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6 16:00: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文化心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新词语;社会心理;文化;网络
近些年来,我们普遍能感受到在社会上、网络上、媒体上频繁的出现不少的新词语。而且,有些词语在我们今天看来是超常规的,不合语法实际的(如被就业,被自杀)。不过,在社会中网络和媒体的推广下,在年轻人当中很快得到流行,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有一定的创造性词语,如ABB式新词“范跑跑,郭跳跳,楼脆脆”等。若不关注网络,仿佛一夜之间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找不着北了,像是穿越时空来到了未来世界一样。事实上,对于这些现象的出现,我们并不感到惊讶,这是语言发展的历经过程。
一、新词语产生的缘由
以认识的心理学角度出发,产生新词语的缘由主要是从下面几方面来分析:
(一)宣泄一个人的怨恨或者嘲笑或者讽刺的心理需要
如“欺实马”也就是“70码”。起于2009年5月7日发生在杭州市区的富二代飙车撞人案,警方的调查结果是:肇事者撞人时的车损为70码,一些目击者对此表示怀疑,事后肇事者的态度非常儿戏,漠不关心的样子让网友们满腔怒火,所以产生了“欺实码”这个词来讥讽,嘲谑。类似这些词语的还有很多,诸如:范跑跑,郭跳跳,楼脆脆,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杀等等。当社会中出现了部分不满意的事情,或者一些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被网民们看不惯,普通地抒发这些怒气不满并不能让他们满足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特色的词语来表达心里的情绪,就会造出一些新词语来发泄他们的愤懑,调侃或讽刺的心理。
(二)人们的避繁驱简的语用心理
伴随着时代步伐的加快,人们想要尽可能简短地沟通和进行信息传递,节省精力,在不影响别人理解的前提下,经常消除一些不是主要的成分,许多简略式词语就应运而生了,例如全运会,绿标,打非,环评等;对于一些复杂的事物,现象和关系,人们也倾向于用尽量简短的词语形式来表示和指称,这些都是人们力求言简意赅的心理作用的结果。例如使用“走光”指示:“女人的私人部分不小心在公众前面显露”,“话疗”指示“通过和别人交谈的方式解放和发泄心中的郁闷,最终达到身心健康的治疗”。在网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时代的人们学习和工作压力大,当他们在寻求轻松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些新词语,例如886这3个数字意思是拜拜咯,555代表呜呜呜,7456的意思是气死我了,9494的意思为就是就是,521是我爱你。都是一些谐音的词语用数字去表现。青年人利用与汉字谐音的数字来代替汉字,在上网聊天时直接输入数字比用智能ABC,五笔简单快捷得多,另外还有一些用字母去表达意思的新词,例如男朋友用BF(boyfriend),女朋友用GF(girlfriend),语气词“嗯”用EN,漂亮的女孩子用PLMM,3X-thank谢谢。相比于汉字的输入,用数字和字母输入明显便利而且快很多,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厌旧喜新的心理因素
很多人都是厌旧喜新的,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喜欢标新立异,很长时间内不变地使用一些词语会让人产生厌倦心理,于是人们就试图寻找一些新的和不熟悉的词语去表达,所以受到这些心理的影响,新词语的产生、旧的词语新的含义、超常搭配的词语组合,旧词语使用频率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都是言语在发展过程中必定趋势,一般情况下,名词是不用副词去修饰的,但是有一些超常搭配像“很淑女,很中国”等。这些在运用的时候会比较有概括性和感染力,所以也就流传了下来,诸如此类的还有“被就业,被自杀,被自愿”等。喜欢别出心裁,不被常规所限制的青年人在展示潮流的时候喜欢用夸张的词语来表达感情,例如“比赛”“单挑”“对决”用“PK”去表示,“新人”用“菜鸟”表示,用“酷毙了”“帅呆了”而不用“非常潇洒”“漂亮极了”等等。
(四)相似类推的心理作用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根据已知事物认识另一事物的一种认知方式,两个事物之间需要存在某些共同的属性或特点,必须具有相似性。广东有一个“山寨厂”的方言,在《香港澳语词典》的释义是指那些设施粗陋的家庭小作坊小工厂,在这里,“山寨”的语法应该是修饰的,而且从词语意义上应该是理解成“简朴”“小”“不正规”“外国”。但是在汉语词典中,山寨的意思是那些在山林里没有抵御栅栏的地方,而且是山区里面有寨子的村庄,是常规的名词。具有修饰性的句法功能的“山寨”的语义特征与名词性“山寨”的语义特征有联系,都有简陋,小型的特点,人们通过类推隐喻的方式把它们联系起来,所以“山寨”有了修饰作用如“山寨手机,山寨广告”“山寨文化”。
(五)逆反叛逆的心理作用
年轻人是在对老一代言语的模仿中得到成长的,然而年龄越大,就会产生叛逆的心理,这是他们比较有特色的心理,他们舍弃传统的规范的演员表达而采用新奇的言语方式来表达,如郁闷,粉丝,我晕,哇塞等等。有一些社会低层和社会弱势群体,处于社会下层的他们,反对和反抗权力,是利用他们的言语进行反叛,从而尝试把方言词、俚语变成新词语如“恶搞”“隐婚”“”“包养”。
二、新词语产生的方式
我们对新词要加以重视,用在适当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挑选性地去运用新词语。
(一)与时俱进、趋新求奇──新词新语新诞生
新词语是新诞生的词语,不在原来的汉语词汇系统中,对于它们的出现主要以下几个原因:1、由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随着新事物的出现,新形势下,符合时代特性的一些新词语也随之产生,像:“炒股、再就业、市场疲软、资源共享”等。2、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变化的情况下,新的思想也促成了一些新的词和短语,如:“单身贵族,审美疲劳,丁克,妻管严,灰色收入”等。3、当今世界,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及其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也带给了很多营养和动力给汉语词汇,和科技相关联的词汇开始大批出现,“CT、B超、克隆、软科学、电子秘书”等。4、网络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一起广泛应用在生活中,与其息息相关的新词语也是屡见不鲜了,如:“网吧、网民、网迷、黑客、版主、冲浪、灌水”等。不管是经济,社会生活还是科技等层面出现新的词或者短语,追溯它们出现的源头和支撑他们的动力都是社会的发展,这是大势所趋的结果,跟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而不断向前,这也是一种可循的语言规律,作为全民语言的一部分,这些新词语已经很大部分得到运用。
(二)“旧瓶装新酒”──旧词新诠释
这些新的词和短语是基于之前的语言而诞生的,有其固定的含义,但是今时今日,如果在某些地方看到它们时不能再用它原本的解释,否则会弄到啼笑皆非的。这些新词新语构成可分为两类:
1、增加他们迄今未知的含义。
如:“套牢”原本是用在股票被套,现在我们可以指不开心的婚姻关系;某些网络新语,“恐龙”的意思是长得不好看的女号;“青蛙”的意思是长得比较丑的男孩;企鹅指娇小美丽的女孩等。事实上,这些新增加的含义和它们原本的意思是密切相关的,例如恐龙、青蛙和企鹅本来代表了可怕、难看和可爱的动物,所以可以用来指代人的外表。还有例如“炒”本来是一种烹饪方式,现在新增了“倒买倒卖、辞退”的含义,普遍可见的有“炒股、炒楼、炒鱿鱼”等。这些用法一般是基于比喻和延伸而存在的,很是具体动态和比较有特色,新增加的含义和固定的含义在某些程度上是雷同或者相关的,因此也可以变成原来词语的固定含义,这类用法也有很多融入了人们的日常交流。
2、标新立异,刻意曲解某些词或短语的意思。
例如:“蛋白质”其实是“笨蛋++神经质”的缩写,这些词语的语义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从褒义变成贬义或者从贬义变成褒义,刚开始听的时候让人感觉莫名其妙或者洋洋得意,听过详细的解释之后让人喜不自胜,因此在某些娱乐性的作品和节目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但是这些词语一般都是不准确的,所以很快会被埋没。
(三)扩大开放──外来语增生
在不一样的语言之间相互借用或者吸取词语的状况就是外来语。在汉语中,如今很多新的词和短语都是从英文演化而来,像安琪是“an-gel”的读音翻译过来的,是“天使”的意思,伊妹儿是“E-mail”的读音翻译过来的,是“电子邮件,邮箱”的意思,一些外来词不但在汉语词汇是流动的,还带来了一连串具有联系的词语,例如“秀”这个词是“show”的读音翻译过来的,进一步产生了“做秀、脱口秀、宝宝秀、服装秀”等新颖的词。在现实生活中,外来词使用的很频繁,特别是人们在日常的口头语中更是普遍。
(四)求简求快──使用缩略语
经过删减简单化的方法对语言的长度单位进行缩短去表达意思的就是缩略语,作为词汇的主要部分,有两种方式:字母词和汉语简称。在生活步伐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注重效率,力求节省时间和精力,在语言处理的习惯也不例外,以下的一些新词,如“愤青”指的是避世绝俗的年轻人,“电聊”是讲电话,这些简单的表达,口头上节省时间,在书面上也可以节省墨水,缩短长度,因此,他们除却追求新颖的因素,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经济目的。
(五)追求多样──方言词语的利用
汉语普通话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在某些地方,某些方言所表达出的某些特殊含义和特别的感染力是普通话望尘莫及的,所以普通话也接连不断地吸取了很多方言词,如:来自粤方言的“搞定、靓、买单”等,来自吴方言的“摆平、小儿科”,来自北京口语的“盖、侃、款、托儿、铁、宰、腕儿”等。
三、新词语与社会文化
从校园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新词语,在青少年当中是屡见不鲜的,口头语、外来语、专业语言、网络语言和自造语,由不同渠道涌现出来的新词语接连不断地被广泛使用着。这些新词语是近些年社会发展的反映,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它们存在的意义,无论是社会生活、经济、科技还是校园都有其影响。作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校园新词语也是一种流行文化,是校园透露于表面的具体表现。年轻一代总是很快地更新词语和记录,让别人跟不上节奏,不明白它的意思,因此导致部分人对青年人太过于追求潮流的方式不满。事实上,创新是新词语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应该对这些新词语的出现习以为常。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丰裕,每个行业都涌现了很多新颖的、调皮的词语,某些被群众所接受的词语已经构成普通话的新活力。同理可得,对于校园新词语,如果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都是可以被我们的语言所接受和吸取的。语言是惯例的东西,某些合理的或者看起来不合理的新词语,随着其利用率的提高,会逐渐被大众接受,成为主流,当然某些词语也会被社会的河流所淹没。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确信,我们的语言可以通过新的现象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词语是会在实践当中朝着积极向上和富有生机的方向走的更远。词汇变化是对如今社会发展和精神文化的折射。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在中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应运而生了大量汉语新词语。作为社会窗口的校园,作为思想最前进的青少年,在校园特别的环境中也创造了很多独具校园特点和折射青少年精神文化的新词新语。而这些新词是可以作为一个了解学生和社会现象的特别方式,因此被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老师所关注着。
四、余论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变迁 当代女大学生 心理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因为足不出户而失去了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因而也失去了社会地位和权利。星移斗转,21世纪已经来临,但封建传统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销声匿迹,它的影响至今尚存。在这种文化积淀中塑造起的女大学生一般或多或少地具有自卑和依赖心理,虽然她们自尊、好胜和自强,甚至有时表现出清高与孤傲,但是她们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文化和社会偏见所造成的女性的某些消极心理定势,即自卑、软弱和依赖[1]。当然女大学生要超越传统、摆脱消极的心理惯势,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历程, 常常会伴随着心灵的磨难和人格的撕裂。
1 传统文化下的女大学生心理劣势
1.1 主体意识不强
女性所特有的社会性别身份,决定了她们扮演社会所指派的社会角色。女性的首要价值在于生儿育女,“母以子为贵” 剥夺了女性应有的主体意识。她们和蔼、忍让,一切为了孩子,从未意识到“自尊、自重、自信、自立、自由”应该是自己的需求。与此同时,他们还扮演着妻子的角色。妻子应该服从丈夫或家庭需要,被认为“应当”承担全部家务劳动无论她是否有自己的工作。妻子被要求在背后支持丈夫的事业,光有事业上的成功而缺乏家庭上的成功不能称为成功的女人。她们很有希望取得成功,但又害怕成功,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没有摆脱对男性的心理依赖。这种观念造成一些女大学生依附心理较强,她们认为将来只要丈夫能干,自己的终身就有了依靠,导致其在学期间安于现状,自我封闭。在现代社会,由于性别角色的变化影响,女大学生的爱情观虽然已经隐含着追求人格平等的愿望,但仍不自觉地在两性关系中寻求庇护[2]。
1.2 成就取向较低
心理学上的成就取向可分为成就动机、成就归因、成就自信。首先,成就动机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按照自己确定的目标完成某种价值的或至关重要的事情的一种主观愿望。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具有同样获取成功的动机,然而她们的社会性别结构能够塑造她们成就目标的方向,家庭和文化的影响可能调整她们的目标,即男、女大学生都从父母、同辈、老师和其他社会群体那里获得与性别相关的期望和价值。通过这种社会化,女大学生学到了自己的性别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向。其次,是成就归因。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将成就归因于能力,女性更容易将成就归因于运气。这是女性期望和信心较低的结果,同时又用来维持她们较低的期望和信心。最后,是成就自信。两性在智力上的差异,仅仅反映了解在智能结构上各有所长,优势领域各不相同,但女大学生成就自信较之男大学生还是要低些,有证据表明在成就自信上存在性别差异。
1.3 自身成长期望值低
由于受传统角色定位和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丧失了竞争和进取精神。她们希望实现人生梦想,但是一遇到困难,便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退缩辩护;她们心气很高,但对于事情缺乏恒心和耐心,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对于毕业后的女大学生来说,都希望能够做到家庭和事业两全其美,但是当这二者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的是家庭角色而放弃社会角色。传统的社会文化对女大学生有着较高的家庭角色期待,而职业期望则较低,使得部分女大学生对未来成功的欲望不够强烈,转而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丈夫身上,“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正可以说绝大部分女性都希望未来的“他”在事业上、经济上都比自己强,从而有所依赖,显现出受传统意识影响的文化印记。
2 社会文化变迁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及受其影响的旧体制进行反思和重建,另一方面对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敞开了国门。传统的封建文化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牢固观念,尘封了女性前进的张力与个性;男权主义更强化这些品质与观念,从而牢牢禁锢了女性的发展与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文化急剧而强烈地冲击着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它一方面强调男女平等,鼓励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和竞争,另一方面又对女性传统的社会角色和生活、工作等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文化的期待和现代文化的要求在女大学生身上交织、纠缠与不断较量,使得女大学生在这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处境尴尬而又不得不艰难行进[3]。
2.1 来自经济变革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打破了“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模式,把越来越多的女性推向了社会。就业观念的变化,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这一方面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也给女性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困惑。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逐年下降,在严峻的就业竞争面前许多女大学生表现出回避、退缩和拒绝成长的倾向。女性特有的细腻、羞涩和依赖等心理无形中也加重了她们的焦虑反应。女大学生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等先天不足的心理弱点,往往会使她们白白失去就业的良机,与男大学生相比,明显居于劣势。此外,就业过程中男女同工不同酬、女职工退休、离岗和下岗的年龄越来越提前的现象也导致两性经济压力的不平衡。
2.2 来自科技与教育发展的焦虑
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女性逐渐摆脱了体能的限制,获得了新的机遇。但是,科技并非与性别无关,人们潜意识里还印刻着科技是男性专长或专利的痕迹。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科技的发展反而加强了女性的边缘化地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老师观念对受同等教育的男女生施加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差别。这种以男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文化基调,强调对男生开发和激励,对女生实行限制和弱化;对男生倡导充分发挥个性,对女生则限制个性的张扬。我国在多次教育改革中也从来没有触及这一教育的精神文化层面,没有把反传统的、开发的、个性化的女性教育提到议事日程,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全新的女性道德、人格、素质的培养标准。表面上似乎男女是统一标准,而实质上传统观念处处在起作用[4]。
2.3 来自家庭模式变迁的影响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的中心由过去的劳动经济型向知识经济型转变,这给广大女性提供了成才和成功的机会。愈来愈多的女大学生走出家门,走入社会各领域,双职工家庭、“经济共同体”甚至“心理文化共同体”成为新的家庭模式。这本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然而,对于这些“女强人”,与其说人们投以尊敬的目光,不如说人们还未改变对女性角色和女性价值的传统看法,不能认同她们,还不能完全接受这个现实。家庭本位的根深蒂固,造成当代女性时常面临着激烈的心理冲突:在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激励下在社会上努力工作,而另一方面其心态并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对家庭心向往之。
3 弘扬先进文化,努力促进当代女大学生心理健康
女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由于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包括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及成就意识较差,这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高校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在提升女大学生主体意识,推进男女平等的进程中,无疑应该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大学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使女大学生有机会领略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丰厚的科学精神和东西方文化的熏陶,同时也使她们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现代观念和社会思潮,经过她们理性整合、展开及运作,内化为个体的文化蕴涵和知识积淀,必将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3.1 改变观念,努力消除传统文化尤其是意识层面中的性别偏见
从某种意义上说,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是导致女大学生在社会上竞争不利、发展不足与适应不良的根本原因。建国以来,虽然我国女性权益在政策、制度和法律层面都获得了很大程度的保障,但人们思想意识尤其是潜意识中的性别偏见还很严重。高校领导、任课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使命,要率先树立平等和谐的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要改革学校教材,有意识地消除其中隐含的性别偏见,提供一个平等、合理的成长环境,使女大学生培养起自尊、自重、自强、自信的品质以及与男生平等竞争、和谐相处的意识观念;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这过程出体现出男女平等的理念,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女大学生发展的文化空间。
3.2 唤起现代女大学生对自我潜能的意识
传统观念造成的社会心理因素极易使人产生“男强女弱”的偏见。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女性富于情感,而理性水平较低。在男性群体中,智、愚差别悬殊,女性群体中,智力发展较为均匀,多属中等。男女两性智商平均值均衡,只是在智力的具体表现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结合女性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在参与学习、参与管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女性的参与能力和自信心,使广大女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了解女性对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领域的贡献及在人类繁衍中的重要贡献,增强女性的自信心[5]。女大学生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重新调整自己,确立自我独立的价值观,增强个人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主体性,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女性在某些方面的偏见。
3.3 贯彻教育公平原则,加强女性研究和女大学生教育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
国家、社会和个人要共同努力,确保两性受教育权利平等。接受良好教育是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发展与适应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有助于培养其自尊、自重和自助、自救的心理资源。女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困惑和艰难,形成顽强不屈的心理品质。结合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心理困惑,全面、系统地讲授的妇女理论,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女性的成长与就业,妇女权益保障,妇女形象与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有助于为女大学生教育和工作、生活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心理品格,帮助她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这一措施目前在我国高校内已陆续实施和逐渐展开,但总体而言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所以,以高校为龙头,加强女性研究和女大学生教育,完善其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3.4 积极营造科学规范的女性心理健康平台,针对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面对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我们要努力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及时干预和救护存在心理困扰的女大学生。首先,建立常规的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普及性教育或指导,举办有关心理健康、心理素质、人际交往和智商情商等为主题的讲座;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帮助学生分析心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增进身心健康。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心理档案及组织相关心理卫生保健活动,进行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跟进和有效干预。其次,建立科学规范的心理救护机制。针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救助。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工作上的困难,缓解心理上紧张和困惑,主动而及时地提供救助。提高女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缓释心理压力,远离心理障碍,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陶国富,陆伟英.当代女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矛盾心理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0(4):46-48.
[2] 刘志玲.基于社会性别的女性心理劣势[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6(1):18-21.
[3] 张向葵,田录梅.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5(6):53-56.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医护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语言和认知
随着医疗卫生对外交流日益繁密,对世界性医护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2001,2006),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原有的基础英语(EGP)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医护类院校开设医护英语课程是高等医护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是关于认知是如何发展的理论,由Vygosky于1978年提出,[1]该理论包括中介(Medi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活动(Activity)和临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等核心概念。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发展是个人主体与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交互的结果。[2]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医护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本质,进而找出二者的契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方面等方面来探讨医护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旨在为医护英语教学研究在理论上提出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医护英语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MindinSociety.The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Cambridge:HarvarsUniversityPress,1978.
[2]WertschVygotsky.OnLearingandDevelopment[J].HumanDevelopment,1985.
[3]Lantolf,J.P.&S.L.Thorne.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
[4]卞少辉.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
[5]任荣政.ESP教学“5W1H”要素分析[J].外语界,2012(2).
[6]段玲琍.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8).
【关键词】死刑;社会心理;死刑的文化史
死刑是人类社会中最具历史的惩罚方式,自贝卡利亚提出废除死刑以来,关于死刑存废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死刑在今天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理论界对死刑的存在基础、价值等多方面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对“死刑是什么”这一本质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讨论。这种不断的追问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死刑的多种视角,《死刑的文化史》正是这样的一部优秀作品。对于死刑,作者布鲁诺·赖德尔在考察死刑的历史基础上认为,它与正义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而是与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心理欲望相联系。
一、死刑的产生
作者认为,死刑起源于史前时代,了解死刑的本质需要彻底地研究一下人类的意识形态问题。[1](P1)原始人生存的一般条件由泛灵论、精灵崇拜以及禁忌体系这三个概念构成,这种条件下的人类社会心理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对死刑的需求,在此之后作者阐述了死刑的两个前身——以血还血的复仇和活人祭祀——与这种社会心理的联系。
泛灵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皆为有生命之物,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唯一能为古代人所认识与确信的在于自身,他们完全将自我带入外界,推己及物,认为自然一切事物与自身或有同样的思维、感情以及处世方式,后来,人们进一步的相信万事万物皆有灵魂,这种灵魂之物便是命运之力。精灵崇拜是这种泛灵论的具体体现,古代人相信灵魂不灭,死亡后腐化的只是肉体,而人的灵魂仍然存在,并且死者的灵魂会和命运之力合为一体。“原始人的这种灵魂信仰在一切人种以几乎相同的基本形式表现着。这种信仰显然出自人类心理的基本构造,并在其上形成。”[1](P5)禁忌是与这种意识状态紧密联系的思维方式,古代人意图以这种禁忌体系迎合命运之力来避免灾难,从而保存社会。
以血复仇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是与人类意识的一定阶段相对应的。人们普遍相信死后灵魂会成为恶灵并追踪生者,由此形成了关于死者的诸多禁忌,“未开人这样解释这些禁忌:亡灵有恶意,它只盼生存者倒霉。不许提死者的姓名是害怕把恶灵找来。总之,刺激亡灵,必遭报应”[1](P28)。事实上,这种心态背后隐藏着一种罪责感,精神分析家指出人的潜意识里存在对近亲者的敌意,原始人的潜意识同样盼望近亲者死去,当死亡真的来临,原始人会认为是自己愿望的作用导致了死亡发生。这种愿望和罪责感之间的冲突日夜折磨着原始人,迫使他们去寻找宣泄口来充当安全阀,亦即心理学上的“投出”机制,人们最终找到了让他人来替自己担当罪责感这一途径。“看来,以血复仇是个完整的替罪羊体系。即不是消除别人的罪责而是消除自己的罪责的方法。”[1](P31)为了祭祀的目的杀人在世界各个地区都存在,各个民族的神话充分展示了活人祭祀的普遍性。活人祭祀一般都是基于大众对将来的不祥事件的不安,这种不安来自对神怒的畏惧,而神之所以发怒是因为共同社会本身的失误或某人犯下罪行。“活人祭祀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社会心理作用。这就是打开发散个人不安和罪责及共同社会普遍的不的安全阀的作用。”[1](P49)
以血还血的复仇和活人祭祀都具有转嫁罪责感的功能,不同的是罪责感的性质,以血复仇的罪责感是广泛的、与他人区分不开的、非常主观的压抑感情,而活人祭祀的罪责感是具体的不安诱发的集体的罪责感[1](P50)。然而,“不可杀人的抑制”和随后民众意识的不断解放逐渐开始限制正规的活人祭祀,但不曾改变的是转嫁罪责感的需求,发生变化的只是具体的替罪羊,从“微不足道”的人到“罪人”,以前公开进行的活人祭祀现在开始在刑罚的名义下通过国家权力悄悄的进行。
二、古代的刑种
《死刑的文化史》对古代行刑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论述了社会文化因素对执行方式的影响。在描述了各种死刑方式的残酷之后,作者冷静而理性的指出死刑的社会心理基础。
放逐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会让犯人身处险境,这种危险来源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犯人离开所生活的群体后即处于无保护的状态,很难在外独自生存,可以说这是一种非正式的死刑,只是让犯人多了一点苟延残喘的时间。古代人认为,放逐可以消除人们关于犯人的记忆,“实际上这是一种压抑行为。即压抑自己干了不好的事的认识,让自我谴责闷在潜意识底层”[1](P63)。古代人认为杀死犯人需要社会的全体人共同参与,石砸即是典型的例子之一,共同参与死刑执行可以让更多的人分担内疚的罪责感。落崖是从活人祭祀发展而来的,因为在古代神话中,深涧或深渊是下届神的住处,这样可以让犯人饱受痛苦。
架刑的起源同样也是活人祭祀,它的执行方式和过程都显示出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十字架则是由“不祥之树”演变而来,“这种残酷的刑罚起源于一根木桩。起初,人们把犯人束缚在上面,令他饥渴而死,既简单又残忍。后来木架被引入,有十字架、T形架和X形架”[2](P15)。北欧各国中常用的绞刑又称为“不沾手的处刑”,意指不流血,最初并不是勒脖子,而是把人吊起,任四元(注:地、水、火、风)的作用置死。它是活人祭祀的残余,有祭祀风神的含义[1](P73),其适用对象由最初的男人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犯罪。绞刑也和其他处刑方法一样往往要剃去死囚的头发,古老的迷信认为,头发上蕴藏着力量和人格,也是自由和独立的象征,给死囚剃头有夺去他的力量,破坏他的意志和人格的含义。[1](P79)车刑具有浓厚的活人祭祀的残余,执行全过程都重在表现出一种对神灵的奉献牺牲。溺死刑的起源非常古老,泛灵论中水同样具有灵魂,安抚水灵只能通过奉献牺牲,供奉品最初是人,后来发展为实物。另外,古人还认为水有净化力,可以消除罪责。活埋多用于处决女犯,执行活埋这种酷刑的人在活埋时要考虑到防止恶灵复仇的措施说明他内心受到了悔悟和犯罪感的折磨[1](P96)。
自人类习得如何用火之后,发现火可以烧毁物质、驱赶野兽,古代人认识到了火具有这种破坏力与力量,火刑成为了对付女巫、魔法师与异端者的处刑方法,火刑时也使用称为“不吉之树”的木桩。通过火刑把死囚化为灰烬,意在消除与此有关的一切,忘记审判与执行的种种,以此来平息良心的谴责。火刑与宗教裁判有紧密的联系,对异端者的压制多采用火刑的方式进行,中世纪时期普遍存在着这种惩罚。这时,异端者成为唯我独尊者内心压抑的冲动正在寻求可以将其转嫁的“替罪羊”,可以看出,不管何种历史背景,人类心理都有相同的表露形态[1](P103)。女巫妄想与当时人们所认识的世界形象、意识形态以及生活状况有关,他们认为女巫施展妖术造成了各种社会灾难,是“有害的魔法师”。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生活处于诸多束缚之下,乏味单调,对于教会的生活目标,普通人一般难以做到,心理产生了罪责感。在这种抑郁的气氛中,攻击性、仇恨、忌妒及报复心自然滋长起来,“而在某些人的想象中,女巫与魔鬼同床;杀死婴儿并饮用其血;践踏十字架;能随意召唤恶魔”[2](P58),女巫做了普通民众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由此产生的忌妒心情与自身心理罪责感转嫁的需求导致了女巫成为了替罪羊。可以看出,古代的惩罚残酷而且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留有原始社会的印记,但在这种相似背后更深层的是死刑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它一直在构筑着死刑的全貌。
三、近代处刑方法
进入近代,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倡导刑法改革,死刑在这一时期发生显著的变化,思想家们的努力似乎已将这一时代的刑罚方式与之前社会的刑罚体系截然分开,但是死刑的残酷与社会心理基础仍然存在,只是被人道主义、理性主义的旗帜所包裹起来。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断头台是以死刑执行人道主义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它带来的全部却是公开处决的恐怖与残忍。大革命时期,不计其数的人死于这种新的处刑工具之下,巴黎的革命广场见证了这血腥、恐怖的场面,同样它也见证了围观民众的狂热与激情。“这一特殊的、无比残虐的时代一方面打着启蒙的旗帜,赞颂着理性女性,另一方面去陶醉在血泊之中”[1](P122)。对于这种局面如何解释呢?作者认为,社会心理中存在着对有实力地位的人物的禁忌,它由两个方面的感情形成:一方面是对实力者的敬畏;另一方面是潜意识中的对实力者的深仇大恨[1](P123)。在国王和革命家失势之后,民众潜意识中长期受压的仇恨不再平静,它通过死刑得到爆发,成为一种狂热,这种死刑与理性和启蒙并不存在些许联系。由于普遍采用断头台使判处死刑的罪人身首异处,或者用绞刑架将罪人吊死后又悬头示众,这种残忍的行刑方式逐渐使人们厌恶,在刑罚人道主义的推动下,出现了更多让受刑人承受较少痛苦的的现代死刑执行方式,包括美国率先采用的电椅、毒气室和注射以及世界各国广泛运用的枪毙。
四、死刑的本质
死刑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说明,“直至今日,死刑的最深刻的本质是活人祭祀这一点没有改变——无论怎样试图将其纳入理性体系,都是徒劳无益的”[1](P183)。死刑自其产生到现代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而不变的是它始终作为发泄集团的罪责感和不安的安全阀。对于死刑的历史,作者最后总结到,它是与正义或人民福祉没有共同之处的、要以制度化的形式使共同社会中难以忍受的紧张感得以爆发的、杀人妄想体系的历史[1](P183)。
《死刑的文化史》结合死刑的历史和社会心理得出了死刑与正义无关的结论,死刑不过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发泄途径,其存在的基础在于人类社会普遍的心理要求,现代社会中国家执行的死刑只不过是改变形式的对替罪羊的需求,这种需求的程度取决于“外面事物的紧迫情势及其结果和国民的心理状态”。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的心理意识形态并未根本性转变,死刑与社会心理的联系始终存在着深层次的关联,以血复仇在人类社会初期为复杂的精神冲突提供了宣泄口,“随着人类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发现了个人和个人责任以后,以血复仇也最终被放弃。但是对替罪羊的需求仍未改变,并企图变换形式来实现这一目的”[1](P32)。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理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不可置疑已经成为主流的刑罚观,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仍在继续。从世界范围来看,死刑总体数量逐渐减少,“资料显示,截止2001年底,完全废除死刑的国家已有75个,占各国总数的39%;废除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有14个,占各国总数的7%;此外,在法律上仍然保留死刑,但在过去10内没有执行过死刑,可以视为在事实上废除了死刑的国家有34个,占各国总数的18%;保留死刑并继续执行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只剩下76个,占各国总数的37%”[3],废除死刑之路虽然遥远而漫长,但已经开始行进。《死刑文化史》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死刑与社会心理的联系,对死刑的本质做出了新的解答,为死刑的最终废除做出了贡献。
【注释】
[1] [德]布鲁诺·赖德尔著,郭二民译:《死刑的文化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12月版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3卷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了民族气质和性格,并进一步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生态文化与行为的理论模式指出:“一定的生态环境,导致一定的文化形态,而一定的生态和文化形态共同塑造人,使其产生一定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进而使人更好地适应那种生态和文化,甚至影响和改变它们。”人类的认知过程也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民族认知结构及特性有极大影响,对居住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是民族生存的基础,由于生存的需要,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素,避开不利的因素。同时,祖辈居住的地理环境也赋予各个民族以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长期的对自然的适应影响与约束着当地民众以符合生存地环境需要的方式进行认知与取舍,并形成民族特有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模式。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18℃,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40-42℃。白天的高温不利于长时间户外工作,潮湿炎热总是让人昏昏欲睡、四肢乏力。这样的地理环境使泰国人形成了缓慢拖沓的性格。这种性格有利有弊,反映在学习上当然就是学习效率不高,进步缓慢。汉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情况,千万不能着急,不能用自己在中国的经验来对待泰国学生,毕竟泰国学生缺乏汉语语言环境,操之过急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还会使学生反感。对泰国学生一定要有耐心,知识教授也应勤反复,放慢授课节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二、文化环境的影响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孩童自幼儿园开始已背诵佛经,学习佛教历史,举国上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泰国人尊崇泰国国王,从内心认同以皇室存在为前提的等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族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取向。苏联学者H•米特罗欣说:“在民族文化中,宗教不单纯是外壳,不是通过启蒙和教育很容易去掉的表层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科学,宗教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贯穿于人们的处事态度中。”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泰国人秉承一些做人原则和道德标准,比如避免冲突,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不敢向权威挑战。泰国人生活没有压力,一生快乐无忧,加之物产丰富,使他们成为乐天知命的民族。因此,泰国孩子大多乖巧听话,服从性强。但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王晶在其论文《泰北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与分析———以清莱府两所高校为例》中指出,泰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偏低水平,大大低于中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汉语教师一定要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能力,如果期望学生靠自觉去自学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习,一点也不能懈怠,哪怕你授课的对象是大学生。泰国人认同等级观念,教师在泰国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学生心中,教师的等级是在他们之上的。
三、社会结构的影响
1.名誉感的驱使名誉感对群体成员思维的影响其实是一种社会比较心理。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人们总是希望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个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展示自我,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受到了批评或质疑,在名誉感的驱使下,一些人就会稍稍朝着占主导地位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存有异议的观点保持克制,对于多数派的意见,表示更多的支持。对名誉感的过度追求势必会造成极端主义,因为这样使得群体内的分歧和异议被变相的压制,表达不同意见将被视为是不忠诚的表现,人们受到对自己名誉的某种担忧的驱使,也许就不会由于信息和有说服力的论点而改变立场,更不可能有机会认识到自己身处的群体的偏见和偏见的严重程度。
2.辩论中的“舌战优势”桑斯坦研究发现:在许多领域中,持某个观点的人会比持对立观点的人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比如,在涉及到罚款的情况下,主张做出较高金额罚款的人们比主张做出较低金额罚款的人们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双方的讨论结果也往往趋向于更高的罚金。拥有“舌战优势”的一方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占据了道德上的有利位置。在惩罚性措施中,对于错误行为的惩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与此相对立的免于处罚甚至从轻处罚都可能会触犯众怒,使自己处于道德上被动的位置。在很多情况下,处于“舌战优势”的一方经常在不经意间可能将问题的性质严重夸大,导致在论战中的双方向处于“舌战优势”的一方迅速偏移,群体最终走向极端。
3.社会流瀑效应桑斯坦认为,群体极化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刺激,“当流瀑效应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不是依靠传播者的实际所知而是依靠他人所持有的想法而决定自己的观点。而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人们都不是依靠自己私人的信息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别人做出的判断。”社会流瀑效应的产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与群体成员间信息的传播方式有关,而另一种形式则与名誉感相关联。信息型流瀑:假定群体中的成员依次发言,A认为某种恶劣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发生,B现在知道了A的判断,假设他根据自己所掌握信息的判断与A的不同,但同时又不足以明确辨别谁的观点更加可信,这时B就有可能会采用随机方式决定,其结果很可能是同意A的观点;现在轮到C来判断,在A和B都已经表示恶劣的行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那么即使C所持有的信息表明前两个人错了,他也很可能会忽略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转而同意A和B的说法,因为在C看来,A和B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都是有理由的,而自己的信息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这样C实际上就处于一个信息流瀑之中。名誉型流瀑:在名誉流瀑中,人们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什么可能是正确的,但他们仍然采取从众行为,以保持别人对自己的好感。比如A认为某一社会现象是不合理的,而B表示同意A的看法,不是因为他真的认为A是对的,而是他不想得罪A,或者显得对公共利益毫不关心,如果A和B都表示这一现象不合理,那么C即使不觉得这一现象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公开反对A和B的观点,甚至还可能会附和他们的判断,原因就在于C不想受到A和B的敌视,失去群体对他的好感,这样一个名誉流瀑就在事实上产生了。可见,社会流瀑效应就是使群体成员在新的观点和意见面前发现了现有结论的不合理之处,也不会轻易采取和他人不同的行动,结果往往是促使群体讨论走向极端。
4.“群体思维”的特征“群体思维”这一概念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提出的,用于解释那些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失误、灾难,甚至某些形式的极端主义的决策过程。贾尼斯认为,某些群体在决策时会窒息不同的意见,注重达成共识而非正确性,对于替代性选择和后果的研究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结果往往酿成惨败。群体通常强调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而这一观念将使得群体成员面临的信息和名誉压力加强,群体成员会沿着处于优势地位的观点不断倾斜,直至走向某一意见的极端。群体思维还会贬低对某一决策或观点的重新审查与思考,对对立面的看法也始终抱有成见,要么视之为十分邪恶而不愿与之交谈,要么视之为十分愚蠢的意见而不愿对其进行审慎的思考。一个受群体性思维影响的组织,总是会施加各种压力,迫使人们采取单一与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相一致的思维方式。
二、大学生群体更容易走极端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激情,看重个人名誉,充满正义感,具备较强的集体观念,组织性纪律性强。这些特征使得这一群体更加容易走向极端化。
1.大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名誉诚如前文所述,名誉感经常扮演着极化推手的角色。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四年中都要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校园内,宿舍、班级、年级成为他们最容易找到归属感的集体,因此他们也非常看重宿舍、班级甚至年级同学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一旦了解到别的同学的想法,他们就会朝着占据主导地位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观点,克制自己所持有的相反意见,而对目前集体中多数派的观点表现出更多的热情与支持,以使自己显得更加的“合群”。在讨论的过程中,意见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会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私下持有的信息,使得自己所处的集体的立场逐渐走向某个极端。
2.大学生更容易受“舌战优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通常更加富有正义感,在对一些违反规则或是道德行为的批判上,也往往更加富有激情和不遗余力。“舌战优势”经常发生在讨论实施惩罚性措施的情况下,主张予以较重处罚的人在与主张予以较轻处罚的人进行辩论时,往往会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道德上的优越感会使主张较重处罚的人底气十足,气势上足以压倒主张较轻处罚的人,最终的辩论结果也往往偏向形成较重的处罚。对于富于社会正义感的大学生而言,这种“舌战优势”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对一些不公正现象进行批判性讨论的时候,大学生群体的正义感有时会让他们冲昏头脑,盲信自己对某一恶劣行为的严厉声讨是正当的,在多数大学生都自信的选择对某一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时,那些对处罚结果的合理性存在怀疑的群体成员,这时也因为在讨论时的劣势地位,而难以对讨论的方向发生实质性的影响,群体讨论的结果更加容易向着主张严厉处罚的一方走向极端。
3.大学生管理模式容易滋生流瀑效应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特殊的管理方式,决定了这一群体更容易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影响。在寄宿制条件下,所有学生被以宿舍、班级、年级等为单位分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群体,群体成员生活和学习在一起,彼此之间比较容易形成情感联系,这样一些具有情感联系且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群体,正是社会流瀑效应产生的绝佳温床。例如,某个宿舍的同学在讨论学校食堂饭菜价格是否合理的问题时,A同学根据自己对其他高校食堂饭菜价格所掌握的片面信息,认为本校食堂饭菜价格很不合理;同宿舍的B同学在听到A的判断时,由于对自身掌握信息的不自信或者出于不愿得罪A同学的考虑,也做出了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判断;现在轮到同宿舍C同学,此时即便他掌握一些能够证明A和B同学判断错误的信息,但是出于不愿受到A同学和B同学敌视的目的,最终也会做出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表态,一个简单的社会流瀑效应就这样发生了,当这一效应的范围扩大到班级、年级时,一场针对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的群体极化事件就有可能发生。
4.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群体思维”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组织性纪律性非常强的群体,在学校日常的素质教育中,也会不断强化大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团结一致和凝聚力的重要性。这些品质对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些品质在某些情况下,却有可能会加剧群体极化出现的可能性。桑斯坦的研究表明:如果群体成员高度的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由于信息和名誉两方面面临的社会压力都得到加强,群体中发生流瀑效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大,随之而来的是群体讨论的方向可能会由于损失了那些持有不同信息和观点人们的意见而出现偏差。团结一致的潜台词其实就包含了需要抹杀不同意见,鼓励群体成员意见和观点的同质性;凝聚力的形成同样也是需要群体中的某些成员牺牲个人的观念和看法,服从在群体中处于多数派地位的观点,在这两种品质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群体的集体讨论往往更容易走向极端。
三、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的对策
对于如何防止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桑斯坦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对策:传统主义、后果主义、协商民主的理念以及多样性与平衡。这些对策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主义强调经验和约定俗成的传统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由于激情与冲动引发的极化;后果主义通过对某一极端化事件所可能产生的恶劣后果的预判与呈现,能够有效地警醒群体讨论的极化倾向;协商民主重视各种不同意见的充分表达与辩论,有助于增加观点的多元性;而多样性和平衡则鼓励新的观念与声音,避免群体成员的同质性,通过相互交锋的观点让讨论更加理性。
1.重视传统的作用英国政治家埃德蒙德•伯克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发现,民众的激情容易导致人们受到某种思想的煽动而走向极端,相对应的,他提出要注重世代相传的经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具有理性的公民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而把大量的权力授予社会传统。传统主义肯定能够作为对走极端的一种制约机制发挥作用,如果群体成员尊重过去的做法,他们就不大可能会将其抛弃,转而选择内部讨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尊重传统的人们发生极化的可能性极小。大学生群体富于创新精神,喜欢挑战和冒险,但有时候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激情冲昏头脑而做出极端的选择。大学生要正视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将激情先放置于传统和经验中冷却一下,充分尊重过去的传统和积累下来的经验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动摇不定和反复无常比固执和最盲目的偏见还要糟糕一万倍”。
2.加强对极端化后果的预判和警示受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桑斯坦提出了应对群体极化风险的另外一种对策,即后果主义。后果主义主张认真调查某种行动所可能产生的后果,通过必要的调查能够要求人们与事实接触,减轻社会争端以及与群体极化相关的风险。桑斯坦研究发现:通过较好的认识一种或者另一种对策的后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群体极化的可能性,许多严重的分歧也是可以缩小的。对于大学校园中发生的许多群体极化事件而言,如果一开始就对即将产生的后果做出准确的预判,那么参与这一群体行为的成员会更加倾向于主动避免极化结果的发生。这是因为,对群体向某一个极端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的预判,可能会约束人们对现状所抱有的激情,进而遏制群体的极端主义倾向。高校的管理者们应当在预测各种可能的极端化事件的后果上多做文章,针对存在极化倾向的大学生群体积极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分析其群体行为的可能后果有效警示大学生群体的极端化行为倾向。
3.注重观点的多样性与平衡观点的不同可能会成为一种起保护作用的力量,制度如果允许各派之间发出不同的意见,常常能够促进讨论与周密的考虑,起到制约多数人的过度行为的作用。在校园讨论中,通过培育多样性的观点可以有效实现某些冲突之间的平衡,而在缺乏一些不同声音质疑的环境下,年少轻狂的大学生们很容易沦为某种狂热情绪的受害者,沉湎于同质信息所构成的回音室之中,任由自己的错误倾向毫无节制的向极端化发展。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当注重培育校园中各种意见和观点的多样性,努力形成这样一种局面:针对校园讨论中每一种似乎占据绝对优势的观点,总能够找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分歧的意见,以防止这种观点变得偏激。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展示一系列中美青少年 “流行语”,初步分析青少年社会心理及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本文还描述 了作者对一些在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有关“流行语”的问卷调查情况,并分析了 “流行语”所折射的青少年嘻哈文化、校园文化的特征。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最好的载体。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必然导致语言的变迁。“流行语”的盛行就是语言变迁的突出表现。“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两大奉属性,它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就 “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方面来看,作为社会的先锋力量并且有着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了作为一种 “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一直是一个强调独立、个性,鼓励冒险、开拓等精神的国家。在上世纪打破种族、性别等障碍后,美国社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追求自由创新,努力实现 自身价值。当代美国青少年的这种社会心理文化特征在他们的 “流行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青少年社会心理在 “流行语”中的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 自我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他们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当进入学校甚至社会这些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与修订,并重新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美国青年尤为如此,他们思想独立,勇于创新并打破常规,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与独创性。这无疑成为语言变化的一大动因,诸多 “流行语”随之诞生。一些青少年把原有的一些词汇 、词组变形使用。例如:
yeah! (表示欢呼的)变形为 yeaaah!;
what。s up? (你最近怎么样?)变形为 wazzup?;
out of here (不在,走了)变形为 outta here;
kind of (有点)变形为 kinda;
sort of (有点)也变成了sorta
cool(酷)变成 kewl
nice (好)变成 niice
damn (该死,可恶)变成语气较轻、较委婉的 dang
还有些青少年与计算机和网络至交,已经标新立异地独创了不少具有电子信息时代的特色词汇
例如 :
(1)u : you
ui — y0ur
r = are
y = why
xmas = christmas
thax = thanks;
(2)cu= see you
brb = be right back
idn / idk = i don t know .
yw = you’re welcome
omg : oh my god
(3)asl=age/sex/locati0n
(4)dl=download
rly = really
gf= girlfriend
bf= boyfriend
(5)2= to/too
4 = for
me2= me too
b4= before
cu 18er= see you later
(6)cu@night =see you at night
happy
以上六类词汇及表达方式都是网络时代诞生的 “流行语”。它们的突出特征便是简洁,同时夹杂了数字和符号,常见于美国青少年的博客以及聊天记录里 (例如 qq,01cq等)。第 (1)类新词是鉴于发音相近而简化的词汇,从而使交流更加快捷。第 (2)、(3)、(4)类包含的表达方式均为缩略词,它们或由每个短语中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或提取单词中的两个字母组合而成,同样使交流更加便利省时。第 (5)、(6)两类构思巧妙,利用了数字、符号简单明了的特性,使构成的新词令人过 目不忘印象深刻,充分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深刻影响下,中国青少年也创造了他们独有的 “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有些来自英语国家,除以上列出的gf, bf,cu,b4, 一 等之外,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文化的一些表达方式。
例如 :
gg哥哥 沙发
mm 妹妹 晕
楼主 雷人
潜水 :)
这些表达方式同样遵循简单经济的原则,并且形象生动,广为流传,成为青少年的鲜明特色。
二.青少年文化特征在 “流行语”中的表现
(一)街头嘻哈文化
自从上世纪 70年代美国黑人说唱音乐 (rap music)在美国传播以来,美国城市的年轻人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嘻哈 (hip-hop)文化。它起源于说唱音乐及与之相伴随的强调即兴发挥,追求个性化,反映不与主流相融的桀骜不驯的霹雷舞 (break dance);但是这种风潮迅速到达美国城市街头的各个角落嘻哈风格随处可见。因此广义而言,嘻哈多指流行于城市年轻人中一种凸显自我的街头文化,甚或可以说成是一种生活态度,包括语言、服饰或标榜 “帅”、“酷”的招牌动作。若具体体现在装束上,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他们宽松的 t恤、轻便的球鞋,随意裹在头上的头巾,率性的鼻环和粗宽的耳环、项链、或手环,动感十足间处处张扬个性、引领时尚。“嘻哈”风格在青少年 “流行语”中随处可见。例如:
chillin’ 放轻松
bling—bling 闪亮的珠宝,引申为名牌服饰配饰
phat杰出的,一流的 (不是 fat肥胖之意)
gangsta (gangster的变体)土匪,歹徒 (在此指充满暴力的一种 rap形式)
getting crunked放松,做你自己 (crunk为一种 rap形式)
off the chain脱身,摆脱困境 (与 off the hook意思相近)
美国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能够成为嘻哈一族感到 自豪,他们随时追随着 hip hop音乐中的 “流行语”,用这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突出自己的身份,他们有时甚至不在乎别人是否能够听懂他们的语言。但是这些表现嘻哈风格的 “流行语”还是被青少年广为使用,有些甚至已经写入字典,例如: chillin’,bing-bling等。
(二)校园文化
青少年正值学习年龄,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独有的校园环境造就了独有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流行语”。美国校园 “流行语”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心态及现状。美国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既可以结识朋友、增长学识、发展兴趣,又可以锻炼能力。例如:建筑学社团,英语社团,圣经解读社团,读书会,体育运动社团,海外学生社团,环境保护社团,学生联合国等等。同时美国校园的体育活动及艺术活动也很丰富。体育比赛是校园的大赛事,尤其是篮球,美式足球和棒球;此外,骑马、攀岩、划船、滑雪、飞翔、跳伞等运动也深受欢迎。美国文化极重视艺术天赋的充分展示和个人创造力的充分表达,因此在美国校园还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例如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这种浓郁的校园文化催生了具有典型校园风格的 “流行语”。例如:
chill/chill out放松;镇定下来
playa/player花花公子
hot漂亮的
trip过度担心或紧张
dude伙计,老兄
ride车,汽车
cool很棒,很酷
crib/pad 家,住处
hang out经常去的地方,住处
chick女性 (常有侮辱之意)
fraternity兄弟会/sorority姐妹会,女学生联谊会
whoops!哎呦 (表示惊讶 ,沮丧,轻度道歉等)
cake course一门课很好修,可以说是白送学分的
cheese/cheddar钱
hella非常
homey朋友,密友
take no prisoner (多指教授)考试很严格,而且不留活口
这些 “流行语”有的反映学校社团,例如 fraternity 和 sorority;有的反映学校生活,例如 rideplayer等;有的则反映学校学习,例如 cake course和take no prisoner.
在中国,校园 “流行语”也举不胜举,同样反映了当下学校生活文化的个个方面。例如:
郁闷 变态
猪头 亲爱的 .
恶心 爽
汗 我晕/我倒
东东 (东西,玩意)
特困生 (特爱睡觉的学生)
挂了 (考试不及格)
这些校园 “流行语”在同学之间口头相传,迅速成为校园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使用这些 “流行语”不仅易于与同学沟通交流,而且加强了作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美国青年流行语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美国青少年 “流行语”及其反映的青少年社会心理与文化特征,我们对一些在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进行了有关 “流行语”的问卷调查。他们中间以及他们的朋友经常使用的 “流行语”包括:
w hatever
fabulous
aw esom e
cooi
tight
let’s hang out tonight.
he is chill
i’m crashed.
epic win/fail
google it/ to google
to wiki
to friend(make friends)
在这些流行语中,有些是感叹词,表达情绪,例如:fabulous,awesome,tight等;有些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例如 let’s hang out tonight.通过该 “流行语”可以看出美国青少年丰富自由的夜场活动,他们经常和朋友同学一起泡吧、在家举办聚会等等;有些则是关于学习的,例如:to google,to wiki.。大部分中国青少年对google搜索引擎都很熟悉,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查资料时经常会使用。wiki全名为 wimpedia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广为使用的网络百科全书,能够搜索到各种信息,包括政治 、科技、文化 、教育、法律等等。
在对留学中国的美国青少年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说出了许多 “流行语”,部分原因可能是 “流行语”已经成为他们语言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日常交流时,“流行语”会自然、不经过思考无意识的脱口而出。而正是这些 “流行语”形成了青少年特有的语言风格并折射着青少年独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社会心理、文化等特征在青少年 “流行语”中表现极具明显的时代特征。青少年处在身体心理急剧变化时期,了解其社会心理、文化、心态等对学校、老师、父母具有重大意义,而心理文化因素很难捕捉,只有在青少年的言行举1卜上间接获得。研究青少年 “流行语”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进入青少年世界的途径。了解青少年 “流行语”不仅能使家长、老师了解青少年的个性、好恶、文化等,同时也为双方进行有效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dalzell t.(1996).flappers 2 gappers:american youth slang.springfield,md:merriam-webster inc.smith c.,faris r.,& denton m.l.(2004).are american youth alienated from organized geligion?a gesearchgeport of the national study of youth and geligion,number 6.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宁国的文化传统;开放的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126-02
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逐步由主要通过政治方式,向以文化为主要表现力的综合方式转变。文化软实力成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力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相结合。近年来,宁国市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宁国的文化传统、宁国的现实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宁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路径。
作为一个山区县市,宁国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县市前列,连续三年被授予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连续五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称号,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行列,之所以能够在安徽率先崛起,从根本上讲就是依靠开放的文化软实力,这也是宁国市今后发展最大的无形资产。宁国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需要从文化中寻找动力、提振信心、集聚智慧、凝聚力量。构建宁国开放的文化生态,必须提升建立在县域文化、公共服务和人力素质提升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的吸引力。
一、宁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探索
1.提炼城市精神,构筑城市共同价值。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精髓,是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提炼,是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升华。它是一座城市从外到内显示出的地域性的群体精神,包含着城市内生活成员的共有价值观;它是城市被认同的价值与共同追求的境界;是城市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是城市的精、气、神。
宁国是著名的“中国元竹之乡”和“中国竹子之乡”。莽莽山冈、津河两岸、村前屋后,处处都有翠竹的身影,无论土地是否肥沃,无论雨露是否滋润,宁国悠悠翠竹都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傲然挺立。这种生生不息的“翠竹精神”,正是宁国人创新、创业、创优的真实写照,也是推动宁国率先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凝聚全市发展合力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宁国市大力弘扬翠竹文化,积极倡导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努力塑造新时代宁国城市精神。
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灵魂。在宁国,没有一条整车生产线,却拥有全国汽车橡胶密封件30%的份额;没有一条家用电器终端生产线,却拥有全国电子元器件20%的份额;没有任何建材资源优势,却诞生了亚洲最大的耐磨材料生产基地,拥有全国耐磨铸件21%的份额,荣膺“中国耐磨铸件之都”荣誉称号;宁国的工业企业很少生产终端产品,但却在末端做得小而精,80%的企业担负了发达地区产业龙头的配套角色,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基石。从闻名全国的以夏鼎湖、陈宗明为代表的“四大名旦”,到以金国清、唐新国、周夏耘等企业界“十大金刚”,宁国初步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宝塔式的企业家群体,成功研发百余种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6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奖,涌现出“海螺”牌水泥、“凤形”牌磨球、“鼎湖”牌密封圈、“司尔特”牌复合肥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价值取向。从安徽省唯一的县级金融安全区,到全省“名牌产品”高居榜首的县级市,从第一个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制度,到率先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成为安徽61个县市中第一例;从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宁国市先后进入了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时下,“翠竹”精神正成为宁国全市上下创新、创业、创优的一种力量,一种激励,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不断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
2.打造城市品牌,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可以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核心价值,对内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对外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宁国城市有三张名片:
第一张,宁国是“自然山水,宜居、度假的创业之地”,致力建设生态环保型的人居城市。宁国是水阳江、青弋江、富春江的源头,境内西津、东津、中津三条河流穿城而过,拥有峰岭地貌的天下奇观青龙湖,有北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板桥自然保护区,有地球上濒临灭绝的防癌治癌珍稀树种、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天然红豆杉群落。宁国的森林覆盖率近75%,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素有“长三角绿色氧吧”之称。宁国的国土面积2 4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与卢森堡相当相似,繁华雅致的都市风情、江南诗韵的田园风光、宛如仙境的世外桃源相兼相容,构成了一幅“东方卢森堡,梦中桃花源”的优美画卷。
第二张,宁国是“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的繁荣之地”,致力建设开放创新型的文化城市。宁国文化底蕴浓厚,东汉建安十三年置县,1997年撤县设市,儒释道文化源远流长,江南商埠文化、徽商文化和苏商浙商文化一脉相承,风土人情与“红学文化”息息相关。宁国民风开放包容,这里是清末的移民城市,在20世纪初就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传播,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曾有3万上海人在此生产生活,形成了“打造创新型城市、构建企业家社会、培育文明化市民”的城市价值理念,其移民文化素有“安徽深圳、中国上海、世界美国”之称。
第三张,宁国是“特色产业,研发、经营的总部之地”,致力建设先进高端型的产业城市。已形成汽车橡胶密封件、耐磨铸件、灯具电容器三大产业集群,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21%和80%,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十强县”、“安徽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市”行列,被授予“中国耐磨铸件之都”。
3.弘扬传统文化,增加城市文化厚度。宁国是个移民城市,“土著少,客藉多,五方杂居,风俗不一”。历史的变迁,移民迁徙垦荒生息,儒释道文化、江南文化、徽文化、移民文化、西方文化、上海文化、浙商文化等交融积淀共同形成了宁国的文脉,形成了“开放包容、进取创新”的文化氛围。特别是有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传统,宁国作为一个交通较为闭塞的山区县市,之所以能够在全省率先崛起,靠得就是这种多元文化的软实力,靠得就是创新创业和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宁国人愈来愈体会到宁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动力,尤其需要立足已有的文化积淀,大力传承和弘扬文化精神。从2002年开始,宁国启动了每年一届的节庆文化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将宁国文化的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宁国文化的内涵和符合现展的精神,构建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生态文化,打造符合时展的核心价值观念。
二、宁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验启示
1.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构建城市核心价值理念。宁国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文化,尤其是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城市精神,体现和反映着该城市的核心价值理论。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应该与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形成市民的共同认识,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使主流价值观通过文化载体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市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2.与城市形象相结合,提升城市的文化感召力。宁国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集中表现为城市的整体价值观及市民的价值取向,是维系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优美的城市形象,不仅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创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城市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富有导向性的城市形象,对广大市民具有激励性,对城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对内应具有凝聚力,对外应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它对城市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应具有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