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6 16:01: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档案工作思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全年工作
(一)特色工作
1、印发××档(20__)13号《关于收集反映60周年暨××市建市70周年历史档案资料的通知》。深入到各区、县及市级近30个单位收集反映60周年暨××市建市70周年历史档案图片资料700余张。
2、为庆祝××市档案馆成立50周年,主办了《兰台之歌》主题文艺晚会,编辑出版了《传承历史服务现实——××市档案事业发展五十周年回顾》画册。
3、与市科技情报所筹备,利用档案载体立项,加快我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信息化进程。
(二)日常工作
1、20__年全年共抢救档案1880卷,167331张,完成目标任务的47,档案著录1982条,完成目标任务的49.5。
2、按照省下达的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目标任务,年初以××档[20__]28号文制定下发了《关于对纳入20__年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标晋升和复查单位进行验收的通知》,对20__年纳入市、区、县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及复查的档案馆、机关、事业、企业、科技事业单位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验收、复查的时间。20__年全年,全市共完成5个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到省级标准。其中××电业局、××市精神中心(市五医院)为省一级,市委办、××电业局沿滩供电局为省二级,市畜牧局为省三级。
3、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以××档(20__)26号印发了《××市档案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总体规划》。对金融、保险、证券、邮电行业的15个单位开展了专项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纠正了一些档案违法行为。深入××井、富顺开展档案“两个体系”建设和家庭档案建设工作的调研。
4、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民生档案的监督、指导,我局以××档20__25号文印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及市、县(区)、镇(乡)、行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下发县(区)档案局执行。
5、为纪念建市70周年,我局××20__年初接到编写《因盐设市纪录》一书任务后,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20__年3月底完成初稿,经修订、校对,一本45万余字的《因盐设市纪录》一书已交付出版单位正式出版。
6、党务、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效能、社会维稳,做到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年初有工作计划,工作有记录,未发生安全事故,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7、积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工作,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开展调研,寻找档案工作如何为社区、企业、农村服务的切入点。
8、草拟、论证、修改了《××市家庭档案管理办法》、《××市中介组织档案管理办法》2个规章。与相关部门协调筹备××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会议,并草拟了相关材料。
9、××省重点档案抢救川南片区现场交流会3月在××圆满召开,接待与会代表100余人,得到省档案局的表扬。
10、××省经科档案工作协作组第四组档案学术暨经验交流会于20__年4月22——23日在××顺利召开,交流学术论文13篇,接待与会代表70余人。
11、安全保管馆藏档案、资料36万卷、件。安全检查2312卷,提供修复档案1087卷,接收进馆档案548卷,资料96本,整理资料1016本,完成了建市70周年三本书涉及档案解密及相关单本文位协调解密工作。
12、接收原市体改办档案文书、财会等档案1200卷,接待查阅咨询利用者60余人次,收集现行文件120余份,上传40余份现行文件到××市档案局网站。
13、积极参与落实市纺织厂等4户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档案处置工作。
14、完成××市档案馆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参观接待任务,共接待参观者400余人。
15、完成建市七十周年大型图片展承办、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16、规范整理檀木林宾馆和××市劳教所等单位的档案近20__0件。
二、存在问题
1、个别单位及个别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差距。致使出现档案不齐全、完整和规范。
2、档案工作人员不足且多为兼职,年龄偏大,知识面窄,不适应档案工作信息化要求,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省20__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逐条检查,确保我局全面完成省、市目标任务。
2、根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档案局联合印发的川发改投资(20__)482号文件《关于编制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的通知》要求,全面、准确、完整、及时的编制我市区、县档案馆库建设规划和上报审批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
(一)特色工作
1、印发自档(2009)13号《关于收集反映60周年暨*市建市70周年历史档案资料的通知》。深入到各区、县及市级近30个单位收集反映60周年暨*市建市70周年历史档案图片资料700余张。
2、为庆祝*市档案馆成立50周年,主办了《兰台之歌》主题文艺晚会,编辑出版了《传承历史服务现实——*市档案事业发展五十周年回顾》画册。
3、与市科技情报所筹备,利用档案载体立项,加快我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信息化进程。
(二)日常工作
1、2009年上半年共抢救档案1880卷,167331张,完成目标任务的47%,档案著录1982条,完成目标任务的49.5%。
2、按照省下达的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目标任务,年初以自档[2009]28号文制定下发了《关于对纳入2009年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标晋升和复查单位进行验收的通知》,对2009年纳入市、区、县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及复查的档案馆、机关、事业、企业、科技事业单位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验收、复查的时间。2009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5个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到省级标准。其中*电业局、*市精神中心(市五医院)为省一级,市委办、*电业局沿滩供电局为省二级,市畜牧局为省三级。
3、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以自档(2009)26号印发了《*市档案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总体规划》。对金融、保险、证券、邮电行业的15个单位开展了专项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纠正了一些档案违法行为。深入自井、富顺开展档案“两个体系”建设和家庭档案建设工作的调研。
4、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民生档案的监督、指导,我局以自档[2009]25号文印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及市、县(区)、镇(乡)、行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下发县(区)档案局执行。
5、为纪念建市70周年,我局自2008年初接到编写《因盐设市纪录》一书任务后,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2009年3月底完成初稿,经修订、校对,一本45万余字的《因盐设市纪录》一书已交付出版单位正式出版。
6、党务、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效能、社会维稳,做到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年初有工作计划,工作有记录,未发生安全事故,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7、积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工作,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开展调研,寻找档案工作如何为社区、企业、农村服务的切入点。
8、草拟、论证、修改了《*市家庭档案管理办法》、《*市中介组织档案管理办法》2个规章。与相关部门协调筹备*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会议,并草拟了相关材料。
9、四川省重点档案抢救川南片区现场交流会3月在*圆满召开,接待与会代表100余人,得到省档案局的表扬。
10、四川省经科档案工作协作组第四组档案学术暨经验交流会于2009年4月22——23日在*顺利召开,交流学术论文13篇,接待与会代表70余人。
11、安全保管馆藏档案、资料36万卷、件。安全检查2312卷,提供修复档案1087卷,接收进馆档案548卷,资料96本,整理资料1016本,完成了建市70周年三本书涉及档案解密及相关单位协调解密工作。
12、接收原市体改办档案文书、财会等档案1200卷,接待查阅咨询利用者60余人次,收集现行文件120余份,上传40余份现行文件到*市档案局网站。
13、积极参与落实市纺织厂等4户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档案处置工作。
14、完成*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接待任务,共接待参观者400余人。
15、完成建市七十周年大型图片展承办、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16、规范整理檀木林宾馆和*市劳教所等单位的档案近20000件。
二、存在问题
1、个别单位及个别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差距。致使出现档案不齐全、完整和规范。
2、档案工作人员不足且多为兼职,年龄偏大,知识面窄,不适应档案工作信息化要求,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四川省2009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逐条检查,确保我局全面完成省、市目标任务。
2、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档案局联合印发的川发改投资(2009)482号文件《关于编制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的通知》要求,全面、准确、完整、及时的编制我市区、县档案馆库建设规划和上报审批工作。
[关键词]铁路;收档;立案档案;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渗透.,作为铁路企业基础性环节的档案管理,业参与到这一深刻变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在新形势下,档案的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还必须加强收档立案管理的各项制度,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就要建立社会化的档案公共服务系统,不断满足社会化利用需求等。在这种迅速变化的环境面前.档案收档立案管理要采取新对策,把握好原则,为提高铁路企业的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一、铁路档案收档立卷的原则
(一)保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收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在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档案的同一问题的处理,在于提高档案利用价值。需要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要掌握好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
(二)确保项目文件收档立案的质量
档案收档质量体现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应体现跟踪收集和管理的原则,企业要明确规定企业档案应具备的质量和数量要求,移交时间等,把项目资料整理和立案纳入具体要求中来,对于一些影像和图章的签署,一些重要的资料必须要加盖并完备签署,档案立案工作必须从重视收档工作开始。协调各部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负责,尽量减少文件资料的流失。项目材料收档是影响档案价值的关键因素,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法问题,做好档案分类和检索,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有力保证。
(三)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
在实际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在形式和作用等方面,必须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检索利用便捷化。
二、铁路部门档案收档立案的管理对策。
(一)加强管理
1、强化档案收档立案的过程控制。文件从生成到归档管理的全过程要进行受控,实现文档与档案保管的一体化,考虑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完善铁路企业技术安全保障的高标准要求。加强对档案管理方式的研究,以适应企业信息化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
2、简明实用。合理拟制格式,用现代化检索手段建立和完善档案材料收档工作的协调机制。制度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做好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监察、审计等,加强企业部门内部各工作机构,保证企业档案齐全、收档及时。及时纠正档案内容失真的问题,确保维护干部档案工作的严肃性。
3、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档案收档工作是做好文件材料收集,建立健全文件资料的归档制度的基础。加强对平时收档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工作,设置档案柜档案入柜存放,建立健全文件资料的收档制度。对平时保存下来的有价值的珍贵实物,要做到随时收集和立案相结合,严格对照档案的标准,根据文件材料形成时间的规律主动收集,避免归档时遗漏。所有的资料要多而不杂,新收档的档案资料需要进行加工,变死材料为活信息。
4、明确档案管理要求。档案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近年来的文件资料进行立卷,管理者要了解和学习已归档立卷的经验做法,对多年来档案立案工作进行查漏补缺,确保档案资料在分类、编号、装订等各个环节中无差错。企业用户在生产建设与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要保留签署各类合同、说明对资料的要求,明确设计图纸资料移交措施。对于一些声像材料是收集的难点,一些图纸设计图要加盖并完备签署图章否,定期开展资料整理检查与监督,防止资料琐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1、依靠数据库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为档案利用服务提供基础。档案的服务信息包括国家、外省市及国外档案工作动态信息,国家与地方的统计数据档案,收档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
2、建好档案立案系统,实现档案自动编号、自动查找和表格套打等。档案管理着要注重档案的立案质量,对利用效果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做得更好使之发挥出更大作用。
3、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标准化是确保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建立电子文件的登记标准、命名标准、鉴定标准、格式标准及专利维护等等。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按类别将条目内容打印出来,按归档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减少手工操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随福海,刘鲲鹏.浅谈如何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管理[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
[2]徐滟.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之我见[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摘要: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档案信息资源。因此,要改变档案工作现状,应努力使档案工作形成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尽可能地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准确、快捷、优质的服务,不断创新,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关键词:档案工作 创新思路 可持续发展
档案工作的发展,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档案工作适应于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才能使档案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前,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档案信息资源,有条件的要尽可能地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准确、快捷、优质的服务,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增强档案工作整体创新意识
1.管理思路的创新。档案工作如何创新,如何主动、超前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首先需要在档案工作管理思路上要有创新意识。因此,要改变档案工作现状,应努力使档案工作形成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尽可能地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准确、快捷、优质的服务,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才能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展示我们档案工作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管理模式创新。档案工作许多传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对做好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传统做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创新。其中包括档案工作六个环节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的革新,要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尽量简化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一些烦琐的操作步骤。如在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上,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这样也便于推行立卷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有许多档案工作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号,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类似这种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本来较繁琐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因为无论是档案的业务工作,还是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档案信息的交流,都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管理机制的创新。长期以来,档案工作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的选配往往也是以具有档案工作经验为先决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更谈不上去创新了。应当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改变在档案部门实际存在的“铁饭碗”现象,从源头上解决创新的根本问题。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真正做到优胜劣汰,从而使挡案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每个人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机感,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活力使档案工作出现充满竞争活力、开拓创新的新局面。同时,要建立一些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如鼓励创新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将个人创新的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并与劳动报酬、晋职严格挂钩,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促进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服务手段
1.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业,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许多单位档案馆(室)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网上服务,已成为社会和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工作者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如:输入目录管理数据库,在网上公开部分档案目录,方便查询检索。
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律高。
3.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4.开展在线服务。在信息化时代里,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即使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5.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到档案馆(室)查阅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文件的人员越来越多。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应建立综合档案馆(室)或服务中心,以便更好地提供档案查询和咨讯服务。
三、拓展服务领域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1 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直以来,医院档案工作与其他档案工作一样,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事业的发展,更多的人意识到,档案工作的收集与保存,最终目的也是为社会工作提供详尽的服务。医院档案工作是一项对历史数据负责、为现实服务、为未来的医疗工作奠定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外,医院档案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承接了历史和未来之间的距离,通过收集的各个阶段的资料,给医院继往开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提高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水平,是促进医院未来发展的有效策略,医院管理者必须通过具体的措施,实现医院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与利用,使其可以真正为医院的各项工作提供具体、详尽的服务。
2 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医院对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医院对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问题的原因,是医院大多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医院档案工作只是档案保管工作,对于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没有任何作用,拒绝为医院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其次,医院档案部门的自身编研意识不强,也是造成医院对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一个原因。部分参与医院档案编研的人员,由于个人素质不同,利用档案参与社会的意识薄弱,对于社会的了解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对医院档案工作的参与性不强。
2.2 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研究范围较小
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研究范围较小,是造成医院档案编研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医院档案编研范围较小,实用性不强,从档案编研的材料选择方面分析,档案更加重视医院文书档案的编研;从编研的成果分析,一次性的浅层次成果较多,而价值较高的综合性编研成果很少;从服务范围方面分析,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医院的领导和相关部门,没有真正做到面向其他部门或者社会群体。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研究范围较小,使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3 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缺少必要的室藏
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缺少必要的室藏,是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一个客观事实。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需要医院管理层的支持、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需要丰富的档案室藏。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缺少必要的室藏,就会直接影响医院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等工作环节,需要查找的资料往往都找不到。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缺少必要的室藏,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顺利发展。
3 加强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有效对策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是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医院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强化医院档案编研的工作,是医院未来发展的一种工作趋势。为了更好的进行医院档案编研的工作,只有进一步分析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的解决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促进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顺利发展。
3.1 更新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发展观念,重视医院档案编研工作
为了进一步解决医院对档案编研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更新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发展观念,重视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医院档案编研成果的水平,与医院管理层对其的重视程度关系非常密切。更新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发展观念,促使医院管理层重视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使医院管理层意识到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发挥医院档案的作用。其次,医院档案部门也要积极地参与到编研工作中,积极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高医院档案的编研工作。
3.2 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人员
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对于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研究范围较小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人员,使之可以更好地适应医院档案编研这项综合性的复杂工作,有利于提高医院档案编研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档案编研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基本功、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对于扩展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研究范围非常有利。所以结合医院现有的条件,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对于促进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重点改善医院档案室藏,改善室藏结构
为了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缺少必要的室藏问题,重点改善医院档案室藏,改善室藏结构成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医院档案室藏是发展医院方案编研工作的重要基础,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等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在重视档案室藏的数量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医院档案室藏的质量。其次,医院档案部门应该树立改善医院档案室藏,改善室藏结构的发展观点,改变医院档案品种单一的发展情况,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法对现有的档案进行科学的编目,为档案的编研做好准备工作。因此,重点改善医院档案室藏,改善室藏结构,是将来确保医院档案编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医院管理层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档案文献编纂是构建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
档案文献编纂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而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社会记忆形成的过程。文化信息是不断积累、更新的,每个时代的文化信息不断推陈出新,衍生新的文化信息又吸收外来文化,需要将大量的文化信息进行筛选,保留有价值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这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信息正是社会记忆的大体轮廓。而档案又将这些抽象的文化信息具象化。周林兴认为,档案是对其所在时代的一种全方位、原生态的反映,这种反映并不仅仅囿于其内容所包含的知识与信息层面[1]。人类各个历史时期都整理形成了大量的档案,这些档案信息分散且无序,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但是需要通过档案文献编纂将繁冗的档案信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搜集整理,是对社会精神文化的扬弃,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产品,同时也是将档案文献承载的碎片记忆串联成完整的社会记忆的过程。档案具有记忆属性,但其本身并不足以构成社会记忆,社会记忆需要经过大众的认可并能体现主流文化。档案文献编纂是将档案信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加工和编排,是传播档案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弘扬社会精神、传承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社会记忆理论为档案文献编纂提供新视角和内在动力档案文献编纂不仅是单纯地整理加工文献,还是一种文化的创造和生产活动,也是参与构建社会记忆的活动。社会记忆理论不但为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成为档案文献编纂的内在动力。档案文献编纂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发现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需求,并且适应这种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记忆。档案文献编纂一方面需要接受特定文化的约束和指导,根据社会记忆需求做出一定调整;另一方面,编纂过程中的信息选择和编纂成果又是对社会记忆的校验和补充。社会记忆观为档案文献编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样,档案文献编纂对于构建和传承社会记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构建社会记忆活动中,档案文献编纂以其独有的特性,成为构建社会记忆的记录者、传播者以及推动者。
档案文献编纂构建社会记忆功能新阐释
档案文献编纂具有社会记忆激活再现功能记忆从潜在转化为现实需要借助某种媒介,也就是通过某种事物或活动唤醒记忆。档案文献编纂正是将承载原始记录的档案信息进行提取编辑,形成特定的社会记忆。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发达的今天,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图片形式,还有画面、声音、视频、历史实物等,这些丰富的形式都有助于人们回忆起过去的情境,脑海里浮现出那些经历或者未经历过的画面。历史的情境鲜活地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记忆。此外,年代久远的档案当时保管条件有限导致信息残缺不全,字迹不清,很多幸存的完整档案也大多是孤本,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中藏着尘封的历史记忆,而档案文献编纂恰恰可以激活再现这部分社会记忆。档案文献编纂按照不同的主题形成不同的编纂成果,人们无论是阅读一本档案史料汇编还是参观一场声文并茂的档案展览,眼前都会重现某个过去年代的社会面貌,触发人们对那个年代的联想,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回忆,从而激活再现当时的社会记忆。档案文献编纂具有社会记忆校正补充功能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历史文献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历史记忆出现断层。档案文献编纂可以根据某一特定线索进行档案信息的收集与编排,从而弥补历史文献的缺失,以补充当时的社会记忆。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因此它可以证明哪些历史事件是真实存在的,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证实或者验证历史事件或社会记忆的真伪。档案也可以是证明记忆资料存在的证据并对部分缺失或不确定的历史资料进行补充或校验[2]。然而历史上很多档案都是分散无序的,很难查找并传播,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可以整合档案信息,将这些散落的档案记忆拼凑起来,对社会记忆起到校正补充的作用。档案文献编纂可延续传承社会记忆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与我国自古以来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密不可分。档案资料帮助中华民族历史得以延续,而档案文献编纂通过对这些档案信息的整理和优化,将档案文化转化成社会记忆,并且不断地延续传承下去。社会记忆需要依靠文学作品、艺术活动、纪念仪式等方式进行反复刻写才能得以传承,档案编纂以传承档案记忆为活动目的,提取并组合存储成为档案,并向社会传播[3]。所以档案文献编纂也是延续传承社会记忆的过程,从最初的选题到编纂过程中档案信息的选择,再到编纂成果的运用,都体现了时代的烙印和精神,实现了记忆的多维度延续。随着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广泛传播,社会记忆实现了广泛传递和多重再现,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也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在重塑个体原有记忆的同时形成新的社会记忆。在此过程中,档案的原始意义被不断挖掘与呈现,深深地印刻在大众的脑海中,同时又因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档案的原始意义产生了新的理解,社会记忆也被这样延续传承下来。
当前档案文献编纂工作问题分析
档案文献编纂社会参与度不足随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受到很大的重视,然而文化不是某个群体或阶层的文化,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档案文献编纂也不是简单地将散落的档案信息进行串联,而是要实现档案文化的世代相传,这就需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档案文献编纂过程中。由于档案工作性质,档案文献编纂主体主要是国家、档案学者以及档案工作者,这种官方色彩浓厚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记忆。社会公众参与的编纂环节只停留在编纂前期的准备工作,而编纂工作的选题、修订和加工主要还是由专家学者来完成。另外,现阶段能让公众参与到档案文献编纂中的途径和形式也比较单一,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还不够强烈,即使能参与到编纂工作当中其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小,没有较强的话语权,并不能真正体现社会公众的意志。同时,档案文献编纂中社会公众参与还停留在探索研究阶段,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实践体系,这严重影响了档案文献编纂构建社会记忆。档案文献编纂对信息技术运用不足与传统档案文献编纂技术相比,信息技术在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展现了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开放性、融合性、分众性、个性化等,为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更多的可能性。然而,数字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档案文献编纂的信息挖掘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利用不足。当前大多数档案文献编纂者的素材还是来源于自身馆藏,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相关机构和知识领域的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部分档案机构的文献编纂成果还局限于纸质出版,缺少多媒体的加持不免显得单一乏味。档案编纂成果传播方式也比较单一,大大影响了档案文化的影响力,导致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文化价值大打折扣。
社会记忆视角下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新思路
档案文献编纂者要增强社会记忆观念构建社会记忆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实现信息资源“代际共享”的重要抓手,档案编纂者要牢固树立社会记忆理念,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罗列重组档案信息,而是应成为社会记忆的构建者[4]。因此编纂者在编纂过程中,要处理好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档案文献编纂的可持续发展;从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文化需求,构建有价值的社会记忆。由于每个编纂主体的成长环境与知识背景存在差异,对于部分档案文献的认知也必然存在偏差,如果在编纂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太多,就会使档案文献的客观真实性大打折扣[5]。然而要求编纂者完全中立客观也是不现实的,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体记忆都可能成为社会记忆的组成部分,档案文献编纂要以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以国家民族永久繁荣昌盛为目标。取舍档案信息与个体记忆必须持谨慎态度,构建社会记忆绝不是构建历史,编纂者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如何真实地构建符合时代主流文化的社会记忆,也应该为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科学性、有序性和稳定性做长远打算。
档案文献编纂主题要覆盖多元记忆
记忆无论大小、中心边缘、宏观微观、主流非主流、特色不特色,都是社会记忆体系的组成部分[6]。因此就档案文献编纂的选题角度而言,既要关注古代圣贤的言论,也要关注现实社会文化;既要关注少数精英、高素质人才的选题,也要有大众平民或基层百姓的选题;既要有大政治、大事件的选题,还要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的选题,实现多种记忆的全面覆盖。这就要求档案文献编纂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平等与自由发展,尽可能普遍地、平等地保障每一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权利与机会,兼顾主流记忆与非主流记忆。在构建社会记忆的过程中,发挥出一种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人文关怀,或是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作用,坚持“用户需求导向原则”,与社会各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根据不同群体的需要,挖掘、整合各种群体生活和生产活动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档案信息,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配置优化的档案资源体系,并借助各种手段,整合多种群体的档案信息资源,为这些群体服务。档案文献编纂的选材应该立足于大众的生活实际,并且服务于人民的具体实践,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由多层次人群构成,档案文献编纂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记忆才能完整地构成社会记忆。档案文献编纂要借助新媒体技术活化社会记忆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人们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断提高。社交媒体、自媒体、智能移动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档案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的途径[7]。传统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多以图书出版的形式传播档案信息,再经过印刷发行这一流程,当图书到达读者手里的时候,信息的时效性已经大打折扣,而且单调的编纂成果也难以调动人们的阅读兴趣,使图书构建社会记忆的功能大大下降。新时代档案文献编纂者可以借助网络通过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数据终端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档案信息中蕴含的丰富记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大众。新媒体营造了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社会记忆也因此变得生动多样。档案文献编纂成果要增强信息的趣味化、多样化,结合社会热点,将更直观的记忆输送给受众,从而扩大社会接受面和接受程度,促进社会记忆的传承。除了实体档案文献的编纂,也要关注电子文献编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也越来越多,电子文件相对纸质文件具有碎片化、来源不确定性的特点,如何将这些杂乱的电子文件按照固定主题进行编纂,进而形成电子记忆,是新时期档案编纂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电子文件编纂不仅需要编纂者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还需要编纂者思考整个编纂主题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应该输出怎样的社会记忆。
参考文献
[1]周林兴.价值、认知与社会关系——档案存在的正当性阐释[J].档案学通讯,2018(02):23-27.
[2]王晓晓,施秋璐.档案对建构社会记忆的作用与影响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9(02):36-42.
[3]陈佳慧.社会记忆再生产:档案编纂工作研究新视角[J].档案与建设,2020(02):22-25.
[4]聂云霞,陈烟然.解构与重构:论档案与社会记忆管控[J].档案与建设,2021(04):22-25+46.
[5]单旭东.编纂新记忆:论社会记忆与档案文献编纂之间的关系[J].档案与建设,2018(05):27-30.
[6]添志鹏.记忆再生产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思路与策略[J].档案与建设,2019(11):10-14.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新医改;信息化;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143-02
随着我国新医改方案及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医疗改革日益深化,对医院临床及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医院档案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有凭证作用,更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为临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依据和线索[1]。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以适应新医改形式的发展。本院较为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但以往的档案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保证档案的系统性及完整性。随着医改的深入和科技的发展,笔者对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传统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健全,缺少统一标准
医院绝大多数科室的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及制度,但医院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及职责规范则不明确[2],没有一定的管理模式也没有管理网络,档案管理机构设置杂乱且管理分散,各部门档案分别管理,使信息资源缺乏完整性和连贯性,无法统一有价值的资料,且可能收集重复信息,查找困难。这会给档案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造成困难,不足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不利于管理的科学化。
1.2 缺少专业管理人员,且管理人员意识不强
绝大多数的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均非专业出身,多是由其他科室,如行政、护理或医技科室转岗或兼职,理论及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随意性强[3]。由于缺少专业管理人员,转岗或兼职人员往往对档案管理工作不能足够重视,不能将精力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使档案管理工作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缺少创新且发展缓慢。另外,管理人员法制意识薄弱,相关人员对《中国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知识学习不足,致使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4]。
1.3 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分散且管理人员主动性差,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较缓慢。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为次年的第一季度收集整理上年各科室档案资料,然后进行分类归档保存。而医院档案室一般较小,储存空间较少,传统方法收集的档案往往因为拮据的空间无法全部归档保存,而被删选掉的信息则永久遗失,使医院档案信息十分有限。另外,医院全年工作总结数据均自各个科室的统计报表,整理操作十分麻烦,需要从多个材料中提取需要的信息[1]。这样不但加大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且手工提取数据难免错漏,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不符合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1.4 重管轻用
从目前医院的档案管理来看,重管轻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医院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之后就被束之高阁,鲜为利用,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对医疗、教学及科研有极为重要意义的病历档案,使许多珍贵的信息不能物尽其用。档案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失去了档案的价值,久而久之会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展。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缺陷,如查找不便、信息不全等也可能是重管轻用的原因。由此可见,以上原因互为因果,均严重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使其跟不上新时代的节奏,成为新医改下医院管理工作的软肋。
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2.1 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建立档案利用、保管制度,制定档案保管期限及范围等规定,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医院管理考核之中,制定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措施,将有助于制度及规定的实施,并能调动各科室及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制度及规定的建立应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由多年从事档案管理的有经验人员带头组成小组,小组中应至少有一名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且应广泛收集各科室意见,认真总结科室对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并与小组多年的管理经验结合,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规定,让档案管理从无章可循到依章办事,达到规范化管理,这样也保证了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2 组织业务培训,强化管理意识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档案的优化管理至关重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是各门类档案的简单集中保管,而是一项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高标准系统工程,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面对现今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组织业务培训,强化管理意识迫在眉睫。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一方面医院应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要特别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手段,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同时,与其他科室一样,档案管理也应引进考核、晋升制度,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激发其工作主动性。另外,要提高全院的档案管理意识,应首先得到院领导的支持,院领导通过开会强调、突击检查及向科主任施压等方法,可迅速提高全院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及熟悉以后,规范的档案收集工作成为定式,将有利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也应强化,应建立和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依据的档案管理模式。
2.3 引进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
现代化管理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可以减少档案的储存空间,保存方便简单,既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又进高了工作效率,且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管理档案符合时展的需求。
2.3.1 储存方式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时期,医院档案主要以纸质文本形式储存,其具有所占空间大、查找困难、难以常年保存、共享性差等缺点[5]。随着现在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的储存也呈现多样化,除了纸质文本以外,且更多的是以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和视听档案的形式出现。新的储存方式的出现,不仅减少了传统档案储存的占地,更扩大了存储的内容和范围,延长了储存时间,具有共享性。但新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旧的储存方式,笔者认为应两者结合,根据档案类型,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
2.3.2 电子管理网络的建立 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是网络时代档案工作的主题。传统档案管理因受管理人员的主观性影响,使管理工作效果受到较大影响,而计算机管理程序为主导的管理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医院的档案的网络化管理:(1)人事档案的网络化;(2)病历档案的网络化;(3)文书管理的网络化[6]。然而,要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各部门在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中,不能协调统一,标准化程度难以制定;其次,医院各科室封闭的办公环境阻碍了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发展,由于协调机构的缺少,使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另外,在某些地方医院信息网络化的技术问题难以解决,成为阻碍档案管理发展的瓶颈,而网络黑客和病毒等也可能造成档案信息的泄漏和损毁,引发严重后果。总之,虽然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但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避免急于求成,造成浪费或不良后果。
2.4 拓展档案服务领域
档案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利用,使其发挥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应通过编制多种检索工具、开展编研工作、提供主动服务、加强各级医院信息的横向联系,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同时,还可以经常举办医学档案信息相关讲座,结合医院在不同时期对档案信息的不同需求,积极拓宽科研选题新思路,主动为医院临床、科研或教学工作提供服务。
3 小结
医院档案是医院的财富,面对新形势,医院档案管理应积极探索创新,寻求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需要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并取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院领导及各科室的配合,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随着电子网络化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顺应形势引进新技术是大势所趋,但需量力而行,逐步发展,避免急于求成。除此之外,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的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艾莉丽,刘铁强. 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可行性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2004,24(9):33.
[2] 陆艳,蔡栋. 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00,20(10):55-56.
[3] 魏庆红. 浅谈新医改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J]. 云南档案,2010,15(5):67-68.
[4] 陈锦萍. 试论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 广西医学,2007,29(9):1480-1481.
[5] 李奕恒. 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0,8(16):51-52.
一、问题: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穴一)档案观念依然落后,档案价值未被充分认识
现在,仍有大部分企业员工,甚至不少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档案意识薄弱,档案观念落后。他们对档案的认识仍停留在“档案就是历史记录”,“档案就是保密材料”,“档案只要被保管好、不丢失就行了”,“档案就是写在纸上的书面材料”的层面上,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作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除了记录历史、收藏秘密外,档案还具有服务于企业现实的重要价值。除了纸质档案之外,电子档案是企业档案的新成员,数字化平台是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新舞台。
(二)企业实施组织结构扁平化,档案机构何去何从
当前,许多企业实行组织结构扁平化,精简机构,削减管理层次,从而提高企业运转效率。企业推行组织结构扁平化后,企业档案机构如果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没有独特的价值,就会成为被精简的对象。甚至一些企业干脆撤销了专门的档案机构。档案机构在企业组织体系中的地位下降,制约了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也影响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在新形势下,如何明确档案机构在企业中的定位和角色,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实体档案保管”模式难以为继
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信息化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不断通过建立办公自动化(OA)、管理信息系统(MIS)、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应用系统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企业在各项活动过程越来越多地形成数字化的信息,传统的企业档案“实体保管模式”难以为继。而在很多企业中,由于没有实施管理或管理不当,导致电子文件、档案处于“游离”状况,企业“记忆”面临丢失的危险。
(四)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分散,无法提供系统服务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或企业合并,涌现了许多大型公司或集团公司。这些公司或集团公司的下属机构或分公司,出于方便自己利用的目的不愿向公司或集团公司档案机构移交档案。特别是一些企业的分公司,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或者由于驻地分工不愿向总部档案机构移交档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倡导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但至今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即便一些企业将图书情报机构和档案机构合并,成立信息中心,但也只是停留在机构合并的层次上,并没有真正地将图书、情报、档案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供系统的、综合的、集成的信息服务。
二、思路:以知识管理思想指导企业档案工作改革
对于传统的企业档案工作进行细枝末节的改进,已经于事无补,只有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任何改革实践都需要一种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在知识经济时代,指导企业档案工作改革的理论应该是知识管理思想。
知识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企业内外各种信息、知识进行有效的识别、全面的收集、科学的加工和充分的运用;并且通过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它是利用企业的集体智慧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知识资源管理、知识技术管理、知识员工管理等方面。知识资源管理侧重于企业知识的识别、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检索和提供利用,为整个知识管理提供资源平台。知识技术管理侧重于现代信息技术,如数据仓库技术、知识挖掘技术等的应用,为整个知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知识员工管理,侧重于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向企业贡献个人的隐性知识,提高他们的知识创新能力,为整个知识管理提供人员保障。其中知识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工作。知识管理一般从知识资源管理起步。
⒈ 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知识资源,档案管理是知识资源管理重要的内容
根据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穴OECD?雪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包括四大类:“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know-what);“知道为什么”的原理知识(know-why);“知道怎样做”的技能知识(know-how);“知道是谁”的人际知识(know-who)。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知道是什么”和“知道为什么”的知识,也即是记录于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知道怎样做”和“知道是谁”的知识,是存储于人们大脑的经历、经验、技巧、诀窍、灵感等尚未公开的秘密知识,或者是只可意会难于表达的知识。例如,我国一些企业进口零部件,并利用外国企业同样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方法来组装产品,产品质量却明显不如外国企业的原装产品,这就说明我国企业工人没有掌握外国企业工人的隐性知识(操作技巧、诀窍等)。
企业的文件、档案作为企业活动的记录,凝结了企业员工在从事各项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体会、经验和教训,是企业最主要的显性知识。正如IBM Lotus公司在其企业知识管理软件产品白皮书中所说的:“文档是知识的容器,是已经物化的显性知识,其中蕴涵了大量本企业的知识财产。适时地、不受地域和组织形式的限制获得基于文档内容的知识,正是知识管理的一个主要目标。” 美国Delphi咨询集团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组织所获取的知识中,大约46%是以文本和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的。
企业的显性知识实际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文件、档案,二是从企业外部收集而来的图书、情报。图书、情报是公开的,可以为所有企业利用,而文件、档案是本企业自身产生的,是企业所特有的,其他企业无法获取。因而文件、档案构成企业具有竞争价值的核心显性知识。企业的隐性知识存在于员工个人的大脑之中,只有固化为文件、档案形式的显性知识,才能被有效地管理。可见,某种意义上,企业档案是企业最重要的知识资源。
既然企业文件、档案是企业最重要的知识资源,那么,企业档案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重要的企业知识资源管理活动,企业档案管理应该成为整个企业知识资源管理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⒉ 档案管理应以知识资源管理为发展方向,知识资源管理应以档案管理为核心内容
一方面,档案管理是知识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使得档案管理以知识资源管理为发展方向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知识管理是21世纪的企业管理模式,作为企业重要管理工作之一的档案管理,以知识资源管理为发展方向是其必然的选择。
知识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易到难、有步骤地开展。当前,许多企业的档案管理已经具有良好基础,特别是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档案数字化建设。因此,知识资源管理可以从档案管理入手来逐步开展。企业档案是企业最重要的知识资源,档案管理是企业知识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知识资源管理也应以档案管理为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企业档案工作改革的方向就是实行知识资源管理。
三、对策:构建知识资源管理平台
实行知识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构建一个“知识资源管理平台”。
(一)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的功能
“知识资源管理平台”是企业知识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它是企业整个信息流、知识流的载体和媒介,是企业知识资源的收集装置、加工仪器、存储场所、传递通道、服务系统。借助于这个平台,使企业任何部门和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最简便的方式,最迅速地利用到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充分实现企业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的结构
“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由“知识资源库”、“知识资源整合系统”、“知识资源服务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⒈知识资源库。“知识资源库”是集中存储企业各种信息、知识的数据库。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
―――企业内部的显性知识,主要是企业各部门形成的各种文件、档案;
―――企业外部的显性知识,主要是企业各部门购买、收集而来的各种图书、情报、资料;
―――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主要是企业员工个人的工作经验、技巧、诀窍等,以及企业的精神文化,这些隐性知识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制度和技术,固化为文件、档案形式的显性知识,才能进入“知识资源库”,被有效管理。
⒉知识资源整合系统。“知识资源整合系统”的功能是:
―――及时、全面收集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知识;
―――对其进行科学加工处理,转化为统一格式的数据,使之有序化、系统化;
―――将加工整理后的企业知识资源存入知识资源库。
⒊知识资源服务系统。“知识资源服务系统”的功能是:为企业各部门利用“知识资源库”中各种的信息、知识,提供一个便捷的数据出口、检索途径和服务窗口,同时也接受知识资源服务的反馈信息。
(三)管理机构
⒈机构设置。“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运行与维护,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根据企业类型、规模、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机构设置:一是企业档案馆(室);二是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机构,如档案信息中心、情报信息中心或信息中心等;三是设置新的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可取名为“知识资源管理中心”。该机构可以在企业原有的档案机构基础上改建而成。在建设之初,根据企业原档案机构在企业组织体系的位置,“知识资源管理中心”既可成为企业下设的单独的二级机构,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也可以挂靠总经理办公室下,以充分利用办公室作为一个综合性、协调性部门的优势。在知识资源管理实施一段时间之后,“知识资源管理中心”以独立为二级机构为宜。
⒉ 基本职能。该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是:
―――知识资源整体规划,即根据企业对信息、知识的利用需求,对企业知识资源管理进行整体规划;
―――知识资源建设,即全面收集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知识,对其进行加工、组织、整合,以规范的形式存入企业知识资源库。
―――知识服务,即基于知识资源库,通过知识资源服务系统,提供增值信息、知识服务。
(四)构建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的条件
更新观念。构建知识资源管理平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来说是全新的。因此,要成功地构建企业知识资源管理平台,就必须更新现有的企业管理理念,应使企业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都要树立知识管理、知识资源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