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0 04:23: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汇成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长期以来,基础医学的实验课是附属于理论课的,学校在教学中将基础医学的理论课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实验课的内容也基本离不开教材,导致学生在实验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高,独立实验的能力较差,对实验课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因素都使得学生参与实验实训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从而造成了基础医学实验课教学质量不高,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认为必须要让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体。
(一)跳出教材,增强实验的综合性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病理生理学、生理学、药理学”这三门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化的综合实验,不再将实验课作为基础医学的附属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将典型的临床病例引入其中,通过实际临床病例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实验课跳出了教材,将三门独立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融汇成综合性的实验,既增加了实验课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
(二)在实验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在以往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而学生在实验中并没有实际操作可以借鉴,在操作上很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自己又找不到解决方法,因此极易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作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被激发出来。鉴于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在实验操作之前,先给学生一个题目,如诊断实验中病理反射检查,教师可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病理反射检查知识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病理反射检查的概念、原理、检查的临床意义等,接着再通过网络课程让学生了解病理反射检查的操作步骤、检查方法以及检查中应注意的事项,最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自己只需在旁给予一些正确的指导即可。如此,学生便能在自己查找资料、看网络视频以及教师的适当指导下成功完成实验,其信心必然增,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三)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在实验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地分配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讨论,完成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在合作讨论中,课堂气氛活跃,小组成员通过彼此的合作,发现、分析、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完成实验课题,从中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而且在小组合作中,成员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完成试验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本次实验的看法,可以从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自己的收获等方面畅所欲言,然后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总结,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四)在实验教学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
实验课教学如果太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调动不起来,而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适当增加一些游戏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实训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两个学生,一人扮演医生,一人扮演病人。表演之前,教师单独告诉这位“病人”的病症,让“病人”根据病症的外部表现,进行相应演示,而“医生”则要根据“病人”的表现和描述来诊断他(她)的病。在这个游戏中,扮演病人的那位学生的表演肯定会引起啼笑连连,而在“医生”诊断病人的病情时,其他学生肯定也在思考,这种寓学于乐的教学方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语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民族文化旅游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15-02
与全国重点大学不同,地方高校往往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地方高校自身具有的一种优势。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地域优势。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个案,从自身的教学经历出发进行阐述。
一、地方民族文化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创立于2000年,依托桂林这一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在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和国际旅游胜地等背景下建设发展。如何利用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大好空间,进行地方高等院校课程的改进,培育社会急需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身文化底蕴丰厚,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与人文叠合的景观,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壮、瑶、苗、侗等11个少数民族,其文化资源是较为丰富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灌输这些地方文化并引导学生共同挖掘。
高等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富民强桂新跨越”既要富民强桂,更要人文强桂。专业设计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而区域文化及企业文化背景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重要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尚未经过专业学习,对地方民族文化一知半解,无法做到融会贯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地方民族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对于专业域有极强的求知欲。地方特色文化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更趋向于所在地域,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当地文化资源与特色。
二、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课程中的设计
(一) 课程设计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旅游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专业,新开设的课程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尚不明确,致使在课程结构设计中偏重理论知识, 轻视人文知识。教师在授课内容上也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大大忽视了地方特色文化的教育。
因此,在旅游专业课程中要强调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包括广西区域民族文化的源起、特点、分类和发展规律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如民族建筑物、地方特色小吃、服饰、民歌等丰厚的人文内涵。如此一来,建议本科专业学生开设旅游文化学、广西旅游文化概论、广西民族民俗旅游、广西文化旅游英语等课程。遵循认知规律,选取广西各民族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积极意义的文化现象作为教育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领略广西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滋养。
(二)选编广西地方民族文化素材作校本教材,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
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学中实践性训练必须结合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在内的旅游方面的内容。
参考近年来广西出版的优秀文化作品,如《桂北文化研究》、《红水河文化研究》、《环北部湾文化研究》、《壮族文明起源研究》、《中国―东盟博览会・民族丛书》、《壮族丛书》、《广西通志・民族志》等书籍编写本院民族文化旅游的校本教材,共同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提高广西民族文化的知名度。
以《广西民族民俗旅游》中的广西民歌与节庆进行教学时,可以把广西不同民族的民歌资源和节庆加以利用,形成教学素材,介绍壮族的“三月三”、“歌圩”、瑶族的“做娘”、侗族的“会期”、“吃冬节”、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哈节”等。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汇成,使得广西“歌海”之誉广传天下。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来促进课程设计,达到教学效果
让地方特色文化走进专业实践训练,是一种切合实际的良好方法。本人还会利用自己平时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如贵州的侗戏和屯堡戏、湘南江华的瑶族蝴蝶歌、照片、实物来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实际中已聘请当地的政史教研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桂林西山博物馆、广西10+1生态博物馆等部门的负责人员专门以专题形式为学生讲解挖掘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旅游专业课程的具体特点,旅游专业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 引导学生能在课堂发挥主动性, 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尽量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可操作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精神,逐步形成一个感知――理解――灵活运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各地的、各民族的学生会积极利用自己的优势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本人在教学中有三江侗族、龙胜瑶族、靖西壮族、那坡黑衣壮等各民族、族群的同学参与教学,对他们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可以丰富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如此一来,教学也摆脱了以往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弊端,以实践为特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行鉴赏和对比,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领会和挖掘。
以《旅游专业英语》为例,教师给学生分配了以下资料搜集任务,“对自己所熟悉的旅游资源或者景点进行介绍”。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书籍、报纸等途径寻找关于广西的景点,包括桂林象鼻山、七星公园、芦笛岩、柳州鱼峰山、靖西绣球街、上林大明山和大龙湖、北海银滩等英文资料。学生通过准备,把主题做成PPT格式,图文并茂地展示景点及旅游线路,比如人文地理、历史、发展现状等。在课堂中进行Presentation,时间为3-5分钟,而其他同学必须准备关于主题的1-3个问题,由负责Presentation的同学进行现场回答;遇到生词、专业词汇时,教师可以把它写在PPT上进行解释与解读。教师把这些PPT搜集起来做成课程教学资源库,由大家共同参与完善与改进。
四、教学实践环节引入地方民族文化
(一)民族文化展示平台
旅游专业依托每年的校园旅游文化艺术节,教学成果展示等机会要求学生要进行模拟训练与展示,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展示,辅导教师及时做出纠正与指导。在学习民族戏曲、曲艺之前,让学生事先观看一些民间戏,对传统戏曲的角色、唱白、情节模式、场景等有着清晰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交流为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样不仅节省课堂时间,而且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甚至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功效。一些“演员”学生之后便任职于一些本地话剧团、戏曲团,进一步丰富了地方文化发展。
(二)任务驱动式实地考察
任务驱动式的实地考察不仅可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还可以服务于课程教学。桂林印象、刘三姐景区、漓江民俗风情园、世外桃源景区、刘三姐景观园离我校都很近。在学习民族文化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到风景区进行有目的的考察,并对风景区中各类有关壮、瑶、苗、侗民族文化详细记录、拍照。课堂讲授时便以学生汇报为主,让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实地考察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对照,从而提高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认知和体悟。
(三)论文、调研设计环节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在大学四年期间要求必须参加一次创新杯论文竞赛,在此任务驱动下学生有机会到广西各县、各民族地区接触各民族的文化,这对他们是一次很好的锻炼。通过创新杯论文的设计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而且是建立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提出要学生注重旅游景点的文化内容探析,注重地方文化特色,同时要求学生要结合地方旅游发展的情况以及自己具体的实践地点,对实习实训的认识,对地方文化的领会等方面来完成设计。
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地方旅游文化的渗透和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地方文化特色以及丰富的地方文化底蕴,要真正做到以就业质量作为检验教育教学的标准,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地加强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旅游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