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1 00:02: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学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显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浓郁厚重,比较直观、直接,容易使学生振奋;隐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淡雅,讲究委婉、逐渐渗入,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两种数学教学文化相辅相成,变换运用则能使得数学教学文化有内容、有内涵,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可以利用显性文化,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从中品味其厚重而悠久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从中国周代商高的“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勾股树”;从三国时代赵爽的“勾股弦方图”到西方欧几里得的演绎推理;从清代的梅文鼎证明到美国总统加菲尔德的“构造法”证明,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勾股定理发生、发展及不断丰富的历史文化图景,使其深深感受到其中浓郁而厚重的数学文化气息。又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图形平移”这一知识点时,先重点教授学生以坐标轴为参照系平移直线图像,然后把原来的参照系移动,让学生思考直线函数关系的变化。在动与不动的矛盾中,学生发现:图像向左(右)移相当于y轴向右(左)平移,图像向上(下)平移相当于x轴向下(上)移,实际上它们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这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加深了其对“辩证意识”“数形结合”等思想的认知。这种认识文化的培养是隐性的,润物无声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这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持续渗透,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通透的数学教学文化感悟,让学生体验其美
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体现在对称性、简洁性等诸多方面。如在研究三角形、函数时,会更加关注等腰三角形、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这体现了轴对称的美;在研究四边形时,会更加关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这体现了中心对称之美;对于最完美的图形———圆来说,我们则更加关注垂径定理……这种对称之美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数学的简洁美最直接地表现在数学符号上,它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每个人都能从简单的表达式中读出其确切的含义。比如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及公式定理:圆周率π,三角函数sin,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h,勾股定理a2+b2=c2等。这些符号公式言简意赅,学生可以从简洁的符号语言中明白其中的道理,体验到数学的简洁之美。数学之美包罗万象,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一定的数学之美。比如列方程解决问题,要从复杂的问题中抽象出一个简单的等式,这既有抽象之美,又有简洁之美,还有逻辑之美。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这些美。
三、孕育严谨的数学教学文化精神,让学生改革其新
数学教学文化具有理性思考、客观认知、不断追求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孕育就是在课堂上、在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笔者先设计了“量一量”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量角器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通过测量学生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大致在180°左右,这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一个定值,但是还难以达成一致。笔者接着让学生进行“拼一拼”: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按照顺序拼在一起。学生经过“拼一拼”就会发现三个内角组成一个平角,这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认识。但这样同样具有局限性,于是,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过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平行线,利用内错角互补的原理,将另外两个内角等量转换出来,使得三个内角成为一个平角。“拼一拼”“量一量”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同时也让学生对此操作的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操作的粗糙性,测量和拼图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严密性不足;操作的特殊性,测量和拼出某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这一结论难以推至其他三角形,普遍性不足。因此,适时恰当的推理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的精神及思维的严谨性,并使这些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习惯。
四、提高数学文化的素养,使学生内化于心
几何画板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同样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几何画板不仅能够清晰地呈现各种几何图形,而且应用起来十分灵活,教师可以随时改变图象以及图形中几何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思考.几何画板和常规的多媒体教具有着一些本质差异.多媒体课件一般设计完成后就不能再变更,几何画板则不一样,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学生的思维以及知识的发散等灵活地进行图形的变换.这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几何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更加灵活的应用实践.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学的难点就在于证明勾股定理.教师可以应用几何画板,引入“勾三股四弦五”的计算方法,在黑板上直接画出三个正方形,让学生探究这三个正方形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判断正方形面积的大小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在几何画板作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度量面积”的功能.通过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验证勾股定理的准确性,并利用赵爽弦图,引导学生加以推算证明.这些都体现了几何画板在几何知识教学中的优越性,合理地利用几何画板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会涉及一些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内容.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几何画板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效用.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素养,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重要技能.不少学生在面对庞杂且无规律的数据时,都会觉得找不到头绪,让他们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更是十分困难.有了几何画板后,能够有效地给予学生引导,尤其是利用“制表”功能,能够实现数据的准确收集和有效统计,并且能迅速找出其中规律,这对于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数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收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学生通过工具测量获得的数据不准确,借助几何画板则能够准确地收集、统计数据,从而迅速找出其中的规律所在.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时,让学生画任意的三角形,再进行测量、计算,由于量角器测量存在误差,不一定能验证定理,可以在学生探索后,再用几何画板产生随机数据进行验证.这个过程往往能够帮学生较为准确地找出其中隐藏的一些规律,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的公式.这对于知识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性;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整合时,它们能给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下面根据笔者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效果好的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学习九年级几何“点的轨迹”一节后,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对“轨迹”是毫无想像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教师的“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九年级代数中的“函数”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让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
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
4.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九年级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
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
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
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
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
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像,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文化 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02-02
一、引言
数学的学习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的学习相对其他学科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更多在乎的是数学成绩,不断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但是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需要有学习过程的支撑,现在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教学生怎样应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答相应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对为什么要证明几何学中两条线的平行,为什么解答一边放水一边加水的应用题等都十分疑惑,换句话说,很多学校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过多重视的是怎么做,但没有回答学生为什么要怎样做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为什么要解决这些看似无聊的数学证明或解答题呢?其实这就是数学文化需要做的工作。
二、现状及问题
现在的数学学习过程很多学生只知道需要这样的问题就可能利用某种定理或者公式进行求解,但是对于这样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蕴含的数学文化却介绍的很少。同时数学课程不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都没有被考试所遗弃,成为中考、高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学就是针对应试教育而量身打造的,很多学生只知道怎样解题,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解决,对数学学习的认知没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有点像美国的阿甘只知道一味地向前奔跑,也许在奔跑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成功,因为他坚持了,很多人只看到了阿甘的坚持带来了他的成功,但是没有人注意到他每一次作出正确人生选择的时候,阿甘也在思考,为什么要下面的道路,这才是他真正成功的原因,因为他不仅有坚持不懈的奔跑,同时也有审时度势的人生选择,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就是缺少了这一点。另外,数学文化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很多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学习主动性,因为他们不知道数学到底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数学中到底有他们需要的什么东西,学习兴趣的缺乏,很多学生只能在数学学习的门外徘徊,很难真正走进数学学习之中。
三、相关概念
数学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进行数学应用的过程,一系列的数学理论被应用,只要有数学理论介入的生产生活活动就是数学文化的内容。一些学者认为,所谓的数学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数学作出人们解决生产实践问题最为重要的手段和工具,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另外这种数学文化的外延主要是的是一些数学精神,其中涉及到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感性认知,进行有效的分析,梳理,凝练,最终给出结论,这是一种理性思维的数学精神,另外还有就是针对现实社会中遇到的新问题,具有寻求新方法的创新思维的数学精神。
四、数学文化的介入应用
1.数学文化的介入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方法中有一种叫做导学法,就是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点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出相应课程的教学,数学文化的介入就是这种导学法的最为典型的例子,例如,在开展概率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个田忌赛马的典故,这个故事很多学生都是听过的,对这些熟悉的故事,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将田忌的这种赛马技巧运用概率的思想进行有效编排,在学生学习兴趣较大的时候,将数学知识点介入其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文化对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引导。
2.数学文化的介入将营造更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的营造十分关键,一个班级学习氛围直接决定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中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相应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
3.数学文化的介入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手段。这里的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宽泛,例如多媒体课件,手中的教具,网络交流方式等等。数学文化的介入需要有教学手段作以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展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出来的,我们可以利用相应的教具展示立体几何模式的一些特性,这些手段和方法都是数学文化介入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五、结语
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存在很多困难的根源在于,学校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相应知识点的应用,同时忽视了其存在的意义,即其中含有的数学文化,这一点与学生交流十分必要,可以有效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联系前后内容,不断融会贯通,实现数学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作者:李凤玲 索江华 连艳鲜 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通过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引出酶的知识,由酶延伸到维生素及专业知识。等学生熟练掌握三大有机物质的代谢过程后,再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找出三大代谢的交叉点,并进行总结,把生物机体复杂的物质结构以及生物氧化主要方式很清晰地摆在学生面前,这样就把代谢部分的难点解决掉。实验操作部分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行动导向和学习目标,依据生物制品的提取、分离、纯化、检测及储藏设计了五个教学情境。这五个教学情境分别包括了多项单项基本技能,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围绕单项基本技术及其集成的知识、设计技能训练学习性工作任务,让学生完成真实、简单的单项工作任务,例如蛋白质沉淀方法、电泳法、层析法等。在学生构建起生物化学基础技术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后,根据工作岗位真实工作任务设计技术链应用项目,让学生运用单项技术构成的技术链完成较为复杂的真实工作任务,如γ-球蛋白制备、SOD酶的制备等。
为学生掌握生物制品分离纯化、生物制品检测等生物技术关键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任务为驱动改革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是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对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感知、体验、实践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相互协作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并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以综合能力提高为标准评价学习效果学习效果评价的合理性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评价方法的选择要引导学生朝着会学习、善思维、能创新的方向发展,由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型教学法的学习过程具有特殊性,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用试卷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情感、意志品质等也应作为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评价内容。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采取的评价方法是:“期末(30%)+实训(30%)+平时(10%)+自我评价(10%)+学生互评(20%)”五层次评价体系。
期末成绩考核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应用分析及语言组织能力;实训成绩考核学生实验态度、实验技能、实验习惯、实验设计等,由企业与教师共同完成;平时成绩考核学习态度、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自我评价课程结束自己对课程学习进行总结、反思;学生互评课程结束以科研小组、学习小组为单位评价成员在实践中的技能水平、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3结语教学体系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职能部门、学校及相关行业的共同参与,教学所需仪器设备配套、齐全,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工作过程需要,教学方法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教学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时空性,应根据专业、行业发展及时调整和补充。课程设计的实施,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教师不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以行立教、以德立身。
左占国
以德润身道济天下
[摘 要] 人类文化有两大流派。以空间概念为逻辑开端的文化肇始于西方;而以时间概念为源流的文化开创于东方。东方文化的代表即中国文化又称为阴阳文化,是象思维科学产生的沃土。《周易》是象思维科学的典型代表,处处闪耀着阴阳文化的光辉,阴阳文化以真善美的追求和方式,诠释着“德行天下”和“道济天下”的文化内涵。下面从中国文化是研究道和德的文化、道是中国文化的特征性元素、德是中国文化的价值追求、道(阳)德(阴)合一是人性修为的最高境界、坚持原则下的圆通是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及结语几部分展开讨论。
[关键词] 时间文化;象思维科学;乾坤阴阳;道;德;道德;真善美;修为;境界;
中国文化是阴阳文化,更是研究道和德的文化。道属阳,德属阴,道(阳)是德(阴)的旗帜,德(阴)是道(阳)的载体,道德有自然之道德、社会之道德和人性之道德,就人而言,道(阳)德(阴)合一是修为人性的最高境界,然而,人分善恶,故既有善的道德合一,亦有恶的道德合一,有善德的人自然会彰善道,偶有恶行亦可能是一时糊涂,终能修成善果既行积善道而得福;而存恶德的人,亦会假行善道,实施恶行,但行积恶路而得殃。在社会中我们要有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智慧,近君子远小人,抑恶扬善,彰道弘德,洞明事理,圆通心智,塑造完美人生。
1、中国文化是研究道和德的文化 中国文化上下承载五千年历久弥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文化是以时间为逻辑开端[1],以易理、气、阴阳、五行等象思维概念展开的文化长卷。提倡天道地德合一,如《易经坤卦象辞》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既是乾(阳)坤(阴)的卦辞也是清华大学校训。《国学的智慧》一书开篇明义即曰“阴阳互动的生命哲学”[2]。《易经》充满了辩证法、对立统一、天道地德、一阴一阳、轮转太极及象数变化哲理,均展现了时间文化的丰富内涵[3]。君子依顺天地之道,一方面积极进取,外求功业,运用潜能,努力创造,为世界创造宝贵财富,为人生谱写精彩华章;另一方面,谦退自处,内求美德,守持仁心,广施恩惠,为他人带来尽量大的福利,为后人留下尽量大的精神财富。许多人不懂“天地和德,阴阳合一”的道理,或者一门心思求功业不修品德,或者过于注重品德而不求功业,殊不知:“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将阴阳分拆偏执一端,要么一事无成,要么不能长久。历代成大事者,无不有“道济天下”之能,亦有“德行天下”之志。“道济天下”的方式古人归纳为三种:立德,立功,立言。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影响了数代人,那是以“立德”传道;秦始皇以强大的兵马统一天下,那是以“立功”传道;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那是以“立言”传道。而古人孔子,近代在立德、立功和立言三方面都很杰出,所以他们是历史上罕见的伟大人物。要想“道济天下”,首先要打消“只为自己而活”的念头,慷慨地跟他人分享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这样他人才能感受到你的价值并接受你的影响。这个道理如同鲜花奉献色香以吸引蜜蜂、彩蝶传花授粉一样,奉献越多你的道传播得越广你的事业越发达。爱迪生为人类奉献了无数发明,爱因斯坦为人类发现了“相对论”,比尔盖茨把软件买到了全世界,也铸就了成功的人生。以真善美的追求,以善的方式影响他人才是真正的“道济天下”。君子修为不外乎三个方面:善心,善言,善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黄中者、君子诚身之学也。中庸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者,未得黄中之学也。大学只言诚意,中庸乃云诚身,二者皆黄中之实学,一自始位言,一自终位说。黄中通理,即不自欺。正位居体,即正其心,而畅于四支,非修身乎。畅之圆满,即诚身也。
2、道是中国文化的特征性元素 道即规律。泛指真理、道理、方向、道德、德行等。道在中国哲学中表示“终极真理”。道生万物,道于万事万物中而又独立于外。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道有非恒道,恒道,可道,不可道,可感知,不可感知,可想象,不可想象,有属性,无属性等之分。道,这个字包含无数法则,所谓悟道就是不断的升华,寻找生命的本源而成就永恒。《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黄帝内经》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道的丰富内涵竟让孔圣人不禁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足可见道义之深远。让我们也象历代伟人那样通过悟道、践道、弘道最终有能力“道济天下”而成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有所贡献的人。
3、德是中国文化的价值追求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德”主要有忠、义、仁、信;孝、慈、恭、谦这八个方面的内容。传统对修炼身心的人们大体分为上德、中德和下德这样三个层次。 “厚德载福”,有德就有正气,有德就有幸福。所以自古至今都倡导行善积德,“德全而不危”。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就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皆喜生惧死,好生谓之德,万物得生谓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于非曰义(《易经系辞下传》)
4、道(阳)德(阴)合一是人性修为的最高境界 “大人”的境界: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十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做人多些阴气,做事多些阳气,阴阳均衡,身心事业必然通达。做一个成功的有教养的人,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真诚的善良。知至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易经文言传》)。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经系词下传》)。道德有道德原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良心是道德的卫士,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行为的准绳。法律有法律原则既从道义出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人做事有做人做事的原则,不能超越伦理道德与法律底线,在利益冲突时价值思维应本着公私分明、先公后私以致大公 无私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5、坚持原则下的圆通是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尊道尚德的修为目的就是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原则下的圆通是做人的大智慧;知进退,明得失,辨是非,会舍得。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常言说: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对待任何问题都要有阴阳转化的辩证思维和矛盾法则去衡量荣辱得失,借物扬道,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5.1、原则是什么? 原则是事物的本质与原生规则,是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原则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只有正确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原则才是正确的。做人的原则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对待学习、生活、工作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则,也就是说有个做人做事的底线,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哪些事应该努力去做好,哪些事可以做,而那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做人不能没有原则。没有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没有了衡量对与错的尺度,如果自己都不知道那些事该做,那些事不该做,那么,就很容易走入歧途甚至泯灭人性成为罪人,因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时时事事都要受到社会公认的法律和道德等准则的约束,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做人要有原则,但这些原则也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在不断发展,观念在不断更新,需求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法律和道德等准则会有所不同,这个时期这样做可能是对的,而同样的做法放在另一个时期就是错的,甚至是违法的。那么,做人的原则也要随着变化着的社会而不断调整。做人要有原则,但还应当考虑到原则与发展的关系。有时候,做人的条条框框太多,并且养成了固有的行为习惯,则可能会束缚人的思维,让人失去开拓创新的精神,甚至思想僵化,很难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因此,人们在遵守做人的原则的同时,还要随时做出适当调整,使自己的做人原则时刻能够适合现时代的要求,不要让原则束缚和禁固自己的思想。说到底,做人做事都是要有原则的,也希望这些原则能够成为自己不断完善人生的起点,把握适度,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在不断进步中快乐自己,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松下幸之助曾说:“原则比千军万马更重要。”一个有原则的人才会被人们真正了解、接受、喜欢;一家有原则的公司才能竖起信得过的品牌。原则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的法宝。令人欣赏的原则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公平。姜太公提出了一条管理原则: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二是喜乐。快乐是一种精神财富。你让人心情快乐,等于给对方送了一份精神厚礼;反之让人不高兴,等于让人蒙受了损失。真诚的笑脸,友善的态度,是世界级的通行证,可适用于任何民族。拥有真诚笑脸和友善态度的人,往往坚持着愉悦他人的原则,很容易让人高兴起来。三是特色。如果你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更容易脱颖而出。女富豪豪罗蒂克安妮塔曾说:“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认清哪些特色能使自己免于竞争,你必须强调这些特色并经常重申其重要性,决不能让他稀释淡化。个人的生涯竞争也需要特色,一旦跟别人形成了差异化优势,你胜出的机会就大多了。
5.2、原则下的圆通要义 圆通和圆融不是不讲原则,圆通和圆融是在遵守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的基础上,以平常心和阳光心态,本着和谐的原则积极有效地与意见和理念不同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自我修养和完善的心态进行交流。在尊重、理解、欣赏、包容、信任和支持的相处之道上把工作做得更好。内圆外通是与人交往的大智慧。人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但人生的道路却十分漫长。由于人具有社会属性要受制度、法律、道德、世俗多重影响,一生充斥着迷茫彷徨与选择;正确抉择一生少走弯路特别是不犯原则性错误,不仅需要具备哲学头脑,更需要政治智慧思维智慧和正确的认知智慧,而获取这些智慧的重要途径就是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博学儒释道家、聆听圣贤教诲、悟出道德真经、足可终生受用、且能荫及子孙。“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我们不能依靠他人,但我们可以征求他人的意见寻找最好的方法,丰富人生阅历。
5.3、道德与原则的精神力量 道德主要约束的是人的主观世界,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道德是崇尚真善美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中寻找归宿时碰撞出的美丽火花,是萌发在人们心中等待瞬间绽放的溢美春华,道德力量源自社会道德规范对各人心理精神情感的影响;原则主要规范的是客观世界,原则是做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或在某个领域里不能离开的禁止性规定,原则力量源于国家上层建筑对个人思维与行为方式的限制;精神是意识、世界观、信念、理想、觉悟、情操等思想道德和科学教育文化的总和,是时代的精华,源于物质又超越物质世界,是对物质层面的升华,是物质世界的统帅旗帜和灵魂。优良的道德与原则所汇聚的精神力量,是实现物质文明的强大保障。人总是要活出点精神的,并应该努力脱离物欲利诱等低级趣味与时代共成长。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呈现,无论个人、组织、团体或国家如果精神萎靡或内涵匮乏是很难持续体现其先进性、生产力和领导力的,更难积累创造和保全丰富物质力量,已有的物质力量及其文明亦会被民主进步优秀的精神力量既能够改天换地的神奇力量所摧毁。人在干,天在看,要学会和善于识天气、接地气、通人气、练和气。从长远计,我们都要学会用优良的道德与精神追求并在公认原则的约束中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更希望都能够从心灵家园出发最终又能够如约回到心灵家园,圆满完成平安幸福的人生旅程。
6、结语 文化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东西方由于文化发源的不同而产生了和而不同的文化优势互补交相辉映。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导致了思维哲学与科学路径的明显差异,特别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标准的炯异,却成就了灿烂文化的丰富与多元。以时间为逻辑开端的中国文化成功孕育了象思维科学体系成为了人类思维科学体系中的最大亮点。而属于精神文化范畴的道与德的诠释更加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特征,道德合一的深刻内涵成为了指导人性修为的最高境界,随着境界的升华,一种原则下的圆通与圆融道出了做人与做事的中国智慧,用中国先进文化修为身心,成长心灵,广布德行,道济天下,精彩人生。让我们用道德与原则的精神力量修炼鸿儒雅士之风骨,以天下为己任用你的学识服务全人类亦只有在为人类的服务实践中才更能丰富升华拓展你的学识见识胆识与卓识。
参考文献:
[1]、左占国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与中医三维思维智慧赏析《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8)》【m】中华中药学会络病分会出版社、20__.2.89—93。
化学平衡理论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就重点学过的知识点,在分析化学中讲解影响沉淀溶解度因素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化学平衡理论分别来解释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师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分析化学课教师的教学和人格魅力是有效方法之一。教学魅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能震撼学生心灵的力量。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背景,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每一步反应都清晰准确,这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感悟和不断完善所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鼓舞力、亲和力、向心力与号召力的总和。教师要仪表大方得体,语言优美动听,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让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富有逻辑性、系统性、艺术性,提问要引人入胜,充分利用联想式启发、对比式启发、由浅入深启发、总结式启发等方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分析化学内容较多,计算繁杂,很多学生在初学分析化学时都会产生畏难情绪而影响对课程的学习。如在讲授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时,在高锰酸钾法中,应注意“三度一点”,其中“一度”是指酸度,那么应该选什么酸呢?盐酸、硫酸还是硝酸?让学生自己分析每种酸的优缺点,盐酸容易挥发,硝酸是强氧化剂,容易对反应产生干扰,那么一般我们就用硫酸来提供酸性条件。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探寻答案,这样学生掌握知识才牢靠,印象才深刻。然后在讲解重铬酸钾法测定全铁含量时,要加入硫酸———磷酸混酸,提问为什么要加入混酸,是不是提供酸性条件?通过对比,从而加深对加入混酸的目的并不是提供酸性条件。
类比式教学法
在讲授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时,我们可以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酸来碱挡,碱来酸挡”的顺口溜,联系日常生活事例,让学生从感性上易于接受。在讲授酸碱滴定时,先讲授强酸与强碱的滴定,把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突跃、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讲解清楚了,在后面学习强酸与弱碱或弱酸或弱碱滴定时,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在络合滴定中,指示剂的封闭和僵化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同学们经常混淆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解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时,要非常详细,一步一步把反应历程写出来,并把每一步反应溶液所呈现的颜色分辨出来,让同学们清楚地知道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溶液颜色的来源,这样在讲解指示剂的封闭和僵化时,就会得心应手,同学们也会很好掌握。还可以根据封闭和僵化的字面意思来加以区分,如僵化,可以联想到僵尸,而僵尸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进程,所以由于置换反应速率慢而使颜色变化不明显就是指示剂的僵化现象。如在讲解碘量法时,碘量法可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直接碘量法又称为碘滴定法,而间接碘量法又称为滴定碘法,这两种滴定法运用类比式教学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找出两种碘量法的相同点,相同点是两种滴定都是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进行。而后找出不同点,找不同点时根据它们的别称,分别画出滴定装置图,碘滴定法,碘是滴定剂,装在滴定管里,锥形瓶中装的就是待测的氧化物和指示剂;滴定碘法,碘是被滴定剂,锥形瓶中装的就是碘溶液和待测的氧化物,然后根据反应,找出它们二者指示剂颜色的不同变化,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讲解沉淀滴定法时,运用类比式教学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将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三种滴定法的所用的指示剂、滴定剂、滴定反应、指示反应、酸度、测定对角加以类比,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与一般电教课的区别在于:它除了与一般电教课一样重视图像的作用外,更重视利用简明醒目的图示、图像、图表、文字和符号,把它们作为教学内容的纲要、缩影、象征和代号,并发挥其启发思考、促进理解、帮助记忆、引导迁移的作用。
语文电化板书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电教课的教学方法相仿,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的播放教学法,一种是以训练学生智能为主的程序教学法,一种是以检查学习成绩为主的成绩考查法。
播放教学法分远距离播放和课堂播放两种方式。从电视机中收看的有关语文教学的节目,其中有的利用了图示,这就是通过远距离播放方式进行的语文电化板书教学。课堂播放的方式,则大多配合教师的演播、提示和解说等交叉进行。例如我教学文言文《狼》一课时,一边放映两狼紧跟着屠夫的图示片,一边讲解“缀行”这个词;一边放映着狼装睡的图示片,一边讲解“目似暝,意暇甚”这一句,描述狼悠闲自得、极其狡猾的神态,使学生从电化图示和教师的讲解中掌握课文内容,学到文言字词知识。
程序教学法的特点是将教材分为许多小项目加以设计安排,每一项目都要求学生作出回答反应或选择反应,然后给出参考答案,让学生核对,以训练学生的智力反应、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我编制了一套“语文智能速率训练”幻灯片集,便是具有语文程序教学特点的电化图示教学资料。如《中国石拱桥》一课共准备了9张幻灯片,每张按一定顺序编号,并附有教学使用说明。如“幻灯片1”为赵州桥的外形图,使用说明为“显示30秒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赵州桥的外形,用形象的比喻手法来形容描绘拱桥的外形,参考答案见课文”。
成绩考查法是用电教手段考查学习成绩。语文教学中目前常用声像记录和文字记录两种记录方式。声像记录是用录音及图示录像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包括利用板书、通过设计图示进行学习的情况)和读写听说能力进行记录,然后加以分析评定。平时的课堂录音录像资料都能起到考查的作用。考试时也可以借用电教的手段,如在语文考试时 ,播放一段文章的录音或图示,要求学生认真地听和看,然后书面回答问题,用来考查学生听读能力和凭借图示理解课文的能力。
为了优化语文电化板书教学的程序,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要处理好人机关系,即教师和电教工具的关系。电化板书教学少不了电教工具(机),但教师(人)比电教工具更重要。电教工具应为教师所用。电教工具虽是进行语文电化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它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收到明显效果的。只有善于运用电教手段的教师才能真正发挥电教工具在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电化板书教学时,应当根据教学要求,选用电教工具,掌握使用方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看电影和录像,它仍然是正规的课堂教学。从教的角度讲,教师是主导,主导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的角度讲,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必须具有主动性、积极性,这样,学习才能奏效,不能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在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保持直接的接触。即使有时眼前无学生(如上电视课),心里也一定要有学生,安排内容,设计图示,选择教法,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要处理好两种教材的关系,即课本等文字教材与视听教材的关系。两种教材各有特点和作用,不能互相替代,而只能互相结合、互相补充。视听教材中的图示、图表、图像等应当成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字教材的工具。
要处理好两种教法的关系,即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板书教学法与电化板书教学法的关系。两种教学法各有自己不同的功用,不能互相排斥,而应当互相补充。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有时还需要借助粉笔和黑板的手段作为补充,当然还必须借助教师的讲述。
我国的电化教具目前以幻灯片最为广泛,许多中小学都已有这种电教的轻武器。尤其就语文电化板书教学来说,幻灯片是最方便、最有效的电教手段,更值得我们充分利用。在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不论进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或听说教学,幻灯片等电教手段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幻灯片更被制成课件。我在教学初中课文《看云识天气》时,就制作和使用了下列幻灯片,这些幻灯片与彩色画面幻灯片相配合,使得电化板书教学进行得相当成功。
幻灯片一:云 天气
幻灯片二:在上片中插入“看”“识”,形成:看云识天气
幻灯片三:在上片中抽出“看”“识”,插入“象”“的招牌”,形成:云象天气的招牌
幻灯片四: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幻灯片五:逐步复合而成
幻灯片六至十九(略)
应当指出的是,幻灯片等电教手段固然可以弥补“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手段的不足,但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手段也可以弥补电教手段的缺陷。因此,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并利用两者各自的功能。我曾将幻灯片课件教学与传统板书手段进行了一番比较,认为幻灯片课件教学与传统板书的不同功能在于以下五方面。
其一,突现性和突出性的区别。幻灯片教学具有突现,瞬息之间能将各种有效信息展示在学生眼前,以创设紧张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密度,训练学生的快速接受和反应能力。相比之下,传统板书优在书写的明快突出,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内容,通过板书更能明确重点,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其二,超前性和适时性的区别。幻灯教学具有较大的超前性,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幻灯课件易于储存与重现。教师若正确使用,可以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相比之下,传统板书又具有适时性强的优点,与各个教学环节吻合得更严密,简便易用,能及时解决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
其三,广泛性和示范性的区别。幻灯色彩斑斓,图文并茂,涉及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蕴涵着丰富的信息,超越了板书的限制,因而它的作用难以估量。相比之下,传统板书则具有示范的长处,有些教学内容不宜一下全部曝光,而需要逐渐呈现,就需要板书示范。板书更便于学生领会教学内容的具体环节。
其四,系统性和灵活性的区别。由于幻灯片不受片数、范围、时间等限制,因此更能体现教学的系统性,有利于全面展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整体观念。相比之下,传统板书更具备灵活性,它不受教学设计的限制,可以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尤其在教学与事先安排不同步的情况下,更能发挥其应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