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6 16:02: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保护环境社会实践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美丽的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棵树,爱护每一片土地,净化每一缕空气,是我们呵护家园的行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1我社受绿色生活公益联盟组织的邀请,由本社团外联部部长安磊同学带队的共13名爱心社成员前往北京崇文门国瑞参加活动。
由于当天早上有大雾,班车晚点,同学们从涿州出发历时3个多小时到达北京,但这并没有减少大家对公益活动的期待。
中午12点40左右,我们到达活动现场,受到主办方的热情接待。在和主办方人员进行简单交流后,我们到了演讲报告现场。虽然是在一个大型商场内,但主办方独具创意的广告宣传牌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不一会儿,其他高校的同学也来到了活动现场,我社成员很快便和其他高校的同学交流了起来,在得知他们也是各大高校一些相应的公益社团的成员时,我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爱心社的成员积极地与各社团的成员交流,希望以后的活动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
中午一点半,随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时,本次绿色公益市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主持人从多方面引用举例为我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环境保护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之后,绿色生活公益联盟和趣车江湖煤体矩阵等社会组织的代表人也都一一上带发表演讲,把他们所提倡的环保行动与我们一起分享,号召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去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一切在环保事业上做出过较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也都一一上台与大家分享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环境保护是我们大家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都应该也可以参与到其中。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派出了代表上台发言讲述自己学校所在社团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北京市中学生环境保护联盟的代表也上台交流自己的心得。我社外联部部长安磊同学也上前讲述我们中劳爱心社为社会贫困儿童所做的帮助,很好地向社会宣传了我们社团。
演讲活动结束之后,大家一起来到了主办方安排好的物品交换活动现场。很多同学带来了一些身边的小物品,然后用抽签的方式和大家带来的物品进行交换。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唤起大家的爱心——有的东西你不太需要,但或许这个东西却对别人很重要。只要我们愿意,很多我们不起眼的行为都能对别人有很大的帮助。
三点,活动结束。这一天很辛苦,但对我们来说,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了解环保,真实地感受到身边有那么多的人都在用行动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带着美好的祝福,我们踏上了返校的路途,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决心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这个美丽的地球。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2地球只有一个,而资源也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好好的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不然以后是没有能够让我们后悔的时候的。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在这一次的活动当中,我是收到了许多的心得,除了在这一次活动当中也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一些节约资源的好点子,还明白了要好好的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性。试想其实我们大家都喜欢环境好的,可是要是不好好的爱护,那么是没有好的环境可以去欣赏的。
我们的公益宣传点设在_广场上面,我们向分别向来往的人群分发传单,还给一些感兴趣的人讲解保护环境的一些重要性。那一天太阳是很毒的,但是我感觉心里却是舒服的,因为我觉得现在做的这一件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事情的进展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简单,像保护环境好这一件事情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去做的,因为这样做是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像以前一样随意和方便的,而是多了一些东西。比如垃圾分类也属于保护环境,垃圾都入桶,不要毁坏树木和花花草草等等,这些事情真的是我们平常就能够做好的,但是却往往又是没有人做好的。就比如我们今天宣传的时候,有人拿了我们的宣传单,转头就把单子丢掉了地上,看看这不就是吗?
其实保护环境已经不单单只是保护环境了,更不只是保护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这么简单了,它里面其实是还涵盖了很多别的东西。其中就还有教养,你想要是一个人的家教是好的,那么首先垃圾就是不会乱丢的,也不会随便的破坏大自然形成的环境的。所以这样看来,其实也还是说明了一个教养不够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是要引起重视的,还有就是你想,古人留给我们的是青山绿水,而我们留给后人的呢?难道就只有高楼大厦和科技吗?却没有让他们看上一眼这大自然的美丽吗?
不仅我们因为我们自身是要好好的去保护环境,其实还有的就是,我们人其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是独得了大自然的恩宠,才如此的胡作非为,任意的改变着一些东西,但是要是我们一直这样,那么大自然总是会不高兴的,那么她就会毁灭我们的,想想要是不好好的保护环境,天气会变的越来越糟糕,难以解决的病也会越来越多,到最后我们是注定要被毁灭的。
但是这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不是吗?好好的爱护环境,好好的保护大自然,好好的保护地球,那么我们生活的地方也会是鸟语花香的,这样不好吗?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3这次社会实践经历了一周的时间。这一周,我随着小组的其他四个组员一起在江山做了关于环保建设和沼气利用的暑期社会实践,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关于环保和沼气利用的东西,也收获很多关于交流和宣传的作用。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书是我写的,所以我对活动的具体流程和时间安排都非常清晰,于是我就经常把明天或者后天要做的事情及时地给队长和其他组员说,以使她们都能够及时地做好准备和预先工作,她们在得到具体实践和时间通知后,都反映很好,也有很多同学都积极地对于时间安排提出意见,然后我们就即使调整。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能很好的利用好时间,最高效率地完成带队老师和队长给我们的任务,这也是我觉得团队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团结,友爱,每个队员都对于所在的团队怀着爱心和责任,那么什么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这个小组,并且我们要实际的安排具体恰当,才能让每个组员都觉得工作及时得当。即使不能都满足她的要求和意见,最起码,大多数的意见要考虑进去。
此次活动中,我还学会了重新认识吃苦的重要性。参加时间的所有同学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以前都是在高楼大厦和温室里生活,在江山,我们做的是实践和沼气利用的宣传,很多都是要在农村中进行的,所以,在烈日炎炎的天气里,我们要在农村的土路上,对很多都目不识丁的人们讲述我们的问卷和调查,并且挨家挨户地分发宣传册,都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我们都大汗淋漓,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耐心地给农民讲述沼气利用的方法和好处,对于当前环境的状况,她们的意见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请求和环境方面的改进可以反映给政府和环保局的,我们都细心地记录了下来。这让我意识到,在很多工作中,吃苦耐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年轻人,要坚持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向上,好好的培养自己勤奋吃苦的品德。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还做了采访江山环保局的人员的工作。以及后来我又采访了天蓬畜业公司的董事长王国水先生。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我们不仅仅要对所要采访的人有一定程度的预先了解,而且要对采访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要做全方位的准备,不能只是单方面的提出问题,也要对被采访者回答中的隐含问题给与反问,这样才能增加采访的广度和深度。采访要深刻而不刻薄。才可以得到最想得到的知识。在采访王国水先生的时候,通过他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忠告和建议,我更是深深地意识到,年轻人一定要肯吃苦,才可以有美好的未来。“确定一个未来的目标,一定不能犹豫不决,就要坚持地走下去,即使很苦很难,当然也要适时的回头看看。”面对成功人士坦诚的忠告,我们也都受益很大。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通过这次参加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觉得我将来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也要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4本班积极地响应了学校的号召,与20_年x月x日在本班教室开展了以“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为主题的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使本次活动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深入的了解“低碳环保”的真正意义,并参与其中,以自身微博之力,带动起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让“低碳环保”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谈,而让他成为一种存在于每个人身边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态度。
低碳生活,是指社会生活的各项活动所耗用能源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得十分的活跃,结合自身对低碳环保的知识,发挥平时锻炼的交流水平,走入社会中,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其中来,在与群众们的交流中一个个金点子不断的从民众的头脑中涌现出来,少用一公斤水,少用几张打印纸,少开一天私家车,自带环保袋,关掉不必开的灯和拔掉不使用的电器插座……群众们纷纷表示,低碳生活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理念,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由此可见,“低碳环保”的意识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也是占据着一定的分量的,这是我们在活动中得到的的欣慰,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以上是本班在开展“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主题活动的简要总结,类似低碳环保的教育与活动我们会坚持不懈的开展着,培养自身与广大社会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为建设和谐社会而不断的努力。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5红色的旗帜迎风招展,200多位戴着“晚报志愿者”红色帽子的市民捡拾垃圾的身影,成为初夏海滩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活动一开始,志愿者们以停车点为分界点,兵分两路,一路往北戴河方向,一路往市区方向,我和我们的城市达人们参加了市区方向的垃圾清理团队。
我为这次活动作了一些准备,除了带了很多装垃圾的中型旧塑料袋外,还带了两个大的塑料编织袋,另外用我们成立秦皇岛爱心阳光组之前小范围活动朋友间集来的活动费用,购进了100余件小工具,因为平时工作的原因,我无法即时了解到晚报方面做了多少准备。
所以我只好按兴趣组前身原来作海滩清理垃圾的经验作了上面的准备,毕竟有备无患,而且工具还可以重复使用,小巧轻便。实践活动中我把这些准备的资源全部发放给了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大家拿着我们组为大家准备的工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单纯用手和铁丝木棍好用得多。
很快,许多市民就发现,海滩上的垃圾数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想,废弃的渔网、塑料袋、烟头、烟盒、火腿肠皮、雪糕纸、塑料泡沫、烧烤后的残渣、放过的烟花筒……如果没有切身感受,你可能想象不到海滩上到底有多少垃圾。
市民们携带的垃圾袋很快不够用了,而我们组里带过去的塑料袋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大家只好每隔几十米就设置一个堆放点,把手中的垃圾集中堆放,然后我们网络上参加活动的年轻朋友就是主力了,我们和学院的大学生们用大纺织袋一趟趟地把垃圾运回到附近停车场的垃圾回收点上。在捡垃圾的队伍里也有许多高手,他们手里拿着自制的专用工具:铁耙子、钢刷子……垃圾能很快被清理成堆,辅助了垃圾的清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合,为学生多制造感受生活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全身心道德素质发展,充分将学生的品德培养到最佳,让学生在未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奉献。
一、转变理念,让课堂回归到生活
教师的作用不仅应该是组织学生学习的领导者,还应该是支持学生学习的坚强后盾,更应该是鼓励学生进取的评定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责任变得更加多元,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解惑。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年龄段具有的特征为出发点,进行课程教育,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会怎么做事怎么做人。老师要认真地设置合适的活动氛围,组织灵活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体会丰富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让课堂教学回归到生活,就要求老师摒弃掉教科书的束缚,让学生向课外拓展,校内向社会延伸,让课堂的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自主感悟,构建自己的道德规范。
二、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亲身经历的事情会让他们记忆深刻,教育起来更容易接受。但是,小学生经历的事情较少,而且经常在家长的庇护下生活,更不容易接受到生活的教育。为了使学生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快乐健康的成长,教师应该经常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创设适当的情境,模拟真实的生活,让他们明确是非观念。例如,在教学《远离危险》时,特意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危险视频:儿童被卡在阳台防护窗上,在河边玩耍不慎落水等,这比我们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很多,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很迫切地想学下一课《遇到危险怎么办》,并且都积极地记住了那些求助电话。又比如在教学《做事有始有终》一课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他们分两组:一组同学写好作业后把书包、铅笔放到原来的位置:另一组同学写好作业后不整理书本。接着让他们模拟课间活动,结果,整理好的一组书本纹丝不动,而另一组,书本乱了不说,好多同学都说自己的笔不见了,作业被踩脏了。学生从这样的小事中就能认识到做事有始有终的好处,这样便于他们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他们受益终生。
三、教学内容指导生活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教学完《保护环境》课程后,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是让学生自编以“保护环境”为主体的手抄报,学生可以自己搜集并整理一些人类保护环境、破坏环境的做法、故事等,可以自己创作抨击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展望环境治理光明前景的文章、漫画等。学生在搜集资料、写文画图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震撼。当孩子们将自己的手抄报展示出来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学到的环境知识将得到扩展、补充,环保意识得到增强。二是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水的现状进行调查,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对河水进行分解、过滤、净化等,发动学生开展保护身边水源的活动。三是组织学生踏青、野炊,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寻找野餐的地点、如何处理垃圾、如何维护环境的整洁,不随意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等。
四、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保护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渐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日趋严重,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有从发达国家扩展到了发展中国家,从城市蔓延到乡村的趋势,其影响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极端恶劣天气时有发生,例如北美和欧洲国家的极寒天气,生态破坏严重如南极和北极的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消耗能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教育问题,为了能有效的减缓环境的恶化,遏制环境破坏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实行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环境教育,向人们传授环境知识,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作为学校应该重视对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从学生抓起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念,养成文明的环境行为习惯,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行列中去。因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中学的课程安排中,对于环境教育的问题,大多包含在地理教学内容中,环境教育在环境优化中起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科书按教学大纲要求,以地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作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利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
因此,课堂教学作为普及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应当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思维。根据我国目前的地理教材的实际情况,紧抓教材、立足课堂,以现有的课本内容为基础,尽量挖掘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自觉地、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是充分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以身作则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合理利用教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合理计划,认真备课,利用教材创建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课堂中利用教材情景教学,引出相关环境问题,依据地理学规律出发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最终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提出解决方案时,激发学生开拓思维,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利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渗透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要求学生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增强环境保护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普及环境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环境权益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保障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树立环境责任意识,要认清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性,明确人类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环境保护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每个人必须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三、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地理课外实践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环境教育中最经常、最有效、最现实的一种形式,但是相对于课堂教学,地理课外的实践更具有直观性和参与性,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形式多样,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愿,发挥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体意识。
■ 环境领域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与价值观
2011年3月初,北京九中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发出“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倡议:“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一同携起手来,创建我们的绿色家园!”至此,“低碳生活 九中在行动”系列活动拉开了帷幕。
校园内师生积极开展低碳生活行动倡议宣传活动,黑板报、宣传小报的评比展示活动。从2011年4月开始,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低碳生活志愿者来到自由市场、处公园等地宣传低碳生活方式。学生发放低碳生活宣传单、调查问卷,并请愿意加入低碳生活的市民在留言本上签名留言,共同践行低碳生活理念。这项活动持续了三个月。
■ 社会领域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和责任
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与价值观。2011年4月2日,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在青龙湖开展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为主题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环境的知识,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抵制影响环境的行为。
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北京九中模拟联合国社团成立于2008年,经过几年的发展,社团不断壮大,学生参与热情极高。每年新生入校,模联主要负责人都会招募新成员,并组织相关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经济热点问题、节能减排难在那里、世界怎样看中国等方面。除每年参加区里的模联大会,学校还会定期召开校内模拟联合国大会,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与价值观。
■ 经济领域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对青少年进行循环经济教育,关系到未来社会对经济模式的基本选择。培养具有循环经济意识的公民,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人类未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出路。
年月日上午,在我校团委,政教处的呼吁下,我们针对现阶段塑料袋使用的问题,开展了此次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此次宣传活动我们在准备宣传材料期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利用网络、书刊等方式查阅各种环保知识宣传资料。现将我此次环保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及心得体会(针对“白色污染”)进行分析。
一、我们的实践过程:
首先,我们来到宣传台,认真阅读了展示牌上的环保知识宣传,了解了关于泰兴市污染治理及成果。紧接着,我们通过浏览网页,了解了污水处理情况和流程,展望了未来发展规划和积极构建全社会关注环保的人文环境、绿色环境。
二、分析: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分析:什么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分析:“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白色污染经过太阳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环保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我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然而,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们泰兴市,虽然每天都有很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此,我建议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时刻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 资源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013-02
环境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而地理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学环境教育中担负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的责任。探讨中学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寻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不仅有助于环境教育及保护,也有助于地理教育本身价值的实现。
一、原因
21世纪的地理学,将教育人们如何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维系充分和谐与协同进化;如何达到利已与利他、当代与后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等,在资源开发、区域发展、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和城乡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用这种环境观念审视中学地理教学,要求中学地理应从人地关系着眼,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基础知识,增强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环境教育的途径
1.用好地理教材,体现环境教育的思想观
高中地理教材,不但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观,而且有的章节把环境保护单列,特别强调“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同人类和谐发展”。
2.充分利用国情教育学生,体现其环境教育
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3.充分利用乡土地理,体现环境教育
随着我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还可以结合一些学生身边发生的破坏环境的事例,教育他们认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4.充分利用图片新闻等进行环境教育
当前,各种环境问题正在我国和世界各地频频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国际互联网等媒介收集一些有关环境问题的时事资料,让学生明白这些环境问题的危害,并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寻解决的办法、措施。如新闻联播报道了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情况,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沙尘暴实况录像,了解沙尘暴对空气的污染和对城市、农村的破坏程度,明白沙尘暴的危害性。引导学生分析沙尘暴产生原因有两个:一是北方降水少气候干旱;二是北方长期的滥垦乱牧,破坏植被。寻找解决办法,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新闻地理的时效性,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征服大自然,改善环境的欲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心。
三、环境教育实施的关键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环境教育中最经常、最有效、最现实的一种形式,应成为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讲授有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知识。另外还应通过提问、讨论、观看地图、景观图、标本、模型、做实验、电化教学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
2.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愿。如开展以环境为主题的演讲会、诗歌朗诵会、课外阅读、地理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在植树、“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利用板报、广播开展宣传纪念活动,组织“环保监督岗”等活动。
3.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气象、水文、地质等的观测、野外考察,开展当地人口发展、资源现状及利用、环境现状及保护的调查,了解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的影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经验等。并要求学生写出总结或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在真实的环境活动中有了亲身的体验,变环境知识为意识,增强环境意识,培养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自觉地投身到环境保护和治理活动中去。
4.环境知识专题讲座
系统地阐述某一方面的环境知识包括其概念、内容、对人类的重要性、当前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解决的措施等。邀请有关专家或环境管理人员做有关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及资源如何合理利用、环境如何保护和治理事例的报告。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对环境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方法措施。
四、实施环境教育的保障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动力和保障。因此,中学地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环境教育的需要。首先,教师要提高师德水平。作为地理教师要勇于开拓、勤于实践,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用自己正确的言行举止教好人、育好人。其次,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教师不仅要加强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适应时代对地理教师的要求。第三,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一方面要积极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课内外动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一)培养大学生生态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指生活模式,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社交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包括了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生态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生态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中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出行选择公共交通还是自己开车,喝水是自己带杯子还是买瓶装饮料,垃圾是分类还是扔在一起,购买商品是选择产地近的还是产地远等等。很多这些日常生活中伺空见惯的事,看起来似乎与环境也没有关系,但它确实在影响着我们的环境。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有这样的数据:在北京,冬天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二十五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居民散烧煤炭,排放物中致癌物的含量非常高。
(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生态的职业素养就是要求工作中要带着生态文明的意识去完成工作任务。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采用什么生产方式去生产或采用什么的方式去工作,这些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也有着这样的案例,执法部门不执法,车企尾气排放措施造假,带来环境污染。
(三)通过大学生向社会传播生态文明大学生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社会每个人积极响应和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有着良好的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要让大学生积极向社会传播。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行为、语言等多种方式将生态文明知识向社会主动传播。
2教育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人们扭转过去忽略环境与自然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还需要相应的生态技术和技能知识,才能真正形成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一)环境现状环境现状主要是介绍全球和我国环境状况和生态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传播最新生态动态,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另一方面引起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二)生态文明理念有着生态的理念,大学生才能内化成自己自觉的行动,能够更好地处理好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理念涵括了生活和生产中的一切,如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道德观、绿色科技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这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核心。
(三)生态环境法律生态法律的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生态文明的义务,自觉地应用法律保护环境。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应介绍及宣传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等国际环境法律及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防治法等相关法律。
(四)生态技能与知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理念,还需要知道怎么做,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必须介绍现代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的生产技术。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垃圾分类,旧电池回收;另一类是工作岗位上的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如生产中的减排绿色技术、低碳设计。
3教育途径
(一)环境感化:营造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要首先要重视环境的作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最有效,言传不如身教。良好的环境可以成就人,不良的环境可以毁了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都说明了环境的重要影响作用。环境无声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所处其环境中的人,并左右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大学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所,营造生态文明校园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当一个人身边所接触的都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人、事和物时,他会耳濡目染到这一切,自然也会被同化。所以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应首先营造积极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让环境感召学生,使生态文明在学校成为一种使命、一种习惯、一种潮流,最终成为学生的自觉选择。校园环境分为文化和设施两个方面。(1)校园生态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生态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营造生态校园文化的方式有好多,归纳来说可以从下述五个方面去营造。一、媒介宣传:发挥校园媒介的宣传作用,可以通过校园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报刊、标识牌、宣传栏等学生能接触到的校园媒介通俗易懂地介绍、宣传生态文明的一些基本知识,告诉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关掉教室不需要的灯等。二、知识讲座: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办环保知识讲座,可以请环保专业人员宣传国家环保政策,生态环境科学最新理论及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也可以请环保志愿者介绍生活的环保常识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三、社团组织:支持成立环保类的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生态文明,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四、活动开展:鼓励学校各个部门举办各种活动,可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也可在以其他活动为主题是时加入环境保护的概念,如环境保护演讲比赛,环保创业大赛等。五、环保节日宣传:在每一个与环保相关的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来临时,都要做好宣传与介绍工作,或者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不断地感受生态与环保的重要性。(2)校园生态的设施环境校园的设施环境是指校园的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宿舍、食堂、浴室等建筑与设施。校园物质环境生态化,是指校园的这些建筑与设施应是节能、环保、低碳的。如学校在照明、空调、浴室的设施上采用节能材料和智能温控装置,改善照明系统与空调系统空载的问题,降低了平均用电量,减少了设备的空载时间,降低了能源消耗。学校可以建造循环用水处理系统,将雨水与污水进行分流,雨水收集起来供学校清洗道路与绿化用,将污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学校食堂应安装油烟净化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等。当学生处于一个生态的校园,听到的是生态文明的宣传,使用的是生态的设施,将更容易也更深刻地造就其生态文明行为和意识。校园设施的生态化,不仅减少能源浪费、真正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行弘扬和落实,也体现了学校的言传身教、言行一致的表率作用,还可以供学生们在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或技术时参观学习。
(二)课程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生态文明涉及到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将生态文明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时应从专业课程体系与通识课程体系入手。高校生态文明课程教育以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专题教育的方式,即单独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以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为辅,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1)渗透教育: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基本上不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也不需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只是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带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去教学专业知识,比如教师在讲授某生产技术时,可以分析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怎么样,如有不利影响时,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消除不利影响。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中,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两种知识的整合,这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主题、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依附于专业课程教学的体系,具有内容多、范围广、内容散等特点,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因此只能作为高校生态文明课程教育的辅助途径。另外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却很难考核、评估,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而不是应付了事。(2)专题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专题教育就是专门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中,面向所有学生。学校或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环境现状、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生态环境法律等知识,要通俗易懂符合时展趋势。另外还要组织专家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进行论证,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教学设计。建议这门课教学设计多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情景教学法,同时可以结合当下的信息技术,以网络课堂形式向学生开放,就像尔雅课堂一样的。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学习,也给学校节省了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一方面,这种方式使生态文明教育具备了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同时,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也给考核、评估提供了可操作性,相关部门可以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评估,也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三)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除了课堂教育和环境感化,还应设置实践环节。生态文明实践,不但将生态文明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大学生通过亲临现场体验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强化生态文明的信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日常生活实践生态文明教育应引导并督促学生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围绕学生力所能及的细节开展,在衣、食、住、行、学、休息、人际交往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的生态行为取向,使其养成其良好的生态习惯,比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存放、双面打印、不铺张浪费、低碳消费等。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些岗位,如绿化保养、卫生保洁、环境监督等供学生实践,从实践中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学生生态意识,巩固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2)社会实践多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具有很强社会效应,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感悟。学生参与或开展公益活是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如环保知识和法规的宣传、保护水资源、生态调查、废旧电池回收等,营造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关注环境保护。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到生态企业、生态实验室、生态设施等进行参观和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环保知识和环保技能、感受生态的意义与作用,促进自身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的提升。(3)社会监督在学生生态实践中,学生不仅要自身行为生态化,还要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勇于纠正、制止不正当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当不能制止或问题严重时,学生应向相关部门反应,如12369环保电话。
4生态文明教育保障
(一)落实管理部门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应纳入学校的战略规划,落实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计划、考核制度,有秩序地开展教育活动。如学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把工作层层落实,一层抓一层。
(二)加强师资和教学设施建设师资与教学设施是教育的保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落实到实处,应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强化教师的生态行为,加强环境生态方面的教学研究力度,同时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
5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人员、管理、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评价。教育评估是教育工作的一种管理手段,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了依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估,有助于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检验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是否有效,教育的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总结教训。鉴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更是体现在就业后的工作生活中,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估应分为毕业前与毕业后两个阶段。毕业前的评估主要针对教育的内容、目标、教育途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设备采用专家评估、问卷调研、指标评分系统等方式评估。毕业后的评估主要是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和学生的单位收集信息,再对信息进行相应的评估。
6结语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策略 学生素质 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一、适应课程要求,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新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加强实验教学,开展课外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彻底改变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教师应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道路,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终身不断继续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创造条件完成学生实验,提高实验质量。同时多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和指导学生办化学小报、化学墙报、化学魔术表演、自制仪器和自找代用品、做家庭小实验、举办化学讲座、化学竞赛、搞社会调查、组织参观化工厂、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化学实验等活动. 将我们的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社会,取得课堂上难以取得的效果。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促进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应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此外,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