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7 15:05: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探究式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环境法教学理念之更新
首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热爱才能感染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教师要以自己的专业自信、专业影响力,说服、调动学校领导层对于环境法课程的关注和重视,促进环境法学课程影响力的上升,促使校方在环境法律诊所的设置、环境法课时的分配、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环境法模拟审判的安排上有所调整。其次,在环境法师资的配备上,高等法学院校应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引进优秀的环境法专业人才,杜绝非专业出身的法学教师担任环境法课程的讲授任务。最后,教师应以自己的学识素养、专业水平等影响、争取使环境法成为法学的核心课程。这样,国家和学校对于环境法课程重视度的提高,可以使教师去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从对该课程讲授任务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迎接挑战。
环境法教学方式的调整
教师在教学方式的转换上首先要实现思维的转换,即教师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赋予学生以责任,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适应此种变化的环境法讲授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案例教学法、法律诊所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启发式教学方式。比如问题式教学法运用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或集合性思维很有用。但这一方法的应用是否有效取决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如果设计的问题过于抽象复杂或是过于简单,就难以实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法比较适合法学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如果环境法作为选修课开设,多半受课时的限制无法应用。如何根据环境法课程及各种教学方式的特点结合课堂需要灵活使用,成为环境法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至少要做到两个避免:第一,避免单一的教学法。单一的教学法易令学生丧失新鲜感,产生类似于“审美疲劳”的厌倦情绪,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会因而下降。第二,避免简单废弃某种自己熟悉的教学法,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组合。
环境法制宣传反哺环境法教学
环境法独特的品性决定了环境法教学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课堂上,训练和教授学生运用环境法律的技巧和能力不应被忽视。因此,走入社区、田间、地头的环境法制宣传成为提升学生环境法律意识的天然课堂。在这个课堂上的授课方式更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可以是有趣的环境法律知识问答、富有激情的环境法主题演讲、自编自导的宣传环境法制的小品、哑剧、准备充分的环境法模拟法庭等。这些喜闻乐见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会反哺我们正规的、系统化的、为教学行政系统所认可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克服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缺点,宣传了环境保护的理念,且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理念
先进的理念是建立先进机制的前提条件。构建理想的教育实习模式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为了使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更趋于合理性,更具有前瞻性,本教育实习模式树立了如下三个理念。
1.关注个体主动发展的教育实习理念。传统教育实习低效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过于关注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压抑了师范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了师范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人们已意识到教师专业成长不但要关注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而且更要关注教师健全人格和实践智慧的养成。因此,教育实习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生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自觉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成为教育教学实践训练中主动发展的主人。
2.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习理念。一个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研究态度,能自觉探讨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逐步生成教育实践智慧,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就教育实习而言,各种技能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师范生在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中理解教育教学的内涵和责任,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批判思维意识和自我反思的精神,不断生成教育智慧,更新和拓展专业结构,促进教师个体可持续发展。
3.秉持“开放、互惠合作、共同发展”的教育实习理念。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说“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先进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若想使大学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学校和教师培训院校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师范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实习应从封闭走向开放,并主动与中小学全方位地开展交流和互惠合作。在资源整合、智慧共享的前提下,最终实现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同发展的目标。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目标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目标是:在教师专业化视域下,以系统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关注个体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和秉持开放、互惠合作、共同发展为基本理念,通过多元的教育实习,引导实习生以研究者的态度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使他们自觉探讨教育实践,反思教师角色与社会责任,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态度,形成反思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内容特征
基于以上的教育实习理念和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习目标,该教育实习模式的内容特征具体表现为:实习时间全程化、实习内容丰富而系列化、实习形式多样化、实习评价多维化、实习合作多元化和全面化、实习过程的反思化。
1.实习时间全程化。我国传统教育实习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育实习内涵狭窄,实习时间集中而短暂,把教育实习当作一次性、终结性的教学实践。这种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的体验与反思,不利于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则从师范生入学后就开始实施,涵盖了师范生在校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实习内容的系列化、实习时间的全程化。同时,还体现一定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特点。依据学校课程的安排和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特点,在整个师范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组织一系列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2.实习内容丰富而系列化。丰富、详实的实习内容有助于师范生深入了解中小学实际。同时,将丰富、详实的实习内容进行系列化的安排和训练,不仅使师范生掌握全面的职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信念,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根据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内容,由传统的教育实习在内容上仅安排几节专业课和班会课扩展到全方位参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研究、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当中,要让师范生了解并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当中,让教育实习体现实践教育的真正价值。
3.实习形式多样化。实习形式单一也是我国传统教育实习的一大弊病。教育实习不只是训练学生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参与全面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实习期间,该实习模式在形式上,将走出去请进来、校内校外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并穿插实地参观、见习观摩、案例分析、微格教学、模拟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师范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亲身实践、体验、感悟、积累与发展,从而获得教育教学知识、技能、方法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4.实习评价多维化。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这种评价不利于学生的自主专业发展。该实习模式注重评价的发展功能,它从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评价主体,增加评价弹性。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评相结合,甚至引入了社会和家长的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对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与实效,促进师范生专业化能力发展。
课堂讨论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把课堂讨论形式化,不能发挥讨论法应有的功能,降低了课堂效率。本文就语文课堂应该讨论哪些问题,如何把握问题讨论的时机,如何控制问题讨论的节奏,如何注重对讨论结果的评价,做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
选准讨论问题 把握讨论时机 控制讨论节奏 注重结果评价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讨论法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将课堂讨论形式化,结果不仅不能发挥讨论法应用的功能,反而会浪费时间,或者引发课堂纪律问题,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课堂讨论式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选准需要讨论的问题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最为普遍的演示就是这么一句话“请同学们讨论讨论”,不到三五分钟,讨论结束,结果公布,其实就是学生的自说自话。使讨论法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审慎地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讨论,哪些问题不需要讨论,这是组织课堂讨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地说,对于知识性内容的教学,教师讲授的效果要比组织讨论的效果好。如字音、词义、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背景材料等,大都不宜组织讨论。在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的情况下,也不宜组织讨论。如教学《藤野先生》,要想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名有那么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学生不了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也不知道“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的事迹,讨论就很难展开。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参看有关注释,进行适当地补充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忧患意识。
然而那些具有开放性、思辨性、争论性的教学内容必须组织学生讨论。这类问题的讨论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的人》开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这一哲理性诗句的理解不能光靠教师的讲解,还应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搜集事实材料,印证诗句,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二、把握问题讨论的时机
确定了需要讨论的问题以后,还要很好地把握讨论的时机。同样的问题放在不同时机去讨论,其效果是不同的。那应该怎样把握时机呢?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要切合课堂教学情境。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应根据小说的教学特点,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即组织学生讨论:小说在情节上有什么特点?是如何环环相扣的?情节安排中有哪些巧合?这些巧合是否在情理之中?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待学生基本掌握了情节特点之后,再继续讨论:菲利普夫妇的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有何特点?在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基本了解后,要进一步讨论人物性格生成的社会根源,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讨论:“我”对叔叔的同情说明了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精神状况做具体分析,学生的思维活动也由此进入新的境界。总之,这一系列问题讨论的组织,都必须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三、控制问题讨论的节奏
要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还应当对讨论的节奏进行合理的控制。课堂讨论中,教师有时缺乏耐心,讨论尚未充分展开就草草收兵,越俎代庖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太快的节奏往往使讨论流于形式。有时讨论学生的发言远离中心,旁逸斜出,东拉西扯,教师却听之任之。这种太慢的节奏往往造成教学时间的严重浪费。讨论节奏的失控必然导致课堂结构失衡,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宁鸿彬老师教学《分马》一课,在控制课堂讨论节奏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范例。试举其中几个教学片段:其一,宁老师要学生给课文加“……的郭全海”的副标题,学生翻书思考后,一个接一个发言,分别加出了“关心别人胜过关系自己的郭全海”“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郭全海”“爱党爱民的郭全海”“领导有方的郭全海”“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郭全海”等副标题,并紧扣课文进行解释。就在仍有学生举手发言的时候,宁老师却宣布:“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此。”其二,宁老师让学生给“三百来户人”分类,先是故意不给分类标准,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然后才亮出底牌,告诉学生分类要“明确标准”,并要求学生按“思想觉悟水平的高低”重新分类。学生继续讨论,意见仍不一致,可宁老师并不着急,直到讨论中出现正确意见,众生点头表示赞同时,宁老师才说:“很好,咱们就这样分。”其三,宁老师问学生:“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却写了这么多人,那么采用了什么措施呢?”一个学生回答:“我认为是文章的内容有详有略。”第二个学生表示赞同第三个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接着发言:“我认为分了三个等级,一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详写;二是有一定作用的人物,略写;三是普通群众,简写。”三个学生回答后,宁老师立即加以总结:“说得不错,就是这样。”从而迅速结束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宁鸿彬老师这一课之所以非常成功,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分清主次轻重,有效合理地控制课堂讨论节奏乃其奥秘之一。
四、注重对讨论结果的评价
论文摘要:本文是作者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尝试运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开设一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作者首先明确了该教学模式的要求和特点,巧妙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组织灵活多变的师生互动,且运用电教手段反馈强化,鼓励学生发现和探索新的问题。适当注意选择合适的探究题材,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能力。
一、 何谓“问题探究”模式
“问题探究”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题意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以发现问题作为教学的开端;(2)以探究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3)以解决问题和引申问题作为教学的归宿。
我在设计“液体表面张力”一课时,利用讲故事和让学生做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再经过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深入观察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经历过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验、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运用“问题探究”模式设计课题的导入
问题是教学的主线,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使教学过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因为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发现问题的来源。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生动直观、富于启发,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此外,教师的态度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课题导入阶段,我首先通过讲述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平淡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一种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的科学方法,然后我要求学生观察手指尖下的水滴和肥皂泡。学生在观察肥皂泡时会发现光的干涉现象,会提出肥皂泡体积大小不同,会发现肥皂泡的体积由大变小,甚至有些大的肥皂泡拉成椭圆形等等。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肥皂泡和水滴的“形状”,我要求学生比较水滴和肥皂泡在什么方面有共同的特征?它们的外形有无棱角?经过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和热烈地讨论,逐渐将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向课题。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美国哈佛大学流传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学会思索、学会发问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应力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用风趣的谈吐,和蔼的态度努力营造宽松活跃的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多方面观察、大胆发问,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肥沃的土壤。
三、 设计探究性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概念规律
在物理学中,许多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对于实验现象要善于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故探究性实验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的探究发现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性质,我给学生提供了有关的信息和材料,将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结合起来,通过观察细线形状的变化、液膜表面积的变化以及与橡皮膜进行类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发现液面的这一特性,然后通过分析讨论指导阅读的形式,使学生能够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去解释液面收缩的原因,建立起“表面张力”这一概念。
在教师引出了研究“液体表面的性质”这一主题后,如果直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既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又费时费力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我既没有这样做也没有完全将实验步骤方法详细交代给学生,而是把实验设计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研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巡视、指导和启发,并适时地给予评价。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研究方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概括。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概念,教师必须通过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突出问题的要害,以便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实质,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概括出规律性的结论。
四、 运用电教手段和已获得的概念探究新问题
当学生通过上述探究活动获得概念和规律后,应利用效果的反馈强化,通过独立或非独立练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巩固。在设计“液体表面张力”这一课时,我运用了电教手段,启发学生对课题导入阶段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一边看录像,一边讨论录像中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增强了运用知识的兴趣、能力和习惯。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而是要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出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在课堂上立刻就得到答案,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眼、动脑在课后探究,把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为此,我在“液体表面张力”这一课的结尾提出了几个联系生活实际的思考题和小实验,要求学生课后收集有关资料和实验器材,自己去观察研究,把探究活动的结论在下次课上告诉教师和其他学生,教师在下次课上再给予对比和评价。这样做可有效地将问题引申拓展,把探究活动由课内扩展至课外再反馈回课内,形成良性循环。
五、 运用“问题探究”模式需注意的问题
一、在名著阅读中获得真体验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因素相当重要。阅读既有认识和教化作用,也有娱乐作用。就一般人的阅读经历来看,多数是从兴趣人门,才逐渐迷上读书的。一上来就对学生大谈作品的社会意义、艺术成就,很容易把学生吓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要重视开局的读物推荐。不但要根据大纲或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更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帮助他们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强,更要选趣味性强,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情趣相适应的读物。因此,让学生先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当他们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赏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之后,再指导他们读《红楼梦》、《呐喊》、《复活》、《老人与海》等寓意深刻的作品,就比较容易接受。
(2)可喜的阅读成果。以一个课题实验班为例,到高二上学期末,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8.27部。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有10人读过古典四大名著;42人读过《三国演义》,36人读过《水浒传》,36人读过《西游记》,27人读过《红楼梦》,26人读过《简爱》,24人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围城》、《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呐喊》、《家》、《儒林外史》、《子夜》、《老人与海》、《漂亮朋友》等也都是阅读人数比较多的。最受青睐的作家依次是鲁迅、莫泊桑、雨果、海明威、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契诃夫、马克·吐温等。最受欢迎的都是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健康高尚,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但熟知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熟知书中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响熏陶。了解作品,熟悉文学掌故,崇尚正直、善良的性格,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境界。表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美好的精神风貌。
二、在古典诗歌阅读中获得真感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瑰丽的珍宝。缺少有意设计的零星的诗歌学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有限,而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诗歌教育,才更有意义。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既强调分阶段相对集中,更注意保持连续性,防止随意的散乱的偶然行为。我们设计在高一品读唐诗百首左右,高二品读唐宋词百首左右。品读的诗作都经过精心选择。尽量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经典诗歌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由点连结成线,由线连结成网络的文学史的观念。注意量与度的把握。适量扩展,学生能够接受消化,防止过多过滥,影响课本的正常学习。所选作品力求能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的较高标准;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偏好。对作品中一些不够健康的情调,及时正面引导。
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内容和多样的方法。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往往是充当课堂中的“集中点”。由教师来教授知识,由教师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而学生往往只是需要充当一个“收音机”。这样的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十分的被动,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不能够体会由“阅读”带给他们的愉快,只是将阅读文章作为一个任务和工作。导致了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所以,顺应新课标改革这样的时代潮流。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得到了解决的方式,那就是探究式阅读。所谓的探究式阅读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来让学生主动地对课本进行自主的阅读,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开发,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实施的方式
摘要:从学校体育工作地位和作用以及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来说明体育教师的劳动有其特有的价值,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社会的草重。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才能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协调的发展,学校体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或长或短都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在这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以充沛、旺盛的精力从事文化学习,以健康的心态进行各种交往,还影响着学生今后能否很好地面对社会迎接各种挑战,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论文百事通体育教育能实现这一功能,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科学实践证明,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的功能,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有利于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体育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战略措施。体育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体育锻炼是影响他们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青少年学生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校体育本身就是普及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校不仅能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还能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成为终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一员。另外,系国魂于民心的竞技运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而竞技运动的基础也在于学校体育。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学校体育打下的基础,最后才攀登上竞技运动的高峰。所以说,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学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在练习中得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成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具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和理论与亲身实践的高度结合这样两个显著特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能够独立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体验知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探究性学习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体验丰富的学习活动。
一、创设探究情境
高中语文教学要融入探究性学习,首先就是要创造一定的探究情境。学生只有在这种探究情境中才会去主动探究,体验到探究的魅力。因此,首先应该转变教师观念。以往的课堂,教师总是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课堂上缺乏有效的双向互动。要想开展探究性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从主导者的地位改变为指导者或合作者,还课堂于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第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应适时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等。
二、养成探究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则探究无从谈起,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产生探究的动机的重要前提。探究意识的养成,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探究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在各个环节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要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探究问题的设置
探究性学习的发生必须有问题,有无问题是关键。一个经过学生深思熟虑,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去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学生通常不容易把握,正因为如此,有价值的问题才更能引导学生不断地对问题的探究,从而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长,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探究问题的设置一定要谨慎、合理。教师在预设探究问题的时候应考虑学生当前的语文能力和课前的准备情况,以高中语文新课标为指导,紧紧围绕着每一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来预设探究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要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好的预设问题,能够立竿见影,瞬间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多元化评价机制指的是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既涉及与教师相关的评价也涉及学生自评。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效果,还是帮助教师分析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所获得的进步。教师应该看到,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探究性学习会产生不同的成效。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必然选择,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教师们应抓住这个历史时机,努力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充分利用,同时,还应经常性的反思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地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万行全.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浅谈[J].文学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