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15:04: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教学 机械制图 实践 重点内容

1、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的主要意义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是机械类制图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国家相关制图标准,能够有效掌握徒手、仪器以及电脑辅助制图等机械制图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投影制图原理并根据自身想象打造各种机械立体模型,灵活掌握机械零件制图与装配制图的方法。为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学习机械专业后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只有通过手工测绘、上机操作、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才能切实提高学习质量[1]。

2、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的手段

2.1要强化空间想象及阅读能力的培养

强化空间想象力和阅读能力是机械制图教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能够较好地读图、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机械制图能力的一项主要手段。机械制图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熟练掌握和运用正投影理论的前提下,通过对以前的点线面及基本体等内容的学习,充分掌握、灵活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经过从抽象到具体、从绘图到实物、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变过程,使传统的平面几何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自然产生空间立体几何的图像,从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对实物的各个部位的形状以及相对位置有着明确空间定位。所以,近年来国内部分高等理式院校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对一些不适合实际,内容陈旧对后面学习知识点关联不大的课程进行了删减,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增加了一部分有关读图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分配也加强提高学生的读图训练。可见,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读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投影理论基础,更需要平时的大量练习来加以辅助。不然,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可能形成较强的综合读图能力[2]。

2.2大力加强组合体的教学与练习

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读图练习过程中,学生对组合体的运用和掌握是一项基础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在课前提前为学生设定一些基本几何形体,让学生在课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不同组合并画出三视图,锻炼自身的思维想象力;二是以已知视图为出发点,教师主动构思出多种不同的几何基本形体,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强化和挖掘自身的空间想象力和构思能力;三是提升由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的能力;四是补画三视图中缺少的图线等[3]。通过以上一系列强化组合体的教学做法、训练,来大力地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3积极培养徒手绘图能力

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徒手绘图能力应当贯穿于机械制图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对徒手绘图能力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物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可见,徒手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表达创意、彼此之间交流设计思想的强有力工具,当然,它也是CAD绘图和尺规等无法替代的最原始、有效的绘图方式。训练学生徒手绘制草图要求心想、手到、速成三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较快地捕捉灵感。徒手绘图能力在CAD绘图软件出现后,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4]。

2.4强化机件表达方法的教学与训练

轴测图的立体感强,有着做图方便,修改灵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可以作为代替模型。在读图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边看图,边想象同时边画轴测图,这样,可以对物体上的一点、一线、一面都有着切身的体验。轴测图能把头脑中的抽象物体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读图能力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强化机件的表达效果。此外,在对基本体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轴测图的学习训练贯穿于整章教学中[5]。这样,既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轴测图绘制能力,又可以通过对轴测图的学习来加深对所学章节内容的理解。

2.5合理培养并锻炼零件综合表达能力

对机械零部件的进行表达练习是培养学生综合想象力、提高零件综合表达技能的关键,它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特别是零件的读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丰富该环节的教学内容,加大该环节的教学力度,并着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体会、掌握机件的综合表达技巧,才能不断强化锻练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水平[6]。

3、总结

总而言之,绘图实践是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它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绘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国家相关的制图标准、徒手绘图、CAD绘图等技能,掌握投影制图原理、熟练构造出各种立体模型以及零件图与装配图的绘图方法。可见,机械制图的实践环节,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测绘、实践、上机、课程设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才能够有效提高对机械制图教学中绘图实践的熟练掌握。

参考文献:

[1]卢传贤.工程图学课程建设与思考[J].《工程图学学报》,l998,(增刊).

[2]王慧.现代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3).

[3]狄渭波.工程图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4]张炳宗.面向21世纪制图课程内容和教材体系改革与实践[J].《山东矿业学院》,1998.

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AutoCAD;教学;结合

一、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要用最现代直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GDP的主力军,机械专业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点建设专业。《机械制图》对中职在校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CAD在制图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直观性强等特点。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着积极的作用。把机械制图与CAD有机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趋势。

二、传统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教学现状

很多学校都开设有机械制图和CAD课程,但都是分开进行教学的。这样CAD软件的优点往往不能与机械制图的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模糊不清。在CAD的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存在制图理论薄弱,使CAD的教学难以推进。所以,应把机械制图与CAD软件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传统机械制图与现代CAD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1)合理调整学科体系

将机械制图与CAD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保留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组合体的表达方式,适当精简几何作图的内容,增强学生徒手作图的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次序,轴测图适当分散到各章节中,机械图样切合现代新技术;将两门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总之,让学生掌握传统机械制图的精华,同时掌握针对性的新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更好发挥本学科的社会功能,为今后创造性设计打下基础。

(2)采用分段模块教学

将机械制图和CAD经过概述及探索后,结合机械制图学科体系,把CAD课程分为三大模块,穿插在机械制图中,从二维平面图形到三视图到实际的机械图样,一步步的完成,在每一模块中,安排一定的CAD绘图编辑命令,并根据这些命令选择相应的案例。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模块为二维平面图的绘制,要求掌握直线、圆、圆弧、椭圆、正多边形等,同时学会使用删除、复制、剪切等基本编辑命令,并初步了解绘图辅助工具,穿插简单的对象捕捉方法。当然每个模块还可以分成更具体,更灵活的小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性和可连接性,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目标,相对独立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标准。须注意的是,模块式教学应精选教学案例,每一案例要包含一定量的命令,多个案例相互衔接,以保证对模块所有命令能进行反复演示机操作练习,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

第二模块为投影作图阶段,讲解图层的设置及作用,增加构造线及多段线命令,更多的使用复制和镜像等编辑命令,合理操作图案填充及夹点快速编辑。投影作图部分是机械制图的一大难点之一,这部分是学生由二维平面作图思维转向三维空间作图思维的关键,是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阶段。应适时通过CAD软件教学来突破制图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利用轴测图和三维效果展示空间立体,运用模型空间与图形空间的转换,帮助学生完成由图到物,由物到图的过程,并更加清晰、深刻地掌握视图的“三等”关系,充分发挥AutoCAD的工具效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模块为机械图样部分,以装配图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学习文字的创建和编辑,掌握普遍的、常用的绘图命令及编辑命令。并注重标注及标注样式的修改。AutoCAD是现代化科学信息的产物,必须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等现代化实训场所,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机房,教师不用离开座位即可通过教师机向学生进行演示,同时也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效果。实现机前讲课,边讲边练,并随时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与检查,且每个学生所绘制的图样及过程都可以对其他学生进行演示、讨论,即增加了读图容量,又提高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活跃了学习气氛。

四、教学目标要体现行业需要

机械制图的学习要以行业需求为立足点,实践实训内容要与生产加工紧密结合。因此,可以从实际加工意引用一些图纸,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还可以采用实际加工零件,要求学生自己测量,并手绘草图,然后用CAD软件规范绘图,在此之中,部分掌握好的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用CAD绘图,修改也容易,图面美观,出图效果好,准确率大大提高。一般学生基本能测绘出台虎钳、三抓卡盘等机件的全部图纸,部分掌握较好的学生能用数天时间就完成叶片泵或齿轮泵的整套图纸。还有学生可以独立设计一些生活常用小零件的图纸,如耳机、u盘、手机壳等。实践表明,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AutoCAD也成了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为今后专业课程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第3篇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对其能否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学情分析,调整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整合、序化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了学生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关键词:

职业能力;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实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在我们的职业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高职教育实质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专业技能人才是其根本目的[1]。因此,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强化,对其能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胜任本职工作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成为社会与企业评判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而机械图样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重要技术资料,是交流技术思想的一种工程语言[2,3]。笔者所在课程组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实施改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1课程分析

1.1学情分析

作为高职院校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普遍活泼好动,对讲解理论知识的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对于偏向于空间思维的机械图纸识读,更是缺乏学习的兴趣和解题的自信。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用边练边讲的对策,克服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带来的困难,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小组间的互助解题、合作解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1.2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技能应用型人才[4]。对此,本专业广泛而深入地调研了江阴及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及相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及相关岗位需求进行了职业能力要求分析,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江阴及周边地区制造类企业,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现代班组长型”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在此基础上,课程组拟定了机械制图的课程标准,制订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图样的读法和典型机械图样的画法;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学习和贯彻制图新标准,具有空间构型和正确表达典型机械零部件的能力,熟练地使用Auto CAD软件绘图的能力;素质目标则要求学生具有使用手册解决常见实际问题的学习素质,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工作素质。

2课程体系改革

2.1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以上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经课程组反复研讨,重新确立了如下课程教学理念。

2.1.1职业体验激兴趣

“兴趣是走向学习成功的开始”,新课开始,带领学生参观接触校内外实习工厂,接触图纸,参观学长优秀作品、优秀学长海报等进行职业体验,甚至欣赏课程学习给自己生活带来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2.1.2模型制作促提高

通过在课堂中制作几何立体模型,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1.3强化软件讲实用

结合企业工作岗位中的实际应用,弱化尺规作图能力的训练,强化Auto CAD软件绘图能力。2.1.4注着重识图强应用紧跟企业当前工作岗位的迫切需求,加强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2.2课程内容整合

本课程原计划分为机械制图和Auto CAD工程制图两阶段实施。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绘图已逐步替代尺规作图。结合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对学生专业岗位群的分析,紧密贴合本地区的企业工程实际,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密切联系企业,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了贯彻课程教学目标,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社会的需求,课程组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将原有的学科知识型体系向项目化课程体系转化,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融合Auto CAD软件绘图技术,将机械制图教学与Auto CAD软件技术教学合二为一。具体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是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精简课程内容;按照机械制图新国标更新课程内容;按照现行知识体系的发展趋势取舍课程内容,如弱化手工绘图中的尺规作图,弱化相贯线和截交线的相关内容[5]。最终确定了以典型机械零部件图纸的识读与绘制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在选取内容时特别注意了零部件的实用性和典型性;同时融合了Auto CAD的相关知识点,将本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简单立体、典型零件等五大模块,具体安排安排见表1。

2.3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模块中的每个任务都从学习目标或问题引入,学生带着目标、疑问学习,先有结论,后有行动,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在教学中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典型零部件为载体,知识点融入各个任务)、理实一体教学法(读、测、绘并行,教、学、练一体)、分组合作教学(分小组完成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将生产实际案例和教师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的相关案例整合,进行典型案例教学、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逐步形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本课程在课堂中还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虚拟模型、电子挂图、视频演示及微课指导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实现了教材、课件、视频、网络等多种资源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早的树立了职业意识,加快了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果。课后,根据学情分析及教学中的观察,结合与学生的交流及作业批改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总结领悟式指导、提醒点拨式指导,诱发兴趣式指导及学生作业间对比式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提高。

3课程改革实践

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课程的教学采用项目式教学流程,分为任务描述与分析、相关知识与技能、任务实施与训练、知识拓展四部分,共7个步骤。其中,任务大多来源于职业岗位的真实项目。下面以读画轴承座三视图(如图1所示)这一任务为例,具体说明课堂教学实施过程。Step1任务描述:向学生展示轴承座三视图,要求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类型的组合体?并根据三视图,利用形体分析法识读轴承座三视图,抛出任务。Step2准备知识:为完成任务,学生需复习回顾诸如图1三等关系、基本立体三视图、组合体组合类型及表面连接方式等旧知,教师可以提问,小组展开竞答,帮助学生巩固强化。Step3流程示范:列举不同组合体为学生作示范,讲解形体分析法如何分线框,对投影,如何按投影、想形状等,并归纳总结读图步骤。Step4任务实施分读图和绘图两部分,与Step5教师总结和小组汇报交叉进行。Step4任务实施—读图:各组学生模仿教师示范流程进行读图,过程中采取组员相互补充,组间相互竞争的活动模式来激发斗志、促进团结,并最终相对完整的读清读透三视图。就各组员的表现,组长记载打分。Step5教师总结:教师进一步总结提升,给学生理清思路,并借助虚拟模型,让学生有个完整的认识。Step4任务实施——绘图:读图完毕后,教师给出轴承座实物,学生参照实物,利用Auto CAD软件进行绘图。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员间可以交流探讨。Step5小组汇报:各组组长汇报本组同学完成情况及遇到的问题。Step6任务评价:为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的培养意识,教师在对各小组组长进行检查指导后,组长下到各组对组员进行检查指导并打分,以防止教师一人忙不过来,不能及时指导到每位学生;同时也培养了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组长的自信心,如此执行下来效果很好,组长的积极性也很高。另外,组长采用每3周一轮换的制度,尽量做到公平公正,给每位学生锻炼的机会。课堂评价综合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及作业评价生成总成绩。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性评价。Step7知识拓展:为巩固课堂知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布置拓展练习。教师简单讲述方法,要求学生课后练习。通过以上4个阶段、7个步骤的课堂教学流程,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机械制图知识,提高了读图和绘图的能力。

4结束语

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机械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的养成,解决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引进企业典型实际案例,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读图及制图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真正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能力研究的新进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3(4):5-11.

[2]安淑女,闫照粉,王晓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材建设[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60-62.

[3]方小菊,陈继清.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7-29.

[4]汤向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第4篇

关键词: 机械制图;教学法;机制设计;画图;识图

在成人理工科类机电大专班为主的教学中,《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图样的绘制、机械图样的设计、机械图样的识读、计算机绘图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具有较强机械图样的识读应用能力,能够独立设计一些简易机械产品图样,能够运用计算机绘制常用的图样,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画图和识图的综合应用能力。

但现在的成人类大专班学生,大多是高中毕业,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触过生产实际,没有立体应用的空间概念,没有理论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的经历与经验,因此在学习这门课时难度很大。如何设计、安排教学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全面掌握科学、正确的投影、制图方法,具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具有较强的画图与识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开发产品等综合应用能力,将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根据《机械制图》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成人类大专班教学特点,探讨一种教学法的机制设计,通过最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方法安排,提供给教师们一种优化的方案与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彻底掌握《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画图、制图做“树根”,识图、用图做“枝叶”。

《机械制图》课程培养成人类大专学生的目标,是让他(她)们能够首先胜任工业生产中技术员的工作,即具有较强的制图、绘图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

为了将来很好的综合应用,必须扎实地从画图、制图做起,只有把每个学生的这个“树根”栽好,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是指导、安排生产的技术文件。以机械零件图和机械装配图为主的图样,一般都具有多个视图、尺寸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质量、技术要求等,或是多个零件的装配关系。要画好、用好这些图样,需要掌握全面、正确的投影、制图方法,具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立体感),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或知识。由于成人类大专学生普遍的底子薄、经验少,更需要教学中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注意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方法,完成由物画图到由图想物的两次转化。前期重点教会学生们掌握平行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重点讲解、训练的课题有:①空间点、线、面的三视图正投影;②基本几何体,例如: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台等的三视图;③切割体的绘制与识读;④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⑤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对照实物模型的三视图绘制及尺寸标注。只有培养起学生们扎实的基本功,才有以后的综合应用。

二、教法设计:多媒体教学来“画龙”,课堂总结来“点睛”。

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讲授《机械制图》这门课时面临两种选择,究竟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即课堂以粉笔、黑板、教具为主,还是采用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方法讲解。前一种方法,讲解具体、直观,便于课堂的启发式教育,但图解、实例不可能举很多,遇复杂理论讲解,会使学生感到过于抽象;后一种方法,讲解图文并茂,图解、实例丰富、全面,极大地启发了学生们的形象思维,但由于信息量很大,学生们会感到一时难以消化。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把两种方法综合应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方为最佳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来“画龙”:

不管是机械制造班,还是机电班,主要以运用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进行讲课,形象的比喻为“画龙”。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可以使学生们看到详细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图解、图样或模型动画。通过教师精彩、生动的讲解,学生们能高效率地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和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给学生们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主体理论方法的同时,可用AUTOCAD软件给学生们演示二维、三维图形的绘制,播放大量现代化工厂生产线、机器人、机床、生产图纸、各类零部件图片等资料,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使学生们了解到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技术应用情况,训练了学生们把机械制图与识图知识应用到工业生产第一线能力,使学完后,学生们似乎有在工厂工作了多年的“感受和经验” 。

2.课堂总结来“点睛”:

但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很大,学生们会感到一时难以消化,一定需要安排一章一两次传统的教学法的课堂总结。这时,不需要在理论上长篇大论,而是由教师借助实物模型,就本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刻剖析,现场解答学生们提出的疑难问题,解答由学生们提出的作业上的难题。通过课堂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将会使大部分学生茅塞顿开,学过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如果课堂总结来的及时、恰当,将起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

三、综合设计:理论教学来“搭台”,实例应用来“唱戏”。

《机械制图》课教学计划的前半部分主要是理论教学。首先,考虑到个人前途和社会需求,启发、培养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坚定学生们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和决心。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克服各种困难,重点培养学生们学习、掌握:⑴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⑵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的三视图与识图;⑶组合体的画图、识图与尺寸标注; ⑷机件外部形状的表达―视图:六个基本主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⑸机件内部形状的表达―剖视图: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⑹机件断面形状的表达―断面图: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⑺机件局部细小结构的表达―局部放大图;⑻常用简化画法;⑼表面粗糙度;⑽极限与配合;⑾形状和位置公差;⑿AUTOCAD软件画图。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将培养学生们全面了解并重点掌握:正投影和立体视图表达、图样的主要画法、图样的技术标注、技术要求及有关国标规定。这给结合生产的画图、识图、用图以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等综合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比喻为“搭台”,即搭了个戏台,如果继续努力,可以期待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一出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应用的“好戏”。

教学计划120学时,分两个学期上。在每学期后半段,结合典型零件图、装配图等综合图样,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和系统理论相结合,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和学生们的个人能力相结合,培养出学生们超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⑴培养学生们能绘制、识读中等以上复杂程度的典型零件图:

学生们平时必须完成习题册的作业,每学期绘制典型零件A3图样一张,包括想象该零件结构形状,了解图样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⑵ 培养学生们能绘制、识读中等以上复杂程度的装配图:

学生们平时必须完成习题册的作业,每学期绘制常用装配图A3图样一张,包括了解装配图的画法规定和特殊表达方法;分析装配图中各零件的形状轮廓以及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配合性质和连接形式等。

⑶第二学期末,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们独立设计出砂轮机、切割机等简易机械的全套图纸,使理论学习与生产开发相结合,使学生们具有设计、创新能力,为《机械设计》课学习打下基础。

⑷培养学生们能独立使用AUTOCAD2006软件,独立使用该软件绘制典型的零件与装配图的图样。第二学期末,学生们要通过考试,独立使用AUTOCAD2006软件绘制两张(老师指定)A3图幅的零件与装配图图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普及与AUTOCAD软件成熟,计算机绘图正逐步取代手工尺规绘图。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计算机绘图、徒手画图训练,适当减少尺规绘图的作业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工厂里转一转,在机加工车间看一看,在机械装配线旁站一站,与工程技术人员、车间工人聊一聊,亲身体验一下图样在生产流程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将来他处在工厂的任何一个岗位,担当任何一个角色都离不开图样,使他们真正的明确: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语言,是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机器的必备技术文件。

通过由感性到理性和理性到感性的反复锤炼,培养学生们能将机械制图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能规范、高效地进行尺规绘图、徒手画图、计算机绘图,能创造性地进行产品开发、设计,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识图、读图和用图,从而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综合实力。

《机械制图》课教学法的机制设计,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一套适应成人大专班教学特点的教学计划与方法,供教师们参考、使用,不同情况、条件下,还可适当调整,因材施教。通过不断的探索,只有用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教学,才能够保障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从而使机械制图课达到优秀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力.机械制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专业;素质;动手能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21-01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通过对近几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系统的投影几何学的知识不足,难以理解和完成比较复杂的投影关系;对相似的原理和概念缺乏比较和鉴别,运用时往往容易出错;作图速度较慢;国家标准意识不强。针对上述问题,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要想上好课,先做好老师。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各学科、各专业互相渗透的趋势日渐增强。作为一个老师,必须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问题,把"做中学"运用于课堂,防止知识老化。此外,热爱自己的职业,愿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2.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讨论式教学

我校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专业课程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顾学情,盲目按照普通学科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学生在上课时必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精选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彻底摈弃对教材进行琐碎诠释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中的一些容易忽视、容易混淆的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教学中还组织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进行广泛讨论,熟悉国家标准的内容,增强国家标准意识。

3.合理调节教学中的比例关系,做到精讲多练

我在教学中突出实践课教学,增加练习课的比例,重点训练学生提高制图的速度和质量。鼓励学生在大量的制图练习中探求和总结作图技巧,在实际作图时加以恰当运用;并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将其中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向所有同学推广,求得制图水平的整体提高。

4.加强直观性教学

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化抽象的投影关系为直观的视觉印象,降低问题难度。此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使学生有机会理解机械生产的各个环节,达到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的目的。

5.对学生严格要求,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图样作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生产实际和技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图,才不会影响图样的通用性。尽管学生对投影关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他们对图纸图线的要求不够明确,符号文字数字等书写欠规范,图画马虎。我在教学中注意强调国家标准的重要性,而且自己也以身作则,在板书图画时认真严格,指导学生作业时,重视图面质量,杜绝不规范制图。

6.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

如将投影变换、截交线相贯线的求解等模型演示效果欠佳的投影几何学问题用AUTOCAD及3DMAX等软件制成三维动画,在教师中的大屏幕电视上播讲,使学生能在任意角度观察到所求问题的投影变化,降低了相应知识点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7.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情

有个别学生因各种原因,学习困难。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倍地关心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出谋划策,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如采用个别辅导,区别对待后进生的作业,时刻鼓励他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逐步提高作图水平。

其中,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初步掌握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识图为主,以绘图促进识图的原则。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同过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身为人师,仅仅做一个知识的"录音机"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质量,在把握住课堂45分钟的同时,还应加强课堂、课外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尤其是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的专业课程更是感到无所适从。试想一下,如果这是我们的制图教师在课堂上对制图知识侃侃而谈的话,那学生能否接受呢?真是的经验是:学生除了感到这门课程太抽象之外,更会感到大脑一片茫然,充满了对这门课程的畏惧!相反的,如果我们这是让学生更拿起铅笔和直尺,在纸上亲自画一条直线,而后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线型中的粗(细)实线。学生感觉会更真实一些,他们也会通过亲自动手之后看到,自己画出来的直线是那么的真实。这便是我所要阐述的"机械制图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最简单而又最通俗的道理。

7.1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45分钟的价值,我在这里不再赘述。那么如何加强学生课堂动手能力呢?那就是"精讲多练"!即,教师在精讲的基础上一定要让学生多做必要的练习,以达到当堂消化和巩固的目的。练习题目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在把握好难易度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练。练习的形式:有一定难度的练习可以让学生跟老师一起画;一般难度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示,至于其中的对错最好采取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们自己来评判;比较容易的练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练习,这时教师要在班级中不停的巡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更要手把手的指导,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在练习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不断增强学生们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信心。

7.2课外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我校学生玩性重,很快就会把所学知识抛于脑后,因此一定量的课外练习必不可少。让学生自己设计加工些零件图实体,像组合体,需要剪刀、胶带、旧纸箱即可完成。在此基础之上,在课外还应让学生亲自动手拆卸和安装一定数量的机器零件,在我校减速器被每届学生拆装多次。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来增强学生对物体的真实认识,便于他们把物体与其投影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识读机械图样时建立空间想象能力达下坚实的基础。

第6篇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矿物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该门课程需要同学们在学习了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上,在完成了选矿专业的生产实习以及专业课程,特别是在选矿厂设计课程学习之后进行,目的主要通过学习采矿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知识及在矿物加工专业的应用,特别是在选矿厂设计之后的制图过程,而一个好的设计到最终的实施施工,其关键环节在于制图的规范和准确。

1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10多年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也要与时俱进。但由于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和本院系在这方面的实践水平,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需要用到的软件是autoCAD,以这个软件为主的机械制图课程,学生们在大学二年级上半学期就已经学过了,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学习专业课程,在该软件的应用学习中,大多是针对机械类的机器零部件,而《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在大学四年级的秋季学期开课,大多数同学对于该软件的应用很不熟练,所以在本就课时不多的上课内容中,还要抽时间补充autoCAD的基本内容复习,造成了“先学后用”[1]的脱节局面。

(2)没有针对该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材或好的参考书籍。矿物加工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专业,但是计算机的发展是近十年的情况,因此,二者的结合也是近年来关注的方向和课题,然而,作为一门专业课,没有固定的较好教材,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有一定难度,现有的讲稿是在参考多个书籍或手册的基础上进行汇总,与一本好的教材相比,还欠缺很多关联性的细节内容和环节。

(3)本课程现有32个学时,其中16个上机学时,16个上课学时,对于8次上机,可以安排适量的作业,但是对于上课的学时安排明显不足,因为时不时补充aotuCAD的内容,大约会占用2个学时,制图的基本规范至少需要2个学时,对于主要设备(包括破碎、筛分、磨矿、重选、磁选、浮选)的制图及其配置,每一种大概需要2各学时,至此已经16个学时,而后序还有厂房布置、各种辅助设备(如过滤设备、泵、天车等)等,所以学时上只能基本满足主要设备的讲授,而辅助设备的学时只能在压缩了前面主要设备及厂房布置等的基础上进行。

(4)目前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评分,虽然纸面考试可以考察学生们对基础知识把握程度,但由于本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计算机辅助的作用。

(5)课程的实践性不够[2]。目前不少高校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任课教师的学位很高,但是由于人才引进的关系,有的对引进专业不熟悉,有的没有实际经验,指导学生们进行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离实际应用较远。

(6)多开一些专业方面的选修课程:对于三维、动画等计算机辅助内容,目前只有全校选修课,而且偏向上课教师的专业,学生们这方面的知识极其缺乏;对于常用的选矿厂设备没有针对性较强的机械设备类课程,学生们只知道有这种设备,具体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功能,模棱两可,虽然在实习过程中能看到,但是走马观花的实习,并不能解决问题。

2 教学改革内容探讨

针对以上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讨研究,具体分述如下。

2.1 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矿物加工专业整个教学体系规划时,应该考虑基础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果将机械制图课程后移至计算机辅助设计上课时段或者将部分机械制图的课时移至计算机辅助设计课时中,同时增加部分辅助设备学时,或者将辅助设备归入增开课程机械设备讲授中。在整体的教学体系中,除了课程的调整外,还需要对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及实习质量的提高,如“选矿厂设计”、生产实习时指导老师的引导等。因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在学生们完成了各种专业课程和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而在上课时发现,对于设备基本构成及功能部件,学生们比较生疏,对于各种设备的配置和厂房布置也不熟悉,而这些内容应该在前期的专业课中或生产实习中进行讲述,因此,在整体的课程体系规划中,对于各个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应作适当调整。与此同时,补充部分三维立体及动画课程的选修课程。

2.2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程,在适量增加课时的同时,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在讲授autoCAD基本操作之后,紧接着给学生们讲授主要选矿设备的制图及注意事项,以调动学生们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只有让学生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才能通过认真细致的学习,具备扎实的矿图知识和autoCAD的基本应用技术,也只有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工程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

现行的16个学时(8次上机),从时间上来讲,分配较为合理,但是由于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对相同的制图任务来讲,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在对上机内容的安排上应作微调,坚持每人一个题目,同时题目之间有交叉,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经验总结,这样每个人都有与大家不同的地方,需要自己思考和独立完成,同时在交叉点,相关的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但是应作微调后让每个人都能量力而行。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任何一门课程的考核应该是考察学生们对该门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能力及过程培养,而现有的课程考核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占70%,其中平时成绩中包含了上课出勤、16学时的上机课题完成情况及上课表现和平时的作业,由于闭卷考试只能考察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因此,对考核方式应作调整,增加对能力的考核部分,可将每人一题目完成后进行答辩,由老师根据内容提问,学生来回答,这样既给同学们平时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们对自己课题的深入了解和学习的积极性。

2.4 其他方面

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应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多参与实践,以增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为矿物加工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专业性教材的建设提供一个好的平台,以完善基本的教学条件。

第7篇

关键词:三维设计;实践性教学;毕业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这些年来,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每年有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瓶颈之一就是我们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人才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如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差,不能快速适应岗位任职的要求等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所必需的人才,作为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如何在教学中改变这一现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三维设计能力

观念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主观意识,教师的主观意识对教学工作影响很大。近十多年来,由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先进设计技术的同步发展,CAD、CAM、CAPP和CNC正在促使社会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革,虚拟产品开发将从根本上改变设计、试制、修改设计和规模生产、维护的传统模式,通过在虚拟开发环境中生成数字化产品原型或软产品原型代替传统的硬样件,进行测试,对其性能、可销售性、可维护性、成本和外观等进行预测和评价,来提高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二维图形表达物体的时代将逐渐被三维图形所取代,三维建模及仿真对产品的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企业已经在采用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在开发产品,然而,目前无论是在机械制图教科书中还是在讲课内容上,主要还是以介绍AutoCAD软件为主,虽然AutoCAD软件具有三维数字造型的功能,但它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设计,不能实现尺寸驱动;三维功能不基于特征;三维模型和二维模型不共用统一的数据库。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压缩传统部分内容,增设三维软件如Solid works、UG、Pro/E等三维实体造型软件的教学,为培养学生初步的三维设计能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高校工科相关专业学生首次综合应用课程相关知识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设计简单机器的一个重要性的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都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主要部件的非标准件进行三维实体设计,确定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提高和强化学生三维实体结构设计的能力;按功能和结构要求对主要部件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并进行模拟装配和干涉检查;生成二维装配图、零件图,来达到熟练掌握工程图的生成、编辑修改、尺寸标注方法。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一步锻炼了学生三维设计的能力。

二、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工程素质训练

工科教学中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使学生拉近了书本与工程实际的距离,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综合工程素质的重要环节。为此要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以往实习与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建立起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同步进行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改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操作的实验;开放实验性,鼓励学生多做实验;根据自身情况选作相关实验,并且对于每个实验记予一定的学分。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可以聘请企业人员兼职任教,并进行专业课的讲座和企业教学。

机器的设计一般应包括两大部分,即实现预定要求的运动设计和克服生产阻力实现预定工作能力的设计,它们分别是由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这两门课程来承担的。显然,如果两个课程设计各成一体,割裂了机械系统的设计思路,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果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必将使学生从设计一开始就注重机械系统的设计,学生经历了从运动方案设计到结构设计的全过程锻炼,增加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从知识形成能力的飞跃,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传统的金工实习内容:车、铣、刨、磨、焊、钳、锻等实习工种对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金工实习的内容应当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缩短传统的金工实习内容时间,增加机械拆装实训、数控加工实习内容和特种加工的内容,如在实习中让学生完成从零件的编程到亲自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

三、加强毕业设计的综合训练,提高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性总结和各个方面能力的一次综合开发与实践的过程,它大约占用了整个大学教育时间的1/8,因此,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最终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我们要求参加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必须提前申请,经过教研室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向学生公布。学生自主选题与教研室协调相结合,原则上2~3人一个课题,设计内容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既培养了学生在设计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同时要求指导教师定时定点指导。在毕业设计中,教研室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其全程进行跟踪管理,安排不定期检查和中期检查,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上交设计的全部内容,经答辩小组予审后确认答辩资格。答辩中统一评分标准,严格分项打分。

毕业设计的题目可以是综合性训练的课题,也可以是来源于生产实际和教师科研项目的课题,但综合性训练的课题总量不超过毕业设计课题的1/4,这样可以使大多数同学在毕业设计中能受到真刀真枪的训练,另外还允许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允许有部分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第8篇

化工工程制图教学是针对机械制图、化工行业制图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制图技术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绘图软件的利用,掌握化工工程制图的技巧。将化工工程制图运用于课程设计,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导致:一方面,以往教师在进行化工工程制图教学时,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操作为辅的形式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课程设计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化工工程制图的课程多设置在大一阶段,但是课程设计却与其相差很长一段时间,这也导致课程之间的脱节,使得学生无法将化工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基于此,为了改善现教学现状,学校必须要对教学进行改革,意识到化工工程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其与课程设计全面结合,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二、化工工程制图教学在课程设计中的运用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

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开展化工工程制图教学时,也要将其作为主要目标,基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研究化工工程制图教学机制,同时与化工工程制图教材、课件等内容进行结合,制定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机制[1]。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生产实践加以重视,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选择最能体现生产实际的题目,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将化工工程制图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工程制图观念。此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重视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掌握化工工程制图中AutoCAD的运用,通过数字化的学习方式提升化工工程制图水平。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对传统的课程设计进行创新,提升化工工程制图教学效率。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教学中体现化工工程制图优势,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讲解化工机械中的零部件、装配图、连接件和化工设备图的特点,并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化工工程制图教学[2]。另一方面,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实践教学比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教师在开展手工绘图相关内容教学时,如果只是单一的讲解原理,那么学生学到的只是“纸上谈兵”而已,相反,教师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对知识加以理解,并真正掌握手工绘图的技巧,为之后化工绘图技术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在教学模式方面

1.实现化工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的结合。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化工工程制图教学内容的不同,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3]。例如,教师先在实际的工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再对知识进行解释,通过实际的练习培养对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动脑思考问题解决方案的同时,也能够辅以动手操作,将理论落于实处,同时提升了理论与实践的能力。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对本节课中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了解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全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如,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方式,对画图的步骤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手工绘图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巧,比如在画五棱柱时,要先确定定位轴线,之后再画上下两底面的三视图,随后将棱线补全。这样一来,师生之间既可以实现良好的互动,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AutoCAD的运用,也可以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进而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水平。

2.加强教学实践。化工工程制图教学体现了极强的理论与实践性,若教师只是重视理论教学,那么便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影响化工工程制图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教学实践的方式,实现化工工程制图教学在课程设计中的运用。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通过不同的实物模型实现教学实践。在课程教学时逐渐将一些绘图规范与要求向学生进行渗透,掌握流程图、装配图以及零件图的绘制方法。针对一些较为繁琐的塔器以及热交换器等设施,运用语言表达的方式表述模型的演示效果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可以借助一些计算机软件,例如AutoCAD等进行演示,CAD可以快速绘制作图者所需要的化工工程制图样式,且可以进行编辑,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化工工程制图绘图水平。将课程设计与化工工程制图进行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从而真正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与绘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