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6 16:02: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实验异常设置 甄别作用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2―0042―02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必修)中,有36个“活动建议”,其中至少有20个与学生动手操作有关的实验。在实验教学调研中发现,因种种原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实验不足30%。而这些“活动建议”恰恰是课程具体目标中的“能力”目标。近年来,高考生物试题的命制也凸显考查实验力度,特别是通过对某一实验的异常设置,来甄别考生是“背实验”的还是“做实验”。下面就实验异常设置对实验教学的甄别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实验材料用具的异常设置
1.1甄别实验过程中如何取材
教材中的实验材料都不具唯一性,教师在实验教材中要鼓励学生借鉴教材实验材料,因地制宜,但选取的实验材料一定要科学合理,要为达到实验目的服务。为了甄别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可进行异常设置。
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时,有意识让部分学生选取西红柿、胡萝卜、菠菜叶子等作为实验材料,最终无法达到实验结果。此时,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的认为这些生物材料中无还原糖,有的认为这些生物材料本身含有大量的色素影响了实验现象的呈现等。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该实验的取材最好是无色或近于无色的生物组织。
1.2甄别不同化学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
不同实验需要不同的化学药品和不同的剂量,学生往往对此细节不予关注,即使关注也多为死记硬背,一旦遇到具体的实验情境,可能就联想不起来。
比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借鉴2004年的一道江苏高考题,将学生分为四组,生物材料都为新鲜、浓绿的菠菜,其他实验方法步骤都相同,只是将每一组实验要添加的化学药品进行了限制(表1)。
用纸层析法将研磨后的滤液进行色素分离,四组的实验效果截然不同,第一组的滤纸条上得到层次分明四条色素,第二组的滤纸条上得到两条色素带,第三组滤纸条上无如何色素带呈现,第四组的滤纸条上得到颜色很淡的四条色素带。实验现象呈现后,大部分学生有实验失败的意识倾向。在这一节点上,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如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实验现象?难道只有第一组实验是正确的吗?通过讨论,学生认同这四种实验效果都是正确的,只是不同化学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同而已。
2 实验原理、现象(结果)的异常设置
2.1甄别对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
实验原理是做实验的理论支撑,不同的实验其原理可能不同。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原理的错位设
置,检测学生对不同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
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笔者发现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按照教材实验药品的剂量使用,在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摇匀观察。笔者有意没有指出,而是让其将实验完成,结果溶液颜色呈蓝色。在最后的实验分析中,这些学生也找到了导致溶液变蓝实验操作上的原因,但却不能进行正确解释,说明这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蛋白质鉴定的实验原理。
再如在指导学生做“模拟尿糖的检测”的实验之后,笔者给学生一道命题:有学生借助生物组织中蛋白质检测的实验原理和步骤,对刚采集的尿液进行蛋白质检测,若尿液呈紫色,说明尿中含有蛋白质。这一实验思路和结论科学吗?讨论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正确的。但当教师指出这一结论是不科学时,学生们满脸疑惑,此时,教师及时呈现一幅关于尿素分子结构示意图,当学生看出尿素分子中也含有肽键(-NH-CO-)这一结构时,疑惑顿消。
2.2甄别对现象(结果)分析能力
对教材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分析,是课标要求的能力之一。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有些学生在高倍镜下始终没有找到细胞分裂期的物象,与教材实验比较,这属于实验结果的异常。笔者让学生找一最佳视野,如实的将其视野的细胞绘制在实验手册上。课后在批阅作图时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看到细胞分裂期,因为这些学生绘制的图形以未分裂的细胞为主。但笔者没有放过这些“错误”的图示,并整理出两幅具有代表性是图,一幅侧重描述根冠细胞的,另一幅是侧重描绘伸长区细胞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造成这两种观察结果“错误”的原因。2009年我省高考生物试卷第6题呈现了此图(图1),是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此题就是通过实验结果来评价考生是否做过该实验、理解该实验的较佳案例。根据图中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分析,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正方形,说明有的细胞是根尖伸长区细胞,有的是分生区细胞;图中细胞几乎都没有处于细胞分裂期,说明取材的时间不适合或视野选择不适合。图中细胞为单层单个,说明解离时间和制片时压片力量均合适。
3 实验过程的异常设计
教材中某一实验的实验步骤的排序体现科学性原则,若将某些步骤颠倒,则可能影响整个实验现象或结果。
比如在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笔者有意识将某一实验小组解离液换成蒸馏水,但试剂瓶上的标签还是解离液。该小组学生在不知情的条件下。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步骤操作,实际上等于缺少“解离”这一实验步骤。可以想象,这组学生实验现象肯定不佳。实验之后教师当着全体学生亮出“底牌”,学生对“解离”这一步骤的在该实验中的作用理解更加深刻。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建议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设计,必须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但是现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以新课标为基础,完善实验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因此,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教学当中必须将学生的这些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心.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等因素的影响,高中化学在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实验教学并不是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来获得新知识,而是教师演示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学习模仿的状态,而不是进行思维的锻炼和创新,教师也没有明确实验教学的观察目标.甚至于一些学校在实验教学中流于形式,学生早早就知道了实验的答案,在实验之前就写好了实验报告.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注意观察实验的过程,没有掌握实验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方法和知识,导致实验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实验教学既不能深化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观察能力,这样的实验教学根本达不到教学的要求.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
1.要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
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梳理现有的教学内容,明确这些教学内容当中有哪些适合开展实验教学,适合采取何种模式的实验教学.另一方面, 要根据确定好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并制定详细的实验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当中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形式,以及实验教学过程中具体的组织形式.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应出现的情况,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也就是科学性原则、简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明显性原则.
2.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成效,必须要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兴趣.要想做到这一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验的机会,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教师可以将实验转化为动画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法,还原整个实验的过程.
例如,在燃烧实验中,教师可以将木条的燃烧与镁条的燃烧进行对比,将两种实验过程分步骤展现在屏幕上,并详细说明两个燃烧在速度、发光、烟雾、气味等方面的差异,进而总结出镁这种物质的燃烧特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燃烧的本质,也能够对不同物质的燃烧差异有一个认识,进而对燃烧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实验的过程中也要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观察实验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和完善
现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过于烦琐,不利于实验教学,因此必须对这些实验进行优化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实验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 动手能力 创造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中化工、医学、制药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1]。随着有机化学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不断增加,这对有机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实验是一种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了解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问题的工具,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2]。近年来,笔者多次承担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对教学方法和实验成绩考核方面做了一些经验总结,认为在教学方法方面:将所学实验内容和科研及当下社会问题有效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在实验成绩考核方面: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操作考核和做好课后实验总结督促学生的每一个实验环节,有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一、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详细阐述所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不是简单地照搬,照读书本上简单的目的,要深入扩充该实验的重要性,扩展应用领域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而受到良好的科技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浓厚实验兴趣。例如:在学习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这一实验时,首先介绍学生日常熟知的各种茶叶,然后提问茶叶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随后引入学习的主题一咖啡因。然后具体介绍咖啡因在茶叶中所起的作用,比如: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集中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和利尿等作用,它也是复方阿司匹林(APC)等药物的重要组分[3]。告诉学生适量饮茶对人体是有益的。同时要告诉学生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咖啡因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会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从两方面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咖啡因。因此,有效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可以继续引申,很多中草药活性组分大部分也要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可以再举例,如: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紧接着自然提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者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一切和实验相关的人、事、物,不断向学生传递实验的正能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善于创造,更要珍惜每一次实验。这样有意识地把实验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不仅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验考核方面
对学生实验课程学习进行考核,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实验中我采取了课堂考核、课后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第一部分是课堂考核,包括签到、操作考核、签退、产率考核等。签到即每一位学生按照学号依次签到,排除代签名;此外,实验过程中不定时检查操作是否规范;最后,实验做完之后需要签退,即学生实验完成后需到老师处按照先后顺序登记,这里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效率、合成的产品及产率和仪器的后处理。第二部分是课后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的每一次实验的预习情况、实验完成的报告撰写情况,其中每个人还要写实验总结,字数不少于一百五十字,主要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分析。最后期末考核包括实验基本理论方面的笔试与基本操作综合评估。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而且促使学生更重视有机化学验课。
通过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的探索,笔者将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以期实现化学实验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与时俱进,这对从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4]。
参考文献:
[1]王志伟,张田梅.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29-30.
[2]马祥梅,王斌,张晓梅,邢宏龙,何杰.关于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10-111.
关键词:化学实验;有效教学;实验策略
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课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活跃的心理成分。高效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化学实验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在各方面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化学实验课上的知识、方法去去解决眼下的实际问题,并能对后续的学习及终身学习有用。
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意义
化学实验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化学实验因其趣味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仅在感官上强化了化学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而且这一情感必然导致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强烈兴趣。而兴趣能推动学生积极寻找能满足他兴趣的事物。因实验而产生好奇,因好奇而去探索,因亲身探索获得知识而产生成就感,进而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并将自己所得知识迁移至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所获得的相关知识,不仅会记忆深刻,而且会积极去了解现象发生的原因,因此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学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探索模型,使知识的获得成为内部认知过程,教师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激发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更大的满足,这正符合美国新课程改革倡导者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二、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不仅要知道怎么做,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习得知识、获得方法、提高能力,也让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1.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有效教学,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不能因图方便而少做甚至不做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能做的一定要想方设法完成,必要时补充一些实验或对实验进行改进或拓展。
2.学生有效参与实验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化学实验中的主角,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学生要积极有效地参与实验、设计实验、动手实验、体验实验、分析结果,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学习。通过观察和思考的结合,动手和动脑的结合,由现象到本质,强化研究性和探索性实验教学,探索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1)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
演示实验紧扣课堂教学环节,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通过演示示范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课前认真做好预实验,研究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课堂中实验操作的规范、熟练,实验成功,现象明显以及教学时间的计划掌控。同时要注重实验的教学性,或教师、学生边操作边解释说明,或学生操作并说明。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教师尽量到学生中去,以便能更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思考该实验设计的原理,并尽可能地优化实验,做到思维发散性,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教学
化学的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利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和试剂,亲自动手,独立完成的实验。分组实验可以在实验室完成,也可以在插入教学环节中完成。要在分组实验中实施有效教学,在实验前一定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所需仪器、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并经缜密思考,得出结论。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并总结。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自发生成,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历久不忘,教学效果自然高效。
(3)做好实验的开发与拓展,使实验根植于生活
对于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优化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对同一实验目的进行探究,也可以将化学实验延伸到课外,适当安排家庭实验、自主实验,让化学学习走进生活,使学生养成探究的欲望。如,高一化学(必修1)中的粗盐的提纯、一定物质的量的溶液的配制、淀粉胶体的丁达尔现象、金属与酸的反应、纯碱和食盐的区别等实验。这些实验的仪器和试剂易得,让学生“常回家做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向成果的转化。
综上所述,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索过程中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和体验,学生不仅记忆深刻,并且因此产生成就感,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教师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倾情投入而不断提高课堂质量,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继续探索以及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桂丽.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教育研究,2010(7):23.
[2]吴志惠.谈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方法[J].化学教与学,2010(2):22-24.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新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4.
关键词:理性精神;理性方法;理性态度;理性感性结合;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5—003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通常所说的理性包括理性精神、理性方法和理性态度3个方面,课堂教学应坚持理性,关注理性与感性结合。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主要从3个方面来体现理性的指导作用。
1 用理性精神指导教学设计
用理性精神指导教学设计具体体现在:设计好逻辑主线,讲究逻辑,注重质疑、求真、创新,冷静思考,精心构思等方面。
1.1设计好逻辑主线
逻辑主线决定了一节课的基本布局,也可以称为基本逻辑。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设计好逻辑主线。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基础等是设计逻辑主线的主要依据。
例如,在“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二部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设计了如下的逻辑主线:
从学生已有的浓硫酸的知识经验和研究无机物的一般思维方法出发,激发学生的旧知,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怎样验证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怎样验证浓硫酸是否具有酸的通性?怎样验证它具有强氧化性?……通过组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预测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再通过解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使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让学生体验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思维确定硝酸氧化性的探究实验方案,强化“激发疑问-猜测现象-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基本实验探究模式,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片段如下:
[激发疑问]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能被浓硫酸氧化。铜是不太活泼的金属单质,也具有—定的还原性,那它能被浓硫酸氧化吗?如果能,是不是更能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你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去推测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产物吗?
[引导预测现象]反应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引导设计实验]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推测?采用怎样的实施装置?怎样操作?
在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组织、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结论,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整节课以“问题链”为主线,进而设计相应的“活动线”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认知。力求整体脉络清晰,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使整节课的逻辑结构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1.2引导学生冷静思考,讲究逻辑,注重质疑、求真、创新
理性精神的精髓是:勤于思考,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冷静、客观,超越情绪,崇尚科学,讲究逻辑,重视实践,敢于质疑,勇于变革。在设计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冷静思考,讲究逻辑,注重质疑、求真、创新。
例如在上例中设计出实验方案后提出问题:“对这个实验方案你有什么疑惑?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
在观察到浓硫酸与铜反应有黑色物质生成后这样引导学生:“实验过程中会产生黑色的固体,这个黑色的固体是什么?怎么验证?”“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发现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最终完全溶解,怎样解释这个现象?最终产物应该是什么?”“如果有些黑色物质始终不溶解,又怎样解释这个现象?最终产物应该是什么?”要求学生可以在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讨论,也可以到实验室继续实验探究。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寻找实验方案的优缺点,进一步优化实验,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你能用生活经验或设计实验证明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燃烧三条件吗?教材上也有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的实验,对比你设计的实验与教材实验的优缺点,尝试优化实验方案。”
再如,向学生提出要求:“为了防止白磷燃烧产生大气污染,我设计了_一个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你能帮我改进实验,使试管中红磷和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吗?”用改进实验来驱动教学活动,既可让学生在设计实验中深化对燃烧原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2 注意渗透理性方法
理性方法一般指科学抽象,以及运用科学抽象的成果——概念进行的判断、推理、建构模型等逻辑思维方法以及辩证思维方法等。理性方法注重应用概念和遵守逻辑规则,但它的思维成果需要以广泛的经验为基础,并且要接受经验的检验和修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应用概念,遵守逻辑规则;理性思考和实验结合,渗透科学研究方法,设计好探究活动。
2.1注重应用概念,遵守逻辑规则
例如,在“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中通过提问:“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钻木取火,杯水车薪,釜底抽薪这三个成语吗?”“火善用为福,不善用为祸,贵在有道。全世界每年有7万人被烈火吞噬,火中自救显得格外重要,请大家讨论交流如何防火或自救。”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运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决问题,使“驭火有方”的概念得以形成和运用。
又如,在“物质的量”(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部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解决一则童话故事中遇到的难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总结出计量的两种方法:直接测量法和引入“中间量”换算法。然后通过“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是引入中间量的计量方法呢?”引导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对这两种计量方法进行应用和验证,进而提出“就用我们总结出来的计量方法来尝试计量微观粒子的数目”引导学生思考:引入什么中间量?这个中间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一个计量单位代表的数值是什么?从而建立物质的量的概念,并通过练习的讲解修正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认识。以使过程设计既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又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2设计探究活动,渗透科学研究方法
例如,在“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的教学设计中,通过“你能用物质分类的观点预测浓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吗?请说明是由于哪些微粒的影响。怎样通过实验验证浓硫酸是否具有酸的通性?”来强化学生用分类观预测物质性质的一般思维方法:物质分类一类别通性一预测物质性质一选择合适试剂验证一得出结论。用“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那怎么验证它具有强氧化性?”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最后总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激发疑问一猜测现象一设计实验一实施实验一分析归纳一得出结论,再让学生运用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类比学习硝酸的氧化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
理性态度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行事,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实事求是地选择和处理好教学内容,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行事。
3.1实事求是地选择和处理好教学内容
事物都有两面性,科学技术是一把既能行善又能行恶的双刃剑,如TNT炸药、原子能等既可以为人类造福,又可以用于大规模杀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美”,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价值,正视化学可能带来的危害,努力避免它造成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
在教学设计时,常有人以“浓硫酸或浓硝酸槽罐车侧翻引起腐蚀”、“浓硫酸伤人事件”、“空中死神——二氧化硫”、“二战时的毒气弹”、“光化学污染”等作为情景素材引入新课,以吸引人的眼球。虽然这些事实不应该回避,但在课的开始尚不宜展开对化学价值的全面讨论,贸然就用这些负面事件引入,无疑会给学生一个先入的感受,误以为化学就是有毒、有腐蚀性、有污染的很可怕的东西,而否认化学的主流价值。因此我们在选择素材时要做到实事求是,但是也要学会处理好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在学生探究浓硫酸的性质之后,才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浓硫酸槽罐车侧翻的问题。具体设计如下:
[播放视频]浙江槽罐车侧翻浓硫酸腐蚀百米路面
[提问]报道中,装有23吨浓硫酸的槽罐车侧翻后,泄露出的浓硫酸腐蚀了百米路面。为什么浓硫酸会腐蚀百米沥青路面?若你是消防队队长,根据你对浓硫酸性质的认识,你认为该如何解除危险?
这样处理,既实事求是地利用当时的新闻事件,又能让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认识到浓硫酸处理不当会带来危害的同时,也能学到防止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可以避免一开始就觉得浓硫酸是恐怖的化学品,连探究实验时都战战兢兢的情况发生。
3.2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行事
例如,在“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中,整节课是以“火的发展史”为主线:展示钻木取火,制陶瓷,烧烤,篝火,铁丝燃烧,镁条燃烧6幅图片,讲述人类对火的认识发展史:由自然野火,到古猿人寻找办法产生火;火的发现,使人类逐渐走向文明;人们利用它制陶瓷、炼铜、炼铁、做饭、取暖、娱乐、实验研究、战胜森林火灾。然后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取火(燃烧的条件)、驭火(灭火的原理、促火的方法)、用火。“(火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文明自然进化的史实,既具有人文气息,又揭示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4 寻求理性与感性的最佳结合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是有隋感的。因此,科学和科学教学活动都应该涉及人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并注意发挥情感对于教育的积极作用,理性与感性结合,使教学过程成为情理交融的过程。
上例中“燃烧和灭火”以“火的发展史”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学会正确合理地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思想,也体现了科学的理性和人文的情感的结合。
在“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中,通过讲述童话故事,让学生在解决故事中难题的过程中,使用了“积零为整”的科学思维方法,总结提炼出两种计量方法,并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集团的概念。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讲述故事]从前,一位贫穷的男青年与一位国王的女儿相爱,男青年想娶美丽的公主,国王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在半个小时内数出一堆稻谷的数目,你能帮帮这位可冷的男青年吗?
问题1:用哪些方法可以数出一堆稻谷中谷粒的数目?(假设稻谷颗粒大小、质量一样)
帮助了男青年之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大家总结出来的方法,请你们将这些方法分类:
第一类:直接测量的方法是______。第二类:引入“中间量”换算的是______。
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是引入中间量的计量方法呢?
童话故事充满人文气息,使学生回归童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于解决问题。在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后,再引导其总结常用的两种计量方法,举生活实例深化这种计量的思想:引入“中间量”要规定相关的单位、名称、符号、基准等,为后面建立物质的量的概念作铺垫;通过要求学生用刚才总结的计量方法数数18g水里有多少水分子,从而把思维转向怎样建立一个微观和宏观的“中间量”,引向“物质的量”。童话故事体现了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既蕴含着助人为乐的思想,也隐含着建立中间计量的思维方法。
5 反思求进,搞好教学设计
结合2012年11月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的观赛体会,笔者觉得本科生的教学设计大胆、注重创新。无论是实验设计或实验改进,还是情境创设或营造情景,他们都努力去挖掘,勇于展现,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少人把新课程改革的模式表面化,认为就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动手探究实验,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改进,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而已,忽视了新课程的根本宗旨,于是在教学设计中出现以下问题:
(1)在导课时,挖空心思去寻找认为新颖出彩的案例;常出现过分强调化学的危害,忽视化学美;只考虑导课,忽视素材的积极价值和对整个课时的意义等情况。
(2)堆积了很多素材,觉得每个素材都蕴含有深刻的意义,不懂取舍,显得杂乱无序。
(3)创设情景时,融入各种角色和场景,表面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实际上没有教学效果。
(4)学生的实验都是安排好的,学生不需动脑只需动手。
(5)为了培养学生某种情感或某种思维方法,花很多篇幅和时间去设计,导致舍本求末。
(6)语言不精炼,提问不准确。
(7)过分追求创新实验,为创新而创新,没有考虑实用性和常用性。
(8)忽视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忽略知识的衔接性。
(9)小结只是对本节内容的简单回顾,没有发现需要进一步探究、学习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作简要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学习小组;分层式教学;多元化评价
小班化教学,即人数较少的班级教学,这样教师就比较容易关注到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个性,而且它能使以往教师对学生进行单一讲解的方式得到转变,从而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变得更加充分。因此,实施小班化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进行说明和论述。
一、组建学习小组,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小组合作是小班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小班教学的一个优势就是人数较少,便于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我们就可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将他们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的方式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从而达到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意识的良好目的。
比如,在教学必修一中“细胞呼吸”第二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时,首先,我带领学生一起对细胞呼吸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了解,然后将班里学生进行分组,在他们掌握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原理之后,给他们提供了实验材料用具,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对这一实验进行探究。对于实验装置,让他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为什么?用气泵鼓气间断而持续地通入三个锥形瓶约50 min,目的是什么?在实验结束后,各个小组共同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商讨和交流,如此,我们便能使学生对这一探究实验有深入理解和认识。
二、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实施分层式教学
传统的大班制教学,由于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对每位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学习状况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就常常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小班化教学,人数较少,教师可以关注到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能够把握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实施分层式教学。
比如,在学习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时,我就按照不同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他们进行了分组,即按照各方面能力的高低,分为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然后为这三个层次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要讲解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不同的变化异同点以及如何识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B层次学生要能概括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在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结构变化特点和图像;C层次学生简单讲述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和DNA的变化规律。这样便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进而促使他们在原有层次上逐步提高。
三、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我们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而小班化教学,其规模的优势决定了我们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在一节课的学习结束时,我们要对班里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从而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良好目的。
比如,在评价主体上,我们可以以学生个人、小组等为主体;评价方式上,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等方式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单一评价内容,而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能力等都列入评价范围,从而使评价变得更为客观和具体。同时,我们要注重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即评价时多对学生说肯定性和赞美性的话语,让学生体验到生物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进而迸发出更为高涨的学习热情,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从而总结、研究出符合班级班情的小班化教学策略,进而使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在小班教学的推动下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农学学科;分子育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201-02
分子生物学是21世纪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学科,它主要讲授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如:核酸、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转基因等[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促使农科学生从分子水平上认知生命现象的本质,增强同学们探索生命现象本质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本课程能让同学们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生物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引擎,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理论和技术能促进农科学生的就业,并为他们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的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分子生物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如基础知识点量大、新知识涌现快、课时严重不足等,以上种种问题直接导致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困难重重。仅凭借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市场对新时代毕业生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本文将结合本人学习和教授分子生物学中的经历和经验,对如何提高和改进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四方面的观点。
一、优化章节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
传统的分子生物学课本通常会包括:核酸结构与功能、DNA到RNA、mRNA到蛋白质、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方法、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疾病与人类健康、基因与发育、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等章节。要想在32个课堂教学的学时内完成这些内容的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够讲完这些章节,上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对全部讲授内容进行有目的精简和优化。
《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也是农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且这两门课程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交叉,例如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等。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讲授《分子生物学》课时,就需要根据农学专业的前修课程,进行相关调整和整合。根据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将全部内容整合成如下章节:核酸的结构与功能、DNA的表达与调控、RNA的翻g与调控、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其中“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在《生物化学》课程中有大量讲解,因此,此章节可以降低为6个学时;“DNA的表达与调控”章节的内容涉及mRNA水平上的调控、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等内容,内容较多,涉及基础知识点较多,对后续专业课和学生继续深造有较大影响,应分配12个学时;“RNA的翻译与调控”涉及mRNA的翻译过程、翻译过程调控机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翻译调控,本章节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章节,对后续专业课和继续深造有较大影响,涉及较多前沿知识点,应分配10个学时;“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涉及测序等现代技术,是大多数同学们从未涉及到的知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应选取此章节进行讲解,并分配4个学时。
二、合理化实验教学、突出实用性
实验设计的原则是:突出基础性、与课堂知识的关联性、不同实验间的连续性,最重要的是要有实用性,且是目前农学专业研究生所用的主流实验技术。只有实用的实验技术才能满足农学本科毕业生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的需求,只有基础性的实验才能加深同学们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并为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提供技术支撑。基于以上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组质粒的构建(2学时)、质粒转化(3学时)、大肠杆菌培养(2学时)、质粒提取(2学时)、质粒酶切(2学时)、目的基因的琼脂糖分离(3学时)、分离目的基因的处理及测序(2学时)。这个系列的实验包括了生物工程的质粒重组、转化、菌培养、质粒提取、酶切、电泳、测序,基本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知识获取的全部重要实验和分析技术,有助于加深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为同学们的自主实验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三、应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传授知识、突出趣味性
同学们都是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待新鲜事物容易接受,因此能否借助现代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传授知识,是能否真正将知识灌输给同学们的关键。“微信”和“QQ”软件是目前中国最流行的社交软件,而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了利用这些软件进行信息交流的全天候化。教授一门课程时要求全体同学们加为“微信”和“QQ”好友,然后就可以利用“微信”里的“朋友圈”和“QQ”里的“好友动态”全天候的给同学们灌输知识。
当然利用社交软件灌输知识不能采取和课堂授课同样的内容,只有的信息有“趣味性”,才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才最终起到辅助课堂教学并推动本门课程学习的目的。例如转发以下话题:“一个细胞引发的惨剧(2016-07-26,丁香园)”;“红杏出墙――肥胖易感基因FTO的家丑(2014-03-14,丁香园)”;“清华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爆炸,博士后不幸死亡(2015-12-18,澎湃新闻)”警醒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四、结合就业市场需求、突出前瞻性
农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去向主要有以下几种:(1)考研;(2)本专业企事业单位;(3)本专业私人企业;(4)非本专业工作。对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同学,《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可能帮助他们考研和更快的开展相关工作;对于从事非本专业工作的同学,本课程的学习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眼界。因此,农学本科专业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应立足于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市场,而必须区别于其他专业的课程内容,并且突出前瞻性。
总之,《分子生物学》是高等学校农学专业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是很多后续课程的基石,授课效果的好坏对农学专业学生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该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总结,以授课内容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为评价标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实用性建设、新传授方法应用及接近市场需求,能培养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世纪人才。我将始终以“生以求知为乐,师以从教为荣”[3]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自省吾身”并不断学习和求索,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散发出自身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物理化学;教学模式;专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33-02
物理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在应用化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制药工程、林产化工、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物理学与化学最早相互渗透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被称为“化学的灵魂”。该课程不仅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掌握科学方法论。然而众所周知,物理化学是化学课程中基础的基础,较抽象,教学有一定难度。农林院校的学生对这门课更是望而生畏,因此,我们应让基本原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实例中展现其活力,以此提高创新能力。因此,近年来,我们结合农林院校开设物理化学课程的各个专业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始终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提出了物理化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教学内容比制作PPT课件更重要,不应让“死”的公式和概念充斥课堂,而应让原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实例中展现其活力,培育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做到“传统物理化学”与“应用物理化学”的有机统一。在对各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将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专业实际、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查阅大量物理化学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实例,如将热化学、多组分体系热力学、相平衡、电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等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增加反映学科前沿与研究热点的专题内容,并根据专业方向进行专题辅导。如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物理化学是一门专业主干课,教学时数较多,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应该是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其专业特色又偏重于“应用”二字,所以在做好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重点介绍传统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专业之间结合所派生出的一些交叉学科及其应用,如生物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化学、土壤物理化学等;同时举一些“闪光点”说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在现代技术中
发挥的巨大作用,如物理化学在合成化学和新材料的制备、现代分离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现代技术中的作用;同样,在我们周围生活中,物理化学原理也无处不在,如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的大面积冻雨灾害的冻雨形成的原理,人体肾功能即反渗透功能,人工降雨、洗涤、矿物浮选、纺织品印染的渗透、油田的二次采油等原理,结合这些“小问题”可以使书本上的理论变得生动而容易理解,培养学生的物理化学视角。对于生物类和制药学等专业,在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应用为教学重点,如现代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学科交叉与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在21世纪已经成为热门研究内容的生物热力学、生物电化学,药物及材料分子设计方法简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微乳液的应用等。对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以电化学、动力学、表面与胶体化学为教学侧重点,着眼于让学生了解如何解决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如讲授相平衡知识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超临界流体在废弃物的合理利用问题、土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问题等的应用及进展;吸附剂和絮凝剂的研究进展;电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电有机合成、纳米电化学、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等。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专业,介绍食品科学中的物理化学方法,如热分析在测定食品热值中的应用,化学动力学在食品保鲜保质期测定方面的应用,胶体化学原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等等。
二、与专业结合的绿色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课程三段式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具体验证与应用。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又分三个教学层次来进行,即实验技术讲座、基础理论验证性实验和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实验三部分。在实验技术讲座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时不同,安排8个或10个涉及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各方面理论知识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同时注重实验过程的绿色化,如凝固点降低实验中的苯和萘更换为水和尿素,双液系中的苯更换为环己烷,溶胶性质中的三硫化二砷负胶更换为粘土。在验证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条件、不同专业、不同实验学时数,选取一些与专业有关的研究性、应用性实验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化学课程学习及查阅文献资料获得的知识,自行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内容,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如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结合每位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了与生产相关的4个综合性实验项目:果醋总酸度的测定、果胶酶对果汁黏度的影响、维生素C氧化速率的测定和大孔树脂对色素吸附速率测定;对于资源环境科学及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主要结合环境问题,提出了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和活性炭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测定实验项目。另外对于同一实验,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不同实验材料,如电导滴定实验,对葡萄酒专业,让学生测定葡萄酒的总酸度;而对食品类专业,测定食醋的总酸度;对于资源环境专业,测定土壤的阳离子代换量及不同水体的电导率,这些实验内容同样体现了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实验内容也趣味化。
三、教学方法中突显物理化学在各专业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改革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在本质上理解化学变化,从理论上解释化学现象,在实践中利用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三段式”教学方法为基础,围绕创新教育的战略,研究“问题教学+参与式教学”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创新教育。
(一)课堂教学
以问题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涉及领域广,很多学生在课后感慨物理化学非常重要,但不知道怎么用。为此,我们采用“问题教学法”,围绕物理化学的知识模块,在引导学生发现各种问题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尝试使物理化学知识围绕实际问题而展开,使问题不仅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成为学生期盼、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打破物理化学枯燥、沉闷的传统教学方法,实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尝试开放式教学内容,对一些易懂的章节让学生自己提前预习写教案,学生从“台下观众”转变为“场上主力”;同时开展论文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项目训练和指导性设计等多种参与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生讨论
胡英院士指出“物理化学教学方法要做大改革。要以自学为主,讲课首先介绍框架结构,重点讲授难点和进展,并开展课堂讨论”。因此,在农林院校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增加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机会,加强习题课和讨论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实施中,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对于不同专业,在教学进程表中提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于环境科学专业,提出“吸附作用原理及表面活性剂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等专题讨论题目;对于生物类专业,提出“熵与生命”等专题讨论题目,让学生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比较与分析,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把问题加以筛选,从中发现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把理论搞清楚。最后再给学生作出总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学生讨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践效果
通过近几年对物理化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0申请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SDS淋洗溶液前处理方法研究”,2012年申请到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微电极阵列表面的羧基功能化及其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2013年申请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不锈钢微电极阵列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及“利用废弃木料制备大孔容活性炭”。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模式实施过程中,始终以实际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然后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能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农林科学的研究中;有利于学生认识、阐明和解决某些物理化学相关的专业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这一新模式在高等农林院校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