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区学习计划

社区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7 15:05: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区学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区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多样性作业 趣味与实践 培养学习兴趣

一、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针对性的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由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教学中,我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拓展提高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能力创新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时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只要同学或老师加以点拨,他们便会完成。这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化学水平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作业从单一走向多样――培养兴趣

1.趣味型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活动的效率就高。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必须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作业中集中注意力,并保持饱满的热情,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

例如:学生在学习酸碱盐的内容时,知识点琐碎、难懂、难记、难运用,这里也是初中化学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酸碱盐的知识掌握得好,对今后化学的学习将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设计了“迷宫”游戏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酸迷宫。同学们小时候走过迷宫吧,今天我们这有一座化学迷宫。在这座迷宫里有许多“吃人的野兽”,请你帮助盐酸先生安全走出“迷宫”。游戏规则:屏幕的下方有12个数字按钮,分别代表了12种物质,要求不能碰到与盐酸反应的物质,若能从这通过,请你点击对应的数字按钮。

你选择的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硫酸先生不小心闯进迷宫,又如何安全通过?原来的路线可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迷宫

游戏活动:氢氧化钠太太闯入了另一座迷宫,其逃生路线有多种,但有一条线路完全行不通,你能帮他找出这条路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图型作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实验,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理解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笔者设计这样的作业:

以下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你可以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请画出你选择仪器组装的装置图。

三、从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

1.调查式作业

调查式作业,主要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同时提出自己对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见解。我们老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能够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并把这些实践调查的情况写下来,加工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

计算完家庭的碳排放量,我们要进行“碳中和”。种树是“碳中和”的一种方式,以一棵30年冷杉树吸收111千克二氧化碳来计算,需种植的树木数(棵)=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111,计算出你的家庭今年碳排放量为______吨(CO2的月排放量x12),约需种树______棵。

2.实践性作业。“孩子的智慧处在他的手指上”,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最深信不疑的教育信条。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还习惯于形象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形象引到抽象,开发学生的智能,亲自动手实践起到关键的作用。

例如学习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笔者布置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在自制汽水时,选用的饮料瓶必须厚实?为什么不能随意增加柠檬酸和小苏打的用量?

3.“自助”式作业。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作业都是教师设计好的让学生直接完成就可以了,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设计”出的作业更感兴趣,练习也更加投入,主动。例如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一个单元学习过后我让同桌之间周末时设计一套测试题并要附带参考答案。周一同桌之间互换试卷进行测试,完毕同桌之间相互批改。这样做无形中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并且边出题边考虑相关的知识点的变形或是延伸,力争使自己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全、质量高。而作答案是对知识的巩固,答其他同学的试卷可以弥补学习当中遗漏的知识,评卷又是对知识的加深。学生题出地兴奋,答得认真,卷评仔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学生出题测试的那一单元的知识掌握得最好。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多样化的作业虽不能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最大化的补充,但却可以培养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从实际生活出发,把化学知识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信息、领域中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尤其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灵活多样、趣味十足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力 化学教学论与案例研究.桂林:南方出版社,2001。

[2]陈心忠 化学教育,2012,33(11):28―30。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课程改革 情境教学 实践与探讨

新课程标准理念把情感作为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把情感因素纳入“三维目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充分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并把之作为提升教学质效、发展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与体会,就如何开展情境教学问题粗浅阐述一些并非成熟的一孔之论,以待商榷指正。

一、发挥学科优势,创设实验情境,充分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习课程,许多课堂教学往往因化学实验而精彩。然而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接触化学课程的最初时期,许多学生的“化学心理”是既新奇又畏惧。对于这种情况,笔者习惯于借助并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自身优势,用实验教学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现象,如“点不燃的手帕”、 “空瓶生烟”、“水中生火”、“魔棒点灯”等等,用这些简单易做的化学小实验与学生“初次见面”,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用,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即使在后来的教学中,只要存在条件和机会,就让实验教学派上用场。当然,化学课程的另一种教学实验更让学生倍感兴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实验,让他们在“快乐实验、实验快乐”之中增强化学学习的兴趣体验。

二、设置教学问题,创设生活情境,着力发展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等广泛而又普遍地应用于社会发展之中,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是因化学而丰富多彩,因此,化学一直有“社会化学”之称。简而言之,现代科技的推进离不开化学,现代国防的加强离不开化学,现代工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化学,就连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样离不开化学,正可谓“凡是有生命之处,皆有化学现象”。对于刚刚学习的初中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通过设置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化学问题和化学现象”,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创设这种“化学问题现象”的情境是信手拈来,譬如:在冬天浓雾密布的清晨,有很多汽车停在一个交通路口等待绿灯,突然,停靠在车后的摩托车上有人昏倒在地,试分析有那些可能性因素;为什么冬天关闭门窗用炉火取暖,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人的煤气中毒?这样的教例在生活中真的是太多太多。

三、链接媒体报道,创设社会情境,全面深化化学学习兴趣

现代传媒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发展,媒体中产生的社会新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广受人们的欢迎和关注,其中报道的许多内容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知识情景,这就为化学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创设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教学情境。例如,前一阶段有一家报纸报道了这样的一则社会事件,曾引起一阵轰动:讲的是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的下水道盖子全部被炸开,并一直炸到某一学校的校园内,结果炸伤了几名小学生和路人。事后据调查,这是一起严重的不作为人力性事故。爆炸事故的原因是,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汽的人将罐内的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来有人把尚未熄灭的烟头随手地,烟头在掉入下水道后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这就是化学知识在其中发生的破坏性作用。学生闻阅后,深感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有,对化学产生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延伸教学环节,创设知识情境,努力强化化学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光依靠每周几节的45分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根据一定的条件和教学需求,把化学教学的环节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以有效创设化学知识情境,拓展教学空间,促进教学效率。对此,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和运用以多媒体为主打产品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有选择地演示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电教片段,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化学教学的吸引力和魅力,并对学生进行一些社会性教育。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讲述和演示化学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方式方法来创设教学有效情景,从而增加化学教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3篇

一、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1.查一查。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

2.画一画。学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3.展一展。在班上开辟一个“佳作展览”栏目,主要展览学生课外作业中的书画、练笔等作品。由学生自己张贴出来,展示个性,体验成功,感受不足,师生共同欣赏、评析。

4.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教完《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分层作业,尊重学生差异性

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不同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具体做法有:

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们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发展。

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三、关注生活,显示作业的实践性

新课程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学用结合。

1.“口语表达型”作业

学生在家,可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为此可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在学《范进中举》后,我就让学生回去给家长讲讲范进中举的故事,向别人讲述故事的过程,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程,也是对文本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学生在家人面前“显示本领”,往往态度十分认真,而家长直接听孩子“演讲”,又随时对孩子加以点拨,这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填补了教师不在时的空白,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观察积累型”作业

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要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同时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日记。

3、“动手操作型”作业

第4篇

一、课前设计――试卷讲评的前提条件

试卷既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调控教学行为重要工具.因此,教师课前准备是试卷讲评的前提条件.

1.研读试卷.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教这么年,这点知识还不是小菜一碟,拿着白卷讲评.我想教师要改变盲目自信,不妨用学生的试卷考一下自己,这样就有利于教师了解在上课时哪些知识疏忽;有利于熟悉考查范围;有利于体会试题的难易度,从而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2.统计错误.学生的考试为了教师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试卷的重要价值是发现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成绩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纠正错误,因此错误统计工作尤为重要.

3.自我反思.根据学生的自评分析表和出错频率,我顺着学生的思路查找每题错误的类型和根源,有时我与学生交流错误的类型和根源是否我主观臆想造成.我对学生产生的错误进行自我反思,例:过滤实验中为什么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在排水取气法中要使瓶内充满水而不留存空气,应如何操作?在学生实验时我和学生讨论不深入,使学生掌握过于肤浅;化合价、离子、原子、分子的书写和意义进行混淆,我没有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链;学生在简答题中经常出现答不到位、表达不完整、用词不规范等错误,学生对解决简答题逆推顺答法运用还没有得心应手.同时,我特别珍惜学生自评分析表和与学生交流,从学生的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哪些过程不到位,吸取教训,及时弥补,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课堂设计――试卷讲评的有效抓手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试卷强调学生能力下的双基考核,因此,教师以试卷讲评为有效抓手,不仅要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在讲评过程中以人为本,激发兴趣,明确导向,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引导学法.

1.激励与交流.教师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思想上爱护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用爱心去感化,用耐心去扶助他们再次爬起来,赏识他们的点滴进步.

2.讨论与解疑.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四人组成,四人中分别包括2名中间学生和优秀生、后进生各一名.根据学生的自评分析表和出错频率,试卷中第19题、24题、25题、30题、33题、38题作为重点讨论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师生、生生通过合作活动,把出错频率高题目和临时冒出的小问题或新问题都得到完美的解决.我鼓励学生之间讨论,激发学习的兴趣,构建一种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

3.讲评与练习.课堂是讲评试卷的主要过程,讲评的内容都是学生自评分析表所反映出来共同的疑难问题,采用复习书中基本知识点,训练相关知识.对于出错频率小、学生反馈少的题目,忽略不讲,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例:

投影错题和提问: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没有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C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D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CuSO4.这一题错误率比较高,请同学们分析这里面有几个反应?什么是不溶物?可能有哪些?滤液可能有哪些溶质?题目中“没有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是什么含义?同学们分组讨论.请三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反应方程式、不溶物、滤液中溶质,其他的同学自己订正.

投影(二次训练)(1)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过滤后的不溶物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以下关于滤液中金属阳离子存在情况推断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Mg2+;B.可能含有Cu2+;C.一定不含有Cu2+;D.一定含有Fe2+、Mg2+.

(2)在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发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1)如果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2)如果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所得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可能有.

三、课后设计――试卷讲评的持续动力

课后是试卷讲评课的适当延伸,是学生对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反思、总结、拓展的持续动力.因此,教师布置学生的作业是比较关键,重复性作业使学生缺乏主动完成的热情,大部分的学生非常反感把一题重抄几遍,我觉得分层作业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优秀生作业是模仿本次考试题型、题量、难度设计一份考查点与题号相对应的试卷;中等生作业是把本次考试错题详细分析一下,设计考查点与错题相对应的练习;学困生的作业是把本次考试错题重做一遍.

实践证明:这种讲评课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但是,这种设计必须建立在平时学生合作学习、练习题讲评、解题策略的训练的基础之上,因此,平时重视三方面的研究.

第一、重视学生合作学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明确有效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案.讨论问题必须难易适度,既不能让学生感觉轻而易举,又不能高不可攀.学生通过合作,最终都能有所收获,能从中感悟到合作的愉快,树立合作的信心.同时,这种设计只是紧扣试题中一、两个点.因此,小组的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各得其所,共同提高.

第二、重视练习题讲评.平时教师要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去体会出习题的老师的设计意图和思想;要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的得失,自己找到相应的巩固知识的办法.

第5篇

关键词: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设计误区;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25--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优质教学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人们通常也把“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评价要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设计却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几个误区

目前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认识上的误区――忽视或误读教学目标

首先是,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环节。少数教师错误地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味强调“学生自主”,讲什么学什么一切由学生来定。教师完全跟着学生走。这种做法导致教学的随意性。

其次是,照搬教学参考用书或其他教学设计案例。调查显示有l,3的教师的目标设计几乎照抄教学参考书。

再次是,把课程目标误读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确实存在着相似性和联系,但二者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见表1)。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顾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把原本属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教条地直接挪作课时教学目标;把课程目标中“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当作课时教学目标等,这些都是混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

案例1: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3节第二课时“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2,掌握硫酸的主要性质。

[过程和方法]

3,学会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5,培养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评析]上述案例中采用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分项目设计模式”,从形式上看体现了新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但实际上是把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照搬到课堂教学目标中,这种人为将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割裂的做法,是对课时教学目标错误、片面的理解。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三种目标,三个目标维度只是目标维度的要素,不一定是显性的目标维度,也不等同于每节课的目标维度。又如目标5“培养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显然,这样的描述缺少了与知识载体的融合,也不适宜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独立目标。

1.2设计上的误区――片面理解教学目标

首先是,过分关注知识体系,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还存在着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现象,甚至直接把《考试大纲》中的认知水平作为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这样的设计势必会导致目标f通常主要是知识1设计过高,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失去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

其次是。过分关注预设性目标,忽视生成性目标。预设性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确定了教学的主要方向,构成教学活动的“下限”;而生成性目标是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交流而激发出来的,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反映了教师高水平的教学素养,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学目标不是静止的蓝图、僵死的教条。只关注预设性目标的做法是缺乏教学机智的反映,也是对教学目标的片面理解。

其三是,过分关注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待,学生的发展变化既包括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些显性成分;也包涵与学生行为变化相统一的心理变化,即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隐性成分。

案例2: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4.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在5以内)。

[评析]上述案例中的四个子目标虽然很具体,几乎涵盖了该节所有的知识内容,但显然只是对教材中显现出来的,能用语言、文字和符号表达的目标进行了设计,而对过程、方法、情感等隐性目标未予以关注,没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也就未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不妨在“甲烷”教学目标中加入“在学习甲烷结构与性质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在“烷烃”的教学目标中加入“通过烷烃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感受有机物的多样性和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样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预设性目标,还渗透了生成性目标:不仅指向明确而直接的教学结果(包括考试成绩),还指向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包括主动学习的兴趣、习惯、愿望、态度、方法、经历、体验等能长远影响学生发展的基础。

1.3表述上――错误陈述教学目标

首先是行为主体混乱。很多老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仍未能摆脱旧教学目标的束缚,教学目标中出现“培养学生……”、“使学生掌握……”、“帮助学生……”等以教师为教学目标行为主体的现象还较普遍。

案例3:鲁科版必修2第3章第3节第二课时“乙酸”

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锻炼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捕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质疑和亲历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评析]上述案例,虽然较全面地表达了对学生通过乙酸学习所期望达到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等方面的目标,甚至为生成性目标留有一定的空间(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但从目标表述的方式看行为主体较混乱,有的目标主体是学生,有的是教师。如其中目标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目标2和4的行为主体是学生,陈述的是学生行为(会不会,如何经历、体验)而目标1中“锻炼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和目标3的主体又变成教师,陈述的是教师行为(做没做,怎么做)。显然用教师的行为表述教学目标是不合理的。

其次是该描述过于笼统。一些教师仍采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表述方式,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含糊、笼统,不便于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师心中无数。

案例4:人教版化学第二册(理科)“化学平衡”

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常识性介绍化学平衡常数。

4.通过平衡的建立及平衡特征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评析]该案例不仅在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上使用错误(只表明了教师的教学意图),而且阐述目标时所使用的语言也较笼统,如“理解化学平衡的特性”是指“能说明化学平衡的特点”、还是“能根据平衡特点判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又如,对“常识性化学平衡常数”的要求是定位在“知道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还是定位在“能举例说明平衡常数”,或者“认识平衡常数的意义”等?如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还有象“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这些表述都模糊不清、难以测量。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几个策略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首先应了解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建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再对目标进行分类整合,并按一定的标准(先后左右顺序或重要程度等)进行排列;最后根据学生和实际教学环境确定目标存在的价值并进行调整。其中,建立目标和再次提炼目标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环节,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2.1依据课标和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

优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首先确定哪些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学科的核心知识,依据课程标准重新界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把握好课程所处位置及其与前后内容的关系,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起点能力、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状态。

首先是,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化学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挖掘课程和教材各种能体现三维目标的因素。并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如在必修2的“乙醇”一节教学目标中出现“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理解乙醇与钠的反应、取代、催化氧化、消去等方面的化学性质”,这样的设计就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因为课程标准在必修部分对乙醇的学习只要求“知道其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上述设计若放在《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有关“醇”的教学目标中就较为合理了。

其次是,进行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水平,控制难易程度。只有难易适度的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有人把“学情”全面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现有水平、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原有认知的缺陷,并结合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形成科学的目标体系的重要条件。

案例5:选修3《物质结构模块》“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教学目标设计

[学情调查]经过必修模块化学2的学习,对于“怎样认识氢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大多数学生认为:氢原子核外有一条明确的轨道,电子在轨道上高速运动:也有少数学生能用电子云来描述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对于“有多个电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如何运动?若以碳原子为例,怎样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碳原子核外的电子在明确的轨道上分层运动,第一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四个电子高速运动。可见,学生对原子轨道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卢瑟福模型和玻尔轨道模型之间。少部分学生能用电子云来描述氢原子的运动特点,但不能解释多个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这与学生以往的经验是建立在氢原子的电子云上有关,处于仅是记忆而非理解的水平。由以上对学情的了解可设计以下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

2.从氢原子光谱出发。认识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学习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要点,了解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

3.从更为复杂的光谱事实出发,认识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不足,从能级的视角较为本质地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轨道。

4.通过以上学习。认识到核外电子的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不能同时准确测定它的位置和速度,知道“电子云”是对电子在空间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形象描述。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建立的历史,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创造中的丰功伟绩。

2.2以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方法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明确规定的学习内容是以化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实验等“知识和技能”为主线,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且知识类结果性目标更具体、易于测量,而过程和情意类体验性学习目标绝大多数是体验性、过程性的,只有借助于知识的载体才有实践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能仅仅是对三维目标简单的分类罗列,而应首先确立知识的主线,充分挖掘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方法目标和可能引起的情感体验,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领域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案例6: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教学目标]

1.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认识盐桥的作用。

2.能借助对Cu-Zn原电池原理的认识,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激发学习动机。

3.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应用中感悟知识的价值。

4.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探究和推理归纳原电池形成的一般条件,并根据课堂实验条件进行简单原电池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感受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悦。

[设计思路]首先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在必修2学习过有关原电池的已有认知水平,确立各知识点及目标要求,再挖掘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以生成的目标,并确定适宜的要求层次。如“原电池电极反应”知识点的目标设计,可要求在教材提供的Cu-Zn原电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原理的理解,能书写陌生情境中简单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如已知电池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达到应用层次的较高要求:同时,在分析和书写过程中形成一般的方法(如根据总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确定电极反应的反应物微粒、产物微粒和电子转移关系),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也能解决陌生情境的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实现方法目标和情意方面的目标。

2.3规范叙写方式,准确表述目标内容

实际教学中,因受教师主观认识的影响,教学目标的叙写不规范、表述不准确现象常见于教学设计中,甚至在一些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中也不乏行为主体不明确或行为动词不具体等问题。如何使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准确体现在教案中?一是应注意目标结构,即采用“整合模式”,而不是“分项模式”,融合式陈述方式更能表达三维目标的整体特性。因为三维目标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的整体。三者是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实现的,正所谓知识、认知和态度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知识是认知的目的,认知是知识学习的手段,态度是认知的动力。二是对于结果性目标应关注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具体)、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即通常所说的ABCD模式,特别是行为动词的选择,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也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而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如说出……,判断……,设计……等)。而对于体验性目标(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数时候是以隐性状态出现,难以直接观察、无形的、不易测量,一般用一些“过程性”动词来表述结果(如体验……,学会欣赏……等),不提出可测量的学习结果,且主要用于陈述长期才能实现的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或无须结果化的目标。

案例7:“脱酸素剂成分的检验”的教学目标设计

1.所有学生能应用铁的还原性、原电池原理等知识解释“脱酸素剂”的作用原理;掌握铁等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并能设计方案解决“脱酸素剂”的成分检验问题。

2.正确完成“脱酸素剂”中各成分检验的操作并得出结论,总结检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认识食品保鲜的意义;通过对“脱氧素剂”名称的认知形成科学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索桂芳,冯秀军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天津教,2007,(7)

[2]陈永良提高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化学教学,2009(8):50

[3]邱细荣,刘家访,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辩,教育导刊,2008(7):30-32

[4]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商报,2007,4-20(6)

[5]吴刚平全面关注教学目标的意义,教育科学论坛,2009(2):1

[6]苏仁标,吴江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化学教育,2008(9):23

[7]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76

[8]汤国平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施,上海教育科研,2008(9):71

[9]黄梅,宋乃庋,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9(5):102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探索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校于2011年开设建筑学专业,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本专业着重培养为城镇、县乡建设服务的宽口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2012年以建筑学为基础平台,学院开始开设“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但我院对于这一课程的教学经验不足,还需要借鉴名校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内容,逐渐积累经验,进而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建立适应建筑学发展的课程体系。

1.课程定位不合理。“城市居住区规划课程”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大四之前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如别墅设计、多层建筑设计等。设计对象从小面积的建筑单体转换到十几公顷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内容从较简单的单体建筑转变为综合性极强的规划内容,学生不能马上转换思维模式,感觉无从下手,无法在短期内掌握规划应当遵循的规范与要求,无法在满足控规的情况下实现形式与空间的平衡协调。

2.缺乏整体意识。首先,以往的教学案例往往把城市与小区割裂开来,不注重小区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对局部与整体的正确把握。其次,学生需要尽快完成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思维转变。最后,设计限制因素的增多及尺度的翻倍增加,也会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整体性,不能全面考虑每个设计要素。

二、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设想与探讨

1.加强项目考察的前期准备。学生在考察前应阅读文献参考资料,提前剖析项目的平面图、立面图等相关图纸,总结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与教师交流,列出考察项目的调研提纲,有目的地进行调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居住区规划规范,使其认识到规范是地区性、灵活性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2.分阶段教学。设计初期,以O计小组为单位,对某一居住区的周边环境、档次定位及项目涉及的规划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以此培养学生评价、观察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设计中期,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碰到的难点(如空间划分、交通组织、内部环境条件、外部环境、规划结构等),结合设计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PPT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讲解,与学生一起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原则和相关规范,使其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互动的教学方式。(1)分组学习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为增强小组凝聚力,学生之间要相互督促。每个设计阶段完成后,教师会先听取每组该阶段相关案例收集、课外学习、设计内容等方面的进展;然后进行小组间的论证,逐一点评方案;最后给出该阶段每位学生的设计分数。(2)加强跨年级交流。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学生始终都要进行各设计阶段的交流讲评。此时,教师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提前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流程与要求,并要求高年级学生将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心得体会以及最后的成果与低年级学生进行交流探讨。(3)进行阶段性方案PPT汇报。在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规范的方案汇报,督促学生在初步构思的基础上继续分析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规范的PPT方案讲解,有助于学生理清设计思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对相关规范与形式法则的汇总讲评,学生可以加深认识,增强学习积极性,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学院要勇于正视问题,明确培养方向,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在教材提升、教学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符合建筑学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房地产开发日趋理性化、严谨化,居住者对小区规划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娟.多专业联合授课模式探讨――以《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2-76.

[2]喻明红.关于城市规划专业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教改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323-325.

[3]李若F.建筑学平台转型期《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缺失与应对思考[J].福建建筑,2011(2):8-10.

第7篇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16~19页)

二、课标解读

具体阐述本次研究区域当中环境问题成因;对该区域当中存在问题与危害种类进行阐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主要解决对策;区域经济发展应当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通过荒漠化含义、危害以及具体防制措施重点阐述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因素,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荒漠化对人类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为此,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教材当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阅读材料以及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四、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具体掌握现阶段我国荒漠化出现的主要区域,并对荒漠化发展的形成原因以及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荒漠化发生的危害,并懂得具体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帮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训练。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详细了解教材当中图片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深层次分析造成西北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于对荒漠化的综合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人类行为对荒漠化产生的危害。提升学生对荒漠化发展与治理方面的理性认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与使命感。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我国西北荒漠化具体原因以及主要应对措施。

2.教学难点

就荒漠化发展情况分析,促使学生可以了解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意义。

七、教学设计思想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并分析问题。问题设计需要具有实用性以及探讨性,设计简单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太难则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口味进行设计。在课节当中也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能力问题,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激发思考

教师:引用《苍天般的阿拉善》中歌词,在课堂当中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古代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达,为什么现在的那里却变成了废墟。

学生讨论:战争、生态环境脆弱以及人类活动让那里成为了废墟。

教师:人类活动是如何让一个文明发达的城市变成废墟的呢,为什么水草茂盛的地方成了荒漠,成为了一片不毛之地?

环节二:出示任务,小组自主学习探究

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根据教材,填写表格)

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填写表格,并展示探究学习结果。

教师:通过对本节课当中25~27页内容进行阅读,分析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成因。

环节三:提供材料,检验学生提出的措施

提供:阿拉善盟投影景观、黄土高原历史变迁景观及教材。

环节四:总结归纳,深化措施

教师:通过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最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是什么?借助今天所学,未来将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改正呢?

环节五:整合与应用――启示和课后拓展板书设计

第8篇

【关键词】高血压病社区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血压控制: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2-93-02

高血压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1979年我国普查资料高血压发病率为3%~9%,与欧美多数国家发病率10%-20%相比,发病率相对较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5000万人,有明显的北高南低的地区差别。我国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8.64Kpa(140 mmH曲和(或]舒张压≥12.1Kpa(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将高血压分为1、2、3级;②临界高血压,指血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者。高血压病社区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开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高血压病人群对与高血压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健康行为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但由于现阶段药物尚不能根治高血压,只能控制血压。这就要求高血压病患者坚持使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切忌忽用忽停.应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药。而社区高血压人群的遵医行为仍不容乐观。

本文采用高血压病社区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前后患者血压、BNI、血脂、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监测血压变化情况等对比研究对高血压的血压控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高血压病社区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对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提高认识是有效的管理方法.现将我辖区2006年9月~2006年12月已确诊的高血压病病人60例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入选标准所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颁布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1.2一般资料60例高血压病患者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9.7岁。BMI≥25%的39例,系统管理组13例,对照组(1)13例,对照组f2)13例;60例患者均为脑力劳动者,且平时运动较少;吸烟者47例,系统管理组16例。对照组(1)15例.对照组(2)16例;嗜油腻饮食者48例,系统管理组17例,对照组(1)15例,对照组(2)16例;喜甜食者39例,系统管理组13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2)12例;血脂异常者5l例,系统管理组18例,对照组(1)17例,对照组(2)16例;有家族史者42例,系统管理组14例,对照组(1)13例,对照组(2)15例;有糖尿病24例,系统管理组9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2)7例;有冠心病17例,系统管理组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2)5例。1.3方法随机选择观察20例高血压病病人,除常规药物治疗、运动指导、戒烟限酒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并对其进行系统管理及做家庭健康评估(包括家庭居住环境、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族史、月人均收入、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邻里关系等进行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差),至少1周查一次血压(有需要者1周查多次)。根据血压及时调整降压药物.并把各种情况及时录入系统随访表进行对照。对照组(1)20例也进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但不进行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对照组(2)20例只进行药物治疗不进行健康教育、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

1.4统计学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 3月后系统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组fA组1及对照组(1)(B组)较对照组(2)(C组)血压、BMI、血脂、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监测情况等方面明显改善(P≤0.05)(如附表)。

2.2系统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组较对照组(1)血压、BII、血脂、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监测情况等方面明显改善(P≤O.05)(如附表)。2.3家庭健康状况对血压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