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6 15:59: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工程就业前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

第1篇

生物科学专业有哪些就业前景

本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

生物技术一直是政府所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包括克隆在内的尖端研究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所进行的,所以相关生物学专业的就业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趋向于良好发展。

生物科学考公务员考哪几科

第2篇

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如下:

1、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简介: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培养熟练掌握食品营养组成与分析、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2、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食品加工、卫生检验、动植物检疫等有关企业、研究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从事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食品质量监督与管理、食品安全分析、食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保健食品厂、饮料厂、发酵食品工厂、生物工程制品厂、水产品加工厂等各种食品企业,各级政府食品质量监测部门、卫生防疫技术管理部门、商检技术管理部门、国家海关,化工企业、医药生产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大中型宾馆、超市等单位的技术岗位从事质量检测、卫生检测、污染监测、质量监控及评价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工程物理;专业特色;就业状况

许多人容易混淆物理与工程物理,这里简单阐述,工程物理着重于工程应用,而物理系中的物理偏向于理论研究,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对而言物理系中的物理的理论性较强,一般有严谨的理论推导,学起来难度更大些,学生毕业后更适合搞理论研究,所以本科毕业后多数选择考研深造。工程物理一般讲究实用,学以致用,通常理论上不苛求透彻、严谨,重在实用,因此本科毕业后更能容易找到合适的、实践性的工作。例如:工程力学的侧重点在于工程建筑的受力而不是传统力学上的各种受力情况的笼统的研究,如果学生想要学习纯正的力学的话,可以考虑学习教育类的物理专业,现在工程力学和电机工程之类的专业多,是由于学校考虑到了就业的问题。

一、工程物理专业

工程物理是物理、工程和数学三种学科结合的学科,主要培养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础物理与要解决的问题及工程技巧相结合,使工程物理有广泛的应用。这门交叉学科是为技术领域内继续发明而设置,和传统的工程学科不同,工程物理不需限定在一个科学或物理的分支,是指某一专门化的科学,如光学、量子物理、材料科学、应用物理学、纳米技术、微型品制造、力学工程、电工程、生物物理、控制理论、空气动力学、能量、固态物理等在应用物理方面提供较彻底的基础训练。它通过加强对数学、科学、统计和工程原理的应用,使解决工程问题更优化和具创造性的学科。这学科侧重研究和发展,设计和分析,具交叉功能,是理论科学和实际工程间的一座桥梁。在许多国家中获得工程物理或工程科学学位是科学学位,许多语言的“工程物理”直接翻成英文的“技术物理”。

工程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以及其他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几乎与所有产业部门及科技领域都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热力学专论、传热学专论、工程流体力学专论、现代实验技术、现代数学方法概论、非线性动力系y、非定常及不稳定两相流动、高效换热器、计算传热学进展及其应用等。其课程设置面向新技术并具有工偏理的特色,其中有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精品课。整个学习期间保持外语和计算机方面课程的连续性和不断上层次,并通过众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工程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许多大学,工程科学可包括从学士到博士课程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是全部课程的基础。选课包括流体动力学、量子物理、等离子物理、相对论、固体力学、运作研究、信息技术和工程、动力学系统、生物工程、计算工程、工程数学和统计力学、材料科学、电磁学、纳米科学、能量和光学等等。

工程物理专业培养近代物理电子学、辐射技术、加速器技术、核能工程、安全技术、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方面的人才。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应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此外,还应该拥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某一方面的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工程物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由于现今此专业市场需要量很少,但是就业率很高,就业前景也不错,毕业生一直深受各行业的雇主欢迎,工程物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电机、品质控制、市场推广、程序编写及教育等行业工作。毕业生亦可进一步在科学或工程学等范畴深造,获取更高的学位。工程物理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为:销售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光学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 管理员、数据库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销售储备干部、技术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

工程物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28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2514位工程物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0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73元,0-2年工资4253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8元,6-7年工资6816元,8-10年工资7686元。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盐城。据统计,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武汉、南京、厦门、成都等,平均薪酬在7000元左右。

近几年工程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约有60%的学生直接免试攻读研究生,约有10%~15%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其他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工物系毕业生就业及深造单位分布广泛,例如:包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等在内的著名大型企业;又如:国家环保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政府机关;再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此外,还包含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在内的金融领域。

三、结语

总的来说,工程物理的特色是“工程”和“物理”密切结合,培养既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又经过较强的工程设计、实验能力训练,且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工程实际,能在核科学技术和核工程领域,以及其他与近代物理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教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周丽霞等. 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11,(01):78-81.

第4篇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金融学专业与金融工程专业的区别较小,这两个专业师出同门,都属于同根生的经济学学科门类,专业基础课大体相同,都要求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方法。但是,金融学专业历史久远,主要是研究资金融通方式、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职能与运作的专业。国内传统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两部分,研究理论问题、质的问题较多,知识多属文科范畴。金融工程专业是金融学中的新贵。我国对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显得较为迫切。2002年,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四所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先招收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金融理论、现代数理工具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较注重数学和计算机在金融产品及衍生品技术开发、资产定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数理技术、量的问题较多。因而,金融工程专业一般只招理科生,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

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业务和管理工作;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等工作。

前者属工商类,后者属经济类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财会专业与财政学专业都是财经类中带“财”字且引人注目、较为看好的专业,但两者的学科门类、培养目标等并不相同。财会专业一般指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学科大类属于工商管理类,而财政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大类。财会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会计、审计、财务、投资、金融等方面管理的专门人才,就业涉及面广,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具体到某个会计事务所,单位不论性质与大小,都有用武之地,是“吃百家饭的”。而财政学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财政资金分配、政府预算、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税收规划与咨询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利用财政税收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监督,就业面向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层面需求要多一些。从这点上来说,该专业培养的是国家税务部门的“会计”,是“吃公务饭的”。就职业特点来说,财会专业人士的特点以按部就班、忠于职守,以逻辑的头脑、对数字的敏感性而著称,性格内向些、思想保守些也无妨。而财政学专业人士的特点则在于精通税收理论与实务,在强调“核算”能力的同时,擅长灵活把握与策划财力保证、关注横向协调等方面。

前者研究基因,后者学制药

褚惠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书记):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从生物技术专业延伸出来,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的生物制药方向,2008年升格为生物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这两个专业的最大区别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与生物相关的技术知识,课程相对来说偏理论,毕业生拿理学学士学位,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科技人才。近一半优秀学生通过保送或考研进入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研究生学习,也会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医药、化工、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偏重于生物医药方向,主要培养与生物制药领域相关的生物工程科技人才。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和生物技术类似,但后两年的专业课主要与药学相关,比如药事管理、生物制药等课程,所学知识应用性更强,毕业生拿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商检、药检、药事、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前者是传统的中文系,后者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都要学

骆冬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言专业的区别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传统的中文系,在我国起步较早,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专业则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2001年6月成立的,国内目前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开设有该专业。这门专业本应叫“语言科学与技术系”,是在当时的普高本科专业目录框架内设置的,旨在培养语言科技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汉语言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但由于国家规定的专业名称中没有“语言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就采用了“汉语言”这个名称。该专业招收文、理科学生,一般每年招收20人左右,以理科为主。目的是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语言,以语言学为本,沟通计算机科技、应用数学和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学生要修读语言学、计算机、认知科学、数学等专业。目前南京师范大学设有该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后培养点,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可以从事软件开发、网站研发方面的工作。

前者强调应用,后者注重研发

周华(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党总支书记):生物医药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制药工程专业与药学类专业的相同点在于同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就业前景好。不同点在于所属的学科门类不同,培养方向也有侧重。制药工程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药学类专业属于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目前开设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四个专业方向,其中药物制剂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制药工程专业以工程应用研究为主,专业学习主要围绕药物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依托学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高校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卓越制药工程师”。大四时,学生将进入大中型医药企业接受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学生就业后大多进入知名药企,从事医药企业的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工作。药学类专业偏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新药开发为主。专业学习围绕新型药物设计制造、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新剂型开发和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依托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江苏省中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学科平台,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新药研发、药品质量检验及药品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前者偏化学,后者偏物理

徐蔡余(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在研究领域方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顾名思义,是研究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塑料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方法,另外本专业也着眼于一些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制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例如如何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使用寿命等。

在课程设置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等基本理论课程,相比较而言更偏向于化学方向,尤其是有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有很多物理理论的课程,如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材料物理等,比较强调对原子物理结构的认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物理基础和求知欲。

在就业方向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和在化工、汽车、电子、医药、航空等国有及外向型企业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如陶氏化学、京东方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大型传统机械制造类企业(汽车、航天、船舶、重工业)、电子类制造业、建筑类行业、特种材料制造加工单位、环保检测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一些特殊的认证类机构等。

前者强调金属的提炼,后者注重金属的使用

马立群(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冶金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前期过程,主要是从矿石中冶炼提取金属与合金,包括黑色冶金的炼铁、炼钢、轧钢和有色冶金的炼铜、炼铝、炼锌等,偏重于化学知识的运用。就业一般面向黑色冶金行业的炼钢厂、炼铁厂、设计院等,有色冶金行业的铝业公司、铜业公司等。目前冶金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很好。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后期过程,主要是将已经提炼出的金属与合金进一步进行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形变处理和腐蚀防护,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注重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的结合,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均有所涉及。就业一般面向金属、机械、汽车、化工等与金属材料相关的行业。

前者偏应用,后者重理论

张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这两个专业相当于信息家族中绝代双骄的“两兄弟”,名称相近,却大不相同。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信息处理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等方面基础知识的人才,具备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信息处理以及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的专业应用技术,能够独立设计、开发专门化信息处理系统。

第5篇

关键词:生物工程;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校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与职业院校相比,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质量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明显提高,“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较为突出[6]。从学生、教师和企业的反馈意见来看,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高校、学生和企业对校外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部分高校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无实质性的提高。(2)校企合作基础不牢,主要是因为学校和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它们有着不同的本质属性,企业不是培训机构,第一要务是赢利而不是教学[7]。(3)缺乏系统的监控和评价机制。教学监控和质量评价的操作和管理尚未形成规范和制度,主要表现在评价随意性大,人为因素过多,定量分析不足,存在偶然性和片面性的矛盾[8]。由此可见,除了加强社会各方对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视之外,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有效的监控是我们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监控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及时把握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检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优劣及现存问题,并根据反馈的意见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实施,形成集质量部署、监控、反馈、整改为一体的闭合循环体系[9]。

二、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通过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提升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对接,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针对本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特点,我们设定的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构框架由监控目标、决策保障、监控过程、质量评价和反馈整改五大板块构成。1.确立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主要是对实践教学中与企业关系密切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由校方实践教学的相关部门(校学术委员会、督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等)协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制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其阶段性目标要具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总体目标的实现。2.合作决策机制与基础保障。成立由校企相关人员共同承担的校企实践教学质量工作小组,建立双方的互聘与交流制度。建设满足校外实践教学需求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制定相关的制度,有效保障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和使用效能。3.校外实践教学质量体系的构建及全方位监控。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小组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明确各项实践教学质量目标和要求,严格监测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过程分为三大块:监控主体、监控点以及监控内容。监控主体包括校企教学质量工作小组、实践教学相关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个体。监控过程包括事先、事中和事后监控。监控内容包括校外实践教学大纲、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实践教学实施效果。4.构建多元化的校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主要是学生、教师、校内专家、实习单位和社会。从实践教学计划、校外实践教学单位及具体安排的实践教学项目等情况综合考虑,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保证质量评价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并有利于收集符合实际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5.建立质量反馈与整改系统。通过对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和反馈意见的分析,进一步核查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三方质量诊断小组,分别由校企质量监控小组、用人单位和学生共同参与,并及时反馈诊断结果。学院和教研室根据反馈结果调整管理策略和实践教学方案,为以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提供保障。

三、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

1.建立了合作决策机制与基础保障体系。智力和人力资源是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高校教师的智力资源和毕业生的人力资源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高校需要依托企业建立实践和技术合作基地,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奠定基础,因此校企“双赢”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近年来,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重点联系了区内生物制药和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知名公司或研究所,先后与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和桂林三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或联合实验室。2.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由于校外实习涉及学生、教师和企业三方面,因此对于实践教学的信息采集也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1)为学生设计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周总结》包括任务完成情况、收获与心得和存在的不足等,《满意度调查表(学生用)》包括实习单位、校外指导教师、满意度和主观评价等。(2)为实习单位设计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质量评价表(校外导师)》包括学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纪律性、工作能力和责任感等评价。(3)为校内导师设计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质量评价表(校内导师)》包括对实习单位、实习效果和实习报告等评价。通过质量评价和反馈整改环节的实施,使我们对于实习基地质量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和认识。根据学生和校内导师对实习单位的反馈信息建立了校外实习单位的评价体系。对于总体评价低的单位减少学生实习的人数或撤销实习基地建设,对于总体评价高的单位增加学生实习的人数。根据校外导师的反馈信息,使我们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基础水平和适应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3.持续改进。在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持续改进的环节,比如决策保障环节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作为校方实践教学的相关部门需要协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评价[10];信息采集需要更加及时和全面,可以采用微信或QQ群等方式在线监测实践效果;针对三方设计的质量评价表需要完善,提高其调查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受调查人员的重视程度。

四、实施效果

经过近两年校外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了教师“双师”素质,从而确保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校外实践教学涉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双创教育等环节,前两个环节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后两个环节则侧重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锻炼及提升。近年来,学院充分借助学科建设中的有效资源,搭建各类平台,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16和2017年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分别有30%和50%与校外合作企事业单位相关,2017年立项的大创项目中有90%来自于校外合作单位,此外很多校企合作的项目也融入大学生“互联网+”和“化工设计大赛”的创新创业比赛中[11]。通过本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从根本上提高了校外实践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亲身经历和具体操作,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2]。为了提升教师的指导实践教学能力,我们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将校内导师送到企业挂职锻炼,将校外导师请进课堂。自2016年先后有三位教师在企业挂职,负责企业质检中心实验室的组建、相关质量标准的制定、食品安全科普培训等工作。通过挂职锻炼,既服务了企业,又提升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从企业中聘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工作责任心和一定的指导实习经历,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的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指导。聘请企业导师来校为学生作报告,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就业前景和企业文化等有了直观的认识。

第6篇

关键词:学风建设;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19-03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综合采用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为人类健康服务。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生物医学专业的重要性突显,社会对生物医学专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也迅速升温,该行业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前景一片光明。中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走过了三年多的历史。目前,全国至少有117所高校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中58所高校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92所高校招收本科生[1]。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既要求掌握工程学(包括化学、机械、电子等)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生物医学知识,课程繁多、难度较大。同时这门交叉学科既需掌握理论知识,又需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学风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2]。作者长期担任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班级的班主任,对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班级的学风建设有较深的心得体会。本文根据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特点,对该专业的学风建设进行探讨,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提出生物医学等交叉类学科专业学生如何进行学风建设的思路。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

同高校其他很多专业一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进取心不强,学习不够努力。主要表现为缺乏严谨的求学态度,学习上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作业抄袭,甚至考试作弊;课堂不认真听课,实验不参与操作;一些学生学习纪律松懈,上课迟到、早退,甚至出现旷课、缺课现象,还有极少数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终日不思学习,致使学业荒废。

与其他专业相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显现的最主要问题是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少学生对该专业仍然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大杂烩的专业,所学课程繁多而没有确定的方向,就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另外,对于本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来说,还有部分学生是从别的专业调剂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少数学生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热情不高,甚至产生厌恶感。这样思想认识的存在,使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得过且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大学本科学习。

二、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学风建设的尝试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风建设,在与高校几乎所有专业学风建设一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思想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严格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书育人作用等方面进行大量工作外,本专业还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加强学生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认识,明确专业方向

通过入学专业教育、专业认识实习、学生教师恳谈会、研究生本科生座谈会、已毕业校友返校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专业认识,特别是通过到医院、医疗仪器公司参观、座谈,让学生了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社会上的现状及其就业前景,提高学习热情;其次,我们通过专业方向的细分,将培养方向定位于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仪器,并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活动中根据老师的研究方向进一步进行培养方向的定位,这样就让学生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和就业目标,学习目标也就更加明确。

(二)学生的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

从新生入学起,本专业就举办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教师们认真评阅每一个学生所撰写的“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书”,了解每一个同学的学业、职业目标,有针对性的在各方面加以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教师每学期对照学生自己的“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书”进行检查、评估、指导以及修改。

(三)发挥本专业高学历、高素质教师多的优势

教风之于学风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高素质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本专业教师队伍中,“海归”人才的比例达到58%,博士学历比例达到50%。从2002年起,本校通过重庆市“回归工程”引进了一大批高素质“海归”人才,这批人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在教学、科研和对学生的引导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发挥高素质“海归”人才众多的优势方面,本专业老师每学期都要进行多次各类讲座,内容多种多样,从“欧美文化”到“科研,创造自己的成功”。通过这些讲座,“海归”教授以身说法,将海外高校优良的学风带进了我们的校园,学生也开拓了视野,了解到这些老师的成功是“坚强的意志、勤奋和努力”的结果;我们还开设了多门双语课称,例如“远程医疗”等,采用原版教材,进行原汁原味的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在大二学生中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重庆市乃至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了大二学生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重视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以教风促学风的作用。充分发挥“海归”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的优势。从大二开始,学生进入老师的实验室,从文献资料的查找、英文文献的阅读与翻译基本训练着手,在教师的实验室中培养了科学研究和动手能力,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参加导师科研活动的学生,无论是在就业还是继续读研究生进行深造这两方面,都较之没参加导师科研活动的学生拥有更大的优势。

(五)鼓励学生考研,促进学风建设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我们就提倡、鼓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为考研做准备,并在其后的一系列活动,例如研究生本科生座谈会、教师学生恳谈会、考研动员会等活动中不断宣传,影响学生。考研与就业互不矛盾。考研与就业都需要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考研能够提高学生的层次。在社会上,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通过考研,学生可以考上重点大学乃至名牌大学,这对其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考研能够激发和保持本科学生的学习热情[3],有了考研这一更高层次的人生目标,本科学生学习才会有更大的动力,使之能把握学习的最佳时期,够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考研有利于本科学生巩固和掌握扎实的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数学和英语在考研中有极大的权重,因此,要求本科学生要系统学习、牢固掌握、灵活运用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这样才能顺利考上研究生。我校本专业长期的学风建设实践表明,一个有考研目标的本科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够保持较强的学习意志、好精神状态,可以从整体上促进其学习。

本专业学生考研率、上线率和研究生录取率连续多年位列学校第一,2011年的数据分别为27.8%、22.2%、19.4%,十余名学生还考上了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三、结束语

近几年来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风建设,通过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两者紧密联系,发挥本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专业从2006~2011届毕业生中,86.2%的学生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62.1%、34.5%,在全校处于前列。2006、2008班级被评为全校优秀标兵班级。总之,通过以上措施,本专业的学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和学校升格为大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Xiaohong Weng,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in China.Yi Peng,Xiaohong Weng(Eds.):APCMBE 2008,IFMBE Proceedings 19,pp.629-632,2008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08.

[2]王秀华,楚同军,冯小苗.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与认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3]陈富贵,龚文平,刘生国.抓学风建设是促进大学生考研的有效途径[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3).

第7篇

1存在的问题

生物技术专业属理科偏应用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细胞工程、遗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2]。但农科类高等学校由于受专业设立较晚、专业调整等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办学上的问题:一是专业特色需进一步凝练、突出;二是师资队伍年龄偏轻,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有待积累提高;三是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实验课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学时分散,不能统一,实验教学内容方面,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过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少,甚至没有,各学科实验课程自成体系,导致内容相似的实验重复,有的专业实验课无法开出;四是专业资料较为缺乏,教学实验经费严重不足等。因此,需对农科类生物技术专业进行建设与改革。应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专业方向,积极进行基础建设,形成多样性的生物技术专业特色,提高该专业的知名度,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以满足生物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培养目标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接受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文化修养和初步从事专业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二是熟悉国家在生物技术产业、生物工程安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三是了解生物技术的科学前沿、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了解其发展趋势和最新发展动态。四是具有较强的调查与研究、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综合运用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的能力。

3强化策略

为了适应生命科学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对生命科学与技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规划出生物技术专业特色建设策略,针对当地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可将生物技术专业分成不同的模块教学、不同的模块以针对当地不同的产业发展。

3.1构建专业特色(模块),优化课程衔接及体系

农科类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要强化其特色,则要采取专业特色(模块)的构建与形成,相关课程衔接以及体系的优化,课程设置与学生考研专业科目衔接的办法。针对课程设置,将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拓展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是针对公共基础课的必修课。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主要是学科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也被作为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可分为2部分,一个是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主要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且被作为必修课;另一个是专业领域课,在此分离不同的模块,针对不同的地方特色可设置不同的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模块。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开展拓展教育平台,让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创新训练。加大开放程度,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使生物技术专业与当地经济建设很好地融为一体。

3.2编写与应用特色专业课程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3],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集中表现形式,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抓好各种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工作,并实现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从广义而言,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工作包括教材选用和教材编写2个方面[4],在新形势下,从知识内容上看,应当是时代性与适应性相结合[5]。针对农科类高等院校教材建设首先应注重教材的选用,教材应适应时展的需求,坚持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并重,使受教育者有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加感性知识,丰富基础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材编写的重点应体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注重特色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农科类院校开设的特色课程在市场中没有或很少有教材,而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上又往往是农科类的优势,能够组织教师队伍进行特色课程教材编写。因此,地方高校应重点编写特色课程的教材。为了搞好教学,教师要选用辅助教材、参考教材或编写补充讲义,作为教材的必要补充。

3.3培养青年教师,引进专业高层人才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课程质量、造就精品课程的重要保证。营造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注意培养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注意在相对薄弱的学科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特别注重引进优秀人才;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注意选拔学科带头人,为学科的梯队建设和课程建设搭建平台。同时通过学校内部分配机制的日益完善,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形成了以老教授带头、中青年教师为中流砥柱的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3.4开设特色模块科研任务与实验内容,建立专业对应的科研体系

实验教学内容中,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的有机结合。强调充分发挥学科支撑作用,将科研成果、产品生产工艺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验项目,提高基础型实验教学水平;设计综合型实验模块,将科研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实验教学;并依托实验教学研究平台,建立学生创新研究基地,为学生营造生命科学研究的氛围,达到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创新性研究实验,也可参加教师的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开设的实验项目可以是科研与生产的转化、以拓宽知识面,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主要开设以下实验课程:一是基础性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技能,锻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为目标,按照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规律,设置基础实验课。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综合运用实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将原来分割过细、内容重复的专业实验课有机地整合,分别围绕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组织实验内容,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供学生自主选修。二是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6-7]。支持和鼓励本科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研究课题(如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毕业论文或课外科技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支持和鼓励学生将企业生产与技术革新中出现和涉及的问题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使学生在指导教师参与下完成相关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4参考文献

[1] 彭雷清.高等院校名牌专业建设探析[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4):59-63.

[2] 潘勋,周海梦.生物技术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学研究,2003(2):27-29.

[3] 吕小艳.提高高校教材选用质量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32):93-97.

[4] 陈秀玲,黄淑坚.地方高校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9):60-62.

[5] 赵正铭.高师成教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的构想[J].继续教育研究,2000(2):27-30.

第8篇

一、高职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也不断调整,试图突破“压缩型本科”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道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成本会计课程设计仍没有完全突破学科型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会计教改的深入程度不够,课程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

成本会计课程特点是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这样的特点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操作,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而现阶段成本会计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课程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以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虽然课堂上也应用了案例导入、项目实训、课堂练习等手段,但是效果不理想,学生参与度与兴趣值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在实训教学中,分知识点、分章节进行实训,与财务会计实训无本质区别,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实际成本管理,对成本岗位认知程度模糊缺乏感性认识,实训中只能生搬硬套,为完成实训而实训,将成本核算当做数学计算,不能领会数据来源,达不到成本核算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缺乏成本会计课程特色,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在高职大部分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授课计划和教材的理论叙述为主线进行学习,缺乏成本会计课程特色,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三)缺乏真正可操作性的成本会计教材与配套实训

目前,成本会计理论教学教材非常多,但是具备真正可操作性的成本会计教材与配套实训极度缺乏。教材内容有的还按照章节设置,或者换成所谓的任务驱动式,但仍然是原来的教材换了标题,通常按照材料费用核算、工资费用核算、其他费用核算、辅助成本核算、完工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以及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核算。这样的教材现阶段已经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与学习热情。

(四)成本会计师资实践教学水平亟需提高

高职会计教师队伍,基本来源是从毕业学校到所在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的客观渠道,缺少相关专业实践经验,没有经过企业成本核算实践,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进行再传递,当学生深究一个问题时,往往由于实践知识不足而无法应对。

二、提高成本会计教学对策

(一)深入进行课改,将学科模式转为为任务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学科模式,转变成以任务驱动为主导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具体的成本核算项目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式学习,融入到成本核算工作情景中,从而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重点发展成本核算能力。项目设计可以以制造业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成本计算、报表编制、成本分析为课程主线,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以任务为驱动,按照“设置与登记账簿—费用分配—成本计算—成本分析”进行营造成本会计岗位职业氛围,将理论训练与职业训练及实践操作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增强岗位就业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具体可以将每一个知识点设置成“工作任务—对应知识点—训练项目—课程要求—情景设计”,以工作任务驱动带动理论学习,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对难点疑点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随堂进行答疑解惑。

(二)搬迁课堂,注重成本会计实训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论教学可以采用导学案训练,穿插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理论知识重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成本实践教学应采用校内实训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双重实训模式,先校内后校外,最后再回到校内进行实训总结,谈认知,谈收获。在校内实训时,地点放在专门的成本核算实训室,实训配备电脑、网络、投影、企业生产流程模型展示台、成本会计实训操作软件,成本核算需要的原始凭证、多栏式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等,让学生先完成手工实训再完成软件操作。在校外实训时,地点选择在已构建较好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行业要选择制造业,因为会计行业职业特点和商业机密保密性的需求,校外实训模式更多的是采用参观、观察等手段进行浅层次的实训,尽管就是这样的实训也会不断提升学生会计职业能力、成本岗位的认知度。

(三)构建设计基于工作流程的成本会计教材

要进行教材的构建,首先要做好本门课程乃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背景及就业前景的调研、论证和人才需求分析,对本门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与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调研,基于工作过程分解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常见就业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能力标准,围绕职业能力标准重新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职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按照工作过程和行业特点选取、重构教学内容,提出课程的设计思路。教材编写可以分成项目一计算单一产品的成本、项目二计算跨月完工产品成本、项目三计算多品种生产成本、项目四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项目五成本计算方法—分批法、项目六成本计算方法—分步法、项目七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在每一个项目下再设置相应的工作任务。

(四)引入“慕课”教学,吸引学生学习参与度

慕课教学起源于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将学科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以微课程的形式授课,进行碎片化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具体可以将成本会计理论制作成若干个知识微视频,课前以网络形式发送给学生,每一个视频对应成本会计一个主要知识点,时间不超过10分钟,并在视频中嵌入过关大比拼,设置成游戏过关模式,答对上一个视频知识点才能够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闯关多者进行奖励。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学习的参与度,激发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视频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提问,教师随堂进行答疑解惑。

(五)重视成本会计师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