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求职论文

大学生求职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7 15:06: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求职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求职论文

第1篇

一、当前大学生求职消费的现状

2005年,340万高校毕业大军涌向就业市场,为了能给自己和家人找一个满意的岗位,每个毕业生可谓是绞尽脑汁,除了能力、知识等硬件因素外,毕业生们不顾财力、不惜巨资包装自己,为的是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据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消费主要集中在包装费、交通通讯费、培训费、人情费等方面。

(一)书面包装费

毕业生为了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精心设计一份证明自己能力和才华的材料,这份材料会对毕业生就业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制作自荐材料是求职的第一步,毕业生制作的简历一般分为普通型和豪华型两种。普通型简历需求量大,一般为3-5页,若打印一份再复印20份左右,花费在15元左右,主要投给他们可以接受的单位。豪华型简历则投给他们满意的单位,封面和内页用纸考究,每份花费在20元左右。简历册里还有精美的求职照,有些女同学还专门去影楼制作个人艺术照、写真集,附在自荐书里,作为展示个人魅力的一部分,这些花费自然不菲。

(二)外表包装费

面试,在所有的求职环节中是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应聘成功,毕业生们注重花钱包装自己的“门面”。男同学们的西装、衬衣、领带追求名牌,还得有配套的皮鞋及公文包,女同学着装职业化并美容、美发,使用高档化妆品。男生要包装得彬彬有礼,具有绅士风度,女生要打扮得高雅靓丽、温柔多情。然而,“办靓门面”是靠人民币做后盾的。这是一项不菲的开销,是毕业生最大开销中的一项。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几乎没有毕业生是不买正装的。据某校园网BBS调查显示,该校毕业生购置一套西装的费用,只有24%的人选择在500元以下,有44%的人选择在1000元以上的套装,而且有13%的人选择的是2000元以上的。

(三)交通、通讯费。

这些费用包括门票、交通、住宿、餐费、通讯费等。目前社会上与毕业生相关的各类招聘会种类繁多,既有高校和地方主管部门组织的,又有人才市场及许多社会中介组织的。为了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多毕业生不做选择、不计成本,抱着“满天撒网,多多益善”的心态,“逢招必去,逢会必到”。因参加各类招聘会、应付面试需支付交通、食宿等费用。

(四)培训费、材料费。

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一些毕业生参加诸如英语口语强化、面试技巧、汽车驾驶、计算机等名目繁多的短期培训。现在大学校园里怀揣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证、驾驶证等证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除了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是学校规定必须拿到的以外,其它证书几乎都是自选消费的。每个培训班报名费、材料费、培训费等花费都在数百、上千元不等。另外,如果参加公务员考试,从培训到考试,又得支付一部分费用。

(五)人情费

人情费指的就是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托关系”的费用,包括学生本人以及家长为此请吃饭、送礼等各项费用。大学生们对“人情求职”有时候表现出深恶痛绝,却又不得不顺从这一社会风气,而如果自己拥有这样的条件,又非常乐意利用关系求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有关“就业公平”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求职中持“自身实力更重要”与“关系更重要”两种观点的公众几乎各占一半。从整个社会的宏观角度来看,“关系”的作用是越来越小,而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不论关系因素变大这是变小,有实力如果还能有关系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如果有地方能花一笔“关系费”,多数学生包括家长还是愿意花这笔钱的。

二、大学生求职消费持续增长的原因

(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高校规模逐年增大,尤其是从1999年起,高校连续扩招,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已经变为大众教育,而大学生求职也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加上我国用人机制不是很灵活,一些大学生又只盯住大城市、大企业,而大量需要人才的基层和中小型企业鲜有问津,因而导致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愈加激烈。为了在求职大军中顺利胜出,大学生们在各方面“包装”自己,势必造成求职费用的愈来愈高。

(二)人才市场管理混乱

管理混乱、效率不高,也是大学生求职费用不断攀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目前教育、人事部门以及高等学校等单位举办的大学毕业招聘会名目繁多、鱼龙混杂。有些用人单位参加招聘会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宣传,而非招贤纳士,招聘人才是虚,捞取经济利益是实,只招不聘,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求职的成本。为

(三)用人单位不当的选才观

求职消费的不断增加,也跟不少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有关。一些招聘单位明确提出毕业生须提供计算机、外语、驾驶等各种证书,虽然不排除属个别“作秀”,但对于求职的众多毕业生来说,却极易形成群体效应,导致大学生为应聘之需,刻意“包装”。另外,某些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以貌取人”的倾向,造成毕业生盲目攀比,热衷包装。人人尽力改善自己的形象,为的是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三、降低大学生求职消费的措施

大学生是无薪却要消费的特殊一族,求职费用的不断增加,一方面给毕业生及家庭带来负担,另一方面也助长大学生不断攀比的风气。求职中应如何降低求职消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就业指导

今后的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是大学教育全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业指导应以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我的潜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上始终掌握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与学生发展的愿望、个性特点相结合,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要求相结合。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教育学生崇尚节俭的求职观,摒弃过度包装的奢侈风,要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靠包装来增加求职的筹码。

(二)规范人才市场

目前各地的大学生毕业招聘会多头管理,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家家都可以办,省里办,市里也办,加上管理混乱,要么信息重复,要么虚假招聘信息,导致效率不高。当前迫切需要将不同部门的就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由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严格招聘会的手续,规范招聘会的管理,使招聘会真正办成求职者有职可求的招聘会。新晨

(三)提倡理性消费

1、明确目标,合理规划。求职规划是大学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和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只有目标明确,对毕业时就业、创业、升学、出国有明确的准备,到何处、何种性质、何种待遇条件的单位有明确的考虑,求职才能有的放矢,克服盲目,从而节省交通费、食宿费、门票费等各种费用。

2、简历要简,投递要准。简历要简,页数不能太多,简历要突显求职者的真才实学,这样既节约简历的制作成本,又节约用人单位筛选的时间。否则,求职者费钱费时费力交到用人单位那里的大叠材料有可能无用武之地,因此,简历包装不应过度花俏。另外,目前社会上的招聘会大多只是成为信息的平台,真正能鉴约的不多,应届毕业生应尽量参加专门为大学毕业生举办的就业洽谈会,应注意招聘信息的搜集和筛选,认真地选择和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相符的单位,有目的、有选择地投递简历和应聘,而不是“满天撒网,广种薄收。”

3、形象包装要适度。求职者都希望应聘时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但自我形象的包装并不是衣着越昂贵、打扮越时髦越好,内在学识修养才是关键。应聘一般的职位不一定要穿什么时装、名牌,庄重、朴素、得体就好,仪表的修饰最重要的是干净整洁,一般不要太标榜个性。

4、考取证书应有针对性。现在大学生求职青睐考各种证书,认为多一项证书就多一项能力。不少用人单位也把持有证书作为录用标准之一。实际上,由于培训机构仅仅重视考试本身并不关注能力的培养,证书不能代替专业素质,证书不能成为能力的书面凭证,而大多数用人单位也不喜欢没有针对性的行业资格证书。

第2篇

[关键词] 失信表现;就业;毕业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08-02

俗话说:“国无信不存,政无信不威,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高校毕业生的诚信状况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讲求诚信是当今大学生在就业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准则。大学生就业诚信是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够本着诚实守信原则,向用人单位主动展现个人真实情况、实际能力以及真实的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等,同时能够严格履行合约,践行诺言。但当前市场经济对就业市场冲击及影响较为显著,不少毕业生为了在就业市场上过分趋向个人名利,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

一 高校毕业生失信表现

通过对学校就业部门、高校教师、大学生、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进行访谈,以及结合前人研究总结,归纳当代高校毕业生失信表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 履历作假

大学生的就业失信问题首先体现在推荐材料的弄虚作假上。因为用人单位招聘时往往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因此简历就成为毕业生求职历程的第一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推销意识较之前有所增强,一些大学生求职者为了吸引用人单位的目光,常常“大胆设计”个人简历,对简历“过度包装”。更有甚者以投机取巧的方式,私自篡改课程的分数,把成绩低的改成高的[1]。甚至有的还私刻学校主管部门的公章、证书造假、干部经历造假等,以此博取用人单位的信任。

2 面试不实

许多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机会,回答用人单位的提问时,有的是胡编乱造,有的是盲目夸大自己的优点和能力,随意编造光辉业绩和实践经验。面试造假现象在大型人才招聘会较为突出,部分大学生求职者凭借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用人单位的负责人面前夸大事实,自我吹嘘,给用人单位留下能力较强的第一印象。这类毕业生不仅干扰了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还为自己埋下了一个“路遥知马力”的昭然若揭定时炸弹。

3 随意违约

根据教育部规定,每位高校毕业生只能拥有一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每份一式四联,不得转借、涂改、复印。但在有限的就业机会面前,部分大学生求职者为了自身利益而完全不顾招聘单位和学校的就业秩序,有的在求职过程中,接到单位的签约通知后,便草率签约,签约后才发现有些条款过于苛刻;或者后来遇到更好的单位,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毁约[2]。也有少数毕业生刚到单位就跳槽,视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为一纸空文。这种行为严重妨碍了其他大学生求职者获取工作岗位的机会,不仅给高校抹黑,还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怀疑,这种怀疑甚至会对大学生就业难起到助推作用。

4 恶意拖欠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本是国家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信用贷款,是“以信任按期还款为前提的无担保贷款”[3],但是,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连年攀升,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助学贷款到期不予归还,主动与学校失联,甚至改名换姓恶意逃避还贷,让学校替自己赔付和背黑锅,严重影响高校的助学贷款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毕业生自私的失信行为妨碍了助学贷款的开展,甚至造成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无法再享受到国家给予的助学贷款政策优惠。

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信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信行为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业诚信是一个系统,各个环节是相互连接、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因此,社会、学校、家庭、群体都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1 社会诚信风气差

当今社会诚信的风气是有目共睹的世风日下。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如食品安全乱象、医药监管缺失、经济诈骗案例、名人偷税漏税、虚假广告无忌、黑哨收钱被揭、校长学术造假等事件频发[4],还出现了政府官员贪污受贿、选举拉票、虚报政绩、党校文凭“批发”、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存疑、夸大统计数据、瞒报天灾人祸等不诚信现象,进而导致了社会与道德的责任底线的失守和放纵,给高校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必然会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

2 作风坏

大学校园俗称“象牙塔”,也被称为“微型社会”,大学生群体的微型社会中,有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交规则,大学生们无可避免地受到真实社会中的“”“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影响。例如大学校园中的入党推选、评优评奖、竞选竞聘等工作中,拉帮结派、交换利益,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拉拢选票、贿赂工作人员等,这些不良现象都会严重地伤害那些讲诚信、重公平的大学生,也使他们本来正确的世界观备受重创。

3 信用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存在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我国相关的信用法规不健全。具体而言是立法的不完备;信用信息的公开披露较为落后;信用系统的社会地位不高;缺乏对失信行为严惩的法律依据支持。其次,信用体制的资源库不齐备,政府作为建立和管理社会信用体系的最主要责任方,并未及时做到自身的信用信息公开,使本应与其匹配的行政执法权力备受民众争议。关于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分评级制度、登记制度及时效制度也都尚未建立。最后,多年一直提倡高校需要建立一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制约性强的大学生信用制度,但一直未能落实和推广。

4 招聘方式不完善

单位的招聘方式不公平、选拔机制不客观,确实会对毕业生产生一定的误导。其一,用人单位只凭学生本人单一方面所提供的材料,作为对其的衡量和评价的依据,以偏概全、有失偏颇;其二,在供大于求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一些不切实际的单位在招聘时,不是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上考虑,而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重经验、多获奖、强实践[5]。这些单位的作法都使毕业生深感世道不公,从而对单位的诚信度也大打折扣。

5 学校约束力度弱

由于就业率是衡量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就业面前,高校自身的压力也不少,有来自上级部门考核,有来自社会、家长、舆论媒体等。在多方的巨大压力下,所有高校都在想尽办法提高毕业生的签约率和就业率。有的学校就业负责人对学生弄虚作假的行为采取纵容态度、沉默态度。还有的学校对就业协议书管理不善,使一些学生有了可乘之机。

6 学术不端现象频

在社会急剧变化的物质洪流中,教育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净土,也出现了不诚信的现象。有些学校在招生、收费等方面存在着不诚信的现象,影响了大学的声誉和公信力。而有的教师自身道德素质参差,学历掺水、学术欺诈、论文造假、剽窃他人成果等也频频发生,不仅破坏了学校的风气,更为学生树立了不诚信的榜样。

7 德育教育不到位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6]。在高校中,最主要的德育教师除了思政专业的课程教师外,还包括“思想政治辅导员”,其中毕业班的辅导员更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但当前高校扩招,辅导员的人员配置速度是跟不上学生人数增长速度的,尤其以民办高校最为显著,师生匹配比例严重失调,直接导致师生交流的不足。同时,辅导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相当繁忙,工作心态浮躁,也直接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

8 群体风气成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理智性与情绪性并存的,对于是否遵守诚信的道德价值观又属于自身的思考,但也有矛盾的冲突;内心对不良行为的厌恶情绪明显,但又不能抗拒获取更多好处的诱惑。当利己主义和自我中心的思想获得更多好处时,诚信者和奉献者的无私帮助、助人精神就会被当成一种“特殊现象”,甚至是招人笑柄的行为。这样一来,原本坚守诚信的人就会怀疑自己的信念是否正确,守信意志也会开始被动摇[7]。

9 个人责任意识弱

当代的大学生都出生在客观生活条件较优越的年代,他们受尽长辈的呵护,个人承受能力较弱,未尝过缺失信誉的恶果,从而轻视诚信的无形价值。个人过分趋向个人名利,很少考虑到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自私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义”和“利”的选择面前抛弃诚信。

参考文献

[1]宋晓会,张海龙.当前大学生诚信就业教育的现状分析[J].职业,2012(22):120-121.

[2]杜理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李燕宇.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4]唐雪雷,孙永义.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3):149-150.

[5]陈永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信现象原因分析与对策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2(7):108-109.

第3篇

【论文摘要】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综合国力提高。就业难使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干预,了解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大抉择,始终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作为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

1、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竞争加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为675万人,比2010年实际招生增加了13万人,增幅约2%。据全国就业会数据显示,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就业竞争变得更加严峻。

2、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不均,结构性失业加剧

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待遇优厚,发展空间大,毕业生择业往往集中于这些地区。据《2010年中国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届毕业生中,“211”院校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比例为44%;非“211”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首选主要是副省级市,比例为45%。

我国产业转型,技术更新,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

1、高校毕业生面临沉重的物质压力

伴随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费用引起社会关注。根据“工作找寻”理论,大学生求职成本逐年增加。据《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为1207元、高职高专为1061元,比08年上升约1/10。这对于还是纯消费者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带来了沉重的物质压力。

2、高校毕业生面临强大的精神压力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适度压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就业进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由于对社会和自身认知能力不足,使期望的就业城市、工作薪酬、就业单位等与现实不符,产生心理落差;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性质不对口;一些毕业生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选择把握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心理。

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根源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形成与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一)社会背景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1、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现行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健全。地区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毕业生对就业地的选择,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

从国内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劳动力市场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明显提高。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影响程度加深。

2、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一方面,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存在诸多偏见和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名牌效应、户籍制度限制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等,这些因素都减少了毕业生择业机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二)家庭过度干预致使压力增加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思想引导者之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毕业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据统计,多数毕业生认为,父母过度干预就业会致使其心理负担增加。同时由于毕业生无独立经济能力,择业物质压力转移到家庭,易发生家庭冲突。

(三)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

1、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近年快速发展,但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市场化就业模式产生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仅从招生角度出发,冷热专业迅速转换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专业过于细化,教学模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整体教学模式相脱离。就业指导教材缺乏、指导方法单一,信息落后,从业人员非专业化,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就业指导仍停留在指导层面,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就业心理的指导,就业渠道的开辟仍不能满足市场化择业所需。

(四)大学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差

1、大学生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符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据新华社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当代大学生普遍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学习知识过于理论化,思维模式化,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欠缺。

2、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差

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经历、性格等因素,工作缺乏耐力,情绪易波动,不能客观冷静分析问题,使其处于极度敏感状态,这种状态抑制了大学生自身潜力的发挥,对择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一)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1、改革现行就业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使其与市场就业机制相适应,消除地区间流动限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为高校毕业生服务管理提供便利。政府加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深入欠发达地区,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2、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保证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挖掘创业信息,建设创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校以创业带就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小额贷款担保程序,解决毕业生创业技能和资金问题。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渠道,通过针对性的法律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等服务体系和秩序。对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制定援助政策给予扶助。利用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与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择业环境。

(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应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谋划和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新型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建立统一评价制度,将各项素质纳入大学生评价范围;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

2、就业指导力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引导大学生客观的评估自己,深入分析职业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济特点,使大学生明确长短期职业目标,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提高从事就业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指导讲座。

(三)注重家庭教育影响

就业不仅是毕业生个人问题,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在精神上,一方面父母要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要给学生提超出其能力之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父母应充分的理解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教会学生合理释放压力,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发挥毕业生自我调适的作用

1、努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备

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对未来社会的洞察力,从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善自己。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面对现实,坚持以贡献社会为导向,将个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将在校学习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创造价值,提高职业素养。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2、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职业规划上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一是要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品德等做综合性的客观评价;二是要考虑自己择业是否符合所学专业;三是要考虑专业在社会的需求量;四是要考虑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具体要求。大学生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就业心理健康指导课程、讲座,提前做好对社会就业的心理认知,提高综合素质,减轻就业压力。毕业生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面对现实,不断历练自己,增强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王伯庆.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R].北京:麦可思研究院,2010(1).

[2]付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干预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12).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当前2013年来说随着各地春季招聘的陆续开始,大学生就业有一次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日前,调查显示,2013年应届毕业生已经签约的人数不足三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平台正在取代传统的招聘会,成为应届生投递简历的最重要的渠道。求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底,仅有27.5%的毕业生在秋季招聘中受到了企业的offer,超过7城的人尚未被任何单位录用,签约率不足三成,在秋季招聘中,有36.1%的应届生因为准备考研、出国深造等原因,尚未参加过求职行为。随着考研成绩及录取工作的完成,这部分应届生里还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加入到春季求职大军中,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毕业等于失业”的恐慌则像一把利剑,时刻悬在应届毕业生的头上。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也即将面对就业的考验,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

2.2 大学毕业生误区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态度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

2.3 高校的误区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3.1 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择优录用。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3.2 大学生自身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事而异。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

3.3 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3.4 社会等其他方面对策

首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最后加强宣传,切实改变大学生择业观。通过全社会的宣传力量,引导毕业生脚踏实地,先从最基层做起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有志向的年轻人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社会各界都应该来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不仅是关系大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也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每一位应届毕业生都应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劲宝.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高校探索,2007.

[2]中国大学生就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010.

[3]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

[4]徐平福.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南.2010.1.

[5]程克坚.信息不对称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2009.10.

[6]周文.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2007.03.

[7]董笑.大学生就业之我见。2009.11.

第5篇

>>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图像检索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SSCI的国内公共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口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7―2016) 产业集聚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在线学习主要模式演化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社会营销学科发展态势的计量统计与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知识图谱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体育场馆的知识图谱分析 可视化教学生态化发展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Ⅱ的电子商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际生态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外学术创业研究现状的知识图谱分析 CAJD电子文件研究高被引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古村落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我国家庭农场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创客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马瑞敏,邱均平.基于CSSCI的论文同被引实证计量研究——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05(5):77-79.

[4]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04):29-31.

[6]刘琨,胡新颖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化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J].科技信息,2011(13):123-124.

[7]杜毅,肖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角度剖析及对策探讨——对重庆市1618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4):33-36.

[8]郭开宇,马俊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9(06):49-50.

[9]郑晓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

161-163.

[10]黄敬宝.科研性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41-143.

[11]王莉.基于USEM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模型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31-34.

[12]郭万牛,杨蓉等.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09(01):119-121.

[13]张霞.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方案[D].陕西师范大学,2006.

[14]贾少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对浙江义乌创业者创业实践调查的启示和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07):74-76.

[15]田爱民.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6-40.

[16]周艳萍.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81-82.

[17]刘保平.无边界职业生涯与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4):84-84.

[18]冯绚,孙岑,高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J].管理学刊,2010(02):96-98.

[19]陶柳清.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9):126-129.

[20]许红芝.贫困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影响因素初探[J].价值工程,2010(23):169-170.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就业能力视角下的首都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Z201211417030)。

作者简介:

第6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网络化是指导理念与技术革新的有机融合,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向前推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我国现有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站在网络资源整合、就业环境预测、社会职业状况、信息服务系统、生涯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性向测评和网上咨询辅导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化的路径主要有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

一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思想,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科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关注的视角逐渐从职业转向人本身、从强调指导转向强调自我发展、从择业指导转向职业生涯规划,实质是通过促进个人的发展为其就业和今后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符合教育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和价值。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且缺乏研究,导致大多数人认为就业指导就是毕业前的指导,就是帮助学生找工作,一味地追求就业率,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节。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及研究的深入,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逐步向职业生涯规划过渡已经取得一定共识,这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知识教育与人的社会化的整合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涵的日益丰富和不断拓展注定要有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而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不仅适应了这种需要更发挥了巨大的助推作用。网络以其快捷和信息量大的特点,创造了人才市场新的运作模式,网上求职和招聘正在成为个人择业的重要途径。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领域,则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全国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高校和社会职业巾介机构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宏观调控、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作用。第二,利用网络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等特点,满足大学生就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发挥网络的交互性优势,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个性化辅导与咨询等。第三,网络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人员数量缺乏、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还可以极大地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内容和功能,实现个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第四,随着“全球择业和招聘”时代的到来,我国就业市场也必将面临国际化的挑战,要想有效获取全球就业市场的资源,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网络化也是题中之义。

二 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的现状综述

近年来我国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纷纷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站,有关行业部门和一些社会人才服务机构也建有包含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内容的网站,就业信息网络正逐渐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但从内容和功能上看,多数仍局限于就业政策、传递就业信息、进行网上招聘及办理相关手续,而在就业环境预测、社会职业状况、信息服务系统、职业性向测评和网上咨询辅导等方面提供深层次服务的作用还不太显著,技术的完善和信息网络的建设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总体而言,国外整个就业市场依靠网络信息的程度较高,但做法、特色各异。美国政府主要通过互联网就业政策和就业趋势预测,为大学生的择业和应聘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一般都配备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洽谈室,学生可以通过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查询系统和网络平台,随时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加拿大政府开发并设立的就业指导网面向学校低价出售使用权,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设有专门从事网络技术和开发的人员,不仅为本校的毕业生提供自主开发的信息服务,而且与政府和职业服务机构设立专业网站连接,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学生可以获得包括招聘信息、各种职业对受教育年限要求和报酬的统计资料及各种行业职业在社会的需求状况、社会职业从业人员对本人职业的客观评价等在内的就业信息。此外,网站还为个人提供了解就业倾向的自评软件,为求职者进行自我分析提供方便。德国高校的主要做法是在互联网上提供下载课程或专业书籍来为学生提供各类培训。

日本是较早实践“生涯教育”的国家,采取的是一种以就业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网络化体现为各大学都建有自己的就业网站,并能实现与其它相关网站的超链接,就业资料室配备有电脑供学生上网查询,信息内容丰富、翔实,个性心理测试、就业综合考试、就职讲座、就业咨询及企业用人资料(按地区、行业和年份分类整理)。因此,在日本有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是通过网上求职成功的。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大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知识和能力,获取就业情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把握就业主动权。

三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1 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

通过网络传递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最显著的特点和最重要的内容,不仅丰富了就业信息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眼下大学生就业所需信息不足及渠道不畅的缺陷,也减少了人为的“信息壁垒”,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就业成本。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就业信息存在着一种狭义的理解,即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产生这种误解与就业指导单纯追求“就业率”的功利化目标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受制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和载体。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就业信息实际上指的是与个人职业生活有关的知识或资料,既包括反映整个就业市场的社会职业状况方面情况的资料,也包括反映特定职业的性质、任务、要求、待遇以及升迁机会等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包括与职业资格有关的教育与培训方面的信息等等。因此,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就业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正确应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良莠不齐、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大学生求职成功率不高甚至有被欺诈的可能。

在保证所提供的就业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作为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者从专业上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就业信息的作用和特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网络上的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与整理,为大学生准确、有效地利用各类信息提供便利。比如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社会职业状况等信息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学生的择业导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就业观念仍存在一砦误区,需要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调整预期,合理地选择就业信息。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是对某种社会职业甚至具体岗位的需求,能使大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社会对该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也能使他们更准确地认识自身与职业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的差距,通过对用人信息的收集、梳理与,能够为大学生求职应聘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职业倾向测评与决策、职业资格培训和咨询等信息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并为其合理地选择职业、做好职业准备与适应以及调适求职过程中的心理、情绪提供服务。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选择和应用所需就业信息的能力。这是因为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就业信息是不同的,而且每一个学生对所获得的就业信息的应用能力也不一样。在大学生人数迅速递增和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下,网络化的就业指导将选择和应用就业信息的主动权交给了大学生本人,即使经过科学、系统的整理和分类,也仍然存在信息量大且繁杂的问题,客观上就要求大学生具备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选择和应用网上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分析社会职业状况及其需求方面信息的能力,使之将所学的知识与市场的需求有一个直观的结合,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科学地预测该职业在社会经济所处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深刻认识某类职业的潜力和不足。要培养学生利用职业倾向测评、职业说明书等信息的能力,使之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目标和能力,客观地评估自己与该职业所需能力素质之间的差距,科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并付诸行动。

2 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大学生成为职业人前后的整个过程,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职业指导、信息指导、咨询指导、技巧指导四个方面,它们在信息化进程中都应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例如,职业指导除了就业相关政策、就业趋势预测、社会职业状况、职业道德等宏观上的指导外,还需加强对某类职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意义及经济收入、工作环境、晋升机会、就业难易程度、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微观上的指导,甚至要能够实现就每一个人的职业兴趣测定与调查、个性心理品质与职业适应程度来进行个性化的生涯规划与咨询辅导。技巧指导包括面试面谈要领和技巧,求职函的撰写和回复,个人表格及有关资料的填写、整理与使用,仪容、礼貌、服饰、应对,就业后的心理调适等。

另外,信息化不仅表现在内容全面上,关键还在于方式上有很大创新。由于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牛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和需求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根据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地选择和设计。与之相适应,其在网络上的载体和方式也会互有差异。职业指导以单向的信息传递为主,客观地反映现实状况即可,因此要求的是信息及其分析准确、及时、有效。就职业测评而言,量表的选择和使用应尽量科学,其结果对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测评、能力素质评估、职业目标设定、生涯规划设计起着导引作用,通过网络技术不仅要实现每个人的测评记录在案,而且要与其后续的网上就业咨询、求职技巧辅导、心理情绪调适等环节很好地衔接起来。与课堂面授、面对面咨询相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化可以提供各类授课软件的下载和在线学习,能够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就业知识的需要,解决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与现行教学体系在授课时间、专业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冲突,通过多媒体演示、网上招聘面试等方式也可以简化学习与求职过程,既省时又省力。

3 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

现有的就业指导工作及研究多次提到了个性化指导的问题,但是对于什么是个性化、如何实现个性化还比较模糊,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的条件和可资借鉴的做法。诚然,在大学生群体日益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主体需求个性化等特点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以及个人对自身的就业期望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就业指导本身会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所依赖的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实现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必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指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120-02

一、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就业总量和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使得市场吸纳的就业人数和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岗位需求不足;再加上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数量太少,未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同样资本投入情况下,大企业所能吸纳的劳动力要少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所能吸呐的劳动力也要少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对就业的贡献也更大……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却因发展问题还未真正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

(二)就业机制尚未成熟,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还未建立

“大学生就业机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制度已经转变成了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这种机制的变化把大量的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但同时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这些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瓶颈。大学生在就业时必然会将地区、城市、单位性质等列为他们参照的重要因素,这就导致了“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和“孔雀东南飞”现象的产生。

(三)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过高,存在人才浪费现象

部分用人单位或者没有根据岗位实际需求,对学历要求过高;或者要求应届大学生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经验,给大学生求职设置不必要的障碍;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地域等方面的歧视。

(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 有的高校因人设课,有的高校仅仅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忽视了市场对本专业的实际需求,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知识,在就业时却无法发挥其专业优势;而有的高校则一味追求开设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趋同,虽然培养出了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但学生的质量却无法保证,导致就业情况不尽人意。

(五)高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忽视对学生的日常教育

有些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不足,通常由学院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为数不多的老师负责,精力不够,专业水平不高,仅限于“就业服务”,致使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就业时既没有做好充分的能力和思想准备,又没有很好的求职知识和经验,竞争力不强。

(六)部分大学生和家长在教育和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在过去几十年,大学生被认为是天之骄子,是精英,只要上了大学就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捧上铁饭碗,很多家庭都希望通过孩子上大学改变命运。正是由于长时间形成的传统就业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和家长即使在就业形势严峻时还抱着过高的就业期望和一定的依赖心理。因此,有些大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认识,求学时没有主动提升能力,综合素质不高,难免在就业时四处碰壁。

二、 大学生就业困难指导对策

(一)提升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素质,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在大学生求学和就业过程中,职业指导人员如果能够提供直接、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给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很大的帮助。而要做到这一点,提升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各高校应该大力拓展渠道,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让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都有机会参加职业指导的学习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同时,尽量能够按生均比为学生配备职业指导人员,并制定一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让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加有效和规范。

(二)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其他职业指导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职业指导是一项内容很广的工作,庞杂而又细致。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仅仅限于高校足不出户,是不可能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的。因此,作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与政府相关部门、其他职业指导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交流与联系,广泛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以便能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准的信息。

(三)要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求学的每一个阶段

如前所述,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仅限于就业服务,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校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过程,学生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必须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学生求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一开始就对就业有明确的认知,能够在求学过程中认识自我,尽可能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进行探索,形成明确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做好思想、心理能力方面的准备。只有这样,在就业的时候才会因为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增加成功求职的机会。

(四)因人而异进行深入指导

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有他们的共性,作为个体,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个性,所以,隐藏在相似的就业困难表象背后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例如,一个就业观念或者就业能力存在问题的学生,有可能主要是因为家庭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自己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面对这些情况,在进行职业指导时,要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深入分析学生的个人成长过程和家庭背景,全面考虑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各种因素,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大而化之的空话,提供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方法,这样才能为迷惘的指导对象提供最有用的帮助。

(五)将职业生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

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进行相关咨询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直接方式。而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各种平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兴趣,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日积月累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将职业生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途径紧密结合起来。如通过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他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环境,将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宝贵的经验。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等,则可以通过参与一些相关的竞赛和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促进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的同时,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职业指导的责任仅限于由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来承担。专业任课教师等其他教育人员的加入,也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充分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高校需要在学生就业问题上承担多大责任,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多方意见不尽相同。高校不可能对学生的就业问题负全责,但是,应该由高校承担的教育和培养责任,高校不可推卸。专业任课老师的加入,可以发挥他们较为熟悉这一领域各类资源的优势作用。因此,高校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必须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薛晓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莫海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3期。

张小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参考文献]

[1]李晓.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及对策研究[C].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胡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7).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职业障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职业世界呈现出新的面貌。职业世界的日新月异给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行业结构的变化带来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新的组织方式、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都给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多、不断变化的障碍。大学生如何认识、对待自己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这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对自我的评价;同时,它还将影响大学生在毕业时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程度。因此,研究大学生的职业障碍知觉对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提高学校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障碍知觉的含义

职业障碍(career barrier)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Swanson于1991年提出,也称career-related barrier或者barrier in career development,表示与职业相关的障碍或职业发展中的障碍,这些障碍既有外在的障碍,如性别歧视,也包括个人内在的障碍,如不适合做某种职业。职业障碍知觉Perceived occupational barriers,也称Perceived career barriers或者perceived barriers in career development,直译为感知到的职业障碍,表示个人知觉到有哪些因素已经或将来可能会阻碍他的职业发展。从本质上讲,职业障碍知觉属于个人对自身和环境中对其职业发展有负面影响的因素的认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个体知觉到的阻碍他职业发展的障碍可能是客观的,也可能是个人夸大的,但是,它确实会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职业障碍知觉的内容不尽相同:找工作时,会感受到就业困难;在工作中,会感受到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在换工作时,会感受到职业决策的困难。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职业准备期,他们的职业障碍知觉的内容又有不同。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可知,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在环境障碍和内在个人障碍。

外在环境障碍具体包括:家庭背景,即来自家庭方面对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如家庭的经济实力、家庭来源地(农村)、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社会地位等;就业形势,指职业市场的供需关系现状对职业发展的阻碍,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希望从事的职业或者想去的城市竞争激烈、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的猛增、拉关系走后门的社会不正之风、办事机构的官僚作风等;亲人态度,即亲情、爱情对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如要考虑父母对工作的期望、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恋人对自己工作的愿望、恋人将来的工作等。

内在个人障碍具体包括:个人能力,如不善于展示和表达自己、不善于与陌生人打交道、不自信、应变能力不强、抗挫折能力差、相貌气质不佳、性别歧视等;专业水平,如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娴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专业不热门、缺乏过硬的证书等;职业知识,指因对自己职业特质、职业前景缺乏了解而造成的职业阻碍,如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生涯规划,对将要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和状况不甚了解,不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缺少工作经验等。

二、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发展的不利影响

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知觉到的职业障碍越大,这些障碍对个人越重要,个人对此越明了,对个人的影响就越大。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Albert & Luzzo的研究发现,即使个人有高水平的自信和兴趣,职业进入和职业发展的障碍仍然会使个体改变职业选择。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要面临三个问题:我想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第一个问题与个人的职业兴趣有关,选择感兴趣的职业往往能激励个体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进取;第二个问题与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有关,个体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为职业;第三个问题与现实客观条件有关,当个人在职业选择时发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自己擅长的理想工作会遇到这样那样巨大的障碍,此时,个人常会被迫放弃对感兴趣的职业的追求,转而去选择自己有可能得到,或是容易得到的那些工作或职业。这就是很多大学生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转而从事其他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工作的原因。这样的职业选择,不仅是大学生本人的无奈和遗憾,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行为

大学阶段是人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准备阶段,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是为将来的职业进入做最后的准备;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在积累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素质,也是在为今后一生的事业发展奠定职业素养基础。职业障碍知觉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急功近利,使大学生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消除这些职业发展障碍上去,而不能潜心学习和钻研知识。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有些学生成天只忙着社会活动而不好好学习,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脉资源,增加自己毕业时求职简历上社会实践活动的分量;有的学生认为知识没有用处,不愿学习,不是天天泡在电脑上就是谈恋爱或是在校园里经商赚钱,他们认为学习再好,没有社会关系、没有经济实力也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读大学不过是为了那一纸文凭;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兼职热”都是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表现。

(三)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职业障碍知觉会降低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削弱个人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如果一个大学生在职业发展的很多方面都知觉到障碍,往往容易导致他的习得性无助感,即认为不管自己努力不努力,都无法改变结果。这种认识和体验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消极悲观的态度,因为对自己努力后的结果没有信心而不愿采取积极的行为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与大学教育培养学生完整成熟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教育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三、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的特点

已有的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职业障碍知觉普遍较大,中国大学生对未来自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普遍缺乏信心,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未来就业会困难重重。这些困难和障碍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其中最大的障碍大学生归结于就业形势不好。大学生感知到的环境障碍还包括亲人态度和家庭背景,亲人态度成为大学生的职业障碍这一情况提示出父母的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把孩子一生呵护在自己翅膀下的想法严重地束缚了大学生的职业探索行为,增大了他们对就业的焦虑。家庭背景成为大学生就业障碍,反映出子女就业是家庭中一件消耗精力与财力的大事,大学生能不能找到一个所谓的好工作,仅靠他的本领还不够,还要仰仗他家庭本领的大小,家庭的人力和财力尤其是人脉资源被大学生认为是在就业中获胜的重要武器,这既揭示了社会不正之风对大学生思想的毒害,也反映出大学生依赖性较强的心理特征。大学生知觉到的职业障碍主要来自于环境障碍这种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不是来自于职业知识、专业水平、社交能力等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来控制和改变的内在因素,这反映出大学生的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避免自己承担失败带来的责任和痛苦。这反映出大学生个性发展尤其是职业素质不成熟的一面。  研究还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具有不同的特征。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还沉浸在考入大学的成功喜悦之中,较少主动地考虑自己未来事业发展的具体道路,对未来就业过程中自己可能遇到的障碍知觉较少;二三年级的大学生逐渐感觉到来自各方面的就业压力,认识到现实的严峻和自己能力的有限,所以三年级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最高;而对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管自己准备好没有,都必须直接面对困难、采取行动去尝试解决和处理一些障碍,对待障碍的态度更为客观,减少了一些自我想象或是夸大的成分,所以四年级的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反而有所减少。由此可见,大学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开展越早越好,全面、系统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知识的普及以及就业技能的培养,能减少大学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的焦虑。

四、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

研究表明,有很多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障碍知觉,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一)性别的影响

女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显著高于男生。女性在入职前后遭遇性别歧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很普遍的不公平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单靠哪一个人或哪一些人的努力恐怕无济于事,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改变,如政府的相应政策尤其是法律的支持,社会公众性别观念的转变,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

(二)家庭背景的影响

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学生对找工作感知到更少的职业障碍,这可能是因为大城市的学生更为熟悉城市的文化,更能适应城市的人际关系,占有一些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家庭背景方面感知到的障碍最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找工作的花费对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对大学生求职消费的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求职的花费在500~2000元左右,主要用于交通、通讯、形象包装、简历制作等,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这笔开销大多会压在他的家庭上。

(三)专业的影响

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比工科、医药、农林类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大的职业障碍知觉。这是因为追求职业稳定的观念在大学生中还较为普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诸如中小学校这类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稳定收入和较好工作条件的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少;与此同时,师范类专业的很多学生还不能接受和适应从事学校以外的工作,使得这类专业在找工作时的竞争尤其激烈。曹新美等人2005年对师范生的调查显示,有47%的师范毕业生选择去公办学校。在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中,要改变学生这种陈旧狭隘的就业理念,拓展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位置来认识自己的职业和事业。

(四)学校的影响

职业障碍知觉与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呈反比,学校位于越发达的大城市的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就越小,这可能是因为学校位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学生,职业实践机会更多,所能获得的就业方面的信息更为丰富,学生就业的渠道和机会也更多。地处非中心城市的学校的大学生感觉到的就业难度更大,学校在就业工作中更应该让学生全面了解职业世界的知识,想方设法把用人单位引进学校,尽可能扩大就业信息,缓解学生就业的焦虑与压力。

(五)个性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