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商业文化论文

商业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6 15:58: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商业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商业文化论文

第1篇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当转化为具体的商业价值时,它才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商机和端午节文化的契合点,挖掘节日细微处潜在的商业价值,保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力。

一、旅游无烟工业

旅游被称为无烟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旅游需求。比如屈原的诞生地湖北省秭归县,每年要过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头端午、五月十五大端午一直到五月二十五末端午,在这一个月内要举办公祭屈原,农民骚坛诗会,龙舟游江招魂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屈原故里端午的独特习俗,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另外还有屈原的投江地湖南省汨罗市,每年前往汨罗市屈子祠凭吊、缅怀的人们排成了长龙,络绎不绝。可见,端午的文化内涵刺激了旅游消费,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当地端午文化品牌的铸造,二者相得益彰。

二、节日装饰物文化产业链

节日装饰物既是节日的衍生文化,又是节日文化的寄托物和载体,搞好装饰物的销售,可以有效刺激消费,与此同时烘托节日气氛。

(一)香袋

又称香囊、香包、荷包,我国民间端午节佩香袋的习俗极为古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香袋。《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剪彩叠福,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袋内装有研细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有消毒卫生和醒脑清神的功能,就像是随身佩戴一个“空气净化器”,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各种香袋寄托着人们辟邪却病的美好希望,同时还具有审美情趣,香袋形状多样,颜色丰富,是很受妇女儿童喜爱的装饰品和礼品。

(二)五彩线

民间传统认为,端午节戴五色线可以避开蛇蝎毒虫的伤害,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降雨时要将五彩线剪断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戴五彩线的传统可谓由来已久,东汉应劭著的《风俗通》中就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

苏轼在《浣溪纱》词中描述端午节的美人:“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宋代词人杨无咎《齐天乐》在词中则用“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形容端午节时女子的服饰。不同于艾草和菖蒲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五彩线的点缀美化功能远比求吉辟邪实际功能明显。(三)葫芦

葫芦外形呈“S”形,像是八卦图中阴阳的分界线,道教文化认为葫芦可以收尽天地间的邪气,所以民间传说神仙收鬼怪的法器都是葫芦,太上老君装仙丹的容器是葫芦,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的法器也是葫芦,在古代葫芦被当作镇邪的宝贝,加上葫芦腹中多子,象征多子多福,又与福禄谐音,所以民间俗信葫芦能避邪气又象征吉祥。端午节在门窗上挂葫芦的习俗由来已久并沿用至今,《燕京岁时记》中说:“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即用彩纸剪成葫芦形,于五月初一早上张贴房室门楣,剪口向下,意味着倒灾驱邪,初五晚将它摘下丢掉,喻指一切不洁和邪气都被带走。现在过节很少有人记得将葫芦口朝下,但颜色各异带着各种彩穗装饰的葫芦仍不失为一种美丽的装饰和点缀。

(四)盆栽

被称作端午三友之一的菖蒲不仅可以入酒,同样也是室内装饰、盆栽观赏的首选佳品。

菖蒲制作的盆景,首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可免灯烟熏眼之苦。而且,用菖蒲做盆栽既美观又富有诗意: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生野外则生机盎然,着厅堂则飘逸俊秀。苏轼在他的《石菖蒲赞》的序言中说菖蒲“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并且能够“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是中国文人淡薄名利、不屈不挠、清雅超俗的人格操守的写照,所以用菖蒲做盆栽既实用又雅致。

西方国家的圣诞树和情人节玫瑰的销售在获得巨大的商业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节日文化的推广,甚至圣诞节和情人节登陆中国后喧宾夺主,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与其铺天盖地的商业攻势不无关联。借鉴这些经验,我们相信,只要做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端午节装饰物的推广和销售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在形成强大的节日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以崭新的形式重新焕发光彩。

综上,端午节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需要我们将经营的创意融入到节日文化中,在国际竞争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软实力,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存续民族文化的血脉,在全球化时代彰显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色。

参考文献

[1]杨丽娟,端午节文化及其旅游价值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5(4)

第2篇

(一)新建投资

跨国银行新建投资是指一国银行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国设立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机构,如行、分行等机构组织形式。在新银行中,外国投资者可以以全部股权参与,即设立独资银行;也可以以部分股权参与,即设立合资银行。

(二)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是指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一国银行为获取对另一国某银行的经营控制权,有偿地收购该银行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的市场行为。包括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跨国并购的渠道包括发起收购的银行直接向国外目标银行投资,也包括通过在外国的子公司、分行进行并购活动。

二、两种路径各自的优势分析

(一)新建投资的优势

1.新建投资使银行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权。新建投资在投资规模、投资地点的选择上受外界的干扰较少,拥有较大的主动权和灵活性,能使跨国银行在较大的程度上把握投资的风险。而跨国并购则不同,要受被并购银行自身条件的限制。

2.新建投资的成功率要高。经验数据表明,通过新建投资的方式创建子公司的成功率要大大高于通过并购方式而设立子公司的成功率,银行也同样。因为投资新建的银行是母行的附属机构,比较容易控制,所以成功率相对较高。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国际化银行与目标银行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国际化银行很难对目标银行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从而使其难以找到合适的价位;而且被并购银行原有的管理制度可能不适合收购方,收购方在对此加以改造时,可能遭到习惯于原有管理体制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抵制。一次并购活动大致由三个阶段组成:准备与设计、谈判与实施、整合,任一阶段没处理好都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二)跨国并购的优势

1.跨国并购可以使银行迅速进入并占领东道国市场,实现快速扩张。通过并购,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被并购银行的原有客户和市场基础,快速适应东道国市场,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的外部扩张。而新建投资只能依靠自己开辟市场,而且对东道国银行监管法制及政策的把握能力也有限,所以不利于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2.跨国并购可以突破机构设立和业务范围的限制。

现在许多国家、地区对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都采取严格的审查和限制措施,对新开设的外资银行分行的业务范围也有很多限制。通过并购,可以规避政策障碍,绕开这些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尤其是某些国际金融中心如香港、伦敦的金融机构已经趋于饱和,外国银行开设分支机构的数量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并购是最好的选择。

3.跨国并购可以实现竞争优势的转移。当银行试图获得另一家金融机构在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时,单纯的学习与模仿常常是徒劳的,因为这种优势往往产生于这家机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经营积累的组织资本与组织经验,外部竞争者难以复制。这时,通过并购与目标机构融合,可以实现转移竞争优势的目的。而且这种转移可能是双向的,会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当银行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市场时,这种竞争优势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选择

(一)根据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选择进入方式

跨国银行如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优势和国际经验可以优先考虑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中国银行是最早走向国际市场的国内银行,目前在亚、欧、澳、非、南美、北美六大洲均设有分支机构,建立起了全球布局的金融服务网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优势和国际经验的大银行,可以优先考虑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向海外扩张。工行、建行、农行和交通银行在国内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但缺乏国际经验,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向海外扩张并不具备优势,要根据东道国情况灵活采用两种方式。

而对于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可以采用并购的方式。通过并购设立子银行是弱势银行进入和拓展发达国家市场的有效途径。采用并购方式可以节省新建投资的开办费用,缩短从开办到盈利的时间,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目标银行的原有市场影响力、信誉、客户基础、营销网络以及长期以来构建的完整的运作制度和人才体系,迅速打开地区市场,拓展业务网络,减少新建投资可能带来的经营失败风险,克服弱势银行难以赢得市场信任和客户资源的困难。

(二)考虑东道国市场情况。

1.考虑东道国政府对跨国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以及监管当局对两种方式进入的不同政策。一般来说,在东道国对外国银行的市场准入有严格限制的国家倾向于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以避开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条例的限制,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从东道国监管当局对两种进入方式的不同政策看,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等国鼓励银行并购,以加速银行业集中,促成经济规模化发展,在这些国家,最好选择以并购的方式进入。

2.考虑东道国市场与本国市场的文化差异。如果两国市场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则跨国并购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通过跨国并购,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被并购银行的原有客户和市场基础,快速适应东道国市场,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的外部扩张。

3.东道国银行的市场集中程度。当东道国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低时,竞争压力小,可以直接新设机构,避免并购带来的组织学习成本,获得更高的知识传递效率。相反,在一个集中度高的市场中,一般倾向于采用并购的方式进入,因为当有新银行进入时,原有的市场在位者往往会做出激烈反应,以维护他们的市场影响力,采取并购方式可以避免这种摩擦。

(三)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方式选择时,比较注重的一个因素是成本问题。可以用托宾的理论解释:Q=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重置成本当Q

参考文献

[1]慕刘伟,国际投融资理论与实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英)斯蒂芬,戴维斯,银行并购:经验与教训[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薛求知,杨飞,跨国银行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马文科,林之诊,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理性选择,金融时报2003,5(12)

[5]陈卫东,刘康,析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改革模式选择,中国金融,2002,(12)

[6]冯嗣全,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跨国并购抑或新设投资[J]当代财经,2003,(12)

[7]许南,从并购路径看商业银行跨国经营[J]金融论坛,2005,(01)

第3篇

在课程的第一周可以通过临摹、构图训练的形式进行切入。对没有插画基础的学生来说,提起笔来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所以开始的课程以临摹展开,学生首先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临摹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对插画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而且临摹大大降低了作业的难度,不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笔。很多学生刚接触插画课程时构图都很呆板,不是把人物放在画面的中心就是安排在黄金分割点,为了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构图训练,构图能力的训练可以从简单的草图小构图开始训练,可以安排学生在A3大小的纸张上画12到16组小构图。构图有一定的变化,体现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仰视、俯视、平视,还可以有近景、远景、中景等,还可以练习主体在画面中的偏离构图、局部特写、散点式构图等,打开学生的思路。

二、充分利用各种设计软件展开教学

作为设计类的学生对于各种设计软件的熟练运用是他们的一个优势,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使用软件进行商业插画创作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充分利用软件技术进行短期插画教学,收效十分显著。可以通过软件在照片的造型基础上进行插画创作。比较常用的PS、AI、CORLPAINTER等软件都有图层的功能,通过该功能就可实现将照片作为底图,借助照片的造型进行插画再创造。这样大大降低了插画初步起稿的难度,也可以摆脱造型能力的欠缺对学生插画创作的束缚。通过软件对插画进行上色也是设计软件进行插画创作的一个优势,可以随意更改颜色、修改画面、增加颜色细节等,相比运用水粉颜料、水彩颜料、油画棒等进行插画创作节约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通过软件优化手绘插画,喜欢手绘、基础不错的学生通过软件功能的学习也可以在电脑中对手绘插画进行优化,以使其手绘作品符合商业使用的要求。Adobe公司出品的Photoshop软件对手绘的后期处理功能可以对学生手绘作品进行有效优化。如调整画面的对比度、调整出对比强烈的效果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修正画面的瑕疵等,这些手段弥补手绘插画的缺陷。

三、通过硬件设备技术弥补基础的不足

可以向学生推广一些插画设计的硬件设备,如拷贝台、数码绘图板等。拷贝台又叫透写台,是制作漫画、动画时的专业工具,主要就是由LED灯,或是一个灯箱上面覆盖一块毛玻璃或亚克力板所组成。使用的时候将多张画稿重叠在一起,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底层画稿上的图,并拷贝或者修改画到第一张纸上,通过拷贝台的使用可以用来将草稿描绘成正稿。数位板,又名绘图板、绘画板、手绘板等,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一种,通常是由一块板子和一支压感笔组成,与手写板等作为非常规的输入产品相类似,可以在电脑软件中找回拿着笔在纸上画画的感觉。高端的数位板可以分辨出画者下笔的轻重缓急,可以分辨由于力度不同所造成的笔画的粗细变化,根据执笔的倾斜角度,变化笔触的形状,还可以模拟各种各样的画家的画笔。如模拟毛笔、喷枪等画笔的质感,甚至可以利用电脑的优势,做出使用传统工具无法实现的效果。

四、训练内容偏向平面设计的就业需要

第4篇

一、企业文化、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在众多国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中,都存在以下共同之处: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一种人人都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有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国内学者的介绍中,强调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中最核心的是人,人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中一切的存在形式,都在为树立企业成员的正确价值观、约束人的行为而服务。职业道德根源于会计人员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

在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有着众多看法。本文采用的是《企业文化――公司生活的礼节和仪式》中作者的观点,认为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礼节与仪式、文化网络,以此具体阐述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积极意义。

(二)商业伦理的含义。商业伦理是在商务(经济)活动中,组织或个人处理责、权、利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商业伦理又称商业道德,不仅要研究商业道德规范及其作用、形式,还要研究商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商业道德的评价和商业道德品质的塑造等。其研究内容是商业道德,包括企业内外关系中形成的各种理论。商业伦理行为准则能够调整企业内部和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经营作风、交往风格、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方面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领域中因会计活动引起的道德现象,以及由此归纳出来的道德理论的总称,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标准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只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有相关规定,总体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2004年10月确定了五项基本原则:诚信、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谨慎、保密性、职业行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等都有相应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基本原则。可见,更多的职业道德探讨集中于注册会计师,对于内部会计人员的道德规范相对较少。本文采取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道德原则进行探讨。

二、企业文化、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共同指导促进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和商业伦理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和商业伦理形成的一般规范,在会计领域的会计活动中也适用。

(一)企业价值观与会计诚信、保密性。企业价值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命运。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以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而在会计道德中要求的诚信原则,是指职业会计师在所有职业和商业关系中必须坦率、诚实。保密性要求职业会计师应对在职业和商业关系中所获得的信息保密,除非有法定的或专业的披露权力或义务,否则未经适当的特别授权,职业会计师不得向第三方披露任何所获得的信息。职业会计师不能利用在职业或商业关系中所获得的信息为自己或第三方获益。企业价值观要求员工要忠诚企业,这与会计中的诚信与保密是一致的。建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就是促进会计人员诚信保密意识,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保密行为。

(二)企业环境与会计客观性。企业环境有内外之分,在这里主要指企业内部环境。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客观性,是指职业会计师不应当允许偏见、利益冲突或者他人的影响超越其职业判断或商业判断。在企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求从管理层到工人都坚持企业价值观,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领导出面干预会计人员工作的情况,不会形成管理层与会计人员的冲突,一切从企业利益出发,不存在潜在利益冲突。这对于会计人员坚持客观性有着重要意义。

(三)英雄人物与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谨慎。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他的作用在于给企业员工提供可效仿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会计道德中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谨慎,是指职业会计师有义务随着业务、法规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以确保客户或雇主能享受到合格的职业服务。职业会计师在提供职业服务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勤勉作风,并且遵守适用的技术和职业准则。企业树立英雄人物,可以激励企业内部人员,包括会计人员,学习榜样,不断进步。由于榜样的存在,使其感到危机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与英雄人物的事迹相靠近。在工作中,为了达到高标准的工作要求,时刻保持职业谨慎,防止错误的发生。

三、企业文化、商业伦理在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应用

(一)塑造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部会计人员的道德根源也是价值观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中的首要工作。

1、领导重视。有效企业文化的建立,首先要从领导开始,正如我们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想有效开展,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带头作用。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领导重视提倡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次要时刻坚持树立企业文化,做企业文化的宣传人,以实际行动感染企业成员,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例如,北京王府井大楼以“一把火”精神作为企业价值观,企业领导者为了宣传推广这一理念,把典型张秉贵的生前活动制作成录像带和宣传手册,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探讨,开展主题活动,代代传承这一精神。

2、进行有效沟通。有效沟通不仅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在这里也包括管理层与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与非会计人员、企业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企业文化表现在企业中员工的价值观、理念、处事指南等,如海尔的“真诚到永远”、澳科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都在员工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在员工与顾客的交流中宣传。员工是企业的元素,企业文化在与员工的沟通中不断形成、不断发展。

企业管理层与会计人员的有效沟通,可以使管理层掌握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价值观、精神状态;在沟通中树立会计人员的正确价值观,坚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和观念,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3、团队精神与个人价值相结合。一个团队是有机的整体,个人的价值也需要在团队中实现。如利皮特博士所说的:“人的价值,除了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赋有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会计人员是企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与其他部门人员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经济业务。通过建立团队精神,使得企业人员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团体,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发生任何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团队的排斥,必然对会计人员形成道德约束力。

第5篇

宋晓璐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它的“民族性”主要取决于内容题材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品格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自身

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展现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理念,从而彰显本民族的文化魅力。动画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

有它生存、成长的社会基础和土壤,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其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

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气质,而动画片中角色的造型的设定就是以上综述的最集中

表现。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民族化

在今天的动画市场上,超人和蜘蛛侠们频繁地拯救全人类。

我们喜爱这些角色身上带有的独特的气息,这种喜爱在美国更加

狂热。这些角色的创造符合美国自身文化的众多特点:独立价值

观,个人英雄主义,崇尚自由的英雄。这是美国文化中所特有的

元素。“超人”和“蜘蛛侠”以华丽的造型出现——壮硕的肌肉,

英俊的面孔,神秘的装束,这些符合西方人们对英雄的想象。美

国本土的民族文化在他们身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我们需要考虑:作为文化产品,如何塑造出一个具有自

身文化特点的角色?

角色的塑造最能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好的角色更是如此。梦

工厂的《小马王》中的小马王就展示了美国本土文化特征。角色

设定的造型是写实漫画风格:小马王本身设定为彪悍的骏马。身

材高大,四肢强壮,体现出来美洲西部的粗犷。深褐色的鬃毛和

四肢,土黄色的躯干,则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印地安人赫奇与

军官的设定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印地安人身材矮小,瘦弱,头

上插着羽毛,上身没有衣服,下身穿着印地安人特有的裤子和鞋

子。色彩则是以土黄、褐色为主。这是印地安人的典型造型。而

军官也是当时人物的真实写照,身材高大,健壮,金色的长发,

羊角胡,蓝色的军装,手套,带齿轮的皮靴。在性格方面,印地

安人的脸部被设计圆形使之看起来随和、善良、容易亲近;军官

脸部被设计呈倒三角形,凸显了他的冷漠,具有时代特征性的羊

角胡,显现除了白人侵略者的高傲、妄自尊大。

日本动画早期的造型设定带有典型的东方特征。杏核眼,小

嘴唇,具有装饰意味。随着西方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日本动

画家们开始向其靠拢。《鉄臂阿童木》以圆为主的造型中,特征

性的鼻子带有明显的迪士尼风格。随着与西方文化深度的接触,

造型逐步形成特有的形式——东方的审美和西方的形体。《最终

幻想(7)——圣童降临》人物角色是高高的鼻子,接近白人的

肤色,健壮的体格,这些都是西方审美观的典型。而丹凤眼,小

嘴唇,瓜子脸,依然符合东方民族的审美。就性格而言,角色往

往在完美的造型下,有着不完美的心灵,矛盾的冲突,也增加了

艺术效果。

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鉄扇公主》中孙悟空的造型效仿迪士

尼的米老鼠,而之后的《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却完全不同。影

片中人物造型在传统的神佛造型基础上作了夸张处理,着重于形

象的装饰性和个性的典型性刻画。孙悟空基本上借鉴京剧脸谱、

民间版画等传统艺术进行动画化的整合。完成了一个头戴软帽、

脸谱为倒置的仙桃、长腿细胳膊、腰围虎皮的孙悟空形象。成为

既具有猴的机灵活泼的特征,又具有人所不能有的通形变身的神

的特点,更具有喜怒哀乐的人的思想感情,和谐的结合了“猴、

神、人”,并使之统一。

当代的中国动画造型,大受到美、日动画的影响。动画片制

作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东西,从动画的制作到发行以及产业模

式,虽然日美动画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亦

步亦趋的模仿,始终带着别人的影子。在《宝莲灯》中,小猴子、

噶妹的造型都是美国化的。小猴子带有明显的好莱坞印迹,。《我

为歌狂》、《喜洋洋和灰太狼》也带有浓重的日本动画风格。但

毕竟这也是一种进步,一种尝试。这就涉及到“民族化”中如何

“化”的问题。在“民族化”的过程中存在模仿的问题实属正常。

就“影子问题”我们应更宽容的对待,才更清楚自己的方向,尽

快形成自己的动画风格。

中国文化并不缺乏创造一个动画角色所需要的一切元素,但

很多动画的失败往往在于对这些元素的误用。一个角色在观众心

中的形成来源于故事中它的经历和行为,这些行为构成了它的个

性。角色是作为动画这种复杂文化元素表现得最突出的甚至是决

定性的因素。合理运用传统元素,而不是让角色去适应传统元素。

看过英国的粘土动画、捷克的剪纸动画、法国的拼贴动画的人对

这些动画里的角色肯定都记忆犹新,人们更会感叹他们表现方式

的独特性。我们也有我们的皮影动画,水墨动画。动画本身就是

一种语言,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诠释他本身,这些语言的运用

和其他形式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角色不仅仅需要运用传统艺术元素来创造,但角色身上一定

要体现传统美术、传统纹样,这是误区。《三毛流浪记》中的三

毛形象作者把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形象提炼、浓缩并创造出一个活

生生的动画角色,它代表了一个特殊社会背景下人的生活状态以

及它所属人群的喜怒哀乐。“三毛”的深入人心并不来源于民族

文化中的美丽传说或经典故事,而是来源于作者对那段民族历史

中的一个苦难的年代深刻体会。民族文化特征是多样的,同时它

更是内在的,他应该存在于角色的内心,而只是角色的外形上。

外形固然很重要,这就需要在动画创作过程中以不同的创作主题

来深入研究。这也是述说一个故事的必须,还是那句话:好的故

事是创造角色的前提。我们可以把一个古老的故事延续下去,写

出新的故事,创造新的角色。在这方面我们缺乏大胆的尝试。不

过有很多独立动画正在朝这方面迈进,他们对故事搜集改编,改

编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故事,在整个动画片中原始的情节被改编成

为另外一个结果。这让老套的故事有了更多发挥和联想的空间,

也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娄淑芬,李明.中国动画“民族化”之思考.

[2] 王华威.中国动画片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第6篇

一、推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必须优化组织机构

商业银行必须对所有营业机构进行全面量本利分析,把前两年及今年作为分析期,包括存款余额、存款结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地理位置、发展前景等,还有工资、公关费用、业务费用等,从外部环境和同业竞争情况入手进行分类排队,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作出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评价该机构的生命力和增长潜能,然后合理调整机构网点的设置,这是实行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二、建立成本认定制度,制定合理的费用分摊办法

成本精细化将改变过去由计财部门单一管理、定期核算的成本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全方位共同管理、贯穿经营全过程的全面成本动态管理。要推行这一管理模式,须分两步走:首先建立成本认定制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核算体系。

建立成本认定制度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对全行的各种经营管理行为和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认定,然后依据所认定的标准成本落实成本责任,达到增收节支的效果,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要按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将成本认定的对象进行细分,落实按部门、按客户、按专业的成本认定制度,把成本管理渗透到经营过程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成本认定的对象包括业务部门和非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包括存款部门、信贷部门、计财部门和经营网点,及存、贷款资金和财务资金及其运行过程;非业务部门包括后勤保障中心、人事、办公室等部门。

制定合理的费用分摊办法,要本着“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准确计算分摊。如牡丹卡业务,其费用支出中含有其他专业受益的成分,而营业网点办理牡丹卡业务也会使该业务部门受益,因此要分别计算,分别承担。这就要求对各部门成本构成要素,尤其是费用成本进行最精细的分析。总的来说每个部门的费用都包括以下内容:招待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业务宣传费等(以下有成本构成要素分析)。实行费用分摊就是将成本明细化,在初步认定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对象的细分,逐步使成本的核算精细化。

费用分摊可分两部分,一是机关管理费用作为固定费用进行分摊,二是部门内部产生的费用作为变动成本进行核算。

(一)机关管理费用分摊。这部分费用包括各项营业费用、业务招待费用、宣传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各项准备金支出。计财部门根据近三年数据进行测算,估算出应计费用总额。所有成本核算单位都要按一定比例进行两部分分摊:一是按人员分摊40%,二是按业务部门分摊60%(分摊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测定),单位应分摊管理费用就是这两部分的和。对按人员分摊的部分还要根据各经营网点的人员数额进行二次分摊,对按业务分摊的部分则按存款20%、贷款50%、借入资金30%比例在三个部门进行二次分摊(分摊率有待进一步测定):

1.按人员分摊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分摊额=(机关管理费总额×40%/应分摊人数)×本网点实际人数

2.按业务部门分摊

按业务分摊管理费用总额=机关管理费用总额×60%

(1)各网点按存款数量分摊:

按存款分摊管理费用=(按业务分摊管理费用总额×20%/存款总额)×本网点存款额

(2)按贷款数量分摊:

按贷款分摊管理费用=按业务分摊管理费用总额×50%

(3)按借入准备金数量分摊:

管理费用分摊额=按业务分摊管理费用总额×30%

(二)各部门各网点应分摊管理费用总额

网点应分摊管理费用=按存款分摊管理费用+按人员分摊管理费用

信贷部门应分摊管理费用=按贷款分摊管理费用+按人员分摊管理费用

(三)各部门内部直接产生的管理费用由计财部门与各部门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存款规模、业务量、地理环境、客户资源、占地面积等因素,结合该部门近年来的费用支出情况,制定相应的收入费用率:

费用率=(计划费用/收入总额)×100%

各核算单位的此项费用指标应控制在支行规定的费用率之内,并及时纳入成本核算。

(四)各核算单位内部按专业、按人员、按岗位合理地进行第二次费用分摊,将成本核算对象细分到每个专业、每个岗位直至具体到每一个人。

三、建立公平合理的资金内部转移价格体系

由于银行经营成本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以提高利息收入和降低利息支出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实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就是将利息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定量细分,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效益性经营对各部门之间的制约作用,发挥各部门最大的效益。这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根本要求,直接关系到各部门各网点内部成本核算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利润分配和工作业绩。

对于银行内部资金转移的主体,根据有偿的原则,按照支行确定的内部资金价格将资金实行内部转让。

(一)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中心。

1.以计财部门为中心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中心,负责对实行内部核算的各业务部门和经营网点的营运资金的管理,设置统一的会计科目,定期计算存、贷款利息,编制统一的会计报表,根据目标利润进行利润指标分解,同时下达与利润相关的指标进行调控,督促各部门各网点依法合规经营,保证内部资金的正常运转。

2.建立部门成本管理责任中心。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责任中心,对本部门转让资金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管理。

3.计财部门作为借入资金的主体对借入资金进行管理。有些银行借入资金是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应分摊的费用外,还要对借入资金的利率、金额、期限等进行科学的调控,对存款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及时进行调整,以达到借入资金利率成本最低化。

(二)存款部门和经营网点的内部资金价格转移。

各经营网点根据支行下达的利润目标进行成本预测,计算出存款的盈亏保本点,经营网点在支行的存款分两部分:一是按规定比例向支行缴存的各项存款,应缴存款的综合比例按当期存款总额的23%计算,并按月调整比例,利率由总行规定的缴存款利率的0.15?.30计算;二是在支行存款账户上的存款,利率实行综合付息率,由总行确定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计算公式计算;三是向支行借入资金,利率由总行确定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计算公式计算:

存款利率=1-总行规定利率×10%

借款利率=1-总行规定利率×10%

(三)信贷部门的贷款作为借入资金向支行付出利息,利率由支行根据资金成本计算,即计财部门根据借入资金、存款、费用等计算出综合利率作为内部转移的价格。

信贷借入资金利率=资金借入÷(借入资金+存款)×借入资金率+存款÷(借入+存款)×利率(资金转入价格)+费用率

信贷部门向客户收取的贷款利息作为资金转出价格:

贷款综合收息率=正常贷款÷贷款总额×利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不良贷款收息率

(四)计财部门对借入资金、存款和贷款要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根据前面各部门所计算出来的价格制定各自的标准价格,主要以综合付息率、借入资金率、综合收息率等指标进行。

四、建立分部门分专业分客户的成本核算体系

各经营网点是进行成本精细化核算的主要部门,它直接关系到各专业、各客户的变动成本的变化。

(一)存款部门和经营网点的存款业务

在存款利率和管理费用率确定的情况下,变动成本的下降直接反映为降低资源耗费;在费用确定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例也直接影响到利息的综合付息率,而成本率直接影响到收益率:

综合付息率=全年利息收入/存款平均余额

存款成本率=综合付息率+管理费用率+变动费用÷存款平均余额

存款收益率=借入资金利率×75%+一级准备金率8%+二级准备金率8%+9%-成本率

(二)经营网点存款保本点的计算

根据本量利分析模型得出:存款保本点=固定费用/(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其中:

固定费用=机关管理费用分摊额

变动成本=资金转移成本+部门管理费用

销售收入=资金转移收入+中间业务收入

如图表示(略):

位于保本点上方即为利润区,要使经营点保本,必须达到存款保本点。

(三)分专业、按岗位进行成本细分、量化到人。经营网点包括营业部和零售网点。

(四)分部门进行成本核算,编制部门报表

由计财部门按会计核算统一设置会计科目,不同业务范围的部门可以只设置与本部门有关的科目。每日营业终了,根据当日发生的各类业务进行汇总分类记载,并按计财部门的要求定期编制各种报表,其中利润表则是考核其业绩的重要依据。

第7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的发展和利率管制、银行业务范围管制的放松,商业银行的债券、外汇、黄金及衍生产品交易规模日趋扩大,交易性质日渐复杂化。在市场风险管理中,交易账户的设立至关重要,是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和资本计提的前提和基础之一。各国监管当局都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设立交易账户,国际先进银行普遍制订了详细而明确的划分交易账户的操作规程。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目前正根据监管当局的要求进行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划分,但总体上看,国内银行普遍缺乏交易账户设立和管理的理论认知和实务经验。

一、新资本协议对交易账户的规定

新资本协议对交易账户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根据新协议规定,交易账户包括为交易目的或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的风险而持有的金融工具和商品的头寸。同时,新协议强调,这些金融工具必须在交易方面不受任何条款限制,或是能够完全规避自身的风险,银行对这些头寸应经常进行准确估值,并应积极管理该项投资组合。对于金融工具的定义,新协议完全沿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这无疑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巴塞尔委员会相协调的结果。新协议对交易账户的有关规定引起了银行业的关注。为研究新协议实施可能给交易账户划分带来的问题,2004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和证监会国际组织(IOSCO)组成了联合工作组(JointGroup),工作任务之一就是研究调整原有的交易账户处理方法以适应新协议和交易业务的最新发展。

二、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在交易账户划分标准上的差异与协调

在银行的实际管理和操作中,交易账户的划分必然要建立在特定会计准则和会计科目设置基础之上,但由于交易账户划分标准与会计准则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二者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差异,并且可以预见这种差异将长期存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修订稿和实施IAS39的指导原则已于2003年12月正式公布,IAS39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了较大调整。但与此同时,新资本协议和巴塞尔委员会2004年修订后的《利率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仍然从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角度对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进行了划分。

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fairvaluethroughprofitorloss)、持有待售(availableforsaleassets)、持有到期的投资(heldtomaturityinvestments)、贷款和应收款(loanandreceivables),其中,前两项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仅从计价方式看,这两项资产最接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交易账户头寸,但后者主要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的持有供交易的金融工具和“持有待售”类中的部分金融资产等。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在交易账户划分方面很难建立起明确的对应关系。

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对交易账户划分标准的差异,主要源于二者所服从的目标不同。国际会计准则(IAS39)的目的是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目标,其对交易账户划分的第一标准是以公允价值计价。银行监管当局对交易账户的划分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不同账户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同;二是计算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需要。若账户划分不当,会影响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计算的准确程度;若银行在账户之间随意调节头寸,则会为其调整所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提供监管套利机会。因此,银行监管当局对交易账户划分的第一标准是特定业务目的,即必须是以交易获利为目的而短期持有的账户,在此基础上,才把以公允价值计价(或市场计价)作为它的特征之一。

国际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划分的优点在于,它是基于会计核算的划分,与银行账户、科目等体系有直接关系和相互协调的,而且其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严格界定了进入四类账户的标准、时间和数量,以及在账户之间变动,终止的量化的标准,有强大的会计核算理论和银行流程构架、基础信息支持。缺点是财务会计意义上的划分着重强调的是权益和现金流量变动的关系和影响,不直接面对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与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要求的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划分有所不同,不能直接把会计中的公允价值类资产与市场风险管理和资本要求计算中的交易账户对等。风险管理和银行监管对交易账户划分的优点是直接面向风险管理,缺点是可操作性相对较弱。对于如何通过会计核算实现在风险管理角度规定的一系列交易账户划分原则,各国都没有明细的操作规程。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关于交易账户的划分要求,也与我国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是国内银行交易账户划分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解决思路是,以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按照持有目的进行账户的四类划分,进而按照产品线进行会计科目设置;在账户划分过程中充分体现银行监管部门关于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划分的原则,并通过科目设置体现;划分完毕后,通过科目归集和管理意义上的处理,实现与银行监管部门要求的交易账户相对应。这种方式既可以使账户划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能为分地区、分部门、分产品进行市场风险资本配置和绩效考评奠定基础,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我国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设立和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设立和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在2004年监管当局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进行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划分之前,银行普遍都没有设立交易账户。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银行缺乏对市场风险的认知和重视;在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划分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欠佳;有些管理人员甚至完全不了解交易账户的概念和内容等。从事资金交易业务的交易员尽管应该熟知交易账户设立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谁也不愿意给自己戴上这样一个紧箍咒。因为一旦设立交易账户,自营交易的盈亏就会由暗变明,交易人员将很难再进行“寻利易”(gainstrading)。同时,由于交易账户头寸转到银行账户会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交易员基本不可能再通过利用银行账户将交易类证券转到投资类证券等方式而隐瞒交易损失。可见,交易账户的设立将对资金交易业务和交易员建立起严格的回报和风险约束,显然从利益驱动角度看,交易员自身通常没有划分交易账户的积极性。

为了督促商业银行设立交易账户,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资本监管,我国银行监管部门下发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第29条规定:商业银行应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设立交易账户,交易账户中的所有项目均应按市场价格计价。同时明确了交易账户包括的三项内容:商业银行从事自营而短期持有并旨在日后出售或计划从买卖的实际或预期价差、其他价格及利率变动中获利的金融工具头寸;为执行客户买卖委托及做市而持有的头寸;为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风险而持有的头寸。《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还规定了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涵盖的风险范围,即交易账户中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全部的外汇和商品风险。2005年初下发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重申了银行设立交易账户的要求。2004年底银监会的《关于下发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计算表、计算说明的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区分结果报送银监会。

由于我国银行业普遍缺乏交易账户划分的经验,不少银行希望监管部门能出台更为详细和具体的交易账户划分指引。但监管部门出台更为详细的指引既不合理,也不可行。一方面,交易账户的划分首先是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不是仅为了满足外部监管要求,或只用于监管目的。没有设立交易账户的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机会,建立完善的交易账户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划分交易账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银行自身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的过程。其次,不同银行交易账户的复杂程度会存在巨大差别,银行监管部门不宜也难以作出过细的规定。各家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量身定做操作规程。因此,迄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对交易账户设立出台过详细指引。根据香港地区的经验,交易账户可由监管部门提出原则性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监管原则,结合本行的实际建立明确的政策、程序把业务列入交易账户还是银行账户,并向监管当局提交相关政策文件,文件内容主要包括:交易业务的定义、列入交易账户的金融工具种类、项目在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之间转换的原则等。

从国际、国内银行的良好实践看,我国商业银行交易账户划分的政策和程序应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一)交易账户划分的目的、适用范围、交易账户的定义。交易账户的适用范围应包括银行的所有表内外头寸。交易账户的定义可以借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有关交易账户内容的规定,但不能简单照搬。定义应该充分考虑本行的业务和管理实际,体现可操作性。

(二)列入交易账户的金融工具种类。从各国监管当局和银行业的实践看,交易账户涵盖的金融工具种类一般包括:可转让证券、集体投资项目中的单位、存款证及其他类似的资本市场工具、金融期货、远期合约、掉期合约、期权等。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交易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应明确本行交易账户包括的金融工具。

(三)列入交易账户的头寸应符合的条件。为了突出强调交易账户中的头寸具有“交易目的”属性,国际先进银行和新资本协议对纳入交易账户的头寸从政策、程序上进行了限制。一是要有明确的、经高级管理层批准的交易策略。二是要有明确的头寸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头寸在交易室进行管理;设置头寸限额并进行监控;交易员有权在批准的限额内,按照批准的交易战略管理头寸;交易头寸至少应每日按照市价计价;交易头寸定期报告给高级管理层;头寸应进行积极管理等。三是要有明确的政策和程序以监控头寸是否符合银行交易战略,包括监控交易规模和交易账户头寸余额。

第8篇

其次是缺乏与外商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不单是英语流利不流利,而是使用什么样的商务语言,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务沟通语言就是高质量的BusinessPlan(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它几乎包括反映投资者所有有兴趣的内容,从企业成长经历、管理团队、股权结构、产品服务、市场、营销、组织人事、财务、运营到融资方案。而国内流行的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两者有较大差距,有明显不同的着重点。如果国内招商单位只是写2-3页简短的可行性报告、或集中在技术工艺可行性而忽视市场与商业操作,这样是不能吸引外国投资者“眼球”的,只有内容详实、数据丰富、体系完整、装订精致的商业计划书才能吸引西方投资者,让他们看懂你的项目商业运作计划。看起来中国加入WTO以后,应该从许多细部方面运用国际商务惯例,学会“如何撰写优秀的商业计划书”这一课应尽快补上。

商业计划是企业项目融通资金的必备资料与重要因素。

商业计划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即将展开的商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筹划。商业计划是(国际)投资商慎审筛选项目的重要依据,他能帮助你找到投资方或者合作伙伴。因此,只有拥有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才能使你的融资需要成为现实,商业计划书的质量对你的项目融资至关重要。当然,如果您想高起点运转您的项目的话,您还得准备一份符合国际融资要求而且让投资商动心的英文商业计划书。如果您运用了先进的融资技术,您不仅能得到充实的资金,还可以同时得到来自发达国家与企业(投资商带来)的先进技术、品牌、管理经验与设备。

商业计划对企业的创业起步具有重要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当你处于创业阶段,或者准备开展一项新的经营项目时,会面临大量繁杂的工作与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份科学而完备的商业计划。商业计划对你的项目设想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安排,让你知道你的设想是否可以实现?能从这个项目中获到底可以得多少回报?其市场究竟有多大?会有什么损失与风险?风险的防范是否可行?项目中还有谁发挥作用?等等。

商业计划也是项目实现顺利启动与有序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业计划可以使你有计划的开展商业活动,增加成功几率,减少失误。特别是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此外,在经济高度多元化的当今,无论你打算以何种模式运作你的项目,你都必须准备一份动人而切实的商业计划,以充分吸引你未来的合作伙伴--投资商、银行、同行、有关政府与机构......。企业发展战略导向:

创业策划是创业成功的土壤。

良好的资本运营是企业婴儿期的优质营养。

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不断成功的保证。

发展方略是企业走向成熟的关键。

市场推广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的生存。

企业上市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

居安思危,安全理财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保证。

不能地低估没有法律顾问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