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5: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学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充分利用慕课自身特点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在特殊教育学校已广泛得到普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与学生的需要,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教学方法,虽然伴随着较先进的教学工具,教师在课前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做成一个单一的课件或者文档在课堂上将这些素材以集中展现的方式传授,单一地输送给学生,老师拥有课堂中的话语权与教授权,而障碍学生则是信息的需要者和接受者。教师、课堂、教材和其它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如:以潍坊聋校现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Photoshop为例,教师上课的方式一般是先把本次课的内容做一个PPT,将知识点、重点或难点都放在这上面,上课时,就放给学生们看,然后是作练习,教师在课堂中现场指导学生操作和回答学生的疑问。这样难免会单调,慢慢地学生也会产生厌倦的心理情绪。将信息技术与慕课的自身特点相结合,就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慕课具有开放、资源易获取、课程优质等特点,授课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在固定的时间与地点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只要有电脑或者手机等可以上网的设备,就能方便及时地在线下载适合自己学习的教学资源。如果特校信息技术教师将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与慕课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生动的慕课资源去引导学生,让其自主地进行课前、课后学习知识。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利用慕课带来的便利资源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还可按照自己的特点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特殊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从向学生灌输信息到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信息。网络信息量非常大,刷新快,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符合特殊孩子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识别信息。二是要做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与培养。教师可以用一些鼓励措施,充分掌握学生在上以课前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的热情,及时回复学生线上线下的问题,随时掌握学生的线上的学习情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慕课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转变观念,创新发展
慕课时代下,特殊学校教师须积极主动做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及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素养,做好新形势下的特殊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与慕课教育结合,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与技术平台,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从讲台到慕课平台,快速地把握住特殊教育信息技术与慕课结合的机遇,精心研究并设计属于特教学校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为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为其将来顺利地走上社会,自食其力,从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慕课对于特殊教育是比较具有创新概念的题材,目前有大范围影响力的特殊教育慕课课程还不多,有国际知名度的特教理念慕课课程更是没有。因此特殊教育信息技术教师要抓住时机,将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慕课有效地结合起来,无论是教材使用还是教学环节的设想,理论指导与上机操作实训,从上课过程中的学习讨论及互动到课上特校学生的管理,视频拍摄及手语的合成、制作成片,还有上传至网络平台做成视频素材到慕课平台的研发,处处都是潜力无限的新世界。慕课在特教学校教学领域一定是一个集专业化、个性化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师领先面对与慕课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创新发展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迈上新台阶创造新的契机。
三、慕课时代促进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关系,便于沟通
慕课时代下,使原来的特殊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由“手把手”的传统教学逐渐变为“面对面”的线上教学,使教师由原来的距离感到现在与学生的亲密无间,得到学生的喜欢和认可。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线上与教师展开交流,让学生不受约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也加深了教师和学生的之间的友谊,便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等,方便了管理学生。特殊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还要看到,直观能力强是学生的一大特点,所以制作一个慕课旁加手语支持,以这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效果显著。另外,慕课方式的教学也要密切地与传统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要分离融合恰当,不仅要在线上了解学生,还要在现实中近距离地与学生接触,帮助他们做好实际操作等动手环节。近距离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自控力不强,自己不学习,而是上网浏览或者打游戏等。要及时引导他们,避免出现烦躁、厌学等情绪。在特教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慕课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用慕课的优质资源来实现特教范围内的教学共享,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还可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习好习惯。
作者:葛琼杰 单位:山东省潍坊聋校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EB/OL].
[2]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3]曾翰颖.慕课时代下重构计算机基础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5(22).
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摘要:康德的教育思想向来引人注目,他把教育区分为“私人教育”和“公共教育”,前者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场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完成的教育。而后者则是以学校为主体展开的知识及德行教育。康德认为“公共教育”比“私人教育”更具优越性,因为后为受教者提供了前者无法呈现的交往性的公共空间,为学生明确权界、发展社会性品德提供了可能。就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境况而言,重申康德这一思想,显然不无裨益。
关键词:康德 私人教育 公共教育 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C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在教育学这一领域当中,康德的教育思想历来引人关注。作为在哲学史上发动“哥白尼革命”的重要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教育学”问思无疑蕴含着巨大的考察价值。
在康德看来,如何开展良性的教育,这绝非易事:“可以把人的两种发明视为最困难的,亦即统治艺术和教育艺术的发明,毕竟人们甚至在他们的理念上也还有争执。”那么,康德如何开辟良好教育的路径呢?人能运用健全知性,摆脱“不成熟状态”,最终树立理性自主――这无疑是康德思想中“人的自我价值”这一命题的核心指向。可以说,这也是康德“教育学”话语中隐而未显的一个基本逻辑。而在对“教育”这一命题的探讨中,康德首先区分出两个概念:“私人教育”和“公共教育”。这里,康德视域中的“私人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场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完成的教育。而“公共教育”则是以学校为主体展开的知识及德行教育。康德指出:“教育要么是一种私人教育,要么是一种公共教育。后者仅涉及传授,而且这种传授可以始终是公共的。这种规定的实施则被留给前者。一种完备的公共教育是把教导和道德塑造这二者结合起来的教育。”
在康德看来,“公共教育”显然比“私人教育”更优越,因为首先,私人教育很大程度上只教会人一些生存技能,“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在世界上生活好”,无意发展“世界福祉”以及开掘人性以及人的相应秉赋的完善性。而且父母、家庭教育难免可能会给施教者带来性格缺陷。显而易见的是,康德强调“公共教育”,也即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种教育关心在“私人教育”中付之阙如的“世界福祉”,正在于它能弥足家庭教育的诸多不足之处。在家庭当中,施教者(父母)和受教者(子女)具有不对等的地位关系,父母在很大程度是作为监护者呈现的。正如康德所言,孩童无须操心自身的衣食问题,孩童作为被关心的主体,并没有平等交往展开的公共空间。而在社会教育,或者说学校教育当中,每个孩童都以普遍有效的学生身份出场,他们的身份差别在极大程度上被悬置,而互相以平等的地位交往。这正如康德指出:“因此人们在此学会衡量自己的力量。学会让别的权利来限制自己。这里没有任何人享有特权,因为人们到处都感受到阻抗,因为人们唯有通过成就出众才使自己引人注意。它提供了未来公民的最佳样板。”
人作为社会动物,其道德和才能必须在公共社会中才得以呈现。私人教育(家庭教育)则将教育局限于私人空间之内,它不能为人提供交往的可能,而这种交往无疑人的才能、心智、个性、道德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最重要的平台。因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人才会面临基本的善恶问题,而将他人置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框架,而在此基础上,明晰自我与他人的权界。
进一步说,学校教育作为公共教育中最重要的机构,有着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学校通过构建良好的交往机制,不仅有助于学习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更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例如,在学教教育中,具体开展的多样的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跃的课堂气氛等等都能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与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行为中履行各种有效性要求。
在具体的就教育学展开的问思当中,康德隐而未显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学校教育首先应该指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亦即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基础和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它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孩童,这也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小学阶段的孩童心智发展尚不健全,较为缺乏交往意识。因此,小学教育是发展个人禀赋、完善个性、提高人的社会品格的重要阶段。除此之外,小学教育对孩童的心智、道德、人格道德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孩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父母给予的私人教育,进入学校与教师和别的同学形成一个公共场域,其个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社会性得到加强,老师与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对教师、同伴的依存性或同调倾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善小学教育不仅在于传授基本的知识,不仅在于学校或具体的施教者创造的良好学习条件、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构建发展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公共平台。这也正如洛克所言:“德行是坚固而真实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对之照宣读或随意谈论而已,而应该利用教育的工作与技巧,把德行赋予人的心智,让它在那里扎根……”这里,对于德行一词,我们不应忘记的是,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性品质,唯有在公共领域的框架当中才能呈现出来。
转换观念之后,我们才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来观照小学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例如,课堂讨论本身并不仅在于更好地为学生澄清知识性问题,更在于课堂作为学校中最典型的交往场域而发挥作用。同理,课间及学校不定期的集体活动亦是如此,在一个悄然开启的“社会性”交往空间当中,学生面对密集的他者,在实际问题和个人利益等问题的考量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然会生出履行理想交往行为当中具体有效性要求的自我意识,以及面对他们不幸境遇的同情性理解。
1.1关于生源
优秀的生源质量是培养合格毕业生的保证.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属于本科二批录取,由于对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偏见,男女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综合反映,当然也与学校的教学传统、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等因素有关.初等教育学院数学方向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按其报考志愿录取的,但学生的高考志愿往往并非完全出自学生的个人意愿,如受高考分数线的限制或听从父母的意见等,因此部分学生选择数学方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客观来说,学生的高中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在接受数学分析的教学时可能具有一定的障碍.
1.2关于学生的数学观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内容的特点,人们往往把数学等同于数学知识(在此主要指各个具体的数学结论、命题和公式等)的汇集,后者又常常被看成无可怀疑的真理.过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局限于知识成分,很少涉及到数学思想、精神、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观念成分.正如丁石孙教授所指出的:“我们长期以来,不仅没有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同时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对数学的片面理解—把数学等同于计算(认为数学就是做题)、把数学看成一些枯燥的概念和定理的集合、看不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应用能力差.这与我们要达到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1.3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求知欲望、成功的愿望、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从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来看,因为数学是现行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很多学生学数学只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任课教师曾经对12级数学方向的(1)班43名学生实行无记名调查,调查内容是写出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和一本数学课外书的书名,结果表明只有两个学生分别写出了华罗庚和陈景润,一个学生写出了《邮票上的数学故事》,缘于高中老师的推荐.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几乎没有读过数学课外书.这里说的数学课外读物是介于纯粹的课外读物和学习参考书的一个中间品种,它对于数学兴趣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对于数学成绩的提高却不是立竿见影的.例如徐迟在《歌德巴赫猜想》中写道:“陈景润之所以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得益于当年的中学数学教师沈兰上课时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的科普数学知识非常薄弱,令人感到震惊.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来看,学生认为小学数学内容简单,与大学数学关系不大,因而感觉深奥难懂的数学分析课程对于他们以后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用处不大,由专业定位产生的“无用论”思想直接导致学生的功利实效主义观.其实,数学分析的专业知识在开阔教师的视野,指导教师在解题研究中有很大的居高临下作用.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三或大四的学生认为数学教育类课程如《小学教材教法》、《小学解题研究》更受同学们的欢迎,更有实用价值.在传统的数学模式下,很少有学生把自己现有的专业特点与未来的职业特征联系起来,共同发展.但我们对北京19区县245所小学9864位小学教师调查反馈表明:大学数学课程若能联系到小学数学知识,如加强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学习及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和研究等,则对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是很有益的.
1.4关于教材和教师
现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采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写的数学分析教材,这是一本优秀的面向21世纪的教材.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数学分析作为大学生入学第一门课给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学生普遍反映接受起来有困难.特别是严格的极限理论,是学好数学分析的一个门槛.其实大学教材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按统一规定使用某一出版社的教材,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尽管新任教师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上岗前也接受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培训,但对小学教育现状的了解也只是杯水车薪.如何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的取舍到教学方法的设计,解决好“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三个基本问题.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必须随时了解基础教育中数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向,并把相关内容及时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
2课程目标
数学分析是近代数学的基础,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已经深入到数学的每一个分支,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数学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实数集上的函数,主要工具是极限.大一学年学习极限论和一元函数微积分等,共计144学时;大二第一学期学习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和级数论,共计54学时.通过对数学分析课程较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课程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2.1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后继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2结合义务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能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能力.
2.3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了解数学教学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了解数学文化,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史料等,培养全面的审美情操,提高数学素养.
2.4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正与反、一般与特殊、运动与静止、整体与局部、量变与质变、有限与无限等.
3教学建议
担任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梯队教师立足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培养方案及指导性教学计划,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3.1树立专业情意,培养学习兴趣
入学初期的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小学、服务小学、研究小学的教育是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简单来说,是培养具有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促成小学教师专业化.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小学教育专业化应当被看成教育现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现代小学教育特点及高素质师资的要求,才可能产生积极的求学内因,自觉地进入专业自主学习状态,否则他们自认为献身小学是大材小用.由于学校安排的教育见习时间是大一和大二下学期,教育实习时间是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学生对小学数学教育缺乏感性认识,他们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小学数学就是加减乘除,没什么难教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寻找一些只有站在高等数学的角度才能深刻理解的小学数学问题.例如在实数的有关概念教学中,结合小学课堂的一个真实案例:在教循环小数一课中,认识了“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就叫循环小数”之后,教师让学生举出循环小数的例子.有一位学生说道:“3.9999……是循环小数”.立刻遭来了一位同学的反对:“我曾经在数学报上看到过,3.9999……=4.而4是整数,整数怎么可能是循环小数呢?所以3.9999……不是循环小数.”学生似乎言之有理,教师缺少相关方面的知识,只有尴尬不语.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作为小学教师,既要熟悉小学数学内部的系统结构,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小学数学知识的背景、地位、作用和蕴含的数学文化,也要精通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对小学数学教材的认识,提高对教材分析的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具备高一级的数学知识,了解与小学数学知识有关的扩展内容、数学思想和方法,拓展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比较开阔的数学视野,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以发展的眼光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避免犯有科学性错误.只有有了深厚的高等数学知识且认清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用高等数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小学数学教材,将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才能居高临下地进行教学,合理而准确地驾驭小学数学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的求知需要.
3.2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全面提高文化素质
成功中学数学教育靠的是什么呢?“一是靠对数学的深入理解,二是借助人文精神的融合,数学理解不深入,心里发虚,讲起课来淡而无味;人文修养不足,只能就事论事.”借鉴到大学数学教育中,仍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数学是一种文化,从文化视野看数学,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俗语、谚语、古诗文创设一个适合的文化氛围并用数学解析它们,有助于数学更加平易近人,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化层面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否则教师自认为把定理、推证和演算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可学生仍然是雾里看花,茫然不知所云.例如在讲授抽象的极限概念时,教师可以把文学作品中对数学无限性的描写介绍给学生,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把空间无限与时间无限,无限大与无限小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学科“关门主义”,注意纵横联系,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全方位教学,不仅要看到它与后继课程的相互关系,还要看到其中渗透的哲学、美学等思想,文理渗透.例如在讲完导函数的应用后,当即送给学生一句话:“岁月有极限,要定好人生目标;追求无最值,需解对生活方程”(其中极限、目标、最值、方程都是数学名词).言传身教的同时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数学教育,其目标不是培养科学家,更不是数学家.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时,由于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使不少对数学兴趣并不高的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数学.如果让憎恨数学的学生毕业后再投入到数学教学中,会导致恶性循环,误人子弟.因此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从某个现象、事件、故事、案例、小演示等引出问题切入教学主题,比直接从概念、定义、定理切入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起他们积极地思维,形成思维上的师生良性互动,改变沉闷的数学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应该坚持提高学科专业水平与提高教育素养并重,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既要给学生以鱼(显性知识),又要给学生以渔(隐性知识).
3.3改进教学方法,增删教学内容
我们围绕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高等教育的理论,结合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采用内容分层次教学法,整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发现法等多种方法结合.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性.例如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说limx0sinxx=1,limx0(1+x)1x=e是两个重要的极限?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而不是课堂上展示的一个个孤立的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抓住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关键内容,把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主要的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而相对来说不是最基本的一些内容不讲或作为选讲部分,让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选学.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适当减低概念的抽象程度,以求得难度的减低,达到直观理解的目的.同时适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大量枯燥的概念、定理以直观的图形、生动的动画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微积分在高中课程中占了一席之地,大学第一学期的课时计划,基本上是高三微积分初步的拓展,涉及了极限、导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以及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应用.讲授重点放在学生不熟悉的问题上,同时两种教材对比,找出异同,既能复习旧知识,又能突出新知识.在引发学生再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指出相应概念如何被当代某些学科领域和后续课程引入,以新的前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高中数学内容的调整,数学分析的教学必须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解决好数学分析与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等数学教学特点,顺利完成高中数学到数学分析的过渡,提高数学分析的教学质量.例如高中讲的穿线法解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本质是连续函数根存在性定理的运用,让学生觉得“得来全不费功夫”,没必要再炒一遍冷饭.同时利用英文教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国际视野下感受不同的教育理念.尽管大三才开设数学史课程,但教材里面的许多定理都是以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趁热打铁地介绍相关的数学成果,穿插介绍微积分的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史知识和思想教育,效果比专门学习更好.
3.4改革考核制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现在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基本是以闭卷为主,采取笔试的方式,考试内容大都以“模仿记忆”为主.为了改革传统考试的弊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习情感,培养创新精神,除了期中、期末考试外,增加了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结、论文等来考察他们的成绩.作业的类型多样化,例如常规作业,开放性、探索性数学问题,课题研究作业,专题研究报告等.作业结果的呈现形式也应是多样的,例如习题解答,数学学习体会,数学小论文,研究或调查报告等.试卷所选用的题目也不局限于原来的“老面孔”,而要赋予新的背景,开放性的题目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索的空间和自主创新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还要涉及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学科综合.在检测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查阅资料的习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去探求新知的欲望,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学完定积分的概念后,要求学生体会其中的哲学思想,如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4结束语
【关键词】语文实践教学;教学模式;职业教育
王洪才《论教育学的三重视界》,指出实践的视界是教育学的第三重视界,是“教育学的归宿”。实践教学这一独特的教学形态,以突出学生主体参与,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实践能力为特征。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主要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的总称,不仅包括专业课程,也包括文化基础课。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堪称百科教学的基石,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的探索意义重大。
一、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的几种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并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随着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探索的深入,一些卓有成效的模式也应运而生。
1.模式一:案例探究研讨式
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探究研讨式,即借鉴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切入点,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与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一模式中的案例,既可以来源课文,也可以根据生活的热点选定。如《胡同文化》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北京胡同文化与地域的关系”这一问题后,可先让学生寻找阅读校图书馆及网络中“胡同文化”的相关研究文献,阅读后分析思考形成小论文,先在小组范围研讨修改,然后在全班交流分享。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理论的探究研讨,的主要环节有:设计研讨案例——搜集相关资料——形成初步结论—组织课堂讨论——形成创新观点。
2.模式二:参观考察交流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日新月异的今天,职业学校的语文实践教学也必须走出课堂,甚而走出校门。参观考察交流模式主要在课外进行。教师在明确实践教学的主题范围后,组织学生个人或分组进行实地的参观考察,最终形成成果。基本流程为:确定参观考察选题—制订参观考察计划——开展参观考察活动——归纳总结形成成果——组织成果交流汇报。
如组织学生聆听学校周末大讲堂讲座《走近孔子》,通过聆听讲座、撰写感悟、交流分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模式三:仿真项目训练式
借鉴职业学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尝试经验,语文实践教学也可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和教学素材,在课内营造仿真的场景,进而调动学生的感官,将学生引入真实的环境当中进行,即采用仿真项目训练模式。
这一模式一般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或在专门的实训室展开。如口语交际的教学,即可在教室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应情境进行训练。而应用文写作中也可采用这一方式。如一位老师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讲授“调查报告”时,就结合实际设置了一个情境: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学校打算购买100台电脑用于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每台电脑单价控制在4000元以内。要求学生对当前的计算机市场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提出购买建议,两周后提交报告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调查成果。
4.模式四:综合表达评议式
加德纳在专著《智力的结构》中提出,每个人智力至少有语言智能、空间职能、音乐职能、身体运动智能等七项智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多元化职能的发展。语文实践教学中的综合表达评议模式为学生多项智能的展示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综合表达评议式,指教师根据语文实践教学的目标,开展调查研究、采访、朗诵、表演、主持等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在活动基础上由教师或学生组织,在课内进行共同分享和评议。经由真实的语言环境和真实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获得丰富多元的感受并提升语言应用的能力。
如戏剧单元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课本剧的编演。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内或课外选定剧本,并进行修改,确定角色分工,进行练习,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交流并由学生评委打分。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增强了对戏剧知识的了解,也锻炼了想象、创造、口语表达和表演等能力。
这种这一模式的主要环节有:确定活动内容与形式——调查搜集研究资料——明确分工练习准备——开展综合表达活动——进行活动效果的评议。
5.模式五:专题竞赛提高式
竞争是个体或群体为充分实现自身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处于竞赛之中对胜利的渴望是最强烈的,所做的投入是全身心的。以竞赛方式进行语文实践教学,既可以有效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能使人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得到强化。
运用这一模式,确立竞赛主题时要注意由点到面,有一定代表性,同时选题要使学生乐于参与。如讲到古代诗歌单元时,在学生学习背诵《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的基础上,可适时在班级、年级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形式可相对灵活,个人单独参加或小组协作参赛都可,在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通过比赛,以赛促学,展示学习的成绩,巩固诗歌朗诵技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这一模式的主要环节有:确定竞赛主题——制定竞赛方案——选手训练准备——教师指导点拨——组织开展竞赛——总结汇报经验。
二、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的注意点
著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如果使学生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职业学校的语文实践教学中,作为参与者、合作者的教师应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层次性、有效性等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类语文实践,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诱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力求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在一定情境中对知识的建构过程。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要重视与学生“先前经验”的联系,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课文《芙蕖》引导学生以文章为案例研讨时,可以播放荷花各个时期各种情态的图片,通过一幅幅生动靓丽的荷之影,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相关的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我们也可以通过巧妙设问等方式创建良好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采用新型的评价方式
职业学校的语文实践教学在评价方式上呈现出主体多样化、方式多维度、结果多鼓励等特点。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和评价的情境有关,可以是任课教师、同学,也可以是班主任老师、相关教学参与人员,并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评价内容则应联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一起纳入评价视野,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采用包括口试、笔试、观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结果旨在激发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融入专业的知识元素
“专业课要以文化课为基础,文化课又要在专业课中得到深化。”语文实践教学不能忽略语文学科与专业的联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从这个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挖掘并整合语文教材中与职业素养有关的内容。语文实践教学的成果也可鼓励学生采用专业技术手段表现。如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文字处理与Powerpoint技术进行主题演讲等等。
4.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
对于以技能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去磨合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语文实践教学同样如此。首先必须保证语文实践教学的课时,只有这样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才能获得实际保障,才可能取得质变效果。在保证课时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校内外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健.高职实践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出路研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
[2]张巍.关于高职五年制语文课实践教学的新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9).
[3](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沈致隆译,1999,10.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3.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3.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4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情况和本科教学体系建设以及大学的文化内涵、积淀等相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而言不具优势,甚至在传统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处于“尴尬”的处境,这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也是最基本的共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理位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很多都是由原来高专升格,所以地处非省会城市的居多,从地理上看劣势更加明显。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困难肯定比传统高校要多。虽然,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而且有些高校还形成了“本土化”的实践经验与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回避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深受“升本”前院校的影响,抹不去“师专”或“高专”的痕迹,非常注重学生专业学习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有些高校可能有提及,但不深入,也没能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有些高校只有“标语式”的内容,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流于形式。首先,应该是部分高校领导的观念没有转过来,他们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高校的有关部门、二级学院在具体操作层面,主要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层面,没有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再次,就是学生本人,还是以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及内容创新不够
虽然,随着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顺应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求,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有些高校还取得了“本土化”的经验和富有个性的模式。但从总体看,其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还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授课,这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形式效果较差,不受学生欢迎,而且也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偏向宣讲政府各类政策、讲述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或个人案例分享等,缺乏体验式的学习环节设计。综合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不够———最典型的就是从案例的角度看,现在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围绕成功人士或大集团、大公司的运行情况来介绍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创业起点比较低、形式比较散,和所讲述的案例之间相距较大,不切合实际,也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三)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不够
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这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高专或高职升格而来,其总体的师资就是非常薄弱的,距离本科教学要求还比较远,长期处于“爬坡”阶段。为了应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各种检查和考核,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力引进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但是,人才引进主要还是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极少会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是由原来的高专教师转型而来,他们相对来说职称、学历偏低,虽然近年引进的高学历优秀辅导员充实到该队伍中去了,但尚缺乏教学经验,总体来说,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突出;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师本身属于传统的以教学为主营业务的师资群体,自身没有创业经历,在实例讲授和实践操作中无法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创业故事分享,这不但会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势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知识或某一方面能力的提升,而是需要系统设计、系统推进的综合素质提升,例如该教育涉及了创新精神培养和工商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审批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必须要处理好几种关系,这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和高校专业教育中去的首要条件。
(一)知识普及教育与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而言,关键还是实际操作能力———即“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只有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划定它们的比例,合理掌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本科教学体系尚不成熟,仍然在探索中,特别是原来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环节设计上,始终走不出“师范教育”的影子,非常注重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采取单一的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先考虑起来,侧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强调实践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增大,而新增加的一门专业课程。当前,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尝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之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创业热情,传授创新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从低年级学生入手,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与培育重点学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去尝试创业,而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树立创新意识和学习创新技巧,极少部分学生真正在大学期间尝试创业或是毕业之后自主创业的。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重点学生提升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其次,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和实践经验都不够完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实践训练的平台还没有搭建好。所以,我们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大众化、重点化和特色化结合起来,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要对具备创业热情和基础的学生开展实际的创业指导和培训。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
(一)建设专业、稳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缺陷,在队伍建设上应当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实践背景、工商管理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为主,吸引部分有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经验的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学校该项教育的核心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和研究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同时,鼓励教师前往其他高校学习成功经验,再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此同时,要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投资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示范、激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内还可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所和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活动训练和项目孵化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及就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
(二)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总体课程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内容,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必修课,启动校级重点教材开发项目;开设SIYB、KAB等课程,在通识课程中逐步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鼓励开设若干门如管理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创业教育选修课,针对特殊专业(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应该将创新创业课程增设为必修课程。
(三)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
在学生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后,由学生自主申报,从中选拔出创业热情高、创业资源丰富、创业基础较好的少部分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实验班。这部分学生仍然归属于原二级学院,再通过一个学期左右的课余时间接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如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商业计划书”等创新创业类课程,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最终确定以创业为方向的学生,以创新创业实践代替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经过试点,取得成功后,可以逐步开设单独的创新创业实验班,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开展一系列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活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要注重课程的基础性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实践的经验积累。课程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总学分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条件成熟后逐步增多学分,修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管理规定,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整体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体系,推行学分替代制度,试行将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和课程修读制度。
(五)拓展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小学教育学作为师范生就职前一门重要的学科,应该为培养优秀的师资打好基础教育,提高师范生的教师技能。但是,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小学教育学的教学状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培养的质量。造成这种情况的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小学教育学的教材更新换代速度慢,已经与现代的小学教育脱节。教材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缺乏新意与实际操作训练。小学教育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教会学生理解教育,学会教育。但是理论知识过于繁多,就会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非常的枯燥无聊,就只是与小学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堆积,并不能真正学到如何去教学。其次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小学教育学中的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理解体会理论知识。师范生基本上都是大四才会有实习的机会,理论知识如果不经常使用就会遗忘,也就失去理论知识的价值了。另外是因为高校的教授小学教育学的教师们,大多都是很少真正接触过小学教学,无法向学生例举生动形象现实的例子。而且大多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上课的生动性与多样性。还有是因为学生们对小学教育学的不重视。自认为小学教育学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认为只要到讲台上讲几次课,自然而然也就清楚该如何教学了。简单来说,小学教育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种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是教材陈旧,不能与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其次是实践过少,无法达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是教授小学教育学的教师们,没有一线教学的经历,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还有就是因为学生们对小学教育学的不重视。
二、采取积极的措施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分析了解问题是最关键的,面对问题采取措施是最重要的。虽然,小学教育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应该紧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性对措施。首先关于教材的守旧,过多的理论知识的问题。虽然教材的编订是由专门的人士进行,但是也是需要集结大家的力量。在学习教学中有新的发现新的观点,都可以与编教材人员联系谈谈自己的想法。凝聚每一滴水,便可以形成大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在一起进行讨论,取其精华,才能编纂出优秀的教材。其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问题,教师与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可以提供合适的实习机会,可以举办相关的赛客等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再者教师缺乏一线实践的经验,忽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的问题。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不仅仅将课本上的知识教授于学生,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反省自我,改进教学。小学教育学的教师们虽然很少有机会亲身接触一线的教学,但是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了解一线小学的教学情况。现在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都组成团队,研究小学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这个学科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当播放优秀小学教师的授课视频,适时向学生报道现在的小学教学情况。教师们应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可以让学生讲解某个章节;可以与学生讨论某个教育方法的利与弊;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学教育的调查研究。至于最后一个原因: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不重视。学生们首先应该重新认识小学教育学,正确对待这个学科。小学教育学是师范生必须通过的一门考核课程,对于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作为师范生眼光不应该仅仅盯住课堂,课堂教师所能传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是应该利用高科技产品,多方位全面的了解小学教育的现状,学会思考小学教育现在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既然已经是成年人了,就不应该幼稚到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听某个课程。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不能过分以自己的标准评判教师,学会适当宽容教师,有些教师年龄很大,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发展,不能够与时俱进,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所以,学生们应该认真学习小学教育学。
三、总结
论文关键词:大学文化;现代教师教育理念;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大规模的高校与教师教育改革促成了小学教师的培养正式被列为普通高校的任务,而在全国目前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300多所高校中,有一个较为共性的现象是,具有该专业的学校大都并入了当地的教育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等还是直接由教师培训院校改制而成。这种拥有职后培训经验的高校如何通过大学的学科建设把职后教师培训经验加以整合提升,以先进的教师培训理念反哺培养,克服传统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不足,走出一条新路来,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对探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推进当前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都大有裨益。
大学文化主要是一种学科文化,通过学科建设牵引专业建设、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是大学发展的核心与特有工作方式,已形成较为规范要求,这是一些新改制大学最薄弱的问题。现代教师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目标专业化,培养机构开放化,职前职后一体化。它要求教师职前培养不要满足于“一次性培养管一生”思维,而要关注教师的当下职业需要与终生发展,这些理念与要求在过去的职后培训院校已显现得较为充分,但又不很系统。
我们认为,以大学文化与现代教师教育理念引领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就必须树立新的培养目标观、组建新的培养运行机制、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强化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一、在培养目标上。既要关注基本素质的养成。也要注意职业素质、专业意识的打造、职业角色的转变,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合格专业素养的新型研究型小学教师
自1897年师范学校模式引入我国后,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便逐步走上了一条经验丰富、成绩巨大的轨道。但现在对照现代教师教育理念与现实需求来看,问题还是不少的。以前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是以“素质理论”为指导,主要关注基本素质的养成,具体就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大面积出现基本素质好,但专业意识弱,动手能力差,职业角色进入慢,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太长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们所概括的“职业素质”问题,所谓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职业素质的要素除了包括职业岗位直接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外,还应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较好的专业意识和创新潜能等。良好的职业素质可以加快他们职业角色的转变,有利于他们缩短入职过程。如果这种素质得不到培养,有些人即使后来成为成熟的教师,其表层素质也停留在“广播员”、“表演者”等水平(或与他们区别不开来),专业化特征不明显。
小学教育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针对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新的小学教师培养,既不是训练教书匠,也不是“理论家”,而是要培养以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合格专业素养的新型研究型小学教师,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既要继续关注基本素质的养成,还要注意职业素质的打造。如果培养目标偏离这一目标,这就将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因为现在教师人职除“笔试”外,都有“面试”这一关,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也纳人到了检测内容,面试这一关实际上主要是“职业素质”的竞争。
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05级毕业生在武汉市的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有19人过了笔试关,但面试只过了9人,仅50%。可见,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将来的适应与发展问题,首先是就业问题,因此,这一定要纳入我们的培养目标。
二、在培养方式上,要组建开放性的培养运行机制,统筹考虑校内与校外的教育资源
独立的、一次性职前培养方式基本是闭门办学,独善其身,即使有的师范院校有~些附属学校,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由于见习实习渠道不畅,结果是纸上谈兵越来越多,信息来源越来越窄,培养机构与中小学的距离越来越远,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为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打造,新的小学教师培养一定要面向实践,面向校外,与中小学和有关业务部门建立起联系渠道与交流机制,全面了解基础教育日常工作信息;全面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这在原教师培训院校已是惯例,现在应依据这种惯例,继续主动开门办学,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以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
当前国外较成熟的办法是与中小学合作建立足够数量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学生配备实践指导教师,并形成“见习一单科实习一毕业实习”这一全程实践序列,从而实现培养——上岗的零距离过渡。我们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合作机制还不完善;大学专任教师也不适应下校指导;见习学校也还不习惯接受见习学生;校内技能类课程、校外课程的师资配备难到位,学生缺少演练机会。这几方面都得靠组建开放性的培养运行机制来解决。为了使这一机制巩固下去,最好是统筹考虑校内与校外的教育资源、互利互惠,即培养院校开发面向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课程,参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见习学校教师参与师范生的培养,相互聘请优秀教师进校开讲座,真正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
三、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培养课程基本上是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类课程+教育实习,这对以单科教学为主的中学教师的培养也许是适应的,由于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小学教师须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小学教师的学科课程涉及语、数、艺多学科,这样各地的培养课程计划基本上是教育学、中文、数学、艺术等专业课程的拼凑,课程呈现散、多、杂的局面,核心课程不明,实践类课程、技能类课程数量不足,开发机制、管理机制不健全。
新课程体系要针对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来设计,要坚持必修课少而精,选修课宽而实,面向实践的课程设置原则,实现通识课程与学科课程平衡,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平衡,理论课程与技能训练课程平衡,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平衡,职前课程与职后课程平衡,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平衡的格局。目前一是要针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减少设置数目。二是要依托校内“教师素质训练”机构,加强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开发,形成序列与层次。目前的技能类课程少,训练项目划分不够具体,训练内容安排缺乏整体考虑,考核标准不易掌握。应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落实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实行规范管理。三是各课程内容设计要有指向性、科学性,不能是有关学科内容的简单拼凑。要精心打造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形成若干成熟的核心课程。
四、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着力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与研究性学习习惯
新型研究型小学教师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其研究性与反思性,培养这种素质正是大学文化的特长,这是过去“中师”层次的学校所不能比拟的。现在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
一是改进教学方法,着眼于学习能力培养。现在的培养对象都是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学科基础知识已较全面与系统,因此在课堂上提倡读、讲、写结合,学习与研讨结合,教材学习与教育名著阅读结合。教师可有计划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让学生尝试从事科学研究,养成终身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习惯。考试方法多样化,要将口试、论文、设计、操作、社会实践等纳入考核方式。
二是提倡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强调在活动展开过程中产生生成性目标和主题,并且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仅通过顾问、咨询、合作伙伴等方式进行有效引导,课程的实施大量采用教材和校园以外的资源,突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大学特有的语言、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四是经常开展学术讲座。为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自我更新的意识与能力。
五、围绕“初等教育学”开展学科建设,使初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