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6 15:59: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返乡创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返乡创业

第1篇

1 独资

湖南安乡青年周平,1994年从民办大学毕业后到广东一个插花厂工作,在厂里他虚心学习、勤奋努力,不到两年时间,就升为了管理副厂长。他不仅掌握了整个工艺流程,还学到了一些进出口方面的外贸知识。三年后,他辞去了月薪几千元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他投资近万元自己做起了老板。在家乡,劳动力成本不高,请周围的农村妇女插花,一月给几百元工资她们就很高兴了,因为她们同时还可照顾到家里,利用晚上的时间多插些。周平开厂一年多来,付给25位村民“员工”的工资仅几万元,而当年就实现纯利润10万元,一年就实现了创业的开门红。周平认为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插花会越来越受欢迎,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很好,公平竞争,自己厂里生产的花同样可以拿到城市里的商场竞争。

2 合资

相对独资来说,合资是更多回乡创业的人的最佳选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返乡青年都有足够的钱自己开办实业,而选择合伙人集大家的钱做一件大家都愿意做的事,这样创业很多年轻人都乐意接受。来自重庆的刘珊向她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出的收购快要破产的小型制衣厂的倡议,很快得到了朋友们的认同。于是每人出资5万、1万元不等,由8个股东把这个厂接过来了。她们分别按照各自的股份和特长,担任工厂的厂长、生产厂长、销售厂长等职务,担任生产厂长的刘珊说:“我在广东有6年的制衣厂车间主任经验,我的这帮朋友也都是这样,他们都是在制衣厂做过的,对这个行业很了解。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是会让这个厂起死回生的。”

3 转移 在广大回乡创业人群中,还有产业转移这种形式为大家所认同。因为家乡有政策支持,原来在广东已经有了自己的三家小饭店的张复生,把这份产业全转让给了当地人后回家创业了。在家乡,他投资30万元。在市区开了一家上档次的酒楼。张复生这种回乡创业属于转移武。他说,“转移自己创业的目标,回到家乡创业。和在外地比。有许多优势,一个是人际关系熟悉,一个是各种成本也会降低。”

第2篇

在外打拼多年,如今要回乡。城市,还是村庄?曾经外出打工的那个岔路口,又一次横在返乡农民工的面前。

难以想象,站在你面前的一个个披着风霜的农民工,背后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沿着大街小巷,数着天边寒星。尽管,曾经的村庄,无法种植他们的心愿,但如今乡愁在呼唤他们,自己的家乡等着他们重建,再次成为他们的责任地。

他们已不再是一个“农民”,有的懂技术,有的懂管理,有的卖点子,有的想创业……而家乡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舞台在哪里?梦想又能否在此发芽?

“项羽说,‘富贵不归家,如衣绣夜行’。我当年曾讨厌家乡生活的穷困,我是有野心的,当初出去打工那天我就想过,总有一天要当个大老板回来,是家乡把我培养成了个小老板,该是我反哺的时候了。”

——熊顺祥

虽说早已过了白露,重庆璧山的温度却超过了39度,宛如三伏,此时正是熊顺祥生意的淡季。贪凉的他起了个大早,去了趟重庆城里头看行情,路过海椒市场时,他看到了几个过去在朝天门一起干活的的棒棒朋友,依旧坐在地上,树个找活干的小牌子,抽烟、谈笑、打牌。而这一次,他没有上前去打招呼。

“我也曾是山城棒棒军”

“不当化学老师了,我要去重庆朝天门当棒棒。”

20多年前,当璧山大兴镇的民办老师熊顺祥做出这个艰难决定时,几乎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在他们眼中,瘦小的熊顺祥是怎么都吃不消码头边上那些苦力活的,在乡下当个老师虽然工资很少,但还是份体面的工作。

“我最早的工作是在重庆江边上‘洗沙’,就是周克华干过的那个活,从早上五六点干到晚上七八点,一天才1块多钱,你根本不能想象那是什么生活。后来当老师以为好点了,但当时教书匠不值钱啊,一个月的工资20块3,照样养不活一大家人。”熊顺祥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有点踌躇,任由烟蒂慢慢加长,“当时听人说去朝天门当棒棒每个月‘要赚很多钱’,家里又刚好缺钱盖房子,没有房子,都不好‘耍朋友’,于是我就出去了。”

这一出去,谁想竟是20多年。

最开始,熊顺祥在朝天门帮人搬货,每当有运载着海椒、花椒的大船到岸,棒棒们都会蜂拥到码头边争着“下货”,而他总是奋力冲刺在第一个。但他在搬起第一箱花椒,闻到第一缕麻香味的时候,绝没想过今后为了这些调味料,要耗尽自己一辈子的精力。

“我迷恋花椒的味道,那是一种刺激的味道。每次搬货,我都会大口嗅着那缕缕麻香,奇怪的是,它似乎会让我浑身上下劳累的每个毛孔都得到释放。”熊顺祥对花椒的深入认识,是不久后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旁帮着别人卖花椒。“那里的货源供应着整个重庆的麻辣烫,天长日久,我也摸索出一些门道。”

璧山县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县,过去在每年春节后,县里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工字不出头”就是这里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意思是打工不能打一辈子,下苦力注定这只是吃青春饭的职业。

就是这样的生活,熊顺祥也坚持到自己成为了老板信任的人,带着他到处去进货,“当挣的钱也是少得可怜,老板是不管我们的生存的,我顶不住压力,就自己出来干了”。

十字路口,“一夜白头”

熊顺祥1963年出生,身材瘦小,岁月已经在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刻下了明显的痕迹,但一双眼睛却闪烁着刚毅自信,一言一行中流露出,这是个精细人。

“我在打工的时候就喜欢观察老板,我发现他们特别能吃苦,胆子很大敢冒风险,而且商业意识很强。对照自己,我觉得这三点都具备,为什么我不能成功?我省吃俭用每月能存一千多块钱,两年下来,就有了两万元的存款。”

熊顺祥有点得意,显然,他是一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但能省钱不等于能创业,他在憧憬中开始了在外的漂泊生涯。

他先是南下广西、广东,再一路北上到河南、山东、辽宁,基本上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做过很多种小生意,有时没钱了,运作不顺了,也偶尔打打零工。他不止一次遇到工商、税务甚至消防等部门“方方面面”的“刁难”,效益无法保证。“差不多是个部门就得‘打点’,否则就会以审核、调查的名义让我们停业整顿。”熊顺祥说,根源还是自己是个农民,没有多少社会上的硬关系。

他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坐长途火车的经历:“一般只能买到无座票,一上车就拿出一张报纸,往座位下面一铺,全身尽量缩小,以便可以躺进去,然后就是几十个小时浑浑噩噩。”

此时,他的父母已老,小孩也需要照顾,熊顺祥面临选择,漂泊还是定点。他带着走南闯北积攒下的10多万元,把落脚点放在了家乡,开始从云南等地运花椒回重庆卖。”

熊顺祥第一年拉了两车花椒回去,两万多斤花椒全部由他自己绑上大绳,扛到货车上,睡在花椒堆里两天多颠簸回到璧山,那两天至今被他认为是一种深刻的记忆。结果,运回来一分钱没赚到,还把本钱赔进去了不少。

“当时空有一腔热血,把创业想得太简单。”他说,求爷爷告奶奶似的把前期工作都做完后,终于意识到在商场上人脉关系的重要。“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我没有业绩和独自当供货老板的经验,别的商家都不相信、不愿意与我合作。”

一年不行,第二年借钱再来,并且是直接办厂,“说是‘厂’,当时其实还只是个作坊,我看到喜欢吃火锅的人有那么多,觉得做火锅底料生意肯定有赚头。”熊顺祥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说服亲戚,连着自己的,又筹集了一批钱。钱到手后,说干就干,写申请办手续租房子招员工。

依然完败!同时,因为定位不准和市场已有企业排挤问题,导致熊顺祥的生意冷清,只有零星的火锅店打电话要货。

送!一件也亲自送!熊顺祥咬牙拍板,虽然他明白这样只会亏本,但他和他的产品的口碑却在与日俱增,熊顺祥的小厂也在摇晃中慢慢起步。

第3篇

激发主体促创业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力提高。同时,通过创业可以有效解决农村资源与发展的矛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因此,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包括返乡农民在内的农村创业活动,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水平低、增加难、增长慢,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难题之一。尽管中央提出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农业投资也逐年增长,但这些都属于农村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只有发掘农民的内在潜力,培育农民自立自主自强的创业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形成新农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展农村创业活动就是要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培养农民的创业技能,形成农村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以培养创业型新农民、建设创业型新农村为核心,增强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由此激活农村的内在活力,促进农民由被动待业向主动创业转变,促进所在地区由外部“输血型”向自我“造血型”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打开新的突破口。

出台政策扶创业

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难,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受到资金、信息、渠道、政策等外部环境的限制。为充分激活农民创业潜能,提升农村创业能力,营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从体制机制、政策扶持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先后出台了多种鼓励和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这些积极的创业政策为农村自主创业营造了宽松、公平的成长环境。今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将“三农”作为扩大内需和财政投入的重点,并通过大幅增加农业补贴、提高粮价和促进农民工就业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无疑为农民主动投身创业提供了信心和保证。

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主动出台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新举措。江苏省《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从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等环节人手,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努力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在成功创业的同时带动社会就业。又如,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带技术、资金返乡创业,泗洪县建立了500万元全民创业基金,制定了《泗洪县全民创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为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宏观形势,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全县工业企业加快发展,泗洪县出台了《泗洪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对企业融资问题、配套服务等都作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在《泗洪县2008年度高效农业奖励办法》中,对于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畜禽养殖、品牌化经营的奖励标准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此外,为传递先进创业理念,传播前沿创业信息,培养和造就泗洪本土企业家,泗洪县设立了“创业流动大课堂”,并于2008年隆重举办了“中国・泗洪首届农民创业论坛”。

组织培训帮创业

能否成功创业。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更为重要。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不仅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创业的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谋生技能。在城市环境的熏陶下,农民工的文化科技素质得以迅速提高,他们在创业意识、权益意识、接受新生事物等方面也都在向城市居民进化。知识、技能与创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的农民工返乡以后,必然成为农村及周边城市的新兴建设力量。

农民创业者有针对性地选择参加适当的创业培训很有必要。应根据不同创业者的特点及客观条件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创业项目及所需业务技能,因人制宜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心理素质培训、科技文化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切实有效地帮助他们提升创业能力。其中,技术能力是创业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在资金等条件有限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帮其迅速提高科技素质和综合素质以及创业能力的关键,必须着重抓好。

第4篇

一、进一步加强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灵活采取明白纸、墙报、标语、宣传车等宣传形式,结合农技人员结对帮扶、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深入乡村农户,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宣讲活动,大力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就业培训和发展规模特色种养业。

二、提前启动实施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

各“阳光工程”项目县(市、区)要超前谋划,精心组织部署,参照上年的实施方案和补贴标准,提前启动,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各县阳光办和培训基地要深入乡村,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广泛细致地宣传阳光工程政策,动员组织广大农民特别是返乡农民工踊跃参加“阳光工程”培训。要深入开展调研,着眼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能力的提高,立足本地工业园用工需要,大力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协议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积极组织沼气工、农机手等技能培训,实现招生和招工相结合、培训和就业相统一,促进农民有序转移和就业。要加强项目监管,严格执行公开招标、“第一节课”、检查验收等有关制度,确保项目实施质量,确保农民受益。

三、扎实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对有意转行从事农业生产的返乡农民工,市县农业部门要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要在农机购置补贴、选择科技示范户等工作上予以倾斜,主动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上门;对具备一定资金和生产规模的返乡农民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积极支持引导其扩大生产规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帮助他们改善生产装备,提高种养和经营水平,稳定发展生产。

四、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

第5篇

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就业”指标始终是国务院总理最关心的经济指标之一。在6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就业是发展经济的基本保障。如何促进就业?除了盘活现有工作岗位,鼓励各群体创业,以创业来推动就业无疑是重要路径。此次常务会议确定五项措施来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其中既有政策革新带来的便利,如简化登记手续,又有实实在在的资金福利,如减税降费;既为农民工搭建平台,如发展返乡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又有技术的补给和扶持,如创业培训等。有这些务实之策的呵护、培育,更多返乡农民工将开启创业梦想之旅。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2014年已达到2.74亿,每年还有新增的6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正如总理所言,当前这部分农民工很大程度依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抛家别子,上不能对父母尽孝、下不能对孩子尽到教养责任,致使许多家庭被爱所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尤其是,打工之路上的农民工年老之后的权益保障等问题面临很多困境。通过打工来就业,某种程度上而言,是短期的、持续性较低的一种方式。而创业则不同。返乡创业,一方面能够帮助一代农民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创业所带动的就业岗位能够以几何级数量翻倍,具有强大的可持续性,解决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就业问题,其辐射度可以延续几代。除此之外,农民工返乡创业还能带动东西部产业转移,推动中西部城镇化。

相对于外出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依然面临着创业环境不佳、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为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此次常务会议确定五项措施来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一是简化创业场所登记手续,推进“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改革。二是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措施,对创业担保贷款财政按规定给予贴息。三是在返乡创业较为集中地区探索发行中小微企业集合债券等,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和服务。四是依托现有开发区、农业产业园发展返乡创业园和孵化基地。鼓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网络创业。五是加强创业培训,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纳入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帮助返乡创业人员改善经营、开拓市场。

第6篇

一、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

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融资困境社会流动视角下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融资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其一,社会流动能力较强的返乡农民工的信用水平较低是制约其融资能力的主因。金融机构和返乡农民工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制约了金融机构对返乡农民工的信用评级。这是由于返乡农民工流动在外生活与务工的时间较长,金融机构难以全面、准确掌握其信用信息动向。金融机构难以按金融监管要求对其进行授信评级,从而导致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项目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支持。再者,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多为低技术含量的小微企业,其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恶劣,运营风险较高,资金流通活动相对不透明。且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通常采取粗放型的家族治理结构,未依据现代企业制度来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缺乏外部强力约束机制来制约其内部决策层。金融机构在难以对其资信状态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管的情形下,通常采取审慎策略来应对返乡农民工的信贷申请。其二,金融机构基于风险控制要求而减少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增加社会资金总需求量。在信贷资金总量呈现需求旺盛特点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理性决策是将其有限的商业信贷额度投放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低风险产业项目上。返乡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及其返乡创业项目的高风险性成为制约其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主要障碍。再者,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实力相对较弱,缺乏有效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实力。为有效控制其信贷业务风险,增强其社员收益水平,农信社通常采取从农村地区吸储并将其信贷业务重心转向城市地区的策略,但此举进一步造成农村地区金融资金短缺的问题,遏制了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获取必要信贷资金支持的能力。

二、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探析

1.革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制度体系返乡农民工创业群体是激活农村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力量,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高效运作有助于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增进农民收入。地方政府应当从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进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高度来审视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通过建立健全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配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体系的方式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其一,地方政府应转变行政理念以建立面向返乡农民工的服务型政府。尊重市场机制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发挥其作用的领域退出,通过放弃其冗余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方式来还权于市场机制,努力为返乡农民工群体创设有利于其创业活动的市场制度环境。地方政府还应当切实转变对返乡农民工成员企业的管制职能,清晰界定政府在管理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上的权力边界。这将使得返乡农民工能对其创业企业开办过程中的行政手续办理流程和行政规费缴纳水平有着理性预期,从而降低其创业企业运营的制度成本。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为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提供项目包装,提供创业技能培训,搭建创业信息平台,提供创业用地优惠,设立创业园或创业街,简化工商登记手续等具体政策措施来提升创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水平,优化创业扶持政策体系[2]。其二,地方政府应当制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财税支持政策。地方政府应当比照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来制定针对返乡农民工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从而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强其资本积累潜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地方政府亦可参照农业反补贴的办法,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补贴力度[3]。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应当为无差别性的普惠性制度,而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特征和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内在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有效引导返乡农民工朝着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解决的方向来开办其创业企业。

第7篇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分析;对策

当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关闭、停业、歇业,大量农民工失业返回农村,应该说现在是农村转化的好时机。如果我们利用这个时机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把转移农村劳动力规范化,统筹安排,就可以做到工农双赢。

一、 未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趋势:

返乡创业以第一、二代农民工为主,在外打工平均5年以上,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掌握了信息,为回乡创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四种趋势。

1.依托优势农业,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自然优势,兴建特色种养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等,发展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群。

2.兴办二、三产业。抓住规模企业产业链条向前和向后延伸的机遇,主动接受大中型企业的辐射带动,积极发展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配件配套企业,促进一批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3.成为经纪人或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通过农产品的生产资料购销、传播信息以及开展技术承包,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兴建特色种植业等。

4.担任村干部,改变落后的村面貌。

二、 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种创举,不应停留在现有的自发形态,而应当加以总结、组织、引导,并作为社会系统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着眼于整合农村内在、现实的自主创业力量,着力于“三农”难题的破解,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的深入开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返乡创业活动的主体应有新的拓展

返乡创业活动,是农民工一马当先兴起的,并且农民工还将继续担当返乡创业的主力军,如果将他们加以动员和组织,就会形成创建美好家乡的统一战线,形成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智献智的齐建共创新局面,农村自主创业的力量和水平就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破解“三农”难题就有了更足的底气和能量。

(二)、返乡创业的导向要着力于破解“三农”难题

1.着力破解富余劳动力转移难题。一是现有近500万农民返乡创业者每人带动10个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就可化解一半难题;二是按现有近500万返乡创业者创办400万个企业、每个企业创造10个就业岗位推算,再动员组织625万个农民工返乡创办500万个企业,就可基本破解另一半难题,并实现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2.着力破解农业龙头企业短缺难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资料,中国2000万个乡镇企业中,只有35万个从事农产品加工,其中龙头企业只有5000个左右。创办企业,是返乡创业者的兴奋点。要积极地加以组织和引导,给予重点培育与扶持。

3.着力破解农村新社区建设滞后难题。在我国,城市借助土地资源经营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在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的规模使用效应与规模置换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

4.着力破解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来源不足难题。村民返乡创业活动的展开,将为选拔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广开来源。

三、目前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几点建议

目前农民工回乡创业还面临不少困难:一是资金短缺。二是农民工由于受自身知识和管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项目选择不准,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投资现象。三是缺乏人才支持。工作环境差,生活艰苦,难以吸引留住技术人才。四是创业环境不佳。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帮扶不够,支持有限,优惠政策少,配套服务不到位,使不少创业者“业未创、心先疲”。

要做好农民工回乡创业这篇大文章,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完善服务。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岗位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十项措施”,加大对乡村和城镇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集中开工建设一批符合本地实际、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就业岗位,消化一批劳动力。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项目和近农加工企业项目,吸纳返乡民工就地进厂务工。此外,地方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着力在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下功夫,努力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生产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稳步提高,使返乡民工返乡后及时转变增收方式,围绕本地产业和土地做文章,使他们增收有保障,生活有着落,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工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增强为返乡民工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各种便捷服务。二是要为返乡民工搭建创业平台,为返乡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在办理就业创业相关手续过程中,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为返乡民工开设 “绿色通道”, 提供上门服务,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限,适当减免有关收费标准,并在用工管理、社会保险、降低就业创业风险等方面提供服务。三是要加强对返乡民工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对返乡创业人员在用地审批、税收等方面提供方便,对返乡办企业的民工应享受城市下岗职工经商办企业的优惠政策。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设立返乡民工创业专项基金,放宽返乡民工信贷审批政策,为返乡民工就业创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四是要对本地信誉较好、生产规模较大、生产效益较高的企业实施挂牌保护,实行领导联系制度,帮助解决企业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鼓励企业为返乡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五是要建立专门机构,及时收集各地用工信息,让返乡民工随时了解掌握劳动力市场行情,积极为他们“牵线搭桥”,指导他们重新外出择业或自主就业创业。

三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技能保障

第8篇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机制;保障;支持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443—03

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知识储备、资金储备和市场把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风险比较大,很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失败。这就需要政府能够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的政策保障,以引导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能够拥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平等竞争的平台。因此,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对于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协调城乡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课题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调研于2010年3~5月分别在江苏省淮安市、南通市、盐城市等地开展,共发放调查样本500份,回收有效调查样本450份,文中主要分析资料均来自于本课题组的调研结果。

1 农民工返乡创业概述

在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因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政府引导机制提供借鉴。

1.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

金融危机加速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进程,国家针对农村所制定的相关扶持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创业环境。近年来,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且出台了许多“强农、惠农”措施,使农村的创业环境更加稳定和优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许多地方还通过税费的减免、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培训等扶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体系,切实改善创业环境,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1.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存在很大困难。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银行贷款,其融资渠道略显单一。并且就银行贷款而言,其手续复杂、周期长、成本高。由于农民工缺少足够的担保和抵押,使得其在银行贷款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农民工返乡创业中自身的素质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从农民工总体情况而言,其在受教育程度、自身修养等方面仍与城市创业者有很大的差距。并且由于农民工长期受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他们所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并不能轻易得到解脱。这就使得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会由于自身素质的不足影响创业的成功率。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面临的创业环境存在很大的不足。从政策扶持方面来看,现有的创业扶持政策制定相对滞后。虽然一些地区制定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但尚不能完全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从政府的行政服务来看,地方行政部门现有的为农民工创业的服务意识、工作效能仍需增强[1]。

2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引导机制的内涵及其构建

2.1 政府引导机制的内涵

2.1.1 引导方面 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信息获得的不完备性,使得其在确定创业、选择投资项目等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政府部门应当通过构建引导机制,采取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

2.1.2 制度保障 虽然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经验等资源,然而相对于创业所需要的大量条件而言,农民工自身所具备的资源还是显得不足,尤其是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缺乏安全感。并且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开办企业的初期就向其进行寻租,从而影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基于此,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以保障农民工创业的合法权益,鼓励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1.3 业务支持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引导和保障,应该从方向和总体上加以规范和指导,而从长远来看,政府在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还应给予大力支持,从政策、培训、税收等多个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从而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

2.2 政府引导机制的构建

政府部门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引导机制的宏观层面主要是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宏观政策等方面的角度去考察;而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引导机制的微观层面则是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自身素质提升、融资能力提升等微观角度去进行考察。

2.2.1 外部机制的构建 从宏观层面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主要从思想引导、财政及税收政策、审批手续、地方政府业绩考核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指导和关怀,在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性的同时,从政策上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一定的倾斜和支持,从而确保农民工返乡创业拥有一个较为宽松的创业环境。

1)积极做好思想工作,正确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由于不同的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中的态度具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有的农民工极容易受到别人思想的影响。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针对农民工的这种特点,通过组织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典型的宣讲活动大力宣传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等,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将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进行大力宣传[2];同时也可以通过与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鼓励农民工创业。

2)从财政及税收方面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为了帮助农民工解决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筹集问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农民工筹集资金,从而确保返乡农民工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导致其不能进行相关的创业活动。基于此,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可以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专款,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基金[3],并且通过制定资助的标准,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与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优先提供小额贷款,从而解决其在财政方面的困难。此外,在返乡农民工创业初期,相关的赋税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的负担,从而加重创业的难度。基于此,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减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税费、增加补贴等方式,给予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使农民工在创业初期不至于因为赋税等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到其创业的成功。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工创业,可以在其创业初期免去其一年或一段时期的税费,从而减轻农民工创业初期的困难,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政府部门可以对创业农民工进行财政补贴,通过从地方财政中专门预留一部分资金作为农民工创业基金的方式,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补贴。

3)简化农民工返乡创业手续,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环境。由于广大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对于企业创办的手续、流程等并不熟悉,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地方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且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4]。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应看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努力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发展举措,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

4)在思想上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行政审批手续方面提供便利。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的方式,方便农民工进行创业手续的办理;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在各乡村设置相关的审批点,从而方便农民工创业手续的办理,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例如现在南方有些乡镇专门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设置了服务站,在服务站内,农民工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创业手续,这样可大大减轻农民工办证的困难,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因素纳入到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是调动各级地方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2.2.2 内部机制的构建 政府部门还应该针对创业农民工自身可能遇到的诸如素质提高、融资能力提升、信息获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扶持。

1)政府应着力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成功的创业与创业者自身的素质、知识体系、能力、经验、管理方式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各级地方政府应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一般而言,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技术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沟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和知识体系在农民工身上很难全部具备。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与培训机构、高校等部门的合作,通过开班授课、专人指导、咨询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工创业的能力。

2)政府应努力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能力。当前融资渠道的过分单一使得农民工在创业决策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基于此,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返乡农民工的融资能力,同时帮助农民工解决拓宽融资渠道的问题。当前,现代融资理念已经较为成熟,并且也出现了比较适合于小型项目的融资方法。各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邀请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的专家学者,为农民工提供相关的融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从而提升农民工自身的融资能力。

3)政府应搭建信息收集和交流平台。对于农民工创业而言,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功率。而与此同时,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所限,其在信息获取的能力和途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管理者和支持者,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建起有效的创业信息收集和交流平台,定期将收集到的各种市场信息,通过村级组织、报纸、宣传材料等传递给急需的返乡农民工,从而有利于进行创业决策和市场开拓[5]。

政府部门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管理者和引导者,应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较为广阔和宽松的平台,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便利,以利于农民工做好返乡创业的相关准备工作,从而增强农民工自身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孙远太.回归与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双向建构[J].前沿,2009(5):107—110.

[2] 王胜远,张 平,石亚娟.基于SWOT分析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112—115.

[3] 李 翔.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多维分析和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2009(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