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7 15:05: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改革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技工教育社会地位低
一直以来,技工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很难平起平坐。一方面,技工教育与学历教育面临着天壤之别的社会环境,如大学生可考公务员、可当管理人员、可以获得城市户籍等等。而这些对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来说则很困难。技能人才不被制度尊重,职业院校出现招不到生、招不满人的现象。教育改革应该使技工教育得到真正的尊重。如学术类和技能类两种高考模式,可以打破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的界线,形成技工教育与学术教育一体的格局,使得“两类模式”之间的学历有同样的含金量,那么就可以给学生更加广阔的成长通道,提供等同的选择机会。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总觉得学技术的孩子就低人一等。更甚者,从事技工教育的工作者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职业院校或技工院校。如果高考模式能够给学技术的孩子们机会,那以后学术能力强的孩子是文状元,技术能力强的孩子就是当代的武状元。”简而言之,无论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都应享受到同等待遇。
2.技工教育基础能力弱
近年来,国家对示范性技工学校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技工学校由于投入严重不足,普遍存在设施设备陈旧、实习实训基地紧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相比于学历教育,技工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要投入实训设备、机器和大量的耗材,因此需要更多的“真金白银”。学生要取得高技能等级证书,需要不断练习。仅靠黑板、粉笔的理论教学,没有一流的设备,是难以培养出高端的技能人才的。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大对技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和教材建设、实训设备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资金的扶持力度,提高技工学校的办学水平。
3.技工教育待遇不平等
在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院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教育部门管辖的职业院校,另一类则是属于人社系统管辖的技工院校。技工院校为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其招生层次主要包括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再就业人员和企业在职职工等。学生毕业后颁发人社部门印制的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和初、中、高级或技师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大型企业,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文件中,第十六项制定落实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政策中提到“对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参照大专毕业生待遇确定”“积极探索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但现实情况是,技工院校毕业生既不能享受到普通学历教育毕业生的待遇,也很难参加普通教育的升学考试,公务员招聘考试仍然规定学历要求,没有将技工院校毕业生纳入招考范围,职业资格证书无法等同于学历证书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说得直白一些,这相当于“选择一种教育模式就决定了一种身份”。作为社会一员,毕业生参加工作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只因个人价值体现在不同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就差别甚远,这对技工院校毕业生很不公平,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
所以,虽然两类院校都以培养适应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职能,但是技工院校的社会认可程度比职业院校更低,更容易被大家所忽视。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被称为大专生,而技校学生毕业后则被称为工人。社会上有些人不把技工教育当正规教育,存在着鄙视技工教育的观念,加之在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收入都比较低,这导致学生和家长还是不愿报读技工院校,虽然在技工院校能学到真本事真技能。因此,教育改革不仅要改革高考模式,还应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若能将分属教育和人社两个部门的两类院校统一管理,划入统招范围,就能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减少分开管理带来的弊端和不公平,提高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尊重度、认可度,避免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社会价值体现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制约,造成地位不同、待遇不同。
二、结语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创建与之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难以回避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三大问题。功能“定位”。是新农村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结构“调整”问题,是新农村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个性“演化”,是新农村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3、中介层面。作为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中介的农村教育市场发育的程度。这是标志作为教育生态系统进化限制因子的市场调控机制形成的层面。只有农村教育市场充分而健全的发育,才能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对社会的供给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中介机制,而使之在对立统一中进入协同进化的轨道。
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教学主张和特点:一是权力和赋权,它是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核心理念,体现着对控制关系的权力传统含义的重新认识和批判。女性主义在“赋权”中的“权”是使学生发挥能量、能力和潜能,而不是教师的控制权力。权力,在女性主义课堂观中是获得自主性和选择性以及实现目的的途径。二是经验分享,女性主义教育学强调教学是平等分享和交流个体化和个性化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特别重视在传统的教学中被忽略了的群体的声音和经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内容的所谓真理性、权威性和客观性,是忽略和挫伤了许多类群体尤其是女性群体的知识和经验,女性作为边缘群体在历史上各个领域的感受和判断是被完全忽略掉的。因此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就是使被迫的女性发出不同的声音,谈出女性独特的视角、经验、感受和体会。因而在学校和课堂上,女性主义教育学特别重视女性学生和教师的经验和感受。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最通常的表现是忽略学生个性,压抑和歧视处境不利的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女性主义教育学主张就是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总之女性主义教育学并不是要建立另一个与男权对立的知识权力结构,而是要赋予那些被传统权力结构所排除的群体以发言权和影响力。尽管在众多的教育理论派别中,女性主义教育学是一种批判的、激进的甚至是偏激的教育理论,但是在今天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它仍然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关注弱势人群的声音;二是有助于我国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的改革;三是有利于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儿童平等发展。
二、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我们体育教材的设计到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是由男性主导和规定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构建的,注重的是男性所关注的领域和议题,涉及女性及与女性相关的内容往往较少。体育课程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体现了体育是一门男性的科学。在形式上,各种技术示范插图几乎都是男性形象,女性很少,一般只出现在健美操、体育舞蹈等画面上。在内容上更是反映了男性化的特征,如田径、篮球、足球等较多强调的是参与者的力量、速度、对抗与竞争性。再加上在这些项目上缺乏女性形象和女性榜样,极易导致女生不自觉中对这些项目的疏远与回避,无形中也增加了女生学习这些项目的难度,更加强化了女生运动技能接受差的刻板化印象。教材中男女两性形象比例的不均衡性、运动项目上的性别刻板印象,都是对女性经验和感受的一种忽视,都在有意无意地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体育是男人的世界,因此无形中造成了女生对体育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判断的边缘化。当前普通高校大一公共体育教学大多以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的身体素质为主,但教师在课堂组织上倾向于选择更吸引男生和更符合男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的内容。如我们课堂教学所用的器材大多是篮球、足球和排球,而羽毛球、乒乓球、跳绳、呼啦圈、毽子等深受女生喜欢的器材却较少,因而当男生们在运动场上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时,绝大多女生只能坐在树荫下聊天、听音乐、玩手机等,这无形中也迎合了女生“好静懒动”的刻板化观念。而且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提倡的是更适合男生的教学方式———竞争的方式。有研究表明,女生在提倡合作互动的课堂气氛中感觉更舒服、表现得更好[2]。可见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女生在体育学习上的劣势和弱势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从教材的设计到教学内容的选取都是对女性的一种忽视,女生在享受与使用体育教学资源的权利以及在获取与自身发展的条件与机会上是不公平的,男女两性应该享有相同的学习机会以及享受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内容。
(二)课堂互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不平等的互动,以及性别隔离与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表现出来。笔者通过深入体育课堂进行观察,发现教师们与不同性别学生的互动机会是不均衡的,对男女学生的关注、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给予指导时间是有性别倾向的:他们更喜欢上男生的课,与男生的情感距离更容易拉近;给予男生指导的时间、注意力以及关注程度较多;会经常让男生示范动作,要求也更严格,且也更可能表扬、批评或纠正他们的动作。而对于女生,教师们与其交流互动是有限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因为教师们普遍认为女生文静柔弱、身体素质较差,女生怕苦、怕累、怕脏,不爱运动,接受和领悟动作能力较差,女生体育课不好上以及女生麻烦等作为与女生关注并互动较少的原因。很多女生反映“教师喜欢和男生交流,女生得不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教师这种对女生体育学习、体育经验以及体育情感的忽视和错误评价不自觉中增加了女生掌握体育技能的难度,也使她们为自己不爱运动找到合理的借口:女生天生体育就差。我们的教师对女生动作掌握不好往往不是认为其身体素质较差,就是认为其训练不努力,很少认真反思其他原因,这显然不利于女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教师们这种有性别偏见的互动往往使女生获得的关注、期望、学习与表现机会不如男生,最终导致男女两性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的不平等以及享受体育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和男人应当享有平等的民主和权利,课堂是构建男女平等的社会基础,但正是因为性别偏见的存在导致了女性在体育教育中处于了不利地位。另外生生互动也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偏见。生生互动指的是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交往。在体育课堂生生互动中,男女生自愿选择性别隔离现象比较普遍。例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体育课上男生参加的是踢足球、打篮球等运动,在树荫下聊天、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的主要是女生,健美操、瑜伽课上基本是女生。男女生在项目的性别隔离,使人们普遍认同篮球和足球是所谓的“男性项目”,健美操、瑜伽是“女性项目”,表面上看,男生和女生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完全是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但从社会现实来看,女性主导的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不是因为师资原因就是场地设施的限制,因而这种自我选择的结果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却是女生在体育教育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反映,女生在体育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在获得与自身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上的是不公平的。
(三)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不仅使学生养成好的锻练习惯和体育意识及掌握科学的锻练方法,更能使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我国学者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划分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4个指标体系[3]。本文将重点从校园物质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隐形课程的重要部分,这里往往容易受忽视,但正是因为容易被忽视以及又是同时面向所有的学生,应该是不会存有性别不公平现象,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却存在着极大的性别不平等。
1.体育物质文化
女性主义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着性别偏见,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表象下存在着严重的、广泛的不平等[4]。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体现了校园丰富多样的体育教育资源,它包括校园内的各种体育设施和器材、体育图书和体育宣传栏等各种体育教育资源。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学校修建的运动场所都是田径场和三大球场,学校的体育杂志图书和体育宣传栏面向的是所有的学生,满足的是全体学生的锻练需要,体现的应该是体育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但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我国高校的校园体育教育资源却存在着广泛的不平等。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费用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对体育活动费用的投资如修建篮球场、足球场和田径场,却是以男生关注的领域为主,而形体房、健美操房、艺体房的配备却很少,也很少向非体育专业学生开放。笔者通过与所教健美操公选课的女生了解到,她们平时很想跳健美操,但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只好放弃,有些女生因担心考试过不了关只好选择在宿舍或走廊上练习,但因为空间太窄而坚持不久,很难形成锻练的习惯。因此她们迫切地希望学校能为她们配备一间健美操房,供平时上课和课余时间使用。另外女生比较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但往往离宿舍较远且场地较少而影响锻练的积极性与持久性。而很多高校学生宿舍区没能很好地被利用起来,如能修建一些简易球台或活动区,就能很好满足学生尤其是女生就近就便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以此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可见在校园中,校园的体育设施配备不能很好地照顾女生的体育特殊需求,男生占用了大部分运动场地,女生在校园里体育活动范围较小,加重了女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不利处境。学校管理层在对校园体育设施决策布局时由于缺少女性视角而忽视了女性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女生体育活动的空间和使用机会,从而造成了女生获取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不平等。还有学校体育图书的配备情况。在推进体育的普及与发展过程中,体育报纸杂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报纸杂志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但是学校图书馆的体育报纸杂志的种类主要是《拳击与格斗》、《扣篮》、《足球俱乐部》、《搏击》、《足球世界》、《篮球》、《武魂》等,这些杂志在版面编排上明显以男性形象为主,强调的是肌肉与力量,充满了对抗与竞争,往往很少能引起女生的关注和喜欢。而偶有以女性为主角的新闻画面中,对女性形体美的关注却远远超过了其新闻价值本身。可见在体育传媒中女性地位完全是从属的,女子运动是被忽略的。另外体育宣传栏作为学校固有的体育文化载体,对体育文化的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进校两年多的时间里注意到学校针对宣传女子运动卫生知识、女性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图片以及女性体育明星的宣传较少或几乎是一片空白。这种对女性的性别忽视现象尽管大多不是有意行为,但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即男性体育的重要程度高于女性,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削弱着女生对体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束缚着女生的体育价值观念和意识。
2.体育行为文化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体系,包括学校举办的体育文化节、运动竞赛、体育社团以及学生的各种体育参与行为等。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从“课余时间每周参加体育锻练的次数”来看,男大学生情况明显好于女大学生,在“从未锻练”的选项上女生为20.6%,而男生只有9.1%。在与部分女生访谈了解到,女生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或体育社团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希望能成立女子体育健身社团,多开展一些女生喜欢的体育社团活动,如女子防身术、体育舞蹈、形体练习、瑜伽等时尚健身类项目。在“您平时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中男生主要集中在跑步、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女生主要是跑步、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在“您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中,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男生选择的较多,健美操、形体练习、体育舞蹈、瑜伽等选择的大多是女生。由于女生比较喜欢的项目需要专门的艺体房以及专业的教师指导,而大多数普通院校因场馆设施和专业教师的限制而无法普及,因此大多数学校女生主导的运动项目处于明显弱势。在“影响您参加体育锻练的客观因素”的调查发现,56.2%的女生认为缺少场地器材,39.7%的女生认为学校运动氛围不浓,另外还有33.5%的女生认为缺乏技术指导,25.8%的女生表示没有适合自己的项目,18.3%的女生认为学习压力大,没时间锻练。“学习压力大、没时间锻练”也是影响女生锻练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女性就业多少还存在着一些隐性歧视,这显然会给女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女生只好在学校课余期间忙于参加各种培训,忙于拿到各种证书,因此无形中挤压了女生课余参与体育锻练的时间。另外还有一些用人单位针对女性提高了就业“门槛”,增加了一些额外的附加条件,如身高、相貌、身材等方面的要求,使得部分女大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很想选择一些能塑形美体的项目如健美操、形体练习、瑜伽等。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每年会定期开展一些社团比赛和单项运动比赛。但体育类社团和单项运动比赛主要是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赛事,竞技性较强,技术技能要求较高。从访谈了解到多数女生对开展的运动会不太感兴趣,觉得竞技性太强,比较感兴趣的是一些时尚健身类项目:健美操、拉丁舞、搏击操、街舞、体育舞蹈、形体舞等,喜欢参加一些娱乐性、趣味性较浓的体育文化活动如踢毽子、跳绳、游艺活动、趣味竞赛等。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很多体育比赛中,几乎都是男生参加,女生更多的是作为拉拉队员或旁观者。学校体育行为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学生尤其是女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组织活动中的性别盲点,在教育经费、活动空间、教学设备、师资配备等资源因素上忽视了体育锻练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女生的体育需求,因而造成了女生运动资源的占有与使用机会明显低于男生,因此男女学生在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中表现出性别的不平等。
三、推进两性平等的体育教育的改革措施
性别平等的教育并不是为所有的学生提供相同的机会,施以相同的对待,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平等。真正的性别平等是一种有差异的平等,是重视人的自然属性的差异的教育平等。因此今天的教育在给予学生均等的待遇和机会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性别的差异性和不足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以使男女学生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实现平等的教育。[5]
(一)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体育教育决策主流的措施
为了推进妇女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北京行动纲领》提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1]259。我国政府在2001年通过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明确指出:“在课堂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同时通过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体育教育决策主流,不仅要保证教育决策者拥有一定的性别意识,懂得相关的社会性别知识,更要对现行的体育教育政策法规进行审视,确保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一是审视、清理和修订体育教育政策和法规中的性别盲点方面的内容,制定一些特殊可以细化的政策,如将性别平等的议题纳入课程纲要,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二是在女性参与体育教育管理和进入学术机构方面,应该规定一定比例的女性,让更多的女性参与体育决策机构,拥有女性的视角和声音;三是要借助政府的特殊支持,对在体育教育中处于弱势的女生予以特殊的支持政策,如修建女生喜欢的健美操房和艺体房等,引进一些相关专业的教师以确保这一群体的体育需求。
(二)建立无性别歧视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
无性别歧视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应该是一项包括教材、教法、教师行为态度、教师培训、校园体育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内容的教育教学模式。第一,在教材和课本的改革方面,编写者和制定者要树立社会性别公平意识,用性别公平的视角编写和审查体育课程的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有一定的女性形象;同时教材编审者应有一定的女性比例。第二,教师是课堂性别平等的主要建构者,因此在培养和训练教师的示范教育方面,要使教师了解和认同社会性别公平的理念,具备较好的性别意识,增强他们/她们的性别敏感能力。如了解男女生差异和差别形成的原因,了解课堂一般常见的性别角色活动,使教师能自觉地控制性别观念对男女学生的影响,特别在教学中多采取互助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减少竞争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得男女生尤其是对女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作用。第三,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方面,要淡化性别的刻板观念,重视培养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的性别反思。如在语言的使用上,对女生应避免使用“女生不爱活动”、“女生体育课不好上”等之类的语言;在组织教学时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分组教学;在指导和评价学生时,也尽可能避免“女孩应该怎样”、“男孩应该怎样”的性别模式;在指导学生选择体育项目时,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加以指导,而不是以学生的性别为主要指导的依据,并给予女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男女学生去尝试认为是异性占优势的项目,例如多鼓励女生去选修篮球、足球等对抗类项目,鼓励男生参加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方面的项目。第四,在学校体育教师的构成比例中,增加女性体育教师的比例;同时要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女性体育教师的影响力和榜样作用,并鼓励和支持女体育教师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让女性体育教师把在课堂上获得的真知灼见应用于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上。第五,在校园体育文化方面,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领导和管理者要有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如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设施的配备、体育师资的引进、体育课程的设置、各类体育比赛的开展、体育社团的组建以及体育文化节的举办等方面应重视女性的情感和体验。
(三)实现两性平等的体育教育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
三、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1保持理论课教学系统性和完整性
顾名思义,酶工程既包含酶学的基础知识,又包含工程学的原理与过程。因此,系统而完整的酶工程不仅涵盖了这两方面的知识,还体现了这两部分的有机结合。在第一章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学习的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酶的基本概念、酶学的发展史及酶工程的发展概况,第二章则学习酶学基础知识,后续再由简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酶的催化机制、生产、纯化、分子修饰等方面的内容,最后要对具体的常用酶类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并结合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逐一突破,达到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堂上,授课过程采取PPT结合板书的方式,突破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提出问题,带动学生思考的引导式教学,在课后给大家适当的留一个小问题,待下节课上课前进行讨论或让同学们做个小汇报并由老师提问,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应变能力,又达到了课后复习的效果。
1.2优化实验课教学袁自主实习设计
酶工程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和实习是酶工程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设计一些效果显著,实际应用性强且带有趣味性的实验,在注重基础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吸引同学们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操作能力[4]。而实习则只给学生一个题目,其余的工作如实验设计、药品配置、结果分析和最终的实验总结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作用是“导”而非“教”,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的能力,注重结论真实而非追求结论完美,养成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2突破原有考试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大多数的家长希望孩子一门心思的学习,必须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的严格。总体来说,大部分的家长认为考上好的学校非常重要,为此宁愿牺牲孩子的兴趣爱好。可见孩子的学习压力之大。
二、农村生本教育改革实施过程结果讨论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总结出教育改革经验缺乏、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低、家长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社会各界的压力对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产生了影响。
1、推行教育改革缺乏经验
教育部及校领导形成共识,致力教改谋发展。经过多方调研选择用生本教育,构建生本课堂。对于新的形势的教育,校领导及任教老师缺乏经验,不知道怎么实施,怎么能更好的被学生接受。要想很好的推行,除了领悟到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基本观念,主要主张以及生本教育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还要深刻学习生本教育的基础表现形态。
2、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低
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普遍存在知识陈旧贫乏,观念僵化的现象。教育改革本身就是一次革命,成功与失败都意味着对这些孩子人生的重大改变。这么重大的担子落在这些老师的肩上,对他们也是相当大的挑战,无形中形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导致老师不敢轻易尝试改革。
3、家长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大部分家长上学时就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学习的阶段性与维持性,强调在一定时期用一定的规格培养一定的人才,而没有看到今天职业转换频率的不断加快与职业提高周期的不断缩短。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成长,造成孩子的学习负担过重,会导致学生厌烦学习,甚至对社会不满。
4、社会各界压力迫使教改工作踌躇不前
学校受到教育局的压力,全力推行教改的同时,家长又施加压力。目前,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没有好的成绩就不能顺利升学,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如果教育改革实施环节出现问题,一旦失败,将毁掉一批孩子的一生。面对重重压力,学校的教改工作踌躇不前。
三、对于农村生本教育改革实施过程的建议
第一,向广大家长表明教改的目的,耐心讲解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从理论这个新的深度来分析考试,解决“提高素质和提高总考成绩的两难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了孩子的未来,希望家长相信学校,积极配合孩子的学习,达到教改的理想状态,创造高效的课堂,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第二,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灯塔,是教师不断开拓创新、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必备素质。可以通过换岗的形式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提高本学科的知识水平。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第三,学校组织教改执行小组,专门负责监督,指导和督促。从教改成功的学校学习经验,校长和教改执行小组可以定期进行观摩评估。邀请教改高手去学校给学生讲课,指导老师的工作,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再根据该校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校长要发挥调控能力,使得教改顺利实施。第四,在实践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遇到困难及时解决。欠缺的环节要加强,校领导,教师及家长要积极配合,为了孩子的学习团结合作。
四、小结
(一)课程定位不准确
在舞蹈教育的课程中,包括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目前,在一些高师院校中,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定位并不够准确,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舞蹈的专业性,而是将目的放在了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和综合素质上。这样定位忽略了学生的舞蹈基本功状况,再加上有些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的发挥。
(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低
当前,我国高师舞蹈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并不乐观,而且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比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真正的舞蹈专业院校并不多,因此专业的师资力量十分的少。现在,高师很多的舞蹈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过来的,专业素质比较差,这样一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舞蹈的质量。
(三)教学内容不完善
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扎实的舞蹈功底,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过舞蹈,这样的状况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现状。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当前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善,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求过高,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二、高师舞蹈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高师属于师范类高等院校,其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舞蹈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小学舞蹈教学,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就要明确,学生不但要学会跳舞,还要学会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时,教师要充分的考察当前中小学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坚持做到与时俱进。
(二)精选教学内容,选择恰当训练方法
由于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目标具有特殊性,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及训练方法时,要充分的考虑高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及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不必选择非常专业的舞蹈教学内容,而是选择涵盖知识比较多的教学内容,同时,所选择的舞蹈内容要能够进行二次创作,总之,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不仅要能教会学生专业的舞蹈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内容。在选择训练方法时,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实际的舞蹈状况,之后再结合训练目标制定出恰当的训练方法。此外,还要注意训练方法的多样性,避免枯燥乏味,尽量的培养出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
(三)遵循舞蹈艺术特征,提高教学的质量
舞蹈是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具有虚拟性和抒情性。在开展舞蹈教学时,要时刻谨记舞蹈的这两大特征。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采用简单的示范及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的舞蹈的兴趣,进而降低教学的质量。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舞蹈功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以藏族舞蹈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让学生观看真实的藏族图片与影视资料,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自己就身在藏族环境中,进而引导学生充分的调动起自身的情感,由内而外的去学习藏族舞蹈。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以有效地提升舞蹈教育的教学质量。作为舞蹈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及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当前,高师教师队伍建设还不完善,为此可从三方面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注意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艺术价值观;第二,教师要具备优秀的舞蹈表演及示范能力,身体是舞蹈的表现形式,通过身体动作的节奏、夸张、变形等来将舞蹈及舞者心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优秀的舞蹈表演及示范能力,让学生在观看表演及示范的过程中,获得对舞蹈的感悟并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第三,教师要具备准确、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尽管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表演形式,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进行讲解,因此,教师一定要具备精准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感染,爱上学习舞蹈,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入口。在应试教育时代,大多数不同层次的学校普遍将美术课程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幌子,并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时代,幼儿美术教育应受到学校的重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价值观念,而美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独特个性,帮助儿童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而是从幼儿园教育阶段开始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入口。(二)重在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因其年龄段的特殊性,幼儿在这一阶段的美术学习通常是为了增加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总之旨在完善他们的内在人格。因此,幼儿美术教师的首要职责不是加强幼儿美术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是激发他们学习美术这一学科的兴趣,为他们在更高阶段学习美术课程奠定思想基础。
二、对当前我国幼师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因为考虑到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没有明确的分工,很多幼儿教师既是某一门学科的教师,又是幼儿园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所以,纵观我国幼师教育史上的现象,采用笼统式的教学方法较多。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大而全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师的培养过程中,不少中高等院校的幼师美术专业的课程几乎涵盖了素描、色彩、图案、手工、装饰画、设计,有的学校还开设了拓展类的课程,例如: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再到幼儿园实用的多种材料。这些内容对幼师院校的学生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素养上的提升,对实质能力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二)博而不精的教育现状。一般说来,学校教育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幼师专业的学生要在在校学习期间完成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这样一来导致学生的学力量大、任务重,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最终效果。以素描为例,学生不仅要学习素描几何形体,在完成该项任何的基础上还要完成技能方面的训练,这些要求对立志成为美术专业研究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人才来说,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用效果难以达到最佳。
三、新形势下幼师美术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大对幼师教育的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幼儿阶段美术教育的目标,幼师美术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全新的幼师美术教育理念。之所以提出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应渗透到学前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感知事物、鉴别和欣赏美的能力;二是因为幼师美术教育有与其他阶段美术课程教学不同的方面。诸多因素促使从事幼师教育的工作者要先从思想理念上做好准备工作。这对幼师美术施教者提出的要求是,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敢于从思想上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改变幼师专业学生的思想认识抓起,让他们认识到新时期美术课程对幼儿的意义和应起到的作用,然后再从行动上实行起来。(二)课程设计力求精细化。针对前文中提到的中高等院校的幼师美术课程存在全而不精的状况,本文认为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应当对现有的幼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变“大一统”的教学方式为细分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真正学习到某一领域的精华。比如,对于主修素描的学生来说,就应该专攻与素描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从基础的几何图形画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单彩和单色油画,从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到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等,直至养成更高层次的素描画作的鉴赏技能,通过这个过程中,幼师专业的学生才能对素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理解。(三)加大美术史、美术欣赏的教学力度。我国的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注重理论性到实用性的过程,“学以致用”的思想在教学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在幼师美术教育改革中,应当在实用性和对学生内在修养的塑造方面取得平衡,更好的偏重于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意识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强调绘画天赋在作品中的体现。对于幼师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美术鉴赏及审美是她们应有美术能力的一部分,作品形式、色彩、风格归属等都需要有大量系统的知识贮备,因此一知半解的介绍性渗透就如同隔靴搔痒,根本起不到作用,如能将美术史和美术欣赏独立起来,无沦是对开阔视野、增强兴趣还是学习目标、学习方向的确立,都将会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