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2 15:04: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最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
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xxx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最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记录数量,了解负数的价值;
⑴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
⑵师叙述,生记录。
师:客车到达A站,有8人上车,有6人下车。
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8人,转出5人。
老师8月5日在上个月的基础上续存2000元,8月24日取出1500元。
⑶反馈交流。
展示学生的记录情况:文字、+、、
师:哪种方法能让人很容易看明白其中的数据变化?统一到+、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可以将+称为正号,将称为负号。
⑷介绍你知道吗?
说明:数学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实大家的这种记录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记载。
投影出示,教材第9页的一段话。
⑸点明意义。
师:其实,在客车到达A站时,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其间数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出仓粮食的数量和入仓的数量的变化也是相反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相关的数学知识认识负数。
二、联系生活,理解负数的意义。
1.教学例1
⑴每天7:30,中央电视一台都有天气预报。在2006元月的某一天,南京市的气温是零下3度到5度。
师: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度?最低温度呢?
出示教具(一个自制的温度计),提问:怎样在这个温度计上表示出这天的最高温度是5度?
请学生操作,追问:你是从哪儿数到哪儿表示出5度的?零下3度,在温度计上怎样表示呢?
让学生意识到表示表示零以下的温度有困难,引出 0。
确定0度以后,请学生重新表示出零上5度,零下3度。
师:你是怎样数刻度的?
⑵说明:2006元月的某一天,最高温度我们是从零开始往上数,因此这个温度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5℃。最低温度是从零开始往下数的,这个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记作-3℃。
⑶正、负数的读写法。
说明:+5读作正五,在写的时候只要在5的前面加一个+正号。也可以省略正号直接写5。-3读作负三,书写时先写负号,再写3,符号不可以省略。
2.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利用香港的图片介绍摄氏度和华氏温度。学生读出温度,说说是怎样读的。
其余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反馈交流读写的方法是否正确。
小结:用+5、19和-3、-11、-7区分了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和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
3.教学例2
⑴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与图片,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海平面,什么是海平面呢?介绍相关的知识。
说明: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⑵提问:你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写数,反馈交流。
小结:用8844和-155区分了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
⑶提问:你能把我们刚才学过的这些数分分类吗?
小结板书: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吗?是不是负数?为什么?结合例1和例2的图片理解0与正负数的关系?
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1
学生读数,在将相应的数填入圈里。
反馈交流,教师:8是正数吗?0该写到哪个圈里?为什么?
2. 练一练2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负数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
1. 读一读。
⑴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产生、形成的过程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学生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和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个说话游戏,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义相反的话。
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步感知相反意义的量,促进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二、认识负数
1.了解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凤冈到六里的1号公交车下去了5人,2号公交车上来了5人。
师:老师进行这样简单的记录,你们觉得这样的记录清楚吗?(指名汇报)
(2)课件出示表格,学生讨论。
师(小结):“上车5人”和“下车5人”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老师这样表示没有区别开,你能创造一个既简单又明了的方式来记录吗?同时,让别人一看就能明白你所表达的意思。
(3)学生动手操作。
(4)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记录方法。(生上台展示)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记录,很好。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数学家们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早在1700多年前,中国的数学家刘徽就首创了两种方法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开始时用颜色来区别,后来用摆放位置的正与斜来区别。
(5)比较学生的记录方法。
师:这些记录方法,哪一种数学味最浓?
师(把加符号的两个数字板书在黑板上):加符号的这种方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400多年前的法国数学家吉拉尔创造了“+5、-5”这种方法,一出现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直沿用到现在。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创造一个简单明了的记录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习得过程,并在创造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用加符号的方法进行记录的探索过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用符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师:现在我们也用加符号的这种方法来记录一些相反意义的量。
(2)一生说例子,其他学生记录。
3.引入正负数。
(1)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并思考:黑板上写的这些还是数吗?如果是数,它们是什么数?
(2)师板书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
(3)课件出示数的读法。
(可以指名学生试读,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讲解)
上车5人:记作+5,读作正五(这是正数)。
下车5人:记作-5,读作负三(这是负数)。
(4)介绍正负号。
师:+5前面的符号叫正号,-5前面的符号叫负号。
师:这些数的正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那负号可不可以也省略不写?
(5)板书正负数。
师:正数只有黑板上的这些吗?说得完吗?说不完时加省略号。
师:负数是不是只有这些?说得完吗?说不完时加上——(省略号)
(6)学生交流。
师:我们对黑板上的数有了新的理解,把你的理解和同桌交流一下。
4.正负数的运用。
(1)师:由于生活的需要,我们认识了负数,现在我们来看看负数在我们身边的应用。
(2)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出示:零上20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
(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找相应的温度并记一记)
师(出示温度计):零下5℃在哪里?它肯定在谁之下?我们要找零度以下的温度,肯定在0℃以下去找。(引导学生思考零下的温度该怎样表示)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大量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负数的意义,使他们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5.思考0。
师:我们把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那么,0是正数还是负数?(学生分组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0这个数比较特殊,是正负数的分界点。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却必不可少。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以前学习的0表示没有或表示一个起点,这里的0℃是不是也表示没有?什么时候的温度表示0℃?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温度计上寻找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并通过设疑,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0的归属问题。】
6.用正负数表示海拔的高度。
师(出示插图):我们要用正负数表示地貌的高度,你们觉得应该拿什么作为它们的分界点?换句话说,就是把什么看作0?(学生用正负数表示地貌的高度)
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用正数来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华山比海平面高2000米,记作______米,死海比海平面低392米,记作______米;哈尔滨的温度为零下15摄氏度到零下3摄氏度,记作______℃。
2.生活中的负数。
(1)我国发射的嫦娥卫星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会达到( ),而背阳面的温度会低于( );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中的温度能始终保持在( )。
A.-100℃ B.21℃ C.+100℃
(2)每个足球都规定了标准重量,有三个足球分别称重后与标准重量相比,做了以下的记录,说一说这样记录的意思。
1号球:+2克 2号球:0克 3号球:-3克
(3)食品包装袋上有“500+2g”这样的标记,你是怎样理解的?
3.动脑思考。
原来王叔叔在5楼,他从5楼往上2层,记作+2层,那么从5楼往下1层,记作_____层。这里把( )看作0层,如果王叔叔现在2楼,他往上2层记作_____层。同样是4楼,为什么一会儿记作-1层,一会儿记作+2层?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目的是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如第1题是基础性练习,巩固学生对正负数的读写和认识;第2题是深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负数的意义;第3题是拓展性练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用负数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关键词】学校;交通安全;机制;建设
我校中心校现有教学班 13 个,学生800余人,教职工40余人,是规模较大的一所小学,学校地处广安至前锋公路旁,学生上下学期间,来往车辆很多,交通环境极为复杂。为确保师生出行安全,学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广安区公安局交警三大队共建下,以“保护生命,平安出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现将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建设情况浅述如下:
1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
1.1 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教育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余行政人员为成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1.2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学校与各部门、各班主任、各学科教师签订了包含交通安全在内的《安全管理责任书》;通过校报向学生和家长印发了《小学生交通安全守则》,明确了责任要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成员抓落实和学生家长、社会力量全力配合抓的良好局面。
1.3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探讨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新途径和新方法。学校把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召开层层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组织领导班子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领会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完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如:“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例会制度”、 “放学路队制度”等;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探讨落实交通安全的途径和方法。召开教师安全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召开学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并举行争做“交通安全小卫士”活动。
2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开展活动,增强意识
2.1 我校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交通安全教育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每学期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学初、放假前学校都要集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播放交警部门提供的交通安全教育光盘和电视片。以具体的事例、直观的影像使学生受到教育。同时,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并印制了《致家长一封信》,请家长一起配合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2.2 学校经常举办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校园内设立了交通安全教育示范角,开展了“模拟公路、街道”活动,在校内选择合适的场地,请交警三大队的同志们到学校,按照公路、街道的模式,施画各种交通标志标线,借助实物场景现场教授学生认识各类交通标志、标牌、标线,增加直观印象,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3 为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教育氛围,学校在校园里设置了交通安全标识牌。
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橱窗、板报、知识挂图、各种宣传材料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每学期,学校、班级的板报更换2-3次,学校还邀请交警三大队的警官到学校做专题报告。为使交通安全深入到家庭,学校利用家长会时间,组织家长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讲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为使交通安全教育由学校辐射到社会,学校还适时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农村、街头、社区进行宣传,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学习、宣传、参与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3 加强督查,长效管理,养成习惯,确保安全
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学校设立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交通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并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抓,抓反复,一刻不放松,以加强学生的动态管理。
3.1 严格执行车辆的规范管理制度。学校规定凡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严禁骑自行车上学和上路。年满12周岁的学生如骑自行车上学,要求学生自觉学习交通规则,严格按要求去做,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
3.2 为使学生安全过广前公路,学校坚持放学路队制。在学生放学高峰期,设有专人负责路队制护送学生,维护路队制秩序,保证各个路口的学生安全穿过公路。由于此项工作到位,使学生的路队井然有序、顺利通行,保证了学生安全。
3.3 学校加强管理,将学生动态交通行为纳入学生个人、班级考核,作为评选文明学生、三好学生,文明班集体的重要内容,并与学生操行评定结合,对于违章或发生交通事故者,取消评优资格,严重违章者,学校给予处分。因此,近几年,学校无一例蓄意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形成了良好的遵规守纪的校园氛围。
一、明确实习目的
技校数控实习注重培养实践技术,并且实践教育是技校培养学生最重要的方式。因为进行实践就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对基础知识熟练地运用到现实的操作当中。实习的目的在于为企业培养人才,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企业需要的人才在学校中进行培养,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技术理论,练习操作方法,实习让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这对于培养企业人才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二、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控实习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会阻碍学生的创新;单纯的实践,会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牢,使实践的难度增大。学生没有掌握好理论知识的话,在实践中操作数控设备时,有可能会损害设备。所以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通^实践,学生能切实了解生产的实际情况,了解在真实生产中产品的制造过程,并且还能大致了解机械生产的运作过程和方式。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在技校实习的过程中观看有关企业车间数控技术的纪录片,并且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数控车间,让学生明确零件生产的全过程。在技校学习中,首先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在实践中注重理论的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到企业以后能够更好地使用设备,避免做出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对于生产的零件,如果不按照规定生产,不合格的产品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那么对于环境也是一种破坏。
三、制定实习任务
在短短的几周之内,学生需要熟练地掌握对设备的操作,这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明确实习目的与目标,才可以更好地制订学习计划,高效地完成数控实习任务,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完成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大约三周的实践培训,第一周是数控车削的实践培训,第二周是数控铣削的实践培训,最后一周是数控车削与数控铣削的实践培训交替进行训练。传统教学都是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在车削设备和铣削设备上进行训练,然后将小组的作品作为作业上交,让教师评判。此时,这个作品代表的是整个小组的成绩,对于教师来说,不能依据小组的作品去评价组内每一个学生的理论知识学得是否扎实、操作是否熟练,也不能评价组内每个学生的综合水平是否过硬。但是对于三周的实践培训来说,最终的目的在于考察每个学生的综合水平。所以应该在小组训练的基础上,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作品,考察学生的个人能力。
四、设置奖励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实习的效率,应该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并在学习之余开展数控技术的比赛,由专门的教师制定比赛的要求和章程。大概内容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大比拼和实践操作比赛。比赛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技术,需要每一位学生参与,并对胜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这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控技术学习的热情,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缩短校企距离
技校数控实习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缩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后,也可以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企业安排的生产任务。学生在学校的实践中学得越好,那么他们在企业的生产车间中,就越能够熟练地操作设备。这样企业对于学生技术培训的开支就会有所减少,那么就有更多的钱投入到车间生产中去。只有学校和企业缩小了距离,才能有效提高行业生产率。
六、小结
随着计算化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新媒介逐渐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为高校摄影急需融入新兴的多媒体媒介,如微信微博等客户端。“摄影基本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综合性课程,一般的课时满足不了教师讲授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教学出现的种种问题显示,有必要开展帮助学生学习摄影课程的第二课堂,即利用微信微博等应用软件在摄影课程中发挥的强大作用。将微信微博引入到“摄影基本技术”的课程教学中,可以较好的弥补课时过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教学互动,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摄影基本技术”课程学习的效果与目标。
微信微博的教学应用给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和学习情境,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摄影教学目标。同时也不能单纯的把学生获得的摄影拍摄技巧技艺加指标量化成为质量评价标准。我们应将传统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知识、能力、技能在内的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能效观。教师在开展摄影教学前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混合式、头脑风暴法学习的策略,利用微信微博辅助教学的主题规则以及参与学习的技巧等,开展课堂教与学,以此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表,使教学质量有所保障。教师应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进程进行控制,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问卷,使其充分了解学习需求后进行教学反思。
一、微信微博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
笔者根据走访调查和实习的高校实际教学情况,选取了大庆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专业所使用的摄影课程教材《摄影基础教程》中的-个章节“摄影构图”为依据,展开教学案例的设计步骤。“摄影构图”这一章节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知识点:拍摄位置的选择、画面布局的设计和视觉要素的组织。摄影构图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图法则是要求每位摄影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在了解构图方式之后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摄影作品。
笔者认为“怎样组织视觉要素”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摄影构图的法则运用是难点。
1.微信辅助高校摄影教学的案例设计
在摄影教学的实际课堂中,摄影构图法则的熟练掌握的教学目标一般在两节课90分钟之内完成,教学内容包括视觉要素的概念讲解、怎样选择最佳拍摄位置、画面的布局、组织视觉要素等,信息量很大。在对摄影课程老师的采访中,表示学生在学习摄影构图的方法与技巧上还有待加强,在构图法则上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要紧密结合,此外一幅摄影作品所体现的构图法则可能并不单一,要分析的面面俱到。对多幅作品的构图法则加以练习分析,提高自身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1)微信内容的选择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所包含的意义和要素之多,多角度多思维的解读分析非常重要,掌握摄影作品的赏析方法在帮助认识理解摄影作品上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根据高校摄影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确定摄影构图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点,了解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然后通过树枝状的分析结构图来解读摄影作品,并将摄影作品的精华所指意义链接定义为摄影作品解读的过程通过对摄影作品赏析方法的层层剖析,确定微信在辅助摄影构图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a.视觉要素是什么;
b.怎样选择最佳的拍摄位置:拍摄景别的选择,拍摄方向的选择,拍摄高度的选择;
c.画面的布局设计:主体,陪体,前景,背景;
d.组织视觉要素:呼应,对比,节奏,对称,发散。
(2)微信内容的组织
通过对教学知识点一层一层的解剖分析,由简到繁,由难到易,由抽象的转变为具体的,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一级级循序渐进的接受课程内容,并学会融会贯通,把看似繁复杂的课程知识点转变为多级信息,分为多个片段和层次,减轻认知负担。微信主要的推送页面将选择“渐进原则”分化知识信息,指导学习和递进的工作关系。在微讨论组或互动社区上选择融会贯通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加入交流学习的过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使学生接收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片段,还要设置自定义、分类等项目,加强学生利用微信学习的使用感。
(3)微信内容的呈现
微信内容的呈现一般是指界面设计和信息方式的选择。微信的界面设计应该简洁明了,图文配合,并注重比例关系,拉开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之间的反差关系,可以从排列形式、字体大小和颜色上区分。信息的方式主要以摄影图片和文字解释为主,可以辅之概念结构、流程分析等手段,让学生对摄影作品的?p析更为深入和明确,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2.微博辅助摄影高校教学的案例设计
学习者通过微博的学习主要是主页信息和微群聊天。主页信息主要摄影构图这一章节的理论知识,微群聊天则可以让学习者之间相互探讨交流,自主学习,从而在理论、情感、技术等方面实现辅助摄影教学的目的。微博主页信息的者一般是摄影老师,微群中的参与者是学生主体。
(1)微博内容的选择
在摄影课堂上教师讲解主要的重点难点知识,并将教学的主要内容碎片化,提取本章节关键词如视觉要素、拍摄位置、画面布局等等。微博在内容的选择上就可以使用这几个关键词进行进一步的解析与拓展,实现对教学知巧点的转化与补充。微博类型的选择不仅包括相关摄影教学内容,还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解答疑难问题的形式,以学生对摄影作品的了解程度来安排微博?热莸男问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等等形式来选择微博的内容等。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教学档案数字数字化建设的涵义,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档案是教学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也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传统的教学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主要工作对象,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完整工作流程、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手工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学档案将以电子文件出现,但却没有对应的系统的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迫在眉睫。
一、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各种载体的教学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通过互联网进行联机检索和阅读,实现资源共享。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建设最基础的工作。
二、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点
1.便捷实现多种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
电子档案可同时将文字、声音、影像等内容集成保存, 并可借助计算机实现任意组合编辑,极大增加了档案的编辑性、可读性、可视性,丰富了档案的内容。
2.信息存储容量大
电子档案体积小但存储容量大。一张cd-rom光盘可存储650 mb,相当于30万汉字的图书1000册、35万张a4打印纸上的文字信息或10万张图形信息。
3.便捷实现检索浏览
电子文献由于具有全文数据库的结构和相应的按自身逻辑关系组织成相互联系的网状结构,通过数据库、检索软件等技术,借助某些关键词,能够便捷的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方便了用户检索,提高了检索效率,免除了翻阅、查找实体档案的繁琐。在教学档案管理网络平台上,档案管理人员还可通过网络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提供利用;利用者亦可以足不出户地远程访问档案材料,网上下载档案信息, 或远距离、高速度的传输,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4.提高了教学档案的利用率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可被多人在不同地域同时访问、浏览、下载,同一份电子档案可同时为不同的用户服务,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三、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档案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化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档案业务管理,又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受高校现行人事制度的影响,目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年龄偏大,计算机操作能力一般,习惯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编研模式。而在信息社会,档案的载体形态和记录方式已呈多元化发展,一些必备的技能如数据存储和压缩技术、档案信息组织技术、检索技术等还不为多数人熟练应用,更不用说网络环境下教学档案的安全性问题了。
2.缺少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
档案材料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机械性”对教学档案电子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高校的教务工作更多受制于购买的教学管理软件,加上很多高校有自己的特殊的实际管理情况,因此个性化修改之后软件在通用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再加上计算机软件及其有关设备硬件差异,这些不足和差异都影响着电子数据的规范性和共享性,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四、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水平的对策
1.加强人员的技能培训
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工作的主体,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丰富档案专业知识,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来从事教学档案管理。
2.开发教务档案管理平台系统,实施教学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工程
加强归档的标准化建设是目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各高校都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络,并实现了教学管理软件辅助管理,这为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教学软件和数据库的应用提供了大量的“标准化”电子数据和材料,这为教学档案的标准化建设打下良好的数字基础,便于实现密集存储和快速检索;以网络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又为教学档案的网内和网际共享、传递打下了良好的交流基础,这些都为教学档案的维护、网内共享、公开和查询,特别是数据进一步发掘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条件。
3. 尽快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加强档案安全管理
在数字化背景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尤为重要。校档案馆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要结合《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尽快出台数字化背景下教学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标准和规章,特别是网站建设和管理标准、档案管理软件设计标准、数据库录入规范、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标准等,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实现对教学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
数字化档案给教学档案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补充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建立严格的监控机制、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外,还要加大设备和技术投入,结合存贮介质使用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等多种安全防范手段,积极对“病毒”和“黑客”等行为,确保档案的保密和安全。实现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机密性、可控性,以及网络、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4.加强数字化档案的工作质量检查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网络平台和工作规范建立起来以后,高校应根据积极实施管理纠偏。 并且基于网络进行的检查更为便捷,各个部门根据管理权限只要检查自己管理的模块数据库中的档案就可,这样可有效减少收储遗漏,更便捷的考核二级学院的工作质量。
五、结语
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数字化教学档案建立起来以后,可以通过对立档单位工作流程在线监督进一步提高原始数据归档质量,便捷实现档案资源在网上的、传递、检索和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