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28 09:21: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实验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化学实验教学

第1篇

1.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如基本操作训练教学采用课前看视频演示与课堂教师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创新性实验则采用学生查阅文献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形式。针对同样的分析对象鼓励学生采纳不同实验方法开展实验并进行应用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共享平台,开放网上虚拟化学实验室和多媒体课件,借助其具有文字、图表、动画、声音并茂的特点,制作丰富、详实、动感的教学内容在网上,弥补课堂教学时数的不足。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2.建立科学的实验成绩考核体系

科学的考核体系,既能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又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鞭策作用,而不能仅仅通过实验报告来评定。我们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和实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是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测试,对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态度进行观察给出的,占总成绩的25%;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主要考察学生对待实验结果的严谨态度,占25%。实验考试包括操作考试和笔试共占50%。在操作考试环节,给出学生已训练过的实验项目,在没有老师讲解和板书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考试,教师观看并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打分。评分标准涉及天平的使用、容量瓶定容、移液、滴定等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处理。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所学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在学期末统一考试。这样的考核方式相对客观、公正,可准确地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束语

第2篇

一、让实验变得更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的直观性能有效触动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用不同数目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来证明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不同,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做有关SO2气体的性质的演示实验,多次实验会增加SO2气体泄露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在一次演示实验中实现SO2多种化学性质的呈现,减少SO2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就SO2的溶解性实验,可以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利用其溶解性和对品红的漂白作用达到演示效果.利用SO2气体水溶性和漂白性设计喷泉实验,当美丽的喷泉形成时,学生会兴奋异常,同时思考问题:SO2为什么会形成喷泉?喷泉的颜色为什么与原溶液不同?这不但能增强实验的鲜明性,而且能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直观,能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随堂实验不仅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还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尤其那些操作比较简单、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只要条件容许,都可以改为学生实验.

例如,在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时,改进演示实验.在Na2CO3与NaHCO3分别与盐酸的反应中,学生很容易看到两支试管中都有气体产生,且NaHCO3产生气体的速率比Na2CO3快.师生一起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后补充实验:给Na2CO3与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入少量的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发现与刚才的实验现象不同,在Na2CO3溶液中开始没有现象,然后才产生气泡.这是为什么呢?不同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紧接着又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怎样鉴别Na2CO3溶液与盐酸?有学生很快知道用互滴的办法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设疑、引导、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发挥实验教学效果,体现实验的导思功能

新教材中实验内容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导入、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习题、课外活动等,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这两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新教材一改原教材知识性介绍的编写方式,采用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增加了实验中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的实验.当学生看到铝片与盐酸反应使温度计水银柱升高,而粉末状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发生反应使小烧杯与玻璃片间的水结冰时,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容易理解了.

又如,对于“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这一难点问题,课本中利用CuSO4溶液与NaCl溶液不发生反应,而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起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后的滤液还是蓝色,且滤液与经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通过对这一组演示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了离子反应的实质,帮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溶液中离子互换型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还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四、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化学实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能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境,转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方式,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化学实验的工具之一,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替代一些费时费力或有毒有害的实验,同时能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对于一些可见度不是很强的试管实验,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演示实验后,播放模拟实验的Flash课件,以放大实验中的现象,让所有学生都能观察到.

第3篇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暴露出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并要求其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应用能力。化学实验教学符合这一需求,但是与其目标还相差甚远。本文在对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作出简要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改革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素质教育;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1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实验作为化学知识的应用实践载体,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体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级院校教育十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化学实验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不少高校表现出了诸多不足。有些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视不足,在相关建设上的支持不力,加上生源数量不断增长,导致教学资源极度匮乏,难以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教师参与教研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一味地强调理论教学,然而实际取得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具体而言,化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表现出的创新素质不高,坚持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考察。同时,化学教师简单地以教材教学为主,缺乏对外延知识的延伸扩展。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增加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全面性及创新性,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是化学教学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应该予以重视。作者根据上文对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改革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2.1创新方法

创新方法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头戏,关系到整个化学教学系统实效提升。学校应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定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通过集中备课、演练或研讨等形式,建立教师之间良好的经验互动关系,及时更新他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指导他们实现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应用化、趣味化以及综合化,向其传输先进教学理念,包括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等,并督促他们付诸于实践行动,从而使之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主导职责和功能,强调对化学实验进行示范操作,启示和引导学生反复进行自主练习。在此过程中,化学教师还要实时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态,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给予其适时适当的指导,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顺畅开展。此系列行为完成后,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化学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向指导,防止错误行为重复出现。

2.2丰富项目

新时期,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并结合实际办学规模、教学需求,适度加大对相关建设的投入,包括场地、器械、材料等,以保证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充足的化学实验资源支持下,教师则需要注意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化学实验项目当中,以保证培养人才的先进性。例如,教师在精挑细选化学实验项目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引导其自行查询相关资料,要求他们展示得出的结论或见解。此后,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如此,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还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力、自主思维力以及总结表达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2.3完善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体,评价标准以成绩考核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操作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化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单一的评价标准,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层次,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师生的认识,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化学实验教学被评价标准体系,对学生作出客观、理性、全面的评述,以指导他们更高层级的发展。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系统应该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动手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总结报告等,重视整个过程,合理地配置其相互之间的比重,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化学实验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可以为学生营造公平、合理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抄袭、偷懒等不良现象,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有所不同,本出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作者希望更多学者参与到研究行列,认真审视当前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现状,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推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

作者:闫俊青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章文伟,李育佳,张剑荣,朱成建.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77-80.

[2]强根荣,孙莉,王海滨,裴文,杨振平.理论与实践贯通专题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180-182+192.

第4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化学科学素质;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为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更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验教学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心路历程。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研究化学的最根本方法,而学生的创造体验也往往寓于实验教学之中。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

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是极不妥当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而且这种情形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背道而驰,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新课标在教学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列出来,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不是只重结果,也不只是进行单一智力的培养。这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求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

2.1 通过生活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

化学科学源于自然,它与能源、材料、环境保护,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方面的发展,认识它们的真实现象与书本知识的联系,不仅是化学课科学素质教育急待开发和利用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激发探索、学习和创新的动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许多化学实验之后,都安排了许多和演示实验相关的生活小实验,如在初中化学新教材中就出现了大量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家庭小实验”, 如:“用身边的材料制一个化学电池”,“肥皂的制取”,“食用白醋含酸量的测定”等。充分利用这些实验,使学生能经常地密切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身边做起,自觉地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并从中获得知识应用后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探究创新的动机,养成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习惯。

2.2 通过课堂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

并进式实验教学(又称边讲边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讲授新课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如能将这种教学和学生自己创新性的思考结合起来,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综合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非常重要。这种教学形式的实验内容多为定性实验,并且具有使用仪器简单、药品的用量和种类较少等特点。为了使这类实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试着将这类实验尽可能设计在简单的仪器中进行。例如: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这节课上课之前,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实验方法,采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进行金属活动性性质的演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步骤如下:“在点滴板两穴上各放一小块pH试纸,在试纸上滴一滴水,分别将去掉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按压在湿润的试纸上,观察现象”。实验结果是镁条立刻在pH试纸上留下蓝色的印迹,铝条一段时间后(约30秒)出现浅绿色印迹,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性强。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智力,我们还可以用锌、铁、铅、铜等金属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锌、铁、铅均有显色现象,而铜没有,从而可以定性区分金属的活动性。

3 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中学化学实验现象一般较为明显,但有些实验如溶解放热、吸附作用等,教师演示时学生较难感知现象。如果教师能将静止实验让它动态化,即设计成的“动态实验”后,可明显改善实验效果。例如:演示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时,可将试管注入2―3毫升水,加热至沸腾,离开火焰2―3分钟,再向试管里的水中投入1―3粒氢氧化钠固体,结果止沸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样学生对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就有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再如演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在塑料瓶中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取煮熟剥壳的鸡蛋堵在瓶口,注意堵严不要漏气,取下鸡蛋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迅速用鸡蛋堵住瓶口,鸡蛋慢慢被吞入瓶中,从而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总之,“动态”实验往往综合一些物理知识,将看不到的现象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这样能明显提高演示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4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用"探究法"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有如下弊端:

4.1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

4.2 验证性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慧、手脚束缚得死死的,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4.3 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反正书上的结论是正确的,做不做一回事。""如果实验事实与书上有矛盾,照书上写的填不会错。"这些想法反映了学生们的惰性和无可奈何。

与验证性实验相反,探究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 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忠诚老实地记录。谁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

2. 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能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独立操作完成,既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又包含了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和实验技能,又学到了科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5 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化学家庭小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5.1 家庭小实验加强了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而家庭小实验以其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特殊魅力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深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平日学生对蜡烛的燃烧、铁生锈的变化等现象视而不见,通过家庭小实验,学生懂得了蜡烛燃烧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火焰的层次等知识,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锈蚀的方法,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2 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由于受客观条件和课时任务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动手的机会较少,这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缺陷,而家庭小实验却可以很好地消除这一不足。例如:学习了水的净化知识后,可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学生可以在家中通过查阅教材和其他资料的方式自己动手设计完成,从而使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5.3 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许多化学知识的教学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如“测定酸雨的PH值”、“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短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为一般性的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辅之以家庭小实验,既可以克服时间限制,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也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动手的机会,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更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学仪器与实验》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2011.12.

第5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培养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重要载体。化学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搞好实验教学。化学实验它的综合性比较强,与物理知识、化学基础知识等密切相关,因此中考中通过对化学综合性实验的考核,可借此检测学生掌握了多少化学知识并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农村中学教学条件普遍较差,很多实验学生没有机会加以实践,只能靠教师讲解,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很差,也造成很多学生比较怕做实验题,怕考实验题。那如何做好实验教学呢?本文对此进行以下一些探索。

一、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畏难心理。

我们农村初中的教学条件比较差,很多化学随堂实验都无法做,更不用说让学生做分组实验。仪器也只是拿给学生看看,学生根本没做过实验,实验大都是靠教师讲解,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加以实践,对化学实验的畏惧、畏难心理较为严重。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畏难心理。比如:采用一些替代药品、替代器材做演示实验和观看实验录像等,同时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老师应该告诉学生,我们没条件做实验,不等于我们就不用学化学,不用学化学实验,中学化学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实验。既然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能掌握好相应的理论知识,我们就可以想象出整个实验的情形,就可以学好、掌握好实验,借此来消除学生畏惧、畏难心理。只要我们能掌握好相应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的讲解,弄懂实验原理,进行理论推导实验,我们就可以学好化学、做好实验题。在日常教学中要安慰学生并增强学生学好化学实验的信心。

二、组织学生搜集和利用农村实验资源,力争实验教学本土化。

农村的天然物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农村化学教师要利用好这一天然有时,将相关的天然物质的变化和书本的知识结合起来。有不少的化学变化在实验室很难做,但在农村去随处可见,随处可取,农村化学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觉这些现象。比如,新磨的刀的刀口比起刀背更容易生锈;生石灰拌水后粉墙,墙面“结壳”后怎么会“出汗”;白醋去除水垢等;以此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丰富多彩,在不经意之中,人们经常遇见一些化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从而培养起经常关注身边,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注意到其中的微妙与有趣,潜移默化地缩短其与化学学科的心理距离。

三、利用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农村的不少说法是人们长期的生活经验的总结,但有很多说法不科学的。并且这些说法大部分的来源都是生活中的化学表征,我们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现象,分析原因,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些说法的原因,使学生对这些说法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锄头、铁锹等农具在农村不用之后要把它擦干净,放在外面晒干后再放起来,我们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探讨实验中,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这样做的好处,并请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的农具是怎样存放的,再启发学生探究存放农具的最好防范,从而达到全面认识金属的性质和具体掌握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也有神婆在“驱鬼”时就用木刀在纸上刺死鬼,发现纸上真的流血,我们在进行酸碱指示剂中无色酚酞遇碱变红的实验中的教学时,将浸过无色酚酞的纸装模作样的用浸过氢氧化钠的木刀切,学生发现真的有血,让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课题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打击封建迷信,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农村学生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仪器。如在完成教材上的“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学习后,可以创设一个家庭小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利用废旧干电池设计实验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生可以利用家里的现成材料(废干电池、白醋、铁丝、剪刀、砂纸等)作为实验用品来完成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有利于他们提高以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特别是一些经典实验就更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优秀范例,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设计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引导,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创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五、阐明化学实验规律,对实验进行总结,指导学生解题。

化学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在讲解实验时,向学生分析每一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再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实验”,后做演示实验或观看实验录像。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通过对实验进行总结,阐明化学实验规律和注意事项来指导学生解题。那我们怎样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我觉得要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1、综合中学物理知识进行相关的复习

物理与化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解答化学实验题时需要结合相关物理知识,特别要注意压强与实验的关系。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都跟气体的压强有关。这在日常教学和复习中,需特别关注。例如: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是利用物理知识中的压强差原理。也就是说只有系统内外有压强差的存在,才会观察到产生水柱或有气泡逸出等现象。因此要设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也就要以此原理作为出发点加以考虑。

2、结合一些物理和化学常识进行复习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重要性 目标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59

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承担着增强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的有效学习不仅可以增长化学知识,更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养成科学的习惯和思维。有效的实验教学无论是对于学生的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还是综合素质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是开展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更是开展有效化学教学的重要抓手,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想达到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必须注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然而,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不重视和化学实验教学的不给力也是目前教学中的一种普遍存在。我认为抓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既是重要的,也是迫切的,本文试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充分认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要从整个化学教学的高度来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化学课程是一门典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可以说,实验对于化学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研究方法,与化学理论相辅相成。通过实验我们推测得出理论,同样,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又要通过实验去验证,这是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化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下,只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无视或忽视实验教学的做法,是一种人为的分割,给化学教学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实验占据了化学教学的大部分篇幅,是个重头戏,同样,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综合、完整的看待实验教学,把实验教学放到整个化学教学的过程和高度去认识。

其次,要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上来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而实验恰恰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新的课程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将目标、要求、标准制定的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明确提出要“重视学习化学实验和研究方法”。我认为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必须顺应新的要求,把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更加全面的把握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并强调三个层次目标的有机统一,所以,顺应新的课程改革,化学实验的教学需要更加全面的把握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而且要将三个层次的目标有机融合起来。对此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强实验与理论的结合,以实验促进化学内容掌握。理论和实验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理论,化学理论是对化学规律的总结,具有高度概括性、广泛适用性、相对稳定性,实验的结论落实到理论的高度,更有利于化学的传播和发展。同样,化学教学也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探索的方法。加强实验与理论的结合,以实验促进化学内容掌握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化学理论具体化、生动化,通过具体的演绎,通过实际的探索加深高中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的掌握。

二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实验是一种实践操作,动手操作的能力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于学生实验学习基础的要求,加强对实验实践操作的重视和投入,不能以教师讲实验、演示实验替代学生做实,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既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与技巧的必然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方面,一些细节、一些仅仅讲理论所容易忽视的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弥补,而这是学生更加全面、综合的掌握化学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另一方面,一些新的具体的问题也常常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发现的,而这则是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的一个良好契机。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通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内容、实验操作步骤,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也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实验教学的深度,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而且要严格要求,让学生规范操作,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做一些具体的验证实验,而且要将一些现实的问题带入到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去做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第7篇

关键词:高中 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理论 求证求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204-01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组成学科,是人类探究物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研制新物质的一门科学,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学科乃至新兴学科――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工具性学科。若将化学教学做两分法解剖,其一为理论教学,其二为实验教学,二者共同架构起化学教学的基本样态,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作用于学生对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积淀。那么,从化学实验教学说来应该怎样的求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完善实验教学方式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对规范性操作的要求较高,仅仅依靠教师的课上演讲很难保证教学效果。而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将精美的画面和风趣的动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通过直观、形象又富有趣味的动画或视频方式将枯燥、复杂的实验操作技能完美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气氛既愉悦又活跃,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实验的规范性操作和基本实验技能。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帮助演示一些实验仪器和试剂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且不宜控、实验过程危险性和毒害作用较高的实验操作。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演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性知识,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更得心应手地进行实际实验操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二、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基本前提是对操作要求的严格规范,由此,应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强化学生的实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应秉承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实验操作知识体系。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检查学生对实验规范操作的基本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实验产生的现象和数据进行规范记录,教师还要及时备份学生的实验数据,防止学生进行篡改,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积极开拓第二实验课堂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在加强课上实验教学的同时,应当在课下时间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拓学生的第二实验课堂。教师可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设计可行性实验,并将其引入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日后的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结合化学处理及检测技术,就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研,引导学生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对实际课题的研究与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开展文献调研、独立进行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联系当地环境、药品及农产品质量检验局等部门,组织学生参与各部门检测人员的实际样品测定工作,使学生通过参与了解实际操作的完整检测过程,学习到各种样品的实际采样方法,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选取原则及操作方法,并了解制订实验方案及分析常规项目的方法。通过开展第二实验课堂活动,学生既熟悉了分析化学实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又体会到了其对于实际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更深层认识。

四、合理实验考核方式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引入科学、适当的考核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质量。实验教学的考核重点应当放在课前实验预习、课上实验过程和课终实验结果三个方面,各部分所占分值应当按照20%、30%和50%分配。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第二实验课堂的表现,正确分配考核中第一实验课堂与第二实验课堂所占分值,可参考80%、20%的比值。对于第一实验课堂学生表现情况的评判,教师应当从预习情况、实验表现情况、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及准确性等方面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于第二实验课堂学生表现情况的评判,教师应当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思维和具体情况,以及所提交实验论文的撰写情况等方面来综合评价。考核方式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被动型学习方式向独立、思考、探索型学习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在新时代下,“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化学实验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优化已有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突显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为新时期我国高中教学事业真正走上素质教育道路提供有利的保障。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有利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学习化学学科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协助者、辅助者的角色。以“加热条件下钠和氧气的反应”为例,教师可以先根据实验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提出各种猜想和假说。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谈论,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在试验中进行证实。比如,如果直接把钠放在空气中加热,便会得到白色的固体,并不是淡黄色的。为此,可以以该问题为核心,展开讨论。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钠在加热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发生其它的反应。教师也可以巧妙地引出过氧化钠的性质。即过氧化钠在和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后,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钠。如果想要得到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则必须改进已有的实验装置,需要在纯氧气中进行。通过小组讨论,改进实验装置,对应的实验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还能巧妙地过渡到本堂课教学内容上,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新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并能感受化学实验的微妙,科学具有的严谨性。进而,有利于他们认真对待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课堂演示实验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充分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有效的趣味情境,进行演示实验。由于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核心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要意识到课堂演示的重要性。以“利用硫酸亚铁、氢氧化钠来制备对应的氢氧化亚铁为例,在该实验中,教师可以先采用常规的实验方法来制备氢氧化亚铁。具体来说,先要把氢氧化钠逐滴滴入对应的硫酸亚铁中。在化学反应结束之后,并没有看到白色沉淀。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间进行讨论,为什么在试验中没有看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氢氧化亚铁在氧化过程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如果想要得到白色沉淀,需要在隔绝空气的下进行实验。教师可以例举出一些关于隔绝空气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滴加氢氧化钠的时候,需要滴管深入到准备好的油状灌输液面下,使整个实验过程都处于隔绝空气的状态下。而经过该实验之后,并没有达到想要的实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教师可以引出高考中相关的实验题目,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主要是在利用稀硫酸和铁的基础上制作出硫酸亚铁,产生的氢气会将溶解在原来溶液中的空气排出。并在利用气压差的基础上,把之前装好的氢氧化滴入,这时便能看见白色的絮状沉淀。在优化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加准确、全面地观察演示实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叫一些学生来操作优化后那个得出白色沉淀的实验,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

三、注重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对实验报告引起重视,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详细而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准确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加以解释,得出相关结论。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需要观察的方面,怎样观察,如何准确记录。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在实验报告中需要准确应用化学语言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各种现象。比如,在描述钠和水反应现象的时候,学生不能这样描述:漂在水面上,在水中跳来跳去。这就使对应的实验报告不具有其严谨性,无法作为相关实验得出的理论依据。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改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优化教师教学方法,极大地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成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同时,在一系列化学实验中,学生也能更好地体验、感悟,具备严谨的科学思想,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埋下伏笔。在此过程中,学校也要对化学实验教学引起重视,不断优化已有的实验设备,化学实验能力考核方式。从长远来说,我国高中教学事业也能步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向永彪,陈文娟,张业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