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8 15:25: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

第1篇

当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这一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大学英语写作的评价手段也不例外。评价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阶段即以期末一张试卷成绩为测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手段,忽视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策略、兴趣等因素。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其评价方式不仅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更注重考虑被评价者的需要。形成性评价的主体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自己,在共同的教与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作出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反馈信息,旨在确认学生的学习潜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达到调整教学模式和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二、形成性评价理论

(一)定 义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最初是由美国哲学家Scriven[1]提出的,并由美国教育学家Bloom[2]进一步运用于教育评价实践它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帮助教师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参与学生自评和互评。形成性评价不断地对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态度、方法、努力程度等进行诊断性评价,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改善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是“为了教育的评价”,对英语教学起到正面反拨作用[3]。

(二)内 涵

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包括:

学习态度 指学生是否明确学习的目标及学习需要,是甭能主动学习。

学习能力 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学习机会的创造与把握及有效学习方法的探索。

思维品质 指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等。

文化感受力 指对所学语言国家地理、历史、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的感受能力。

品格和性格的完善 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优势与不足,善于合作与开拓;树立自信,养成健康向上的个人品格。

三、形成性评价模式的构建

教育部2004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 :评估要改变单一的考试模式,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监督,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作用[4]。

(一)评价主体多样化

由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改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主体,使学生从被动受评者变为参与者。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都必须与教师的

评估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时,教师担当多重角色,既是评估标准的制订者,又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既是评估的参与者又是学生互评与自评的参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学生的努力加以肯定,而不是一味强调谁做得最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得失作出客观恰当的归因,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因此,笔者对所教学生设计了一个学生自评的主题写作阶段考评因素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创造性、独立性和互。

主要考评因素如下:写作主题明确;语言表达清楚;内容详实;语言连贯;文章整体结构合理;语法正确。教师在期中和期末分别组织一次写作考试,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特点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期末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实践证明,为学生设计的写作评价表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技能和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有利于发展学生评价自我、接受他人评价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中有针对性地作出了自我改进,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同时根据写作实践性强的特点,形成性考核占学期末考核分值的50%,也改变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以最终考试成绩定局的弊端,对学

生的成长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在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还能促使学生学会正确思考。首先要设置评价标准:为了让学生正确自我评价,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一起具体制定评价标准,确定优秀写作构成要素,并提供范例。使学生知道“ 优秀”作文是什么样,对自己的习作能够正确评价;其次是自我评价:学生参与了标准制定后,可以对照标准,对自己习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认真填写自我评价表。学生通过自评,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题是否明确,选字用词是否准确,表达的意思是否清楚,语言的运用是否连贯,语法是否正确。学生自评时,重要是要找到自己作文的需要改进之处,再通过其后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再做修改。在修改过程中体会自评与他评对自己文章缺点的认识。

(三)学生互评

学生相互评价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让学生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地对己对人”。在学生自我评价并对作文初稿进行修改之后,他们可以按照3-4人为一讨

论组,指定一组长,分组合作与交流,对组员作文依次进行传阅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组长认真填写相互评价表。群体教学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不可能为同一教室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而传统的评价方式所规定出的简单“好”与“差”的评价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个体的特点。但是形成性评价却能关注学习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表现及时作出反馈。因此在写作教学中,笔者引入小组讨论(4人为一小组)作为辅助手段,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修改彼此所写的作文。可以说,小组讨论完成了由单纯注重学生个体向注重学生整体的转变。通过互评,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解了作文评分的标准,学会在评价过程中,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同时,也进一步地分析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能够跟好地学会对待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做到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最后,根据自评和互评的修改意见,再次对作文进行修改,向教师提交。

互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考查,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打破了写作评价中,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

(四)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多种评价方法的结合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而且是激励学生参与的激励者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者。课堂教学过程应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展示教材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师可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分组讨论(5~6人),并分角色完成教学活动,内容包括:组内意见总结陈词、对

话表演、复述课文等。学生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现自己对学习内容、相关背景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依据教学大纲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计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并给出具体参数以供量化评分。例如,制定英语学习课堂表现评估表或阶段性评估表,分为“自评”、“互评”和“师评”栏。评价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中的

长处及不足等。通过这种评价体系,学生可以回顾、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而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给予指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学生参与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以及合作评价构成评价体系的主体部分。

(五)建立写作档案袋

学生档案袋是形成性评价手段的一个常用工具。学生档案袋主要用于收集学生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所取得的学习成就,其内容是多样的,如,日记、作文、朗读录音、测验、课题研究、作业、视频剪辑等等。档案袋内容还应该包括每单元按所完成的任务作业及自评、互评、师评表等等。同时,让学生从中挑选出自认为满意的作品在班级中传阅学习,这些作品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是学习日记,可以是作文,还可以是口头报告。作品后需要有教师的反馈,例如教师的评语和点评、批阅,和学生说明选择该作品的原因。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不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自我反省,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通过回顾自己档案袋的每一份作品,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自信心、学习兴趣会与日俱增,学习能力也逐渐提高。期末时教师可根据所有学生的档案袋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调整。

四、结 语

通过形成性评价在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笔者清楚地认识到:形式、内容、主体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突出学生的点滴进步,学生还能把作文中得到的评价运用到下一个过程中,这种评价将成为学生个人的“写作导师”,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长期有效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的

笔头表达能力及激发学生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在评价前了解评价的具体内容、方法、要求,其次教师注意多变化批改的形式,再次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Scriven M.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J].AERA Monograph Series on Curriculum Evalution,1967(1): 187-199.

[2]Bloom B S.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李维东、许峰.形成性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4 (28) :177-178.

[4]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第2篇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及量化表,设计相应的电子自评、互评表。在课堂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使学生明确评价的目的,产生评价意识。如在讲解flas制作时,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设计相应的自评和互评表,有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自评,不懂的知识点,怎样解决的等等。小组合作学习的互评,你认为那位同学做的好,好在哪?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何等等。每个单元学习完后有单元评价,总结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展示这一单元的综合练习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欣赏、评价作品,肯定作品的创意和优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学生都非常积极踊跃的参与这个过程。教师根据学生自评、互评评价表的信息反馈,及时的进行点评反馈,调整评价标准和策略。教师应认真及时的收集统计学生反馈的信息,把握激励和反馈的最佳时机,对被评价者做出适当的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制作兴趣。

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做到尊重、关心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且以真诚的态度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发表个人见解,思辨质疑,交流观点看法,共享教学成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呈现信息、学会如何学习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基于问题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都解决了所确定的问题,或对问题的解决达到了某一阶段之后,应给学生提供一个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与同学共享自己的成果。这一环节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让他们相互之间共享资源、方法、过程和成果。在小组展示完成果之后,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评价,如互评,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等。最初组织小组讨论和自评、互评时,整个课堂教学组织感觉有些乱,有些学生碍于面子放不开,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大胆尝试各种评价的方式和方法,逐渐的,学生参与的热情不断提高,在互评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极大的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教师应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探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善于总结反思,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感染力。课堂语言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一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其课堂语言应是丰富多彩,言简意赅的,能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和共鸣。在组织学生探究新知时的诱导语言,在发现学生的“亮点”时的赞叹语言,在发现学生的“误点”时的纠正语言,在学生课堂演示时的指导、赞叹与鼓励性语言,在进一步挖掘知识点的内涵和拓展课堂时的指导性语言,在评价学生作品时的丰富而不单一的评价语言,在出现课堂设计与课堂实情不一致时的教师的补充性语言和拓展性语言,课堂出现学生违规之时的教育性语言,知识点之间自然的衔接过渡都需要精雕细琢,既要体现语言的精炼、风趣、生动,又要体现课堂语言的人文性色彩,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如在讲解几何画板应用作图命令进行作图时,有些学生在菜单栏中找到了生成轨迹的命令,如果我们以生硬的口吻让他关闭去做老师布置的任务,无形中打击了学生探究好奇的求知心理,这时我采用“你的探究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你把我们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了,你试一试能不能把我们今天讲的作图命令做出的图形,利用形成轨迹命令追踪出更加漂亮的图形来呢?”学生听了表扬的话也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做好该做的事情,开始抓紧时间认真进行制作,因为无形中老师又给他多加了一份拓展的任务。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评价的过程中存在评价主体单一、方式单调,功能不到位等问题,同时走形式、完成任务的应付现象,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也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评价标准要体现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要体现现代的教育评价观,要能够给每个学生一个好的学习体验的过程,不要为了评价而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要综合运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鼓励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教师互评等评价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评价应该处于学习流程的每一个阶段,在学习前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巩固阶段都要做到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评价。评价的应用不仅是测试学习的一种工具,而且是促进、加强个人和小组学习的工具,延伸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拓展、激励和再创造。每节课的课前我们通常要挑选制作的有特色的作品通过广播给学生进行展示,开展对作品的多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便于学生总结自己作品的特色和不足,互评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教师评价则较能客观公正地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养成习惯后,有些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到老师这来关注:“今天有我的作品进行展示吗?”这无形中为本节课新内容的展开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课堂内容进行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亮点”及时给予鼓励和客观评价,都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同时收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放到学校的网站中进行展示,并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推荐发表。这既能为下一轮的学习活动提供参考,又是素材的积累。这种展示评价活动,既帮助学生进行了反思总结,又使大家分享了彼此的经验。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协作学习;虚拟社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1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Use Virtual Community

Li Chengying

(National School of Guiyang City,Guiyang550025,China)

Abstract: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a teaching of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only used in a learning mode.The use of virtual communities as a platform to more effectively organize the students to collaborative learn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virtual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the specific operation of each step.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Collaborative learning;Virtual community

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吸收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形式的长处,有利于发掘学习者的个人内在潜能,更能培养团体的协作精神。虚拟社区中的协作学习是指由虚拟学习社区提供协作学习环境,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习者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习者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对一些共同任务与问题进行协同工作,以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虚拟社区中的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虚拟学习社区来支持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活动,这种交互活动以小组为基本形式,在教师与学习者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然后学习者通过协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利用虚拟社区开展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下列几个步骤来进行组织:

一、确立学习目标,划分协作小组

在开展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分解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由于各小组成员知识水平不一,因此在协作学习中我们将学习目标划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大类。基本目标为要求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和研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发展目标则是要求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在情感态度、认知策略、信息素质等方面实现的进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先后尝试过“教师指定组合”和“学生自由组合”两种分组方式。无论哪种分组,都要求划分后的协作小组兼容并蓄,包括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学习风格和智能类型的学生,使得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发挥自己的个体特长,了解个体差异,在已有的基础上,发掘自身潜力。同时,还可以在协同工作时实现优势互补,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激发出多方面、多角度的观点,能够相互学习对方的方法,形成新的认知方式,达到个体差异维度的互补性。教师指定组合,是由教师根据虚拟社区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差异,按照异质同组的组合原则,对学生进行编组。这样操作的优点是学生定位明确,操作性强,便于教师对学生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协作学习指导。各小组水平基本相近,易于进行组间评价。

二、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协作分工

在这个环节,我们要求每组成员进行初步分工,然后把方案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在以后能及时进行监督。随着协作任务的一步步开展要不断细化责任分工表,并及时提交给教师。组内每个成员具体承担的任务、完成的情况在表中都有所体现。分工时应根据学习任务制定计划,并根据每个人的差异做不同的分工,有所侧重。对学习中的重要问题可以分头准备,集体讨论。每个学生既有个人的研究任务,又有共同承担的责任。在分工的过程中,教师要参入其中,对分工进行指导。

三、观察学习行为,引导协作活动

当协作小组按计划进行协作学习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观察和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交流,帮助他们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寻找发散型的解决方法,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同时,教师还应对小组及成员给予及时的鼓励与关心、适时的认可,从而使小组成员有继续前进的主要动力。此外,教师还应对各小组的学习进度进行适当调整,营造各小组间的良性竞争气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利用虚拟社区为各协作小组建立了讨论专区、组内聊天室和小组学习空间,并常常参加各小组内部的协作讨论,对他们遇到的方法、思路上的困难予以点拨,维护组内民主平等的协作氛围。同时,笔者还利用小组辩论、作品制作比赛、信息搜寻竞赛、组间问答等方式在各个协作小组间开展竞争、交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交流学习成果,开展协作评价

在协作学习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是整个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各小组在小组学习空间中进行作品展示,汇报协作学习的成果,供全体社区成员进行评价。这里的评价,不是要对各组的成果给出一个优良中差的结论,而是让学习者通过评价进行一次新的交流。各小组可以交流协作学习中的经验,吸取他人的优点,对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网络教育的评价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更多的关注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采取了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是通过在社区Blog中撰写日志的方法进行的。学生对自己在协作学习中的收获、缺憾、优势、不足进行总结,并填写协作学习自评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在自评当中,要求学生注意应当是与自己而不是他人进行比较,充分认识自己的进步,激发学习动机。

协作学习小组的组内互评通过社区论坛进行。由协作小组组长在本小组的讨论专区内按协作小组互评表的格式发表投票帖,让全体组员按资料搜集、组内讨论、成员互助、任务完成等方面对同伴进行投票打分,实现无记名评议。

第4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了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和《美国初等教育美术教师培训教材》之后,我发现,美国小学美术教学高度重视学生个人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评价翔实具体,教师评价专业精当,值得我们借鉴。

一、中美小学美术教学结构及评价对比

(一)教学方案结构

1.美国小学美术教学方案结构:中心——描述涉及的课程方向、概念和技巧。课程结合——把美术活动与文学、科学、数学等联系起来。主体(过程)——解释、评论、告知并提供指导来保证学生理解课程的中心和如何使用美术材料。边缘课程——附属课程、复制品、书籍等与开发中心有关的内容。终点——此时学生将受到挑战,将要对自己的美术作品作个人评估,基于技能的程度(我画笔和颜料用得好吗)、组织美术作品(我表现出了多种的图形和颜色,它们看上去统一吗)、情感因素(别人看我的作品时会体会到什么)和创造性因素(我怎样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2.中国小学美术教学方案结构:包括三维目标(认知、技能、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近年增加了教后记。

(二)学生评价

1.美国:美国小学美术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人评价。以美国低年级美术课《鞋匠克隆尼的故事》的教学方案为例:

中心:指明课程方向

让学生搜集各种鞋子,寻找鞋子的图片,以发现鞋子的风格随着时代而变迁。听《鞋匠克隆尼的故事》,画出自己想穿的一双鞋子。

用粗和细的记号笔在一张大约18*6英寸的白色绘图纸上画一个站着的人再加上醒目的鞋子。

主体过程:

鞋子能告诉我们它们的主人生活在哪儿,贫穷还是富有,还能告诉我们它们的主人从事什么工作。观察不同的鞋子或图片并作比较。

克隆尼先生,克洛克威尔的鞋匠,为各种各样的人做各种各样的鞋子。听了故事后画一张你自己穿着一双特殊鞋子的画。

鞋匠听后笑着说:“我可记不住那么多美妙的主意。”他要求儿童画下他们梦想中的鞋子。(学生)选细记号笔,画一张自己穿着一双很特别的鞋子的画,画上和鞋子相配的衣服。完成后告诉同学关于你画的鞋子的故事。

边缘课程:

儿童可能虚构出他们想象中的故事,学生观看他们选择的主体的图片以便熟悉主要的形状、色彩和细节。从复制品或书中寻找富有想象力的创意的作品,例如夏加尔的《盛开的羽毛》。夏加尔在盛开的羽毛中把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公鸡尾部的花束和蓝色驴子上的人腿。

小结:个人评价

A.我在哪里使用了粗记号笔画大块区域?并在哪里使用细记号笔来描绘细节?我是否用同一方向的画笔来填充大块区域而不是随意涂抹?

B.我使用了哪些冷色和暖色?我是如何重复它们的?

C.我的自画像表达了怎样的感觉?傻傻的、惊骇的还是高兴的?

D.我的鞋子为何与众不同?我做了什么使它们显得特别?

综上可见,美国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人评价,个人评价主要包含技巧、风格、情感和独创性几方面,低、中、高年段的美术教学方案中都有翔实具体的个人评价,不搞花架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2.中国:新课标对评价方式提出了重视学生自我评价的建议,但美术课堂上基本没有翔实具体的学生自评,在大多数美术课上,学生在老师催促声中匆匆呈上作品,老师挑选好的作品展示。以请学生随口说说喜欢哪幅作品或介绍自己的作品作为点缀。

(三)教师评价

1.美国:美国初等学校对学生艺术水平的评估,教师会安排与单个或多个学生进行简短讨论,评价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作品中的技巧程度。指儿童显示出的对于给定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掌握程度。例如作品中有过多颜料堆积吗?剪纸拼贴画中有胶水零乱的痕迹吗?二是美术作品的风格。三是学生在作品中表达出的自我感受和情感。四是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和独创性能力。

美国教师的评价翔实具体,专业精当。教师的评价集中在积极的方面,比如夸奖学生的作品体现了平衡、和谐和统一;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或表现出某种特别的情绪和情感。评价和提问帮助学生专注思考下次如何改进。

2.中国:限于时间与精力,最主要是没有真正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评价随意肤浅,流于形式,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及时、全面的反馈与评估,忽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评价,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此外,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够,停留在“要我反思”而不是“我要反思”的层面。

因此,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构建一种全面的、科学的、重过程、重学生的美术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中美美术教学评价对比思考

通过对中、美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

(一)对学生自评认识的差异

我国目前的美术课堂上基本没有翔实具体的学生自评,教师最多只是让学生向大家简单介绍下自己的作品。而美国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人评价,学生的个人评价是教学方案的重要环节,个人评价翔实具体,包含技巧、风格、情感和独创性几方面。

(二)评价专业程度有差别

我国的教师评价往往以“画得好不好”作为评价标准或一味以宽松的鼓励来评价学生的作业,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美国教师与单独或多个学生进行讨论,评价细致,专业精当。

(三)对学生作品的尊重程度不一样

我们会拿不同学生的作品比较,通过集体的力量帮助个人。而美国的评价一般不与其他学生的作品比较,艺术水平的提高以学生个人的进步为衡量标准,促使其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三、新课标下对美术教学评价的反思与实践

基于中美两国国情及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差异,照搬美国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中国教师少,学生多,一节课短短40分钟,翔实具体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如何操作?如何完善我国现有的评价方式?

依据新课标,借鉴美国美术教学评价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在美术教学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学生评价: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比老师的评价更为重要。”

1.翔实具体的学生自评。首先向学生提出自评要求。学生自评可放在课堂上,也可放在课后,采用谈话或书面问答、打钩填空等形式。教师通过学生自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坚持自评,逐步从技巧、风格、情感和独创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2.相互学习的学生互评

可以通过学生互评使其提高自我认识。互评的方式不仅有指名说说自己喜欢哪幅作品,还有同桌、小组互评。学生观察思考、总结评价,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师评价

教师的正确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审美能力,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多花时间与学生进行技巧、风格、情感和独创性等内容的讨论,不以个人主观意识来评价学生的作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作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见解和独特风格,让他们找到自信,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

当作品完成后,我使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优点,并回顾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从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在美术创作中的经历,最后要求他们谈论美术作品中成功的地方,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第5篇

小学中、低段学生美术课堂创作“过程自评”的最大特点,是“边创作边评议”,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针对个人创作目的、创作行为、创作手法及表现效果等内容所进行的自我判断(评判)方式。

一、 “过程自评”的途径

1.先构思 再行动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思环节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构思环节可以帮助创作者理清思路,初步完成脑中的勾画轮廓。小学低段的学生用色、用线单纯,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很多印象成分。中段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重视表现对象的特征,想象力丰富,联想能力强。总体上这两个阶段的孩子都喜欢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作,对比强烈、夸张,经常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鼓励小学低、中段的学生在创作前先构思,能让学生的创作大胆却不盲目,使构图更趋于合理性。

三年级《四季歌――秋天的色彩》教学案例

教师根据所处的季节――秋季为学习内容进行了课堂设计,整节课都围绕“秋天的色彩”展开,通过看、说―玩―赏―画,带领学生走进秋天并感受了秋天的美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大胆地用画笔表现心中的秋天。

在创作环节前,教师先出示了几幅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来欣赏同龄的孩子是怎么来表现秋天的。

接着,教师出示创作要求:用点、用线、用色块在纸上绘出秋天的色彩,表达感受,完成一幅有意思的画。问学生:“你用什么方法表现秋天?”

学生1:我用一些杂乱的线条,表现秋天枯黄的草被风吹的样子,来表现深秋的冷。

学生2:我想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现秋天山上的树和果实,表现层林尽染的秋天。

学生3:我用火红的色彩来表现地上的落叶,表现秋天满地落叶的景象。

教师评价几个学生的回答,为了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师让同学以小组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构思。

教师总结:“对于秋天的色彩,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只要表达出你印象最深的、感触最深的对秋天的感受就行。”

作品呈现出来时,每一个学生的创作都不一样,在讲的基础上学生用点、线、面表达了自己之前的所想、所思。

2.边创作 边设想

对中、低段学生来说,创作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因为喜欢所以表现,因为愿意所以表现。在课堂上,总是有不少的学生喜欢边画边说,这也是一个表达和表现体现的一个过程。美术创作是一种个体情感发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把自己所想的、原来所不愿意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所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体现在作品上,可以很好体现美术教学的一大价值。我们鼓励学生边创作、边设想,边创作、边讲述,以此完善自己的作品,并与同伴进行分享。

四年级《线条的魅力》教学案例

《线条的魅力》一课是浙美版第七册中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找线―看线―感受线―画线,带领着学生走进线条世界,体会到线条所带来的变化,感受到线条的魅力。

课一开始,教室就播放一段录像,学生边观看教师边解说:“艺术体操里面有一种操叫带操,舞蹈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有变化的线。”

录像看完,教师又拿出一根带子,让学生跟着音乐来舞动绳子,尝试做带操。学生表现得很兴奋。

接着,教师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将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条线画在纸上,并要求学生一边画一边形容出自己看到的、画的线条是怎么样的,说出心中的感受。

学生1:我看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感觉舞蹈起来带子的线条很流畅,就像这个样子。

学生2:大家看,我在画一条不停旋转的线,这是我刚才看到的,这条线让我头都转晕了。

通过学生边述边作,学生能够更加大胆地表现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内容,也让观看者更关注于同伴的表现,读到了内容、读到了思想。

3.创作后 述创意

创作后的表述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再认识,这也是一种“自我评价”,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作品最特别的地方或者自己最满意的地方。从读画到读思想,从浅层次的欣赏到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思维方式上得到一种从量到质的提升。

二年级《爸爸妈妈真忙》教学案例

《爸爸妈妈真忙》这节课中,学生的情感表达非常重要,每个学生能够通过画爸爸妈妈忙碌的样子,表达出对爸爸、妈妈的理解和爱,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作品才更显得生动。

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说说爸爸、妈妈忙碌的场景,说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并且帮助学生分析爸爸、妈妈忙碌时候表现出来的神态、动态,最后让学生来进行创作。

学生的创作完成,教师要求:“请每一位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作品背后写一段话。妈妈、爸爸因为什么事情而忙碌?忙碌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你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

翻看学生作品,我们看到了学生真正的看法和想法,我们从文字间更加看懂了学生的作品、所想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创作后、述创意,这种方法形式也可以有很多:创作完,让学生上讲台自评自己的作品;创作完,让学生在作品上写上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完,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等等。这都能让学生再一次认识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 “过程自评”的操作步骤

“过程自评”的过程是学生创意表现、交流了解、表达内心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在“自评”操作过程,教师从三个步骤去考虑,从第一层次的“构筑作品”,到第二层次的“构筑伙伴”,再到第三层次的“构筑自身”,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四年级《我是彩色的》教学案例

《我是彩色的》这是教师自编的教学内容,课一开始,教师就向学生问了六个问题:1.你满意自己吗?2.你喜欢你现在的样子吗?3.你感觉快乐吗?4.你对自己有信心吗?5.你有很多朋友吗?6.你喜欢尝试新事物吗?让学生用色彩来回答这些问题。课堂上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教师们都觉得很难表现的东西,在学生的手上显得如此的轻松。

在欣赏大画家梵高、毕加索的作品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作品所用到的色彩、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色彩可以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传达给别人

接着,教师告诉学生:用色彩可以来表达自己,比如对自己的希望,对未来的设想…… 同时呈现了同龄人的作品。

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的创作,创作后教师请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作品。

最后,教师以总结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评的拓展:我是多彩的,生活是多彩的,未来是多彩的,让我们尽情表现多彩的我……

1.构筑作品――创意表现

“过程自评”是一个学生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所以让学生进行创意的表现,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构筑作品可以是在创作前,学生进行创作内容酝酿,也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进行创作内容的自我否定或肯定。从上一课例中,教师进行了两次活动,第一次是练习,第二次是创作,第一次也为第二次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学生的创作更大胆、更到位,使学生的创作更独特、更具体。

2.构筑伙伴――交流了解

作品创作前或者作品完成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变成一种互帮、互助式的伙伴关系,擦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上一课例来看,在创作之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自己的作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少学生在同学说完后就主动鼓起掌来,对介绍作品的同学来说是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3.构筑自身――内心表达

自评过程的第三个步骤就是“构筑自身”,这是自评过程的最高层次,从作品到伙伴,再到自身,学生在自评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新的认识。从上一课例可以看到,学生在创作后进行了作品介绍,在自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提高了认识能力、评价能力。

创造心理是创造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是创造心理的外在表现,创造心理和创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通过“过程自评”的方式,从“构筑作品(创意表现)”“构筑伙伴(交流了解)”“构筑自身(内心表达)”三个方面入手,让美术创作唤起学生内心的思想情感,真正成为表达内心状态的一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6篇

一、了解合作学习的概念与意义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Cooperative Learning Center)的约翰逊兄弟俩(Johnson.D.W.& Johnson.R.T.)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们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研究合作学习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斯莱文(Slavin)在1996年对52个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结果作了分析归纳,结果显示,有33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合作学习可以是强强联手,也可以是弱弱相帮,或者称之为互惠学习(reciprocal learning),是互帮互学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中是无需领导者的,它需要的是每一个学生多样学习的相互碰撞,是每一个学生的平等参与。合作学习保障了学习低下学生参与的机会,通过这种参与,保障了丰富的有意义的体验。即便一时不理解,有意义经验的积累也为来日参与挑战准备好了机会。

二、 明确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约翰逊兄弟还指出: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五个要素。

1.积极的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2.个体责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3.社交技能(Social Skills)

4.面对面的相互作用(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

5.小组自评(Group Processing)

三、寻求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1.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组建合作小组时,应遵循小组异质性的原则,以学习水平高低不等的4到6人男女生混合、随意搭配为宜。遵循异质性原则是因为学习好的同学之间竞争大于合作,而学习差的同学之间很难开展合作,缺少班杜拉所提出的集体自我效能感。倡导男女生混合编组是因为男女生混合容易产生合作学习,仅有男生或仅有女生的小组,尽管能够热烈讨论,却难以产生合作学习。而随意编组能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合作效能。另外,教师要掌握好变换合作小组成员的时间。 即使再好的小组,时间久了之后,也会产生一些内部人际交往上的摩擦、分歧乃至冲突。

2. 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疑难问题群策群力、共同攻克难关的策略。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有了疑问需要寻求他人帮助,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心理需求时,教师适时安排合作与交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才有话可说,并在与人的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合作学习才有实效。所以,教师应科学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合作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前,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办法有了自己的见解,然后进入合作学习环节。在合作学习中,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要力求简炼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有着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能为小组合作学习留有足够的空间。

3. 采用有效合作的学习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课前的预习可渗透合作学习。教师可采用Readers Theatre方法(Readers on Stage by Aaron Shepard),让小组成员分角色编排朗读内容。针对某一话题的讨论,教师可采用Jigsaw合作学习方法。具体步骤是在每个原始组里拉出一个成员进专家组,专家组讨论一个领域的课题,讨论完之后再回到原始组交流,这样原始组就一个课题可以展开5—6个不同领域的子课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Think-Pair-Share合作学习方法。Think-Pair-Share指的是独立思考、结对讨论、全体共享三个步骤。实施过程是:首先由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学生结对进行讨论交流,确定问题的最佳答案或最佳解决办法,最后让每一对或指定的一对陈述自己的答案、方法等与大家分享。这种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充分地想和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4. 适时引导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目标。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置身于学习小组中,作为外部学习资源供各小组使用,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有效指导与调控,并对过程进行时间安排设计。同时,教师不要冷落了学困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旨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如果教师指示“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合作学习是开展不了的。所以,教师的指令应改变为:“不懂的学生不要老是一个人思考,可以问问邻坐的同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第7篇

教师自查自评报告范文(一)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压力与动力并存、忙碌与收获同在。作为一名老教师,我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下面我将自己的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有着近三十四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我热爱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立志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同时,我也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更应为人师表。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自己的言教身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育方面:

一直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要以学生为主个人工作总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尊重学生探究精神个人工作总结,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做到这些,才能够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探究。

学生的层次不同,思考的效率不同,往往会造成一些学生怕于思考,懒于探索个人工作总结,依赖别人的思想。教学中如果让好中差混成一个小组,这样好的学生永远成为领头人,成为代言人,而差生永远就在小组中得不到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行分层分小组合作的方法,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不同小组以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在层次相同,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有了思考问题的时间,这样就达到了分层次合作的目的,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挑战性任务。

三、课堂教学

1、注重培养优等生,同时,还在班级里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这当然离不开班里的小干部,对于背诵课文等基础作业,实行优帮差,小干部及时检查自己的帮扶对象,使其在复习期间能迎头赶上。在课上注意激励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以此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做好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家校合力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课上注重创设各种情境,发现身边的数学,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让学生练习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以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宗旨,根据教学活动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继承简便、实用的传统教学手段。

3、符合课堂教学民主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要求,教学方式的选择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努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

4、教师平等对待学生、态度亲切,能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能够展示出知识本身的魅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师能够适时提出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和谐。

四、自身的自学情况

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我积极跟随学校的号召,认真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法》,收获颇深,通过学习,使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教师学习师德师风是机器有必要的。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个完善的好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认真上课备课,对工作赋予高度热情,以这些知识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自查自评报告范文(二)转眼间,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抽出一点时间静静地坐下来,审视自己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一学期的得失,感触很多。纵观过去的一学期,我只是和每一位老师一样,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做到勤勤恳恳教书,踏踏实实做人,下面就简单地向大家汇报一下。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担任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四(1)班科学,四(2)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使舞蹈和音乐融为一体。

二、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时常针对性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

在教育的岗位上无论长幼。都应不懈的努力!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的理想是不做教书匠,而要做一个教育家。虽然这不一定能实现,但我相信,在我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会成长起来的,愿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诚恳支持。

我的自评分数为9.9分。

教师自查自评报告范文(三)本人教龄已有2019年了,小教一级教师,长期担任小学教学工作。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及 “五规范”、“十禁止”,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通过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和评议,自我剖析如下:

1、在依法执教方面,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同时也认识到,对新近颁布的政策还不能深入领会,需要进一步学习。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

2、在爱岗敬业方面,我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在批改作业、考试阅卷等方面,偶尔有敷衍现象。

3、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4、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通过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

6、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由于本单位工作特点,与学生家长联系相对较少;以后要积极家访。

7、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意保持的品德。在廉洁从教方面,我坚守高尚情操,讲奉献,坚决不搞有偿家教。没有乱办班、乱补课的现象,更没有乱收费的行为,严格按照“五规范”和“十禁止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8篇

关键词 ITtools平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自主学习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让学生能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使用机房控制软件进行教学,很难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利用机房控制软件,教师往往是通过教师端监督学生是否在进行练习或者课堂巡视,很难做到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把控,教师便不能很好的保证课堂教学效益。

其二,学生通过机房控制软件进行作品提交,然后教师展示点评学生的作品,这时常常是教师一个人在点评,学生在听,并且作品之间缺乏直接的比较,无法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自评和互评,因此学生在评价方面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其三,机房控制软件只能将所有学生的作品打包分发,无法将各自的作品对号分发。这样学生如果想对上节课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在寻找自己作品上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很少安排学生对上次课的作品进行完善,这种做法对学生知识的巩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利用浙江温岭二中陈斌老师开发的ITtools3.0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平台,能够有效解决机房控制软件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对ITtools平台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探究,使用普通电脑安装Server2003当服务器用,教师机与服务器分开,学生通过IE访问服务器进行课堂学习。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笔者以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活动七里的《设计期刊封面》这节课为例,探索基于ITtools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ITtools与课程资源配置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平台中设置课程来构建课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资源配置完毕后可在平台上实现教师间的共享,便于教师备课和上课。课前教师先在ITtools平台上进行《设计期刊封面》课程资源的配置。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为该课程设置了首页、课件、讨论区、课堂实践、封面范例、作品提交、作品互评、课堂测验等栏目。(如图1所示)

首页中给出了本课程学习的相关素材和学习目标,学生可方便地下载素材,并明确学习目标;在讨论区学生可通过讨论来确定刊名、广告语及出版社;在课堂实践栏目中呈现本节课的任务和方法点拨,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和提示制作期刊封面作品;学生提交作品后在作品互评栏目下观看他人作品并进行评论,学生可根据收到的评论来完善作品。最后进入课堂测验,检测所学并拓展认识。

二、ITtools与教学导入

之前的课堂上,教师进行导课时经常是用控制学生电脑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播放的作品或感受创设的情境,然后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种做法下,学生总感觉欣赏的时间不够或者觉得自己被束缚着,很难让思维发散开来思索问题。在《设计期刊封面》这节课中,教师改变教法,利用ITtools平台实现先学后导,将前面几节课中学生接触的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电子作品进行整合放到ITtools平台上(如图2所示),把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平台上通过自主翻阅来欣赏作品,当学生看到内容吸引人的作品时兴趣倍增,积极性提高。教师借此引导学生思索这个作品如果要成为期刊的话,还应加上什么?问题抛出后,学生很乐意地思考问题,思维明显地活跃起来,很快就想到答案,那么师生就轻松地进入本节主题:设计期刊封面。

三、ITtools与课堂有效交互

在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了期刊封面的各个组成要素后,学生即将为“校园生活”为主题的电子作品设计期刊封面,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先为期刊封面思考出刊名、广告语、出版社,这里的思考不单单停留在是个人思索或者小组口头讨论的层面上,而是教师利用平台的讨论区功能发起有效的讨论。学生们在讨论区中各抒己见,为自己即将制作的封面取名,并想出简洁的广告语及出版社,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讨论区的引入极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生们你追我赶,力争想出符合校园生活主题的有新意刊名、广告语和出版社,这无形中让学生主动加深了对期刊封面组成要素的理解,比起教师直接讲授的方式更要有效果。

四、ITtools与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下载ITtools平台里课程首页的素材,并根据ITtools平台中的“课堂实践”栏目下的任务要求和方法点拨,综合运用word工具为 “校园生活”主题电子作品设计一个封面。平台的引入打破了机房控制软件下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旧式技能课模式,课前教师已将与《设计期刊封面》这节课相关的素材、课件、范例、方法视频等导入平台,学生能方便地下载资料并查看,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和方法,保证了自主学习真正的开展起来。在之前的教学中,当一些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往往无法兼顾到所有学生的问题,甚至不能确定到底哪些学生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使用ITtools平台后,教师发现学生自己能够通过平台上的“学生互助”信息,来帮助别人或得到帮助,在有限的课堂中取得自己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时教师在课堂中就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平台查看学情监控,便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升。

五、ITtools与多元评价

以往的信息课堂上,学生完成并提交作品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然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全面有效民主地评价。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某些认为自己作品做的不错的学生没受到关注和表扬,从而影响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针对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运用ITtools平台展示并评价作品,评价是多元的,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本课中,学生在讨论区讨论制定出统一的平台所支持的十分制评价标准量规并经老师确认可行,然后在提交作品的同时,依据这个评价量规(如表1所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并打分,即自评。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作品提交后,学生在平台的作品互评栏目中可以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相互间写下评论并打分,送上小红花等。通过对比,他们发现彼此作品之间的优点与不足,在总结和纠正中提升技能,这更体现过程性评价的民主化。当然教师也参与评价,不仅打分还给出有针对的评语,并将分数高的学生作品设为精华作品,起到榜样示范的效果。

评价人:

注:总分=自评分数*20%+互评分数*20%+教师评分*60%

六、ITtools平台与学习数据分析

1.总结测验

以往课堂的总结部分常常被教师忽视,或者教师口头总结时学生忙于修改自己的作品而有所忽略。ITtools平台使用后,可以通过课堂测验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设计期刊封面》这节课中教师设置的课堂测验(如图3所示),紧扣所学,学生被吸引,迫不及待进行测验,在作品制作成功后,他们也很希望测验能得到高分,于是都很认真的作答,不知不觉中达成了对知识的总结。测验结束后,教师对学生成绩进行及时的分析,统计每道题的得分情况,为学生的知识查漏补缺与教师的教学方式调整提供有效的依据。

2.数据分析

利用ITtools平台收集学生的学情综合记录及学习数据,包括出席、作品提交、测验、帮助同学等情况记录,有效开展数据分析。如通过平台上的学情监控,看到学生在某个页面停留的时间较长,那么有可能是这个学生走神了或者需要指导,教师就可以及时给予提示和帮助;教师在上课时通过查看学情记录(如图4所示),并实时给出相应的得分和评语,起到对学生激励或者警示的作用,能很好地诊断学生的学习成效,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课后教师对整堂课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查询,导出成绩表进行分析,做出总结性评价,以有针对性的调整后续课程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