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6: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网络的兴盛,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更加丰富,信息技术也更加发达。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更是深入到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也引起了广大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重视。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网络社交、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购物等活动。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大部分的大学生也是正确合理的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然而也存在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秘性,形成了不良的网络行为,如网络侵权、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既要肯定主流,鼓励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选择,又要纠正大学生不良的网络行为,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
自2008年开始,“90后”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在校大学生主体,“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虽然研究内容相当丰富,论题十分宽泛,但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简单,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研究视角归纳为以下五类:
1.网络生活研究视角
国内外学界对网络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涉及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由于这些学科大都是在回应现代性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现代性进行理性反思的知识形态,其理论视角、研究主题、问题意识和概念架构虽有所不同,但也有交叉重叠。在研究的内容概念比较混淆,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定义。
2.“90后”大学生特点视角
对“90后”大学生特点的研究一是以教育部滚动调查为代表的思想政治取向,教育部从1992年开始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及表现;二是社会统计学取向,部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学者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来分析大学生具体方面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三是以共青团、高校事务管理者研究为代表的大学生成长成才取向,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以及事务管理经验的总结,在把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状况及学习生活中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四是新闻传播学取向,通过内容分析、框架分析等方法探讨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及其构建过程。但不论哪方面的统计都较为笼统,特别是定量分析多,定性分析少。
3.“90后”大学生网络特点视角
对“90后”大学生网络特点研究一是对“90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人生态度、道德素质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总体的概述和研究;二是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某一具体方面、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者“90后”大学生中某一特殊群体的特点进行专题研究;三是从整体角度或者具体方面对“80后”和“90后”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 四是从网络生活人际关系、网络购物、网络行为、网络学习、网络阅读动机、网络道德教育等某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且样本数量一般不够大,特别是不同地区还是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目前还没有对存在的差异性进行问题剖析,形成论述多为泛泛而谈。
4.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因素视角
有不少研究是在“9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剖析其影响因素的。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体自身展开论述,也有在关注网络兴起对这一代人的影响,但是大多都是比较宏观空洞的话语,缺乏实际可操作的措施,即使对提出的一些现象问题分析后提出的改进办法,也缺乏实践检验性。
5. “90后”大学生相关研究的述评视角
1.大学生群体成为使用互联网的重要群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学生群体在网民中依旧占较高的比例,为251%。在数量众多的学生网民中,大学生网民因为其自身特质,成为网络参与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是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希望。与此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思想活跃,接受力强,风险意识与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繁杂的网络信息容易迷失自我。
2.大学生正面对不同程度的网络危机。根据笔者2016年开展的针对河北省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危机问卷调查显示,河北省大学生基本上都处于网络信息危机状态。从整体来看,危机程度为中度。其中,情感危机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担心信息泄露,情绪易受到网络影响等;行为危机其次,主要表现在网络依赖方面;第三是认知危机方面,主要表现在认知障碍、认知麻痹以及信息崇拜等层面。由此可见,大学生当前的网络信息危机现状并不乐观,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干预机制,其中,学校建立多学科融合、符合互联网发展现状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非常重要。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探索
1.将传播学课程引入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建立网络信息素养课程体系。1994年,美国学者麦克库劳(C.R.McClure)提出网络信息素养应该是基本文化素质、计算机素质、媒体素质和网络素质四种素质的有机统一。而当前国际社会也将媒体素养研究与网络信息素养研究相结合。由此可见,多学科融合的网络信息素养必须包含三个科目:图书管理学、计算机学及传播学。图书管理和计算机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强化其信息获取及甄别能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过滤无效信息及垃圾信息;传播学,尤其是新媒体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基本媒介知识,了解信息传播规律,尤其是网络环境下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使其了解当前网络舆论格局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使大学生能够耳聪目明,在积极参与网络生活的同时,避免受到网络信息危机带来的伤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的开展需要分层次有序进行,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设定不同的课程体系。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首先进行信息检索的培养,之后进行传播学及新媒体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应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将网络信息素养课程与其专业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目的地进行授课。不同层次、循序渐进的授课体系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网络信息应用能力和网络信息意识,强化网络信息道德。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授课内容。网络信息素养课程的授课必须改变传统的授课方法,采用更加符合课程特点的授课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网络信息素养”授课经验,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应包含以下要素:多媒体课程表?F形式、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及密切的课余互动。多媒体课程表现形式要求教师充分运用PPT、视频以及各种软件,为学生讲解基本知识,演示实际操作,探讨网络现象,总结网络规律。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利用在线课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多种形式授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选择案例操作,分享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密切的课余互动是了解授课成果的最佳方法。教师可以以此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网络生活,在网络实践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其参与网络生活的真实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实践;网络信用评价机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0年4月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网民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商务类应用方面,大学生群体都有较之其他群体更活跃的表现。高校已经成为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失去了约束力,传统道德教育功能被部分弱化,网络应用日益丰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的频发趋势,从计算机技术伦理层面到网络生活道德层面,不断引起社会关注,成为校园网络文化蓬勃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因此把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地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整体管理体系中,建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模式,成为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保证。
各高校经过多年努力,在网络道德教育必要性的认知上基本取得共识,但是相对于网络应用的发展,网络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始终相对滞后,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失范行为从最初的对黑客行为的模糊评价、网络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为主,发展到浏览涉黄网页、人肉搜索(挖掘、公开他人隐私)、网络盗窃、网络沉迷、网络暴力等不当行为,并集中在网络不文明用语和抄袭论文方面。当前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应该着眼于提高时效性与实效性,这需要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掌握网络技术,成为网络社会的成员,用发展的眼光,对网络带来的道德现象保持敏锐度,不断更新对已有问题的认识,调整在网络道德教育实践中的方式方法。
二、构建连续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践体系的思考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规范认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规范网络行为为目的。“网络道德教育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在具体实践中,网络道德教育应该不问断地贯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重要阶段,构筑连续的以教育引导为主、技术保障为辅的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通过有步骤的规范意识教育奠定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导向的基础
1.入学阶段:认知。大学生对制度和规范的认知是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制度基础。入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认知校园规范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从道德规范、技术规范上进行普及教育,正面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另一方面,实行实名注册制,方便从技术上实行有效监管,打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以我校为例,新生入学后,需要学习相关网络使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通过实名认证,激活根据录取名册预设的校园网络账户。
2.相关课程:正面强化。网络道德的教育并不能忽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育。在相关课程中强化网络道德规范的专题教育,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方面的伦理教育,加强言行自律的伦理教育,是督促学生从认知到他律到自律的有效途径。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设网络道德教育专题中,进一步介绍网络使用规范及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加强对相关法律规定的学习,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正面虚拟环境中的道德问题。然而考虑课堂教学很难拥有即时网络使用环境,教师的网络操作水平和对网络生活的理解并不相同,当教师不能以一个成熟网络成员的身份出现时,说教性将高于引导性,对于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可以结合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补充。
(2)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高校广泛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多数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真正开始使用并掌握网络操作及理论知识。但是受学时限制以及授课教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认识程度的影响,虽然当前该课程的主流教材均有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伦理安全专题,却往往不被当纳入正式的教学进度安排。而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整体管理的调度安排,加强对该课程中的专题教学,能够在学生学习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认同网络使用及道德规范,对促进规范意识的内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实践中,涉及到网络使用的课程中都可以开展有效的网络规范意识、网络知识产权意识教育,高校教师应当对网络道德规范意识的传递和言行自律起到示范作用。
(二)培养网络信息道德素养促进道德规范的内化
1.优化网络文化环境。笔者认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一方面是提供健康有益的网络教学及应用资源,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应用素养,也就是健康使用网络的能力。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方式优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化,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
(1)提供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应当是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用优质的信息内容充实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以正面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优化网络生活形式。优秀课程的在线学习、课程在线答疑、教学资源的下载、电子阅览室等服务,即丰富大学生课外学习的方式,满足大学生学习的要求,也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自律精神的养成。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站建设。网络无疑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思想和信息被网民接受并进一步传递和,那他就成为了业余或兼职的教育者,这正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近年来,多数高校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从宏观上保证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应当用更加生动丰富的教育形式弘扬主旋律。可以利用网页制作技术提高互动性,由专业的德育教师主持,进行具体问题的指导,可以通过网上心理疏导丰富大学生网络德育的途径;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对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主动思考,以期得到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甚至可以采用网络鼓励机制比如实名积分制,鼓励大学生主动浏览和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大学生在网络的海量信息中关注网络道德教育网站,通过自主参与,增强自律意识,并主动进行传递,以实现教育目的。
另外,在前文提到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是,大学生网民中手机网民占比最高,达85.7%。相对于校园网宽带接入互联网,手机上网更具有隐秘性,学校在管理上更加不易监管,各高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供大学生手机用户访问的WAP德育网站,及时抓住另一个新生渠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宣传。
2.善用大学生网络评论渠道。善用诸如高校贴吧、校园BBS这样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网络评论渠道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既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校管理建设上正面作用,也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想法和网络生活的动态,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应对突发性群体网络行为的时候不至于显得被动。但是较之其他网络应用方面,大学生容易在网络评论中发生言语失范行为,甚至采用比较激进的态度和方式或者言语以期引起注意。这就应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体系,让大学生清楚地知道,网络是“可以合法、自由、文明地发言”的途径。
一是更加重视建立训练有素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对热点的网络事件宣传进行主动引导,减少或者避免不当的言辞和由此相关的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具体实践中,高调说教,并不利于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实现,要求拥有一定人数的既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网络传播机制规律的网络评论员,而这也是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二是通过对客户端提交服务器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屏蔽掉评论内容中敏感、不文明的字眼,或者健全对非法不良信息直接进行屏蔽和删除的技术制度。这是必须做的又要把握好度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净化网络空间,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
3.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是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浏览涉黄网页、网络言行失范、网络交友不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缺失。人文素养不仅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素养,也包括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通过各种活动和课程,锻炼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艺术鉴赏力,能够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中对各类信息的辨识能力,从而在网上信息浏览、传播、评价的过程中,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三)利用网络监管体系建立网络信用评价实现外部的约束
在校期间连续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通过主动引导全面调动大学生网络自律精神的过程。而在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中,还应建立网络信用评价机制。由网络技术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合作,必要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校园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记人大学生信用档案,以实现对网络社会虚拟行为的现实评价约束。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网络行为; 网络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86-02
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上形形的网址相互交织,它在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查寻信息的最快途径,其影响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在具有开放性、实效性、交互性、虚拟性特点的网络社会里,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获取知识、阅读新闻、广交天下朋友,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玩游戏、看电影等而受到现代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青睐与热捧。大学生既是最容易接受网络的群体,也是最容易受到网络不健康现象侵害的群体。他们极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出现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是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一、当代大学生上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到2009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3.84亿,其中学生网民占28.8%,大学生上网率超过85%。大学生网民在看新闻、查阅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常规上网任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QQ聊天是大学生网民最主要的网聊工具之一,由于能够随时传递消息,从而也最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使用聊天室、BBS和其他网聊工具的也占一定数量。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
从网上调查的数据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大部分学生上网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对自己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有益的信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网络这一特殊媒介,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少数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甚至偏离正确方向而走向损害他人利益、危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道路。比如:个别大学生通过网络表现出的心理宣泄,迷恋网络成瘾、网络行为不良,网络价值观念比较模糊等,而使得自身的言行缺乏约束。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大学生上网呈“迷恋”倾向。大学生之所以迷恋网络,既有网络自身的因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活动被带到一个没有可见“警察”的社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在这一空间里自由流动,网络行为的匿名性,上网者可以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现实社会中方方面面的束缚。迷恋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聊天成瘾,浏览不良信息成瘾,看网络电影成瘾,借助网络影视播放器,可以方便、经济、不受时空限制地选择自己想看的影片。
2. “网虫”现象呈普遍趋势。互联网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于网络空间这一虚拟世界的特征,使人们的网络行为具有了虚拟实在的特征。网络对网民心理的主要影响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孤僻、冷漠、缺乏人情味等不良性格特征的形成,以及对网络这一虚拟世界的依赖性、对现实世界的厌恶感等“网虫”(即只喜欢网络虚拟世界生活,而不喜欢现实的生活)。这种情况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将产生重大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
3. 网络道德观念呈下滑趋势。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原则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全方位变革时期,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日益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呈多维化趋势,网络上各种思潮泛滥,使得不同政治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加上学校重道德理论灌输,轻道德实践,轻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辨析力、选择力和创造力,使大学生难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道德价值定位。
4. 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象严重。网络失范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非理,行为程度和性质从网络失德到网络违法直至犯罪。如滥用信息技术制造传播信息垃圾和计算机病毒;编造虚假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或制造社会混乱;利用网络进行欺诈、诈骗;浏览、下载、传播黄、赌、邪信息;窃取他人商业秘密或公开兜售、抄袭他人论文等智力成果,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非法侵入、攻击或破坏他人信息系统等。这些现象在大学生网民中的普遍程度令人吃惊。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生对上述行为缺乏最基本的是非认知和价值判断。所以,大学生网民既可能是网络健康文化的主要创造力量,也可能是网络不良文化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大学生群体网络生活方式的质量高低、文明与否,不仅影响到我国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未来。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值得警惕的负面效应。所以,面对当前学生的网上道德失范现象,要在大学生中间倡导并建设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高校务必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工作,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1. 网络道德教育与现实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实施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在网络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如果无视网络道德建设,各种各样不道德、不文明的网络行为就会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网络的科学先进性就会被道德失范的网络行为扼杀。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突破时空的限制,摆脱现实世界的约束,与他人任意交流自己的情感,虚拟和现实的矛盾,带来了人格冲突的加剧。因此,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
2. 网络道德行为是现实生活道德行为的体现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方式。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环境特殊,方式特殊等特点。网络社会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接触越来越少,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的人以“匿名性”的“网络人”面目出现,通过网络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无限扩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各种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网络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传统的道德规范在评价网络行为时遇到了困难,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因此,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是规范网络行为的迫切要求。
3. 网络道德教育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网络的出现使得全球化的资源共享变为现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进行国际贸易活动、远程教育活动。现在的大学生是网络中的主力军,但是,失范的网络道德行为却可以断送网络的科学先进性。网络黑客的频频出现,造成了世界范围网络世界的大混乱。网络道德的失范,造成了人们思想精神和日常生活的大动荡,因此,要把网络的科学先进性充分发挥,使之为人类社会造福,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这也是保证网络科学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三、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应紧紧围绕学校培养人才这个根本和中心工作,打造教育教学的网络平台,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网上专项服务,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迫在眉睫。
1. 树立网络安全“依法管理”意识。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可以在“两课”教学里增加网络道德教育,把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必要时网络管理人员可化名参加学生的网上活动,参加讨论,保证其向深入健康的方向发展。
2. 高校切实出善的网络监管制度。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舆论和良知,而在网上道德调控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由于网络社会的交际主体没有了谈话对象所带来的自然限制,违反道德的人又可以随意掩藏自己的身份,逃避公众舆论的监督和制裁。因此,道德对上网者行为的约束只能通过良知。这一方面说明了道德建设任重道远,道德教育必须做实做深,另一方面也说明网络社会比现实社会更需要依法治理。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络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和监督缺位、管理不到位以及惩处不力有关。因此,我们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网络管理规定和具体使用制度。
3. 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让大学生自觉树立起网络道德责任意识,提高网络道德自律。高校应该积极开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把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融入网络道德教育之中,增强广大学生的网络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学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加强正面引导和信息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信息,确保网络安全。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结合国情、校情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互联网管理,使互联网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彬,陈冬林,陈钦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考试周刊,2010(15).
[2]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05.
[3]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赵俊萍.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报,2007(3).
师范院校大学生是未来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具有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整个民族下一代的培养,因此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也尤为重要。从我们的调查可知,在网络生活方式下许多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难以甄别,因此我们要增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阵地,开设红色网站,培养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分析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特别是在世界和社会的敏感事件时期,高校应利用现代网络方式,通过学生QQ群、网络论坛、微博、飞信、电子邮件等途径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状况,适时提醒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的学生除了应具备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管理组织能力。从以上的调查可知,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娱乐,并有5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感到空虚和孤独。试想一个整天自闭于虚幻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怎么能从事好基础教育工作。因此,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开展与师范专业相结合的文化体育活动,是将学生从虚拟的网络生活中吸引到现实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途径。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以将增强师范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相结合,例如社区义务支教活动、学生展演活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在现实世界的角色感和存在感,学生还在这些活动中提高了师范技能,为师范生实习和就业做好了前期准备,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另外,在开展各种师范特色的活动中,也应利用好网络这一有效手段,比如在线直播、网上讨论、微博互动等,不仅使学生接受到网络生活中的正面、真实的信息,也将创新教育理念和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从而摆脱因孤独空虚而导致的沉溺网络的现象。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咨询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也日益严峻,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日益重要。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院校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及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的知识,也是其必备条件之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和大学生现代网络方式、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相结合,搭建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微博、心理健康网络论坛等各种载体,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师范院校大学生熟知并能初步掌握的一门知识。另外,利用网络方式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摆脱了传统面对面咨询的某些弊端,学生的隐私可以更加受到保护,也可以避免某些尴尬的问题和场景。有了心理健康的网络咨询平台,学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线咨询,在网络交流中疏导自己的情绪,使学生能方便地掌握好自己的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当然,这不仅需要高校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更要有一批既懂得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又懂得网络技术的人才。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生活方式相结合,才能增强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亲切感和便利性,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纪律管理
[论文摘要〕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正以其锐不可档之势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及的变化。其中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地方,网络在给辛苹学子带来丰富信息、交互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道德问题。文章就网络道德问题,论述了网络道德的内洒,并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失范现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加强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措施。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其异常迅猛的速度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2年6月的调查数据表示,大学生上网率为84%,并且数据也是在逐年上升。
网络的出现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增长了人的知识和智能,发挥了人的创造性,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但是它在给人们提供丰富信息、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负面的影响。比如,网络在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大量良芬不齐的冗余信息在干扰着人们对信息的正常吸收,在扩大人际交往的同时,网络虚拟世界特有的人际交往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使人们对现实社会产生隔阂。既然如此,那么作为网络冲浪主力军的大学生,他们上网行为是否健康,也必然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产生种种的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网民,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概述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是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当然,这种规范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发展的。任何一种道德规范,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引发了社会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形成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网络“虚拟社会”。在“虚拟社会”里,人们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责任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即网络道德便应运而生。所谓的网络道德就是一种依靠网际公民的舆论和其内心信念来规范、调整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网络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现实社会及网络社会对网络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网络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在网络使用与网络生活中产生和形成的,是健康的网络道德关系及其本质的集中概括。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开创了以计算机高新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信息网络道路,中国自从进入互联网以来,上网的人数每半年都以超过50%的比率在增长。然而,正如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给人类带来深远的影响一样,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个“虚拟社会”,也带来了现有社会道德难以应付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道德的发展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更在于使科技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相一致。
新一代的大学生是网络世界中的重要公民,他们把“上网”作为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他们在吸取网络营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不健康、不道德的内容的影响。并且,在网络的世界中,少了道德规范的青年学生必然会出现种种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现状
(一)网络言行随愈放纵
网络本身具有的匿名性特点,使人们对网络言行失去了监督。平时,在网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招人辱骂的情况。在一些大学校园网的BBS帖子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的内容是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的,甚至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大学生还针对个别教师进行恶毒谩骂和人身攻击。
根据一份网络调查发现,有18. 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 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也有人对大学生为什么会使用不文明语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在使用不文明用语时,都有着类似的心态,认为“只要不爽,就可以用,他也不知道我是谁;是他先攻击我的,为什么要忍受……”等。由这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言行是放纵的。
(二)网络情感缺乏
根据《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上网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一个普遍现象。多数大学生都有着5个以上的陌生网友,有20%的大学生的陌生网友个数多于20个,并且65%以上为异性。QQ ( O1CQ)则是大学生网民最主要的网聊工具,使用者达74%,使用聊天室、BBS和其他网聊工具的分别为40%,40%和8%。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 %同时存在胡扯和对骂的现象23%对于网恋,77%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网恋不应提倡也不应反对,其中12%的调查对象有过网恋经历。
对于这个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在上网时情感是比较缺乏的。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具有直接性、现实性。而网络社会则将主体的交往置于“虚拟共同体”中,是一种建立在“人一机一符号一符号一机一人”的交往,存在着机器的阻隔,它改变了人际交往的物理空间环境。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现实的直接交往机会大为减少,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疏远,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的道德心理障碍,产生道德情感冷漠的现象。
《三)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在对大学生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 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 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 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 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 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 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对于网络都没有诚信。他们在网络空间中渐渐丧失了中国人应该具备的诚实、优良的品质。
(四)杜会资任意识淡薄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还显示,16%的大学生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感兴趣;29%的人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40%多的人表示有机会想试一下黑客行为;网络文明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一年多了,但仍有1/4左右的人对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认为此举可有可无。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是一种新生事物,还没有形成完备的道德法律规范,而且现实中对网上道德失范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即使有制裁,也因网民的匿名使之有逃离惩罚的可能。因而,网络道德有赖于上网者的道德自律。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渐成熟期,自律性及自制性较差,如果过分沉涸于网络社会,盲目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则有可能使个人主义抬头,淡化应有的道德责任意识。
(五)人格冲突严重
调查显示45. 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认为去上网就是为了放松自己,寻求新鲜、自由、刺激。希望可以在网络上表现自己不同的一面。
这份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还没能够协调好网上和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道德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实行的是双重的道德标准,扮演的是双重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一个文雅的“好学生”,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他们却是随意使用各种不文明语言,甚至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破译他人密码,传播各种病毒,各种虚假信息等,扮演的是一个于现实社会不同的角色。如果这种行为得以长期强化,那么将会对他们人格的健全产生很大的障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大学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还没有正确学会选择网络中杂乱的信息。他们的道德观念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育。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的地方,大学生独特的道德发展阶段,使大学生若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失去对非道德诱惑的自控能力,最终成为“网络”的俘虏。
(二)网络自身的特点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土壤”
网络自身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
首先,在互联网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其冲突十分激烈。目前我国在网上要获得信息的高效服务必须求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据库,这样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及黄色的、不健康的内容就得以大量输人。网络具有的共享性和匿名性,将大学生充斥在一个没人管制的多元世界,他们极易受到西方文化、黄色信息的熏陶,使大学生固有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遭到破坏,使其陷人泥潭而不能自拔,从而产生种种失范行为。
其次,由于在网络中人们的交往方式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大学阶段是人们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这使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缺乏感情,使其人际交往趋向于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甚至,当他们在网络交往中上当受骗时,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并且在网络的交往当中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失范行为。
再次,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促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网络言行放纵。
(三)网络立法的落后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提供了条件
在现实社会中,道德的维系主要是依靠传统的习惯、社会的舆论和个人内心的信念,同时有时是以国家法律作为最后的保障,体现了他律和自律的相互结合。网络社会贯彻着自由和信息共享的观念,互联网是没有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机构,没有中心,没有所有者,任何人、任何结构甚至任何国家都无法控制互联网。因此,网络社会中将更多地依靠网民的内心信念,仅靠自律自觉精神来维系网络道德,这远远是不够的,少了法律的制约,人的行为就会随意放纵。大学生网络道德少了他人的制约,他们的网络行为就有可能失范。
四、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对策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最为集中的场所,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高等学校首先应当确立起终身德育的教育理念,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加强大学生民主与法制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选择网络信息等方面去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修养。
(一)确立终身德育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替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为了适应终生教育的发展,高校德育也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我们知道,高校德育的主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这一德育目标的培养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相衔接,直至终身。所以,高校在德育上要确立终身德育的理念,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此外,我们还要拓展高校德育的内容。当今,高校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密切,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在德育课堂中除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将品德教育向社会延伸,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学会道德交往与实践,在责任承担中树立起真正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针对网络文化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保护民族文化。高校还要开设一系列关于文化素质的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文、史、哲、体、美等方面的修养。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教师应该大量引人人文知识;在教学方法上,要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校园里多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三)提商大学生的法制意识
网络的社会是不分对象的社会,只要是真实合理的,就会得到承认和接受。网络信息的多向传播不是单一地灌输,而是将真善美、假恶丑一同展示在学生面前,由他们自己去判断、甄别。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使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得到培养和锻炼。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决定了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冲突必将频繁发生。为了避免引起冲突,能够在网络空间中继续存活下去,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和大学生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的乐趣的同时,应当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
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以秒计时的,网络立法虽然很重要,但其滞后的特点却是不容质疑的事实,但是只要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一种网络道德意识,那么,人们就会自觉地去维持网络秩序、遵守网络法律。因而,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
(四)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
网络与传统教育载体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开放性和主体的选择性。面对网络带来的一些不良信息,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高校德育工作所要面临的一个难题。
首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尽快跟上,这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致力于网上道德建设,以教育、宣传、监督、规劝、舆论压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
其次,针对大学生沉迷电脑、网络的现象,教育的着眼点应当是教育他们学会选择。一是要让大学生懂得选择什么;二是要大学生知道如何选择。人在网络,有时常常是身不由己地受网络虚拟世界的规则、情感所支配,而不能做出清醒的判断。但人总要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谓“有利有害”都应当以社会实践为标准。所以,让大学生认识到与网络的虚拟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及当今大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建立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通过纪律,使大学生认识到,在网络面前必须自行作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满足社会的需要,经得住市场竞争的考验。
(五)重视校园BBS站的舆论引导
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站,上面往往粘贴着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甚至还出现有人身攻击或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加强对校园BBS的监管外,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正确引导。对此,笔者觉得应该需要坚持三条原则。第一,及时性原则。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BBS站上的焦点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能及时作出反馈,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第二,正面性原则。对BBS站上的提问,尽可能予以解决、回答,而不是回避。第三,柔和性原则。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一种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和大学生进行交流,既要作到理直气壮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恰如其分地让受教育者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校园BBS的功能,建立起一个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
(六)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大学生是民族的精英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是网络发展的实际需要。那么,高校就应该把大学生网民教育纳入到正规教育轨道上来,开设相关系列课程。目前,高校开设的网络课程都是一些有关网络技术的课程,这是不够的。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观,必须开设一些以网络资源利用为主题的诸如《网络交际》、《网络伦理与道德》、《网络行为校园规章》、《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之类的课程。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网络行为 对策
所谓信息网络也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将信息用软硬件进行连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信息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氛围,学校的管理人员需认真分析“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这一“有效”的工具。
1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
1.1 网络行为开放多元化
相对于大学生的其他日常行为,网络信息的发展给“90后”大学生更多的网络资源,像是课堂学习、社团活动、人际交往等等,但是网络行为强调的是环境的开放性、多元化。这种多变化的环境就让“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变得异常复杂。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所有资源都不受限制地被共享,所有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利用网络进行沟通,这就让“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出现全球化的特征。但是网络环境中的一些信息具有不真实性,容易导致“90后”大学生受到错误的引导。当面对一个新的媒体时,“90后”大学生必须利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鉴别精华和糟粕。不可否认的是,在“90后”大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不良的网络行为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①
1.2 网络行为虚拟交互化
“90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多发生在教室或是宿舍等比较封闭的真实环境中,所以面临的对象都是人或事,但处于网络行为中的“90后”大学生面对的情境都是虚拟的。这样的环境不会受到许多的约束力,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讲出心中的愿望,网络行为更加注重语言的双重沟通,情感之间的交流。通过心得的分享,网络技艺的切磋达到实际生活的情境交流,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虚拟的网络环境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现实的技术水平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为“90后”大学生创造更新的视听感受。且这些角色的定位往往更加鲜明,通过虚拟网络情境的体验,“90后”大学生获得真实世界的感受,并没有很多学生因此而沉溺于网络虚拟环境之中。②
1.3 网络行为娱乐化
现如今的校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仍是课堂学习这样的一个模式,作为课题学习的补充,研究性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没有很高的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网络是当今时代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娱乐方式,能够满足“90后”大学生对于娱乐生活的需求。一个良好氛围、资源丰富的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不仅需要实体学习,还要到网上查找学习资料,通过查询,让自己对于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大众网民群体与“90后”大学生使用网络资源不同的是,他们面临着社会生存的挑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网络学习或是娱乐。利用网络完成工作任务或是参加电子商务会议才是他们上网的主要内容。所以,“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程度,娱乐性相对较强。③
1.4 网络行为群体化
在“90后”大学生之间,往往存在浏览相同的互联网信息,或是发表一些个人言论等等,通过这种小组互(下转第65页)(上接第63页)动获得分享的乐趣和体验。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不会脱离网络这样的一个话题,这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遍的一种现象。通常不喜欢上网或不太关注网络流行话题的同学就会被“抛弃”,没有共同的语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他们也会被同化,不可避免地被“传染”。所以说这种网络行为是一种对外的群体压力。除此之外,网络流行的语言不一定都是健康的,需要对一些网络的推广进行示范和引导,这样才能在引起关注度的同时,不失去广大的受众群体。这样的一个网络行为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他们处于网络生活之中,会更易受到同伴之间的影响,使网络行为具有群体化的特点。
2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对策研究
2.1 要加强引导、教育、规范和健全大学生校园网络行为
采取一些措施提高“90后”大学生的自我约束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让“90后”大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一些网络行为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高校通过建设网站,加强对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的控制,对于校内共建网络要加强管理,不能任由处置。通过一些网络的手段,为“90后”大学生搭建一个新的网络平台,为他们寻找网络的真实用途,通过这样的一个制度的建设为“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更加全面、优质以及高效的服务。让大学生真正喜欢校园网络,并正确使用它,让网络成为自己最重要的工具。作为一个“90后”大学生广泛关注的重要媒体,互联网要为学生提供健康信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2.2 重视思想教育
建设一个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络专题,通过校园宣传,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90后”大学生关注和热议的焦点。高校只有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疏导,才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针对特定的网络行为,制定相对应的教育对策,只有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位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建立一支行之有效的网络管理队伍
面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采用一些高科技技术才能保证网络有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这需要吸引精通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加大建设网站的投入力度,对“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一些与互联网专业知识相关的方法与措施,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管理队伍,对于“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针对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
“90后”大学生拥有与众不同的生活观念、求知途径、工作态度以及娱乐休闲的方法,这些不同被赋予了很深的时代特征,所以也没有必要限制他们的网络行为,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对“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通过积极的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避免一些不良网络行为对他们的误解和分歧,引领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让网络健康地填充到“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娱乐之中。
① 黄巧玲.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79.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辅导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凭借其独特性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多种娱乐和消遣方式,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网络的消极面已经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虚拟生活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由此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如何应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已不仅是大学生个体的问题,而且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问题需要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于网络成瘾的定义很多,大体有这样几种定义:
1.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2.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3.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普遍存在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INIC)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次全面、深入的青少年网瘾调查行动,并于2008年1月18日,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群体比例为9.27%。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为11.39%。报告同时指出网瘾群体中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网瘾比例较高,分别为13.95%和10.99%,网瘾比例都超过了10%,处于较高水平。
三、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1.学校、家庭、社会要群策群力,共同帮助网络成瘾学生走出困境。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指出在现实的人际交往问题上,网瘾青少年与非网瘾青少年存在较大的差别。网瘾青少年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均存在着较大的不融洽情况,在“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中不融洽的比例均超过20%,比非网瘾青少年高出近10%。这就要求高校、社会和家庭应该群策群力,帮助网络成瘾的学生走出困境。
(1)高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以丰富的体育活动去塑造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能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和依赖性,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成才。高校还应该注意到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良好的监控系统下,自觉培养自主性,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维护网络秩序,做到不传播非法消息,不使用脏话,尊重他人隐私,等等。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各学生组织开展学生交流会、班级联谊会等共同探讨这个话题,增强大家的主人公意识和学生的监督意识。
(2)作为教师,特别是对学生辅导员来说,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动态,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知识向学生宣传积极向上的东西,帮助他们分析网络成瘾给个人、家庭、学习带来的利弊,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是非判断标准,了解丧失网络道德带来的严重危害,教会他们利用网络服务于学习和生活,并指导他们如何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彻底改变大学生单调地依赖网络生活的状况。另一方面,对于网络成瘾的学生,辅导员应做到早了解、早发现、多关注。高校辅导员是学生一线工作者,他们离学生最近,最能发现学生问题,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网络成瘾问题,以及其表征和症状应能有所了解和掌握。一旦班级有网络成瘾的学生,辅导员就要及时了解和发现,在日常的工作中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自己的情感关怀和责任感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友谊和关爱,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切都将有利于帮助网络成瘾的学生摆脱网络对于他们的束缚,使得他们融进现实生活之中。
(3)再次,父母应该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曾在市内主要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9%的大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其中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这其实和许多父母的观念有很大关系,在许多父母看来,家长是天赋的称谓,很少有人去了解、学习这个职责。而孩子一旦上了大学,他的教育应该由大学来承担,另外孩子已经是成人了,许多事情应该由他们自己负责,其实这些看法和想法对于孩子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实际上,与孩子迈入大学需要学习很多知识一样,家长也需要转变以前的观念,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学会倾听孩子的心思和想法,帮助孩子参谋决策的制定,让孩子在大学生活中能感受到父母不一般的关爱与照顾。
(4)社会各组织,特别是公安部门、文化稽查部门,应该加强对校园周围网吧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坚决打击、封闭和取缔非法网吧、黑网吧,对于一些利用网络散播黄、赌、色、毒等内容的网站和网吧应依照法律进行严惩,并能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好网吧环境的监督和规范,要做到时时有监督,保障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净化。
2.加强对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网络成瘾的学生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陷入到网络中无法自拔,对于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他们往往束手无策。这就需要高校心理健康中心能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教育,讲解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及危害。让大学生知道过度地或错误地使用网络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失去理想和信念,导致他们理性认知的缺陷和道德人格的缺失,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矛盾,丧失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危害。同时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应针对网络成瘾这个群体建立规范的网络成瘾危机处理干预方案,并能够以个别咨询或全体咨询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尚丹,王百涛,王振宇.网络成瘾的类型及其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1.
[2]李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8,(4).
[3]夏燕,陈家麟.职校生网络成瘾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0.
[4]大学生和父母沟通存在障碍.edu.省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