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7 15:03: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环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校内实践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简称建环专业)研究并创造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所要求的各种人工环境,是一门工程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自2000年新建“建环专业”起,我校就本着“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宗旨来完善专业教学和培养学生。
1 校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环专业涵盖面广,具有设备多、散、技术更新快等特点。通过以往的校外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情况分析,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认识实习在大三第一学期初进行,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较模糊,很难分清实习中应参观的重点。(2)生产实习取决于施工班组的安装任务,学生跟在师傅后边被动地学习,只能掌握该施工班组的基本操作技能,导致实习单一化。(3)企业从安全和生产角度出发,把学生当成一种负担,不愿意接受实习学生。
2 校内实践教学的创新改革措施
2.1 实习电教片的运用
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对专业的不熟悉影响了实习效果。为此,建环教研室教师深入现场,采集了大量影像文件,按供热、通风、空调、供燃气等专业方向分类,每个方向又按源、输配、终端细分,制作了认识实习电教片。在学生进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之前,由专业教师为学生播放电教片,并进行细致讲解,促进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运用电视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去现场参观之前对所要参观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提高了认识实习效果①。
2.2 校内实习地点的建设
由于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时间固定,为了满足学生随时实践和因需实践的要求,我校于2005年6月建成了建筑面积90m2的暖通空调实习基地。该基地拥有一台新风机组、四台风机盘管、两台轴流风机、两台实验用电冰箱、四台实验用空调,五台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其中一台作了加工处理,可以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到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压缩过程和供油系统)、多组散热器和多种操作工具,学生可以随时进基地参观这些实际设备,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学生可以结合理论知识更清楚地了解实际专业设备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该基地同时为学生准备了管道连接、散热器拆装、电冰箱维修开放实验和空调维修开放实验,以此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巩固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我校将学校的空调机房、供热锅炉房(燃煤和燃气)、太阳能供热站等资源作为校内实践点,学生在课程学习及课程设计阶段,能够有针对性地参观,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2.3 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环节的完善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调多门课程知识或一门课程中多个章节知识的综合应用。为了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建环专业开设了“多工况空气处理过程模拟实验”、“供暖系统安装、调试及运行”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态与编程”三门独立进行的设计性实验,由学生独立设计、操作、记录、数据处理及分析②。
“多工况空气处理过程模拟实验”依托我校“中央空调综合实验台”,学生可从 “春(秋)季模拟夏季实验” 、“春(秋)季模拟冬季实验”、“夏季模拟冬季实验”、“夏季模拟春(秋)季实验”、“ 冬季模拟夏季实验” 、“冬季模拟春(秋)季” 中自由选择实验题目,制定实验目标及设计实验过程。通过该实验,学生掌握了空调系统测试、建筑室内综合参数测定等技能。
对于“供暖系统安装、调试及运行”实验,学生根据实际供暖房间的建筑图,分组设计该房间的供暖系统,绘制施工图,采购相应设备及材料,并自行安装和调试所设计的系统,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还需进行工程预算和决算。通过该实验,学生对供暖系统的设计、备料、施工、调试和测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设计、动手和分析能力,并对各种供暖形式的施工难度、成本及供暖效果有了直观认识。
“自动控制系统组态与编程”以我校“中央空调综合实验台”为控制对象,学生动手组态、调试、运行控制系统,实现特定运行工况的控制。通过该实验,学生初步掌握了空调自动控制的设计及调试。
实践表明,以上实验的开设效果明显,学生反响热烈,积极性也非常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4 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系统模型的有机结合
由于跟班实习制度和企业施工进度安排的特殊性,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对系统整体流程的认识不足,对管道和设备的连接及附属设备的设置位置不清楚。我校将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环节打通,集中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进行。学生四人一组,从图库中随机选择建筑图纸,分别进行建筑水暖电课程设计(综合给排水、采暖和建筑电气设计)和空调与制冷课程设计(包括中央空调末端及制冷机房的设计),每组建筑图相同,但设计地点不同,这能有效降低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其他同学的依赖性,避免出现抄袭现象,同时,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实现设计方案的多样性。根据设计进度和企业施工进度,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生产实习,加强学生对管路走向及设备合理布置的认识,深刻理解合理设计对施工的重要性,并将实习中所总结得到的要点体现在课程设计的方案中。最后,每组学生可自主选择该组最好的设计成果作为原型,按一定比例尺缩小后制作模型。模型制作参考市场上教学仿真模型的制作方式,采用亚克力板材及一些金属辅料,学生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对整个空调系统或水暖电系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能更清楚直观地认识到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经过两届学生的实践发现,我校进行的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观察和总结,在设计过程中广泛查阅资料和参考优秀设计图纸,对系统原理有了深刻认识,实践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工作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3 小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高科技、大工程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建环专业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
本文所述的华北电力大学在建环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将总结和吸取各方面有益经验,继续完善建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注释
【关键词】水-环-生 实训基地 平台建设 理实一体化
【Abstract】In Wuchang college to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training base platform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create according to construct knowledge system, technical skills system and experimental practice train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and process of the real production, service,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theory 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It opens up a new way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and applied talents.
【Keyword】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biological engineering; Training base; Platform construc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基金项目】湖北省2014年度省级教学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43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55-02
1.建设水-环-生专业群开放型实训基地的意义
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在发展渊源、培养目标、学科基础上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平台,发展专业特色,在国内已有不少先例。例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均是联合培养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沈阳化工大学正在逐步实行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交叉渗透的双学位辅修制等。这些均反映了水、环、生三专业的共同协同发展是可行的。
2014年4月,《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鄂教发〔2014〕5号),明确转型发展的重点环节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而转型试点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
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借助“巡司河水环境监测及控制”这一载体,明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三学科的知识关联点――生物法污水处理,根据“水处理的真实生产流程”构建开放型的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培育水-环-生多专业交叉的学科方向,实现三专业的内涵发展,改善办学综合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在水-环-生三专业的互相交叉、互相支撑、资源共享方面的,具有武昌首义学院特色的专业群。
2.主要措施与实施情况
2.1主要措施
实训基地平台建设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在继续加强原有实验室建设的同时,重点建立“真实生产技术和流程式”的开放性实训教学基地。二是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是探索校企深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本文着重阐述第一个部分。
针对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主要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1)论证提出水-环-生资源共享的综合实验室建设方案。对原定水、环、生三个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了整合与调整,提出“1+4”方案,即:建立1个“仪器分析实验室”作为三个专业资源共享的综合实验室,建立水处理实验室、固体废料实验室、大气监测等4个实验室作为给排水、环境、生物工程的专业实验室。上述方案最大程度地考虑到了三个专业的实验室条件共享性,又考虑到了各专业的特殊要求。
(2)论证提出水-环-生共享实习基地的建设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巡司河水质长期监测”开放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申报《构建水-环-生学科交叉的水环境开放型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省级教学研究课题,该课题的核心是巡司河水环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2.2实施情况
(1)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方案整合前,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分别申请专业实验室,并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表1)。继专业实验室平台建设方案后,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共同建设仪器分析实验室(图1),把三个专业共同使用的分析仪器归类整合,避免重复性。另外分别建设水处理实验室、固体废料实验室、大气监测等4个实验室作为给排水、环境工程的专业实验室(表1)。实验室建设总投资节约了121.5万。
(2)开放型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建立校内 “巡司河水质监测站”实训基地实行开放型教学,实现三个专业的内涵发展,改善办学综合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内巡司河水质监测站是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的实训环境。占地面积160m2,选用巡司河河水、校内少部分生活污水作为处理水源。工艺流程目前包含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工艺。服务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三专业,可开出实训项目约50余项,服务课程20余门,共计百余学时。
3.创新成果
(1)根据我国当前环境形势,从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从给排水、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密切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出发,建立了水-环-生专业群实训基地平台,共享的实训教学基地、共享教学团队,对于改善办学综合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具有特色的水-环-生专业群具有重要意义。
(2)按照省教育厅关于省属高校转型发展应“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的要求,提出了构建水环生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型实训教学新模式的计划(图3)。
(3)校内巡司河水质监测站实训基地的建设,逐渐培育了一批年青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逐渐培育了水-环-生专业交叉的学科团队,在培育学科方向上也已经初见成果。“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方向已见雏形。
实验教学的实践改革
专业性实践教学是指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它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3]。下面主要针对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所进行的专业性实践教学实践、成立科技项目组情况作详细介绍。1.专业性实践教学(1)认识实习。充分利用桂林当地条件和资源,指导学生考察本地大气环境、水污染与治理情况、固废填埋及处理技术。参观了桂林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北冲污水处理厂、冲口垃圾填埋场、平山堆肥厂、康密劳铁合金有限公司等,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的同时,在现场讲解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难点,垃圾填埋的防渗措施及粉尘去除方法等,同时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也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工程经验及工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从老师和技术人员那里获得直接的和间接的实际生产经验,积累相关的知识,为下一步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有用的经验。学生们通过在实习基地的感性认知,使他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他们未来的工作任务及环境,从而更加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和成长目标。(2)生产实习。以梧州市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为基地,对现场废水处理运行进行维护和调试。根据现场的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仪表仪器,设计管道的流路,调节各类阀门并完成各类仪表的校正等。通过测定进出水的水质指标、观察污泥的性质等来调整设置参数,以期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的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有其他非专业的技能,如管路和线路的铺设。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预期需要达到的效果,从设计管道走向,到购置材料,最后安装运行,这些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从无到有,这是个学习的过程。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学生需掌握常规水质指标的测定,仪器的安装、使用和校正,管线的设计等。学生身处工作岗位上,承担着管理和维护的责任,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待人接物上都得到了发展。(3)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通常是学生即将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之前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阶段[4]。学生根据自己的择业方向和特长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或与指导老师的科研或工程项目结合,导师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将科研内容分成若干个可行的毕业课题供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较平时课程设计而言,其综合性更强、信息量也更大,学生需要从原来单纯的某一方面的考虑转化到更加全面且专业的考量,加上设计时间较短,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不够等原因,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重重。因此,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压力和设计性质的转变上,逐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学生根据课题需求设计实验方案、步骤,独立完成实验,获得可靠数据并完成数据整理、图表绘制和结果分析,完成毕业设计书的编写。通过校园理论学习到社会运用的过渡,完成从校园向工作岗位的过渡。2.成立科技小组结合老师的科研项目,根据不同的内容分成几个子课题,鼓励大学生参与研究,成立科技项目组。课题实验是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要求自行制订实验步骤、确定监测方法、配制试剂、预处理样品、检测样品和处理数据等,最终根据实验处理结果分析异常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将实验过程进行完整的归纳总结。整个实验的实施过程,指导老师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实验,而是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不足甚至错误操作,并帮助学生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也需要强调反复思考试验失败的原因,而不是以试验本身为目的而不加以反思与总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解决实验中的问题,从而使他们更加自觉的把自己放在试验教学中的主置。
实验教学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企业培养环节 建设 实践
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连续几年被相关机构列入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但笔者调查发现,外贸人才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结构上:一方面,由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总量上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随着外贸竞争的加剧,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外贸业务员又比较缺乏。为摆脱外贸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需要在应用型专业外贸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然而应用能力的培养又必须在外贸企业的实战中进行。因此,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企业培养环节的建设与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许多高校都将国贸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模块。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相对固定的有一定容纳能力的校外培养基地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都积极探索校外培养基地的建设,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第一,高校和企业缺乏利益共同点。实习基地的最大受益人是高校,而企业在短期内得不到明显的经济收益,因此就出现高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局面。第二,高校和企业缺乏联动机制。当前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主要依赖老师和企业负责人的私人关系,缺乏有效的定期沟通机制,一旦双方联络人发生变化,相应的实习基地就名存实亡。第三,缺乏校外实习生安全保障机制。校外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因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当出现安全事故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高校和企业往往相互推诿责任,很多企业由于顾虑学生安全不愿意接纳实习生。
2、培养特色不鲜明,专业技能提升不明显
由于培养基地的缺乏,实习岗位便成了稀缺资源,实习生能找到实习岗位就实属不易,至于实习岗位能否锻炼相关技能、有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就容不得考虑了,最终实习岗位五花八门,使得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大打折扣。
3、实习过程监控不到位
第一,校内指导老师碍于情面无法向实习单位提相关要求,加上五花八门的实习岗位也为实习监控带来困难;第二,企业指导老师因为学生的临时实习性质,不愿意给学生提过多的要求,给予过多的指导。种种原因使得校外实习出现监控盲区,实习效果不尽人意。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企业培养环节建设思路
为保障外贸实操技能的有效提升,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培养机制。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培养特色,从培养目标定位、资料准备、培养内容及方式、SOP的制定与成果推广等方面开展工作。
1、培养目标定位
各高校可围绕自身特色,结合学校的区位优势,选择各自熟悉的专业领域,进行培养定位。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要顺应学校按“汽车产业链”构建学科专业的整体规划要求,紧跟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步伐,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实操技能。进行该目标定位的依据如下:第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熟悉汽车产品的优势,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作为贸易产品,最终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外贸操作实务的融会贯通;第二,可借助学校所在地十堰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商用车之都”的东风,充分挖掘十堰市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实习资源。
2、资料准备
(1)建立十堰市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信息沟通平台。联合十堰市商务局、工商联以及十堰市下属市、区商务局和工商联,开展十堰市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调查,建立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信息沟通平台。该平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十堰市主要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贸易地理分布等;第二,学生通过第三方贸易平台开展的针对汽车及零部件的国际市场调研报告、搜集的客户信息等。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联动,强化企业的合作意愿。(2)联合制定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的国际贸易实务企业培养方案。以现有的《国际汽车贸易》、《汽车金融》、《外贸实习平台操作》等课程为基础,联合制定针对汽车零部件贸易的企业培养方案,着力打造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汽车贸易特色。(3)编写《汽车零部件贸易实操》企业实习指导教材。该教材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基础知识、与汽车零部件相关的基础外语、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流程、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贸易实例、主要汽车零部件第三方贸易平台介绍、汽车零部件进出口相关政策等内容。(4)制定企业培养环节考核制度及实习监控办法。考虑到考核和监控的难度,一方面,可利用信息沟通平台、电话、QQ、电子邮件等进行远程监控;另一方面,可不定期进行企业走访调查,实现动态监控。
3、培养内容和方式
培养内容主要围绕《汽车零部件贸易实操》的相关要求展开,详细流程要依照企业的实际业务内容开展。培养方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校内模拟训练。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培养角色,对于共性的贸易术语、贸易流程、外贸函电等内容可通过校内《外贸实习平台操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等进行。第二,企业集中实战训练。将受过基础训练的学生选派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外贸实战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完整的汽车零部件进出口业务。第三,分散外地实习。部分有条件的同学可通过与往届毕业生取得联系,到外贸业务比较发达的深圳、宁波等地开展分散实习,以有效缓解合作企业的接纳压力。
4、SOP的制定与成果推广
课程组在连续三届共计200余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学中进行了企业培养实践,总结出了在目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基于行业背景的企业培养环节操作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本SOP在培养环节方面具有系统性、渐进性的特点,在培养模式上将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相结合,在培养内容上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且以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主。各教学单位可参照本SOP将企业培养内容贯彻到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企业培养环节实施对策
1、建立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实习企业是企业培养环节的核心,稳定的合作关系是确保企业培养环节顺利实施的保障。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定期召开高校与企业联席会议,及时了解企业的动态及其相关需求;第二,聘请符合要求的企业指导老师为兼职教授,邀请他们定期到学校为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讲座;第三,与合作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工程
企业培养环节的建设与实施是一个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联动的过程,校内理论课程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各种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咨询校内的老师,因此校内老师必须是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然而,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很高,但实践能力显得不足,为保障企业培养的效果,一方面,必须让校内老师从思想上重视企业培养环节建设,另一方面,各高校也需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
3、严肃实习纪律,规范实习过程
往届实习生的实习表现,直接影响着企业对下一届实习生的接纳意愿,为规范学生实习过程,高校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实习意愿。虽然校方确定了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实操技能的培养目标,但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对这项工作感兴趣,如有部分同学选择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去其他类型的外贸企业就业等,所以,在选派实习生前,要充分征求大家的意愿,让真正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到其中来,从而在保证共性的基础上兼顾个性。第二,制定严格的企业培养环节考核办法。学生一旦选择到企业实习,就必须善始善终,认真完成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可通过制定内容涵盖整个外贸流程的标准化考核办法,量化考核,做到奖罚分明。
4、与企业开展就业合作
为提高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可积极与实习单位及其他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企业开展就业合作,让企业培养有的放矢,让学生实习学有所用。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愿意参与企业培养的学生的数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方面实习岗位的有效利用。
(注: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湖北省地方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及保障机制研究”(2011B07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校级专业综合改革”(编号:JX201302)。)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046-02
农业环保类专业中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是农业与环境科学的交叉,主要研究运用环境监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防治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面针对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对农业环保类专业中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建设的依据、思路、框架、建设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课程群建设的依据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相关理论与实践技术不断更新。作为农业环保类专业,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相比,存在很多劣势,需按照农科类环境专业在区域优势领域发展中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人才需求,对《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进行内容优化,突出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系统教学,培养学生成为当前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1.明确课程群建设目的,依据课程间知识点、方法、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结合点,将理论和技能融合成一个面向问题和应用的知识空间,优化课程群教学内容。
课程群建设是以课程群为对象,对课程群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有效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此,课程群建设瞄准专业定位,与行业现状和发展相适应进行长远规划,以本专业生态环境领域人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课程群优化整合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及课程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教学基本条件为保障,培养生态环境领域本科人才能力进行课程群建设。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由浅入深,先基础再综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随教学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加深递进和拓展延伸,以整体、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环境科学概论和环境监测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基本能力把握,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特色课激励学生提高应用素质能力,挖掘环境规划与将管理专业教育课内涵拓宽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体系,突出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体系的教学系统性,优化课程群教学模式。本课程群既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内容,也有实践性强的实验内容,在教学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移到注重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与才能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上来,建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新课程体系,突出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体系的教学系统性。
3.突出课程群实践定位,通过调整实验和实习教学内容,优化实践体系,强化教学过程课程群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监测与评价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重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故突出了课程群的实践定位,通过调整实验内容和优化实验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知识理解提出问题实际操作总结分析实习应用深化学习的路子。
4.以科研带教学,积极指导与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中指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复合生态体系。这突出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课程组老师依据地域特色和科研基础,积极指导与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课程群框架
农业环保类专业中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是农业与环境科学的交叉,主要研究运用环境监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防治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以宏观层面的农业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强化“农业与环境监测”、“农业环境评价与管理”等基本理论,结合农业、环境科学、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学和环境管理学相关知识,系统地打造以保障农业环境安全为核心的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教学组织上,加强主干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联结、递进与层级关系,减少重复与交叉的内容。课程群建设以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强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方面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包括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与管理6门课程。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和环境检测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综合特色课,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监测实习课程是本专业的实践基础技能培养必修课。课程整合优化后,将系统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基本技能为着力点,技术应用为主线,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利用环境监测实验分成模块化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以知识为本位确定教学内容的做法,突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系统性,建立以综合应用能力为本位确定教学内容结构的体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本专业课程群建设条件
石河子大学于2003年开设“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并列为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弃物、生物等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技术方法,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已经积累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体系。2010年环境监测课程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在该课程的推动下,教研室逐步加强和改革环境监测相关课程的建设。2011学年教研室教师所授本科生课程《生态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实习》、《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概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环境研究法》被评为石河子大学优质课程。因此,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建设可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农业环境教学。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相关理论与实践技术不断更新。
五、本专业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环境监测课程体系较健全,但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均按照环境专业人才共性能力培养为主,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的相关理论还不够突出和系统,亟待课程系统整改,主要问题有:(1)教师对各课程内容及特点不够熟悉,课程之间知识点重复或脱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配套,未与教学资源与条件有机结合,课程之间不能融会贯通,教学案例与实例启发性及与课程联系性不强。(2)课程组教师单打独斗,谈不上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学生由课程学习获得的能力系统连贯性不强,学期分散授课后教师仅强调本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未融合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3)环境监测课程实验和实习内容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优化,但对学生仅注重实验及实习结果,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不能突出学生个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能力提高。(4)学生创新能力仅依靠教师个人指导,没有发挥相关课程及课程组老师的指导优势,忽略了学科及教师优势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局限了学生思维。
因此,本专业应针对环境领域共性职业能力(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评价方法)分析的课程群平台设计,课程群建设以“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创新提高”为主线,以“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必修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理论支撑主体,以“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监测实习”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支撑主体,结合农业环境保护类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分析,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要求,选择相关课程,以“环境规划与管理”选修课程为专业方向拓展核心课,从而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就业需求,实现岗位需求和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就业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开勇,张凤华,杨乐,等.高等环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的探讨[J].石河子大学(高教研究),2007,19(6):20-21.
教师专业发展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取向,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成熟,强调了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来看,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要求教师认知、追求的和谐以及成长环境的和谐,因此,教育生态学提供的新视角,可以说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完善和超越,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选择。
一、教育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基本思想
“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就其本意而言,是“研究住所”的学问,后来,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ekel,E.)为其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现在,较普遍的解释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早在20世纪初,生态学就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并且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两大领域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被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研究特别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直接促成了了教育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其中,堪萨斯大学的巴克(Parker,R.)和赖特(Wright,H.)、康奈尔大学的布朗弗布伦纳(Bron—ferbrenner,U.)、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E.)、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L.A.)等都为教育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入较为兴旺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在此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教育生态研究不仅范围更加拓宽,而且也开始向纵深发展。我国对教育生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台湾和香港在这方面的研究先于大陆,可以说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如何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于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如何确定教育生态学独特的研究领域等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主要侧重于考察各种环境要素对不同生态主体及其生存状态的影响。它利用多门学科的优势,超越单一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方法运用的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但目前教育生态学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体系,人们的研究分属不同种类不同层次,既有微观的关于个体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也有宏观的关于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有对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子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遵循着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系统、平衡、联系。生态学最基本的思想在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态平衡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以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因此,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思考教育问题,就要坚持系统、平衡、联系、动态的思想,既要保证整体和谐性、动态开放性,又要体现真实有效性、自主独立性,从而更好地探索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转向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被普遍认可与自觉建设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职业应被视为一种专业。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为大家注目,随后许多国家纷纷以立法形式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引发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过程,是从“普通人”发展成为“教育者”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专业情意等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既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包括教师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包括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是体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全面衡量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既是一定社会或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德性基础;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等方面,体现为教师具体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等。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三种取向:一是理智取向,强调教师知识的习得和教师技能的形成;二是实践一反思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可以获得,而是通过“反思”理解自己的实践并不断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三是生态取向,用一种整体的、情境的、关联的视角来看待教师专业发展,以更开放的视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群、背景、合作和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虽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认识不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看法不一,但二者都注重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拥有,强调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我们应看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单单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娴熟,它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些直接受到教师所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从教师个体层面这一单一视角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而要注重从文化的、组织的或制度的层面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恰恰特别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土壤”,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及其文化和氛围,使得教师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专业发展得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既要求教师个体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生态学注重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说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转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同时,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如教师发展学校、专业实践学校等模式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模式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国内教育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落实提供了现实基础。由此可见,生态取向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超越和完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要坚持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就要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思想方法,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生态学研究认为,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小系统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教师而言,学校环境就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小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价值。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建立专业共同体
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在这样的教师团体中,育人是其组织目标,求知是其基本生活方式,平等自愿合作对话是其基本原则。从宽泛意义上来说,它属于一种教师文化。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总是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是孤独的和隔离的,由于缺乏互动和分享,教师专业发展中弥漫着无力感和疏离感,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的今天,教育变革使得以往的经验越来越捉襟见肘,与他人的联系就变得必需。因此,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资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分享,创设了教师对话的平台,激发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改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可以让教师在良性生态环境中汲取专业发展的营养。要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首先要引导教师思考共同体何以存在的目的,清晰共同体的使命,即共同体存在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不是那些可以当做口号的笼统的理念,而是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行动目标;其次要组织教师共同创造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愿景,以形成教师参与到共同体中来的动力,由此可以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更好地支持专业共同体的发展;还有就是要注重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这样才可以真正营造一个能够滋养教师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的专业共同体。
(二)强化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当前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和发展趋势。它是指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在校本培训中,教师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从校情出发,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有利资源,自主发起、组织、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达成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相对于脱离工作岗位的教师进修,校本培训所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促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自然生态的回归,营造了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得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可以直接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更符合教育生态的动态、系统、平衡的理念。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可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如课题研究、师徒结对、课例引领、同行交流、教学反思等,但尤其要注意的是校本培训的实效性,首先要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以寻求校本培训的内在动力,同时搞好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为校本培训的开展搭建环境平台,加强学校的自主管理,以保障校本培训的深入实施,注重校际交流、与专家合作、创新培训形式等途径的运用,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活力。
(三)引领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既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态及集体成员的结合方式。成熟的教师文化表现为教师群体拥有共同的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文化和良好的同事关系氛围。作为教师文化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和教师文化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教师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教师发展自身和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因而,积极引领教师文化的发展,将大大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采用制度、规范、教育、榜样等手段,施以职业效能感、幸福感的提升等策略,努力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形成教师共同的专业理想和信念,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通过变革既有的同事关系、评价体系、组织制度、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学习与反思,并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以形成教师自觉钻研业务共同提高的风气;关注教师生活状况,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专业权利,加强教师心理保健,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宽松的人性空间等,都将有利于在教师生态群体中建立真诚、和谐、合作、向上的教师文化。
(四)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反馈调节环节。通过教师专业素质直接或间接的测验能够把握其特点、属性和现实水平,掌握其动态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评价是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价值多元和尊重差异,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而生态学的生态位分化的观点认为,竞争使得竞争个体各自从其部分潜在的生存和发展区退出,从而消除生态位重叠,实现稳定的共存,生物之间的竞争结果并不必然是优胜劣汰,也可以是协同进化。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就教师个体而言,也存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问题,表现为教师专业素质的个体差异,每个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发展生态位,所以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理应存在差异,而不应用单一的标准。显然,发展性教师评价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采用的教师评价方式。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强调教师之间、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需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行性目标,并能够营造真诚合作的同事关系氛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同时这种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生态化的体现。
1高校环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为了充分利用教学实验资源,实验教学中心(或基地)成为当前实施实验与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近年来,我国高校不少专业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相继建设了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独立运行的管理体制,充分利用了教学实验资源.例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在“985工程”二期建设期间,构建了符合环境学科特点的新型实践教育体系,并将原有依托于各研究所分散的教学实验室重新整合,于2004年成立了“环境技术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后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践教学中心”.通过对教学中心的不断扩建,由原来分散的教学实验室建设成为约2000m2的集中、独立实验室,形成了专业基础实验、污染控制技术实验以及数据处理和工艺控制实验课程体系.2009年,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践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又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给水排水实验站,1994年组建成立独立的学院总实验室,2007年更名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是1939年国立浙江大学所成立的农业化学系教学实验室.1999年对本科生实验课程体系和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以“浙江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基础实验室”为基础,组建环境与资源实验教学中心;2000年成立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被批准为浙江省首批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是在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所属的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多个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0年8月组建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实验教学中心,面积6000m2,下设分析测试部、实验教学部和综合业务部等3个部门,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提供服务.此外,天津大学、南京大学等,也都通过整合环境实验教学资源,先后于2002年、2003年成立了环境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并针对学科特点构建了各自特色的环境实验教学模式.如南京大学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经典与现代结合、实验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结合、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与科研训练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等,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高校环境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综合比较
我们调研了国内10几所重点高校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含课程设计)的建设情况,并从实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硬件建设、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国内重点大学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上开设的主要实验教学课程有以下特点.
2.1实验课程的设置环境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和环境微生物实验是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必修课.由于这4门实验课都是环境专业中比较传统的实验课程,因此在相应实验内容设置上,各高校相差不是太大.但环境工程原理、固体废物处理实验、环境化学及环境数据处理实验等新兴实验课程,高校中目前开设的还相对较少.清华大学实验课程的设置较全面,涉及水、气、固等所有环境介质,并开设了环境数据处理及信息实验课.
2.2实验项目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操作型实验和演示型实验.操作型实验又可分为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型.不同高校其分类方法略有不同.
2.2.1操作型实验(1)基础型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帮助学生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必备的实验操作技能.所有高校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基础型实验项目,如环境监测实验中水的物理性质、碱度、硬度的测定等,环境微生物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大肠杆菌群数的测定、培养基的制备以及水中菌落总数测定等,以及环境工程原理中传质系数的测定等,都属于基础型实验.(2)综合型实验.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之后开设的综合型实验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系统地完成一些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型实验.该类型实验要求学生有系统、有深度、规范地完成实验内容,从而使学生得到包括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结果分析等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在全部实验项目中,综合类实验所占比例一般较大,如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综合型实验项目的比例为43%.清华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是一门典型的综合型实验.围绕“校园环境”这一主题,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分别从水、气、固、噪声等研究领域确定研究课题,并通过充分的文献调研与小组讨论,形成可行的实施方案.春季学期结束之前学生进行统一汇报,由主讲教师、实验教师、助教、各小组组长等组成评委,对其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并指出改进之处.夏季学期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实验方案的实施,期间实验教师与助教全程指导.实验完毕,经过数据分析、结果讨论,并以ppt的形式在限定时间内向全年级同学和有关教师汇报,并接受提问、评委打分,最终给予实验成绩.(3)研究型实验.是在学生掌握相当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后参与的研究项目或自主提出的探索性实验研究课题.这些研究型课题主要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开展实验研究,学生在背景调研、方案设计、系统搭建、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等多个环节中,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是培养顶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步骤.例如清华大学“水处理实验”中的混凝实验,由于实验水样千差万别,对不同的水样、不同的混凝剂或助凝剂,其最佳混凝条件各不相同.因而要求各组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指导书所提供的参考实验方案中进行选择,或者发挥创造力自行确定实验方案.
2.2.2演示型实验某些实验项目受实验条件或课时所限,通过模型或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复杂实验内容,旨在扩大学生知识面.例如水污染控制实验中可开展近15个实验项目,但一般高校只选择其中的5~9个实验项目,有些高校,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再选择一些实验(如沉淀池、SBR反应器等)作为演示实验项目.另外,对于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SRT)类型的实验,不同高校对其分类与定义存在差异.有些高校将其列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未归为研究型实验,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有的高校将其作为一类创新型实验,如同济大学.
2.3教学管理与设备条件建设如前所述,目前很多重点高校都建立了独立的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全部(本科、研究生)实验教学任务,并由专职实验人员进行实验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及实验室维护.多数实验教学中心配备了大中型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TOC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光光度计等.有的中心实验教学与科研几乎完全分开,教学中心独立拥有实验教学所需的大型仪器与设备,在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对校内外开放,如浙江大学;有的是拥有其中主要的几种常规大型仪器,昂贵的大型仪器如ICPGMS等则依赖于单位科研平台,如清华大学;有的则是教学与科研共用,如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自主研制设备是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15],今后各实验教学中心还根据实验内容需要大力自主研制与改进教学设备,如清华大学研制的电袋除尘设备、氮氧化物的催化净化设备、过滤反冲洗装置、有机废物好氧堆肥装置等20余套;浙江大学研制的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高效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等40余套.这些设备在开展高质量的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由于以往实验课程存在着安排欠合理、学生数较多、场地和资金的限制、人员编制的限制等问题,导致目前许多高校仍以“菜单式”集中教学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难以得到全面发挥.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该类问题并进行改进.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率先开设的研究型实验或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从实验项目来源、硬件条件、实验时间的保障等各方面,为学生提供旨在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实验系统平台.
2.5实验教材建设与实验课程的开设数相比,目前各高校正式出版的环境专业实验教材偏少,一般3~4部,多数采用自编实验讲义的形式.这些教材有的是实验部分独立成书,有的是与理论课教材编著在一起.实验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是目前高校环境实验教学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应在今后的建设与发展中得以加强.
3结束语
改革开放也加速了我们专业的发展,从总量来论,我国已是这方面的大国,日益受到世界 同行们的关注。21世纪我们要向成为主导潮流的强国方向努力。
这里就我个人的理解谈一些想法,供参考。
一、 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人们对改善居住与工作环境的要求,即健康、舒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随之而消耗的能源日益增多,相伴而来的保护环境的压力(温室气体限排、ODS物质替代等)日益增强。急需提高认识,寻求对策。对习惯做法要重新加以审视。
经济全球化是大潮流,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观念、技术、管理、法则等诸方面都会有深刻变化。人才争夺将更为突出。
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将深深影响我们今后的活动。我们要关注、要应付。
二、 关注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推进节能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大局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清洁优质能源-天然气在城市中应用的数量会增长,推进以电力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的努力会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会加大。我们如何应付对这方面的变化,在技术与应用上早作准备。传统的集中供热模式在何种条件仍可继续发展,应该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复合能源技术及工程应用。
电力经营体制会改革,发电输送和分配会分开,用户有优选权利。对于我们专业这种非均衡性负荷的日益增长,供电峰谷平衡难题将凸显。对电力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如何更好互动。
终端用户用热(冷)计量收费的实施,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和实施方式的问题。这一改革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要从整体系统地加以思考,寻求各种对策,应对复杂的实际情况。
建筑节能是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我们专业担负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促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开发和工程应用,优化专业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及手段是近期的一项迫切任务。
三、 关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站在巨人肩上求更好发展
因特网的影响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它在信息掌握与共享上最易做到,不重复,不做虚功,推进智力接力赛,最能体现效益和效率。
利用因特网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无时间与地域限制,开放、互动、双向沟通等,改变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实施异地智力协作与集成,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异地联网调控、电子商务等等都值得关注。
四、 技术发展途径的选择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系统;
开发新设备、新系统;
以新技术实现优化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