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6 16:03: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计算机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计算机教案

第1篇

关键词:教学;高校;计算机

案例教学法是指典型化处理一个具体的情景,以此来指引学生对情景进行分析及决断,指引学生通过互相讨论或者独立研究的方式,使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的一类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其实是以一种“边执行边学习”的形式,它不仅是让学生学到固定的原理和规则,并且着眼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教师通过在教学中精心准备合适的个案材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以此来拓宽学生思维的方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采用以问题为核心的一种求解模式,冲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具有的界限,以整体性的及发展性的观点对各种现象的本质及规律进行分析,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相互协作对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在分析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问题的一套见解,并依此提出自己认为最恰当,最优秀的解决方案。

1.1案例的选择

要将案例教学法有效地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慎重选择教学案例。选择案例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选用比较典型的案例,案例要尽可能地体现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其次,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可实践性,设计教学案例必须与实际相互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再次,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作为授课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选择、设计教学案例;最后,选择的案例必须是比较系统性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选择独立性的案例,使用的案例应当环环相扣,并注意应由简到难,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归纳为四点就是:案例要精、要实、要新、要深。

1.2成人高校计算机课程中的案例教学过程

如何在成人高校计算机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呢?以下以制作电子贺卡案例的步骤来加以说明:

第一步就是案例展示,将提前做好的电子贺卡展示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参照已做好的电子贺卡以小组为单位重新制作一个。

第二步就是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电子贺卡的制作。学生通过针对已做好的电子贺卡进行分析并提取相关的元素、对架构进行设计、完成制作过程。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其代表小组的设计思路、需要的元素、制作的方法进行陈诉,授课教师协助学生进行作品的分析并提出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提醒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是进行作品点评并让小组之间相互评论。授课教师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出的电子贺卡进行点评,点评应侧重学生制作过程中亮点的发现,并让小组的代表陈诉作品的制作理念,相互点评,指出各自发现的不足之处,授课教师可借此强调有关的知识点,并将此次任务中没有涉及的功能指出,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

第四步是拓展任务。当前面的任务得以完成,授课教师可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例如结合在制作电子贺卡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及自身的工作,制作出一期电子刊物。怎样才能美化刊物、合理布局、内容具有可读性,就是对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能力的新要求[1]。

1.3细化案例教学

使用案例教学法来授课之前,授课教师必须对教授给学生的内容进行整体性的规划,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要求,凸显知识及技能的重点难点,并尽可能得对教案进行细化。细化教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对案例进行精心设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对学生使用案例教学法授课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所达到的水平,这也是案例的设计基础之一。成人学生的教学与全日制学生的教学有所不同,成人学生中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学计算机学科的,所以授课教师在备课时应重视这一点[2]。

第二,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并开拓其思路。案例教学中授课教师要充分地进入引导者的身份,指引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多角度的讨论,努力为学生营造热烈的讨论氛围,让学生自动自觉成为案例讨论中的主角,让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及生活,自由地探索、大胆地质疑,随时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及与众不同的见解。

第三,完成案例的总结并对其进行评价。因成人学生已经具有成熟的价值观及世界观,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程序化的评价结果。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得出的不同结果都具有可参详的价值,教师作为最终评价者,要能看到其精髓所在及薄弱之处,评价要具备全面性、合理性、准确性及有效性。

第四,对案例进行延伸,拓展性地学习。在学生逐步解决案例中的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已经学到了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学无止境,如何让学生继续拓展学习,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对案例进行延伸,也是一直比较有效的办法。为了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教师需要对先前所设计的案例继续加工,提出新的任务及要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当做作业来完成,并拿到课堂上与同学、授课教师进行讨论,真正地做到灵魂运用多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3]。

2.案例教学过程所得的体会及反思

在教学中培养及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关键所在。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法已经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收获到比较良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实现了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做到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真正地培养了具有实用性及适应性的人才。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以一概全,只有在对其进行科学的应用之后,才能使其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来选择不同难度水平的案例,所选的案例也要精练,并同时考虑多种课堂之上的不可控制因素,教师要对案例具有掌控的能力,驾驭得住,备课之时首先预想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方向性、目的性的引导。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索搭建了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协作,教学相长,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能力[4]。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一门课程中不可能从头到尾都适用一种教学方法,对案例教学法也是一样的,课程中某些基本概念及原理还是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强化,所以,使用案例教学法也应根据所教的内容来合理实施。案例教学法搭建了一个让学生与授课教师得以共同探索的平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协作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宜兴市环科园化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张峻.浅析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2,(12):234.

[2] 曾繁勇.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9):190-191.

第2篇

【关键词】 云计算 计算机技术 安全问题 措施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计算机网络的共享性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访问效率,并不受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安全问题也经常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近年来,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和方式越来越隐蔽,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施犯罪,让人们防不胜防,时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和关注起来。只有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信息被泄露和篡改的可能性,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平台。

二、阐述云计算视角下的计算机安全问题

云计算是比较科学和专业的计算机体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导致其仍然存在着很多缺点,带来很多安全隐患。本文从云计算的视角来分析了计算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一,存储安全问题。云计算存储主要包括共享和虚拟存储两个方面,很多商家并不能对数据进行可靠安全的分析,这就导致存储安全令人担忧,特别是由于共享存储对数据的分享范围特别广泛,所遭遇的风险也就最大,信息和数据很容易泄露和丢失。即使是在虚拟存储中也经常会发生数据被销毁、权限和备份不起作用的情况。第二,虚拟机经常会遭到黑客、病毒以及木马等的蓄意破坏和攻击。第三,不同类型的用户所设置的权限是不同的,而且也不能完全有效的对权限设置进行操作,再加上云计算中庞大的数据库对黑客的吸引力,给数据的安全维护带来很大的难度。

三、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度的有效策略

3.1 保证云背景下计算机的存储安全

计算机的储存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它是保证人们的各种信息和隐私不被泄露的基本前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隔离或者加密用户相关数据、对第三方采取实名认证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安全备份和防护、将上网的痕迹和数据进行及时的安全清除等多种措施来保证云背景下的计算机存储安全。

3.2 降低云背景下虚拟机的安全隐患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降低云背景下的虚拟机安全隐患,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能。第一,加强对虚拟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快其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为其能够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网关环境。第二,明确虚拟机安全隐患所存在的问题,并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制定科学有效地安全策略。第三,目前有很多恶意和非法使用虚拟机流量的现象,给虚拟机的使用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不断加大对其流量的监视力度,明确各种流量流失的路径和原因,并提高对不法分子的打击极度,从整体上做好虚拟机的安全防范工作。

3.3 设置用户权限,控制访问量,保证数据安全

计算机网络具有很强的资源共享性和流通性,用户如果不对自己信息和数据的访问进行一定限制,将会给网络黑客以及不法分子留下可趁之机,肆意的访问、获取甚至篡改用户的信息,给用户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之处。因此,必须加强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将访问量人员和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降低黑客攻击和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同时不断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升级,并制定科学实际的访问控制策略可以极大的提高计算机的系统安全,避免用户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被破坏和窃取,从而起到保证数据安全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云计算下的计算机网络仍然在存储、虚拟机以及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是用户信息被恶意窃取和篡改,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对计算机安全的管理和维护力度,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升级,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能。

参 考 文 献

[1] 陈从新,陈翔,牛红武. 云计算给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J]. 经济视角,2011(29)

[2] 陈康,郑纬民. 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 软件学报,2009(5)

第3篇

a.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热量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热量的计算”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热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cm(t-t0)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cm(t0-t)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2kg,Δt=5℃,

Q=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热量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第4篇

首先计算机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含的内容都比较的抽象。现在很多教师还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学生练习的方法,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所讲内容。这种方法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和学习。其次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和内容,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再次教师仅仅关注教学方法的研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这样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最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有着一定的偏差,很多计算机教学仅仅是从课程的角度提出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而没有充分考虑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趋势,缺乏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如果教师不及时的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变得更加的被动,学习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加强。

2浅析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一些合理的案例分析,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把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1案例分析的过程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专业性比较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来搭配相应的展示平台。理论性的课程一般选择多媒体投影,而实践性的课程则需要选用网络教室等教学平台,进而对案例进行全面的展示。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学生为主做好引导工作。在学生发现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鼓励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再次教师要对案例进行最终的总结,对方案的优点与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最终选择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的掌握知识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案进行实际的操作,进一步的实现案例的重现。虽然教师已经根据讨论的结果总结出了最佳方案,但是很多学生在对问题的理解上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解决。

2.2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2.2.1案例教学法的目标明确

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围绕教学目的展开的,都可以为学生提出值得学习和思考的问题,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而教师主要是负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们之间的相互讨论,学生能够从案例中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案例教学法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2.2案例教学法把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设计;计算机图形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6-02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以下简称CG)是利用计算机研究图形的表示、生成、处理、显示的学科[1],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算法。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因为受算法所影响,感到这门课枯燥、难于理解,从而使其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还有一部分同学只倾向于研究算法,而忽视了算法的编程实现,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旨在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述、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依赖的是案例材料,编写一套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适宜、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案例材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便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所以案例的设计在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CG中的案例设计原则

教学案例的设计,既要符合案例教学的特点,又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CG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两个方面。案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案例材料的设计选取应围绕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于重点内容的案例,更应精心设计,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对象方面是指要因材施教,案例的设计应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体现一定的专业方向性。数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编程能力比较弱,因此案例可适当要求对算法做较深入探讨,同时强调算法的编程实现,这样能够扬长补短、有的放矢。

(二)典型性

典型性是指案例应具有代表性。案例中的问题不是泛泛地提出,而是能反映某一类问题,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讨论,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解决这一类问题。另外,案例中的问题也不必面面俱到,比如直线段扫描转换问题,只考虑斜率大于0小于1的情况即可,不必考虑全部四种斜率,让学生把精力和关注点放在中心问题上,等把中心问题解决了,通过对案例的扩展,再考虑其他情况。

(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有趣的案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学习动力。CG中的理论知识和算法往往比较单调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进行案例设计时,要考虑怎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下,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学生往往对实际接触到的、用到的东西感兴趣,那么在设计案例时就要尽量切合实际,把案例跟现实应用结合起来。比如,让学生思考常用的绘图软件中的“橡皮擦技术”是怎样实现的?这比直接说画线、画多边形和直线裁剪生动有趣得多,同时这种绘图方式也与商用绘图工具如Windows绘图软件、Photoshop、AutoCAD等非常类似,极具实用性。而对于多边形填充,学生通常感到非常抽象,那就可以以游戏“俄罗斯方块”为例,让学生思考游戏中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方块是如何绘制和填色的。趣味性是案例的驱动剂,案例的设计应突出趣味性、应用性。

(四)多元性

CG中的问题,往往有多种算法,多个解法。多元性原则就是对于同一个问题不满足于一种解法,而是探究不同的解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提高决策水平。学生一开始可能提不出多个解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分组协作,逐步思考、探索、归纳出问题的其他已知解法,甚至有可能提出新的未知的解法。最后通过对多种解法的比较鉴别,选出最优答案。例如直线段的扫描转换,学生最可能先想到的是DDA算法,在对该算法进行剖析后,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做适当引导,使学生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自发地发现中点画线算法和Bresenham算法,并通过对三种算法的比较,总结归纳每种算法的特点,找出最佳算法。这种多元化及最佳化答案选择,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五)扩展性

扩展性指的是案例问题的横向扩展。一个案例有一个中心问题,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又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扩展,使这个案例变得更丰满,涵盖更多内容。例如,学生在用中点画线算法解决了画线问题后,可以再对该问题进行扩展,提出“怎样画任意斜率的直线段”、“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算法的效率”等问题,引导学生更全面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扩展问题是对案例中心问题的补充,应在中心问题解决后再提出,精彩的扩展是对案例的升华,没有扩展的案例就像直挺挺的树干,有了扩展的案例才是枝繁叶茂的绿树。

(六)延续性

延续性指的是案例问题的纵向延伸。案例设计要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循序渐进,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学内容前后具有关联性,案例中也要体现出来这种关联。因此,可以设计一组案例来体现教学内容,前面的案例作为后面案例的铺垫,由浅及深,层层深入,这样有利于学生学结,使他们善于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比如绘制具有一定宽度的直线段,需要先掌握绘制单位宽度的直线段的算法;要想对直线段进行反走样处理,也需要掌握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这些内容存在关联,后面的问题是前面问题的延续。再比如,中点法可以用于画直线段,那么画圆时可不可以用呢?画椭圆呢?在设计案例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利用案例的延续性,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导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上,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根据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针对数学院学生的特点,按照以上案例设计原则,我们设计了十六个案例,涵盖了光栅图形学、几何变换、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图形裁剪、图形消隐、真实感图形绘制、计算机动画等主要内容,这些案例有效地支持了案例教学的进行。

二、案例的评估及改进

案例设计好以后,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根据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案例的评估和改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案例的难易指数。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用时等情况,评估案例的难易程度,为不同的案例确定难易指数。针对学生特点,适时改动案例,调整案例的难易指数,使之与教学相适应。(2)案例的吸引力指数。该指数反映了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小,通过改变不同的案例叙述方法、问题提出方式等手段,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大小,找到学生喜欢的方式,从而提高案例的吸引力。(3)案例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要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相似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还要了解学生对案例的认可接受情况。

总之,教师设计好一个案例后,要通过案例实施、总结归纳,对案例进行评估,依此对案例进行改进,以期使案例适应教学,适应学生,发挥出更佳的效果。

以上讨论了CG案例教学中案例设计的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解析。案例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同时,教学案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使案例适应时展,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如果案例不作更新,多年不变,那么,学生也只能处理几年前的事情和得到几年前的知识。因此,案例更新是保持课堂活力的血液,案例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6篇

牛磺酸(Taurine)又称β-氨基乙磺酸,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的生物合成[1]。虽然牛磺酸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人体合成牛磺酸的半胱氨酸亚硫酸羧酶(CSAD)活性较低,主要依靠摄取食物中的牛磺酸来满足机体需要。牛磺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2]。现在越来越多的食品中开始添加牛磺酸,尤其是婴幼儿配方乳粉,功能性饮料,保健食品以及药品甚至饲料等等[3]。本试验主要研究和比较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以下简称AAA)与HPLC两种方法对食品中牛磺酸进行测定。氨基酸分析仪(AAA)是设计为专门检测氨基酸所用,试样经前处理用去蛋白之后样液经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被分离出的氨基酸通过柱后衍生与茚三酮溶液反应显色,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4-5]。丹磺酰氯柱前衍生HPLC测定牛磺酸,试样经水溶解提取,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用丹磺酰氯衍生化反应,衍生物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外标法定量[6-7]。

1试验用品与方法

1.1药品及仪器标准品:牛磺酸(Taurine)Sigma公司,纯度99.7%;实验室用水为超纯水,10%磺基水杨酸溶液,氨基酸分析仪配套流动相(钠离子缓冲液,茚三酮溶液等);沉淀剂(亚铁氰化钾,乙酸锌),碳酸钠缓冲液(pH9.5)(80mmol/L),丹磺酰氯溶液(1.5mg/mL),盐酸甲胺溶液(20mg/mL)。L-8800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日立Hitachi;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Agilent。

1.2前处理方法

1.2.1AAA法称取适量已粉碎均匀的样品,加入5mL磺基水杨酸溶液(10%),超声震荡提取10min,然后定容至10mL,以5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取上清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供AAA待测。

1.2.2HPLC法称取适量已粉碎均匀的样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温水溶解,超声震荡提取10min,冷却后加入沉淀剂各1mL,涡旋混合后定容,充分混匀,试液以5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取上清液1mL加入到10mL具塞试管中加入1mL碳酸钠溶液,1mL丹磺酰氯溶液,充分混合,室温避光衍生反应2h(1h后需摇晃1次),加入0.10mL盐酸甲胺溶液涡旋混合以终止反应,避光静置沉淀完全取上清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供HPLC待测。

1.3仪器条件

1.3.1AAA法离子交换柱:4.6mm×60.0mm(填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日立2622),梯度洗脱,Cycle时间53min,分离柱柱温57℃,反应柱柱温135℃,缓冲液流速0.4mL/min,茚三酮流速0.35mL/min。通道1:检测波长570nm,采集时间32min;通道2:检测波长440nm,采集时间12min,进样量10μL。

1.3.2HPLC法色谱柱:C18反相色谱柱(粒径5μm,250mm×.6mm)或同等性能色谱柱。流动相:10mmol/L乙酸钠缓冲液(10.16)-乙腈(10.1)=70+30。流速:1.0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54nm。进样量20μL。

2结果与讨论

选取不同种类的样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维生素功能饮料)分别以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牛磺酸AAA图谱见图1,牛磺酸HPLC图谱见图2。可见由AAA测定牛磺酸出峰时间约为2.3min,一个样品检测时间为53min,由HPLC测定牛磺酸出峰时间约为4.5min,一个样品检测时间为12min。

2.1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和线性关系:吸取一定量牛磺酸标准溶液,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在上述条件下,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信噪比大于3定为检出限,信噪比大于10定为定量限,且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满足条件,定为定量限(LQD)。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检出限(LOD)见表1。

2.2回收率测定称取不含牛磺酸的饮料样品5.00g进行添加回收试验,测试了AAA和HPLC两种方法的回收率(见表2)。样品本底值为0μg,AAA法的理论添加值是50nmol/mL,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牛磺酸含量的回收率为94.26%~106.7%。HPLC法的理论添加值是10μg/mL,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牛磺酸含量的回收率为93.82%~103.9%。

2.3精密度测定为了考察方法的重现性,在本试验选定的条件下,选取经过测定含有牛磺酸的样品使用两种放法分别进行了10次平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AAA法标准偏差为0.615,HPLC法标准偏差为0.855。

第7篇

【关键词】教材研究 探究 理解规律 应用规律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在解题和计算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解法或算法,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上学期我校教师李洪新要上一节四年级的数学镇级公开课,内容是两位数除法简便计算,课本内容是:复习⑴240÷20 360÷40 450÷30 35=()×() 54=()×();⑵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多少人?

例3:390÷5÷6 例4: 420÷35

我们学校的数学教研组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就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了设计讨论:

1. 教材研究

开始大家就复习⑵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讨论,有教师认为删去复习⑵的解决实际问题,用有关的计算式题,如60÷2÷3和60÷(2×3),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每组算式之间的关系,来发现规律,这样设计,一可以探索规律的教学重点。二由于以前的教学还没有强调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会在此问题上过多用时,对后面教学重点内容的展开不利。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她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删去复习⑵改为由算式探究不利于学生结合其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复习⑵的生活情境――植树是发生在春天的事,现在正本清源处于秋天。于是根据我校秋季运动会发奖的情境,将复习⑵改为:“学校买来3盒钢笔给运动会发奖,每盒有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多少元?”学生从生活问题中学会了如何应用知识解答身边的问题并为发现规律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材料,学生学习会更有趣味性。至于学生是否全面能列出综合算式,我们认为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桃子吃”的情境中去解答。利用对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两种解法的关系。有以下优点:一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生活空间,“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二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实际问题的一题多解的不同思路。三是对实际问题解答的两种思路与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和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方法。

2. 探究、理解规律

在学生解答例题后,提出如下建议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⑴两个算式有何异同?⑵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⑶谁可以用文字叙述等号两边的算式?⑷这两种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好?

这样的设计虽然也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讨论,从中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可以改为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也可以改为这个数连续除以积中的每一个因数”的规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一规律?大家又进行讨论,经过反复的争议,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发现规律,理解算理

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方面删去问题(4),因为从此问题的两种解法的算式来说哪种方法简便,对例题的教学会引起学生的负迁移,同时这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规律的发现上而不是对解法优劣的比较上。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已初步感知了“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中每一个因数”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为加深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给出了以下三个题目,让学生逐个讨论:⑴240÷12=240÷6÷() ()里可以填几?为什么?⑵240÷12= 240÷[()×()];⑶240÷12=240÷()÷()

(2)理解强化,为应用作准备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①210÷35=210÷()÷ ();②240÷()=240÷(8×2);③240÷(8×2)=240÷()÷();④360÷6÷6=360÷();⑤4700÷25÷4=4700÷[()×()];⑥3740÷5÷2=3740÷[()×()]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这种规律,设计了这一组题目,并提出了如下要求:

A、每题怎样填?有几种填法?B、你认为哪种填法好?更有利于后面的计算?C、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这一层次的强化训练,我们认为有以下优点:⑴不同形式的题目强化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⑵不同填法的比较、探讨,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认识;⑶不同方法的比较,为应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打好了简便计算的方法基础,从而使学生对这一规律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3. 运用新知,进行简算

通过讨论、比较学生认识和理解了这一规律,学生是否会在具体计算中自觉运用这一规律,使计算合理、灵活呢?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例题:390÷5÷6,420÷35的教学设计为:⑴同时呈现,让学生自己动手解答,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⑵反馈时让不同的方法展示给出来;⑶引导学生分别说各自的解法理由。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判断方法的合理性。这样的设计既重视了知识的运用,又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学习运用知识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在探索、比较的过程中学到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学生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使自己融入了教学之中,课堂气氛尤为活跃,从而掀起了课堂教学的又一个。

4、如何组织练习

练习设计有三个层次:⑴理解应用新知识的转化练习。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合适的数;1250÷4÷5=1250÷[()×()];409÷(7×5)=490÷()÷();480÷(24×4)=480÷()÷(); 360÷3÷4=360÷[()×()];

应用新知识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应用练习:216÷27 280÷35 480÷5÷2。

⑶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的综合性练习(略)。

它的优点是:形式多样,由浅入深,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的敏捷性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后,大家对这节课以及集体备课进行了评议、讨论,认为:⑴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绝大数同学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有用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如:280÷35=280÷ 70×2就是一例。⑵精心设计教案方面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目标出发,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多动脑筋,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在设计练习上多下功夫,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做文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旧中有新,新中有旧,从而掌握学习的方法。⑶关于集体备课,大家认为: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在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教育思想的贯彻等方面可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案例教学

1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1.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能够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地贴近工作和生活,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领悟到其中的理论知识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实际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可以体会到计算机office教学的本质,并对其产生不断探索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1.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授课形式,在这种开放式的授课形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对案例的认识,当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沟通,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3]。

1.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先发现问题,再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探讨,进而将问题解决。在整个过程当中,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教学方法难以改变

正如前文提到,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存在着许许多多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还没有被我国普遍接受[2]。近些年来,我国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对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许多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的授课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无法很快地接受案例教学这一新型授课模式,这不利于我国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升。

2.2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教师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就需要教师来把控整个课堂的方向以及讨论节奏,将学生往正确答案上引导。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不再单纯的承担着知识的传授者的工作,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由于案例教学还没有在我国广泛地应用,因此,许多教师尽管实施了案例教学,也只是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对授课的内容进行任何的改变,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3.1教师的要求和改变

要想使得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能够顺利地实施案例教学,教师就要做出一些改变。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准备好上课所要用到的案例资料,并对其进行择优选择,将理论知识与案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案例,这样才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案例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授课结束后,及时的布置思考作业,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这些都是案例教学中对老师的要求以及老师所要做出的改变[1]。

3.2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为了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适应案例教学的新型授课模式,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案例教学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此次培训的机会,与同行相互交流,吸取经验。

4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4.1在新课授课时进行案例分析

首先,要对案例进行选取,选取的案例要是计算机基础office课堂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且经常出现的案例。这种通过分析案例进行知识讲解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实践教学的学科,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与老师进行良性的互动。案例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不再是先给学生们传授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演示了,而是把这些东西都放到课前的预习当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对案例的内容进行充分地了解,并选取一些更贴合课堂实际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们,并对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进行突出讲解,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将重点转移到实践上去。其次,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上机实训,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掌握如何在实际应用当中合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4.2先讲解理论案例,然后进行上机实训

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先对理论案例进行讲解,然后再上机实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首先,进行授课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来对实际的案例进行选择,在这个教学的案例当中,需要明显地体现出教学中的理论,与此同时,也要包含实训的具体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在学生自主对案例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随时掌控分析的方向,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实施鼓励政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要求学生也要对相应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在进行理论案例学习的过程当中,要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疑惑,及时向老师请教,积极与同学们探讨,最后,通过上机实训对自己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与检验,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程结束后,同学们也可以多与其他人交流经验,互相探讨,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综合素质,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样做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授课质量,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