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色彩课程总结

色彩课程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7 15:04: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色彩课程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色彩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色彩构成;艺术设计;职业教育;设计工作;人才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开创可以追溯至德国的包豪斯学校,包豪斯学校即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学校。包豪斯学校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至1933年关闭,是一所现代实用艺术设计学校。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实现艺术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在它14年的办学历程中,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对后世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备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其中艺术设计教育的三大基础课程—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构成包豪斯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做出的贡献之一。相较于包豪斯系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直至1998年,国家教育部才正式定名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且初始阶段仅在艺术院校和传统大学设立,至于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其艺术设计专业历史时期更为短暂。1999年8月,在原“苏州工艺美术学校”、“苏州轻工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及符合学生学习特点,需要培养学生全面的设计素质,在设计素质中,色彩的应用技能极为关键,而色彩构成课程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显然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一、色彩构成课程概述

从介绍包豪斯学校可知,色彩构成课程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是在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并将艺术融入科学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方法。其教学目的是为了通过色彩表现,运用色彩构成原理的训练,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搭配规律,从而形成具有色彩美形式的构成方式,组合成富于艺术感、韵律感的设计作品。下面从从色构彩成课程内容、重要性、意义几个方面对色彩构成课程进行一个综述。

(一)色彩构成课程概念

从字面上来看,色彩构成首要的要素便是色彩,色彩的形成原因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色彩是指不同材质的物体对日光和各种不同发光体所发出光的吸收和反射呈现出眼睛可感的表面现象。色彩构成课程是在掌握不同色彩区分基础上,研究色彩的产生原理、人运用不同色彩进行表达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和色彩组合规律及应用的一门学科。换句话说,色彩构成就是在正确的色彩原理指导下,利用不同的色彩元素组合传达情感,组合构造出具有一定情感氛围色彩效果的设计作品。

(二)色彩构成课程内容

色彩构成课程是一门具有装饰性特点并结合科学性的设计基础课程,是运用色彩构成技法,通过色彩组合规律有目的性地表现出既定内容,特别是要使用色彩这一专业语言来获得作品内涵与人情感上的沟通。

(三)色彩构成课程重要性

从包豪斯学校创立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伊始,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门类基础学科中,便和平面构成以及立体构成成为艺术设计的三大基础构成课程,其重要性在于色彩能够带给人们对设计作品先入为主的第一感觉。

(四)色彩构成课程意义

色彩构成课程的意义在于色彩构成课程是从研究色彩的来源、色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及心理上的体验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系统的色彩感觉培养,总结出色彩搭配的规律,有助于提升设计师对色彩敏锐度和色彩搭配的熟练度。由于色彩构成是现代设计中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所以掌握这门知识对于设计者去拓展艺术视野、启迪色彩运用灵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设计者在今后的各种专业设计中奠定良好的色彩基础。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色彩构成课程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色彩构成课程按照高职教育“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和锻炼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专业技能为出发点,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此提出以下几点课程要求:

(一)色彩构成课程设置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过程的诱发因素,决定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上的选择方向,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条件。浓厚学习兴趣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为最终取得优异的学习效果创造条件。而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反过来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程度,使其通过良性循环的学习活动得到身心的满足感,从而对学习过程产生愉悦的心理情绪,每一次的学习过程都是内心得到满足、得到情感升华的过程,由此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达到循环往复、互相促进的积极状态。

(二)色彩构成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课,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该课程的授课方式要求与专业课培训的衔接,其目的是为了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技能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原来单一的基础课教学模式,使色彩构成课程与专业课教授紧密接轨,实现学生三年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整体贯通,从而超越每门课程的孤立授课,达到从宏观上对学生整体设计素养的把握,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需要的目的。

(三)色彩构成课程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要求相融合

为了响应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号召,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采取模块式教学法,在教学模块的设计和操作中,重视理论教学,注重实践操作,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并且为适应当今设计工作需要,强化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协助完成设计目的的能力,符合当今专业人才需求。

(四)色彩构成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围绕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个核心,除了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更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综合能力,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组成团队,通过市场调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与教师分别商讨确定设计方案,再经教师点评和辅导,修改作品中略有瑕疵的部分,进而完善整套方案进行设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强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色彩构成课程培养学生注重积累的能力

这种积累包括知识积累;设计作品、经历积累;设计思维积累等。这种积累的丰富性有益于未来就业,不仅对学生个人思想的成熟具有一定帮助,也是一个设计师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色彩构成课程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重要性

一是,从前文总结色彩构成课程的内容,可看出色彩构成课程所学习的种种技法,均是在艺术设计实践中需要使用到的。换句话说,任何一幅色彩作品,无论平面设计作品还是三维动画作品,甚至绘画作品都会包含色彩构成的技法在其中。如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虽然其作品纯属绘画作品,但其画面构图依然采取了色彩构成的色彩对比规律。二是,色彩构成技法的掌握对设计师培养完备的设计思路,运用适当的设计色彩,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色彩构成在画面中的呈现是显示出设计师设计能力高下的主要方面。三是,色彩构成技法运用的正确与否是设计师实现设计初衷的关键,作品中色彩的使用,搭配的效果是能否正确传导出设计师感情诉求的重要因素,也是奠定设计师最终设计作品成效的基础。最后,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外,色彩构成课程的学习是其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掌握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条件。这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程设置将色彩构成放于学生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安排之中的原因之一,学生要在大学一年级学习色彩构成课程之后,才能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如报刊设计、CI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趋向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包围着人们身边每一方面,社会生活及工作需求使人们无时不刻都离不开艺术设计,譬如人们穿衣需要服装设计,人们购买商品需要包装设计以及平面广告设计,我们居住的场所需要环境设计,我们看电视需要多媒体设计等等,可以说艺术设计无处不在。而这些门类艺术设计需要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人才需求的门类和数量的增加使艺术设计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设立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可以说,现代生活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涵盖性极广,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要包含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影视设计等领域。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为上述领域的职业岗位培养具备相关艺术设计思维、艺术设计技巧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设计技术,结合当今设计元素,符合现代设计审美趋向,进行设计和制作的高技能人才。为此针对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特地开设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来培养从事以上行业的艺术设计人员,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这是开设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任务,同时这些行业也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

五、总结

第2篇

关键词:色彩基础教学色彩归纳改革

一、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大陆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史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较之德国等欧洲国家有近100年的差距,但近年来我国的设计水平已有很大提高,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也在逐渐完善。然而,在设计学院的整体基础教学中,对负责色彩基础教学的教师而言,其色彩基础短暂的三四周的学习课时安排太少,虽然用尽浑身解数施教,却达不到预期和课程安排的要求,有的教师往往也只能竭尽所能完成教学任务。设计各个专业的教师又会觉得,传统色彩写生教学无法与今后的各个实际设计专业相结合,难以达到设计教学当中打好色彩理论基础的目的。在诸多的色彩教学摸索当中,色彩归纳从概念上更加符合设计专业,因为既结合对象进行写生,描绘过程有感性认识,又不是被动摹写,要求理性概括,训练由浅到深,教学很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色彩的理性认识,其简洁的色彩关系更接近设计色彩理性配色的本质,多样的表现方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是一种快速、有效、实用的教学训练方法。对色彩归纳色彩理论的理解训练,能够提炼出的色彩规律,更适用于现代设计专业的基础色彩教学。

二、归纳与传统写生色彩的异同

色彩归纳,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概括、简练的色彩表现对象的形象和色彩,当然相应的造型及构图都会随之变化,由此创造出统一、和谐的色彩作品。它训练的是对客观物象的色彩进行夸张、概括、简化,主要是运用人们对色彩关系的理解表现对象,注重的是创造性思维,与常规色彩写生有很大不同。过去传统色彩基础写生教学是为纯艺术打好写实基础的,如油画、版画和国画等,抓质感、体量感、空间感,注重色彩的真实表现,画家情感的表述也是重点,讲究笔法和技法的运用,色彩变化过多,需要多次、反复、长期、深入训练,才能够达到较高境界。然而,设计专业又无法安排长时间、多层次的训练,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把握色彩关系理论。传统写生不是为设计专业进行的色彩理论教学而设计的,设计专业又大多是在传统纯艺术院校基础上,为适应现代商业需求而分离出来的专业,即使是新的设计学院,往往教师也受到传统固有观念的影响,专业分出来了,但基础色彩教学模式又没有进行相应符合现代设计专业性需求的改革。对于设计教学体系来说,基础课程都是为各个专业设计课程打基础的,没有相互联系和延续的教学系统的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必然是失败的。然而,很多学院是将基础与设计内容截然分开,教基础的教师被普遍认为就应当是有坚实造型和色彩基础,学油画专业的,懂不懂设计没有关系,这必然会造成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课程的脱节,很多设计专业今后并不涉及写实的绘画创作,因而所学没有实际的应用,专业教师在学生大学二、三年级进入专业设计课程,往往又要再次从专业方面的用色,进行设计色彩理论知识的讲述,这就造成教学时间上的浪费。这种教学体系是不科学的,没有与时俱进,设计出与现代设计专业协调的基础色彩训练方式。

色彩归纳理论是:在造型上要求理性,块面大小的合理分布,块面与块面之间协调的关系都带有一定的创意性;色彩上色块概括,色阶差别较大,这都需要理性处理;构图上理性而带有装饰创意感,相应的理论指导是必要的,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由此可见,这是一门重理性的教学课程。色彩归纳从字面上看,重在归纳二字,它以客观对象为主,是从客观对象概括、归纳而来,通过感受,运用色彩提取和推移,教学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色彩变化的规律,并总结为以后理性运用色彩,寻求画面的整体统一和谐。

三、色彩归纳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科学性

笔者从1993年第一次采用色彩归纳教学,初次教学探索是学校所安排的“装饰色彩”课程,当时“装饰色彩”还是一个新名词,也是一个时尚的课程,然而对于笔者来说,刚毕业不久,在学生时期并没有涉及该课程。没有课本,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和范例,又没有可参考的书籍,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参考的教学理论来源于在清华工艺美术学院所学图案教学体系当中的限色写生、色彩采集运用,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有用的色彩装饰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理解,为今后设计专业的色彩理论打下基础。通过多年的教学和总结,从单色固有色入手,注重固有色的调色训练,到单体两三个色,开始训练光对物体照射时色彩的变化关系,由简单再扩展多色的过渡,寻求色块之间的变化关系,注意环境色和物体质感的表现,最后发展到归纳超写实的研究,这样联系就形成了色彩归纳训练的体系,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教学,从而初步探索出了单色明暗推移表现法、单体固有色表现法、勾线色块法、色彩归纳推晕法、限色归纳法、装饰色彩归纳法、写意色彩归纳法、设计色彩归纳法等训练方法。这一系列的训练法,具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特点,经过短期的训练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够画出视觉效果好、有设计创意感的作品,又能够掌握简单实用的色彩理论。由此可见,色彩归纳的教学,其训练是具科学性和适应现代设计教学的课程。色彩归纳训练内容丰富,有静物、人物、花卉、风景、动物等,可以根据设计不同的专业有所侧重地进行训练,例如,服装和动画专业侧重人物归纳训练、平面装潢专业侧重静物归纳训练、环艺专业侧重风景归纳训练、染织专业侧重花卉归纳训练等。这些与专业相适应的色彩归纳训练作品的效果,更加接近各个专业的设计效果图表现,显而易见,明确的专业教学目的,就为各个专业的色彩理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第3篇

一、国内设计色彩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设计色彩”在设计专业基础课中以一门独立的课程出现只有短短几年,还很不成熟,有些院校,包括国内部分美术专业院校没有独立开设这门课程,而把其教学内容放到原有的色彩、装饰色彩、色彩构成或基础图案当中,也或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在以上课程中赋予了设计色彩的教学特征,而没有独立出来作为一门课程教学实施。然而,国内大部分院校,包括新升本科的院校和高职学院均已增设了这门课程,并将其和色彩、装饰色彩和色彩构成一起作为专业基础课。这方面有些职业学院已取得了较好成果,并在国内形成较大影响,在2004年第二届全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上得到了包括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在内的50多所高校专家的一致肯定。笔者所在的长江师范学院也在2005年把这门课程加入到设计专业的环艺、数码、动画和工造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经过数年努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对色彩的认识感受、构成和表现能力明显增强,设计意识和思维得到了强化,学生的色彩驾驭能力和主观创造能力与设计创造能力亦明显提高。

然而,目前国内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极不平衡,没有单独开这门课程的院校,有的把设计理念和设计所需的色彩认识和训练放到色彩和色彩构成课程中,促成艺术和设计的结合,积累了多年实践经验并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没有形成独立课程体系,所以教学中常有定位不准、目标不明的情况,教学不规范,也很难统一,只能由具体的任课教师去掌握这些。在这方面,中央美术学院就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当然,这也基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深厚积淀、传统优良、广泛的交流、权威的学术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清华美术学院当然更是游刃有余。但是,其他大部分院校由于缺乏这些素质和条件,他们很难促成绘画和设计思维能力的转换,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设计色彩驾驭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或停留于纯理论的色彩构成教学上,或彷徨于纯感性的写生色彩和绘画色彩体系中。同时,即便独立开设了设计色彩课程的院校,也会由于认识不足、缺乏条件,或者由于定位不准、方向不明、经验欠缺、素质不够等原因不能具体落实该课程教学目标,或者成了图案课、绘画课、构成课,很难和设计有机结合。同时,对课程定位不准、教学大纲不统一,有的把绘画和构成都放到其中,有的把具体设计也引了进来,上成图案制作课、静物写生课、装饰绘画课和色彩构成课,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有很大差异,缺乏设计理念的参与和设计实践的联系而难形成设计基础,无法开启设计思维。有的在课程教学中方法守旧、形式单一,没有新的突破,或者一味求新,失去专业理论、传统基础和审美支撑而误入歧途,教学效果很差。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该课程教学中也历经坎坷和挫败,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设计色彩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探索

关于设计色彩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途径,很多院校都在努力探索实践,有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有些还是由于认识不够统一、方法不恰当、实践不够深远等原因未能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途径。基于此,笔者认真而深入地分析了国内部分院校的教学现状,并结合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探索拟定设计色彩教学思路,以期对该课程建设有益。

1.理论部分:(1)设计色彩课程性质、意义和目的、任务;(2)设计色彩和色彩学、设计学、绘画色彩、装饰色彩、色彩构成及色彩表现的关系;(3)设计色彩思维方式和训练途径;(4)设计色彩基础理论:①色彩基础知识;②色彩与设计;③色彩知觉和情感;④色彩对比调和与色调;⑤色彩构成规律;⑥色彩形式审美基本原理;⑦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和表现规律。

2.实训部分:(1)写生感悟,通过静物、风景写生完成:①体会自然美感,探索自然美感表达;②自然美感的提炼和慨括;③体会自然色彩情感。(2)大师作品色彩实验:①古典主义色彩表达;②浪漫主义色彩情感;③印象主义色彩发现;④现代主义色彩表现;⑤后现代色彩抽离,通过大师作品临摹、实验完成。(3)概括提炼与平面色彩训练,通过静物、风景写生或记忆默写完成。(4)色彩分解、归纳训练,通过景物写生或图像资料完成。(5)变色变调训练,通过改变固有色、光色关系和空间色彩关系,通过静物、风景写生完成或利用图像资料完成。(6)意象、情感、主观色彩训练,用概括取舍、分解归纳、象征构成等方法,通过静物、风景写生或利用图像资料完成,也可以记忆默画完成。(7)装饰色彩训练,通过静物、风景写生或利用图像资料,按装饰色彩构成规律完成。(8)联想、抽象色彩训练,利用图像资料进行象征、意象、解构重构、形色分离,创造新色彩形象,由具象到抽象,完成训练。(9)主题色彩训练,按照一定的主题和要求完成具象或抽象色彩构成,可利用图像资料。

3.教学原则和思想:(1)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写生、默写、图形整合和主观创造相结合。(2)始终贯穿设计理念,改变写实绘画的观察方式和思维习惯,注重思维引导,激励创造,把艺术和设计有机结合起来。(3)始终贯穿色彩构成原理和色彩形式审美意识,探索和运用色彩审美规律。(4)注重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与艺术个性相结合。(5)强化设计意识和创造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6)结合讲座、作品欣赏熏陶感染。(7)结合设计应用和设计实例启发引导。

第4篇

关键词:色彩静物写生;问题;对策

色彩静物写生是我国高等学校美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自明。但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程度不同的问题。要解决相关问题,就要对色彩静物写生的现状进行合理分析,找出问题的现状,对症下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一 色彩写生现状分析

1 意识问题

绘画不同于音乐,对学生的艺术天赋没有音乐那么高的要求,因此只要在后天努力培养,人人都可以在绘画方面取得成就。很多学生在初次接受色彩静物写生时会出现各种问题,但通常并非是天赋问题,而是在绘画意识方面没有好好培养。这主要表现在:对整体色彩观念的把握往往出现偏差,或缺失这种能力,进而导致对事物的观察出现偏差,使事物在视像中显得比较分散或者没有凝聚力,从而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欣赏者很容易就能看出画面的不协调性和物体的独立性。其次,如果学生对色彩难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把握,就会在色彩面前感到力不从心。在绘画中就会造成某些物体与其色彩搭配不协调,而这一问题如果愈加严重,画面就会越混乱。其次,不能正确把握色彩概念也会在色彩静物写生中造成许多问题。在物理学上,人的眼睛在光线的反射刺激下会引起一系列的感官反应,这就是色彩的来源。在色彩写生中,一定要使不同色彩之间呈现出彼此交融的状态,切忌在画面中为了突出某一部分而造成整体性难以保证的情况。另外,有的色彩静物写生初学者具备一定的绘画意识和技巧,但由于缺乏色彩把握能力,或者这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往往会出现乱涂乱的倾向。

2 技能掌握问题

如前所述,天赋并非决定人的绘画能力的决定因素。如果有些人过分依赖天赋,对绘画技能不够重视或者忽略掉,那么长此以往,其绘画能力一定会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天赋再高,也要进行系统合理的的专业训练。古往今来的许多伟大艺术家,他们通常都具有很高的天资,但是都没有废弃技能训练,从而创作出一幅幅流传后世的作品。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由于绘画技能的拙劣而出现问题的现象十分常见。因此,每一个色彩静物写生初学者都要重视基础绘画技能的训练。

初学者在技能方面出现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中,不能准确把握画面比例是问题的集中所在,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在绘画中对物象的处理出现偏差,导致物象大小不一,难以谐调。其次是对色彩关系没有明确的把握,画面难以引起人们的艺术欣赏情绪。还有的对于着色过于小心,色彩安排顺序失当,导致画面难以形成鲜明的层次感。有的恰恰相反,为了表现自己的个性,大胆着色,最终导致画面因缺乏合理的色彩搭配而表现的支离破碎,同样难以取得艺术欣赏效果。

二 有关对策的探讨

1 对于绘画意识水平不高、色彩认识薄弱等问题,在色彩静物写生教学中应该对症下药,着力提高学生培养绘画意识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解色彩内涵的技能。在这方面,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展开对学生美术意识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多多观摩美术教材上所选用的中外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在耳濡目染中使学生逐渐培养绘画艺术创作的激情和冲动。不仅如此,还可以使学生渐渐体会这些伟大作品风格、内涵和技巧问题,形成对美术创作的独特理解,并有意无意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风格,为以后的绘画道路奠定良好基础。其次,还应该引导学生多加临摹优秀的绘画作品,向前代优秀的艺术大师学习高超的技能和风格。在临摹中,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在内心暗自思考自身薄弱环节之所在,并在学习中有意无意地加以改进,不断完善自己的绘画个性,甚至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风格,从而会对自己的进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对相关作品的创作过程或其局部及整体进行示范,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这一方法在色彩静物写生教学中也极具效果。示范应该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阶段,在作品的色彩运用上要从单色调向多色调过渡。在示范中,应该着力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中蕴含的空间感、色彩搭配比例以及画面比例,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色彩静物写生的内涵和绘画意识。

2 对于普遍存在的技能水平不高问题,对策应该集中在增强学生掌握理论能力的工作上。一方面,应该加强在授课过程中技能传授的力度和时间保证。教材的优化,教学设施的更新,对于技能的传授有很大促进作用。另外,教学理念的更新也十分重要。比如说,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多加展开小组讨论,对绘画技能理论进行专题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捕捉创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使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作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在色彩静物写生教学中,加强教学总结也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通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及时处理相关信息,改进教学过程,以使其更加完善。一般可以选择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心得定期进行总结,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另外,学生互评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法,使学生对作品进行评析交流;老师总评是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阶段性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回馈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及时改进,以不断取得进步。

三 结语

色彩静物写生是普遍存在一些程度不同的问题,根据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改进相关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就可以使学生培养出高超的绘画创作意识,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宋小青.色彩静物写生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5(2).

第5篇

关键词 色彩构成 城市规划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Research on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Color Composition

LI Dan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He'nan 4550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y planning specialty education, focus on training students of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basic abilit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ability. "Colors" a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city planning, it organized the color in the city, focus on train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ity color perception and grasp the overall tone.

Key words color composition; city planning; reform in education

1 色彩构成的概念及三要素

1.1 色彩构成的概念

色彩构成是将色彩的三要素即明度、色相、纯度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重新搭配,组成新的理想的色彩关系的过程。作为一种科学体系,它研究色彩构成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逻辑秩序,创造出一种新的色彩形式,以获得色彩的审美价值。①

1.2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

1.2.1 色相

指色彩的相貌,是颜色彼此相互区分最明显的特征。比如,红、橙、黄、绿、蓝、紫,每一个色名都表示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而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是色彩的相貌不同。色相是色彩的华美肌肤,是色彩的灵魂。

1.2.2 明度

也叫“亮度”指色彩中明暗程度,在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有彩色中:根据色相环中和孟塞尔色彩体系中,黄色明度最高、兰紫色明度最低。明度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它的明暗关系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明度是色彩的骨骼,是色彩的关键。

1.2.3 纯度

指色彩中含色素或色味的多少程度,也是色彩的鲜浊度。如红色,当它混入了白色之后变成了淡红色。淡红色的明度比红色提高了,但是由于淡红色中红色的含量减少了,使得鲜艳度降低了,也就是说淡红色的纯度比红色减弱了。纯度体现色彩内向的品质,是色彩的精神。②

2 色彩构成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它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的环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标语传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清晰目标,城市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城市形象离不开建筑地标,建筑改变城市,城市也需要更多的建筑,建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必然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都有其固有城市文化和城市色彩,或者说一个城市的性格色彩。那么我们在做设计时当然也不能去破坏这个城市或者这个区域的整体格调,只有在满足和大的环境协调的前提下,再来关注单体的建筑色彩设计。在考虑外部色彩的处理时应该充分考虑周围景观色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尽可能地结合自然环境从而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

3 城市规划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现状

从学校教育视角,城市规划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的基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色彩构成》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将色彩有序地组织到城市中去,重点培养学生色彩感知应用能力以及对城市整体色调的把握。从我院开设色彩构成课程以来,以往的色彩构成课针对的是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园林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讲授的方式是按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要求上课。而作为新开设的城市规划专业来说,色彩构成课程训练还仅仅停留在色彩三要素推移、骨骼透叠、空间混合、色彩对比调和等练习之上。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同学们来说,这些内容训练起来感觉很抽象,与专业联系不紧密,所以同学们逐渐对色彩构成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动力。基于传统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方式已不适合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现对色彩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尝试性的教学改革研究。③

4 城市规划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改革方案和实践过程

4.1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往在色彩构成课题训练环节中,同学们只是按部就班的先将纸裱好,再在白卡纸用铅笔绘出设计的图形稿,然后进行调色并依次着色。这种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的训练使得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渐渐对色彩构成课失去了学习兴趣。基于此现状,在色彩构成练习中,训练的要素不再是抽象色相、明度、纯度推移,而是将单体建筑、组团建筑、景观雕塑、水体、绿地、线体道路、植物等进行整体色彩效果规划,让学生在城市规划效果表现图中体会和掌握色彩三要素的基本原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作品的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这种与专业联系紧密的课题练习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掌握了色彩构成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专业知识同样也达到了实践训练的目的。

4.2 色彩构成与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互动

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是一切绘画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课。色彩风景写生是指在户外环境中,借助大自然光线,通过作者的整体观察、整体概括、整体构思等综合艺术形式因素,运用色彩知识来艺术再现自然光线下的自然风景和场景等。

以往的色彩考察写生,同学们只是到写生基地单纯的画几幅风景画,没有和以往的知识取得连贯性。色彩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应和专业课有机的结合,如同学们可以通过写生训练,加强、丰富观察能力及表现方式,同时结合色彩构成课堂知识及时的掌握色彩变化规律,能准确表现自然色彩关系,并对色彩有自己主观的处理和把握能力。例如色彩构成课程对建筑画表现技法课程就有很大的先导效应,并贯穿到以后的城市规划专业学习始终,所以掌握好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4.3 城市色彩规划课题调研

单一讲解色彩构成理论知识未免太过枯燥且缺乏实用性,在完成理论课时的同时可安排几个课时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城市色彩规划课题调研,这样即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城市色彩规划是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辅色及点缀色系统,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街道点缀物等临时色。学生进行课题调研可分几个步骤进行:

(1)设计并分发关于城市主色调的问卷,征询公众意见。

(2)完成国内外城市色彩理论研究、规划案例的文献调研、总结分析。

(3)完成城市色彩背景资料调查:组织课题组成员收集资料、研讨方案,采用色卡比对、拍照等方法,实地调查城市色彩状况,利用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4)对城市色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选择城市的典型建筑、构筑物、道路交通设施、街道家具、广告等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调研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离市区较近且代表传统建筑色彩的地区。调研建筑涉及传统建筑到现代的新式建筑,包含了商业、居住、行政、教育等功能。对典型的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重要色彩测色点的调研,完成调研统计总结。

(5)在测色基础上,完成城市色彩环境现状分析,现状色彩汇总整理、归类、筛选等色彩整合工作,完成城市色彩初级总谱提取。

(6)提出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色彩规划方案。

(7)完成重点控制区中几个特定地段做色彩规划方案。

(8)完成城市色彩规划研究主报告。

同学们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同时也要考虑色彩的地域性,而色彩的地域性就是通过建筑色彩来体现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色彩偏好,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色彩偏好,一个民族同样有一个民族的色彩。比如:汉民族喜欢红、黄、绿;维族、哈萨克族、回族受伊斯兰教影响,喜欢将绿、蓝、白、金色等用于清真寺上;蒙古族由于生长在蓝天、绿草,牛与羊的环境,喜欢蓝、绿、白色;藏民族喜欢白、红褐色、绿、和金色等。④

5 城市规划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改革的意义

色彩构成课不仅仅对城市规划专业同学们后续的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对于其他专业学设计的同学一样重要。同学通过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达到了城市规划专业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

注释

① 杨仁敏.色彩构成设计[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5:7-10.

② 钟蜀珩.色彩构成[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11-12.

第6篇

一、为何要改革设计色彩课程

1、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混淆

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同为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课,且二者有内容重叠之处。笔者通过教学发现,虽然两门课程的教学重点、教师、教材与相关书籍等不同,仍然造成许多学生对色彩构成与设计色彩的关系稀里糊涂,不知所云。事实上,二者内容虽有重叠但各有侧重。从课程内容上说,色彩构成是对色彩规律系统、科学地学习。而设计色彩除了包括色彩基础知识、色彩写生之外,更重要的是色彩的创意表达及在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规律;从作品形式上看,色彩构成通常需要运用一些丰富的形象(几何抽象的形象)来表现色彩。设计色彩课程则规定了设计形象或是目的,对其进行色彩配置和表达。因此,色彩构成与设计色彩是前后课程的关系,不能单纯的混为一谈,一概而论。

2、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由于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喜欢对着一个绘画对象不断地临摹,执迷于模仿某种绘画技巧,不愿自己动脑,眼光狭窄,没有创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教师给出一个招贴案例,让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及个人的理解对该案例的色彩重新进行设计。当笔者收到作业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经过思考,而是简单地参考色彩数据资料或运用原作品的同类色进行填色,根本无创新可言,设计色彩教学的真正价值很难体现。

3、学生色彩能力的薄弱

高职学生基本色彩能力普遍不够扎实直接影响设计色彩课程的学习。学生入学前色彩水平良莠不齐,大部分学生是为了高考而进行短暂的色彩训练,再加上进入高校后基本色彩训练课程时间短,导致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降低,色彩搭配能力、色彩表现能力以及色彩创造能力表现差强人意。笔者发现,那些爱打扮,追求时尚的学生往往色彩感觉良好,但是心思却又很难落实在学业上。那些整日不与人交流的学生反倒是会把色彩搭配的脏、乱、差,而且固执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当然,学生色彩基础能力薄弱与很多因素有关,我们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具有同等的水平,要解决这方面问题恐怕还要从绘画源头抓起。

4、教师教学认识的不足

部分教师受其学校学习经历的影响,将普通高等教育色彩教学体系照搬到高职设计色彩教学中,课程的教学重点还是让学生在平面的白纸上进行创作学习,或者带学生在校园里进行写生创作,偏重培养学生的色彩绘画能力,而对于其专业色彩设计能力培养不足,色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发展要求脱节。另外,同一位教师带多个专业方向的设计色彩课程,出现共通性多、专业表现少的现象,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具体专业方向,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相应的专业化侧重。

针对上述情况,可以发现设计色彩课程实际上已经成了是一门华而不实的课程,冠冕堂皇的出现在课程结构中,但是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笔者认为设计色彩课程必须改革,不改革课程就无从立足,不如取消。

二、如何改革设计色彩课程

设计色彩这门课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特别是设计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高职学生学习色彩最终还是服务于专业设计,所以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必须向专业性的色彩教学转变,进入有针对性的、应用性的色彩表达训练,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能够在专业设计中加以灵活的运用。笔者经过几年的设计色彩教学,总结出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案,即有意识的加强设计色彩课程的应用部分。具体做法如下:

1、调整课程结构和课时分布

通常设计色彩课程安排 72 学时,在短短的课时内要想使学生既受到基础训练,同时又进行设计色彩应用练习,这就需要教师有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与安排。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设计色彩教学:色彩基本理论 - 色彩表现技能-色彩应用能力”,明确体现出“理论精讲,够用为度”、“强化技能,实操为主”、“注重应用,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设计色彩的学习规律,较好地反映了高职教学特色(见图1)。

图1

2、设置典型的应用课题练习

课题教学法,是近几年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它是通过“课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更注重学生对实践课题的学习和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笔者针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及就业方向,除了完成必需的理论课程教学,就是将设计色彩课程的技能与应用部分设计成课题形式,如“标志色彩”、“商品包装色彩”、“招贴色彩”等课题项目,真正使色彩表现应用在自己所从事的设计专业中。

(1)、马克笔色彩应用。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来讲,马克笔的应用多数是出现在手绘POP广告中。色彩对手绘POP广告尤为重要,色彩统一的POP广告不仅能美化设计,而且能够美化商业环境。开始学生使用马克笔时会稍显生涩,当然适时的进行临摹是必不可少的。随着老师示范、讲解和自身的练习,学生逐渐的对马克笔的使用越来越得心应手,最终能较好的完成该色彩课题。

(2)、包装色彩应用。事实上,每位同学都知道包装中色彩的重要性,但是真正的包装设计学习时不会搭配,不会调和,导致色彩严重偏差,出现的色彩效果与预想中的效果相距甚远。这里设置的包装色彩应用课题实际上就是为将来的包装设计课程做了一个色彩的铺垫。教师不会要求学生执迷于包装的结构或是包装的材料等问题,因为学生们还未学习包装设计,我们只是把目标集中在包装色彩上面,由教师规定几款包装盒平面图,学生的任务就是为既定的包装图设计不同的色彩方案,操作简单,步骤清晰,学生愿意操作且效果突出(见图2)。

(3)、标志色彩应用。色彩应用在标志设计中,可以很好地表达要传递的信息,利用色彩的感情规律、视觉效果、激发受众对企业及商品的兴趣和情感,令其产生联想和隋感,影响其决定和选择。在这个课题中,教师规定的题目是对市场已有的品牌标志的标准色进行双色、三色及四色的再创造,当然不要求学生能够超越原版,仅仅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个标志形体的认识,设计出不同风格的色彩方案(见图3)。通过这种色彩的练习,学生再上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应该不会感到太吃力。

图3

(4)、广告色彩的应用。笔者在讲授设计色彩时会刻意纳入广告色彩知识,如经常穿插讲解广告设计中对色彩合理利用的案例,用大量的图片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路,丰富其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理性思维能力。笔者设计广告色彩的应用课题通常分三个阶段:字体的色彩、图形的色彩、主题招贴设计。难度逐渐增大,内容逐渐完善,使学生对色彩的合理运用逐步增强,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良好效果。

(5)、书籍装帧设计色彩应用。此课题通常安排在课程后期,通过前面的学习,这时每位同学手里都会有大量色彩作业,需要同学们进行整理、编排成册。适时插入书籍装帧设计的色彩应用学习显得顺理成章。色彩作为书籍装帧设计中一种主要的视觉语言,具有涵盖诸多内蕴要素和表现人类感情和意识的视觉感染力。学生虽然没有学过书籍装帧设计,但是前面大量的实践设计练习使作品册的设计驾轻就熟,学生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基本上已经能够主导自己的设计任务,也达到了课题式教学的目的。

3、学生互评设计色彩课程作品

顺利的完成几个课题之后,最后安排 4 学时来赏析学生的习作。学生互相自由点评作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当然适时的进行鼓励非常重要,作为学生,无论其多么优秀,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老师和其他同学的鼓励。另外,选拔好的作品参加各种设计大赛,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成就感,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园林美术课程 教学改革 面向园林

《园林美术》是风景园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较强,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的美术基础,因此普遍觉得难度高,如何从提高学生的美术造型基础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根据农林院校的实际特点,围绕如何将教学理念切实地转化为教学行为,以风景园林为方向开展面向园林专业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面向园林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园林教育的任务是大量培养园林设计师,在园林设计、园林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探索出:园林背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新模式,从学生想学什么,怎么样能学好的角度出发解决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1.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描绘园林景观的教学需要依次展开,包括:园林素描、园林速写、装饰色彩、园林景观手绘等四个主要教学环节。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课程知识模块采取取长补短、技能复杂程度逐渐增加的原则。

“园林素描、速写”以风景园林为主要描绘对象,从简单风景写生开始,由简入繁地过渡到复杂景观园林铅笔素描、速写。此教学环节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培养学生科学而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理论和园林设计基本的造型技法;体现速写线条所形成的点线面的长短虚实、疏密节奏的变化规律;提高对特定场景快速而概括的主观处理能力;培养对景观结构体面转折的理解与设计表现能力。

“装饰色彩”运用装饰色彩基本规律知识,从小画幅的园林装饰色彩练习开始,逐步掌握色彩基本关系的设计表现和对色彩基本技法的深入研究。在这一教学环节,在培养装饰色彩修养的同时,进一步强调设计画面色彩整体关系在“基本装饰层面”上的控制能力的培养,为园林景观设计手绘的教学奠定相应的装饰色彩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技法保障。

“园林景观手绘”教学是对前面三个教学环节的总结和整合,以不同场景氛围的园林景观为主要描绘设计对象。采用铅笔、钢笔线条和设计色彩装饰块面相互结合的形式,强调对画面整体性色调的把握。教学环节紧扣园林设计专业课程的需要,不断提高画面基本设计色彩的主观性的概括处理能力,以简洁而快速地强化对美术基础与园林设计专业之间在审美和技法方面内在联系的认识,切实为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具有园林专业特色的重要美术基础。

2.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围绕着园林美术设计专业课程的需要,教学改革主要采用了“四步教学法”进行实施,其主要内容基本如下:

(1)示范讲解——范图分析与课堂示范相结合

在各教学环节的课堂讲解中,着重针对具有代表性的范图联系园林手绘甚至园林专业设计的需要,就构图造型、结构透视、空间层次、表现技法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以使学生有一个相对感性而明确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教学中的范图分析讲解显示了极为显性的启发意义,为学生分析理解和认知优秀作品提供了感性化的参考标准。

(2)技法步骤——技法步骤与教师经验相对应

技法基础是保持学习兴趣和画好一幅画的重要保障,技法步骤知识是课堂理论讲解和作业讲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内外,在不遗余力地阐述和分析技法步骤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于部分环节的讲解,教师要及时结合自身的作画经验对应比较、细致阐述,以切身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理论上的技法步骤,积极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学生认识和理解的途径,为园林美术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在基本技法上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3)读画摹写——模仿探索与研读分析相印证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作为课内与课外作业进行独立完成,作为教师则针对学生摹写作业给予一定的启发性评语。在示范讲解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已知的理论知识深入而全面地针对自己选定的范图研读分析,教师强调了对于铅笔、钢笔线条和色彩块面之间组合关系的研读分析与模仿探索,强调了对于园林素描和色彩结合互生的练习与体验。

(4)景观实践——实践写生和学生专业相联系

实践写生是检验或深入认识自身美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的重要方式,是基础美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课堂讲解之后,随即进行相应的实践写生教学。教师要求课堂内外的作业做到同步化,课堂写生和课外摹写之间的比照对应、取长补短,现场感受和摹写经验的对应思考,保障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事半功倍。

二、园林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风景园林专业的快速发展给园林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人才是对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永远的挑战[1]。几年来的园林美术教学实践总结,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方面,显示了园林美术专业性特色,加强了园林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了园林美术作为园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形式,和谐了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基本关系[2]。园林美术教学满足了园林专业设计课程的需要,尤其为更好地完成设计课程的徒手绘制设计图表现能力奠定了重要的美术基础,为学生毕业后的园林设计事业发展奠定了切合实际需要的工作基础。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Y1102049

[参考文献]

[1]樊保国等.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6)

第8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色彩课程教学 学习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66-01

在职业院校中,基于专业知识的结构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的理论知识不了解甚至缺乏认识,再加上色彩理论知识与调色实训练习分离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调色中色彩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教学方法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它能将色彩理论的领悟、表现能力与调色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培养。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体现出色彩课程的教学特点

所谓“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也是教师在其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是组织者,也是帮助者、挖潜者。教师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灌输,已经从单纯的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开始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应用、实践的传递。色彩理论的教学,其教学的模式也应该是先理论后实践,或是边理论边实践,它具有动、静相结合的特点,这正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相吻合之处。因而,汽车色彩课程的理论教学,教师必须首先摈弃单纯的“填鸭式”、“一言谈”等教学模式,再基于组织的基础上即“传授”知识也“挖掘”潜力,将色彩的理论教学充分的融入进学生的实际实践过程中,并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以体现。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仅仅只是被灌输的对象,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去发现和转换复杂的信息,并不断地用新经验去检验已有的旧经验,当新旧经验不能相互融合时,就会相互作用,要么同化要么顺应,从而生成一种新的信息得以吸收。只有通过这样不断的将理论变为实践再变为新的经验的过程,才能最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色彩知识和审美素养。

二、将理实一体化模式运用进色彩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维定式反思,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进行色彩课程教学时,大部分的色彩课程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按照书本的教学内容,经过备课准备后在课堂上先进行示范讲解,最后由学生依葫芦画瓢。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出现,对传统的色彩课程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的模式冲击,它引发我们对传统色彩教学模式中以教师示范为中心的思维定式进行反思与质疑。例如:色彩调和技法课中,学生进行调色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某学生虽然反复进行调和,但调出的颜色一直有偏差,一般来说,此时教师的教学模式会是亲自动手帮学生进行调色。可当轮到学生自己接着完成剩余的调色时,他又会回到自己的调和方式中继续进行调和。这是因为,他所进行的色彩调和中的色彩比例来自于他对颜色的理解(或感悟)。但如果此时教师能先从理论上帮助他提高对色彩调和或者色彩比例的认识和正确理解,再过渡到实践操作的指导。让他通过对色彩中因比例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颜色进行理解和比较,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色彩调和经验。这也许要经过反复的实践,但毕竟是他自己形成的认识和技巧。

同时,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学生虽然看到了教师进行色彩调和的方法,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体验,他对色彩进行分解和调和的构建结果就是他目前的水平。教师如果不能洞察这种个别差异,不能理解每个学生所经历的社会情境,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扼杀,或者失去信心等。所以,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新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进行信息交流,通过学习合作,促进学生对色彩信息的再生。

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指导,色彩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信息交流的方法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在课堂上,色彩课程的教学既不应是“教”,也不应是“学”,而应是“教学”如何实现“互动合作,交流再生”。这种互动和交流可能是“一对一”的形式、或者是“一对多”(全体或小组)、 “多对多”的形式,但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体现,它都是以每个学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的。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是学生资源交流互动的激发者,更应当要成为课堂过程中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信息交流过程中,色彩知识成了活动、情境、文化的产物,是学习者相互交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