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7 15:03: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择业心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1]。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钥匙。
1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1择业自卑感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人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1.2择业焦虑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而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毕业前夕,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1.3茫然心理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2]。
1.4择业嫉妒心理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当然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1.5盲目攀高心理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或者是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1.6消极依赖心理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赖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3]。
2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家长及大学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
2.2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由于新的就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2.3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2.4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一些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2.5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他们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或者由于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差,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些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造成求职过程中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4]。
3对策
3.1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大学生中诸多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择业观念不正确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对于毕业生,不必向以往那样看重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在逐步地扩大;第三,择业时,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具备一个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机会也在增加。我国目前的经济、教育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令每一个人都满意。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3.2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自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择业成功的前提。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客观条件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择业信心。这就要求大学生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中充满自信,积极参与竞争。
3.3培养独立意识,提高承受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对于择业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在面对挫折时,要善于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客观分析,积极进取[5]。
3.4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对求职择业的环境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了心理失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全面认识与理解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二要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三要早抓、齐抓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应从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抓起,它不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学生与就业的关系,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好择业前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6]。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3.5心理调适方法
3.5.1自我心理暗示自我心理暗示是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择业中大学生可以经常用一些诸如:"沉着、冷静"、"谦虚"、"我一定能行"等简短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3.5.2适度宣泄法适度宣泄法是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和不满,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压抑。
3.5.3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是通过练习,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学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该法可以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反应,如焦虑、紧张、头痛等。
3.5.4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是通过转移注意,使个体的注意力由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为此,大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中。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其调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57
[3]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59
[4]梁光霞.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调适方法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4,4:35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大众教育的实现,使高等教育走出了“象牙塔”,由“少数人特权”变为“多数人的权利”。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共有145万,2003年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达280万,2005年达338万,2006年达到了40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成了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择业心理上产生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心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
一、择业心理的错位
(一)认知心理误区
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为大学生拓宽了择业空间,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大大激发了毕业生择业的主动性。在择业时,一部分毕业生表现出对自我的不信任,不敢向用人单位显示自己的优势,低声下气、唯唯诺诺,结果让人觉得没有多大能耐;另一部分毕业生自吹自擂,在招聘人员面前把自己吹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样反而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和不信任;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名校毕业生,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对就业要求相对较高,以至于期望值超过现实可能和自身的条件,求职表现出自命不凡,自负自大的心态,这些学生在人才市场中挑来挑去,有的就造成失误,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很可能会失去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情绪心理误区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面对理想与现实、就业与失业、签约与违约、就业与考研等矛盾,常使他们难以取舍、忧心忡忡、无所适从,表现出焦虑情绪。这种焦虑,使大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恐惧: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某种可怕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求职屡遭挫折后,产生了恐惧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学生低估了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过度自卑,会使学生产生精神不振、消极厌世、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问题人格发生。
自傲:是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一种心理现象。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气。具体表现为面试时随意迟到、态度傲慢,缺乏谦虚、尊重他人的品质。因而在择业过程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有的则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脱离实际,怕吃苦,不愿到墓层和艰苦地区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若巨大的反差。
挫折:当代大学生由于一直固于校园,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未曾经历过波折,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找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对待挫折的准备。在就业工作中,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
急躁:急躁是一种不良心境,和冷静是对立的,其主要特征是情绪高涨或低落。大学生在职业未最终确定以前,普遍都有急躁心理。一部分学生在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这种急躁的心理,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常常会引起异常的生理反应,出现头痛、头昏、消化紊乱、心慌、睡眠障碍等躯体化障碍,有时还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报复、迁怒于人、嗜烟、嗜酒等等。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会危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顺利就业,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违纪违法。
(三)社会心理误区
功利心理: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现今大学生的期望值太高,过分强调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精神需要的追求。收入、待遇、住房成为大学生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职业选择的标准是“三高”、“三点”,“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三点”即工作名声要好一点、牌子要响一点、管理要松一点。过分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交往中因群体行为的影响或压力而放弃自己的观念与主张,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有些大学生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又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对于择业,受到追求热门职业和热门地区这种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热衷于沿海开放城市、大城市、省会城市、外资与合资企业,不愿问津边远地区、农村以及清贫的职业。结果造成大城市“人满为患”,人才过于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如金融、通讯等行业。这种盲从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择业难”。与此同时,他们心里总有一个念头就是“我不能比别人差”。于是在择业过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就业趋向上。“事事与人攀比”,结果让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最终迷失自我。
依赖心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中留下了“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出门靠朋友”的陈旧观念。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好像不是毕业生自己求职,而是父母亲属求职,他们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去推销自己。依赖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并往往成为择业的又一绊脚石。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大学生择业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人事政策、职业制度、社会习俗、职业的社会评价等。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社会职业的数量、结构和层次。同时也决定了人们对不同职业的接受、赞誉或贬低的程度。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的重要原因。过去,毕业生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熏陶,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消费水平的示范效应,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求,强化了青年学生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显著的位置。
2、学校教育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双向选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人才个体的合理使用问题,从而调动了大学生自主择业、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但是,“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目前还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学毕业生将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选择,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因素。
3、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人接受社会化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重视,以及父母亲友的职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另外,中国自古就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许多毕业生认为择业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包括地域的选择、职业的类型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对择业行为的影响。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1、认知方式:是一个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固定认知模式,表现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特征。认知方式对于大学生择业时扬长避短很有参考价值。
2、气质:是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具有不同气质的人对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适应性。同时,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要考虑使自身的气质特征适应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要求。
3、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广泛地影响着人们对职业的适应性,不同职业对从业者地性格也有不同地要求。
4、兴趣:对职业选择与职业成就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按自己稳定的兴趣选择了某种职业,兴趣就会成为巨大的行为推动力,促使你在工作中做出成就;如果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就会影响积极性的发挥。
三、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
(一)更新择业观念,提倡理性就业
大学生中诸多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择业观念不正确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更新择业观念,理性就业。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对于毕业生,不必向以往那样看重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在逐步地扩大。再次,择业时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
(二)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
自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择业成功的前提。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客观条件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择业信心。这就要求大学生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中充满自信,积极参与竞争。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能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对于择业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在面对挫折时,要善于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客观分析,积极进取。
(四)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对就业政策不了解,对求职择业的环境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了心理失衡。因此,学校应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全面认识与理解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另一方面,可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五)心理调适方法
1、自我心理暗示: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择业中大学生可以经常用一些诸如“沉着、冷静”、“谦虚”、“我一定能行”等简短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2、适度宣泄法: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和不满,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压抑。
3、放松训练法:通过练习,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学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该法可以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反应,如焦虑、紧张、头痛等。
4、注意转移法:通过转移注意,使个体的注意力由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为此,大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中。
参考文献:
[1]詹木生.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0).
[2]蒋寒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的初步研究[J].科学咨询,2011,(34).
1.1自卑心理
近年来,由于用人单位一味要求高学历、高技术的精英人才,将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拒之f-J#l",如我校培养的中医学专科毕业生在公立医院很少有就业机会,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一种定论:起点决定终点。他们觉得,从踏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再怎么努力,前途总是灰暗的。加之受传统观念和学科本位意识的影响,专科生入学时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想法。自卑心理使他们缺乏竞争勇气和信心,包括投简历、面试,都觉得自己不行,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一旦遇到挫折和拒绝,更缺乏心理承受能力。
1.2依梭心理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很广,如校园招聘会、社会招聘会、自我推荐、实习获得就业机会、教师推荐等,但是据笔者调查,虽然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进行了相关指导,仍有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面对就业机会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到社会竞争中,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尤其是寄希望于家庭,让家人“托关系、走门路”帮自己找工作,甚至有些学生因对工作不满意而不去工作。这种依赖心理与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P-I。
1.3焦虑心理
部分学生毕业时,对未来的工作没有好好考虑,感到前途很迷茫,但又希望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所以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p】。如有的学生担心简历不合格,有的学生担心面试通不过。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下去,会形成就业焦虑心理,影响正常生活和就业。
1.4逸避心理
有的学生面对就业压力,选择逃避,其中很多学生选择专升本的方式,而不去考虑专升本的难度以及本科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我校中医学专业2010届共有毕业生600多人,其中300多人参加专升本考试,受招生计划限制,最后仅录取80人左右,大部分学生付出了努力,不但结果事与愿违,而且失去了重要的择业时机。
1.5期望值过高
部分专科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过于相信自己的优势,如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认为自己德才兼备,一心只想寻找高薪酬、条件好的单位,如喜欢到大医院、大型医药公司,不愿意到基层小医院、小型医药公司,结果屡屡受挫。有的学生对于工作后取得成就的速度有着过高的期待,而对自身能力及现实因素估计过少,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只有少部分人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这种现状与心理预期产生一定落差,稍遇挫折,即质疑从事工作的价值,于是频繁跳槽。如我校一位中药专业毕业生,总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在半年内换了3家医药公司,同时就业的同学已成为业务主管,而他仍然是一名普通业务员。
2对策
2.1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引导学生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懂得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才是有价值的,要考虑职业对终身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树立阶段性就业观,让自己的职业生涯随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我校在对中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重点提醒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不仅仅在医院,还有很多与医学相关的就业岗位,而且从事这些工作更适合他们的现状,会让他们的职业生涯更成功。
2.2树立择业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也是人持续发展的无价之宝。特别是专科生,择业时除了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外,自信心尤为重要。其实专科生有很多就业优势,如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较快适应岗位需求。我校在每年毕业生离校时举办“我自信,我成功”的讲座,教会学生求职应聘技巧;同时还邀请毕业后成功的学生介绍经验,使学生在激励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择业自信心。
2.3提高心理承受力
现代社会的竞争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大学生择业难免遇到挫折,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期望求职一帆风顺,在面试或者求职失败时,要总结经验教训,冷静、理智地分析择业挫折产生的原因。同时,还应学会对客观事物、挫折情境的正确认识,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促使挫折向积极方面转化。学校在就业指导与心理个体咨询时应注意对承受压力能力较差学生的引导,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尽早认识其人格的缺陷及其影响因素,促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心理承受力。
2.4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不了解,盲目就业,从而出现心理失衡。学校应在就业指导上多下功夫,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工作,了解职业。我校积极探索和努力完善毕业生服务体系,构建了“职业生涯规划—拓展就业渠道—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一就业指导一一对一帮扶援助机制一毕业后跟踪服务”全程化全方位立体式就业服务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于2008年起设为必修课,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通过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专业教学模式,加强就业技能培养,规范就业指导工作事务,构建服务工作平台,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就业指导,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关键词】中职生;个性;择业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22-01
中职生因为自身的个性问题,造成在择业就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导致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难题。在择业就业中,他们的个性心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中职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中职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中职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职校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中职生大部分是来自社会底层,由于缺乏来自长辈的关爱,集体观念差,难以顺利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加上缺乏比较正统的集体生活的磨练,中职生社会生活经验不少,但是难以获得社会主流的认知、认可,从而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分不清哪些是对的或错的,哪些事情对自己人生发展来讲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在目前又是次要的。面对快速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职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3)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不少中职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中职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可以说,与普高生相比,中职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比较突出。
(4)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中职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中职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并不少见,性、分裂性、戏剧性等人格障碍倾向在一些职校生言行举止中也有明显表现。
(5)社会往萎缩。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自然在以学业好坏为标志的学校、社会里,职校生就是笨孩子、傻学生,座位是在教室的后排,上课没有被提问的机会,根本没有参加学习竞赛的可能,有些老师和同学都懒得与他们打交道,一些家长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职校生来往相处。进入职业学校后,一些中职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仍然心存疑虑,总是怕这怕那,尤其是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的身份,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往,甚至希望自己与世隔绝。
(6)异往上的行为偏差。随着性意识的觉醒,中职生已经逐步度过了异性疏远期,而走进了异性接近期。他们渴望与异性多接触交往,和异性谈话交流会觉得十分高兴,和异性在一起活动感到特别兴奋、愉快。他们渴望有能够亲近的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往关系。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中职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中职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中职生品德心理问题和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
(7)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代际冲突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而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所谓的“代沟”、“代差”问题更为明显和突出。不少中职生与父母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经常埋怨父母教师不理解、不尊重自己,轻视父母教师的存在和价值,与父母教师的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行为冲突。
2 中职学校学生的择业就业心理问题
每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中职学都想拥有一个理想的职业,成就一番事业,择业就业是他们实现理想的第一步,也是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有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在就业中出现了许多兴奋、紧张、忧虑问题。
(1)择业就业依赖退缩心理。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许多中职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解决自己的就业门路或去向。对于中职校承诺保证毕业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职校生往往是十分喜爱、情有独钟。这也说明不少职校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能力。
(2)择业紧张焦虑心理。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中职生的一大“心病”。一些中职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中职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中职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3)择业思维定势心理。一些中职校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希望找到有社会地位的、体面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中职生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
(4)盲目从众心理。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可是很多毕业生还是一个劲地往一个地方挤,这是中职生在择业中的特点,往往几个同学要在一个单位工作。所以,只招一名员工的岗位几乎没有人报名,招得越多的岗位学生报名越踊跃。其实盲目从众,特别片面评价企业现象是中职生的特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来说是一个致命失误。
(5)好高骛远心理。有一些中职生,眼高手低,不从实际出发,在择业上期望过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使得他们在竞争中也会失去很多的机会,有些学生被安排到好的岗位沾沾自喜,由于缺乏吃苦的准备,往往时间不长就感觉工作枯燥,抱怨工作无聊,最终再好的机会也把握不住。而被分配到差岗位的同学则感觉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旦受到挫折,往往感到悲观失望,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怨天尤人、消极等待,宁愿闲赋在家,也不愿正视自我。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中职生个性和择业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而解决中职生存在的这些个性和择业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多方协作,共同关心这些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创峰.职业与人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朱铁汉.试论高职教育中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J].职成教育,2006,(5)
【关键词】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择业心理
85后是中国大陆一个新兴的网络词汇,一般指1985年-1989年出生的人。85后一般是相对80后和90后而言,相比80后,85后能年轻;而相对90后,85后更加成熟,兼备8090的特质[1]。本文通过调查发现:85后毕业生在择业时,相对80后毕业生,他们对于择业的恐惧,逃避心理表现不明显,他们对于形势更加乐观,更关注自我发展,没有经济上、生活上的压力,但同时,相对80后,他们就业主动意识不强,不愿吃苦。
一、调查对象、方法:
本文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2010届85后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专业涉及法学,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商务等,调查还充分考虑了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4份,问卷回收率为96%。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杭州市三所独立学院2010届85后毕业生,笔者将被调查者就业途径分为:靠自己能力寻找、家里帮助、边找边看、休息,暂不就业、考公务员、继续深造等,同时,将此与学生性别,生源地,对本专业的兴趣,平时学习状况,获奖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纵向对比,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在择业时的心理有几个特点。
1、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不愿意吃苦,主动竞争意识差。
有信心自我寻找工作的学生较少,基本都是平时学习和表现较好且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无论哪个专业,有信心靠自己能力找工作的学生比例较小,比如,法学,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商务四个专业的学生,靠自己能力找工作的比例分别为:6%,15%,3%,20%;这些学生中,综合表现平均得分最低的为电子商务,属于表现较好,其他专业的学生都是表现良好,优秀;同时他们对于本专业的兴趣程度都较高,尤其电子商务专业。他们中有家庭条件较好的,也有一般的,生源地有农村的也有城市的,没有特别的规律。
2、选择考公务员的学生比例较大,考研究生的相对较少,与独立院校的特点以及所学专业有一定关系。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总体比例为8%,数学专业的学生继续深造比例为50%,其他专业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较少。被调查的法学专业学生全部报考公务员,社会工作专业85%报考公务员,电子商务以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只有不到3%的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
3、缺乏完整的职业规划,没有走入社会自我经济独立的迫切压力。
这主要表现在:靠家里帮助就业的学生比例较大,择业时以自我感觉为主,不急于就业的学生比例也比较大,暂不就业的学生也不少。大多为平时表现一般,对专业兴趣一般,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本次调查发现,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靠家里找工作的学生较其他就业途径比例较高,平均占到50%左右。这些学生70%左右,平时表现一般,60%左右对专业不是太感兴趣,75%以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暂不就业的学生,平均比例为8%。
4、选择其他择业类型的毕业生非常少。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没有选择去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学生,自主创业学生比例不足1%。
三、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择业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笔者也对毕业生选择就业途径的原因进行了调查,通过汇总归类,笔者认为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择业心理的新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好,85后学生的代际特征使择业心理有了新的变化。
近些年,国家经济形势良好,虽然毕业生人数在增加,但是就业岗位也在增加,所以,学生普遍认为,找个普通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独立学院85后学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多为独生子女,没有家庭经济负担,学生对于就业形势有一定认识,但是因没有迫切的生活压力,对于择业没有心理上的强烈愿望[2]。因此,导致学生选择靠自我能力早点落实工作的比例较小,而靠家里,不急着工作的占多数。
2、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影响着85后学生的择业心理。
在本次调查中,几所独立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是浙江生源学生,由于浙江总体经济较为发达,中小企业较多,因此,学生在寻找工作时选择性大,尤其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些学生80%以上选择了中小企业。工作机会的增加,使得学生对于就业形势有着较为乐观的态度,而不急于就业。
3、社会观念对于85后学生的择业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企业工作,收入较高,但也有风险,因此,很多学生都选择了报考公务员,无论是否能考上,都要去准备。在调查中,法学,社会工作的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原因,90%以上是因为工作稳定,有保障;而这其中60%的学生报考公务员是父母的意思,100%的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相反,有意愿到西部及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学生为15%,但是,最终选择报名的没有,调查原因发现,家长不同意的占95%,同时,有些学生也考虑到以后的个人前途和发展,还是放弃了。
4、85后学生择业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
虽然,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也会受到社会观念和家长的影响,但是,他们对于自我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比如,在本次调查中,要考研以及出国的学生,95%以上都是自己想自我提高,不是“被迫”的。这说明,85后学生更加的独立,更注重自我意识。
四、对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建议
1、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方面:
首先,要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文件规章;其次,要客观分析和评价自我,比如,要清
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了解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和晋升机会,不能盲从择业[3]。笔者在2010届毕业生毕业后,通过电话回访,法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当年公务员录取率平均为6%,而报考率为100%,很多毕业生为准备考试,耽误了就业机会,说明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通过报考公务员途径就业。
其次,职业选择中正确估价自身的兴趣、能力、态度及其与职业活动相关的自身因素,才能在择业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调查中,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随便投简历,有面试机会就去试试,没有对自身以及招聘单位的深入了解,造成了择业一直不顺利的情况。
再次,毕业生应该增加自主择业的主动意识,作为成年人,应该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就业,早日在社会和生活中自力。
2、家长方面:
要主动关心毕业生择业期间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就业心理压力,使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家长应该毕业生更多的关心和指导,但应该尊重毕业生自己的意愿,教给毕业生更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毕业生面对挫折时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毕业生早日独立找到工作。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
1.心理机制不够成熟,缺乏稳定性,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从大学生心理年龄看,他们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和缓解压力的途径单一。加之正处于“第二心理断乳期”,面对即将进入的外在世界显得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内心的惶恐不安和恐惧,导致毕业前心理过分焦虑。据《中国青年报》进行的调查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焦虑。心理学认为,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产生压力感,增强积极向上,主动竞争的能力。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过分焦虑使大学生情绪消极,烦躁不安,悲观失落,面对选择常常不知所措,犹豫不决,缺乏果断性,影响就业的选择甚至失去机会;无法理智、清醒地分析问题,甚至无法面对和接纳事实。最近,网上载一则消息,南方某高校研究生由于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跳楼自杀。这就是由于心理不够成熟,缺乏心理调控机制,导致的心理失衡。必须帮助大学生摆脱这种焦虑和恐惧的危害,排除心理障碍的困扰。
2.面对竞争缺乏自信,导致自卑心理
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多,研究生、博士生也加入到了择业竞争的行列中,这在无形中给本科生、专科生的择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一些大学生只看到别人的长处盯着自己的不足,缺乏对自身优势的正确分析,对自身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遇到几次挫折,就退缩羞怯,不敢迎接挑战,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导致自卑心理。有调查显示,在“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的问题回答中,47.6%的人回答“有些信心”,28.6%的人回答“毫无信心”,只有21.7%的人回答“很有信心”显示出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信心不足。
3.对自身期望过高,产生自负心理
有些大学生特别是优秀的大学生,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缺乏对现实择业市场的全面了解,产生人不如己的优越感。或是认为自己拥有一技之长,这山望着那山高,屡屡违约。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孤芳自赏,缺乏从基层做起的信心,对用人单位的待遇期望过高。北京某高校在2003届毕业生中进行择业工资期望调查,38.98%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就拿到2000~3000元的月薪,30.98%的被调查者甚至希望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薪。无法摆正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招聘时盛气凌人,用人单位也往往“敬而远之”,导致屡屡碰壁。
4.缺乏自立意识,产生依赖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中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宠爱,事事由父母包办,养成了“万事不操心”的习惯,父母已成为某些大学生的“全职保姆”,大学生只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工作的选择也缺乏主观能动性,开创意识和独立竞争的能力不强。在择业时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也会调动一切力量为子女找到一份在他们眼中不错的工作,而往往忽略子女的兴趣爱好。这种依赖心理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父母安排的工作没有兴趣或是本身性格不适合从事父母安排的工作,工作没有积极性和进取心,影响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
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原因
1.社会转型时期,造成大学生个体择业价值选择的矛盾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知识经济时代使大学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有对未来的渴望,也有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出现差异,以及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念也面临双重选择,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造成冲击。
在价值选择上,出现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往往胸怀宏伟的理想与抱负,渴望报效祖国,为国家建设出力。希望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改变家乡祖国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却往往注重的是个人利益和未来发展,不愿到祖国的乡村、西北等艰苦的地方。
在价值判断和实现上,出现吃苦奉献与享乐索取的对立。大学生大多有正义感,崇拜英雄和模范,也渴望自己为社会奉献力量。然而,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也会出现贪图享乐讲求实际的心理。大学生追求个性、新奇,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价值实现上出现多元性,然而却忽视自身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可能导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背离。
2.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
如果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本着市场需要的原则,来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基本上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然而,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相对落后,知识陈旧,适应不了知识更新的需要。还有一些高校在自身师资、设备尚不具备的条件下,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使热门专业毕业生急剧增多而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存在欠缺,没有竞争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信心。另外,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既有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高校盲目追求理论教育,忽视技能的培训,使大学生感到学无所用,能力不足,导致在择业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从而产生自卑,焦虑心理。
3.社会就业环境变化,企业用人观念与大学生择业理想存在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国营大企业不适应市场竞争,面临困境,导致大量职工下岗,富余劳动力充斥就业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压力。而一些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也造成人才浪费。而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乡镇,大中专毕业生本该有用武之地,但大学生却不屑一顾。据调查资料统计,只有28%的大专生愿意“屈就”到这些行业,仍有超出三分之二的大专生即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仍然不肯放下架子。这种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学生择业时选择范围缩小,增加了择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排除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对策思考
1.高校根据大学生不同心理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侧重于高年级毕业生。所指导的内容也仅限于思想教育、形势分析、技巧传授等。基本属于“临阵磨枪”型,缺乏系统的规划,往往收效甚微,起不到真正的指导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进行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辅导。迷茫期:一年级,大学生处于适应期,面临着对自己的重新定位。这一阶段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规划职业生涯对自身未来职业的重要性。清晰期:二年级,大学生心理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开始了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深层次思考。这一阶段,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价值观、职业个性等,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的基本方向。形成期:三年级,职业目标逐渐形成,大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时可以开展职业心理测试与职业生涯心理训练。帮助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完成角色转变。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提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有效地缓解大学生择业时的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大学生拥有稳定积极的心态迈入社会。
2.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政策、择业价值取向的教育与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使之既有个人的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奉献的精神;既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可以拓宽大学生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能有效地弥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避免心理失衡。
3.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有些高校专业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知识的需求,应该及时更新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弹性学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利条件;许多大学生知识单一,技能不足,应鼓励大学生跨专业、多方向的选择课程,开阔大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含量。同时适当扩大实践在大学生课程中的比例,增强实践能力,建立技能培训基地。改变大学生“学无所用”的择业困境,增强就业竞争力。
4.净化社会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平等的择业竞争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调适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毕业等于失业”已成为无数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的口头禅。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要面对步入社会,渴望寻求自己满意工作的挑战,而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大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调整自己择业的心理状态,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矛盾心理
在求职择业中,大学生的高成就动机与现实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在心理上产生深刻的矛盾冲突。他们胸怀远大理想,却不敢正视现实;希望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渴望参与竞争,又缺乏勇气和信心;注重专业能力的发展,但又爱慕虚荣,攀比成风;重事业、重才智的发挥,又在价值取向上重物质、重利益;对自我充满信心,受挫折后却又容易自卑、消沉;既崇尚个人奋斗、强调自我,又有较强的依赖感等等。这一系列矛盾心理,使他们在就业选择面前,犹豫不决,坐失良机。
2.缺乏职前准备产生焦虑心理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往往因为职前准备不足,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有限的职业岗位,瞻前顾后,一时难以做出正确抉择。许多学生在毕业时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理想能不能实现?自己能否找到合适的岗位?万一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怎么办等问题,但真正遇到困难时不去正确分析形势、积极化解疑难,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心理冲突便由紧张烦躁、忧心忡忡发展到惊恐不安、不知所措,而在求职屡遭失败挫折后,产生了恐惧感,一提到择业就心里紧张,甚至产生绝望心理,这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也妨碍了他们正常的择业。
3.缺乏独立意识产生盲从和依赖心理
许多毕业生在择业前没有明确目标,选择工作单位时又缺乏独立决策能力,毫无主见,总是随大流,觉得大多数人追求的,一定是好工作、好单位。于是,人云亦云,往往在不切实际的就业心理欲望驱使下,盲目地跟着感觉走,忽视了自己的特长,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他们在择业时,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和家长。要么等学校推荐就业,要么靠父母、亲朋托关系跑工作,这种“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继续发展,就会变成依附心理。致使有的学生干脆静候“理想单位”来相中自己,最终只能使自己在择业中时时处于劣势,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
4.强求心理平衡产生攀比心理
许多毕业生评价自己的价值能否得到承认的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互相攀比,攀比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不量力而行。与他人攀比的心理表现为主观性很强的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理想成分居多的求职期望过高,容易导致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这致使他们在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际出发,而是与同学攀比,常常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尤其是学习好一些的毕业生更是如此,觉得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很没面子,会被人瞧不起,为求平衡,于是将自己择业目标定位过高,其结果只能是高不能,低不就,在择业中处处碰壁,陷入苦恼之中。
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适
1.正确看待客观现实,树立合理的职业观
就业市场化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和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其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高校迅猛扩招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之间矛盾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一些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心态,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剂良药。大学生应当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大学生中诸多择业问题往往是由于择业观念不正确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过去“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对于毕业生,不必像以往那样看重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也在逐步地扩大。如今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大学生要以平常心对待第一次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心态,即使初次就业不理想,以后也可以重新择业。第三,择业时,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对于那些虽然现实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也要重视。相反,一些表面上看来不错,但不适合自己,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单位,做选择时尤其要慎重。
2.坦然面对择业中的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求职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是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的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生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以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择业看作是一个很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通过求职活动来展示自己,促进自我成熟,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关键是自己要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在求职过程中,尤其在遇到挫折时,自信心是支持大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关键因素。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了解自己,不断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不断肯定自己的长处,以促进自己顺利就业。
3.正确对待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时排除不良情绪
大学生求职时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对于不良心态要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同时,通过对自己在择业时出现的不良心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这些人格缺陷是产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不能很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还会给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困扰。同时也不必为自己存在的人格缺陷懊恼,因为没有人是绝对的人格健全的,关键是要在发现自己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顺利,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
4.开拓进取,勇于自主创业
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重要的途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拥有较高知识和技术,富有开拓精神,蕴涵着巨大创业潜能。自主创业,不仅能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更是大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就业趋势。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青年先锋,因此要有自主创业的意识。自主创业可以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实行。大学生创业是值得鼓励的,关键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社会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转变观念,开拓视野,以理性、务实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会发现工作并没那么难找,生活中机会无处不在。
总之,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种种心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态问题也需要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的职业,绘制自己美好的人生蓝图。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求职心理调适方法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 王季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4).
[3] 朱志梅.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及调适[J].淮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4] 黄敬宝.教育扩展与大学生就业率的变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7,(3).
关键词:毕业生;择业心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8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择业心理问题是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效掌握毕业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可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实践性。
一、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是指与就业相关的因素引起心理冲突或挫折时造成的一种紧张、迷茫、内心不安,甚至是恐惧的情绪状态。过渡焦虑会造成对就业的恐惧和精神负担,影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就业失败,甚至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动力,停滞不前。
(二)自卑心理,是一种性格缺陷,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的情绪状态。它影响了实力的发挥,局限了才智的展现,还可能产生自我封闭、消极厌世等现象、
(三)攀高心理,是择业时的攀比求告心理,体现在求职需求与自己的能力或水平不符。部分毕业生不顾自己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以别人为参照,忽略了学以致用,潜能发挥等问题,造成就业门路窄等状况。
(四)从众心理,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等方面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采取顺从行为而与群体多数保持一致的情绪状态。他们独立性较差,在群体中也不愿彰显自己。
(五)消极依赖心理,指部分毕业生缺乏独立和竞争意识,不愿参加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期望依靠外部条件和力量促成顺利就业,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多样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职业制度、人事政策、职业的社会评价等,这些决定了职业的数量、层次和结构、人们对不同职业的赞扬或贬低的程度。近来年,就业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供需矛盾,使就业竞争加剧,这从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的发展。
2.学校教育因素。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偏重于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缺乏对择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或更多的阐述就业形势政策、和组织供需洽谈活动,而没有定期的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且指导方式以集体授课为主,不能解决具体问题。
3.家庭因素。家庭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择业标准,特别受经济条件、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父母及亲友的职业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过分强调收入,高稳定性,环境优且舒适的工作,而忽视实际特长爱好与专业能力,局限了毕业生的择业范围。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对择业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发展主要受以下几方面自身因素的影响:
1.心里矛盾期。大学生整处于心里矛盾的突出时期,心理发展不稳定、不稳定、不成熟,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当理性与现实矛盾,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时,他们的认知将会随之变化,影响其择业心理的发展。
2.就业准备不足。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对个人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进行有目的的培养,造成就业准备不足,以至于产生自卑、焦虑、犹豫、从众等心理问题、
3.兴趣不稳定。兴趣是选择职业的巨大推动力。促进工作成就。随着多元文化的涉入,大学生的兴趣更广泛,在有利于塑造多方面能力的同时,也造成“样样通、样样松”的现象,学生不能选择一个主要的方向进行强化,而造成职业选择困难。
三、应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形成受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的制约,只有各方面参与才能有效地缓解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从而有效的择业。
(一)社会方面。社会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择业环境与氛围,就是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能力提升的前提。首先,政府部门要政策引导,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其次,社会应加强协调利益矛盾,注重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为大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这些都有利于缓解毕业生的焦虑心理。
(二)家庭反面。家长应从孩子的角度观察其就业发展空间,认可学生的能力发展,多征求其自主意见,给予跟多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踏入社会勇于成长的信息。学生应多于家长沟通,从社会实际出发,根据个人爱好、特长、专业能力的综合分析,探索适宜的工作,逐渐促成新的择业观,有利于缓解学生的攀高心理、从众心理、消极依赖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高效的就业指导工作起着重要作用。首先,高效应做好基础服务工作。基础服务工作包括信息收集和工作、知道和面试技巧培训等工作、拓宽就业市场,开展更多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高效应重视职业指导的工作质量。
(四)个人方面。学生是择业心理产生的中心主体,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协调意识,把握择业心理调适技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至关重要,大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觉地调整内在的不平衡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理智地面对择业问题。
首先,大学生应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大学生应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充分认识职业价值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学生良好就业的前提,正确的择业观有效地预防了学生的焦虑、自卑、犹豫和依赖等心理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