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就业率

就业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6 16:02: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就业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就业率

第1篇

论文摘要:塑造大学生就业力,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让大学生谋求人生发展的必由之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层面提出塑造“就业力”、提升“就业率”的具体路。作者结合工作经验,措施。

就业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从而胜任工作、保持工作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就毕业生个人而言,就业力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它的基本内容是毕业生个人的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身的专业素质;第二,适应、胜任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第三,个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许多单位感叹需要人才却难以找到理想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求职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难,于是出现了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鸿沟。造成这种供需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和毕业生自身因素两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力不强。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应按照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标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塑造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以有效提升高校就业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层面提出以下措施。

一、利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效开发学生就业潜能

学分制使学生拥有更多选择课程的自由,如果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将很难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导致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存在盲目性,使得学习缺乏动力,涉猎知识的结构失衡,适应社会的能力弱化。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助于寻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贯穿大学生活四年:一年级为试探期,应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他人,发展与他人沟通的人际技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及爱情;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测评,帮助每一个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初步制定出符合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努力目标;三年级为冲刺期,通过和学生讨论相关的专业出路、行业现状、职业知识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了解职业环境、职业常识和职业前景,通过用人单位调研、岗位体验、网络查询等方式进行职业探索和实践,从而为自己在校期间的成长与毕业时的求职就业意向打下基础;四年级为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都基本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时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学会制作简历,并就面试技巧的细节进行实战演习。对学生就业心理、社会角色转换心理进行调适和疏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生涯目标。大学四年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不断地督促挑战自己,明确大学生活的目标,帮助其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人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模拟面试,锤炼求职智慧

模拟面试活动旨在通过逼真的模拟招聘程序,帮助学生感受职场招聘气氛,提升其求职技能。模拟面试是近年笔者开展就业指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开展好模拟面试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实际锻炼。对模拟“应聘者”来说,这一次难得的模拟机会,为将来真正的应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那些从未在公共场合露过脸、上过阵的学生来说,第一次的实际锻炼将可能使他终身难忘。对于观摩的学生,会无意识地进人“应聘角色”,思维跟着模拟面试的全过程而运动,并在每一个环节上设身处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应聘者进行对照,进而加深对“应聘”的认识与理解,达到锤炼自身求职智慧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利用模拟面试对学生的简历材料、着装打扮、言行举止等进行一对一的点评,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业务技能和素质训练,提高他们的就业本领。

三、实施分类培训,增强就业技能

不同的大学生其个性、爱好、特长等都不尽相同,他们对未来自我的职业定位、发展方向的认识也必然不同。了解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是实施分类指导的目的。云南师范大学每年学生三年级时都开展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及毕业生一对一访谈,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指导,具体有: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动员和鼓励他们进一步深造,报考研究生,实现人生更好的发展,同时为他们积极分配考研指导教师,邀请研究生交流考研心得和经验,为考研学生解读当年的考研政策和技巧,解答他们在考研复习中的疑难问题;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成立自主创业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宣传国家和学校有关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对于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同学,联系相关政府部门的专家以及历届成功校友为他们开设专题讲座,引导他们积极复习备考;为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多种师能基础培训和实践机会,积极开展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POP、排笔字培训,组织多层次的课堂教学比赛和课件比赛,聘请专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为学生提供教育见习基地;对于立志投身于企业的同学,利用实验室等条件努力为他们提供模拟实战的平台,提高其就业技能;对于班级后进生,认真帮助他们分析现状,指导他们抓住机遇,及早签约。本校在毕业期间实行“导师双导”制度,毕业论文的导师一方面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就业。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质量,还邀请专业人力资源培训公司为学生开展核心职业竞争力培训,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核心职业竞争力。

四、组织就业技能比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就业技能是学生的就业之本,通过就业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是笔者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常规活动。组织就业技能大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本领、切磋技艺的平台,已经成为激励学生成才的重要手段。技能比赛包容范围广阔,可以有效地与专业相结合,同时可以将个体参赛与团体参赛相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通过组织说课、板书、英语口语、计算机录人、书法、演讲、模拟经营等技能比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弥补。组织技能比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主动与用人单位、人才机构对接,积极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核体系引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以达到培养实用的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

五、重视求职礼仪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第2篇

高考成绩即将公布,考生和家长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如何选专业、填志愿,而就业前景的好坏自然成了重要的参考指标。近期有人抛出“中医毕业生只有10%低就业率”的论断,令一些本来对医科、特别是中医颇有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心里多了一份疑虑:上不上医学院、报不报中医专业?

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否真的低到10个只有1个能对口就业,10%就业率的数据是否权威可靠,当然可以讨论,但是中医专业毕业生大多改行就业这一现状,恐怕绝对属实,无需质疑。至于毕业生纷纷改行的原因,或许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的归咎为以下两点:其一,是大学生的眼光太高,不肯基层就业;其二,社会上中医需求不大,容纳不了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然而现实的情形恐怕并非如此,甚至恰恰相反。一方面,随着国人对于健康的重视,以及对于中医理解的加深,中医的需求应该说正不断的增长,不少基层医院甚至大型医院也确实存在着中医的缺口,按说,这些人才缺口与中医专业毕业生应当一拍即合才是。

那么,何以还会发生中医专业学生九成改行的怪事呢?现实的情形是,尽管中医专业的大学生拿到了学位,但是,要真正在中医专业上有所心得和建树,并成为上得了手的专家,当然还需漫长的积累和历练。某种程度上,学中医就好比是煨鸡汤,只能“小火慢炖”,而不能“大火快煮”。于是,中医专业的大学生即便是进入了基层医院,在可以预见的十年甚至数十年之内,职业的发展却将难见着天日。就以报道中的那位基层医院就业的中医学生为例,每月700元的月薪,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实在是有些寒碜,假如作为起薪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相比其他行业的加薪机会,以及三十多岁便能成为骨干和主力的职业发展际遇,中医科医生显然只能望尘莫及。然而,同样是年轻人,中医医生也同样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也同样需要维系体面的生活,这连支付房租口粮尚有缺口,甚至还需举债的工作,实在是与年轻人的发展梦想相去甚远。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中医专业的毕业生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基层医院的中医职位,却干不了多长时间,又选择了辞职。

或许有人会责怪这些年轻人耐不住寂寞,难成大事。但是放在社会对于年轻人“快速成功”的巨大压力,放在整个社会都涌动着的浮躁心态下的背景下,我们恐怕还需正视现实,尊重并理解这些年轻人的选择。笔者有位朋友,本来在一家大医院当中医,尽管不舍专业,但为了生存和发展,却还是选择了收益更大的医药代表职业,如今,发展不错的他非但没有后悔,反而庆幸于当初的选择。

不难看出,中医专业就业率低至10%,恐怕既非学生眼高手低,也非社会需求阙如。讲求“大火快煮”、快速成功的社会风尚与必须“小火慢炖”的中医职业之间的水火难容,恐怕才是背后的真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求解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乃至国内中医职业发展这一命题,当然必须直面上述命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而为中医专业学生及中医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则无疑是一个必要前提。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工作 就业率 就业质量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因素,大学生就业既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又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但牵动着广大毕业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我国自1999年开始,有关部门首次公布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2003年,教育部又将学校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就业率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统计并向社会公布各高校、各专业就业率,可以利用“就业”这根指挥棒来引导高校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使办学更加面向市场,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进行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就业率并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单纯从学校的就业率的数字上是很难看出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供需比例与专业特点等。单纯追求就业率也导致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也采取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段,这实际上是我们片面追求高就业率而不关注重就业质量的负面结果。如果把就业工作看成一个苹果,那么就业率就是苹果的表皮,而就业质量就是苹果的果肉,苹果的果肉是决定苹果是否美味的实质性要素,在就业工作中,就业质量就是就业工作的实质性要素,反映了就业的优劣及层次。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又达到了一个高点,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压力很大。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除了要求各地和高校继续大力推进就业优质服务,确保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也首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可见,就业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就业工作的一个新标准。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失衡。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无市场需求、无市场竞争力等原因造成。要想改变现有的状况,各高校应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到就业工作的手段、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双提升。

一、确立适合各高校自身特点的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断改进和完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专业设置上,除开设全国就业市场有需求的专业外,还应兼顾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既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又重视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及初步掌握第二门外语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构建就业指导体系

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并最终实现充分就业的教育环境。

(一)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近些年来,很多高校都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这种就业观在单纯考虑就业率的情况下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就业质量”这个角度考虑,这种就业观是片面的。虽然现在毕业生有业不就的情况仍很普遍,“两高”(即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用人单位要求高)和“两不”(即不准备就业、不签订就业协议)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但我们也要看到,更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已开始考虑就业发展空间,他们积极就业,但他们并不盲目就业,他们对自已的第一份工作并没有过高的期望,他们选择先就业,在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后再择业,他们慎重就业,在选择工作时,他们会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工作不好找,合适最重要”已成为很多毕业生的就业心声。因此,高校在开展就业工作时,除了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攀高,盲目挑剔,现实合理地选择职业发展道路,还要引导学生在就业时关注企业的发展空间是否与自己的需求相匹配,只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毕业生才能有更好的就业前景,才能够保证就业工作的稳定性。

(二)把就业、创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和整个培养过程,做好学生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工作主要是提供各类工作机会的信息及招聘会信息,组织各类校园招聘、主题讲座,但对学生就业服务及就业咨询关注比较少,这实际上是“授人以鱼”的方法。学校的资源有限,联系的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对于学生而言是“僧多肉少”,并且众口难调,很难让每名学生都满意,往往也达不到学校预期的效果。但如果我们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再加上学校提供完整的信息体系及指导,就业工作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从学生刚入学开始,分阶段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和训练。从大一到大四,每学年由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开设就业课程,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在择业过程中能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提供择业技巧指导。面临就业选择的毕业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在就业供需见面过程中,往往比较拘谨,甚至手足失措,从而错失良机。就业指导部门应对学生简历的制作到面试技巧,安排专人予以指导,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择业能力。

(3)为每位学生建立就业资料档案,开展 “1对1”的就业咨询与指导。结合每名学生不同的生理特点、兴趣爱好、职业能力倾向、个人特征及家庭背景,建立个人就业资料档案。有了详细资料,就业指导人员就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很多学生在大四之前根本不关注就业,进入大四之后,就业之于他们也只是个名词,真正自己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工作自已能够争取到,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而“1对1”的就业指导在此时尤为重要。

三、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建立实训、实习、社会实践基地,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使他们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培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正确处世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以及与相应的社会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参与实践、经受磨练,可以使学生提高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障碍的心理能力。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开始从事各种兼职工作,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因为能够把握住兼职和实习的机会是未来求职成功的关键。在实际的工作中,人事部门更愿意聘用一个已经和未来同事相处和谐、熟悉工作流程的人,而不是一只什么也不懂的“菜鸟”。实习期间和同事一起吃饭、聊天,不仅能够学习怎样和同事相处,建立互信,同时也能观察自己是否适合所实习的职位和行业。实习和兼职工作能够使得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同工作实际中的差距,找到弥补缺失的方法并且确定努力方向。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家长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影响高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因此,高校只有以培养有市场竞争力的毕业生为目标,建特色学科、育特色人才,拓宽就业市场,创新就业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确保就业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12年4月13日第18 版

第4篇

任占忠(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首先解决定位问题

大学生求职方向与社会需求如何协调,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问题。“有业不就”似乎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总体局面是供需两旺,但供与需却存在着不相匹配的问题。在尚未落实工作的大学生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业不就,一种是无业可就,前者所占比重可能更大一些。现在,确实有一部分学生不怎么挑拣也找不到工作,但也有相当一批学生因为待遇低,工作不满意而有业不就。大学生应该是100% 的就业率,北京市500 万流动人口都能有活干,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除了心理素质不好、能力不行、方法不对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定位问题。如果能给自己诊断好,就应该是100% 的就业率。

王长江(浩竹猎头总经理):年轻人缺少百万年薪者的定力前一段时间我做过一个统计,我们人才库中年薪超过100 万的人,现在大概有近1000 人,在分析他们特征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很有定力。现在的年轻人有点急功近利。而成功人士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很少跳槽,多数在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岗位上工作至少8 年以上。在中高级人才中三到五年跳槽的人都属于频繁跳槽者。有的人很聪明,悟性也高,但他们静不下来,在一个单位做的时间总长不了,能力看似有了,但经历很少也不深入,最后跳来跳去都跨不出他的原先层级,他们都太浮躁了。太浮躁的年轻人还有一大特征就是责任感不强。他们在离职时甚至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走人了,这样的人用人单位当然不敢录用他。在具体做事的时候,缺乏责任心的年轻人,很多时候是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做多少事,不会主动地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也错过了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

储凤鸣(铭仁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大学生求职存在四大误区

一是自我期望值过高。不少大学生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问不费吹灰之力,伸手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们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自然择业困难。二是有过多的物质要求。许多大学生过多考虑物质条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还讲究住房、奖金等林林总总的物质享受,用人单位稍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便潇洒地“移情别恋”。三是迷恋大型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到大型企业去干,才能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因为大型企业具备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机遇好,福利好,工作稳定,而小企业只有那么几十或几百号人,资金不雄厚,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了。四是追求热门职业。行政、人事、财会是大学生追求的热门,可毕竟僧多粥少,人才济济。而一些冷门职业尽管急需大批人才,但问津者寥寥无几。这样,在人才市场就出现了“热门难进,冷门更冷”的怪现象。

武闻声(翰海咨询顾问公司CEO、资深职业指导师):

第5篇

关键词:艺考热;就业

艺考的全称为艺术联考,就是指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教育部备案的各大艺术院校,或者各大院校的艺术系对于高三艺术生举行的一次综合的专业考试。艺考生通过艺术联考考取院校专业合格证,参加高考达到文化课分数即可被录取。甘肃省的艺考热,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升温中。据统计,2012年,甘肃省报考普通高校艺术类考生共计21533人,比2011年增加了2234人。2013年,高考艺术类报名人数共计26193,比2012年增加1582人。艺考热一直处于不断升温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课分数要求低。对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选择通过艺考这条途径上大学,是艺考热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考生家长认为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进入大学很难,报考艺术类大学只要专业通过,文化课分数线就会低100多分。而即便补习一年,文化课要想提高100分也很难,所以艺考绝对是上大学的突破口。(2)各高校招生名额增加。1999年开始,国家放宽了高校的招生计划人数。直至今日,甘肃各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仍逐年递增。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1998年音乐类招生人数:师范类27人;表演类15人。2013年音乐类招生人数:师范类47人,表演类73人。人数是15年前的3倍。不仅每所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从2000年后,全省新增的艺术类院系有8所之多。从1998年艺术考生7∶1的录取率到今天省内为1.7∶1 的录取率,也是艺考热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之一。(3)农村考生的比例大幅提高。近些年,农村考生的比例大幅提高。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跳出农村,从事更高尚、更安逸的职业。农村的艺考生成为艺考大军的主力军。陇南武都二中,2012年,毕业学生1170人,其中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有436人,占总人数的40%。2013年,艺术类报考人数26193人,其中非兰州本地考生的人数是235703人,占总人数的90%。(4)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名目繁多。目前社会上艺考培训名目繁多,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多数都打着“名师上课”“快速提分”“专业速成”“协议包过”。各地有固定的老师专门向培训机构输送学生。每个学生基本都要参加长期(5个月)的培训班。每个人8000~10000元不等。临考前学校还会建议学生参加考前集训一般这样的集训费用5000~8000不等。考生不及格者学校还会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向学生推荐“协议包过班”费用50000~100000不等。基本上一个考前培训结束后,一般的培训机构利润为100000~500000不等。(5)各中学为提高升学率,使学生“被艺考”。应试教育的压力使普通高中的好坏由升本率来体现。甘肃省各地的中学在高中都设有艺术班。这些艺术班中除了一小部分是特长生外,大部分都是受老师们动员参加艺考的。这些学习成绩不好,考大学无望的学生被单独编班学艺术。有些学校在艺考结束后还会根据艺考结果,将通过艺考和没通过艺考的学生重新分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艺考已成为学生通往大学的一条捷径。持续升温的艺考热实际折射出考生们渴望“鱼跃龙门”的急切心理。而全国艺术类招生人数大量增长,各种培训机构的大量出现,利润的诱惑都是艺考热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艺术类位居榜首。艺考生不计成本的考试,上学。但到最后前途竟如此渺茫,面临无法生存的窘境。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6篇

【关键词】最低工资;就业率;中部地区;青少年

一、引言

2004年,中国政府颁布《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地方政府至少每两年提升一次最低工资,并且加大对采用低于最低工资的用人单位处罚力度。此后,许多省市开始频繁调整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对就业率的影响一直是一个是国内外学术界充满争议的论题。从已有文献来看,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十分微弱甚至没有显著影响。Moore(971)检验了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失业率的影响,得出了进入20到24岁之后最低工资对不再影响青少年失业率的结论。另一种观点以Card和Krueger(1993)为代表,认为最低工资对就业有显著的正效应。而Neumark和Nizalova(2006)提供了完全相反的观点。类似的,国内学者也没有得出一致结论。马双等(2012)发现最低工资每增加10%,企业雇佣人数将显著减少0.59%。Ni,Wang 和Yao(2011)发现最低工资总体上对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不同经济地区会产生不同影响。

梳理以上文献,发现国内对最低工资的研究没有将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执行以后这一时间段单独选取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选取也存在宏观及微观之分,导致最终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假设2004年规定颁布以来,最低工资会产生显著影响,并对2004-2011这一时间段的数据进行研究,试图获得更具现实意义的结论。

二、实证检验

1.模型描述和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健康调查(CHNS)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宏观年度数据库以及各省市年度经济数据库,将2004到2011年的9个代表省份的个体微观与省级宏观数据进行合并,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模型识别采用预先设定(Neumark,2001)的方法,建立动态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

模型采用的预先设计的方法要求不受数据库影响的情况下选择解释变量,从而减少由于不同作者的主观性对模型造成的影响。但是,最低工资政策的执行力度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我们选取了2004年以后的数据,假定2004年《最低工资政策》出台以来,最低工资的实施力度显著加强,却依然无法排除雇员无法按规定领取最低工资却依然在工作的现象,这将会影响对回归结果的说服力。

2.回归结果分析

(1)最低工资对全国范围内和中部地区就业率的影响

公式(1)回归结果显示,当期最低工资与滞后一起最低工资对就业率有相反影响。全国范围内,当年最低工资每增长1%,就业率显著增长14.5%,而前一年滞后效应导致就业率显著下降13.2%。就中部地区而言,当年最低工资弹性为0.2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以解释为中部地区较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最低工资的执行力度更强,而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政策实施前拥有更大的低于最低工资的劳动者群体,因而政策效果更为显著。这一结果也暗示了最低工资政策对提高就业率具有短期性影响,长期来看并不有效。

(2)最低工资对不同年龄段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

公式(2)回归结果显示,最低工资对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影响更大。并且,随着劳动者年龄的逐渐增加,最低工资对该年龄段就业率的积极影响逐渐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年轻劳动者由于工作经验和技能上普遍低于年龄大的劳动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工资较低,因此受最低工资政策的影响大。

3.稳健性检验

为了排除由于研究时间选取的任意性对回归结果稳健性的影响,本文对除2004年以外年份的数据重新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当年最低工资对就业率依然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滞后一期最低工资依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认为回归结果在2004年以后的不同时间段内保持稳健。

三、结论

观察回归结果的系数可以发现,2004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当年最低工资对就业率影响显著,弹性为0.145。中部地区的政策效果影响更大,弹性为0.203。对不同年龄段的就业人员来说,从15~24岁到55~64岁年龄段,弹性从0.452下降到0.086。最低工资对年轻人就业率的影响最大。最低工资的滞后效应为负效应。综合以上观察结果可以认为,最低工资对就业率主要影响为积极地促进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Fang, Tony,Lin, Carl,2013, Minimum Wages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7813.

[2]马双,张拢朱喜.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2(5):132-164.

第7篇

【关键词】中职护生就业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83-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的做法得到大力推行,但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单位在用人上盲目追求高学历,使本该由卫校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改由大专以上学历者承担,从而导致中等卫校毕业生面临着虽然专业对口就业领域比较广,但现实就业却不容乐观的处境。例如,2006年年底,我国共有护士142.6万人,卫生部发言人表示,我国临床一线护士严重缺乏。中华护理学理事长黄人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护士占总人口比例为5%,而我国只有1%。在缺少数百万名护士的情况下,一些中职护生却仍然就业困难。那么,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可以从哪些途径来提高他们的就业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五方面入手。

一 分类型教育,注重学生特长的发展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循规蹈矩,科科成绩好。但现实却不会如此。学生从入学起就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学生中有的成绩很好但表现平平;有的成绩平平但表现也平平;有的成绩不好但是表现突出…… 按照学校的标准,部分学生是不能划分到好学生之列的,但是他们走上社会后却往往不是最差的,甚至在某方面还非常出色,这些都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例如,韩寒,他数理化成绩很差,但这并不影响他写出全国畅销书《三重门》,如果一定要用“全面发展”来阻挠“个性发展”,教育就失去了挖掘这位新青年作家的机会。在笔者学校,这样的学生有很多,专业课方面可能只算过得去,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有一般同学所没有的才能或兴趣。又如,2007年,在全市卫生系统的文艺演出大会上,一名同学担任了主持人之一。她口才一流,临场应变能力非常强,给现场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恰好用人单位也需要多才多艺的员工,因此,这名学生毕业后,顺利应聘到了一家三级医院工作。

这样的事例并不显见。也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分数以外的才华不容忽略。对学生进行分类型教育,注重学生特长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从而为以后的就业做良好的铺垫。

二 充分引导,注重技能大赛的参与

2009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一直参加市、省、全国的各项技能大赛。大赛之前,学校要做充分的准备,参赛选手要进行几轮的选拔:先由学生进行广泛的报名,在经过一些系统训练之后,学校会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首次选拔。选拔的方式是校内比赛,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即使有部分同学落选,但她们能得到获奖证书,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和肯定。第二轮的选拔在市赛之后,学生同样通过比赛进行筛选,由此留下的学生会参加省赛和国赛。虽然竞争是残酷的,但是在竞争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抗压能力也明显增强,而一些证书的获得也是他们以后找到满意工作的砝码。

通过调查,参加技能大赛获奖的同学,绝大部分都留在了三级医院工作,工作状况令人满意,这说明并不是中职护生很难找工作,而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一些技能学生拥有多少,如果大家能充分参与到技能大赛中,收获应该是立竿见影的。

三 仔细观察,注重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防范

当前社会,中职护生有许多的就业心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好高骛远。许多中职生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期望值太高。一些学生实习时都是在大城市、大医院,在熟悉了大医院的情况之后,就给自己定下了非大医院不去的目标,总希望一步到位。

(2)自卑。许多中职生对自身的容貌、身高等方面条件不是非常满意,加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很多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网络对此类事件的报道也层出不穷,中职生潜意识中就更加贬低自己,加剧了他们对前途的担忧。有些人甚至不敢参与竞争,陷入了不战自败的困境。

(3)依赖。部分学生毕业时不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而是依靠父母的关系去找工作,在学校时不好学习专业知识,也不加强思想素质锻炼,就业时往往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护理工作岗位要求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要求很多护生都不能适应,甚至感到惧怕,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就业心理的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好高骛远、自卑、依赖”的心理困境,转变为“务实、自信、自立”的良好状态,只有在他们拥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时,他们才能独自面对现实,迅速适应新的事业环境,出色完成角色的转换。

四 放眼未来,注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国对教育和就业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国家不再承担高等教育费用,不再为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岗位,而是转变为大学生自主择业。中职生也不可避免地面对此状况。

各项研究发现,学生能不能成功就业,能不能在将来事业上取得成功,核心原因不在于有没有需求,而在于能不能认清自己、认清行业,做到个人与职业的良好匹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需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实现自我的准确定位,尽早地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于职业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增强其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五 明确目标,注重护士资格证的取得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众多用人单位都需要护生持证上岗,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护生在校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要取得护士资格证书。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之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转而探讨与中职学生相匹配的教育方法。在日常学习中,要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在学生有兴趣的前提下让他们掌握专业和实践知识,这也可以大大减小他们回校后那半年的学习压力,从而提高护士资格证取得的概率,为以后成功就业增加砝码。

总之,就业率是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我们应通过各种努力使中职护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8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面临的突出社会性问题,文章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提出了提高和稳定毕业就业率的途径和方法,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一、背景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余万人,而往届未实现就业的也为数不少,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下岗登记800万左右,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万左右。这些数字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就业率仍然有待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提高和稳定大学生就业率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

二、影响就业率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因素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

1.社会因素

(1)人口众多,劳动力规模庞大。根据国务院2004年发表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预测,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还有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特殊的国情使得就业环境日趋紧张。[2]

(2)大学扩招政策。大学扩招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作为短期的经济调节手段,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越来越趋近大众化。高校的连续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

(3)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度。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还不尽完善,传统的人事制度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户籍、人员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一些规定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申报审批手续复杂,户籍制度制约着用人单位,使它们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在一些大城市非公有制企业甚至没有进人指标。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明确的部门负责,责权不清,就业政策相互冲突,许多毕业生就业政策难以实施。

(4)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以前,国有企业是我国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但目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轨改制时期,其生产经营还尚未走出困境,保持持续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再加上下岗职工的压力,它们不可能拥有太大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它们需要大学生但接收大学生的数量十分有限。

(5)用人单位用人不规范,存在就业歧视。目前社会普遍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增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学历歧视,博士、研究生抢手,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不在考虑范围。事实上,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是不相等的,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就业中,还存在着户籍、性别、经验等的歧视,尤其是女性要经历怀孕、生育和哺乳的过程,一些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经济效益拒绝招收女性,这给女性求职带来很大的障碍,也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6)各地区需求毕业生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接收毕业生的数量会多些,反之就很少。从各地就业需求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需求大,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积极性较高,而在广大基层和西部需求的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在专业上理工科相对比较好一些,而文科专业毕业生需求相对较少,造成文科就业率比较低。

2.学校方面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高校为了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增加热门专业和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导致这些专业重复建设,而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紧跟市场的需求,加大调研力度,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率。[2]

(2)就业指导不全面。很多高校没有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指导,让学生从入学起就逐步树立就业观念,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科学地利用大学的宝贵时间;或者有的高校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就业指导老师业务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校时学习盲目,对自己没有长远的规划,综合能力不强,毕业时没有竞争优势。[3]

3.家庭方面

父母的认识观念传统保守,认为孩子大学毕业获得高学历后就能有高收入。而高校学生所需要的教育投资又比较高,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大学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对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父母的偏见和家庭的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和压力。使大学生择业门槛很高,只有高待遇的工作才会考虑,而实际上自己又没有很强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择业时眼高手低,浮躁不务实。[4]

4.学生自身的原因

(1)综合素质不高。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大增,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发展片面,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5]缺少对自己的耐力、毅力等的培养,较少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学生干部工作等,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在就业市场上,复合型、双能型、创新型、外向型、经验丰富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这些人才都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有所欠缺,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很满意。

(2)择业观念陈旧。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业期望值较高。当前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与发展前景是大学生看重的重要指标,对广大基层与欠发达地方较少考虑。第二,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6]择业过程中将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看重国家编制单位,而较少考虑在工作中是否发挥自己所学专长。以在国有单位工作,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讲求实惠的功利化择业倾向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追求高收入工作,而不看重长远的发展。总体来说,毕业生期望在工资待遇高、稳定、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就业,集中在非常少量的工作上,这样就加剧了择业难度。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稳定和提高大学业生就业率,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1.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

高校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借鉴并引进欧美国家高等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围绕市场进行调研,研究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地的特色研究,开设新专业。使课程有特色,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有计划地淘汰和增加专业,保证学生接受的知识是新的、实用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

2.改变传统教学内容与形式

高质量的教学保障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因此在课堂内除传授教学内容外,还要补充大量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学习,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能将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更生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注意扩展课程内容,能从理论的讲解延伸到应用领域,从一个专业联系到另一个专业,从一个行业渗透到另一个行业,进而开阔学生就业思路;改变教学形式,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通过获取相关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引导学生利用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术,真正地将科研应用到教学之中。学生的科学研究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以课程论文形式及时关注并检查学生的研究结果,纠正研究中的错误,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将部分课程章节让学生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且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就业面试时能展现出自信、沉稳的良好素质。[7]

3.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就业指导,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一部分。建立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帮助是很有必要的。就业指导老师要结合大学各阶段的特点,给予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大学生四年学习有收获,有目标,加快与就业市场接轨并获得理想的职业。大学一年级,主要给学生提供关于本专业的特点、现状、前景和职业方向指导;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大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社团文化活动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大学三年级,指导学生关注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司的招考信息,并提供相应咨询。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与用人单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及时了解、解决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就业后,及时调查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为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8]

4.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广泛拓宽学生实践就业渠道

大、中小企业向高校提供实践岗位和工作,而学校又向企业输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广泛建立实训基地,让毕业生和企业各取所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保证毕业设计、企业考核录用环节相结合。通过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为毕业生择业开拓畅通的渠道,培养更多面向实际的应用型人才。树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观念,建立学校为主导,各系院为基础,毕业班班主任负责的就业指导体制,充分发挥教师在行业内声望高、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向社会推荐毕业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他们回母校举行座谈会并对在校生进行就业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析总结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掌握其所在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提前向社会毕业生信息,及时把单位招聘毕业生信息公布,进行网上双向选择,使供需双方沟通更便捷,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9]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实习

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看重的不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侧重的是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在校时,花大量的时间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忽略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跟不上市场社会的需要。社会实践对于大多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通过实践,不仅对以后的工作和环境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还能更好地夯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团队配合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过实践经验的学生会更加自信,待人接物也更得体,处理问题也更高效。只有真正提高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力途径。高校可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聘用理论知识和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各年级进行分层次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由创业型大学生再创造出更多的新行业和新岗位。[10]

7.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与西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开发中西部战略以来,广大的基层和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大学生要关注国家出台的“三支一扶计划”、“村官计划”等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避免盲目从众,择业功利,选择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去锻炼。降低期望值,调整心态,积极投身到西部和基层的工作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1]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edu.163.com/special/00293I4H/mycosjiuye.html.

[2]谭秀环.试析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应对策略[J].工作研究,2010,(16):64.

[3]邵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立足于择业观念的转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6).

[4]李艳彦,等.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0,

(12):52.

[5]周文.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J].宏观资讯,2007,(3):155-156.

[6]张明胜.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浅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5):74-75.

[7]徐伟,苏瑛.完善专业课教学环节提高就业率[J].中国科技信息,2006,(6):172-173.

[8]黄光许.当前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09,(23):495.

[9]尚恒志.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途径和方法[J].学术论坛,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