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针灸院感科

针灸院感科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15:05: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针灸院感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针灸院感科

第1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effect of pre hospital emergency care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ck. Methods: traumatic shock patients received in a central hospital in January 2013 to 2015 in January two years selected 100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experiment,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f people are 50 people, pre 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ntrol group only the most basic nursing. After the group and the number of identifi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n admission time, operation time, the survival rate of surgery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data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dmission to the preparation time of the surgery in the middle of the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s relatively short, and in preparation for the time the doctor can be faster for the preoperative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of surgery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ck of pre 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eparation time of the patients admitted to a surgical, ready to work more easily, operation survival ra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mmon nursing intervention.

Key words: traumatic shock; pre 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cue effect

创伤性休克属于突发病症,并不是像其他的病症是通过积累使得病情恶化发病,也不像心脏病或者脑供血不足那样突然发生,病人本身可能并没有某种疾病,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中受到某些强烈的刺激,比如被高空坠物击中,被汽车撞到,或者受到他人的暴力袭击等等,主要是身体上的刺激,病人受到身体上的强烈刺激后使得病人身体出现一处或者多处严重的创伤,甚至破坏了病人的某些器官,也可能发生大出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同时使患者的生理机制被破坏,造成患者血液循环减弱,供养不足等。创伤性休克虽然是突发的,病例较少发生,但是一旦发生病情一般都会非常严重,死亡率也极高,所以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救助,积极进行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处理,降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文章将从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处理的实验情况,对院前急诊护理干预的实行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某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两年中接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选取100人参与本次实验,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0人,对实验组进行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处理,对照组则只进行最基本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中有28名患者为男性,22名患者为女性,患者的年龄范围较广,为19~57岁,平均年龄为36.7岁,发生创伤性休克的原因较多,其中有3人是受到了暴力袭击,6人是因为被高空坠物击中,11人是从高处失足,13人是受到了较重较硬的物体的撞击,17人是发生了车祸。对照组的患者中有27名患者为男性,23名患者为女性,患者的年龄范围较广,为21~56岁,平均年龄为37.3岁,发生创伤性休克的原因较多,其中有4人是受到了暴力袭击,7人是因为被高空坠物击中,10人是从高处失足,12人是受到了较重较硬的物体的撞击,17人是发生了车祸。100名患者入院时的病症表现均为,面无血色,身体无反应,神志不清,呼吸微弱等等。

1.2 护理方法

对实验组进行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处理,对照组则只进行最基本的护理。实验组:首先,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对患者发生事故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解,根据他人的口述情况来判断患者损伤程度。然后,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对受伤的地方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并做好记录,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情况,以及出血的量,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呼吸和脉搏进行实时观察,轻声的询问患者,检查患者的意识状况,同时也要注意做好记录。观察好患者的情况后,就要对患者采取一些紧急的处理措施,第一步要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确保患者能通畅的进行呼吸,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下,要借助一些帮助呼吸的仪器来帮助患者呼吸,第二部要对患者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处理,如果缺少止血的物品,可以用衣物绑扎来止血,在止血的时候要注意伤口的处理,不能损害患者的其他部位和组织。最后,要根据医生的判断和指令,给患者用适量的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可以给患者用一些舒筋活血的药物,防止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病情发生恶化,甚至中途死亡,同时也要做好医院的沟通,确保入院后能第一时间安排手术。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些基本的常见的护理干预处理,对出血的地方进行止血,帮助清理患者的口鼻,保证患者能进行呼吸,同时也要对患者的呼吸和脉搏进行实时监测。

1.3 观察指标比较

患者在入院到手术的准备时间,医护人员介入的时间,手术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的数据将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对变量和因变量进行记录,输入和分析,本次的数据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准备时间及抢救介入时间

通过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患者的入院到手术的准备时间和医护人员介入的时间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小。

2.2 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

实验组中的患者有1名在救护车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病情恶化,不行中途死亡,剩下的49人均在手术后存活了下来,手术基本都成功了,抢救的成功率达到了98%;对照组中的患者有3名在救护车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病情恶化,不行中途死亡,手术失败的有3人,有44人存活了下来,救助的成功率为88%。

3 讨论

第2篇

【关键词】中医戒烟;针灸;耳穴压豆;抑制烟瘾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88—02

吸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烟草是人类健康杀手之一。戒烟已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社会热点问题[1]。选择一种科学、经济、有效的戒烟方法成为众多戒烟者的关注。然而运用针灸、耳穴压豆及中药[2-4]这种科学、经济、有效的戒烟方法与其它戒烟方法比较效果显著,重要的是无毒副作用,受到众多戒烟者的欢迎。

1 对象和方法

昆明市延安医院呼吸二科开设戒烟门诊,负责戒烟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推广,以及中医戒烟进行了临床实践,运用针灸、耳穴压豆及中药戒烟方法进行科学、自然、经济、有效的中医戒烟治疗,形成一套规范的戒烟服务体系。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戒烟人数260人次,其中243是男性,17人是女性。年龄在24—65岁之间。制定治疗流程(见表1),给予进行心理辅导、针灸、耳穴压豆、中药茶饮治疗。

2 心理辅导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精神依赖是导致戒烟者复吸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戒烟过程中心理辅导是至关重要的。心理辅导包括对患者进行戒烟相关知识的教育,鼓励戒烟者树立戒烟信心,巩固戒烟决心,吸烟是导致阻塞性肺病、肺癌、冠心病、卒中等疾病的主要诱因。让戒烟者在戒烟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增加适当的运动转移注意力。避开吸烟场合,寻找健康的生活方式。

3 针灸戒烟

针灸戒烟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抑制烟瘾,使受戒者不想吸烟;二是消除戒烟后出现的一些戒断综合症状,如烦躁不安、精力不集中、心慌、焦虑、头痛、失眠等。戒烟穴位于手上的阳溪穴与列缺穴之间中点处,按之有一凹陷(甜)[5]。吸烟者初次针刺此穴通常会比较疼痛,若能每天针刺此穴,尤其是烟瘾发作时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根据每位戒烟者的情况,酌情配伍其他穴位。常选取的配穴有合谷、神门、太冲、丰隆、内关等穴,取其平肝降火、清热化痰、镇静安神、除烦的功效。配合电针可增强疗效。

案例一、戒烟者张某某,男,46岁,吸烟二十五年,每天吸烟20支,吸烟指数500。曾经有过数次戒烟经历,均未坚持下来,最近一次戒烟到我院呼吸二科戒烟门诊就诊,给予张某某针灸、耳穴压豆,每天金银花、三七花、枸杞泡水茶饮,经两个疗程治疗吸烟者烟瘾得到抑制,目前张某某已半年未再吸烟,自诉无抽烟欲望,感烟味难闻、呛咳。

案例二、戒烟者吴某,女,55岁,吸烟二十年,每天吸烟15支,吸烟指数300。曾服用戒烟药物“酒石酸伐尼克兰”出现心悸、颈部皮疹,声音嘶哑不适症状,停止服药戒烟未成功。为求进一步治疗到我院戒烟门诊就诊。给予针灸、耳穴压豆,每天鱼腥草、金银花、三七花、枸杞泡水茶饮,经一个疗程治疗后其戒烟者每天吸烟支数减至三支,第二个疗程治疗后未再吸烟,第三个疗程是巩固治疗。电话随访一年半都未再吸烟,戒烟成功。

6 讨论

昆明市延安医院戒烟门诊自2010年5月至今2013年9月共有戒烟人数260例,其中52例(20%)戒烟成功,65例(25%)效果较好每天吸烟支数减半,52例(20%)效果一般每年吸烟支数有减少,52例(20%)烟草依赖者无效。

烟草中的成分复杂, 其种类高达2000 多种, 含有尼古丁、香烟焦油、苯并芘、一氧化碳等近100 种化合物,但只有尼古丁像其它依赖性药物如海洛因、可卡因一样, 可以在人和动物中引起耐受、依赖及戒断综合症, 尼古丁作用于脑的奖赏系统, 使其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瘾物质成瘾的原因是由于外源性成瘾物质大量进入体内后与中枢的阿片类受体相结合, 致使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分泌受到抑制, 一旦外源性成瘾物质停止供应, 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分泌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 导致体内出现阿片类物质缺乏的状态, 从而诱发出一系列戒断综合症, 造成了吸烟者对外源性成瘾物质的依赖。使吸烟者对烟草雾产生一种厌恶感, 从而不想吸烟。部分吸烟者再次吸烟时口腔味觉发生改变, 有苦味、铁锈、铜锈味,这是针刺、耳穴压豆戒烟产生效果的关键因素,从而烟味发生异常改变[8]。由原先吸烟时欣快、轻松、兴奋感, 被口中发异常味道、恶心、咳呛取而代之, 从而阻断了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抑制烟瘾,使受戒者不想吸烟。综合调理脏腑功能消除戒烟后出现的一些戒断综合症状,达到了戒烟的目的,最终停止吸烟。

根据临床260例通过针灸、耳穴压豆及中药戒烟的临床研究,说明中医戒烟是一种有效、科学的戒烟方法。与其他戒烟药物治疗相对比,针灸、耳穴压豆及中药戒烟更为科学有效,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对65%治疗有效。临床实践结果证实针灸、耳穴压豆通过改变戒烟者味觉,通过神经的调节作用,从而抑制烟瘾,控制了戒断综合症。

参考文献:

[1] 孔令江, 郭琳琳, 陈天书, 等. 中国大中城市戒烟门诊戒烟状况现状调查[J]. 大家健康, 2013, 7(3):74-75.

[2] 赵 澜, 王 旭. 古今中医戒烟思路方法与研究[J].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2010, 12(6):96-97.

[3] 张 杰1, 尹新中2*. 中医戒烟研究[J].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1, 3(7):668-669.

[4] 田士兴. 悠久历史的中医戒烟[m]. 生理·健康, 1994:40-41. [5] 曹磊, 饶清华, 钟艾芳. 近年来国内针刺戒烟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 24(2):48-52.

[5] 李传杰. 关于针刺戒烟[EB/OL]. [2012-3-1]. .

[6] 付文如, 陈卫华. 耳针戒烟临床应用及机制探讨[J].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2004, 23(2):30-32.

第3篇

【关键词】 针灸学; 四特性;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针灸学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刺灸方法、针灸治病机理及防治规律的一门学科[1]。本研究针对针灸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法:即经络内容教学能充分展现循行路线客观存在的动态特性;腧穴内容教学能验证腧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特性;刺灸法内容教学能体现针法灸法补泻手法参数的差异特性;针灸治疗内容教学能反映针灸治疗的科学特性,使针灸学教学改革充分体现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教学目的更明确[2]。

1 项目的研究意义

针灸学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来研究经络、腧穴、刺灸方法、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现行针灸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特点是:由理论到实践,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模式。由于经络循行复杂,腧穴内容繁多,刺灸手法各异,治病机理深奥,在教学中学生有四难:难记、难背、难理解、难掌握。如何使学生对针灸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较轻松地掌握针灸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以及其治病的科学规律,是针灸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3]。本课题组在吸取最新针灸临床、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突出传统针灸学理论精髓、体现针灸现代科学内涵的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法。即经络内容教学能充分展现循行路线客观存在的动态特性;腧穴内容教学能验证腧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特性;刺灸法内容教学能体现针法灸法补泻手法参数的差异特性;针灸治疗内容教学能反映针灸治疗的科学特性。

2 针灸学教学体系的现状

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基础学科,传统针灸学的理论体系是:整体观念为基础思想,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经穴刺灸为防治手段,良性调节为作用机理,这也是传统针灸学精髓所在。现行《针灸学》教材中经络、腧穴、刺灸、治疗四部分的内容基本独立讲授。讲经络时学生看到的只是平面挂图;讲腧穴时学生听到的是腧穴诸多主治;讲刺灸手法操作时学生感到难于操作;讲病证治疗时学生苦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针灸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基本上是采用教师传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如何让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能充分运用针灸治疗规律及特点,结合本专业疾病特点开展临床治疗,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提高临床疗效,才是针灸学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和要求。

3 具体研究内容

3.1 经络部分内容教学能充分展现循行路线客观存在的动态特性研究

3.1.1 建立富有中医针灸特色的现代化模拟经络实训教室 以本学科的“针灸学教学实验室”为基地,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针灸陈列馆。

3.1.2 研制具有动态循行特点的《十四经络课件》 运用具有动态循行特点的“针灸学十四经络”教学软件。“针灸学十四经络”教学软件是本课题组在2005年集体研制的音像电子教材。《针灸学》课程教学中,经络内容是主要核心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就是一张挂图、一支粉笔,学生们学起来没有兴趣,而且不能直观地看见和了解经络的整个循行过程。“针灸学十四经络”软件是运用Flas软件研制而成[4]。笔者将固定不动的只能用挂图展示的经络动起来了,而且设计了在经脉循行的过程中经过和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等,使其都亮起来和动起来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5]。

3.1.3 将现代研究内容引入课堂 关于经络循经感传的观察;经络电学特性的测定;灸性感传的观察;合谷穴气至病所效应性观察;足三里穴针刺后的感觉传导等内容均可以引入课堂。使学生对经络的理解不光是在客观上可以直观地看见经脉的动态循行,还可以从现代实验研究角度进一步了解经脉循行的一些特征,加深学生对经络的理解和掌握[6]。同时,一定要启发诱导学生去寻找规律并掌握运用规律,提高学习效果如讲授经脉循行时,强调学生掌握经脉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分布规律: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交接规律:阳经与阳经交接于头面部,阴经与阳经交接在四肢末端,阴经与阴经交接在胸腹部[7]。

3.2 腧穴内容教学能验证腧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研究

3.2.1 “二看三点一习”法的运用 在《腧穴学》的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联想能力的培养来帮助腧穴的定位。为了加强这一实践环节,应采用“二看三点一习”法。二看:即“理论课堂结合多媒体教学,观看动态的腧穴的定位图;实验课堂先观看教学录像,复习加强理论课堂所学的知识,为腧穴的点穴实验作铺垫”。三点:即“师点”、“互点”、“考点”。“师点”指将学生集中在一起,由教师亲自在学生身上划出经脉循行路线及做点取穴位的示范动作。“互点”是指在“师点”之后,让学生两两结合,彼此在对方身上定取穴位。教师则巡回检查,指导并纠正学生在点取穴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考点”是实际定取穴位的能力测试。每位学生采取抽签的方式,抽取一份印有10个不同穴名的试卷,要求学生准确说出腧穴的归经、定位,然后在另一位同学身上具体定取每个穴位的位置,考点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8]。“一习”是在学习腧穴学理论的过程中,安排临床见习。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使理论和实践达到了统一。

3.2.2 腧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研究 在同学们正确掌握了腧穴的定位后,笔者将实验验证腧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研究引入课堂。一是腧穴与非腧穴之间的效应不同。当刺激腧穴与非腧穴时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腧穴作用大,非腧穴大多无作用或作用很小。如针刺合谷、足三里后,白细胞吞噬指数明显提高,针刺非腧穴时这种作用不明显。二是不同腧穴常常引起不同效应,或对不同部位产生影响。如针刺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和天枢,使肠鸣音增加的效应比足少阳胆经的足临泣、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等穴强。即使是同一条经脉的腧穴其作用也有差异,如上述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对肠鸣音的影响较其他经脉强,而在胃经腧穴中又以足三里的作用最强。三是有些腧穴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如针刺心经的神门穴,对实验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效应,针刺肝经的大敦穴有加强神门降压效应的作用。通过将腧穴的特异性规律研究引入课堂之后,使学生们对腧穴本质特征的认识更具科学性、系统性。

3.3 刺灸法内容教学能体现针法灸法补泻手法参数的差异特性研究 本《针灸学》教学的重要实训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这部分教学中笔者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3.3.1 研制具有直接动态演示的《毫针补泻手法》的教学课件 运用具有直接动态演示的“毫针补泻手法”教学软件,这是本课题组集体研制的音像电子教材。《针灸学》课程教学中,针刺手法的操作是本教学中的难点[9]。怎样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针刺的各种不同手法教学,也是笔者多年来的教改重点。因为针刺入人体后,老师在讲解针刺手法的动作和针在人体内的动作过程,学生是无法看见的。笔者开发研制的《毫针补泻手法》教学软件,整个课件将针刺的各种不同手法操作过程都可演示出来,学生能看见针刺手法的演示,老师根据课件的内容一步一步深入的讲解,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针刺各种不同手法的操作[10]。

3.3.2 研制具有体现针法灸法补泻手法参数的差异特性的手法模拟仪器 针法灸法学手法是一门操作性特强的课程,其中的针刺手法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从进针到出针是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针刺手法复杂微妙,仅凭老师的一张嘴是很难讲清楚的。如何客观地评价学生针刺手法是否规范,是所有针法灸法学课程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教研室老师们经多方努力,研制了以示波形式反应针刺的提、插、捻、转等手法,通过对示波频率和波幅的分析,可以客观评价学生针刺手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及它们之间参数的差异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针灸操作技能训练中的关键问题,使刺法灸法的教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1]。

3.4 针灸治疗内容教学能反映针灸治疗的科学特性研究

3.4.1 模拟临床直观教学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使用模拟临床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病例由教师事先建立卡片模拟患者,将2名学生编为一组,其中一名扮演患者,另一名为医生。根据卡片要求,由“医生”向“患者”提出各种所需要了解的问题,采集病史,并由“医生”自己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和施治[12]。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临床教学中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13]。为使学生真正熟练地掌握针灸操作技术,检验其实际动手能力。笔者设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除理论考试(占70分)外,还进行了技能操作考试(占30分),即将学生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组,每2名为一组,然后再抽题回答问题,抽到哪种操作方法或病证,要求学生从辨证分型、立法处方、选穴操作等步骤,一步步讲解清楚,并进行实际操作,由两名监考老师同时打分。这种考试方法也是提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14]。

3.4.2 将“标准化患者”引入课堂 这是本课题组在2009年进行针灸学教学改革时一个校级立项课题。就是专门招收了三个标准化患者的模特,进行了专门的职业培训后,投入到课堂的一个教学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将预约的模拟患者带到教室,由模拟患者叙述病史病情,学生做出诊断,并根据经络理论进行辨证取穴,讨论行针手法,最后由带教老师综合大家的意见确定治疗方案。这样,学生就能亲身体验针灸治病整个过程,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采集病史的能力[15]。

3.4.3 将能反映针灸治疗的科学性研究内容引入课堂 将科学研究内容通过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引入课堂教学是本教研室的一大亮点和特点。比如说在讲授针灸治疗“中风”病时,笔者就将在科学研究中证实的针灸治疗“中风”的病理机制结果,通过网络平台由学生自己点击展示出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针灸治病的科学性。还有“足三里”为什么能治疗胃肠疾病;“内关”为什么能调节心率;“委中”为什么能治疗急性扭伤等等。用科学的依据来告诉学生,针灸治病的科学性,使学生由衷地对这门学科产生了一种信任感和崇拜感,从而对针灸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 结语

本课题首次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网络平台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在针灸学教学中引入实验针灸学系列中的研究内容,将现代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充实和丰富了本科教材中的内容不足。将四特性教学法引入到《针灸学》教学中后,使得抽象难讲的经络循行一目了然,功能难明的腧穴特性得以佐证,手法难显的刺灸补泻客观呈现,玄妙难释的治病机理诠释尽然。

参考文献

[1]徐恒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2]张子谦,陈建雄,童娟.西医院校的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教学初探医学[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34-935.

[3]王宛彭,刘红.《针灸治疗学》教学方法研究探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8(3):63.

[4]黄芳,曹锐.中医专业针灸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医教育,2007,26(3):47.

[5]黄小波,李宗信.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3):48-49.

[6]杨建斌,张彩凤,夏永华,等.浅谈示意图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95-96.

[7]刘建卫.数字化可视人在针灸腧穴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10):81.

[8]魏继平,薛文星,冯玉荣,等.体验式教学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139-140.

[9]王卫,魏连海,孟向文.腧穴立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10):76.

[10]王卫,徐立,孟向文,等.《经络腧穴学》立体化教学改革中对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体会[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2(4):20-21.

[11]陈文,梁立安,陈尚杰.教学做合一在针灸临床实习带教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2):133.

[12]张东铭,王莉梅,付艳琴,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0):150-151.

[13]龚东方,李艳慧,庄礼兴.浅谈医案教学在针灸治疗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6,25(2):78-79.

[14]卞镝.针灸教学的改革创新探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2004,6(3):243-244.

第4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5

【摘 要】外伤性截瘫是指脊柱由于受外力而导致脊髓损伤部位以下的肢体发生瘫痪的病症。在脊髓休克期过后,若损伤程度较重,往往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丧失以及运动功能消失,肌张力增高,膀胱功能失常,大便秘结等不同临床表现,给病人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中医学将外伤性截瘫归为痿证范畴,针灸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在针灸科门诊遇外伤性截瘫一例,采用以针灸为主,并结合推拿、皮肤扣刺、刺血疗法,临床疗效明显。现将案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外伤性截瘫;针灸治疗;夹脊穴;个案

患者雷某,男,39 岁,因“车祸致脊椎骨折1 年伴腰背疼痛加重3 天”入院。入院症见:扶拐步入病房,神清,双下肢感觉减退,二便困难,偶有腹胀,纳差,眠可。腰椎CT 示:L1 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改变。患者左侧小腿外侧麻木,左侧大腿后侧麻木,左侧脚趾麻木无知觉,肛周麻痹,伴大小便失禁,左下肢温觉减退,L4、L5 以下痛觉减退,左下肢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萎缩明显,肌力3+ 级,膝反射减弱,跟腱反射明显减弱。患者大便不能自解,需“开塞露”帮助,小便需行清洁导尿。

中医诊断:痿证——肝肾亏虚,髓枯筋萎证

西医诊断:

(1)脊髓损伤。

(2)截瘫。

(3)腰1 椎体爆裂性骨折术后。

(4)神经源性膀胱。

(5)神经源性直肠。

治则:温阳固本、活血通络。

1 临床治疗

(1)推拿:每次针刺前以滚法轻柔地大面积放松腰骶部,再以拇指按揉腰夹脊穴,掌根揉臀部,拿捏双腿。操作时间约30min。

(2)毫针刺,俯卧位取华佗夹脊穴(腰段)、次髎、秩边、委中、悬钟,腰部加灸,留针20min;仰卧位取关元、中极、水道、髀关、足三里、阳陵泉,少腹部加灸,留针20min;每次先针刺背面,再针刺正面,每穴均提插捻转至有针感为度,并中途行针两次。推拿与毫针刺均每日一次。

(3)背部疼痛点三棱针刺血加拔罐,放出淤血2-3ML,腿部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麻木区梅花针扣刺,以皮肤潮红为度。此操作每周一次,于推拿后针刺前进行。

采用以上方案进行治疗2 周后,患者诉腰背部疼痛已减轻一半,腰部肌肉力量增强,但行走时仍觉身体有下坠感,另外出现遗尿现象。笔者参考头针疗法,在每次俯卧位针刺加顶中线,百会向前平刺,并在百会穴悬灸20min,其余操作不变。

增加穴位治疗2 周后,患者诉效果明显,腰背疼痛基本消失,走路时下坠感减轻,遗尿现象消失,能控制肛周肌肉收缩,腿部麻木区范围缩小,痛觉增强,肌肉萎缩改善不明显,肌力4 级。于是停用三棱针刺血疗法,继续其余治疗。

笔者坚持每日予患者以上治疗,每次约2 小时。继续治疗2 个月后,患者诉平时走路可不用拐杖,走路时上身可以直立,可自行排尿,肛周肌肉收缩力增强,左侧小腿麻木范围缩小至上1/3,左侧大腿后侧麻木缩小至大腿根部,脚趾部有痛感,腰以下痛觉明显恢复。肌力4+ 级,肌肉萎缩变化不明显,鼓励患者多锻炼。

目前患者诉大小便尚未完全正常,行走时间长了腰腿无力。现继续治疗,基本方案不变,根据具体情况可有穴位的增减。另嘱患者避风寒,畅情志,每日适当锻炼。

2 讨论

截瘫在中医学中归为痿证范畴,表现为肢体经脉弛缓,而四肢软弱无力,或难以运动,甚则肌肉消瘦。患者为青年男性,发病急,病程长,久病多虚多瘀,所以治法上扶正祛邪。

首先,“腰为肾之府”,患者腰部受损,先天之本失固,久之必然髓枯筋萎。治法上在腰部施行推拿手法,力度轻柔、和缓,循经络穴位按摩,直接针对病源所在,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为求强腰固肾;拿捏双腿,针于肌肉萎缩,可改善局部经气运行,达到增加肌营养,促进肌肉萎缩的恢复。

其次,在针灸的治疗上,参照《石学敏实用针灸学》中痿证的治法,针刺首取华佗夹脊穴,夹脊穴从定位于每椎下正中旁开0.5 寸,此部位从属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脏腑密切相关,是体内脏腑与背部体表相连通的点,且督脉与肾、脑、心及胞中有密切联络,从解剖定位看,取华佗夹脊进行针刺可直接刺激神经根,从而改善神经根的代谢,促进脑脊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次髎、秩边、关元、中极、水道为调理二便的要穴,且次髎、秩边与委中、悬钟、髀关、足三里、阳陵泉合用,疏通足三阳经,均为治疗下肢痿痹特效穴,重要部位用灸法,固本培阳;另外,背痛局部刺血拔罐,可活血通络、去瘀生新,更利于受伤脊髓及神经根的修复;经脉组成中的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皮部在人体起着卫外、传导、调节的作用,采用梅花针循经扣刺皮部,疏泄泄气,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从而调整脏腑虚实。而从现代医学理论讲,皮肤扣刺则直接刺激末梢神经,调整人体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增加皮肤的敏感性,对神经麻痹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最后,笔者取头针疗法之顶中线,主治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类;同时灸头顶百会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处侧重于其升阳举陷、涩肠止遗的作用。

综合以上各法,针对外伤性截瘫出现的各种症状及体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包含针灸治疗各法则,笔者希望在临床中多学习多总结,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努力。

第5篇

徐主任:针灸最早出现在《针灸甲乙经》(259年)中。刚开始,针是用砭石磨成的粗针,古人发现用它点按某些部位,有些疼的地方就不疼了,然后再慢慢发展成金属制成的针。

最早的时候,针灸是用来治疗疼痛、肿胀疾病的。在那时,古人野外生活较多,体内的风寒较多,所以大部分疾病多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砭石针发展为金属针以后,针灸的应用范围就比较广了,不仅可以治疗疼痛性疾病,如颈肩腰腿疼,而且可以治疗内科疾病,如胃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脑血管的中风、中风后遗症等疾病和神经方面的焦虑、失眠、抑郁等疾病。

传统的针灸采用的针比较粗,相对刺激量比较大,得气感非常强,针扎下去,“酸麻胀痛”的感觉非常强。随着时代的发展,针越来越细。如今针灸采用由不锈钢制成、细如发丝的一次性针灸针,在某些部位,用这么细的针扎下去,感觉就比较弱了。所以,不论是在针灸的使用工具、患者的感觉上,传统针灸和现在的针灸都有一定的差别。但对于疗效而言,两者的差别并不大。

《科学生活》:常听中医们说“针灸,其实是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是这样吗?针是什么,灸又是什么,有哪些不同呢?

徐主任:其实,“针灸”的最大区别是使用的治疗工具不一样。“针”其实是用我们所熟知的针灸针为治疗工具,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穴位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灸”其实是艾绒做成的一种艾柱、灸条,点燃后通过热的力量、灸的药性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灸有多种治疗方法,有艾柱灸、艾条灸。艾柱灸又有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一般将艾绒搓成一个小艾柱,点燃后直接放在皮肤上进行灸,这种疗法会留下疤痕,甚至通过引起化脓来治疗疾病。现在的患者很少接受这种治疗方案,但其实直接灸对有些疾病的确有很好的效果。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就是在艾柱下面隔一个姜片、蒜片或是附子饼等,联合姜、蒜或是附子饼的药性、药效共同起作用。还有就是用艾条悬灸,用市面上常见的长艾条,点燃之后悬靠在皮肤上,利用其热感作用于穴位上来治疗。

《科学生活》:西医对于中医针灸非常好奇,一般人也对针灸的治病机理并不理解,针灸是如何起到治病的作用的呢?仅仅是治病吗?

徐主任:针灸其实是利用针或灸的方法,作用到穴位上来达到治病强身作用的疗法。针灸的核心理论还是经络,通过穴位来疏通我们的经络气血、改善人体的内环境,扶正祛邪,调节阴阳,从而起到治病的作用的。除了治病外,针灸还有明显的保健作用。我们体内有很多保健穴位,如足三里穴、大椎穴,我们经常艾灸、针刺之后,可以明显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起到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科学生活》:有的时候,哪里痛针灸就扎哪里;有的时候,明明脖子疼却扎手。这是为什么呢?

徐主任:哪里疼针灸就扎哪里是最初级的针灸疗法,因为我们古人本身也讲究以痛为疏,痛点就可以当作一个阿是穴来扎,可以起到促进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疼痛的作用。但是针灸更多的治疗依据是中医的经络理论,之所以脖子疼扎手是根据经络的传导来的,从脖子到手是我们手三阳经的分布,根据经脉的巡行,“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也就是针灸经脉所能到达的地方,就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比如,手少阳三焦经,这条经脉在手上循行:起于无名指之端,出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沿手背部、手腕部,行于前臂,到达肘部,沿着上臂到达肩部,之后达颈部、头部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针灸手上的穴位如中渚、前臂的穴位如支沟来治疗头颈部的病变。

《科学生活》:来针灸科就诊,是怎样的流程,需要望闻问切吗?针灸前后还有哪些步骤?针灸时,患者到底疼不疼?

徐主任:还是需要“望、闻、问、切”的。因为针灸的理论基础还是中医基础理论,所以患者来就诊时也要通过舌苔、脉象来诊断。但是针灸治疗时,一是要辨证论治,如湿热证、阴虚、寒证等;二是通过经络辨证,这是最核心的内容,看病变所在位置和经络的分布情况来选择治疗。

常会有患者询问,为什么疾病不一样却扎同样的穴位?我们身上的穴位都有双向良性的调节的作用,在针灸治疗时,患不同疾病的患者,可能会扎同一个穴位,起到治疗的作用。比如,腹泻的患者与便秘的患者都可以扎上巨虚,它是我们大肠的下合穴,对于便秘的患者来说,可以调节肠蠕动、改善便秘症状、促进排便;对于腹泻的患者来说,可以减缓肠蠕动、改善腹泻症状。有时,我们可以增加手法,用泻法治疗便秘,用补法治疗腹泻,同时还能起到增效的作用。

针灸的时候,患者疼的感觉很少,多有酸、麻、胀的感觉。针灸针是从皮外到皮下,再到肌肉层的过程,到皮下时有些患者会感觉到像被蚊子叮了一下,到了肌肉层以后就会有酸胀感,甚至发麻的触电感,这个都是针灸的正常反应。

《科学生活》:有些患者将针灸神化了,认为针灸什么都能治。是这样吗?针灸对哪些疾病比较有帮助呢?

徐主任:并不能说针灸任何疾病都能治,但针灸的确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宣布针灸对64种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疾病通过中医针灸治疗有帮助但是不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一部分疾病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案,那么针灸也可以治疗但治疗机理并不确切,可见针灸的治疗范围的确比较广。针灸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失眠、抑郁、焦虑、面瘫、三叉神经痛、外伤引起的神经损伤等。面瘫发生后在第一时间接受针灸治疗,能及时延缓病情的发展。对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也很不错,如浅表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对于个别疾病的疗效甚至好过服用中药,因为消化系统不好的患者,不管服用中药还是西药都会腹胀,而针灸却可以起到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气血不畅的作用。妇科类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都可以进行针灸治疗。一些不孕的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提高受孕率。儿科疾病,如幼儿的咳嗽、腹泻都可以用针灸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科学生活》:现在我们常常听说“埋线”“小针刀”,这些都属于针灸大类吗?

徐主任:“埋线”“小针刀”都是属于针灸范围内的。传统的针法就是用毫针去针刺治疗的,而“埋线”“小针刀”根据现代医学解剖位置将毫针改良发展而来的。

“小针刀”治疗时所用的针跟我们平时所用的毫针不同,它巧妙地整合了针灸针和手术刀两种器械的优势,并兼具二者的治疗方法,能进入病损组织进行松解、疏通、剥离及经络调整,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埋线”其实是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专门用来减肥的,可以治疗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埋线”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开始人们将不能吸收的线埋在穴位里,让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化脓反应,最后再把线拿出来。现在,我们进行了进一步改良,使用可以被人体吸收的线,就不用拆线了。在埋线治疗时,使用特殊的埋线针,其内部是中空的,将线穿在针心中,治疗时扎在穴位上,一推针心,线就打到穴位里了,再把针拿出来即可。进行普通的针灸治疗,每周至少要来治疗2~3次,而埋线的方法,一般线埋到体内2~3周才能吸收掉,很多没有时间经常来医院的患者多选择埋线。对于减肥而言,因为要调节脾胃、调节内分泌等,埋线的穴位比较多;对于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而言,并不需要在很多穴位埋线。

埋线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更严格,一定要在规范、正规的医院进行,美容院不重视无菌操作,有感染的现象,更有甚者因为找不到穴位,使局部感染、化脓甚至不吸收,机体产生排异反应,最后只能进行手术把线取出来。

《科学生活》:针灸单独治疗还是辅助治疗较多呢?

徐主任:对于很多疾病来说,针灸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手段,而不是辅助治疗了,如中风后遗症。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在一个月以内被称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建议在急性期就可以采取针灸治疗,而且针灸治疗的干预越早,对其预后越好;出血性中风早期使用西药治疗,控制病情,之后出现的中风后遗症,如失语、中枢性面瘫、上下肢活动力差等,这还是要采用针灸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西医也没很好的治疗手段。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进脑内神经细胞再生,改善病灶周围供血的情况,帮助肢体功能恢复。

对于失眠、抑郁、焦虑等疾病,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很大,也可以用中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科学生活》:大多数人认为针灸的优势在于没有不良反应,除此以外,针灸还有哪些优势?

徐主任:除了没有不良反应以外,针灸对很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治疗的价格比较实惠。总结而言,针灸的优势是“验、便、廉”:“验”就是指针灸有非常好的效果,“便”就是指针灸只有一根针,治疗方式简便,“廉”就是指治疗的费用经济。

《科学生活》:对于慢性疾病,什么时候进行针灸治疗效果更好呢?有哪些禁忌证和注意事项呢?

徐主任:对于有些慢性疾病的确有季节的差别,如呼吸系统的疾病、关节疼痛、风湿病,这些疾病在冬天发作的几率更高一些,夏天症状减缓,患者觉得症状改善了。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建议夏天治疗,如在三伏天治疗。此时,人体阳气在表,大自然阳气也是最旺盛的时候,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针刺或艾灸治疗更容易起效果,并能够预防疾病的发作。

针灸对于患者的禁忌并不多,对年龄、体质没有过多的要求,在治疗时可以区分对待,医生会在治疗方案、治疗手法上有所区别。对于体质虚弱、年龄比较大的患者,针法的使用就比较少,多以灸法为主,同时可以起到补气补血的作用。对于年轻体壮的患者,在某些疾病上,针法要使用的多一点、手法重一点。

但是前来针灸要注意,不要在过饥、过饱、醉酒时前来针灸。有的患者比较紧张,加之来的时候没有吃饭,在血糖比较低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晕针”的情况,这时需要将针全部取掉,让患者平躺,保暖、补充能量,有些需要吸氧。

对于女性患者,无需避开生理期。有一些特殊的疾病,如痛经,立即治疗可以止住疼痛。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孕妇,患上一些没有其他治疗方法的疾病也可以进行针灸治疗,如抑郁、面瘫,治疗时我们会避开腰骶部、腹部的部位以及活血的穴位。

《科学生活》:现在,针灸市场非常不规范,就连美容院都打着“针灸瘦脸”的项目,使用针灸需要怎样的资质呢?没有资质的人胡乱针灸会引起什么恶果呢?

第6篇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均排除阻塞性原因所致的尿潴留。其中男15例,女35例;产后30例,外伤后1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6例),其他原因4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4月,最短5天。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方法

第一组穴位 胸腰夹脊穴 八髎穴;第二组穴位 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

2.2 针刺方法

以上两组穴位每日取一组穴位,交替使用。胸腰夹脊穴和八髎穴采取侧卧位,每次取两侧4至6穴,交换取穴,强刺激;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穴采取平卧位,平刺或斜刺,平补平泄,接G6805电针仪,留针30分钟,7日为一疗程。

2.3 艾灸方法

以自制的艾灸盒对下腹部进行大面积艾灸,以腹部潮红为度,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

2.4 语言暗示方法

在治疗的同时,配合语言暗示。针刺时,引导患者的针感向下腹部传导,暗示患者说只要有酸胀的感觉就有效,同时多交谈关于水、洪水、江河的话题。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语言暗示方法。对产后的病人,多关心婴儿的情况,让产妇高兴,从而思想充分放松。对其他原因的患者,主要从树立患者的信心入手,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放松。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经过3个疗程之内治疗后能自主排尿。

无效:经3个疗程以上的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必须导尿。

3.2 治疗结果

50例患者中,在1个疗程之内痊愈的28例,2个疗程内痊愈的15例,3个疗程内痊愈的4例,无效3例。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25岁,2004年10月15日,在我院妇产科顺产一男婴,重4.5公斤,产后出现尿潴留,点滴不下,腹部涨满,胀痛难忍,经腹部按压、热敷等方法均无效果,只好靠导尿维持,7天后转入针灸科,经以上方法治疗一天后,少许尿量排出,经过2天的治疗后,能自主排尿而出院。

5 体会

祖国医学称尿潴留为癃闭,其病位在膀胱,与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有关。多因肾气受损,命门火衰,阳气无以化阴,导致膀胱气化功能无权而发为癃闭。现代医学认为尿潴留多继发于其他疾病之中,或者因为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而致尿道内括约肌收缩而出现尿潴留。膀胱的神经为内脏神经所分布,其中交感神经来自第11、12胸节和第1、2腰节,经盆丛随血管分布至膀胱壁,使膀联平滑肌松弛,尿道内括约肌收缩而储尿。副交感神经为来自脊髓第2~4骶节的盆内脏神经,支配膀胱逼尿肌,抑制尿道括约肌,是与排尿有关的主要神经。在本科治疗的50例病例,多数继发于其他疾病之中,根据辩证,且均属于虚证,一方面是生产后的的产妇,另一方面是腰椎损伤或手术后长时间卧床而致尿潴留,故在治疗尿潴留的病人中,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取胸腰夹脊穴、八髎穴针刺,以调节神经功能;取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穴位,配合艾灸下腹部以温补下焦,达到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的功效。3例无效病人因为脊髓的完全截断,故针灸治疗无效,随访中得知病人由尿潴留而转变为尿失禁。近早地解除尿潴留,避免尿潴留所致的并发症,针灸治疗尿潴留无疑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邱茂良.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2-243.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9-244.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病人.来自2005年1月一2009年1月的我院针灸门诊。男24例,女3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平均48.92岁。职业:司机8例、伏案工作者(包括使用电脑每天4 h以上者);手工操作工人10例。病程最短1d,最长20年。

1.2诊断依据 (1)症状和体征:颈痛或颈部发僵、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控力减退或持物坠落。颈椎棘突或棘突旁、肩胛骨内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压痛、压顶实验阳性、臂丛牵拉实验阳性。(2)颈椎X线片或CT、MRI检查示:颈椎有骨质增生或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或韧带钙化等。(3)疼痛的度量:采用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灰色计量方法[3]。即“疼痛强度尺”:把学生用厘米直尺。改装成刻度有0~10等距离的疼痛强度测量尺,把疼痛程度分为0~10等级:0级为无疼痛;1~3级为轻度疼痛,疼痛可以忍受:4~6级为中度疼痛,疼痛难以忍受,影响工作;7~9级为重度疼痛,痛不可忍,影响睡眠;10级为剧烈疼痛,可用“痛不欲生”来形容。本组病人治疗前轻度疼痛15例;中度疼痛40例;中度疼痛7例。

1.3治疗方法

1.3.1取穴主穴:新设穴(双),定位:风池穴直下,第四颈椎旁开约3.3 cm,斜方肌外侧凹陷处。配穴:风门、肩井、曲垣、天宗、肩贞、臂、曲池、新义(定位:在桡骨粗隆和尺骨粗隆之间。肘前折量二节,同手三里穴平高。以屈肘俯掌位取穴)。

1.3.2操作 各穴常规消毒后.取30号40~60 mm的毫针,缓慢捻进法进针,进针后不断捻转针柄,捻捻停停,停停捻捻,使患者产生较重而舒适的酸、麻、胀或触电样针感,向颈肩臂远端放散。出现针感后连接6805型电针仪,选连续波,输出量以病人耐受为度,留针30 min,轻捻提出法起针。取针后局部拔火罐10min。

1.3.3疗程 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1.4疗效判定方法 显效:无疼痛。原有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劳动工作;有效:轻度疼痛,其他原有症状减轻,体征改善,能参加一般工作生活:无效:中或重度疼痛,其他症状体征无改善。

2、结果

经治疗6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40,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治疗次数分析:3次内好转20例,4~7次好转19例,8~10次好转19例。

3讨论

第8篇

关键词:便秘;针刺疗法;天枢穴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中西药物治疗老年性便秘均有一定副作用,针灸治疗虽报道较多,但多无对照组,诊疗标准也不客观,欠缺说服力。天枢穴自古就是治疗便秘的基本穴,但是由于缺少RCT研究,可信度不足。笔者根据前人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深刺天枢穴治疗老年性便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旨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将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我院针灸科2005年9月~2011年1月期间患者,按门诊先后顺序编号,拆开事先做好的与门诊编号一致的不透光密封随机信封,确定其随机分组。随机数字及组别由计算机SAS软件产生,经专人密封于信封内。共收集到病例47例,其中深刺天枢穴组(治疗组)26例,常规针刺天枢穴组(对照组)21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71岁,平均65.3±4.5岁;病程最短30天,最长20年。对照组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72岁,平均63.6±6.4岁;病程最短30天,最长20年。两组病人均长期服用泻剂,其中排便间隔时间大于1周的,治疗组有20例,对照组有1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1)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①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习惯1天以上,或间隔时间3天以上;②大便干结;③排便费力,伴有不适感或痛苦感,或便意未尽感;④经全身体检及理化检查排除器质性便秘。具备前3项中的1项,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者,便可明确诊断为便秘。

(2)门诊病人,年龄≥55岁,无严重心肝肾病变,能自己行走并且配合检查治疗的志愿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取穴:天枢穴。

(2)操作方法:华佗牌针灸针,规格为0.32mm×100 mm,直刺,瘦人2.5寸,胖人3寸,轻微均匀前后捻转,局部酸胀痛感。

2.2 对照组:由于本研究目的主要是评价深刺天枢穴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有效性,故安慰对照是合理选择。预试验表明,按照针灸学教科书的常规深度针刺天枢穴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不好,因此采用常规深度针刺作为对照来除外针刺的安慰剂作用是合理的。

(1)取穴:天枢穴。

(2)操作方法:华佗牌针灸针,规格为0.32 mm×50 mm,直刺,瘦人1寸,胖人1.5寸,轻微均匀前后捻转,局部酸胀痛感。

两组均停用泻下药2天后,接受针刺治疗。针刺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休息2天后,继续下一疗程,共观察治疗2疗程。如针刺3天大便不下者,病例便作无效处理。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的疗效标准:近期治愈为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伴随症状消失;显效为2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有效为3天以内排便,便质先干后软,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率57.7%,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近期治愈率为0,总有效率38.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治疗组26例患者治疗期间及疗程结束后均无泄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其中10例患者检查了针刺1次、5次及10次后的大便常规,均未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说明无肠道隐性出血或感染。

4 讨论

老年性便秘发病率26%-34%[2],老年性便秘的原因是结肠的运动、张力低下,肠内容物停滞时间延长,水分过度吸收造成粪便过硬、排便困难。目前主要采用改变膳食结构、中西药物治疗,仍有部分病人无效。中西治疗药物多有泻下作用,有不同程度腹泻、腹痛及恶心等副反应。本研究表明深刺天枢穴治疗的总有效率100.0%、近期治愈率57.7%,且无任何副作用,安全性好。天枢穴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大肠经气深聚于腹部之处,主治腑证、实证。针刺天枢穴可通调肠腑、促进结肠运动,故可用于治疗老年性便秘。针灸古籍和教科书记载天枢穴的针刺深度为1-1.5寸,本研究表明针刺1-1.5寸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不好,而深刺却100%有效,说明针刺操作的重要性。通过与常规针刺组的对照,可以除外针刺的安慰剂效应,明确深刺天枢穴的治疗效应。综上所述,深刺天枢穴是治疗老年性便秘的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