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6 15:59: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内控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目前,我国企业在内部投资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高的,企业还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投资管理政策,因此在进行内部项目评定的时候是不利的,而且企业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没有找到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企业内部投资管理,增大了企业内部的投资风险。另外,企业没有积极主动的进行财务预算和财务审计,企业的内部监管力度是非常弱的,所获取的财务信息也是不准确的,因此降低了内部风险的控制能力,无法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优化。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强化内部采购工作
要想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大资金管理力度,要保证企业内部资金充足性,加大资金存量,保持企业内部收支平衡,便于各种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要在保证企业内部资金存量充足性的基础上避免闲置资金无法增值等问题出现,提高企业的潜在效益。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资金收支活动,加大企业内部存款和现金等管理力度,相关人员要定期进行现金盘点,一旦发现账面和实际资金量不等同的问题,就要及时找到原因,严厉处罚相关责任人。另外,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方案,及时填写物资采购单,做好合同保管工作,避免不必要损失。
(二)优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环境
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只有优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环境,为管理人员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内控管理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权利管理和企业的组织管理等,要想增强管理人员的内控信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强化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环境。
(三)增强内部财务审计
在企业内部经营中,只有增强内部财务审计,才能有效落实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做好审计和监督工作,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制度,审计人员要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计划,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提高企业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要规范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规范化。
(四)降低企业财务内控管理风险
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当中,外部投资控制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外部投资控制和管理当中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原则、互利原则和合法性原则进行管理,要防止外部资金流失,降低管理风险。在外部投资之前要详细了解对应方的信誉度和经济运营情况,调查结束之后要制定出调查报告,让企业董事会讨论分析对应投资方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应当投资。要聘请一些专业风险评估人员仔细分析该投资的具体内容,评估投资风险,要在审议结束之后发表意见,降低企业外部投资风险。企业要注意观察核查投资内容,一旦发现问题,制定出异常报告交给董事会,要把那些有潜在风险的资料整理好,认真核对各项投资信息。在签订投资合同的时候,要检查合同审批和签订程序的合法性,在确定投资之后,要认真调研对应方的财务状况,制定出最新的财务报告,评估出对应方的债务偿还能力。
三、结束语
香港紧靠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成熟,因此香港一直是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之地。2014年“沪港通”的开通更加大了中国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兴趣。据统计,2014年1―3季度,境外上市的80家中国企业,有56家选择了香港,占总数的70%;而2013年,83家境外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有67家在香港IPO,占了80%。
得益于中国内地企业的青睐,香港已经连续几年成为世界第二大IPO市场,2014年香港IPO融资达到2260亿港元。2015年香港IPO市场上,以融资规模而计,86%来自内地,在前10大IPO中,除李嘉诚旗下港灯电力投资,其余均为内地企业。
中国内地企业如何去香港上市呢?
展腾投资集团旗下的华腾金控有限公司,是立足于香港资本市场,集基金管理、香港上市、企业融资、资产管理的香港全方位金融服务机构。华腾金控目前管理多支港币、人民币和美元大型境内外投资基金, 致力于为中国与全球领先的大型机构、企业和高净值人群做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华腾金控位于香港,由香港金融市场极具丰富经验的资深精英团队组成,对香港及国际投资银行以及对国内资本市场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基于华腾金控的这种独特优势,将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华腾金控谨守价值投资策略的方针,配合严谨的基金管理及应对市场波动的专业精神,为客户设计最专业的商业计划,为股东争取利益最大化。为客户带来最优异的绝对投资回报是华腾金控精神的精髓。
作为合作伙伴,华腾金控拥有值得信赖的专家团队,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国际性公开招股、上市和私募方面都拥有丰富经验。在国内A股及港交所,无论中小型民营企业还是中央、地方国有企业,华腾金控都有诸多协助这些企业成功上市的经验。华腾金控对各地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上市规则和上市程序有深厚认识,为有意在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如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伦敦和纽约筹集资金的公司,提供高价值的服务。
华腾金控团队会亲自拜访每一位客户,从参与上市决策,为企业设计上市方案,进行深层次改制与重组,帮助企业建立内控制度,进行财务调整,使企业全方位符合上市条件。公司富有经验的团队特别精于为企业设计创新的债项解决方案,为企业争取最具效益的资本运作。同时引入投资者让企业获得新资金的支持,进一步高速增加企业盈利,并达到双赢效益。
祖国后,在“一国两制”框架内持续发展,已成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特别是金融市场,无论在系统安全、产品多样化,还是在流动性和盈利水平方面,均处在世界前列。
企业选择香港上市,对致力于提升公司知名度,并谋求借助国际金融资本力量推动全面、长远发展的公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香港上市审批制度以披露为本,企业符合上市标准便可;香港交易所上市科推荐后,经过上市聆讯会议由上市委员会审批。没有设辅导期,一般从上市筹备到挂牌约9个月至1年。
近年来,在SEC、IIA、CICA及AIC-PA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一种基于IT技术的新审计技术———连续审计(contin-uousaudit)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它的极大关注。
事实上,CA对于理论界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对CA的研究就开始了。但在当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等原因,CA的发展停留在了理论上。直到1990年,AT&T的BELL实验室研发出了“连续处理审计系统”(CPAS),从此CA的发展在技术上成为了可能。跨入21世纪,随着全球网络的建立和连接,全球经济由传统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成功转型,产生了大量的在线数据,ERP系统也相应地在各企业中应用,这使得以Elliott为首的CA的支持者宣称对CA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特别是在2002年,美国证监会SEC颁布了SOX法案。该法案要求财务报告建立在快速和现期的基础上,明确缩短了财务报告披露的滞后期,提高了及时性。出于CA可提高企业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考虑,为了遵守SOX法案的规定,这种新的报告要求,无疑增加了对CA的需求。
此时,一方面,各企业对CA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另一方面,CA的发展在技术上也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就在人们认为接下来CA的广泛应用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它却并没有跟上人们的预期。这是为什么呢?
BAlleseta1(02)认为,原因之一在于成本。现有的研究通常将成本归纳为CA在实际应用中的一大优势,理所当然地认为CA是帮助降低企业内审成本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普华永道《2006年内部审计行业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连续审计方法可以帮助降低审计成本”。特别是在SOX法案颁布后,各企业因遵守SOX的规定而纷纷投入了大量的内审资源,使内审成本大大增加,从而亟需找到节约成本的方法,CA似乎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但同时,在《2006年内部审计行业调查报告》中也有12%的人认为“成本是连续审计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CA的成本问题,Alles,Kogan及Vasarhelyi(02)通过对CA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后指出:“即使CA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也不意味着它的成本同样可行。”
那么,CA是否真的具备经济可行性,或者说,怎样才能使CA在帮助降低内审成本时的经济优势发挥出来B本文将从CA的成本和收益两方面进行分析。
二、CA的成本分析
一般而言,CA的成本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初始成本、实施成本和后续成本。
1、CA的初始成本(start—upcost)
CA的初始成本产生于CA投入使用之前,是指为达到CA的要求而产生的成本。CA的初始成本主要是CA所需的IT设施,包括相关的软件支持及网络设施等基础建设,和相关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的费用。一般而言,CA的初始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当企业决定利用CA对其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监控时,CA的巨大初始成本将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安装一个实时CA系统的巨额固定成本几乎是沉没成本;另一方面,除了巨额的成本投入,为了使CA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企业可能面临修改其现有的流程的局面,进而造成现有系统的不稳定。对此,RobertMainardi,PennMutual保险公司的首席审计师就表示:将CA融入现有的功能所产生的成本,无论是与购买新的软件或是购买信息储存能力有关,都会造成许多企业的观望心态。
2、CA的实施成本
CA的实施成本产生于企业在实施CA的过程中。CA的实施成本在于,在对系统进行事中审计时,由于数据本身的错误而导致其无法通过CA的认证系统所造成的数据丢失或过时。
在现代电子商务交易的环境下,企业的业务处理系统往往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功能。这意味着,当一个数据被录入系统的时候,它会被同时录入许多其他相关联的界面,由系统对其进行多功能的记录。CA就是对这种在线实时系统进行监控,防止当一个数据录入出现错误时,所有与之有关的界面的数据处理都出现问题的系统。
由于CA要求所有数据和业务在被处理前都要通过数据完整性约束检验(IntegrityConstraints),因此,对于企业,特别是拥有大型数据库的企业而言,CA的实施成本有可能是十分昂贵的。因为,只要有一个数据或者业务无法通过,系统就不会对其进行处理,这样就造成了数据的滞后(delay),进而会产生更多的错误无法被识别和发现。不同于CA巨额的沉没初始成本,其实施成本可以在不影响准确而及时的发现舞弊行为基础上,对CA的监控进行适当间断而减少。
3、CA的后续成本
CA的后续成本是指CA在投入使用后需要花费的成本。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成本,人工及时间成本和报告成本三大部分。
1)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成本
与传统审计相比,在CA下,被审计项目的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成本是十分小的。在CA辅助软件的支持下,审计人员不必人工手动地收集数据,而是通过审计接口软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对有关数据进行快速、完整的抓取,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计算、分析、核查和核对。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收集、手动处理,它的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2)人工及时间成本
CA人工及时间成本的减少可以说是CA的必然结果。由于CA是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完成的,传统审计需要大量花费人工费用的步骤,在CA下都由计算机自动获取及分析处理所代替,避免了传统审计中的大量时间浪费。这样,人工及时间成本的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报告成本
CA的报告方式是实时的,只要有需要,系统都能自动生成即时审计报告,对企业截止报告时之前的所有业务提供保证。由于报告是系统自动生成的,且不需要追加任何的审计程序,CA的报告成本也是十分微小的。
由此可见,CA的成本主要是CA的初始成本,这是企业对是否应用CA产生犹豫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将CA投入使用要克服的主要困难。一旦设备购置到位,人员达到了上岗要求,CA的后续成本是非常小的,这是许多研究将成本作为CA优势的主要原因。CA面临的主要变动成本就是它的实施成本,而实施成本又是可以通过对数据监控方式的适当调整而降低的,如何将CA的实施成本降到最小,因企业而异。
三、CA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的环境下,CA已经成为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在内审工作中可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营水平并最终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效果。
1、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
CA能在实时的环境下帮助管理层了解内控是否充分,发现内控的缺口及弱点,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告问题并纠正错误。这样就使企业能够在问题恶化之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一步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保障。此外,电子商务的出现和用电子数据形式对业务进行记录,使企业的内控范围和内控内容都拓展到了新领域,旧有的内控体制可能无法适应新的要求,而CA则可以对旧的内控进行补充完善,使其符合新的要求。
2、及时发现舞弊行为并帮助有效处理
CA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信息、数据的错漏报及舞弊行为。CA的内嵌式审计模块(EAMs)在测出可能的舞弊后,会产生预警(Alerts),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预警产生的报告寄出,这样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最大化地降低此类行为给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3、对实时数据进行及时的报告
我们知道,定期财务报告呈现的是历史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历史数据会很快过时,而企业的商机对即时性要求越来越高。而CA产生的报告是常绿报告(evergreenreport),只要第三方有需求,报告就可以是完全动态的。因此,CA能为企业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现状迅速做出决策,捕捉瞬间商机。
4、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
现代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网络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增强其风险管理的能力。HeriotPrentice,IIA的技术主管认为:CA能帮助审计经理更好地关注组织的高风险地带或领域,更合理地分配宝贵以及稀缺的人力资源,为降低风险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节约成本和资源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CA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并且还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结果。同时,CA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发展趋势,可以更多地为企业内部的良好运转提供保证服务,为决策层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四、CA的成本最小模型
回顾二ОО六年,我在行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行的经营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营造良好的信贷文化,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使我行的信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信贷规模、质量与效益实现了同步增长。现将20__年度的个人述职及述廉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工作措施
(一)信贷规模、质量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部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核心、以质量为基础的经营管理思想,各项授信业务在更加合规和稳健的基础上保持了快速发展。一是客户数量有明显增加。我部将新增客户数纳入考核体系,使全行的授信客户由年初的1701个增加到年末的1983个,客户群进一步扩大,表内外授信余额达到276.94亿元,比年初净增加了33.09亿元。自营贷款余额为156.1亿元,比年初净增加33.62亿元,增幅达到27,增长速度是近几年来最快的一年。二是信贷资产的质量明显提高。在转化了“洲际酒店”等存量不良贷款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使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不良贷款比率和余额实现双降,不良贷款率已经降至1.53,不良率是我行成立以来的最低点。三是信贷资产效益有逐步改善。加强了利率和利息回收工作的业务管理,平均利率水平由年初的6.13提高到年末的6.61,较年初提高了0.48个百分点;年末的收息率为97.9,较去年末的80.35提高了17.5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信贷规模、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同步增长。
(二)防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了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提高我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我部着眼于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与防范的长效机制,狠抓贷款三查制度,从而使我行防范信贷风险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1、在贷前调查方面。一是加强贷前调查工作,统一调查报告格式。我部下发了《文秘部落商业银行关于加强公司类信贷业务贷前调查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客户经理要深入到客户中去,调查到详细情况。在此基础上,又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了统一的公司类授信业务调查报告格式,规范了信贷调查报告的内容。二是建立了客户进入与退出标准,优化客户结构。根据我行情况,结合市场实际,我部在年初就制订了授信客户的进入与退出标准,明确了房地产、汽车、商品流通等几个重点行业的客户选择标准,指导支行进行客户选择,提高客户质量,更好地防范授信风险。三是狠抓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信贷队伍素质。20__年我部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视频会和岗位互动等多种方式,开展了5期信贷业务的培训工作,使客户经理在客户选择、风险评估、贷后管理以及银行承兑、贸易融资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风险控制能力有所增强。
2、在授信审查方面。一是清理和完善规章制度,理顺审查工作机制。20__年,我部对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制订和完善了《XX市商业银行20__年授信投向指引》、《XX市商业银行法人客户公开授信管理办法》、《XX市商业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贷款管理的通知》等11个办法制度。二是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切实防范政策性风险。对不符合《贷款通则》规定的借款主体及贷款用途不予审批;对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能耗以及资源耗费型企业的授信业务实行严格控制。三是规范授信审查审批,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重点是严格控制借新还旧、贷款展期和重组,同时,加强对股东背景的审查,严禁对信用等级在BBB以下的客户进行授信。四是修订合同文本,规避授信业务的法律风险。在法律部的配合下,我部牵头完成了《贷款合同》、《最高额抵押借款总合同》、《抵押合同》等16个格式合同文本的修订工作,更好地控制和规避了合同文本中的法律风险。
3、在贷后管理方面。一是建立分片联系制度,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总行贷后管理中心按支行分片,实行定点联系制度,在总行与各分支机构之间搭建起贷后管理信息沟通的双向互动桥梁。同时,还建立了授信业务60日到期监控制度,先后下发整改通知和加强授信后管理通知39份,向总行领导和相关部门报送重要风险预警信息5条。二是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相结合,加强贷后跟踪管理。贷后管理中心在加强非现场检查的同时,加大了现场检查的力度,并针对贷后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量授信业务出现的风险苗头,适时策划和启动了风险敞口300万元以上公司授信业务调查、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业务调查、房地产专项调查、年内到期授信业务调查、楼宇按揭业务调查等9项重点调查和现场检查工作。全年共查出各类授信业务风险问题73个、管理问题11个,涉及问题授信金额7.49亿元。三是编制贷后管理手册,规范贷后管理行为。20__年,为了解决贷后管理不到位,基础管理仍显薄弱等问题,我部贷后管理中心编写了《贷后管理手册》,全面规范了贷后管理的制度、流程和标准,对提高我行的贷后管理水平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4、在信息系统管理方面。我行信贷管理的电子化水平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信贷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数据质量得到提高。我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一年的使用,在各部室、支行提出的相关需求基础上,我部与科技部反复磋商,初步确定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方案,使该系统得到不断优化,系统的统计、查询和监测功能开始发挥。二是企业征信系统正式上线,信息查询更加快捷方便。按照人总行全面征信管理工作的要求,我部配合科技部成功完成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与全国企业征信系统接口程序的开发、存量客户信息的整理和有关数据的报送工作,经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验收,我行客户信息已按时提交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入库,为全行查询授信客户信息、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了信息保障。三是个人征信系统全面启用,信用查询实现全覆盖。我行对私业务在个人征信系统中的查询率达到100,该系统拓宽了我行个人客户信用信息的查询渠道,提高了个人贷款业务的审批效率,同时,在宏观调控背景下,为预防假按揭提供了有效的防范工具。四是在线审批开始推行,电子化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之下,借鉴其它先进银行的经验,我行远郊支行的部分授信业务已经推行了在线审批,审批方式和审批效率进一步改善,也标志着我行授信业务向电子化审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三)信贷结构调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止20__年12月31日,我行贷款余额为167.07亿元(不含贴现38.24亿元),存贷比为56.7%(含贴现的存贷比为69.7%)。其中,我行最大十户贷款余额为32.26亿元,占我行资本净额的135.75,比去年末下降了62.67个百分点;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7.18亿元,中长期贷款比例为766.27,较年初增加了470个百分点;关联交易授信余额为36.84亿元,较年初的38.52亿元下降了1.68亿元,各项信贷结构调整指标均圆满完成了董事会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了我行的结构调整工作,大额授信、集中度风险和行业风险有所释放。
(四)反商业贿赂及案件防范工作扎实推进。为了弘扬诚信、敬业、创新、清廉的企业精神,防范商业贿赂,我在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同时,与部室员工一起认真学习了《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及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第九次、第十次工作会议精神,输理和查找了近两年来本部室及业务管理条线内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案件风险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整改,拟订了《授信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暂行规定》,签订了《信贷管理部治理商业贿赂承诺书》,进一步规范了授信行为,做到了警钟常鸣,营造了一个反腐倡廉、人人自律的工作氛围。
三、当前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联交易授信余额居高不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行关联交易授信余额一直较高,20__年末为33.3亿元,是我行资本净额的185,大大超过银监局关于“关联交易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50”的规定。实行结构调整以来,虽然加大了关联交易的控制力度,但因资产重组的需要,20__年地产集团被列为我行的关联方,关联贷款余额增至38.5亿元。今年,高发司又向我行申请了1.7亿元中长期贷款,XX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拆借资金4.5亿元(目前归还了3亿元),致使关联交易余额居高不下,目前仍高达36.84亿元,占资本净额的155.05,超出监管指标105个百分点。
(二)中长期贷款比例呈增长趋势。12月末,我行余期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7.18亿元,余期1年以上的中长期存款余额为6.16亿元,中长期贷款比例为766.27,超出XX银监局年初给我行下达的监管指标(120)646.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①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存款降至6.16亿元,比年初下降了6.74亿元;②XX特钢系列增加中长期贷款5亿元;③XX国开行联合贷款增加中长期贷款4.66亿元;④为转化XX酒店贷款,XX公司增加中长期贷款8000万元,XX公司新增中长期贷款1.9亿元。
(三)集中度风险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截止20__年末,单户贷款1亿元以上的客户共有32户,占我行客户总量的1.6%,贷款余额61.9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37.06,即37的贷款资源集中在不足2的客户中;②最大十户贷款余额之和高达32.26亿元,占资本净额的135.75;③全行单户超比例的企业共有6户,授信总额为43.59亿元,占全部授信总额的15.5,集中度风险比较突出。
四、明年的工作打算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优势,提高我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行业务又快又稳地发展,我在20__年的工作思路是:优化管理,提高效率;控制风险,促进发展。
(一)优化管理,提高效率
1、进一步明确信贷投向和客户目标,使全行的营销工作做到有有的放矢。为了明确业务方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扶优扶强,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稳步推进信贷结构的调整”这个指导思想,逐步将信贷资源向综合回报高的优强企业集中;逐步降低市政及酒店贷款占比,提高优强的工业企业、优强的商贸流通企业、良好的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占比;逐步退出现有回报低、风险高的贷款。
2、改进和完善信贷流程,建立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模式。按照总行关于事业部制构想和流程银行的要求,改进信贷流程,对授权和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我行的审批流程能适应我行的业务发展的要求。
3、提高贷款审批的效率,适应市场竞争和拓展客户的需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审贷效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充实信贷审查人员,确保适当的人力资源;二是全面推行在线审批,通过提高电子化管理水平的方式提高业务审批效率。
4、加强贷款的后评价工作,为优质的合作项目及客户开启绿色通道。通过加强贷后管理,对存量客户的合作情况实施后评价工作,从中筛选出合作回报高、业务风险低的优质客户,并在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合作方式等方面向优质客户开启绿色通道,实行差异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对优强企业授信项目的审批速度。
(二)控制风险,促进发展
1、继续完善授信管理制度,为信贷业务的发展及风险控制提供制度保证。通过完善信贷管理的相关制度,防范授信业务的合规性及操作风险,修订房地产贷款及按揭贷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信贷管理制度。
2、严守信贷审查的第二道防线,防范信贷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统一的调查报告格式,使支行上报的信贷调查报告更加完整和规范;二是总行要针对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制订行业审查要点,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商业银行实际、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信贷审查标准和方法。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缺陷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不明确
现行的《审计准则》只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但仅通过注册会计师定期地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外部评价,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目标实现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必须内部化。而内部化的评价主要是由内部审计实施的。也就是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最终要由董事会中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来实施,这是比较理想的。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正式的审计委员会,很多上市公司中虽设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独立性不够,有的隶属于总经理,有的隶属于财务部门,内部审计职能很难真正实现。因此上市公司必须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定位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窄
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窄可以从德勤的调查报告中体现。德勤在2009年5月统计分析了上交所353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公司,然后挑选了近40家沪深有代表性公司进行了重点访谈调查。参与调查的上市公司涉及房地产、航空与交通运输、金融业等行业。调查结果显示,82.35%的企业组织了内控梳理工作,35.29%的内部审计开始更加关注风险和控制,但是仅有17.65%的企业检查了其治理结构是否合理。由此可见,企业更加重视流程层面的控制活动,而忽视了内部控制这一重要基础,我国企业传统的“重管理轻治理”的现象依然无实质性改善,局限了内部控制的内容和范围,缺少与管理相结合的过程。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的评价实务中,内部控制系统一般是参照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系列进行的,内容主要是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核业务是参照《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进行的。虽说审计署、财政部等各部门出台了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规范,应该说,这些规范对于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相当多的企业或个人对内部控制评价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一些核心和基本问题如“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等缺乏清晰的认识;各监管部门对如何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如采用何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什么内容、采用何种方法等尚不明确;各个企业之间,其各自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究竟如何,无法进行相互比较。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造成内部控制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我国内部控制评价还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四)内部控制评价、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许多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了很多的内部控制条文,但多只注重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将已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严重忽略了如何执行制度、判断和报告制度执行的状况、矫正制度执行的偏差等,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评价、报告等也鲜有实施,其结果是存在制度却得不到执行。另外,由于审计、会计人员是单位经营者领导下的工作人员,其经济利益直接由单位经营者所掌握和决定,审计、会计人员无法真正行使监督职权,如果他们坚持原则,对单位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抵制,往往受到经营者和其他方面的阻力、刁难甚至打击报复,由于打击报复的手法往往比较隐蔽,且多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政府部门很难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会计人员的权益。为了保护自己,审计、会计人员便不积极进行内容控制工作,内控的作用便无法发挥出来。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设计的建议
(一)构建内控评价体系
在构建内控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据企业的特征,制定一套具有统一、公认和完善的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可先从目标定位、内容范围以及设置方式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既可以从企业管理与控制的目标入手,也可以从内部控制要素入手。但无论怎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都可以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两部分,一般标准以具体标准为基础,同时也是具体标准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二)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制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和前提。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首先必须明确的是采用何种评价标准对内控整体乃至具体的内控项目进行评价。笔者认为,考虑到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合法合规性目标,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可以选用结果评价标准和过程评价标准。结果评价标准就是要考核内控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基于内控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结果考核指标,可以针对内控的绩效目标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并规定相应指标的合理标准来进行评价。过程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按照内控项目来进行,按照风险管理思想,根据风险管理框架中的要素来设定控制标准。即按企业内部控制项目分别设定评价标准,每一个项目都设计有一系列的具体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该项业务的内部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和监控方面,力争涵盖该项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选取何种内控评价标准,实务操作中均会涉及到选取的指标和权重的确定,其中选取的权重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内控评价的结果。但不可避免会存在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从而不能保证结果的精确性,因而应探讨更为合理的权重确定方法。
(三)选择、设计评价指标
在内部控制评价中,不仅要关心控制结果的好坏,而且要评估控制手段的优劣,这就产生了措施型指标和结果型指标选择的问题。措施型指标是指与各种控制手段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如岗位分离指标;而结果型指标是针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制定的评价指标,如收入回收率。这两种类型的指标各有优缺点。措施型指标比较直观,它直接指向“合理控制手段实施与否”,没有实施就有失控可能,企业内部控制必然存在漏洞,但是其缺乏综合性,特别是由关键控制点产生的评价指标,它忽略了对次要控制手段的评价,一旦次要手段失控,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结果型指标正相反,其综合性很强,评价结果良好,无论控制手段实施如何,至少控制的目标达到了,但是不足点也很明显,一方面,此结果往往并非与内部控制工作质量一一对应,如收入回报率较低不仅取决于收费过程控制水平的高低,还会受到经济形势、客户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即使评价结果良好,也仅能证明现在未发生问题。只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彻底保证以后也不会发生问题。因此,在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应将措施型指标和结果型指标结合使用。
(四)正确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企业日益认识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不但是要满足监管部门对于信息提供和披露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内控制度要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的实现。应该说内控制度的立足点之一是要通过制度化规范标准的构建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加强行为理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立论,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应该是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进行评价,考核内部控制所规定的目标实现与否。在具体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时,不同的评价主体可能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界定也不同,如监管部门推动实施的内控评价,其目标可能更多地关注内控制度所达到的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而企业自身进行的内控评价,其目标就不应局限于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还应该包括内控对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实现的作用程度。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之年。在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不振、国内需求继续放缓的背景下,与前些年相比,我国经济呈现出“低增长、低通胀”的双低态势。第一、二、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8.1%、7.6%、7.4%,工业经济第一、二、三季度的增速分别是11.6%、9.5%、9.1%,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增速均为逐季下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下滑幅度还超出了预期。但自9月份以后,随着前期“稳增长”政策成效的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出现拐点,逐步企稳回升。10月、11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了经济回升的趋势,无论是PMI、工业生产增速,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均好于9月份。全年物价水平按月逐步回落,保持了平稳的态势。1月—10月,CPI同比上涨分别为4.5%、3.2%、3.6%、3.4%、3.0%、2.2%、1.8%、2.0%、1.9%、1.7%。PPI从3月份连续7个月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改造投资增速有所增长。1-5月,技术改造投资1.9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40.3%,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内部结构开始分化。传统产业增长速度回落幅度在加大,但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在加快。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是11.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快了1.7个百分点。三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下降幅度比去年同期扩大。总的来看,2012年的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依然保持了平稳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短期内实现了一个U形转换,完成年初确立的GDP增长7.5%、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预期目标基本已成定局。与2008-2009年抗击金融危机相比,今年9月以来的经济回稳更多依靠市场的调节力量,政府政策力度明显减小,因而,经济运行的质量又有所提升。
从企业层面看,在当前依然偏紧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总体上比2010—2011年继续有所下滑,但仍好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水平。其中,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困难相对较大。企业经营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利润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分别为35240亿元、1007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11.8%。企业盈利状况在9月份以后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也一同出现拐点,环比转为增加。10月当月实现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比9月扩大12.7个百分点。二是成本压力依然未能得到缓解,成本继续刚性上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一直增幅快于收入增幅,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同样显示,1—6月,全国国企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6%,成本费用反增12.8%。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根据工信部的资料,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显现,库存下降缓慢,价格低位运行,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据相关行业协会估测,炼钢产能利用率不足75%,水泥产能利用率也仅在72%左右。
二、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与企业走势前瞻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中期之年,也是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明年经济形势将好于今年。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外需仍将比较低迷,甚至有恶化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又受到财政悬崖的影响,欧洲、日本很可能还会有连续的衰退,但是下半年的预期会有所好转。国内环境总体上依然优于国际环境。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仍处高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会叠加发生作用。与今年相比,明年经济增速预计将略微高于今年,继续高于“十二五”规划7%的增速下限。物价未来走势虽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大体仍将保持低通胀的平稳态势。社科院新近《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13年预期GDP增长率为8.2%左右、CPI预期为3.0%。宏观调控政策则是应当密切跟踪经济走势,实时地预调与微调,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其中,货币政策应当保持与2012年的连续性不会有明显的转向,而鉴于结构调整的需要,财政政策则应当会更加积极、主动。新一届政府产生之后势必对收入分配、国企改革等难点问题更加大改革的力度与步伐。
对企业来说,2013年企业经营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基本与2012年基本相似。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新近的《20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一是选择“人工成本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75.3%,连续三年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一位,但选择“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重明显低于前两年,排名也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五位。二是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的企业经营者占51.8%,比2011年的调查结果高出8.5个百分点。三是选择“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企业经营者占30.9%。此外,外需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房地产调控政策等问题依然影响和困扰企业的发展。由此来看,中国企业在2013年的经营走势也会大致延续前一阶段的特征,并表现出一定的新特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仍然是不变的主旋律。其中,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应该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一)企业增长进一步趋于平稳
在经济增速减缓、趋于平稳的背景下,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企业经营与2013年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也将基本沿袭2012年企业的走势,即企业增长告别了前些年的高速增长,放缓到一个相对适宜的中速水平,但相比而言,2013年企业的增长速度(或景气状况)预计会高于2012年的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的《2012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预测,2012年11月、12月以及2013年1-2月份、3月,工业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分别为10.54%、10.35%、11.39%、11.93%。显然,2013年企业经营总体上会延续2012年9月份以后的走势。从增速走势上看,目前工业经济已经改变了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而将逐步进入企稳回升阶段。
《20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家对明年的经营状况表现出乐观而谨慎的态度。这就从企业家角度印证了明年企业经营走势的预测。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对明年的预计比今年四季度乐观。预计明年经营状况“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39.2%,预计“不变”的占46.2%,预计“恶化”的占14.6%;预计“好转”比“恶化”的多24.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对四季度的预计高了11.4个百分点。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的预期好于东部地区;中型企业对明年更为乐观;民营企业相对乐观。对明年预期较为乐观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房地产业。调查还显示,基于当前的宏观背景,企业经营者认为经济回暖的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企业经营者对未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未来企业生产、订货趋于回暖,价格跌势趋缓,盈利趋于改善,出口增长将温和回升,用工和投资计划保持一定增长。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明年的预期好于对今年四季度的预期。
(二)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
十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应当靠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研发投入。根据最新的统计,2011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8687亿元,投入强度为1.84%,比上年1.76%有所提高。其中,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R&D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75.7%。从特点上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变革是从重化工业和高加工行业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业转变。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比较漫长,尤其是在中国这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进行如此的转换,风险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因而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予以保障。
我国企业已经认识到研发投入的重要性与持续性。《20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认为今年研发投入“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37.5%,“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0.8个百分点,比2011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7.8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比重反映了企业的创新成效。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今年新产品销售比重“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34.2%,“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4.5个百分点,比2011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9.3个百分点。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企业经营者选择“增加创新投入”的比重高达60.8%,略高于2011年水平,位列第二。(2011年的排序也是第二,相应的数值为59.5%),这表明,面对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创新和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共识。因此,2013年企业的研发力度势必还会继续加大。当然,目前企业景气状况的下滑和盈利的减少,对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尤其是长期投入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展望未来,在已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大企业,且进入《财富》500强的企业已名列世界第二之后,我国企业未来的成长路径,必然要由外延式“斯密增长”转换为内涵式“熊彼特增长”,即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效率来实现长期中的可持续增长。
(三)兼并重组依然活跃
近两年,虽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依然活跃。汤森路透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占亚洲地区并购活动总额的28.7%,交易金额占全球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的5.4%增长了1.5%。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总金额达1542亿美元,共计2492项并购,较2011年同期的1414亿美元上升9.1%。其中,在能源与电力行业的对外并购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反映出中国企业持续增加的能源和资源需求。国内并购占所有中国并购市场金额的60%,共1803项交易,总交易额925亿美元,这主要归功于材料和通信两大行业的并购整合,包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3G资产。中央企业一直占据海外并购大头,但其海外并购一直遭遇重重阻力。今年以来,多家“中”字头企业并购案“夭折”,11月,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再添新门槛。2012年前三个季度,民企参与的海外并购数量占到总量的62.2%,首超国企,金额上只占15.1%,但民营企业所涉及并购资产类别范围更广,并不像国有企业那样集中在资源行业和金融领域。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领域已显现多元化特征。
展望2013年,兼并收购活动水平十分有望超过2012年。随着各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相关并购重组细则的出台,企业进行并购融资将有实质性的政策支持。这意味着国内企业的并购还将提速。在国家“促转型、调结构”战略目标引导下,各个行业将通过兼并重组来聚合优势生产力,多个行业将迎来并购,在整合大潮中,那些同时具有规模、资源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将首先受益。例如,钢铁、煤炭、水泥业要求增强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行业内大型企业集团的并购重组;药品流通、新闻出版业要求提出提高行业集中度、引导行业内企业跨区域并购重组。2012年5月以后,各个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落实“新36条”的促进民营资本进入的具体政策,这必将推动民营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并购活动。海外并购方面,欧美经济仍然疲软,中国企业出境并购将有更多的机会。毕马威的报告显示,海外并购的目的地仍会以发达经济体为主,其中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新兴能源等具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行业会成为中国企业最关注的领域。中央企业依然会是海外并购的主力军。2012年出台的政策支持央企境外并购,其中,明确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编制重点之一,是境外投资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支出,支持中央企业收购兼并能够实质控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国家急需的境外战略性资源以及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且对促进本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的境外企业。但中央企业海外并购需要淡化国家与政府色彩,更加具备市场化的形象。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高速成长
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务院于5月通过并《“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带动力量。例如,今年前三季度,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07.74亿元,同比增长14.1%,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0%。到今年年底,重庆市战略性新兴及相关产业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5%。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各地产业选择趋同,短期内投资过度,产能过剩。
按照《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因此,2013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关于“为实现稳增长目标,政府引导的投资应着力的领域”,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率高达53.2%,位居第二。据报道,上海浦东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将逾千亿元。深圳市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达1.5万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将达到33.6%。2013年仍是企业大举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年份。鉴于前期的经验,企业将通过密切关注相关市场的变化,逐渐掌握市场主动权,把资金投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逐步构建企业的商业模式来控制风险,并不断完善产业的技术标准与体系,从根本上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需注意不要盲目给企业发展压力,而应当遵循企业成长与行业发展规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循序渐进地成长。
(五)管理仍将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当前,对企业来说,成本压力一直是企业面临的关乎生死存亡的最迫切问题。在成本高企趋势难改的非常形势下,管理就成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法宝”。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客观上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最为突出的事例是国资委于今年3月召开央企负责人大会,决定从今年3月起,利用2年时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以“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管理提升活动。不少企业已经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例如,属于央企的国电集团公司自今年3月以来,从四个方面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一是切实加强和改善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规范化水平;二是继续深化“双学”活动,坚决落实减亏扭亏措施;三是坚持从严治企,加强内控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四是狠抓开源节流、降本增效。集团公司成立了由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为管理提升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新;内部审计职能;转型
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承接单位的通知》[1],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项目立项和建设,预估投资总额超过162.42亿元[2]。在落实《行动计划》提出各项任务中,高职院校内部审计职能要适应创新发展趋势,把审计职能贯穿其中,建立项目经费绩效评估机制,提高任务绩效,加强国有资产审计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同时对学校创新行动发展中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
一、高职院校内部审计职能的演变
目前可以将内部审计职能总结为“监督为主”和“服务为主”两大类,前者侧重于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后者则偏向评价和咨询等服务职能的发挥。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顺应高校内部管理的需要。在前期,主要的职能是“监督为主”,通过审计单位内部会计资料,监督其合法性、合规性,促进学校业务健康发展。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3],新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接轨,体现从传统内部审计职能转型到价值增值型的转变。刘家义审计长把审计概括为“免疫系统”[4],就是要建立一个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系统环境,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战略提供管理保障。
二、高职院校实现内部审计增值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增值职能是否实现,主要受内部审计单位的机构配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领导层重视和外部的审计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在内部审计中,由于上述因素的不完善,导致审计的“价值增值”职能很难满足新准则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与其职能发挥不相符
陆宏如[5]对高职院校内部审机构调查分析时,发现只有8%的学院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了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其他高职院校中,大多数将内部审计的职能并入了纪检监察机构。在内部审计部门中,还存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等导致的独立性不够、权威性不强等问题。吕先锫,王振青[6](2012)在《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调查报告》分析中,从对审计机构的分管领导调查结果来看,审计机构的分管领导情况是:书记占1%,校长占26%,副书记占51%,副校长占22%。说明部分高校对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审计的职能认识不足,不同级别的分管领导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没有专门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有的是从财务、教学管理、纪检、学生管理等岗位轮岗或调整到内部审计部门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涵义、职能、体系、方法等不是很谙熟,主要是在干中学,所以在审计中大都从具体业务层面进行审计,一下子很难站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整体层面上去创新整合思维,“价值增值型”的审计职能很难发挥。
(二)高职院校领导层的重视与认识不够阻碍内部审计职能转型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处在创新发展的跨越期,主要是深化改革创新,聚焦内涵建设,强化校企融合,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学校领导在创新发展中,更重视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与创业等工作,对学校内部审计工作重视和认识不够。学校领导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认为单位内部审计主要是检查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固定资产投资等与财务部门相关的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在发挥“价值增值”职能中,如“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风险管理”审计时,领导层会认为约束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很难得到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职能的增值作用得不到体现。
(三)外部法律环境不完善约束内部审计增值职能的发挥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存在着主体法律缺失、配套法律滞后、操作性不强、与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存在差距等问题,如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面,法律依据与评价标准单一笼统,没有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审计目标,定性的指标多,定量的指标少。在审计结果上,内部审计只有建议权,无法行使处罚权,使审计职能难以有效发挥,审计成果运用难,限制内部审计增值职能发挥。
三、高职教育创新行动发展下的内部审计职能转型对策
(一)在高职创新发展中,内部审计职能的新定位
内部审计功能正在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内控管理审计转变,审计防范的关口正在逐步前移,审计思路正在由单纯审计检查向着更加注重审计分析转变,同时,大力推动审计整改的落实,使审计不仅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而且有针对性地督导解决问题,审计的“免疫”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高职院校在适应创新行动发展的新形势下,要适应内部审计职能的新定位:第一,内部审计对学校管理层在创新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决策部署,如基建项目、科研经费、经济责任、二级管理等,找准审计职能的增值点,发挥监督增值作用;第二,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规范项目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夯实管理基础发挥了独特作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等工作,发挥审计监督的警示效果,关注廉政和作风建设,自觉维护学校内部控制系统和工作秩序。
(二)探索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有效结合,提升内部审计职能的层次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都有管理风险、提升治理的功能,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新修订《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也是期望内部审计职能从单纯的业务审计中抽身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实施审计。因此,内部审计职能要增加组织价值,更要与内部控制有效结合。内部审计应从审计内部控制的不相容岗位着手,坚持不相容岗位完全分离,形成内部牵制约束机制。内部审计通过对组织内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等充分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发挥监督职能;通过内控审计,积极提出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设性建议,组织开展内部控制相关培训,推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促进教职工、部门、组织管理层共同承担内部控制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内控领域的咨询作用。
(三)逐步建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7]明确提出强化绩效评价:“各地要逐级按照职能分工量化落实方案,逐级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定时间表和任务书,实行项目管理”。在《行动计划》执行中明确评价指标,如对“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重点审计督查“规划与实施方案、财政资金支持、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与创业情况、学校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及国际交流合作、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名师、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材、师生参赛获奖等方面评价”。同时在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项目管理等内部审计项目中,应建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通过对各项任务进行绩效评价,发挥确认职能;在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上应着重关注“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评价指标。下面以“社会服务能力”绩效审计为例,具体绩效审计指标及分值如表1: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难点,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每个任务和项目的审计范围、目标和重点差异很大,所以“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评价指标在不同任务和项目中有不同的体现,内部审计应创新完善内审评价机制,推进内审工作转型发展,更好服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增加组织价值。
参考文献:
[1]《关于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承接单位的通知》教育部(教职成司函[2016]30号).
[2]张启明,王博,童卫军.各地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举措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3):36-42.
[3]《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公告2013年第1号.
[4]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3-9.
[5]陆宏如.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0-22.
[6]吕先锫,王振青.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调查报告[J].会计之友,2012(29):10-13.
[关键词]信息化 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可持续发展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且信息化对企业的内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负面效果;从研究的情况来看,关注度明显不足,有待改进。
一、信息化对中小企业内控的影响机理
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内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中小企业有其独特性,但是其仍然适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理论,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现从这五个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内部控制的机理。
1.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控制环境的转变。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与实施有重要影响,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一旦信息化应用到中小企业中,必然会改变控制环境。信息化会导致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传统的组织结构将得到整合,与其对应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也会改变;同时实现人员间的平等性,动态协作与沟通;另外,信息化可以使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提高员工的决策意识,实现了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客户间的互动,员工相应地主人翁感也会提升。由此可见,信息化将改变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员工价值观等要素,形成良好的企业环境。
2.信息化使风险评估的范围得到了拓展。风险评估就是企业及时、系统的分析经营活动与实现内控目标的有关风险,合理制定应对风险的策略。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小企业经营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第一,信息化必然要求企业业务流程与之适应,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处在开放、数据共享的环境中,这改变了传统状态下的运行模式,也增加了风险控制的内容,这就需要重新调险评估的方法。第二,企业内联网是信息化的要求,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硬件平台,增加了员工间的密切联系,如此,传统模式下的差错及舞弊不再是企业内控主要风险,员工自我保护、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成为风险评估的主要风险。
3.信息化增加了控制活动的内容。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的内容,采取针对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随着信息化应用范围的扩大,各个过程的控制活动要结合信息的应用及特点来实现;同时信息化的广度与深度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要想实现控制目标就要不断地更新控制点,提升自身控制水平,保证系统的正常性;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信息与沟通的有效性。很明显,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流程,增加了中小企业控制的内容。
4.信息化增强了信息的沟通与有效性。信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只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才能发挥信息在企业间的作用,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要建立中心数据库,同时要实现数据的共享,建立网络平台,以便沟通。所以,信息化改善了当前中小企业信息与沟通滞后的情况,推进其朝着可靠性、及时性与开放性的转变,增强了信息的沟通。
5.信息化丰富了监督的内容与方式。企业对内控建立与实施的监督检查,能够体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缺陷及时改进。同时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了中小企业业务与财务处理的一体化。信息化将监督的功能程序化,同时也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因此,有必要更新传统的监督方式与内容。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构建内部控制的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信息化通过作用于小企业内控的五个要素而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而如果管理不当,将适得其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与信息化的融合,适应向信息化的进程。
1.构建内部控制框架的思路。要想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关键就在于对经营管理中风险的辨识,信息化的应用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控制的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而这些影响必然会给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带来新的风险。因此,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要转变内控思想,掌握新的方法,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2. 构建与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要以内控五要素为基础进行分析,结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应用的程度,辨识与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在信息化应用中面临的风险,除了运用人工手段外,信息系统本身也提供了自动处理功能,并通过反馈通道将其传递到企业的决策层。
企业的决策层根据企业经营目标与风险管理的要求,不断地完善内控制度与改进信息的系统,使人工控制与程序化控制可以有机的结合,同时也提升了辨识与分析的风险。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框架属于开放式闭环系统,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信息化对内部控制要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新的风险,企业决策层及时识别风险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控制手段,规避和控制风险,实现内部控制的改进,以适应信息化的进程,尽量避免由于内部控制滞后产生的风险。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而且应用层次差异大,要想发挥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化迫在眉睫。因其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在人才、资金及技术水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内部控制不够健全,信息化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加剧这一问题。因此,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是信息化进程中不能忽视的,尽管中小企业构建内部控制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借鉴信息化应用对内部控制作用机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化应用中的内部控制框架是必要的,它将从整体上降低信息化应用风险,保障信息化进程,实现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 2008.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