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7 15:06: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第1篇

一、组织领导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要定期主持研究布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建立和健全本单位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年中、年底要提交总结报告。

二、宣传教育

强化党风廉政教育。把和《实施纲要》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遵守、贯彻、维护的活动。主要负责人要有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心得体会文章或调研文章。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主要领导干部要给党员干部上廉政教育课。树立和宣传本单位干部群众身边的勤政廉政典型。

三、制度建设

坚持和完善各项廉政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属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决定。领导干部坚持家庭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收受礼品礼金登记制度。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告知反馈制度。逐步推行党务公开,重视处理和解决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实际问题。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和处理来信来访制度。

四、监督制约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对党员干部遵守“五不许”规定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狠刹“四股歪风”。对群众有反映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继续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办事)公开制度。支持加强多种监督形式,注重对下一级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

五、廉洁自律

1.坚决遏制党员干部收送红包、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不正之风。

2.认真执行会计集中核算纪律,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认真治理用公款吃喝玩乐和报销个人费用问题。

六、查处案件

1.做好举报工作。及时办理上级交办、转办的重要件;重要件主要领导要亲自阅签、亲自督办、亲自抓落实。案件回复率达到100%,办结率要达到100%。

2.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严肃查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特别是利用人权、钱权、物权、审批权搞权钱交易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

七、纠风治乱

1.认真落实在全国全省**战线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工作者职业道德条例》精神,加强行业管理,坚决杜绝“有偿服务”、“人情服务”、“吃拿卡要”等现象发生。

2.加强制度建设,有效防范收费收取徇私情、业务拿回扣、设备器材购买拿回扣等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和环节。

八、源头治腐

1.制定反腐倡廉宣传工作方案。

第2篇

一、基本情况

全乡有村委会9个。本届登记选民7783人,实际参加选举6088人,参选率78%。经依法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共计45人,其中:村委会主任9人,副主任9人,委员27人;男37人,占82%,女8人,占18%;党员30人,占67%;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19人,占42%;连选连任的33人,占73%,新当选12人,占27%。在9个村委会主任中,党员8人,占88%;平均年龄51岁;连选连任的8人,占88%。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成员中,30岁以下1人,31至55岁33人,56-60岁6人,61岁以上5人,大专以上1人,中专1人,高中5人,初中32人,小学6人。

二、基本做法

1、加强领导。乡党委、政府对本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人大副主席、党委副书记、副乡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乡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二是落实了村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员。三是各村依法建立了村民选举委员会。同时,乡政府下发了《关于第X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认真制订了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采取领导包片、指导员包村、与村签订选举责任书等办法,做到周密部署,狠抓督促、落实。包村指导员深入各村进行帮助指导和检查督促,及时汇报各村的工作情况,做到一环紧扣一环,选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并多次召开党政班子成员会和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以防范,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乡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具体指导,其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为全乡全面依法做好第X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宣传发动。换届选举工作以来,一是组织召开了党委政府扩大会、乡村社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不同层次的动员会进行动员。二是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四川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村民坚持候选人任职标准,坚持任职条件,排除个人恩怨,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民利,投好神圣一票。通过深入的宣传发动,让群众知晓了换届选举程序,明白了换届选举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思想认识,激发了广大选民的参与热情,增强了群众当家作主的责任感。本次村委换届出动宣传车1台,办板(墙)报6期,印发宣传资料420份,张贴宣传标语120幅,横标12条,使换届选举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培训骨干。乡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以会代训和集中培训的形式,对乡、村骨干人员等进行了业务政策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选举中每个阶段的操作程序、方法和具体工作要求,做到操作时心中有数,从而确保了全乡各村选举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地开展。

4、严格程序。我乡本次换届选举充分尊重民意,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障选民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切实保障选民能够独立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我们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要求公开的必须公开,要求上墙的必须上墙,使选举全过程在“阳光下”运作。在中心会场布置上,多数村安排在学校,设施(黑板、桌、椅等)齐全,场面大,容纳群众多,便于群众监督唱、计票的全过程,保证广大选民推选出真正能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人。同时在放手让村民“当家作主”的同时,严格把好“五”个关。一是把好村民选举委员会成立关。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和总监票员、总计票员、唱票员,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二是把好选民登记关。分类做好了“选民登记花名册、外出选民能联系人员统计表、外出不知下落无法联系的选民登记花名册”。明确选民资格条件,搞好选民登记,按照法定时间公布选民名单,做到不漏登、不错登、不重登,特别是对外出无法联系的选民名单进行了公示;三是把好外出选民委托关。明确委托对象,控制委托人数,严格办理书面委托手续;四是把好依法推荐和确定候选人关。候选人由本组选民单独或者联名签字提名推荐。村民选举委员会不能直接确定正式候选人的,通过预选,按照“等额提名、差额投票、多数确认”的原则确定。五是把好投票选举关。统一设立秘密划票处、委托写作处,要求选举当场领票、当场写票、当场投票,并在公开场合集中清点、集中统计、集中封存。由于指导工作堵疏结合,顺民心合民意,把严格依法办事和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结合,做到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变,规定的步骤不少,该公开的内容一点不遗漏,该给选民的权利一点不截留,极大推进了基层民主进程,有效地保证了换届选举的质量,确保了选举一次性成功。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水利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部署要求,适应全面深化法治建设的新形势,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坚持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着力完善社会普法教育机制,着力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着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

1、突出抓好宪法学习宣传和法治信仰教育。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导广大公民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法治宣传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推动法治信仰、契约精神、规则意识的牢固树立。组织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宣传活动,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组织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法治理念,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人们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组织开展互联网管理、公共安全、行政调解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二)深入学习宣传与水利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把握经济新常态下我市水利工作的本质特征,以“五水共治”、河道管理范围内“三改一拆”、防汛防台抗旱、“节水型社会”建设等中心工作为抓手,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重要水法规颁布纪念日等为契机,深入学习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省河道管理条例》、《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省水文管理条例》、《省节约用水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着重做好今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省水土保持条例》的宣传工作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营造良好的水利法治环境。

(三)深入学习宣传与依法行政、反腐倡廉相关的法律法规

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心理念,深入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规范共同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加强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的宣传学习,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结合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宣传《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廉政准则、效能建设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反腐倡廉意识,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四)大力加强法治实践和法治文化建设

普治并举,大力加强法治实践。坚持宣传教育与依法行政相结合,进一步规范机关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坚持宣传教育与水利建设相结合,加强工程预算、合同、招投标、财会审计等管理。坚持宣传教育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改善服务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持宣传教育与水政执法相结合,进一步规范水政执法行为和程序,提高水政执法质量,保障我市水事活动依法有序开展。

三、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

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局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加大对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力度,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常态化。

(二)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

加强青少年水法规宣传教育,通过青少年普法讲师团巡回讲课,开展校园法治漫画征集、法律知识竞赛、普法图片展览等活动,深入宣传“五水共治”和保护河道、节约用水等方面知识,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节水护水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新居民学法用法

加强取用水企业水资源管理,采取集中培训、举办研讨会、专题节水指导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取用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水法规知识宣传学习。依托新居民管理服务网络,开展“东方法制园”主题宣传,向新居民需求服务站赠送水法规宣传资料。

(四)进一步加强农民学法用法

围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水法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水法下乡”活动,突出抓好重点村水法宣传。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农民信箱、农村广播等阵地,扩大水法宣传覆盖面。深入研究适合农村农民特点的水法宣传教育新模式,提高教育针对性。

四、学习宣传安排

(一)坚持和完善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遵法、依法行政,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组织开展水政执法人员业务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参加上级水利部门组织的专业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开展水政执法人员(包括镇街道水政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坚持新任水政执法人员在聘任前必须进行岗位培训,经过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三)组织开展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法律学习。以讲座、知识竞赛、集中学习等形式,组织两次或以上全体干部职工法律学习。

(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集体学法。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财务、招投标、合同管理等法律法规学习,开展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法规和知识的学习培训。

(五)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廉政和效能建设教育。组织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廉政教育,组织开展机关廉政、勤政、能政和依法行政教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打造“团结、务实、高效、规范、安全”的水利队伍。

(六)组织开展水法宣传月宣传活动。以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在三月重点宣传水法律法规,要求计划周密、内容丰富,形式创新,宣传面力争达到全市全覆盖。

(七)加强特定时间集中学习宣传。加强“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法治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增强宣传效果,提升水利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八)深入推进“法律十进”活动。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契机,以打造“节水型机关”、“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校园”为载体,全面深入推进“水法十进”活动。今年重点推进水法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和进企业工作。

(九)深入推进法治实践活动。在加强和创新水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中,紧密结合水利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治精神。加强水利建设成就和打击水事违法行为成就的宣传力度,用法治实践推动水利法制宣传教育。

(十)认真做好“六五”普法总结验收。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对照“六五”普法规划和有关要求,查漏补缺,梳理总结,确保高标准通过“六五”普法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水利普法教育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对水利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的水利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各科室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水利工作宣传,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第4篇

一、加强法治宣传,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法治文化建设

1、继续深化宣传活动,构建大宣传格局。结合药监《六五普法规划》继续开展好“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12.1”药品管理法施行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及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周等有声势、有影响的主题法治宣传活动,重点进行食品药品法律基本知识、饮食用药安全知识宣传;巩固宣传阵地,组织食品药品宣传志愿服务队通过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七进”活动,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进行饮食用药安全咨询、清理家庭过期药品等,为人民群众提供切实的法律和药学服务;继续开展“聚焦食品药品安全”专栏和“食品药品安全与文化同行”主题宣传活动,扩大宣传的覆盖面。

2、加强监管相对人法治培训。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流通、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开展法治培训,培养监管相对人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自律意识,提高他们依法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

3、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一是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以现有党员活动室为依托,加强机关学法阵地建设,完善法治教育宣传栏、机关学习园地,确保每人一套法律知识读本、在办公场所、机关周边设置法治名言、警句、格言,教育机关工作人员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二是结合文明单位创建,发掘和宣传文明执法典型,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充分考虑当事人实际情况,将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操作结合起来,提高执法效果,打造执法文化品牌。

二、注重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1、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以宪法、基本法律及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纳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加强专业法知识学习,重点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行政强制法》、《刑法修正案(八)》等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以行政执法证申领、注册工作为契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进行培训考核,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

2、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公开等制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决杜绝超越职权、。

3、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后才可取得执法资格并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4、创新行政执法方式。认真研讨执法中的疑难问题,积极探索更为和谐、有效的执法方式和手段。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执法事项提示、行政监管劝勉、轻微问题告诫、重大案件回访等柔性执法方式。结合“黑名单”制度,强化体系建设,促进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强化内部行政问责。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试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试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2、健全外部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司法监督,拓宽人民群众监督渠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等社会机构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3、完善法制监督机制。一是把好案卷审核关,对执法案件的调查、审理、处罚等程序层层把关,确保执法案件的内部审查落实到位;严格对照“十看”进行内部审核;没收违法所得或涉案物品价值以及罚款金额在2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案件一律提交局案审会审理。二是落实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积极开展局机关内部的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政行为。

4、实施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接受社会监督。一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主动、及时、准确公开应该公开的政务信息,特别是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完善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和监督保障等措施。二是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局网站的便民服务和网上办事功能。三是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功能,打造精品权力库,加强电子监察和法制监督,提高权力运行质量。

四、维护稳定,做好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工作

1、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通过加强宣传和强化权利告知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渠道,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和政府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要认真进行答辩,按规定提交被诉行政行为的依据、证据和其他有关背景材料,指派人员积极出庭应诉。加强与法院、监察、政府法制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交流,积极做好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工作,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履行诉讼义务,认真执行法院判决和裁定。

3、促进“两法衔接”工作。主动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的沟通联系,明确移送工作程序,努力在涉刑移送立案标准上求得共识,建立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

第5篇

一、村规民约的法理依据概述

村规民约是在农村农民内部自发形成的属于本乡本有的一种公共管理制度,它的制定与实施是村民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实际共同议定的并要求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农村行为准则,其内容涉及农村农民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农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村风民俗、邻里关系、人口生育、婚丧嫁娶、农村公共秩序及治安管理等各个方面,它主要依靠村民的内心信念、风俗习惯、邻里言论等来规范和调整村民自身的言行举止,从而维系着村规民约的有序运行。作为一种“乡土资源”的农村“宪法”,村规民约与法律、道德共同起着调整村民关系、管理农村的作用。这种显见“作用”与“隐蔽”功能的发挥,在当今的法治社会,完全可视为是对“法不禁止即为合法”和“法无明文规定即为自由”的诠释,也是村规民约符合农村发展需求或合乎理性、得到法律认可的真正原由。正因为如此,早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新修订的宪法就将村委会定性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并授权村委会管理农村相关事务。

在1987年的《村委会组织法》中,正式规定了村委会群众自治、民主自治、依法自治的原则,并将“自治”的内容和“自治”的方式概括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此前提下,直接规定“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由此众多的农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制定了大量的村规民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村管理的客观需要和依法治村的必然要求。为适应“农村自治”的要求,以《村委会组织法》为核心,相继又出台了《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条例等配套法律法规。但因农村管理的直接性与复杂性,出现了较多的法律空白,对农村出现的很多例外情形都由村规民约起决定作用,而村规民约的相关条款大多存在违法嫌疑,侵犯村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屡禁不止。针对这种情况,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在《关于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审理涉及村民自治决议的案件中,只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应当尊重和维护村民自治决议的效力。村民自治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要依法予以撤销。”可见,村规民约应在法律法规缺失或空白的情况下作出的决议和决定不违反法律法规,才具有相应的规制效力。

村规民约经过坎坷运行十五年后,出现了部分地方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存在严重违反法律法规、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情况,因此在2010年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中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并新增加了“村委会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给予村委会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以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对村规民约的实施采取“备案”、“监督”、“审查”、“责令改正”等相关条款,从而为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法理依据。

二、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剖析

村规民约作为农村治理的乡土模式,一直为农村和谐有序的发展发挥着法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依法治村工作的层层推进,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的冲突逐渐显现出来,当村规民约涉及到某些村民的切身利益时,其合法性就受到严重质疑,村民当然地选择上访或者诉讼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就提到司法和行政审查上来。笔者从多年来村(居)委会民事诉讼的案件来看,村规民约违反法定的情形主要体现在:

第6篇

今年以来,XXX司法所在县司法局和XXX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司法局和XXX乡中心工作,以依法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和谐、平安XXX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我所 2015 年工作情况作以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深入推动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取得新进展。一是教材送学。我所专门组织人员把县司法局下发的普法教材读本400余册,分发给全乡各基层行政村、各单位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把县司法局编印的《公民法律知识读本》400余册分发给全乡广大青少年学生,由他们带法回家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发放到各家各户,帮助了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掌握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法律知识;向XXX学校的在校学生发放了《治安处罚条例》400多册,宣讲团成员、桥头派出所责任民警,通过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一些有关校园、家庭与社会的故事,介绍法律知识,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能力等法制教育内容,使我乡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走向课时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讲座导学。自集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来,乡党委有关邀请了县司法局领导在XXX苗圃小学举办了300多人参加的法制宣传讲座。三是法律宣讲进村社。我乡组织一辆法制宣传车深入8个行政村宣传法律知识。

2、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全力确保社会稳定。一是为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切实维护XXX乡的稳定,XXX乡司法所认真指导、培训各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做到了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确保了年内无集体上访,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实效。二是以乡调解中心为依托,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了我乡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我乡矛盾纠纷调处率为 100%,调解成功率达 94%。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采取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对全乡各村(社)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确保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 31件,调解成功29件,正在调解2件。

3、抓好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全力预防重新犯罪。 自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启动以来, 我们认真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积极规范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不重不漏。我所现接管的安置帮教人员4人,社区矫正人员 0人,到目前为止均无脱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每月和节假日期间,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面对面谈话,了解近期生产生活情况、疏导情绪。

4、规范司法所内务管理机制,大力提高工作效率。一是统一标准,规范档案整理。我所今年来狠抓了业务资料的规范化建设,对原有的档案资料按年限、类别进行了分类、整理和装订。做到了存放齐全,管理有序,格式统一,登记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达到了县局的规范化的要求。二是建章立制,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了司法所政治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调解主任例会制度、人民调解工作纪律和纠纷排查制度、AB岗管理制度等。我所的内务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三是车辆及办公场所管理。在警车使用中,努力做到专人专管。我所现有办公室3间(所长办公室、司法所办公室、调解室),所内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第7篇

1后勤社会化后学生教育与管理出现的问题

1.1增强学生自主性,增大自由度,在执行上带来了困难一个宿舍楼集中住着一个院系,同一专业的集中在一个楼层,同班同学分布在同一宿舍,这是以前的学生住宿模式。大家可熟悉彼此,也方便集中管理。但在后勤社会化实行后,增强了学生自主性,增大了自由度。冲击了思想政治的常规教育,还有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减少了学生之间跟师生之间的交流,拉大了辅导员跟学生之间的距离,减弱了学生被学校制约的约束力,同时还减少了同学之间的互比性现象。要是我们采取不当的引导,不到位的管理,自由散漫、生活无规律等不好的现象会出现在学生思想行为上。

1.2削弱学生干部起到的监督管理作用,不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学生住进公寓后,分散是学生居住的一个特点。学分制逐步代替学年制,寝室代替了常规班级。宿舍成为学生进行交流的场所,在这里也是自我教育、学生相互影响的场所。所以,削弱了班委会跟团支部所具有的监督作用,相对的管理松散,信息具有不畅通的反馈渠道。也难以比较早的知道学生在生活区、宿舍内的表现。问题一般是发展到比较严重时,院系跟年级才知道,这样教育跟管理的好机会也就错过了。

1.3学生在认识上转变冲击了旧管理体制实行社会化后勤服务后,让变化在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上发生,因为住宿在当今社会转变成了商业行为,所以大部分学生认为:我消费了就是上帝;应理所当然的感受服务。并且要求有强烈、高的各项服务。对于管理人员在公寓中的管理,难免有抵触心理,只要在不毁坏设施的情况下,属于我的生活自由就没有权利干涉。出现的新课题体现在了学生教育跟管理上。

1.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在社会信息化后面临着新挑战住进公寓后,大大提高了跟同龄人、不同专业、院系,班级接触的机率。此外,比较全面的信息服务也会通过电脑网络方便的让学生接受,接触社会会更广泛,不断的增加信息交流频率,让不一样的观念,不同的事物认识也相互撞击。当今的青年大学生,具备不成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外界文化跟观念容易干扰他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大大的增加了挑战性。按原有的工作条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跟管理已不再适应实行后勤社会化面临的新形势,对其变更和完善需要尽快。学生不完善的宿舍管理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工作者模糊的认识宿舍。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受到了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2后勤社会化后学生宿舍物业管理对策分析

高级建设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学,学生的学习跟生活受大学教育的影响,要按一定的工序进行,因此管理学生要不同于其他的行业的管理,因此社会效益中的政治要求制约着企业的管理手段跟经营思想,管理跟教育目标要实现一致性。因此,社会化管理在学生公寓实行后,物业管理不可能全部采用社会上招待所、商务公寓的形式,推向市场简单,运作完全采取市场化。学生的管理要采取管理跟教育且标相结合的方法。

2.1管理体制要合理,工作机制要高效首先,对于管理学生宿舍可依靠有后勤部门跟学生工作部门派人组成的工作组织,宿舍的日常工作可有它全面负责。沟通渠道跟方式要科学,要让管理格局呈现指挥有力的纵向,配合密切的横向,宿舍管理中的互相推诿、条块分割现象方可解决,落实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保证维修跟保洁等服务的质量。其次,保障机制要进一步的完善。一方面可让管理宿舍的资金得以确保,专款专用、经费到位;另一方面对于教育管理服务要加快它的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技术要充分利用,工作质量跟效率才能得以提高。最后,责任权利结合制度的形成。工作要严格按照管理学生宿舍的特点进行,仅靠单纯福利性或者行政方法的政策不能改变,管理方式要实行行政跟经济方法结合的方式。承担的责任管理人员要明确,权利要相应的赋予,主观能动性要通过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让责权利达到一致。

第8篇

一、内蒙古的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情况

目前,我区的人才服务业正处在一个平稳、向上的发展阶段,服务产业化、人才管理网络化、人才交流多样化的人才市场新格局初步形成。人才交流上,以常设性人才集市为主,配以大型人才招聘会和中高级“精品”人才专场。人才资源管理上,新型的人事制度取代了原有的“人才单位所有”的管理模式,人才管理,服务工作逐步走向社会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根据2009年人社部制定颁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全区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和人才服务机构已逐渐认识到标准化对人才服务发展的重要性,我区各盟市已将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列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推进。几年来,相继制定出台了有关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人才市场管理、人才就业服务、评价等规章和制度,有效地规范了人才服务工作的开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

我们本着统一管理、方便服务、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职能分工分别设置了行政综合部、流动党员党总支、财务部、人才培训开发部、公共人事服务部、信息交流部、人事部、人才寻聘部、社会保障部9个部门。服务大厅窗口按照现有工作环境配备了统一的标识牌,并且将收费项目、服务承诺、业务流程、监督办法等内容通过大厅的公告栏、宣传单和内蒙古人才网网站予以公布,力争为广大服务者提供规范、诚信、优质、方便的服务,打造“一站式”的服务标准模式,兑现各项服务承诺。

(二)基础制度与业务标准化建设

按照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和所规定的相关标准,结合实际工作,对内我们制定了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办公设施、财务制度、请休假等方面的规定。对外业务制定了《内蒙古人才市场条例》、《内蒙古流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内蒙古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内蒙古人才交流中心现场招聘工作流程及分工》、《内蒙古人才网招聘办法》、《内蒙古人才交流中心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内蒙古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评价考务流程》等14套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各部门的业务都按标准开展具体工作,做到办事有规定,服务有办法。例如,人才市场招聘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有市场的招聘办法与流程,无形市场有网络招聘办法等。人事档案管理有规定、有办法,具体包括档案管理规定、档案转移手续、转正定级手续、集体户管理、出国申报手续、婚姻状况证明以及办理辞职、辞职手续,等等。仅2010年一年有形市场共组织人才交流会36场,全年组织用人单位3235家次,提供就业岗位70087个,上会求职的人才达170万次。无形市场共组织3次网上招聘周活动,招聘信息800余条,平均每天更新内蒙古人才网招聘信息100余条,内蒙古人才网今年继续保持全区人才招聘网站的龙头地位。人才评价业务,共组织政策性考评和社会化考试30场,参加考评的人员达23819人次,最终正式聘用人数2715人。人才派遣业务,目前管理的派遣员工总数为5700余人。社会保障业务共为34家单位的16765人办理了五险一金的缴纳工作。流动党员管理党总支共设4个流动党员党支部,管理流动党员289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全区33家就业见习单位,共征集到3494个见习岗位,区直已上岗人员2333人。

(三)岗位设置与人员管理标准化建设

按照人才服务的专业化要求,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各部门按照相应标准,开展服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极大地强化了专业管理,提升了服务品质。不断地加强和规范服务管理标准,完善奖励与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工作流程标准化建设

在明确工作人员职责,严格要求员工遵守各项工作规定和制度地前提下,将业务流程通过展板、宣传单和网站方式向社会予以公布,并加强日常监督考核,奖惩兑现。做到了办事有方向、业务有流程、服务有规范。

(五)管理手段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规范服务标准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2009年我区由人才基金投入100万元的政府采购项目,用于加强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其中包括服务器、计算机、路由器等硬件设施的更新和数据库系统、安全防护等软件设施的升级。购置开发了“流动党员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劳动就业核心业务经办子系统”、“事业单位合同鉴证管理系统”等多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信息化、无纸化、便捷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内蒙古人才网作为我区最大的人才招聘网站,在我区网络招聘、网上求职、信息公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站是我中心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制作而成,所有功能和模块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对比,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内蒙古人才网整个网站系统构架与中华英才、51JOB、智联等知名网站相当。自2009年改版以来,总访问量达5700万次、日均访问量为4万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服务标准化系统性不强

人才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在人才管理中一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个单位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制度,这是标准化的体现。但是在人才服务系统中,只是存在标准化的现象,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制度和标准,这样使得人才的管理和流动出现了较大的空白和障碍。

(二)人才服务标准化横向联系欠缺

人才服务缺乏统一的标准不仅仅在系统内部流转过程中出现空白和障碍,在与其他系统和部门交叉时也造成衔接不顺畅的情况。如高校毕业生的档案流转存在与教育部门、外省区等相关规定衔接不上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各地方、各部门就某一具体事项的办理过程、要求和做法的不同,致使办事效率不高、限制太多等问题频繁出现。

(三)人才服务标准化意识匮乏

在日常服务工作中,工作人员没有形成标准化意识,有些人才服务标准内容简单,力度不够,原则性不强、灵活性不够,单纯凭借经验和习惯进行业务操作。其实对于一些熟练和有经验的人员来说,在工作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只是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和推广,造成了资源和经验的浪费。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领导

各级政府及其人事部门应当加大对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成立专门的人才服务标准化研究和制定组织,在充分搜集先进的人才服务技术、先进的人才服务手段方式和先进的人才服务管理规范资料的过程中,也要广泛征集相关行业包括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综合分析、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出台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的力度,保障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在档案管理和人才流动方面急需出台相关的标准

目前档案管理的标准在各个地区不尽相同,不利于人才及档案的流动,一些发达城市对档案流转的要求较高,针对各类人群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同时也制约了人才的流动。

现阶段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并不规范,没有建立档案追踪机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档案的管理意识淡薄,并不重视自身档案的完善,从而使应有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不便于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档案。有关档案的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吻合,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这方面也亟待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统计标准。并且加大宣传力度,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三)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