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6 16:01: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问题框 历史课堂 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旁栏都有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思考题(即旁栏中“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说一说”等带“?”的内容),内容丰富新颖,通常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为主题,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因为时间关系,往往会省略这部分内容,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时间,却也失去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作更广、更深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利用问题框深化课程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些问题框与所授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合理利用之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对照,被毁前圆明园建筑华美,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被毁后一片废墟,帮助学生理解侵略者的和强盗嘴脸,以及清王朝甘愿受辱、腐败无能的表现,这正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又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问题之一:为什么会失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是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从而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本课难点。
2.利用问题框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有些问题框是对课本内容的归纳总结,这类思考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及有待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结构化,同时也成为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师调整与修正教学设计的有力工具。如九年级下册第10课《“冷战”与“热战”》,问:美苏“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美苏“冷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包括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通过这一问题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整理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因为此问题概括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也为学生理解二战后美苏错综复杂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类思考题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必要的知识网络。
3.利用问题框拓展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问题框是对讲授知识的拓展,答案是开放性的,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如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思考题“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学生大胆想象,认真分析、思考,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结束后,师生再作一简短评价,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科学判断错误性,教师要及时加以指正,对于学生大胆的设想及正确的分析则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和表达能力。再如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问: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很多学生对数字特别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增加关于中外历史上重要庆典使用的礼炮规格标准史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问题又迎刃而解。还有一些问题框,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节,问:“你知道端午节、七夕节等节日的来历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问:“14世纪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等也属于这类既可以丰富学生见识,又培养其学史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有效提问。
4.利用问题框联系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要他们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对遇到的问题无从下手。教材中某些问题框,恰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此类思考题可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九年级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中:“如何解决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思考题,学生不仅可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还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长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5.利用问题框实施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有些问题框知识涉及面广,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则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如八年级下册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中: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哪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特色,进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这里不仅有历史学知识的运用,而且有地理知识的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时机。再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中: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这一问题涉及历史、生物学、环保等方面知识,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及通过查阅和听教师讲解等得到的知识,分析得出答案,并加以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综合分析能力。
6.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感悟总结,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
一些问题框里的提问内容字面上是根据课文内容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或事件,就事论事,实际上渗透着深厚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中的提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你同意孔子的说法吗?为什么?这句话体现孔子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的主张和谦虚、好学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中依旧要大力提倡的,并且可以扩大到孔子的其他有益于社会发展、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益于学生潜能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再如八年级下册第3课《》中: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通过讲述和思考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七年级下册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问:对司马光幼年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通过了解司马光,学生会学习和发扬司马光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精神。
(1)独立思考能力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并非教会学生某种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学习,必将会被高效的学习方法取而代之。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本章节中涉及到大量的相似名词,如神经节、神经中枢、周围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等,这些名词无论是从语素上讲还是从具体的含义来说,都极其相似。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记忆,这就需要通过分析、比较各个名词组成和分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辅助记忆。具体的方法以的人体神经脉络图为例,或以一根有枝节的树枝进行类比。形成相应的记忆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通过模仿进行相似的独立思考,最终实现生物知识水平的提高。
(2)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而活跃的思维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生物知识理论和结果,进而得到更深刻的体会。作为教师,有义务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探索真理的欲望,并通过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教学材料,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乳酸菌饮品、防腐方法、污水净化、甜酒制作过程等现象,让学生分析、归纳出细菌和真菌在生活生产中的具体的利用都有哪些、运用了哪些原理。学生在解决教师所设置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将学会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通过长期的训练加以优化,最终在生物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3)逻辑梳理能力
逻辑梳理能力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适用于各个学科。通过归纳并总结类似、相反等对比关系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记忆、掌握知识。为了培养学生逻辑梳理能力,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体系和系统规律,并在学生不具备该能力之时通过示范帮助其生成相关意识。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通过对整章的学习,学生对人体各个器官、血管血液流通的状况有了基本的认识,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无论是对其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本章节的讲解,可以以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为主线,可以对血液以及流通所经过的器官的作用进行引申。在教学中除了通过挂图展示帮助学生总结血液运动的规律,即“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外,还应该对其进行引申,将生活的常识问题加入其中,如心脏疾病的预防,以及常识性的知识进行引申。当学生接触了此类学习方法后,印象会更为深刻,不但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而且增加了生活常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教师应该多设置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
(4)动手操作能力
生物学科在传统教学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并非因为它本身缺乏学习的意义,而是因为生物学科较其他学科更加复杂、严谨,尤其是需要依靠大量的实验观察才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对于初中生来说,升学是最大的任务;对于生物教师来说,应通过精心设计,积极带领学生、鼓励学生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理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条件允许、学生达到一定水平、且有教师全程监督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大胆一试,包揽实验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学生亲自设计的实验与书本或教师设定的实验不同,他们从最初的设计环节就参与进来,不仅能更明确实验目标,而且能培养其科学、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其观察、操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成功,他们将从中获得莫大的成就感,并牢牢把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使失败,他们也更愿意从根源处寻找问题,有助于身心发展。生物实验并非一定要在实验室才能完成,有一些操作简单、持续时间长的生物实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轻松完成的。生物教师在七年级上学期伊始就可以带领或鼓励学生种植几株植物,从播种开始,完整地参与、记录植物的生长,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七年级上册中关于植物的知识。而当植物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则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生虫、杀虫等状态,恰巧可以与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相契合,让学生了解植物界的疾病和免疫系统,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二、结语
1. 影音图像情境。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情境创设方式。影音资源的播放展示,总会给学生以最直接的视听刺激,而且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扩大视野,使抽象难理解的地理概念和内容直观或动态的呈现出来,这更符合初中生的生理特征和认知特点,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如,我在进行八年级下册《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课堂教学时,就利用《我们新疆好地方》的MTV视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不仅使学生在感受新疆地域特色的愉悦情绪中开始新课学习,同时还能有效地利用歌词内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设疑牵引出新疆地形和农业的相关教学内容;再如,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歌曲《剪羊毛》来过渡到“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部分知识,学生听到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情绪被感染,同时被吸引到澳大利亚人们剪羊毛的情境中,从而自然过渡到澳大利亚突出的畜牧业,展开知识的探索。
2. 实物教具情境。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专业特点,如物理或者化学学科,实验情境会非常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知动力,而对于地理或者生物学科,一些形象或立体的教具则会起到非常显著的辅助作用。学生一整天面对一块黑板,难免会出现学习疲劳,当我拿着经纬线地球仪或者等高线山体模型走进教室时,一种无需多言的情境自然就营造出来了,好多学生都会兴奋地围上来想一探究竟,这时利用学生对教具产生的兴趣展开演示和学习,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可把教材难点直观化和简单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利用等高线图判别山体的不同部位”这部分内容十分抽象,而且空间感很强,对初一学生而言的确很难理解,如果不利用教具演示,仅凭教师枯燥讲授,即便学生硬记住规律,也很难想象出实际对应的地表情况,而等高线山体模型就恰到好处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3. 游戏竞赛情境。课堂上,如何能让学生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踊跃参与互动,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那么课堂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适当创设一些游戏或竞赛的课堂情境,会很容易抓住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奋点,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在导入环节我就设计了一个“无声交流”小游戏,让学生不运用语言的形式把一则信息进行接力传递,最后一个同学说出得到的信息内容,基本会和原始内容相差很大,学生在真切体会中能够总结出语言的重要性,进而展开对世界语言的学习和了解。在很多课堂中,我也比较喜欢创设竞赛的情境,如分组竞赛、接力竞赛、拉力赛等都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因为竞争和比较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和表达热情,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角色扮演情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初中地理的课程目标,通过创设地理活动或问题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而扮演角色,尝试设身处地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不再是被迫思考,而是在扮演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自主解决,积极表达。为学生搭建生活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创造自己,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如,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一节,我设计了一个“我是播报员”的活动,多媒体提供天气预报内容,由学生扮演播音员进行播报,学生在表达和参与的同时,强化了对天气符号的认识;再如,八年级下册《西双版纳》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扮演导游角色来主动探寻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总结并策划,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能力的锻炼。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问题;建议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实施,而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培养、发展学生探究的能力,还要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是压力,也是挑战。在改革中换掉的不只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些过时的、落后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转变。
新课标下的生物教材,改变了沿用多年的知识体系,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进行编排,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素养教育,加强实践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总之,虽然课程改革后的教材给初中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但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还需重视教材存在的具体问题。据此,笔者对“生物新教材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粗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实施建议。
一、新教材自身因素问题
1.新教材有些地方知识阐述不当,探究实验不切合课堂教学,造成教师备课难度大,教学实施难。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用全新的育人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而,在实施教改的过程中对教材的很多内容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8页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在观察与思考中有这样的叙述:“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但在讨论教材中设置的三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系统由骨骼、骨骼肌和骨连结(关节)三部分组成。概念阐述前后不一致给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了困难,也给教师讲解造成了难度。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35页“动物的绕道取食”这个探究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更进一步体会动物为了生存而具有学习性的行为。笔者认为这个实验改用下面的设置更利于课堂教学。如图,用一铁笼,中间设一铁丝网,铁丝网上开设大小不同的小孔所有孔只有最上面的一个能让猫通过。实验时,一边放猫,一边放一块肉。通过这样的设置,更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2.新教材知识铺垫不够,或前后知识的安排不切合学生的发展认知规律,造成学生理解难,教师教学难。
新教材摆脱了“学科中心论”,淡化了学科意识,教材的编排理念和编排结构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不管怎样改,都应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系统知识。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的一生——开花和结果”一节中,没有介绍花被、花蕊等知识,就直接问学生花的哪个部分最重要。“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中,没有介绍茎的木质部、韧皮部等,就直接讲导管、筛管。这些知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若不加于补充,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知识的。由于知识的铺垫不够,表面上留给教师和学生探究的空间似乎增大了,但实际上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极大困难。笔者认为,这不利于初中教学。
另外,在这套教材中,还存在知识的安排不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笔者认为对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只要简单提及即可,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到八年级下册中的遗传这一章节中具体讲述较好,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新教材内容量大,课时紧,很多活动课只是一种摆设,这一问题七年级尤为突出。
活动课本身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由于教学时间过紧(一般学校生物课一周仅安排两课时),教材内容量大,没有充足的时间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再加上应付每年的年度统考,教师教学不得不避重就轻,这就造成很多活动课只能成为一种摆设。
二、现实因素对新教材施教的影响和制约
1.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新课改难于实施。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更多的是迎合考试,真正的课改精神难于在教学实际中根深蒂固。也就是说,教师教学更多的是围绕着考试来组织的,而不是从更全面的方向去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2.在学生、级组、学校,甚至相关教育领导部门看来,生物课只不过是“副科”,不参加中考,不会较大影响教育的走向。因此,生物学科上面这张无形的“副科商标”有意无意地影响了学生对该门学科的认识,进而影响到学习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势必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施教。
3.生物实验配套跟不上。老教材换掉了,新教材上许多在教学中用到的东西无法找到。特别是我们这些边远山区学校,即便有些挂图,但很多已经不适用,更不用说在探究实验中用到的一些材料了。
因此,现实因素的制约,也给实施新教材授课设置了许多难度和障碍。
三、实施教材的几点建议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以及学生认知规律与水平出发,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笔者在使用了两轮新教材的基础上,提一些肤浅的看法和建议:
1.在教材编排中,对知识铺垫不够的地方加于整改。如“水分加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在“观察与思考”后,先对植物茎的木质部、韧皮部做简单的介绍,再叙述导管、筛管的知识。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2.探究活动的选取要利于取材,利于学生操作,在客观上能够让多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能完成相关实验。从而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的具体要求。
3.各学科之间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教学中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中要解放思想,认识教育的全局性。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奠基,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和领导要充分认识教育的整体性,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忽视非中考科目,确实做到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做到各学科协调发展。要做到这一点,笔者建议从以下两点入手:
(1)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不以升学为唯一评价标准。
(2)教师应全面认识教育的整体性,不能完全受制于应试教育,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认识,来适应不断改革的教育。
总之,教育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希望能“抛砖引玉”,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参考文献
[1]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万福,丁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3]周小山.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心理;反思;关注
一、课标和教材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物教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以“人与生物圈”为核心,确定十个一级主题,其中包含了“健康地生活”这个一级主题。
“关于评价自己的健康”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健康的生活》单元中的第三章第一节,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并且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有自己对健康的定义,有着自己对调节情绪的不同方式。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矫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自己健康的认识偏差,学会正确地调节情绪。因此,可以看出,课标和教材都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与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而恰恰有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给予更多的关注,不能在学生遇到各种生理问题时及时地指导和帮助,导致学生有了心理障碍不能及时疏导,以至于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教授八年级下册的生物学“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这节内容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所面对的这一代学生处理生活的态度缺少一些勇敢,缺少一些方法,更缺少一些交流,他们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关注。
如何让学生自觉、正确地选择发泄烦恼的方式,是我上本节内容之前一直思考的问题。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要有一定的基础,这就必须了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确立哪些方式是健康的。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上的评价表格,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让他们分析讨论一些悲剧发生的原因,学生各抒己见,表达个人的看法。就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我感觉到学生心里的想法是那么出乎我意外,意外到让我这样一个自认为和时代潮流紧跟向前的社会人忽然要重新审视他们。我问到:“同学们,如果你的情绪很坏时,你是如何宣泄自己的烦恼呢?”问题一出,开始回答问题的几个学生都说出很规矩、很书本的方法,随着学生回答问题的情绪高涨,有些学生的回答有了很大的跳跃,如,有学生说烦恼来了,心里根本无法平静,回家了就躲在自己房间砸墙,甚至会让自己的拳头出点血才痛快;还有的学生说我会撕东西,见什么撕什么;更有甚者是摔东西,摔完还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悄悄将破碎的物品扔掉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还有的学生说如果不幸被老师训了,会将老师画在纸上,尽自己本事给她丑化,还要编老师的笑话打电话给学生说,之后自己才解气也就没烦恼了,听着学生畅快地吐露自己心中的想法,我很感谢他们,因为他们把我当成了一个能倾听他们说话,和他们有共同想法的“同龄人”。
当我将八个班的生物课都上完之后,我还听到了更大胆的宣泄烦恼的方法:“我会去打枪战杀人的游戏,把自己的恨意都发泄在游戏中的人物身上”;还有的学生会找自己的好朋友将他痛打一顿任其发泄;还有的学生会选择吃安定片这样的处方药去将自己的烦恼忘掉。学生自我满意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表达想法时,我没有过多地去评价每个学生的回答,因为我不想打断这种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当学生表达完后,我用了很长的时间将学生发泄烦恼的方法进行了点评,看着学生不以为然的眼神,我知道我此时的点评只是机械似的让学生去聆听,他们心里并没有太接受我的评价。随后我和学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说出健康的标准,引导大家能够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似乎在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自然和谐地搭建起了桥梁。
看似这节课我圆满地完成了我的教学计划,甚至还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营造了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但课后我始终不能平静我的思绪,我一直在想,这节课学生真的懂得了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了吗?他们会改变他们所说的那些惊人、甚至很极端的想法吗?让我产生更多问题的这节课中所透露出的学生心理健康现象不进一步说明教师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吗?
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学生的指路明灯的我们感恩于现在的家长有了对教师职业的更多理解和支持,感恩于所教授的学生越来越聪明好学,感恩于这个时代给我们创造了新的教育环境,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对有着聪明头脑、脆弱心理的青少年们请给予更多的关注,也请那些专业知识渊博,而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的同仁们,快速转变观念加入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行列中。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关键词]初中科学 思维能力 高效课堂
初中科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本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根本目标。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思维的切人点,进行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创造性和敏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高效科学课堂。
一、理清个性与共性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初中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应让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挖掘共性的同时进行个性比较,从而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代代相传的生命》时,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学习“新生命的诞生”,解答学生从小就有的疑问――“我从哪里来?”,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同时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接下来,在教学动物、植物、细菌与真菌的生殖与繁殖时,教师可让学生主动找出它们与人类生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认识到动植物生命传递的个性与共性。在整章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的总结发现为主,用比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系统性,也能让学生在纵横联系中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如动物生命周期中的青蛙、蚕、蝗虫,植物生长中的菜豆、玉米等,这样才能体现出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而使学习更加丰富。
二、开拓解决问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期,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具有头脑灵活、求异、求变的特点,他们不墨守成规,能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这是科学探究必备的品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与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生物八年下册《生物是怎样呼吸的》时,教师可利用电视剧中检查人是否死亡的方法:将手放在鼻前,没有呼吸则说明已经死了,由此指出呼吸是生命的标志,生物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呼吸。接着,教师可以用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对呼出气体和吸人气体进行比较,从而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水汽含量增加。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认识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思维比较发散,教师可由此及彼,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是什么?教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来解决,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大胆放手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谋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的科学探究之路越走越宽。
三、强化知识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正所谓“熟能生巧”,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思维,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能够培养学生限时完成任务的能力,也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时,教师可以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将一根新鲜枝条削成斜面,放入盛有红墨水的杯子中,然后放到阳台上。在教学新课时,让学生将枝条带来,把茎横切几段,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茎的木质部变成了红色,且由基部到顶端红色越来越浅,由此得出水分、无机盐是在根、茎、叶的导管中自下而上运输。这样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充满渴望,也让教学的开展水到渠成。在接下来的探究中,教师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必要时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学生自主发现茎的分类和茎的结构,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历程,激发了保护植物的情感。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设计好科学探究活动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所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一节的内容,通过该探究活动来突破本节的重难点,因此如何设计好该探究活动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实验创新和改进
1.实验材料由大小差异不明显的花生改为大小差异非常明显的番茄更为形象直观。
2.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本次探究实验的目的。
3.本实验由长度测量改为使用电子称进行重量测量。
4.辅导学生按照规范操作要求测量、读数和记录,并绘制曲线图。
5.提示和引导学生进行定向观察和有序操作。
6.教师着重对实验的中期、后期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或出错的环节进行针对性比较强的指导。
7.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和现象进行科学总结概括。
三、实验过程
基本环节和方法:创设探究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分组自主探究观察、分析、讨论总结、质疑、解疑。整个环节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主要起点拨的作用。
创设探究情境:课前展示一些生物变异的资料,引起学生对变异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变异”。
提出问题:番茄果实大小存在着变异吗?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假设:让学生试着作出假设――番茄果实大小存在着变异。变异的原因有学生认为是基因组成不同,也有学生认为是环境条件不同,分析这两种情况的假设。
师生讨论并制定计划。
提示学生注意:材料随机选取;用电子称测量重量,单位以克计。
分组自主探究。
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时易兴奋而忽略记录数据,教师要不时地提醒学生及时准确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各组完成情况选择绘制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和大小番茄果实平均值,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可以看出,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小番茄的平均重量都小于大番茄的平均重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
得出变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物质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品种的番茄果实有大有小呢? 假设把大番茄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与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相比,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把小番茄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与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比较,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这种变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得出变异的原因之二:环境条件不同。
让学生找出大小两个品种番茄重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及分布范围,引导学生分析:同一种番茄果实重量不同是环境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但是,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小番茄或大番茄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得出: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的原因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进一步引导分析:这些变异能遗传吗?
引导分析讨论问题:
(1)把大番茄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变小;把小番茄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变大。这种差异是什么引起的?学生不难得出这种变异由环境引起。
(2)上述环境引起的变异能否遗传?如果把结出的这两种果实再种到相同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又会怎样呢?
四、实验小结
这一节实验课,你有哪些收获?得到哪些启发?还有什么疑问?学生小结,教师给以鼓励性评价和点评实验小组。
五、实验效果
1.选用的材料贴近生活,从生活中随手可得。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实验教学
一、生物实验课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一轮基础课程体系中的生物学课程是为提高未来一般公民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而设置的,它和物质科学、天文、空间和地球科学等一起,构成了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基本科学教育,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课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这些实践环节对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围绕课程总目标中“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新课改预期目标实现的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活动建议,为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科学方法,也为关注学生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实验的过程即是文化知识的复习运用与实践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过程。
二、目前农村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
首先是对生物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导致:
(1)用于生物实验教学的专项经费不足,好多农村学校实验条件差,设备缺乏,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生物实验室或生化实验室合用一间,教师难以正常开设实验课。
(2)生物课全部被安排在早晨第四节课和下午两节课上,且其在学科中排名极底,一些生物本科专业毕业,业务素质较强的优秀教师纷纷转行。很多教师不是生物专业毕业,存在现学现教现象,没有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未掌握中学生物实验课的类型、内容要求、基本方法和操作,因此实验课基本上不能开设。
(3)由于生物实验课的准备工作量大,课时量不足,大多数地方每周排了两节课,开两年。加上一些教师思想上重视不够,教学中怕麻烦怕失败,往往以教学进度紧张为借口,将本来有条件做的试验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试验也不补充,或随意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用放录像代替基本实验等。
(4)现在虽然教材有了大的变化,但作为检查教学效果的评价制度还未跟上,考查中还很难评价学生真正的实验技能,使得一些实际操作技能确实强的考生与平时基本上不做实验的考生应试时并无多大的差别,这样客观上助长了一些教师教学中在黑板上讲实验,一些学生一到考试前就背实验的错误倾向。
三、强化生物实验课教学的建议
(1)生物教师要向学校领导多讲讲生物实验课在培养,普及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努力赢得学校领导经费方面的支持,丰富教学必须的一些仪器、药品和用具。如显微镜、载玻片、滴管、酒精灯等,从而给学生充分创造实验的机会。
(2)因为好多小学受师资和设备的限制,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以前接触实验的机会并不多,七年级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务必先让学生参观实验室,观察实验室内的设施,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可利用多媒体或实物表演,为学生提供不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所带来危害的事实,进行安全教育,以使学生从中领悟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要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结合实物,对一些常用仪器的名称、性能和用途做简单介绍,组织学生集中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等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内容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教学秩序,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要分工合作,每2~6人分为一组,设小组长、记录员、实验员和汇报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织,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负起每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独立性,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必须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也可让学生换组合作学习,以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以培养科学实验的协作精神。
(4)不管是生物专业教师还是兼职教师,应提前一个月备好课,因为新教材中的一些实验需要课下长时间提前准备。
(5)对实验课的总结不仅包括填写实验报告册,更重要的是分析和关注成败,要及时找出不成功的原因。
(6)根据实验课类型,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如探究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一般步骤,设计实验方案时要特别强调如何控制变量,如何对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而验证类型的实验,则更注重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实验技能的训练,实验原理的分析和实验方法的指导
(7)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生物课外活动探究小组里面,通过一些如比较潮湿肥沃和干燥贫瘠的土壤环境中蚯蚓数量的多少的课外探究等活动,从而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和认识活动,使学生从小就知道未来的学习活动将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随时随地自己可以去获取。
(8)在实验课教学中,务必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容许学生差异的存在,要能容忍失败。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提出很多新奇古怪的问题,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创造的 潜能。如有的学生学完显微镜的使用一节后就萌发自制简易显微镜的念头,这时教师一定要给以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能力的提高会使个体更好的获取知识,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卢文祥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中小学教材课程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