养袋或培养块成批报废。链孢霉的药物防治可参照木霉的防治。菌袋生产时,如果发现链孢霉,在分生孢子团上滴上柴油,可防止链孢霉的扩散。菌袋发菌后期受害,一般不要轻易报废,可将受害菌袋埋入深30~40厘米透气性差的土壤中,经10~20天缺氧处理,可有效减轻病害,菌袋仍可出菇。

三、毛霉

毛霉又叫黑霉、长毛霉。菌丝初期白色,后灰白色至黑色,说明孢子囊大量成熟,该菌在土壤、粪便、禾草及空气中到处存在。在温度较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率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基质中使用了霉变的原料,接种环境含毛霉孢子多,在闷湿环境中进行菌丝培养等。防治方法同木霉。

第8篇

英文名称: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主管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社;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7103

国内刊号:42-1374/S

邮发代号:38-20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