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战略新兴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15:04: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战略新兴产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战略新兴产业

第1篇

【关键词】 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匹配战略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主体的逐利性导致的短视行为。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主体,必须依靠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才能将这些产业变成现实,但企业“通常并没有打算要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促进了这种利益至何种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因为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信息不对称及分配不平等原因存在“市场失灵”,加上我国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欠发育和市场分割的现状,企业、部门等发展主体极易产生一系列的短视行为。

2.“利益割据”。与企业一样,其他主体参与的目的也往往是满足其利益需要。既为利益,互相之间就难免有矛盾甚至冲突,所以相关各方利益割据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还很严重。2009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进入相关各方的视野,尤其是新能源产业,被注入极大热情。许多地方政府加速出台发展规划,密集推出扶持政策。2009年12月,江西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0年2月,辽宁省提出《辽宁省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同年3月,山东省正式提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幅在20%以上的目标。同年4月,湖北省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技术领域目录”。虽然各种规划、政策相继出台,但正如一些学者所分析的那样,“由于涉及多技术、多业务、多部门和多地区的分工协作,价值链分布交错而伸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的利益之争正悄然升温。

3.形式主义。一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貌似节能环保型,实则未必。一种产品是否做到节能环保,不仅要看它的使用过程,还要看它在制造过程,以及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技术本身;二是一些地区为了节能环保而节能环保,忽略了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衷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如果像美国生态经济学家Herman Daly说的那样,人类活动要符合稳态经济模型,要取得繁荣,就必须使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流量最小化,生产能力应保持在最低可能的水平以避免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一些落后产业的死灰复燃;三是某些地区、行业、部门等不顾自身实际大搞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果得不偿失。

4.产业发展不协调。资源有限且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所以必须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其虹吸效应,把过多的资源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致使其他产业得不到有效的资源支撑,发展不良甚至萎缩。比如产业间的智力外流,即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盲目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靠拢、转移,或者盲目的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生搬硬套地发展自身产业,造成浪费。这其中当然有市场的原因,但也有政府的原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产业的智力外流不仅损害了智力流出产业的发展,最终也不利于智力流入产业的发展。

5.风险性较高。风险就是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在产业成长初期,面临着技术、产权、市场、战略、政策等方面众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严重影响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二、解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国家和政府的科学调控。这里的科学调控是指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如立法、政策制定、产权划分等领域适当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既不能无端干涉参与者尤其是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也不能对参与者的短视行为置若罔闻,更不能“该管的地方不管,不该管的地方瞎管”。不仅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还要理顺政府、企业、产业、部门等相互间的利益关系,严防“利益割据”,使参与各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优势互补。

2.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确定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应当参考、借鉴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的产业的发展实践,摸清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规律、发展经验和发展问题,同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阶段的发展实际,做到洋为中用。此外,还要研究怎样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怎么处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社会事业的关系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同产业的价值链的构成不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位置和权重也不同。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就来自这些“战略环节”,产业的优势同样源于该产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抓住了这些“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但是,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其竞争优势。所以要研究清楚不同战略新兴产业各自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3.选好匹配战略。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与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其他行业比是应该的,但不能盲目地乱比,应根据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统筹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资源禀赋等实际条件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注意从整个产业链出发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切不可一哄而上。虽然竞争优势=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机会,但并非所有的机会都是机会,只有那些符合自身条件尤其是自身优势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还需引起注意的是,可得性、独占性是战略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某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主体而言可望而不可得,或者不具备一定程度的独占性,抑或较容易被别人替代、模仿,那么,这种产业就不是该发展主体的战略性产业。

4.协调不同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产业关联度大而且产业链长,如果孤军深入,则很容易被其他产业围猎,也容易导致本产业链价值缩水,难以为继。只有各相关产业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理的产业集聚,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必需的产业环境;才有形成外部经济,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本;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技术、项目的传播扩散,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业化分工协作,推进产业整体优化升级。

5.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提高制度安排、政策制定、法律法规等的前瞻性,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比如产权问题,就有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矿藏开采中的资源严重浪费现象,是矿藏资源的价格被扭曲,没有真实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如承包权太短、资源产权不明确、政策时常变化、地租过低等,致使人们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开采。我国能源中使用的低效率,与我国长期对能源价格的高度控制密切相关。各地对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或使用中的低效率,是水资源的定价过低,没有反映其真实稀缺程度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把相关的责权界定清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发展的可行之路和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大力支持发展,就一定能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危机催生新产业革命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大力关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美国、日本、欧盟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已经基本结束。在经济增长方面,如果再依靠传统模式,通过资源和要素的投入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难度很大。所以,技术革命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深层次的动力。”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负责人张岸元分析认为。

张岸元举例说,进入新世纪以后,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原因就是有了互联网的技术,也就是说,IT革命带来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学者在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原因时甚至认为,金融危机之所以在这个始点上爆发,就是因为IT革命引起的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在逐步减低,而在这个始点上又没有新的突破,但是与之相应的金融扩张却仍在继续。美国政府在采取拯救金融机构等应急措施的同时,希望通过节能环保等能源领域的革命能带动美国走出这场危机。“从历史上看,每一次走出经济危机靠的都是技术革命。”

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据中国科技战略研究院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峰介绍,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新的趋势。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纳米、生命、信息、认知科学的融合,推动着人类整体认识能力的飞跃。同时,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造就了新的产业发展和超越机会。

刘峰梳理了当前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首先,技术创新和应用是新兴产业的驱动力。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相应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的基础之上。其次,有效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设施对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新兴产业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在基础科学和应用成熟度之间有较大差异,市场上存在许多相互竞争的技术,产品创新速度快,技术风险高,如何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建设完善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是其最终能否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再有,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大多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它们

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各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

在刘峰看来,政府的扶持的重点至少包括4个方面:一是相关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二是更多地表现在对这些产业的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等创新投入上;三是注重产业链整体技术突破和联动发展;四是引导新兴产业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集聚。张岸元也认为,政府的扶持主要表现在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方面。政府的制度、规定和规制在引导技术研发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规制的调整,在较短时间内人为地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而且,通常是通过政府的规制和疏导,调整力量,形成新的游戏规则,人为地创造需求。

各国抢占战略制高点

美国:奥巴马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明显看出美国期待着以新能源革命作为整个工业体系新的标志性能源转换的驱动力,发动一场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

日本:把重点放在商业航天市场、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医疗与护理、新能源(太阳能)等新兴行业。还制订了长期的战略方针“技术创新25”并加以实施,成为日本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指南。

英国:为了应对目前的经济衰退,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希望经济尽快以“低碳经济模式”从衰退中复苏。

德国:政府批准了总额为5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预算,支持包括奔驰公司在内的3家研究伙伴,计划在2011年实现锂电池的产业化生产。

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中国:高度重视信息网络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并将之提升到新兴战略性产业“引擎”的高度。

“从历次大的经济周期看,都是以基本资源和能源改变、若干标志性新兴产业兴起为核心特征,最终引发全球各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大的流动,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模式。所以,金融危机后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必然将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旧有的格局。”刘峰说。

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谈及全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刘峰预测:“全球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信息技术在驱动了上一轮技术革命以后,势头始终不减,新一代宽带网络、智慧地球、云计算、系统级芯片等新技术、新应用极有可能推动信息产业实现新的质的飞跃。信息技术同时还会带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强劲增长,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以核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将持续突破,下一代核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疑将改变整个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速度极可能大大超出预测,以智能电网、大规模储能电池为代表的配套技术良好的预期将进一步拉动新能源提高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

第3篇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是世界主要国家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共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深刻调整中,以绿色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初见端倪。世界主要国家为尽快走出危机冲击,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纷纷将注意力转向了新兴产业,加大对绿色能源、节能技术、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研发投入力度,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美国推出《振兴美国制造业框架》,提出“再工业化”,建设“岩上之屋”,不仅是为传统制造业,更重要的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通过新一轮技术革命成果引领新兴产业发展,重新拥有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新能源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奥巴马政府通过了“美国新能源计划”,宣称未来十年将在绿色能源领域投入1500亿美元,创造500万个新就业机会。英国推出了气候变化税、排放贸易机制、碳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企业减少碳排放量,促进商业性低碳技术开发利用,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加大对生物产业支持力度,计划10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相关生物医学研究。日本把“低碳革命”作为“投资未来”的最核心内容,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其经济产业省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比重提高到50%,2030年提高到70%;通过实施“绿色税制”(对购买环保汽车的消费者免除车辆购置税和重量税)和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已实现产业化。俄罗斯则在2009年6月宣布将投资2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并计划到2015年使俄罗斯纳米技术产值达到1万亿卢布,在国际纳米技术市场所占份额提高到3%。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但在发展中也有不协调之处,仍面临许多问题和矛盾。一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巨大资源环境压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来实现。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水泥总产量的50%,能源总产量的18%,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居世界之首,但是中国的GDP只有世界总量的8%左右,外贸出口只占全球的9.6%。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导致我国环境不断恶化。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这表明我国推进节能减排70%的核心技术需要“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大多处在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难以控制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不能有效维护自身经济安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具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代表着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在突破核心技术方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体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迫切需要。目前,在汽车、钢铁、纺织、装备、船舶、电子、轻工、石化、飞机等传统工业领域,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多将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部署在本国,保持着对产业链的核心控制力。我国在这些行业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许多领域,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小,某些领域甚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我国在新一代移动通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基础芯片、高速铁路、电动汽车等许多技术和产业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某些领域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为中国实施“弯道超越”带来重大契机,中国迫切需要抓住这一机遇,紧跟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通过开展前瞻性研究,突破核心技术,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抢占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

着眼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一年多酝酿之后出台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重点,有助于解决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决定》确定了我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并对每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所包含的具体门类做了一定程度的细分,有助于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各省市可根据国家总体部署,结合当地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经济长远发展要求,确定本省市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领域,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加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推动解决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决定》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决定》围绕这些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和措施: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组装加工能力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着眼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积极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培育良好的市场,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积极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往往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走向市场需要克服消费观念、技术瓶预、生产成本、配套设施等一系列障碍,需要经历较长的市场导入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推动应用示范、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没等,显得尤为必要。《决定》提出,组织实施全民健康、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材料换代、信息惠民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

鼓励绿色消费、循环消费、信息消费,创新消费模式,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创新商业模式,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所需的环境。

三是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许多技术尚属于世界前沿,是全球第四次技术革命中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领域,尚未形成国际主流的技术路线和产品,深化国际合作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要途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克服目前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中反映出来的合作形式单一、不注重前期技术合作、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开拓顺畅的国际合作发展渠道,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支持有实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跨国经营,培育国际化品牌。

四是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需要政府给予强有力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也需要广大社会资本的积极投入。目前我国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尚不完善,比如发达国家新兴产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是风险资本,而现在我国风险投资体系尚不健全,虽然社会上的资本很多,但缺少让游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渠道和机制。所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形成有效引导和有利于发挥社会投资积极性的政策体系,构建一条让风险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渠道。

五是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条件。我国现行许多体制机制是在工业经济时代,用二百多年时间发展而来的一套体系,这套体系适用于工业经济,但不适用于知识经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突破,包括建立健全创新药物、新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调节机制,实施新能源配额制,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促进三网融合高效有序开展的政策和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等。同时,要加强宏观规划引导,加强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形成合力,统筹推进。

北京要抓住契机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加快推进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成为全球科技研发中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有之义。

北京人才、技术密集,高技术产业发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9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352.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9.4%。在高技术产品方面,北京计算机国内市场占有率、手机产量稳居国内第一,软件收入约占全国的1/5,集成电路设计收入占1/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具有较高的重叠率,北京良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

第4篇

论文在论证政策性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要性基础上,以政策性贷款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研究对象,对我国2010~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政策性贷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效应不明显,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效应明显。今后我国可以通过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银行,引导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以及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方式来提高政策性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政府于2010年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尤其是在内需不足以弥补出口总额下降的态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十二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七大行业总体增速约是GDP增速的两倍,近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处于持续增长中。尽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但产业发展仍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融资较难,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仍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政策性融资是新兴科技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政策性融资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商业性融资市场的缺位,同时也是财政支持科技的市场化行为。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比,用低息有偿方式资助初创期的新兴科技企业并保证资金良性循环,更能考验政府智慧和运作能力。本文从政策性融资视角出发,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现状及效应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政策性融资优化策略,有利于提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率,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理论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必要性的论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往往具有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它们对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十分重要。然而这些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偏好相悖,导致这些企业的外源融资能力较弱。latimerAsch(2000)认为在商业性金融机构眼中,中小企业所需资金规模较小,很难形成贷款的规模效应,可图之利甚少。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麦克米伦提出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麦克米伦缺口”开始,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政策性金融手段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纪琼骁(2003)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质是一种市场失灵,这一问题只能通过组建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政策性融资是指企业充分利用各级政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的政策性支持,或政府为了支持新兴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而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的融资行为。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政策性融资在融资成本、融资风险等方面都比其他融资方式有很大的优越性。Arrow(1962)指出通过政策性金融对企业研发活动进行资助可以有效地缓解商品市场的非有效性。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初期,政府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如果没有财政资金的支持,很多核心技术很难实现突破,更谈不上产业化。财政补贴是财政资金扶持产业发展的常用手段,但大量的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资助企业创新的政策手段,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产出效率并不高(如安同良等,2009)。陆国庆等(2014)指出尽管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十分重要,但补贴方法和效率有待改善。政府如果过度干预企业补贴资金投向,会扭曲资金使用效率,致使大部分政府补贴资金流向产能投资领域,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的产能过剩就是最好的例证1。相比之下,政策性融资是财政支持金融化、市场化的有效途径。国内部分学者从政策性融资的视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剖析。顾海峰(2011)提出了“两体一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即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王伟、魏寒(2012)提出,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融资体系应建立在以政策性银行为中心、以信用担保机构为基本手段、以企业发展基金为补充的基础上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总之,以新兴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其融资来源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政策导向。尽管国内学术界关于政策性融资促进产业成长的理论研究积累了很多成果,尤其是政策性融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研究也并不鲜见,但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这一课题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缺乏实证方面的检验,某些问题的研究深入性不够,例如政策性资金配置效率、政策性融资的最优模式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方式分析

从我国来看,政策性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的培育主要方式包括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发放的政策性贷款,政府通过政策性担保、财政贴息等方法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贷倾向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和政府设立的专项扶持基金等。

(一)政策性贷款在我国,政策性银行是发放政策性贷款的主要承担者,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需要中长期性的资金支持,定位于开发性金融的国家开发银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2010~2015年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先后为我国民用航天领域遥感卫星、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航空产业链和中泰化学循环经济等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江苏、安徽、湖北、广东和深圳“四省一市”试点探索新型平板显示、基因工程、数字医疗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公布的年度报告,该行2010~2015年间累积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12582亿元,不仅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工程等领域提供了发展资金,同时也为推动先进制造业整合和开发、构建银企合作机制助力。

(二)政府专项基金近几年,为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各大部委分别建立了扶持产业发展的基金或专项,如发展改革委的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科技部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等,这些扶持基金通过无偿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除了各部委之外,地方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投入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如2012~2014年,浙江省财政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7.4亿元,支持107家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广东省财政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银企合作专项资金,在2011~2015年期间安排50亿元,通过贷款贴息方式,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对科研项目的财政支持多遵循“点对点”、“项目对项目”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对科技企业的研究及成果转化的促进效应有待科学评估。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通过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或以股权投资模式直接投资创业企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初创期、早中期新兴企业的发展。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把政府的货币资本与社会的人力资本、民间资本有效结合起来,把公共政策的效应与市场化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该项基金不仅实现了资金来源多元化,而且将进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纳入“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范围。截至2015年末,我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已累计支持设立206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57亿元,该投资基金对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政策性融资担保政策性融资担保是通过各级政府投资或控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建立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起到了很好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作用。从我国现有的担保机构来看,尽管数量众多,但是平均注册资本金小,在保余额小,且大多为商业性担保机构,有些尽管以政策性担保公司名义,但实际上政策性不足,承担不了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的职责。根据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402家。总共注册资本为9311亿元,在保余额1.91万亿元,平均资本仅为1.11亿元,平均每家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27亿元,放大倍数仅为2倍,乘数效应难以发挥,并未形成全国性的担保机构,这种分散性降低了担保公司的公信力和银行认可度。在这8402家担保机构中,国有控股占18.7%,民营及外资控股占81.3%。也就是说国内的担保公司大部分是商业性的。即使是以政策性为名义的担保公司,由于需要接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公司绩效等方面的考核,在开展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业务时因缺乏政策性扶持而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如浙江省成立专业性科技型担保公司,为省内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浙江省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2015年云南率先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由省级财政筹措资金20亿元,组建云南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甘肃省在《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办法》中提出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但总体看来,尽管政策性融资担保是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因此短期内很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融资效应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与样本的选择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主要从政策性贷款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两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应进行考察。其中,受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研究的政策性贷款数据仅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公布的相关数据。另外,本文的实证分析立足于宏观角度,故从产业增加值和发明专利授权件数两个方面来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出规模。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分别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开发银行年度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总报告》。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提出年限尚短,且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有限,其中部分指标在2015年的数据官方并未公布,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察的样本区间为2010年至2014年5个年度。其中,计量分析中所采用的各指标变量及含义见表1。由于本文的样本期间较短、变量较多,为降低模型的拟合误差,本文的模型采取逐一变量回归、纵向比较的建立方式。其中,产业增加值的政策性融资效应比较模型为式(1)、(2)、(3),发明专利授权的政策性融资效应比较模型为式(4)、(5)、(6):

(二)实证结果分析1.政策性贷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支持分析。从政策性贷款方面来看,2014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182亿元,其中2011年最高(2825亿元),2010~2014年的平均增速为29.78%(见图1)。但比较来看,2012~2014年国家开发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发放增速明显要低于同期政策性贷款发放总体的增速,且以2012年相差最为明显。通过政策性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可以反映出政策性银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图2的结果可以看出,政策性贷款总余额占GDP的比重大致在12%左右,而政策性银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放的贷款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14年是4.49%,其中最高为2011年的11.67%,近年有递减的趋势,这说明政策性贷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放增速要低于战略性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两组数据比较来看,政策性贷款对GDP的贡献度明显高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度。2.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从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来看,截至2014年末,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资金规模574亿元,2010~2014年的平均增速为52.25%,最高为2011年的93.58%。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见图3),明显高于同期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的总体增速。3.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融资效应回归分析。利用样本数据和模型(1)至(6)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来自于Eviews6.0,整理如表2所示。从表2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政策性贷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效应不明显。表2可以看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贷款(sEil)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sEiAV)、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sEiAVP)、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sEiiPA)及其占比(sEiiPAP)的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在10%的置信水平下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政策性贷款(nDRl)与GDP、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iPA)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检验。这说明,政策性贷款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科技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融资效应不明显。第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明显的融资效应。表2可以看出,在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资金(sEiVC)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sEiAV)、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sEiAVP)、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sEiiPA)及其占比(sEiiPAP)的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均通过了相应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sEiVC每增长1%,sEiAV、sEiiPA会分别增长0.54%和0.27%,这说明国家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在财政科技支出(EsT)与GDP、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iPA)的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也分别通过了1%、5%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EsT每增长1%,sEiAV和sEiiPA会分别增长0.95%和1.17%,即国家科技支持的科技、经济效应也是显著的;将以上两组结果比较来看,第二组数据要高于第一组,这说明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融资效应要高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融资效应。第三,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应不等于融资规模的扩大。同样从表2可以看出,如果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在财政科技支出比例(sEiVCP)提高的话,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sEiAV)、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sEiAVP)、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sEiiPA)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占比(sEiiPAP)均会显著提高,分别为15.82%、0.55%、7.51%和0.63%。但政策性贷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放占比(sEilP)对上述变量的回归系数在10%的置信水平下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如果仅仅依靠提高政策性贷款投放数量,不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到撬动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政策性资金的投放规模有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放增速低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增速。同时,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应不能仅依靠政策性资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放规模增大,而应考虑如何提高融资效率、创新融资模式、健全政策性融资体系。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优化策略

(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银行我国目前已建立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虽然在近年来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但由于自身的分工、职责不同,所承担的任务不同,都不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其重点扶持的对象,它们在该领域所扶持的多为国家级重点项目或者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政策性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从国外经验来看,建立专门服务于产业的政策性银行已有先例,如韩国于1954年成立的韩国产业银行是由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政策性银行,自1990年开始担任企业金融作用开始培养高科技产业。因此,可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设立以产融结合为出发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银行,从而打通社会资金流通渠道,扩大政策性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覆盖面和规模。

(二)引导政策性资金向市场化发展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的政策性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融资效应并不明显,从实际来看,我国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分配与成果评价均存在问题,这些都与我国政策性融资的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有关。因此,应引导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从奖励、贴息、补助等直接补贴形式向创业投资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的转变,建立由市场技术决定创新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推动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建设,发挥政府资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将政策资金市场化运作,对社会资金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第5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094-05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其低消耗、高附加值和强带动性的优势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青睐。“面对经济增长的压力、资源环境的约束和科技创新的需求,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选择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模式,不仅是产业培育研究的重点内容,更是各地政府实践操作的指南和运行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当前研究现状看,部分学者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如王利政(2011)基于产业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区分为起步、成长、成熟三个阶段来研究;王大明(2011)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政府和市场共推型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狄乾斌、周乐萍(2011)则从组织模式视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采取柔性产业组织模式和依附高新技术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看,一是当前研究都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的模式研究,缺乏整合和系统性的理论;二是多基于以往相关产业培育模式而进行的借鉴研究,缺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实践的理论总结。这样,导致了模式研究难以全面、具体地指导地方政府实践操作,是导致地方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模式选择雷同、恶性竞争等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性和需求,结合各地政府的实践探索,概括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模式,以求理论层面的系统化以及对实践领域的指导意义。

一、基于产业来源视角的培育模式研究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产业,其必然有其依托的基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转型而形成的,有的则是在前期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从产业来源情况看,可以分为两种培育模式,即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和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

(一)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

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即依托传统产业基础,通过引入高新技术或进行要素重组。一方面,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催生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产业,通过技术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传统产业也可以转变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传统装备制造业与新材料技术相互促进,同时,精密加工、机械电子和数控装备等尖端技术不断突破,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从产业链条低端向高端跃进,从传统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变(王大明,2011)。

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三种运行方式。一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方式。主要是传统产业对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吸收,用高新技术设备代替原有关键设备,增强技术含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并使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转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传统产业的资源支持方式。主要是一些具有支柱作用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通过投资、产业配套或直接兴办企业等多种方式,向新兴产业输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三是传统产业的要素重组方式。主要是一些落后的传统产业,已不适应现有经济发展需要,在有序退出经济领域同时,对现有要素进行清算和重组,其中部分要素通过投资、金融中介等多种形式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我国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熊勇清、曾丹,2011)。该模式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同一过程,即使不能在传统产业内部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资源和要素也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支持。因此,我们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注重该模式的充分利用。

(二)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

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即在新兴产业领域,充分挖掘其中的战略性要素,选择那些具有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主导性和带动性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由于战略性本身缺乏具体衡量标准,以及出于产业选择本身的便利,当前国内地方政府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大多基于之前的新兴产业,选择那些相对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

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的运行要注重两个因素。一是对战略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对于一个产业是否具有战略性,主要看其是否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主导性和拉动性作用,这主要通过查看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贡献率和作用指标,并以此作为衡量产业是否具备战略性以及战略地位大小的主要标准。二是新兴产业战略化要注重地方差异性需要。如果在地方政府对产业的竞争中,能迅速和有效占据竞争优势,就必须走差异化和特色化道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各地区的产业结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产业演进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如果忽视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特性,将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个性化培育和竞争性优势培养。

这种模式优势是有技术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经验,便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短期内实现培育发展,缺点就是容易导致地方发展重拾传统发展路径,简单地在新兴产业前面加上“战略”二字,而不去思考二者的差别,沿用旧的培育思路和政策,突出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内涵和满足不了其培育需要。

二、基于培育主体视角的培育模式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兼具国家战略和市场机遇,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其发展。然而,政府和市场作用机制的不同,又会形成不同的培育模式。具体可以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推动模式以及政府和市场协作模式三种类型。

(一)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解决是否培育,培育什么以及怎么培育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主要依靠行政资源和政策优势,保障这些问题的实现。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和苏联时期,这种产业培育和发展模式普遍存在,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这种模式逐渐淡化,但在特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还依然存在。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由于投资和风险巨大,且更多体现国家战略,所以政府主导模式的作用还比较突出。这种模式具有“政府选择——行政命令——财政支持”的运行机制。首先,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领域和关键技术,并制定政策性的培育方案;其次,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遵照执行其制定的培育方案;最后,为保证培育方案的落实,政府还将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奖惩政策与措施。其优势在于,政府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和全部力量,在短期内就完成某项技术创新和产业的培育,却不利于调动广大企业与科研单位研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同时,决策风险较大,政府财政成本较高。

(二)市场推进模式

市场推进模式,即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主体,他们依靠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机制,自主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并利用市场集群效应和资源带动机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众多新兴产业的形成基本都是市场推进模式的结果。我国随着市场体制完善,利用市场推进模式实现产业培育的成绩也较为突出。以创业板为例,深圳证券交易所开设创业板以来,已有270家企业上市,从创业板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过1900亿元(侯捷宁,2011)。这些上市企业绝大部分分布在高新技术行业,反应了创业板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强力的推动效应。这种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市场引导—企业投入——资源集聚”。首先,有比较健全的市场运行机制,发出新兴技术市场需求信息,并具有比较便利的资源流动机制;其次,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些具有较强市场洞察能力的企业开发并生产出市场潜力好、附加价值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最后,众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逐渐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这种模式关键需要企业具有洞察能力和开拓精神,其优势在于,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展示,企业积极性充分被调动,市场资源快速实现流动和集中。但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来推动产业的培育,其过程将是漫长的,而且仅靠个别企业的力量是难以承担的。

(三)政府和市场协作模式

政府和市场协作模式是以上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在宏观层面政府负责战略引导和优化政策支持,在微观层面依靠市场的运行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互动和协作关系。目前,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取这种模式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只是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各自作用幅度和结合程度不同而已。这种模式的运行依靠政府和企业各自作用的发挥,政府负责产业培育的规划引导,以及在税收、土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和项目审批等方面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企业根据政府引导和政策诱因,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集聚方式,负责具体的技术研发、商业化生产以及市场销售等行为。这种模式的运行关键是,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并形成互补互动格局。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调动了政府与企业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能够将政府决策的随意性与市场作用的盲目性降到最低(王大明,2011)。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完善,大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应该采用该种模式。

三、基于技术创新方式视角的产业培育模式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为核心内容,无论是产业形成基础,还是竞争优势都是围绕着技术创新展开的。然而,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原创性和学习性的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可以有两个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即技术领先模式和技术追随模式。

(一)技术领先模式

技术领先模式,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是基于在国内外较为领先的技术基础上,围绕着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断研发,而形成的持续创新型的产业体系。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物产业培育中,由于我国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和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一大批生物技术已申报专利,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王利政,2011)。因此,生物产业发展中完全可以选择技术领先的模式。技术领先模式是采取“现有技术——竞争创新——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即在领先的学科和技术领域不断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工艺方法,然后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推向市场获取商业利润和吸引投资,进而不断培育出新的产业分支,实现产业化。这种运行机制要求,一是产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较为成熟,在国内外具有领先地位;二是所属企业具有良好的技术研发优势、雄厚的研究开发经费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等条件;三是政府在产业培育中重点关注基础研究领域,这是市场和企业所忽略和不愿投入的领域,以保障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的支持。这种模式主要依靠技术的成熟度和领先性而发生作用。一方面,产业培育方向明确,并具有实现不断创新的基础和空间;另一方面,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了领先的技术优势,其竞争力较大,垄断利润较高。但对核心技术的依赖性较高,我国目前大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优势比较缺失。

(二)技术追随模式

技术追随模式,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在没有核心技术或技术水平较低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吸收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技术,然后再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和技术改造而形成的产业体系。如湖南省2010年1-11月,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达1.47亿美元,是2009年全年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5.4倍(解佳涛,2011)。同时,技术引进质量进一步提升,使轨道交通、电子信息、钢铁冶金和工程机械等行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跨越式发展,从而推动这些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形成。技术追随模式的运行机制是“技术引进——吸收创新——产业化”。首先,由于技术的落后和后发学习优势,技术的引进是前提基础。其次,对引进的技术,必须通过掌握其设计理论、工艺流程等技术要素,使其成功地运用于生产经营。同时,在生产实际中,基于引进技术和现实需要,实现技术的再创新或集成创新,获取自身的创新优势。最后,实现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可见,消化吸收能力是成功的基础,而再创新能力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政府的作用主要在高新技术领域,确定技术发展方向,为企业技术引进提供战略指导,同时出台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优惠政策,保障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很多领域里,我国还没有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或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之下,因而,这些领域适宜采用技术追随发展模式。关键是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才能很快形成新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

四、基于侧重领域视角的产业培育模式研究

从产业供给和需求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可以分为供给方培育和需求方培育两个方面。由于培育政策关注重点不同,便形成了两种培育模式,即供给方培育模式和需求方培育模式。

(一)供给方培育模式

供给方培育模式是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财政、税收、土地和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重点解决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集群发展,传统的扶持政策都属于这一类。“长期以来,国家支持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多地是从供给出发,通过提供公共研发支出和促进产学研合作,以期加快由研究到产品商业化的周期。”。供给方培育模式的主要方式是:企业需求分析——政策供给——推动集群发展。首先,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技术、资金和人才等需求进行分析,了解需求状况。其次,根据企业需求,出台优惠的财政、税收和技术等政策满足这些需求。最后,依托高新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推动企业的集聚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供给方培育模式优势在于更多关注于企业的技术和资金需求,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产业培育路径较短,见效较快。不足在于,政府扶持痕迹明显,容易导致企业依赖心理,并不能形成长效性的激励机制,容易形成扶持政策的“短板效应”。

(二)需求方培育模式

需求方培育模式主要是政府通过财政资金、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手段,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从而刺激企业竞争和拉动产业发展的模式。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本土的预期需求可能催生产业的国家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则有强化竞争力的效果。”当今世界各国也十分重视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如日本2006年为实施“太阳作战”计划,通过发放补贴大规模而有系统地推动太阳能发电产业。美国2009年为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对达到“能源之星”标准的每台节能洗衣机补贴75美元,电冰箱补贴75美元到125美元(冯春林,2011)。需求方培育模式主要在引导市场消费、扩大市场规模和规范市场运作三个层面来发挥作用。引导市场消费,是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通过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市场消费行为;扩大市场规模,是通过财税扶持政策、外交、金融政策,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规范市场运作,是不断规范行业标准体系,完善企业进入、退出机制,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行业自律能力,从而保证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当前我国各地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时,不能只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方的扶持,还强调从商业创新、市场培育和需求引导等方面进行支持,从而体现出供给扶持和需求扶持“双管齐下”的政策趋势。

五、模式应用建议

(一)系统研究和逐步探索培育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需要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进行研究,并要注重不同模式的互动关系和优势整合的研究。同时,先行地区要注重对自身模式的探索和总结,不断形成创新型的培育模式,以供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二)科学看待不同类型的培育模式

不同产业培育模式内涵不同,适应的领域和条件也各不相同: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适应于在当地占优势地位的传统产业领域;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则适用于比较成熟的、具有潜在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领域;政府主导模式,适用于产业培育初期,市场推进模式更适应产业发展后期,政府和市场协作模式则要贯穿于整个产业培育过程,并在其中不断调整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边界;技术领先模式和技术追随模式要具体根据产业核心技术的成熟度和领先性来确定;供给方培育模式和需求方培育模式,正在出现逐步走向统一的趋势。因此,应科学分析,适当选择。

(三)综合的选择培育模式

以上分析的模式,都是基于某一研究视角而进行的划分,各种模式各具自身特点和优势,四类模式之间不存在对立的关系,综合运用而且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效应。具体实践中,可以综合选择这四类模式,从而避免简单依赖某一模式的不足,如某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应用技术领先的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同时,也可以实行政府主导的供给方培育模式。

(四)动态地调整培育模式

政府在具体运用某类模式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自身产业现状和模式特点加以选择,更需要根据产业培育实际情况的变化,动态地进行调整,这不仅是产业内在成长周期规律决定的,也是适应周围竞争环境变化的需要。例如,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某产业完全可以从技术追随模式调整为技术领先模式。因此,培育模式选择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关键是能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的变化去选择和调整培育模式。

第6篇

Thomas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选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Weaver-Thomas模型 组合赋权法

一、引言

Hirschman(1991)认为非平衡增长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平等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然,增长核心区的动力源是集聚经济效益和“动态增长氛围”,其中战略部门与经济体系中的投入产出关联最密切。Porter(2002)认为新兴产业为新建立的或重新塑型的产业,其特点是采用新兴技术进行生产且产品技术含量高,前提是社会科技创新及产业自身成本相对较低。Krugman(2000)认为战略性产业应当具备大量的“租”及存在广泛的外部经济两项标准。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掌控该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以保持强劲的技术优势,必须着力于四大储备: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和产业化储备。本文将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所示。需求收入弹性指产业需求变化率对国民收入变化率的反应程度,该指标为正向指标。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当年工业增加值除以上年工业增加值即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该指标为正向指标。R & D投入比重是指产业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与产业销售收入之比,该指标为正向指标。科技人员比重是指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人员数量与产业全部就业人员数量之比,该指标为正向指标。区位商指数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值。区位商大于1,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如果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该指标为正向指标。Michaely波动指数主要用于衡量经济变数每年变动的平均程度,亦即经济变数稳定程度。该指数计算公式为MI=Xij/∑Xi- Mij/∑Mi,取值范围为[-1,1],其中:正数表示具有比较优势,负数表示具有比较劣势。影响力系数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其计算公式为该产业里昂惕夫逆矩阵纵列系数之和除以里昂惕夫逆矩阵所有纵列系数之和的平均值,该指标为正向指标。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越强,反之,则表示对经济发展需求感应程度弱。计算公式为该产业里昂惕夫逆矩阵横向系数之和除以里昂惕夫逆矩阵所有横向系数之和的平均值,该指标为正向指标。单位产值能耗是相对于工业产业的,是工业综合能耗与工业总产值之比,一般工业总产值以万元为单位,工业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该指标为逆向指标。环保设施投入率反映了产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该指标越大,说明产业在关注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越关注社会利益,反之亦然,故该指标为正向指标。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方法—Weaver-Thomas模型

第7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国际合作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的政府管理层和经济界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他们纷纷根据本国的发展需要将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网络等为代表的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其目的是力求在新的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抢占科技制高点,获得全球竞争优势。

例如,2009年奥巴马签署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新能源为重点发展产业,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捕获和碳储存、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其要点是在3年内让美国可再生能源产量倍增,供应全美600万户用电。日本凭借其超前的研发优势和研发成果的实用化开发力度,在环境、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地位。法国将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与入股。荷兰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包含对可持续能源行业的投资和支持。英国重点发展本国优势产业,包括海洋风力发电、潮汐发电、民用核电、超低排放汽车研制以及可再生建筑材料和化工产品等,并将就此制定具体发展计划。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俄罗斯则在2009年6月宣布将投资2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

2010年10月,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促使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新格局中占领有利的地位,加强我国在未来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现在一国产业的竞争力依靠的是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更是如此。尤其对于我国而言,战略产业的国际竞争激烈,仅凭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研发投资远远不能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独立创新,将技术研发成果作为己有从而获得竞争力还是选择合作,共同研发使双方获益。这个问题是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从西方国家获得技术经验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够使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性环节站稳脚跟,获得国家竞争优势。本文从目前国际间战略新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现状分析出发,总结现在国家间竞争合作的主要特点并对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特征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早已是诸多国家为获取新一轮科技与经济制胜点而采取的至关重要的策略之一。然而存在着各国技术水平、资源禀赋、法规政策、经济水平的差异,这也使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存在着巨大国际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潜力。

全球各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视,必然会引起国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激烈的竞争不仅会对一些国家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刺激国家不断的创新从而长期占领市场。当然,竞争的出现必然也会使不同的国家选择合作的策略,共同抵抗外来的竞争压力。对于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设置各种贸易壁垒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中国的风机产品在全球的销售排名中为第四,然而其销售需求的主要部分是国内需求,但中国面临着国内需求已逐渐饱和的状态,因此必须扩大其海外市场。可是受总的经济低迷环境影响,西方各国都采取了保护贸易的策略来维护本国市场,从而设置了各种贸易壁垒限制中国风机产品的出口。

(二)不同国家企业之间的兼并和收购现象加剧

正是由于各国发展的经济水平不同导致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技术上的差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掌握着最先进的科研技术,而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为抢占市场更多的采取了收购兼并优势较弱的海外企业。最为典型的例子如:美国通用与哈点集团合资成立了两家公司——通用哈点风能(沈阳)公司和哈点通用风能(江苏)公司。

(三)产业联盟、集群和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的三大模式

在这三大模式中,产业集群是在任何一个产业发展历程中最为普遍的现象。相关连的产业聚集在某一区域内相互扶持发展,可以在该区域内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因此在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产业集群必定是各企业增强竞争力有效方式。国家之间的产业集群通常以跨国直接投资的形式来进行。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产业集群中来,对于东道国而言它们可以获得先进的管理理念,精密的科研设备,丰富的研发基金,高素质的人才等等,这样能促进集群产业资源配置效率高,本土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进而也满足了跨国企业对产品的质量的要求,更加稳定了跨国企业的竞争力。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联盟其目的在于在保持各国目前的市场优势的前提下继续开拓新的市场,联盟者之间共同承担着技术研发的投资风险。产业联盟是一种有效地资源整合的合作方式,联盟者之间的合作能够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缩短研发的周期,互相学习对方的技术。可以说在产业技术创新上的联盟可以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研发上的差距。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政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经济政治都有着战略性意义,它依靠着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和经济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一般的产业不同,前者更要考虑到产业联盟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本文结合前面的分析,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竞争与合作并存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需要竞争机制的存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如此。只有竞争机制的存在才能激励产业协同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联盟者共同面对具有优势竞争者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中选拔出佼佼者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头羊,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与发达国家协同合作,可以从知识外溢中学到更多的技术知识。发达国家虽然将部分私有技术资源共享,但是在协同合作中它可以获得比独立研发更大的收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产业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双方都能更好的参与和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同时增强双方的竞争实力。因此在未来的发展策略中,各国不要惧怕和排斥市场竞争,一味的强调国际合作。在战略新兴产业中,竞争与合作都很重要,两者相辅相成。

(二)联盟成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保持高柔性

尽管产业联盟成员的共同目标都是提升竞争力,但不可避免的联盟成员为了各自利益而出现了机会主义,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在前面动态演化博弈的分析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双方提供自己的私用技术资源作为共享资源都是基于对合作方的信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双方才能保持信息资源的对称透明化,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良好合作环境,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

在国际产业联盟合作中合作成员大都多于两个,形成了网络化的联盟结构。在这网络化的联盟模式中,各国应根据各自的发展需求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合作伙伴。也就是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要有高柔性,以便来应对战略产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的动态特点,以及各国本身整体发展需求的变化。高柔性的联盟是对内外界环境因素变动而做出的及时调整,不仅如此,高柔性也使联盟成员在获得共享资源后还能保持相互独立的合作,保证了成员之间的相对的独立自由。

(三)降低战略产业的贸易壁垒,联盟制度的规范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合作仍属于国际分工,而目前正属于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兴起的阶段。各国要想保持良好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增强竞争力扩大全球市场,必定要降低对战略产业所设置的贸易壁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贸易自由化。贸易的自由化才能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需的人才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状态。尤其对于相对落后的国家,它们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是担心强大的合作方会迅速的占领国内市场危险到本土市场的稳定。对于较落后的国家可以根据国情适当的降低贸易门槛,在不威胁本国市场稳定的前提下与发达国家进行友好合作。

当然,在正式建立网络化的联盟前,各国都应与合作方签订合作协议,以协议的方式来制约和预防未来合作中不确定的事件发生,有一定保持合作稳定的作用。用契约的形式来制约着合作方的投机行为,这样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灵活可控的环境下良性发展。合作契约约束了各联盟方的同时也提醒着本国要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参 考 文 献

[1]姜江.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J].中国科技产业.2010(7)

[2]靳茂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模式初探[J].亚太经济.2011(6)

[3]宾建成.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与中国对策[J].亚太经济.2012(1)

[4]Shih-Chang Hunga.Yee-Yeen Chu.Stimulating new industries from

emerging technologies:challenges for the public sector[J].Technovation.

第8篇

我觉得就杭州的问题来讲,甭管是战略新兴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哪怕是成熟的产业也好,都存在着民生和安全的问题,不光是战略新兴产业,就是我们的食品安全也还存在着某些隐忧。“除了创新导向,还有民生导向”

现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很快,从这两年来看,从中央到地方确实很关注,各个省大致都有几千亿的投入,搞工程搞项目。我个人觉得,战略新兴产业本身就是民生导向的,除了创新导向,还有民生导向

从总理的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看,国家为什么选择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有几个特点:第一,什么是战略新兴产业?是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战略有关的,否则不是战略新兴产业,所以它是重大的、影响特别深远,而且是经济发展关键瓶颈;第二,确定的七大方向,是我们国家有定的技术储备:诸如CDMA,新代互联网。中国有一定的技术储备,需要国家集中推广,通过正常的市场化路径,使这个产业更成熟,使之向国外拓展;第三,与民生有关系,特别关键。节能减排、节能环保就是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里的第一大产业。因为中国这个问题特别突出,欧洲、美国没有中国压力大。这些内容都是民生导向的。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须承受挫折

可以这么说,杭州新能源汽车事故,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国家有对民生的重要考虑,解决民生的重大需求问题但是有一些地方来说就是饥不择食。我们的企业为了搞战略新兴产业出现一些短视行为,短期行为,这是难免的。

我们媒体应该告诉社会,战略新兴产业不能有太多的短期行为。现在这个问题的提出很及时。

既然是战略产业,那就是长期的,不是说今天搞了明天就实现了。战略新兴产业的周期,是国家未来5年、至少5年,哪怕10年,20年、30年,甚至到2050年,这样一个战略性的产业,不是普通的新兴产业。因此,得有长期的打算、风险的考虑,还要有甚至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现在好多地方,一下子上几千亿。很多地方理出目录来,下面申请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搞项目,上项目,把战略新兴产业产业搞坏了。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教训可是太多了。只要上面有什么东西,下面不因地制宜,非要生搬硬套非要把战略新兴产业搞出个名堂来,没有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没有很好的政策资源、没有很好的企业苗子,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要慎重,得做好长远的打算。

无论是像之前比亚迪的生产安全事故、像此次杭州的事故,尽管企业是有很好的产品,但在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的问题上,都应该慎重,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不能够像某些牛奶企业一样,要成为世界第一,在质量上、品牌上疏忽,到最后毁掉的是整个产业,很有可能毁掉的是地方的经济发展。我们的食品行业,很多都是一个偶然事件,最后给整个产业带来了致命性打击。

而新能源汽车,有些企业推出自己的产品,不慎重,在市场上赚了一点钱,却暴露出安全或其他什么隐患,就是10年都弥补不回来,所以我们强调产业发展要稳扎稳打。

稳扎稳打,要告诉老百姓,告诉地方政府,战略新兴产业本来就是风险性很大的产业,国家列了七大产业方向,这些产业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摸索。对很多企业来讲,政府要做出这样的平台,要让企业不断的探索。不能说哪个地方短期内把战略新兴产业搞得多好多好,确实应该实事求是,它是未来的产业。

杭州的事故,虽是个案,它有可能把整个电动出租车行业打垮,这很有可能。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可能把整个产业牺牲掉。老百姓会想,我去坐电动出租车,车从屁股后面炸了,谁还敢坐?

战略新兴产业没有短视行为,不然就单纯叫新兴产业了。我们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的背景是在为扭转金融危机,从国家产业转型,从国家的重大战略上提出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不是今天、明天就能够实现或达到目的的。“地方以抢项目的心态搞战略新兴产业的思想比较严重”

从地方上讲,一定要因地制宜,搞适合自己当地特点,契合实际特点、相对特色战略新兴产业。你不能说山东的战略新兴产业和安徽的样。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一哄而上。

我记得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讲过,很多传统产业转型也可以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可以把以前的优势产业向这个方向靠,也是可以的。不可能全国地方都搞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

从我们掌握的材料和新闻报道了解的信息上讲,地方目前以抢项目的心态搞战略新兴产业的思想比较严重。从国家部委或省里抢项目。甭管有没有基础,先把项目抢下了,这种思想比较严重,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项目下来了,但不可持续,或夭折。

涉及到民生的重大产业项目,稍有不慎,可能把整个产业都毁了。举个例子,中国人现在不敢喝国内的牛奶,你不能说中国整个牛奶市场都有这个问题。目前,从养奶牛的牧民,到下游的奶粉制造企业都已经陷入绝境。整个产业都陷入绝境。就是因为三聚氰胺的问题,老百姓远到到欧美、澳大利亚、香港高价买奶粉。看看我们本来是很有优势的产业,经这么一折腾,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恢复,真令人心寒。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一样,万一如果相关企业有意无意或是恶意不重视民生的事情,不谨慎,往往可能终会导致对整个产业损伤很大。

有人提出差异化的发展,企业和地方都应该以差异化的发展模式,没必要重复搞重新搞相同的产业。

而同时,一个产业的发展,地方要有人才的资源、技术的优势、研发的优势,土地的资源,甚至具体到产业发展的原材料这些,上下游的配备产业等等,不是谁想发展就能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