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一社会调查报告

初一社会调查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12 13:23: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一社会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一社会调查报告

第1篇

一、超越教材,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

今天的思想政治课学习,绝对不能认为仅凭思想政治教材就能学好,这一点广大教师已取得共识。应该说,教材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我们必须尊重教材,但教材不是法典,更不是《圣经》。正像历年中考命题原则所要求的:“命题要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体现时展的需要”,“依据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有了这种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我们就应该大胆超越教材。

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按每课、每节、每框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依据各自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不同的方式,拟定不同专题授课。如:初一年级的养成教育和心理品德教育,我先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再联系自身生活实际,采取主题班会、演唱会、辩论会、社会调查等形式完成。如对学生进行尊敬父母、尊敬老师的养成教育,我就开展了“孝敬父母”、“老师,您辛苦了”等主题班会。初二法律常识的教学,我就先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当地实际,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举办实话实说、模拟小法庭等活动课,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知识得到理解和深化。

其次,对教材的理解,要本着灵活多变的原则进行活动教学,对教材的某些内容进行规划重组、再创造。例如,在初二年级《合作·竞争》中,教材选用了两只狮子共同吃掉一只被哄散的牛羚的例子,如果按照课本设计的教学思路讲解,学生可能难以透彻理解“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从学生身边的事说起,以在学校举行运动会期间每位同学都参与过的班级间的拔河比赛作为例子,让学生形象中轻松掌握了这一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再次,要加强新知识的渗透,使学生的思维与社会发展同步。如我在教授初二年级的《难报三春晖》时,适当引入“暴走妈妈”等新事例,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此,教师要在尊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前提下,从社会生活和文字资料中搜集授课的素材,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课程资源,从这些课程资源中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使学生从生活中受到相应的教育。

二、超越课堂,走出课堂“自我封闭”的小圈子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心理、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重在心理的滋润、思想的内化、行为的引导。因此,作为政治老师要让学生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那么如何让政治教学走出课堂“自我封闭”的小圈子,迈向社会大课堂呢?

首先,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关注社会问题的研究与生命价值的追问。如:在学习了《网络交往新空间》这一课后,让学生开展《科技对我有用吗》的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机械重复的作业训练被小课题研究所取代后,更能充分显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社会调查。要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到关乎国计民生的深层思索,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结合所学书本知识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如:“关于宁江河系列调查”中的“宁江河采风”,是针对初一政治教材中陶冶高雅情趣和热爱家乡教育所进行的调查活动,在这富含生活性的调查引导下,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了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通过以上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为国分忧的思想,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道德感与责任感。

三、超越教师,搭建真正平等对话的平台

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老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而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搭建老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

首先,让学生超越教师,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与老师平等的感觉。如:学习初一年级《正确认识自己》这一框题时,作教师的我先说出了自身的优缺点,然后鼓励学生自我“解剖”,说出自己的优缺点。学生无拘无束,纷纷主动发言,并提出了一些敢于向教材、向老师挑战的问题。

第2篇

1 以学校为主导,形成学校德育体系

1.1 根据年龄特点,提出不同德育目标任务。初一年级,过好“三关”,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规章制度关,迈好中学生第一步;初二年级,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合格中学生;初三年级,提高落实《守则》和《规范》的水平,成为优秀中学生;初四年级,以优异的成绩接受挑选,成为合格公民。

1.2 结合德育特点,开展不同内容教育活动。

1.2.1 根据教育内容需要,收集编写了《遵守一日常规,做合格中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升华爱国情操》、《塑造美好心灵,让环境更美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激励斗志,勇往直前》、《面对生活,快乐阳光》、《以诚实为本,夯实人生基础》、《学好人,做好人》、《学法守法,与法同行》、《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了解生活,学会理财》、《学会感恩,勇于担当》等12本校本教材,涵盖了心理、安全、理财、爱国、环保、法制等教育内容,教师以班会或心理辅导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教师在调查中发现,35%的学生“最烦恼的事情”是不能很好地与父母沟通,孩子与家长的代沟严重,主要表现: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想摆脱家长的控制,容易出现抵触情绪。

面对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面对父母的无奈。召开了《学会沟通,让沟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习惯》主题班会,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中的烦恼写出来,在班级中交流,让同学出点子想办法。然后,召开家长会,让成功的家长交流教育子女的方法以及和子女交流心得体会,并将学生写的成长中的烦恼以一封信的形式分发给家长。有的家长看后,立刻嚎啕大哭,觉得对不起孩子,连自己的孩子所思所想都不知道,纷纷表示,以后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架起沟通的桥梁。学生们说:有了与家长心灵上的那座“桥”沟通后,我变得比以前更快乐,感到心中无比地畅快。老师们说:通过这样的活动,搬掉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屏障”,开启学生的心理闭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家长们说:感谢学校创造了这座心灵上的桥梁,我们将鼓励与信任相互传递,让双方都能正确地把握自己,走出一条让孩子健康成长之路。

1.2.2 落实《家访制度》。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要求,结合课题实验,确立了我校“教师家访制度”。班主任每学期要对本班全体学生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任课教师每学期进行十次以上的家访,以期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1.2.3 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建立了党团、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制定并落实《教师育人工作的职责》、《班主任全员育人工作的职责》、《年级组长全员育人工作的职责》、《职员全员育人工作职责》、《级部主任全员育人工作职责》使之责任共担;其次,各类课程有机结合,使活动类、学科类、环境类课程相互补充;最后,因材施教。采用目标激励、行为矫正的主动参与法;伦理谈话、榜样示范的自我管理法;引导评价、心理咨询的主动发展法,使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1.2.4 开展心理教育。调查发现,学生主要存在厌学情绪、交往不良、自卑孤独、品行不良等四方面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立心理教育处、知心姐姐信箱、心理咨询电话,开通校园网,开设心理教育课,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研究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养成良好品德,促进行为规范。

组织学生先后观看了《花季·雨季》、《青春期探秘》、《青春期品质教育》、《情绪调节与控制》等光盘26盘;听取《青少年心理特征》、《辩证认知,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等讲座46场。

1.2.5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无小事,事事为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作为教职员工共同的信条,时时刻刻为学生做表率。把领导干部“一日常规要求”、职员“八好九不准”、教师“六好二十不准”落实在日常工作当中。在实验楼和教学楼的走廊里建起了环保、法制、文化、科技、道德、爱国主义教育长廊,师生流连忘返,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 整合家庭教育力量,形成家庭教育体系

2.1 加强舆论宣传,提出家庭教育基本要求。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依托家教委员会,结合家长会,加大了宣传力度,在以下方面提出要求并予以指导。

2.1.1 促进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父母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智力、品德、美感等方面的发展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督促子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保持坐、立、走和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引导子女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2.1.2 培养子女良好的个性。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父母对子女既不溺爱、放任,也不粗暴、专横,而要采取民主的态度,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培养孩子养成独立的个性。善于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合理需要,指导他们交友。

2.1.3 配合学校,关心学生的发展。父母应当积极支持学校,同学校密切配合,启发和督促子女认真接受学校教育,以促进子女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家庭还可指导子女学习一些特长。不要不顾子女的发展潜力,盲目给子女加压、加码。

2.2 成立家教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办2次以上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传递教育信息,提高教育水平。从开题实验到现在,我校举办家长学校32期,报告材料26万余字,并汇编成册《为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汇集优秀家庭教育经验11万字,形成《家教浪花》,印发到家长手中,以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2.3 利用网络手段,向家长传递教育信息。学校安排专人从网上下载有关教育信息和感人事迹报道,通知家长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观看。如《感动中国》、《百家讲坛》选粹、青年演讲家邹越《让世界从满爱》等,让家长领略大师的风范,聆听大师的声音,感受大师理念。

3 建立育人基地,形成社会教育体系。

3.1 与社区联手,举办讲座。每学期邀请妇联、共青团、老干部协会、派出所的同志到校为学生举办讲座,以其现身说法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成长。

3.2 聘请高玉宝为德育校长。邀请高玉宝作为我校德育校长,并将高玉宝“人生价值与成才之路”的报告录制成光盘,经常组织师生观看,学生把崇拜歌星明星转移到了高爷爷身上。高玉宝还经常打来电话或写信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投身祖国建设奠定基础。组织专人从网上收集有关德育教育方面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的到了很好的教育。

3.3 构建育人阵地。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将烈士陵园、雷神庙遗址、杨子荣展馆、烟台科技馆、农博园、丽鹏公司、安德利公司、电业集团、海德集团、新牟集团等做为我们育人基地,定期开展活动。

3.4 参与社区活动。让学生回家了解老人赡养制度与义务,了解“星级家庭”评比条件,了解社区的奖惩办法,引导学生走入社会,关心他人,体验亲情。

4 活动效果及体会

4.1 学生精神面貌涣然一新。据2010~2011学年度不完全统计,学生收集先烈英勇事迹140万余字;收到表扬信900多封,做好人好事1300余件;拾金不昧620多人次;写社会调查报告1200余篇,达38万字;写环保调查报告926篇。

4.2 教师科研能力大大提高。几年来,举办课题研究讲座280多次,外出参观260人次,180多篇,科研成果20多项。收集编写了国旗下讲话《红旗飘飘》、主题班会精选《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心理活动设计选编《让心灵充满阳光》、学生环境保护调查报告《稚诚的呐喊》等实验成果及校本教材。

第3篇

1 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于漪老师说过:“要让语文教学有活泼的生命力,须放开眼看,竖起耳听,接收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让时代活水在语文教育领域流淌。”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时下的大语文教育要求教师们突破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局限,以课堂教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听、比如当今的人口资源、环境污染、自然保护、城市开发、网络纵横、克隆技术等更大问题,还有诸如打假、反腐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要让他们了解。还要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历史文物、园林建筑等都要涉猎,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其身处斗室而心知大千世界。这样,学生与自然欢娱,体察社会气息,从而拥抱整个世界,激起创作欲望,一吐为快,洋洋洒洒,假以时日,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能潜滋暗长,创新的灵感就会随时迸发。

2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2.1 做学生的好向导,写作的领头雁。

在作文教学中,归根到底,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导演”。首先,教师要勇于与学生一起“下水”甚至比学生早“下水”。身教胜于言传,与其实不然站在岸边指点,不如亲自下水示范,只有“深入虎穴”,方能味其甘苦,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写作。从不动笔的老师很难让学生信服。其次,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选文必须切合作文实际,必须向学生强调,优秀作品都体现出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赏析其选材、构思、主题乃至语言,给学生以启迪,从而领悟作文就要体味生活,多思考身边的人和事,用心之锤、纸之砧锤炼生活。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关键要指导学生读好书,读精品,根据实际可选择精短散文或小说。写作基础差的,应以范文或优秀习作为主。还可有选择地组织学生接触各种传媒,订报纸、看电视、听收音机,并定期开展交流讨论,培养学生鉴赏、思辩能力。

2.2 把题目命在学生心坎上。

“题好一半文”,命题是学生作文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质量。于漪老师说:“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兴趣的激发,他们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把知识连成事,扩成篇,化知识为能力。”命题要激发兴趣,就必须把准当代学生思想的脉搏,把触角伸进学生的心灵,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把题目命在心坎上,让他们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

3 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3.1 鼓励学生勤写随笔。

写随笔是提高作文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叶圣陶说:“我手写我心。”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而随笔恰恰相反是生活的结晶,与学生的思想密切相联。学生如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那么写作不再是苦差使,而是一种情感的渲泻。不少佳作正是长期记录生活,思考生活的结晶。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激情如鲠在喉时,往往文如泉涌,下笔千言;而有时文思枯竭,搜索枯肠都不得,这就是写作心境的重要影响。写随笔则是优化写作心境的有效途径。不限制时空,篇数、题目、内容的随笔,自然能让学生在高涨的写作心境中自由驰骋,写自己最想写的东西,哪怕是一些句子和段落。这些“抓拍”下来的瞬间的心态和思维的火花,非常可贵,日积月累,将是一笔富足的写作资源。学生拥有了足够的素材和对文字的感悟,运用能力,就能在今后的写作中游刃有余。如果再辅以到位的讲评,热情的鼓励肯定,结构立意、语言方面的点拨,并推荐优秀习作发表,久而久之,学生文字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兴趣浓厚且信心大增,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笔者所教学生,初一时多是亲情友情,同学纠纷;到初二时,已经能从运动场上看到“失败未必不英雄”,也能对诸如“网络时代”、“新人类现象”、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到初三时,“早恋问题面面观”,“绿色生活之我见”,则是信手拈来,颇见功力,那新颖的观点,透辟的理解有时令笔者拍案叫绝。一旦“瓶颈”打破,学生很快便能登堂入室,探骊得珠,议论文、说明文、甚至是诗歌、小说等文体也能得心应手起来。

3.2 形式多样,激趣促文。

第4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优化历史教学方法,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改变教学观念,营造宽松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们心理的自由。由此看来,创新需要独立思考,需要自由、自主的宽松环境。教师必须为激发学生思维提供充裕的思考时间和宽松的、民主的教学气氛,使他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开展自己的认识活动,同时,因自己的创造得到积极的评价和帮助而乐于创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到:

1、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使他们每天只能疲于堆积如山的作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必须下大力气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课业负担繁重表现在课外,根治在课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增强教学针对性,精讲精练,讲清重点,注重联系,使学生归纳知识结构,力争课堂上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高效率―轻负担―高质量”的良性循环。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传统的史学观点或看法产生怀疑、异议,甚至出现“标新立异”的构思和“别出心裁”的想法。教师对此应该充分肯定其合理的、有价值的方面,扩大其思维中闪光因素,对不合理的进行解释、纠正,而不应该大声训斥、讽剌、挖苦学生,堵塞学生的言路。

3、走下讲台,走近学生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进行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注重情感投入,教师要以亲切的教态、饱满的热情、灵活多样的教法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中,跟上学生的思路,善于倾听学生心声,通过双向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对某一问题共识,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体验成功喜悦,感悟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重视基础知识教育是历史创新思维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创新需要知识,需要科学的的方法和智力,丰富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是产生新异见解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不会有智力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看来,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历史创新精神形成的必备条件,而建构、重构基础知识的主要要素有两种,

1、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读书

思维具有可导性。教学应从诱发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开始。刚进入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听课方式和学习方法都缺乏主动,创新思维是无法谈起。我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这无疑能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基本事实,学习新旧交替事物联系中找到激发点,有意识地提高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优化记忆方式,帮助学生渡过记忆难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中最大问题,教师如果能帮助学生探索记忆规律,无疑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三、优化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创新教育必须以优化课堂结构为突破口,教师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选用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内部因素,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1、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张衡发明地动仪、爱迪生的科学发明,对创造性使用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创造等,利用这些科学家、革命家的发明创造,有利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讲中国古代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联系近代西方国家利用中国发明的火药、指南针等制造枪炮、战舰加剧侵略中国,造成中国割地、赔款,从而印证落后就要挨打,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气对创新精神压制,导致曾一度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落伍的事实对比,通过比较,学生得出:创新学习,西方国家赶超中国,中国关闭、保守落后的简单道理,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何等重要,从而点燃学生创新之火。

2、引导学生对“习以为常”的说法大胆质疑

问题是点燃思维火花的导火线。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对课文中的现存观点结论大胆怀疑,才能有所创新。而引疑的关键是教师善于设疑。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找疑点,如讲佛教传入时,我就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佛教传入对我国到底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分别从统治者、人民、中国文化等角度分析佛教传入影响,对统治者来说,佛教传入有利统治者的统治,对饱受苦难的人民来说是精神寄托,对中国文化来说丰富内容,只有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质疑、讨论,才能使学生拓展思路,多层次认识历史结论。

四、注重活动课教学,注重信息积累是创新教育的必要补充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离不开信息交流,而信息交流又离不开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而历史第二课堂、活动课是增强学生乐学的重要途径,又是课堂教学创新的有益补充。本人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初一年级开展历史文物仿制讲历史故事比赛等,初二年级开展历史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小论文竞赛,初三年级开展写社会调查报告,甚至把学生带出教室,组织参加历史考察。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仿制历史文物、动笔写论文、调查报告,使学生更加贴近历史,更加了解历史,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途径,增大知识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能力,同时积累大量的知识信息,从而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总之,实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虽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学校和全体教师通力合作,一定会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M].

第5篇

关键词:教育资源,教育投入,多层次办学

一.农村教育资源流失现状

1.农民承担的巨大的教育成本与实际获益差异过大.

当今中国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面临着制度性难题与困境。无论基础亦或高等教育,农民都直接承担着从学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本,教育产业化又让农村大部分资金以教育投资的形式流向城市,而出去的人才因为缺少利益驱动而不愿返回农村服务,农村付出了资金和人才的成本,最终取得“丰收”的却是城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年初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2%,而县乡两级负担的87%基本上都直接来自农民——实际上,农民几乎直接承担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培养成本,1999年6月中旬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的教育产业化又让农村的教育成本压力雪上加霜。同时在教育系统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城市为中心的制度化过程中,资金以教育投资的形式流向城市,最优秀的智力资源也通过高等教育这条路径走出农村。为了支撑孩子上学,家里的劳力到城里打工赚钱,劳动力资源也流入城市,结果赚回来的钱又会以教育投资的形式返回到城市。这几个循环中,资金、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流向了城市,农村仅仅留下了贫瘠的土地和绝望的炊烟。从整体上说,如果农村教育不能对本地区的经济改善和文化建设起到显著作用,将只能成为城市教育的附庸,成为向城市输送人才的基地。而本地急需的各类人才,既得不到培养,还会被不断淘空。这样下去,地方政府怎么会有加大教育投资的动力呢?有志改变家乡面貌的有实力的企业家们,也将缺乏投资家乡教育的动力。

2.现行教育体制使农村成了培养人才的“白干队”

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为农村”培养人才。.一大批“农村贵族”开始涌现.因为从小到大被全家“重点保护”,希望孩子能最终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这些学生基本上不干任何农活,结果是,大学没有考上,在农村自食其力的本领也没学到,种田不会了,其他的谋生技能也没有得到训练。这个制度设计中,农村大学生进城有着充足的利益驱动机制,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制度安排中缺乏利益驱动机制促使进城的大学生回乡为农村经济服务,有去无回的现实正好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相矛盾——这是典型的市场失效,成本与收益不能对称,需求与目标错位,斥贫趋富。而且,正如有些专家指出的是,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新“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一些人看到市场经济初期个别暴发户没读几年书,就能挣大钱,认为农村孩子读书不需多,认识几个字,会拨弄计算器算算帐就行了。十几岁的娃娃一年拉扯几头牛、羊、一群鸡鸭鹅,或摆个小地摊、当个小商贩什么的,或进城当个小临时工、打打工等等,便可自己养活自己,而多读一年书呢?少则花几百元,多则要花几千元或上万元。多读一年书就少挣一年钱,大学毕业了又怕他们找不到好工作,还得借钱为他们“找路子”.因此,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的思想束缚了好多的农民,造成小学生毕业率徘徊在90%左右,初中生辍学率上升至30%左右.这样下去,贫血的农村经济总有一天会被拖垮,农民受伤害的心总有一天会疲惫,没有利益驱动的农村教育也总有一天会停止供应免费的午餐。农民不在支持教育不再把钱投入到教育消费中。而且在市场经济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农民们一旦认定教育投资是一项“赔本生意”,坚持要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寻找新的出路,那将对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致命的威胁。

3.城乡教育的资本转移使农村经济出现倒退现象.

有调查表明,几年来农民收入一直在下滑,每年农村收入要减少4000个亿,其中含有流失的教育资本,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不言而喻,也是农村经济失去活力的一种表现.在中国农村盛传一种奇怪的理论,称之为“经济与教育的反比原理”:据一项调查表明,在一个村子里,努力使自己孩子不断升学的家庭,都负债累累,是村子里最穷的!在一个不太富裕的村镇,一个村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越高,这个村的经济排名也就越靠后;一户人家的孩子书读得越“高”,这户人家的经济状况也就越不济∶教育是农村发展致富的重要条件,但在现实情况中,这个条件似乎被异化了.正是因为这样的发展致富的条件,致使农村陷入了“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的二难境地,教育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条越挣越紧的铁链。同时农村教育筛选出来的人才进了城,淘汰下来的众多人力资源留在了农村,数量供给充裕的农村劳动力大军往往伴随着低素质。据统计,我国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生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留在农村,形成了农村庞大的低水平剩余劳动力市场.

4.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更加剧了农民的负担。

1999年底出版的《中国青年报》披露了一份关于中国公民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对北京多所高校2000余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这些学生里,28%来自北京,30%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24%来自全国各地不出名的城镇,18%来自农村,城乡大学生之比是4:1。我国城乡人口之比差不多是2:8,那么,农村人和城市人上大学的机会之比就是1:16,为了上大学,农村孩子要付出比城里孩子更多的努力。所以在农村里就流行着这样的逻辑:为了上大学,就得拼命挤进重点高中,为了挤进重点高中,就要多交更多的钱.这让本已不堪重负的农民雪上加霜.较好的人力资本伴随着教育资金流向城市,在调查中,就有一家的孩子考重点高中只差4分,就要拿两千块的所谓的”赞助费”.家长还在为是否让儿子继续读下去而苦恼.

二.农村教育资源流失的原因:

1.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需要相脱离

我认为,现在农村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在于“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即除了不断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外,再没有其他的功能。但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这种以不断升学为目标的农村教育,根本不能与城市匹敌。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只能成为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成为这种教育体制和目标的牺牲品。农村教育很少体现农村的特点,很难满足农村的特殊要求。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农村中学毕业生普遍欠缺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现行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为了农村”培养人才。这样的农村教育,已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能真正起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已严重落后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亟需改革。因此,让教材适合农村则是重要的,让教育适合农村是更重要的。如果不对农村的教育体制和目标做根本反省并实行重大改革的话,“易懂”的乡土教材,恐怕只会使农村的孩子们离现代化更远。

2.评价机制不合理导致

素质教育的口号尽管喊了多年,广大农村的素质教育也取得不少成果,但始终没有真正摆脱考试这个指挥棒。第三次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来说,老师只喜欢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得到62.0%的被调查者的认同,这表明以考试为手段搞分为目标的教育状况并未未得到根本转变,农村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唯分论英雄”的旧观念继续执政,“考”的传统做法制约人.许多农村学校虽然存在乡本,校本教材,却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形同虚设.学生在校无法学到与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如果无法继续升学的话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务农,所接受教育无法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3.农村教育投入不够,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

国家对公共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最大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更少。我国初、中、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比约为80:16:1,而教育经费投入比则与此相反,约为1:3:52。据测算,我国中小学的在校生数占全世界的1/4,而其教育经费却只占全世界相应经费的1/145。在如此少的基础教育总经费中,财政性经费所占的比例(75%左右)又严重低于国际通常的比例(85%以上)。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其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它所得到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却还不到城市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此外,在原农村教育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取消之后,改革后的农业税却没有规定用于农村教育的相应比例和各级财政如何保证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这也使得农村教育投入失去了保障。同时造成农民负担的加重。

现行的教育收费标准,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已经远远超出了相对贫困的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两年中央推出国家助学贷款计划,但在一些农村落实尚未完全到位。媒体曾多次报道过“学费杀人”的现象,都说明了当前农民投资教育成本的确过高。而在高成本教育投资的背后,还存在着较大的教育投资风险。一方面,农村考生一旦成为“落榜者”,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甚至连找对象、娶媳妇都成问题;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背景下,那些考入大学的农村孩子,一旦无法就业,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不少落榜的孩子回到农村,可谓是“既不想做农活,也做不了农活”。

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是以“乡(镇)统筹和村提留收费”的财政预算拨款为主、以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为辅的投入体制筹集的。所以,我国目前实行的“普九”义务教育实际上并非“义务”,农村学校的学杂费很高,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农民自己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义务”。根据调查,农户供养一个小学生一年需1000元,初中生约1400元,高中3年要交学校1万多元。这些费用是现金消费,并具有强制性、集中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农民家庭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些家庭因负担不起教育费用而致子女辍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农村教育资源流失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1.适应科教兴农需要,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认为,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人在现代经济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学校教育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他进一步对学校教育的内容作了界定,认为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和知识;二是继续学习先进技术、知识和做出创造性决策的能力。而后者正是学校教育对经济发展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因此,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途径,是发展“为了农村”的农村教育。

(1)转变办学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农村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到为国家、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上来。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学率来衡量教学质量,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观念。才能使农村教育切实由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服务同时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

(2)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加强落实乡土教材的讲授。根据面向农业和农村的要求,对大多数不以升学为目标的农村青少年的教育,要在完成必修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根据当地乡镇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可以满足他们就业需要的选修课。

(3)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内容上,既要重视基础性,又要兼顾实用性与针对性,一手抓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一手抓农业生产教育。要贴近农业生产与生活实际,引进和强化适应当地需要的职业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普通中、小学办出现代农村特色

普通中、小学办出现代农村教育特色,是解决农村教育资源流失问题的好办法。

首先是农村高中,其任务是为学生的升学和从业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而重点高中一般则定位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升学预备教育”。在21世纪农村高中办学中,有必要适应现代农村建设的需要办农村(或农业)教育特色学校。农村高中要从自身的地理位置、生源分布的实际出发,坚持恰当的办学、有效目标定位,发展面向三“农”(农业、农民、农村)的农村(或农业)特色教育,在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农村高中发展农村特色教育的定位,诸如把学校办成与三“农”相联系的德育基地、科技实验基地、文明窗口等,又如课程、教材、活动方式的改革,以及运用市场机制实行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为特色教育创设条件等做法,为农村高中确立了正确的办学方向。有些发达地区高中的先行经验表明,发展农村特色教育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办好一批高质量的农村示范学校的有效措施,是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其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初中和小学,也应有现代农村的教育特色。尤其是21世纪的农村中小学,其特色既要体现“农”字,还要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字。21世纪的农村中小学要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生产结构多样化,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多业发展的格局,社会发展快速走上现代化轨道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小学现代教育的目标,采取两个方面的操作措施:一是强化管理,力图在教学设施、师资建设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体现现代特色;二是强化科技、信息、语言、交往四大教育场境,为培养农村学生现代素质落实基础。农村中、小学只有既体现“农”字特色,又反映现代农村发展要求,才有利于培养出知农、爱农、为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面向全体农民,实行多形式和开放式办学

要解决农村教育资源流失问题,提高整个农村人口的素质,农村教育的对象就要面向全体农民,而不仅仅是面向少年儿童。而农村教育要面向全体农民,就必须重新构建农村教育体系,开放式发展农村教育。

(1)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教育时间、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克服单一化、集中化等简单化的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讲求实效与高效,使更多的成年人能够参与到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中来。

(2)农利教三者密切结合,使农村学校与农村社会、农业科研单位、农户密切联系,使农村教育与现代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农村学校开门办学,如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可以三教同校,允许父女同堂、三代同堂等等;不断充实并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开展多层次(从学前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多方位(如普教、职教、成教以及各种专业方向)、多方式(包括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教学方式)的教育,使农村教育形成“成职普”、“初中高”、“农科教”相结合的完整的立体网状结构和良性的运行机制。

处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农村正在和将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农村教育也必将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过程。如果说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教育传统与教育经验基本上是适应小农经济基础与社会环境的话,那么,当我国农村正在进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新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会发生激剧的变化,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机构和体系都将进行调整和变革,尤其需要有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创新。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与时代使命.需要我们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坚持不懈的探索。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从更长远的角度,农村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规格上要着眼于造就一代具有现代精神的新农民,即促进现代化,为改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现代化协调发展准备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99103.

[2]郭芳玲.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书育人,2003,(7):1214.

[3]李欣.农村教育投资系统改革刍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5):1215.

[4]李少元,任春荣.21世纪我国农村教育的深化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