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6: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设总体方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加强信息化管理,做好衔接排查工作,有效减少刑释解教人员漏管失控。
1、进一步推动安置帮教工作管理软件使用,尽快实现对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
2、做好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排查清理工作,对下落不明和“三无”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摸排,对见档不见人的刑释人员核对摸排,逐一对照落实。
3、对有重新犯罪倾向的刑释人员实现重点帮教,必要时与公安机关联合对“三无”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甄别。
4、探索帮教新方法,定期到监狱、劳教所对服刑在教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延伸帮教活动。
二、强化教育、帮扶和管理,在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上下功夫。
1、采取各种形式、抓住一切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帮教对象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2、加强对各个工作环节的管理和规范,努力提高帮教水平
3、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邢释解教人员中流动人员的教育和管理。
三、抓好刑释解教人员过渡安置基地、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
积极拓宽安置和就业渠道,多途径安置邢释解教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的意见》精神,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为安置基地建设创造良好条件,继续在章光101红豆杉基地实行安置帮教,采取和开展各种帮扶措施和活动,帮助邢释解教人员解决具体生活困难。
四、完善机制、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切实抓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上有新提高。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机构,调整、充实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保障。
2、调整、充实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力量,切实发挥领导小组协调和议事作用,着力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发挥日常协调、督促、检查、指导作用。
4、成员单位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任务,强化协作配合,共同做好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
五、切实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
主动与民政部门协调,切实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努力实现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应保尽保。主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帮助刚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或失业登记,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其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或创业。各地安置帮教工作机构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摆上位置,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尽快就业。积极协调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等问题,推动“改造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建设”。
六、加强协调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1、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继续深入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活动,对刑释解教人员真正落实“四个一”帮教措施。
2、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推动帮教工作实现向监所、向刑释解教人员家庭和向社会的延伸。
3、严格落实帮教制度。进一步落实对刑释解教人员逐一签订责任书的“一帮一”、“多帮一”责任帮教制度、跟踪回访制度、定期谈话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和委托帮教制度。加强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和“三无”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帮教工作,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4、进一步壮大帮教工作力量。把帮教工作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青妇和其他社会团体的作用,扩大热心安帮工作的社会支援队伍,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帮教工作。
七、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扩大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影响上做文章。
【关键词】综合体建筑;设计难点;解决方案
Simple Talking about Difficulty and Solution of Architectural Structural Design of Complex Building
Xiao Xin
(Chengdu benchmark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LimitedChengduSichuan610031)
【Abstract】Modern city, the habit of fast-paced people need a convenient, fast, economic,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in an integrated space, enjoy high efficiency of life and work, so complex building came into being. Because of its large body mass, complex and rich facade modeling, living in the city of superior location, often become the city's landmark. Multi-function set, doomed complex building design is difficult, the author through years of comprehensive architectural design experience, its structural desig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one by one for peer reference, reference.
【Key words】Complex building;Design difficulty
1. 前言
(1)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一般酒店或写字楼与购物中心的组合是最基本的组合,我们称之为商业综合体(图1)。
(2)综合体建筑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需要满足更高品质的要求,结构设计难度相应的不断增加。综合体建筑中结构设计难度主要体现在:超长超大体量、大跨度大悬挑、大跨度大悬挑的扭转倾覆问题、楼板连接薄弱问题、楼板舒适度问题、竖向构件转换问题以及造型复杂的大跨度采光顶和立面幕墙。
(3)如图1所示,建筑中庭要求大跨空间,跨度一般在20米以上,30米也算正常,屋顶采光顶也是大跨的;二层以上内部步行街设置连通各层的扶梯,悬挑跨度一般在6米以上,10米也有。
(4)内部步行街中间开洞,以大跨度连桥连通(图3),并可能是弯曲的连桥,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较大的振动响应。
(5)初步的建筑方案还可能出现连桥的宽度极其狭窄,如果又是弯曲的连桥,极有可能只允许一根梁拉通,此时就会出现倾覆的问题,此问题一定要在方案阶段与建筑充分配合,争取两根梁拉通,并采用抗扭性能强的梁构件形式,解决好大跨度梁的抗倾覆问题。如图4中,主梁采用了矩形钢梁,柱为钢管混凝土柱。
(6)内部步行街区域往往也是设备管线最集中的区域,为了保证净高,梁高控制的要求也极其严格。
(7)屋顶往往还有绿植而覆土,荷载较大,进一步加剧了大跨和大悬挑部位的设计难度(图5)。
(8)由于各层商业布局不一致,往往导致柱无法伸直屋顶,带来框架柱转换问题。因为商业综合体建筑常用柱网一般为9X9、9X11米等,还可能出现18米以上的大跨度转换。
(9)最后,商业综合体的造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图6),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以及主体结构设计时考虑幕墙支座荷载也要求非常严格。
2. 现就商业综合建筑中最关键的技术难点分别讨论解决方案。
2.1超长超大体量
(1)商业综合建筑常由大面积的商业裙房和办公、酒店等塔楼组成,一般只在商业裙房和塔楼的相连部分设置沉降或抗震缝将二者分开,商业裙房则由于功能要求和立面处理等原因,被限制设置构造缝,这便要求结构设计时采取可靠措施处理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带来的应力问题。
(2)处理方式无外乎“抗”、“放”、“防”三种:
抗:进行温度应力分析,增加楼板配筋,特别是通长钢筋,必要时还可设置楼板预应力筋。
温度荷载的确定[1]:
结构温度荷载主要由季节温差荷载以及收缩当量温差两部分组成。
2.1.1季节温差:楼屋盖中面在施工和使用中所经受的温差为各地区计算季节平均温度T中与结构混凝土终凝温度T凝的差值。按下式计算:
ΔTt=T中-T凝
以成都某工程为例(表1):
2.1.2收缩当量温差:由于有竖向构件的约束,混凝土收缩会在水平构件中产生拉应变,可以把混凝土的收缩值换算成等价的温度差值作用,方便与结构温差作用进行综合计算。
ΔT= -εy(t)/α
式中α=1x10-5/℃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极限收缩应变约为2~4x10-4,取90d后浇带封闭时混凝土收缩量占极限收缩量的60%[1],则混凝土的收缩当量为:
ΔT=-2x10-4x40%/α=-8℃
2.1.3微裂缝折减系数:混凝土构件的刚度折减源自于其在凝结或受力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缝,一般工程此系数取为k=0.8 。
综合上述三点,此工程最终的温度差值为:
ΔT=k*(季节温差+收缩当量)=-18.4℃ (屋盖)
-12.8℃ (楼盖)
最后作为工况输入程序进行楼板应力分析,可得到楼板的主拉应力值,配置相应的楼板钢筋抵抗此拉应力即可。
(1)放:在施工中采取措施,使应力得到有效释放,混凝土收缩得到补偿,比如跳仓法施工;合理设置后浇带、膨胀带等。后浇带设置应方便施工,不宜穿越大跨度梁(≥12m)、型钢梁、转换梁等,大悬挑的相邻内跨也不宜有后浇带穿越,间距宜控制在合理范围。
(2)防:建筑采取保温的构造措施,减少结构温差;考虑屋面设音叉柱的方案;混凝土低温入模、低温养护;减小水灰比、改善水泥和砂石骨料质量;加强后期检测等。
2.2大跨度、大悬挑的设计。
商业综合建筑中庭是结构设计的焦点,大跨大悬挑都通常在此出现,且设备管线多,对梁截面高度有较高要求。处理方式通常有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梁及钢-混凝土组合梁等结构构件形式。
2.2.1预应力混凝土梁[2]:主要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在普通混凝土梁内施加预应力并不直接增加受压区混凝土的高度,因此预应力梁并不会增加梁的承载力,这样也就限制了预应力梁的适用范围,对于多数以承载力控制的转换梁或者受力较大的梁,预应力的结构形式并不适用,而以挠度裂缝控制的大跨大悬挑梁就非常适合采用预应力梁的形式。
(1)基于以上结论,在是否能够采用预应力梁的判断上,首先判断该梁按普通混凝土梁计算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且对框架梁来讲,配筋率宜在1.8%以内,悬挑梁配筋率宜在1.5%以内,否则引入预应力筋后配筋率过大。
(2)在常规的商业楼面荷载下,悬挑梁的跨高比宜控制在1/7左右,大跨度连廊的跨高比宜控制在1/15~1/22左右。当构件的跨高比小于1/22时,建议适当放大梁底筋配筋率到3%~4%,增加构件安全性,减小构件长期挠度,但要注意跨中混凝土上皮受压区高度不能超过限值要求,避免形成超筋梁。
(3)结构布置时,预应力梁宜简单规则传力明确,以常见单向梁布置为佳,避免与其他预应力梁或型钢混凝土梁柱相交。在单向布置的楼盖中,尽量将次梁设置为预应力梁,既有利于控制变形,也利于抗震的要求。
(4)预应力梁的张拉端通常设置在挑梁端头和后浇带位置,这样可减少设置张拉后浇块。
(5)预应力索控制点标高要适当留有余地,过于精细的设计可能由于施工中的各种困难而无法实现,导致实际有效高度低于设计要求的有效高度,产生安全隐患。一般波纹管中心点最高点至梁上皮最小宜取150mm,当支撑梁的面筋达到3排时实际施工很难达到150mm的要求,此时宜取200mm。最低点距梁下皮不宜小于150mm,不应小于120mm。
2.2.2型钢混凝土梁[3]:由于在普通混凝土梁内置了型钢,相同截面的梁抗弯、抗剪承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预应力梁形成了良好的互补,适用于大跨度转换梁,跨高比宜控制在1/20以内。其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造假高昂、施工复杂,当可以采用预应力结构或钢结构代替时,建议尽量不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
(1)型钢混凝土梁宜单向布置,避免与其他梁平面外相交,不开避免时应注意型钢截面宜小于相交的钢筋混凝土梁截面高度,使相交梁的上下纵筋能绕过型钢;型钢混凝土梁宜与框架柱正交,不宜斜交;同时应避免与预应力钢绞线平面外相交。
(2)规范给出的型钢保护层厚度主要从粘结强度、型钢局部稳定性和耐火、耐久性上考虑,整体偏小,便于施工的保护层厚度宜为:梁不小于150mm,柱不小于250mm(根据钢筋直径、排数和根数、当施工困难时可再增加,如:300mm)
(3)梁纵筋与连接板或加劲板采用焊接连接时,梁纵筋净距取≥60~70mm,梁纵筋至连接板或加劲板的边距≥20~30mm。柱纵筋直径d>25mm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箍筋肢距不宜大于300,柱箍筋采用三级钢,体积配箍率至少可按《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表6.2.2折减0.85。
(4)为便于梁中型钢在柱子锚固,应在柱中设置与梁型钢翼缘等宽的构造型钢段,这就造成了梁上下纵筋与柱内型钢的关系问题,部分纵筋弯折后可绕过型钢,而部分纵筋不可避免的需要与柱内型钢连接,可通过连接板焊接、套筒连接等方式连接(当然也可在柱型钢翼缘上开孔让少量钢筋穿越,但开孔削弱型钢,应控制数量)。若有多排钢筋,第二、三排建议控制纵筋数量使之能全部绕过柱内型钢(图7,与图7对应的不同截面型钢梁纵筋配筋见表2)。
(5)根据上述钢筋排布,我们可以反算出各种截面的型钢梁在不同的配筋、不同型钢截面下所能承受的弯矩,前期初选型钢梁截面时我们就能根据初算的弯矩选定合适的梁截面。
(6)如假定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材材质为Q345B,钢筋为直径32mm的四级钢(强度435MPa),A=150mm(图7),型钢翼缘保护层取150mm,对不同截面分别反算纵筋配筋为构造配筋,一排钢筋,三排钢筋,极限弯矩(理论值)时的抗弯承载力结果如下(表3中弯矩M单位为102KN*m)。
(7)若计算得到梁的弯矩为100X102 KN*m,根据表3,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所需型钢梁截面为800X1200,梁内型钢尺寸为H500X900X30Xhw(hw为腹板厚度,满足构造要求即可),由此还可以相应确定型钢梁两端柱截面边长取到900mm以上比较合适。
2.2.3钢-混凝土组合梁[4]:
(1)具有自重轻、适用跨度大的特点,能充分发挥钢、混凝土各自的优点。对商业建筑中的大跨度连廊、天桥及楼屋盖均适用。钢-混凝土组合梁随着跨度不断增加,其控制因素分别为强度(稳定)、挠度、舒适度(频率和峰值加速度);在常规的商业楼面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跨高比宜控制在1/25左右。
(2)钢-混凝土组合梁宜单向布置,与周边构件的连接通常采用铰接,周边构件可为型钢混凝土梁、或埋有构造型钢段的普通混凝土梁。其截面形式可采用H型和箱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也常用于连接不同塔楼之间的天桥,其支座形式常采用滑动支座或橡胶支座,在支座节点设计时需要根据地震作用预留足够的缝宽。
2.3框架柱的转换问题。
(1)上面型钢梁已经提供了一个解决方向,我们还可以采用调整结构布置,让多根梁共同承担转换柱荷载(图8);空腹桁架转换(图9);上柱与下柱错开不多时还可以采用斜柱或搭接柱(图10)等方式处理。
(2)空腹桁架转换往往是利用整个建筑层高来作为空腹桁架的高度,利用两层甚至三层梁来实现转换,设计时应注意将这几层梁定义为同一施工次序,施工时应等到这几层框架梁混凝土均达到强度后再一次性拆模,从而实现几层梁共同受力。
(3)斜柱和搭接柱设计时应重点关注水平分力的传递,相关梁板加大截面及配筋,并采用通长配筋的方式,建筑允许时还可设置斜撑。设计时通过楼板的应力分析及节点有限元分析,保证楼板和节点传力的可靠性。
2.4大跨度、大悬挑的舒适度问题。
商业综合建筑中通常包括大跨、轻质和低阻尼结构,如大跨度连桥、中庭位置的大跨度狭窄楼板;如果设计不当,其梁板结构会在人的行走、运动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振动响应,特别是当楼面自振频率接近人的步行频率时,易产生楼面共振,从而引发人体的不适反应[5]。
2.4.1计算模型的选取。
分析人行走引起的楼板振动舒适度时,可以简化采用单层计算模型,对不同的楼层分别进行计算;当位于五层以上且柱变形较大时,需要考虑柱变形的影响,应采用整体结构计算模型。当结构平面布置较复杂时,计算模型需要进行适当简化。
2.4.2不利振动点的选取。
楼板的面积较大,在均布动荷载作用下,各点的振动响应不同,通常可依据结构平面布置的情况,选取楼板结构刚度较小的部位(挠度较大处)作为不利振动点,通过对不利振动点的振动响应判断楼板舒适度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楼板舒适度的评价标准可采用自振频率和加速度限值的双控指标。
2.4.3楼板结构自振频率计算。
对于楼板振动舒适度来说,楼板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非常重要,而自振频率集中反映了楼板质量和刚度的关系。自振频率与挠度的平方根成反比,挠度和变形计算采用荷载标准值,故计算楼板结构自振频率时采用的荷载均为标准值。另外,在人行激励的动力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要大于静荷载作用时,因此在计算楼板惯性矩时,对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和混凝土楼板,混凝土弹性模量可分别放大1.35倍和1.2倍。
2.4.4荷载模型的选取。
将人的活动分为两类,行走和有节奏运动。人行走涉及的建筑类别包括医院、居民楼、办公楼、教堂、商场、餐厅及人行天桥;有节奏运动涉及的建筑包括健身房、体育馆、舞厅和俱乐部。对于人行走,需要考虑恒载荷有效均布活荷载;对于有节奏运动,还需要计及参与活动的人的等效均布荷载。舒适度分析中荷载取值比结构设计的荷载取值小很多。
2.4.4.1人行走荷载模型。
研究表明简谐波随着频率的增加振幅逐渐减小,前三、四个简谐波构成了动力荷载的绝大部分,且可以忽略静荷载的影响,采用简化计算得到行走激励下的动力响应,人行荷载可只考虑前三阶荷载频率。且由于人行走的随机性,人群引起的动力荷载很少产生舒适度问题,因此可仅考虑单人行走引起的楼板振动问题。
F(t)=P0∑αicos(2πfit+φi)考虑前三阶荷载
P0――人的重量,一般取0.7KN;
αi――第i阶荷载频率动力因子;
fi――第i阶荷载频率;
φi――第i阶荷载频率的相位角;
t――时间;
表7人行走简谐波的模型参数
荷载频率阶数 i人行走fi /Hzαiφi
11.6~2.20.50
23.2~4.40.2π/2
34.8~6.60.1π/2
46.4~8.80.05π/2
2.4.4.2有节奏运动荷载模型
有节奏运动的人一般较多,不能用单个集中荷载来模拟,一般用等效均布栋荷载来反映其对楼板体系振动的影响。荷载函数用一系列简谐波来表示,可
自振频率及时程分析计算中均布荷载标准值包括恒载、有效均布活载荷和人的等效均布荷载,但由于有节奏运动场地一般较空旷,有效均布活载通常不考虑(有节奏运动作用下的荷载频率和动力因子见表8)。
2.4.5舒适度阻尼比取值。
根据材料和激励不同,阻尼取值也不同(人行走作用下的楼板结构阻尼比β(%)见表9,有节奏运动下的楼板结构阻尼比β(%) 见表10)。
将荷载函数作用于最不利振动点,经时程分析得到峰值加速度,从而判断楼板舒适度是否满足要求。计算时荷载函数不宜少于5个周期,步长取1/(72 fi)。
参考文献
[1]傅学怡. 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张瀑,鲁兆红,淡洁.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实用设计方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刘维亚等.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与计算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子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
对于现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办公楼宇的弱电设计,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共识。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两种看法(或做法):一是主张将所有的弱电系统都建立在结构化综合布线所搭起的平台上,也就是用结构化布线代替所有的传统弱电布线;另一则主张将计算机网络布线、电话配线纳入到结构化综合布线中,而其他的弱电系统仍采用其特有的传统布线。究竟采取哪种布线方式较为合理,作者认为应结合具体项目,从所用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方能得出结论。
1、智能建筑弱电方案确定基本思路
首先分析一下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优点:
(1)结构化综合布线使用了标准化的线缆和接插头模块,非常便于各楼层及本楼层间的信息点管理,使得因办公室搬迁等因素造成的大量终端设备、电话机移位时,只需将插头拔出、插入新的位置,然后在弱电设备间内做跳线处理或仅仅作些软件上的更改,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而不像传统布线那样无统一标准。当设备需要移位时,会带来许多管理上的不方便或需要重新布线,对建筑装璜造成较大的破坏。
(2)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扩展能力强,因为对于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传输能力,除了满足当前各种网络的需要外,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根据上述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两个优点,结合建筑物实际的各弱电系统,具有发展性和不稳定性的只有电话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而对于其他弱电系统,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安监视系统、广播系统、电缆电视系统等设备,具有很好的固定性,且位置一般不会移动,对于一个固定的建筑物,这些系统的设备一经选定,频繁更新换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很低。
根据以上所述,一般都在弱电设计中把电话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线统一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而对其他弱电系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仍采用传统的配线方式。
然而,采用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当前大多数弱电设备厂家的系统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兼容。要想使这些弱电系统在结构化综合布线平台上运行,则必须增加转换设备。例如保安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其输出的视频信号通常以同轴电缆传输,如果将其纳入结构化结合布线系统中,需在线路两端增加信号转换设备。显然,这样做既麻烦又不经济。
2、综合布线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中发现有的综合布线产品,如三类、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其截面均为0.5mm2(美国线规AWG24),与之相配套的配线架,出线座都只能适用于截面为0.5mm2的线缆。因此,它在支持如下几个弱电子系统时,就存在局限性或不足。
2.1广播系统(PAS)
根据我国电气规范,一般将电气设备工作电压为220/380V(交流50Hz)、有效值24V以下的交流信号确定为弱电信号。而在广播系统中,如采用定压输出,线路电压可分为70V、100V、120V三档。故在广播系统中采用综合布线,会对线缆产生过电压,长期使用会对线缆的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广播系统的线路用线截面一般为1.0~2.5mm2,而非屏蔽双绞线的线芯截面只有0.5mm2,相差甚远。
2.2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FAS)
根据我国现行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线路的芯线截面,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不应小于1.0mm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不应小于0.75mm2。而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非屏蔽双绞线其截面积为0.5mm2。显然不能满足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另外,在总线制的火灾报警系统中,电源线与控制线多采用1.5~2.5mm2的导线,综合布线系统也不能满足要求。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现行消防规范要求所有消防信号线、通讯线均不可与非消防线路共管敷设。因而要用综合布线产品支持火灾报警与控制系统,必须先获得当地消防主管部门的特许。
2.3共用天线电 视系统(CATV)
用综合布线产品支持CATV一般都采用光纤,因此,在线路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的两端要加装适配器,这无疑增加投资,而且因中间环节增多,系统的可靠性也降低了。
以上阐述了综合布线系统在我国支持各弱电子系统目前仍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是不是说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能支持上述各个弱电系统?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座智能化程度要求很高的建筑物,在规范允许和获得特许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综合布线产品的光纤和各种对数非屏蔽双绞线缆支持计算机网络和电话通讯系统,用同轴电缆支持CATV和CCTV(监视电视),采用截面为1.0~1.5mm2的特殊定货的非屏蔽双绞线支持FAS、PAS。
关键词:公安现役部队 基本建设 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88—02
一、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跟踪审计定位认识不足。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作为建设过程中的监督者,频繁地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当前,各单位对跟踪审计工作有了新认识,但对其定位不够准确。有的认为既然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基本建设工作就不会出问题;有的建设单位还依赖于审计部门,大事小事均请审计参与决策或将难以处理的一些事项推给审计部门,实际上就是将责任和风险转嫁到审计头上,使跟踪审计人员,成为“挡箭牌”。致使审计人员在跟踪过程中面临“一对多”的局面,很容易使其偏离正确的定位而侵入项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反而使监督的作用弱化。
2.跟踪审计相关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跟踪审计是实时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跟踪审计必须在审计相关法规的范围内进行,这就需要相关的审计法规作为支撑和规范。然而,现行的《审计法》主要是规范的财政经济审计,但对于工程建设审计,审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比较含糊,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如《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也没有很好的衔接,使得审计人员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出现不好把握的情况,没有可操作的具体审计准则,也就难以对建设项目作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从审计的内部管理制度来看,跟踪审计是动态的,在审计过程中会出具多份阶段性审计报告。因此,审计机关必须出台适应跟踪审计特点的审计规范和准则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而且跟踪审计中,由于对过程进行了监督,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造成在工程决算阶段审计时,很难出现大的工程结算审减额,影响了项目决算审计成果,审计机关内部应建立衡量跟踪审计成果的考核机制,来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3.跟踪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影响了审计效果。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等阶段。目前,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在实践中由于各方面原因,跟踪审计过于重视基建工程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审计,而忽视了工程投资决策、勘察设计、项目后评价审计。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设计是否合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规范标准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政策水平。如有的单位投资决策审计并未开展,或者只是审查决策程序,并未实质审查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而对勘察设计审计,也只是审计设计单位资质、级别、程序、收费等,并未审计设计质量是否达到最优。再有,建设项目建成后是否实现投资决策时所确定的目标,往往也被忽视。过分注重对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的控制,忽视对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组织、施工质量、项目后评价等情况的审计,或审计深度不够,造成跟踪审计效果不够全面、充分、明显。
4.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跟踪审计需要。公安现役部队各级领导对跟踪审计期望很高,建设单位希望通过审计的共同参与,共同承担一些责任,审计部门也希望扩大审计影响,为部队建设发展提供监督服务。由于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时间长、审计对象广泛,审计内容纷繁复杂,审计领域涵盖诸多行业,审计结论影响各方经济利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对基建项目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以及审计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规划设计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工程施工技术知识‘、工程概预算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等。但现实情况是,现有审计人员有的懂财务不懂工程,或者懂工程不懂财务,且审计力量有限,单独依靠审计部门自身力量难以完成跟踪审计,不能满足跟踪审计发展的需要。
5.跟踪审计廉政风险突出。跟踪审计周期长、环节多,审计部门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事项提出意见建议,这无形中赋予了审计部门某种权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审计对象既有工程建设方,又有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货物供应、监理等其他各方,许多事项又往往跟这些单位的经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决策者、管理者接触比较多,诱惑也比较多,处在廉政和反腐的前沿阵地,可能会导致审计人员难以独立、客观地发表审计意见,甚至于舞弊,客观上加大了廉政风险。
目前,由于受到审计力量限制,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过程中的造价咨询工作,基本委托社会上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核。而社会上具有造价咨询资质的机构众多,他们的社会信誉、工作质量良莠不齐,如果所选择的造价咨询单位信誉差、审计质量低,无疑也会给跟踪审计带来审计风险。
二、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风险防范
1.准确定位跟踪审计。跟踪审计是基建工程中的一种监督手段,其目的是加强监督、促进管理、控制规模、提高效益。准确定位跟踪审计的作用,有利于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在审计人员定位上,要保持审计独立性,不直接参与项目管理。审计人员只有提出审计建议的权利,而没有替代建设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义务。其次,在工作定位上,要发挥服务的职能,寓服务于监督之中。通过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违规行为,提出建议,从而达到促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第三,在关系定位上,正确协调基建工程相关各方关系,取得单位各级领导的支持与理解。第四,在目标定位上,跟踪审计组的目标与单位领导以及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造价、质量和进度的有机统一,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保证基建工程的造价、质量、进度。
2.健全跟踪审计法规体系。目前,公安现役部队开展跟踪审计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公安部《公安现役部队基本建设审计实施办法》,而无其他法规可以遵循。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不同的审计方式、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各不相同。建议上级审计部门,制定具体的跟踪审计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跟踪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各单位要总结跟踪实践中的经验,遵循工程建设的规律,制定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跟踪审计。
3.重视投资决策审计、勘察设计审计和项目后评价审计,保证跟踪审计效果。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投资决策和勘察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关键阶段在项目建设前期,审计人员要从投资管理的角度,主动去探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程度,除了关注决策程序,还应抽查其制作内容,尤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再分析,应达到一定深度。而在投资决策完成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审计人员应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使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对立统一,进而对施工技术措施产生积极影响。项目后评价审计是判断工程项目是否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目标的重要手段,审计人员通过对项目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审计建议,为建设单位以后改进工程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提供参考。
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合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跟踪审计工作难度大、风险高、专业性强,跟踪审计人员素质事关跟踪审计效果。跟踪审计人员,首先要具备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大局观念。其次要具备基本业务能力。不仅要熟悉审计、会计、计算机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审计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刻苦钻研工程建设相关知识和熟悉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取得工程建设相关资质证书。第三要善于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工作中学习,学以致用。此外,针对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力量薄弱,审计部门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或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评价或参与跟踪审计,与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和审计工作质量。
5.建立廉政风险控制体系。工程建设领域容易出现权钱交易问题,跟踪审计人员又是和工程建设相关被审单位打交道,建立廉政风险控制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审计部门要经常对审计人员进行廉政教育,自觉遵守公安部纪检监察干部“四大纪律”,筑牢勤政廉政思想防线;其次,跟踪审计人员要对审计部门领导签订廉政审计承诺书,廉政责任到人;第三,跟踪审计人员在进驻工程项目前就要分析跟踪审计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第四,建立全方位跟踪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构筑廉洁审计内控防线;第五,采用成熟的工程造价软件,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提高审计质量;第六,加强对聘请的专家和社会造价咨询机构管理,选择信誉高、有知名度的专家和社会造价咨询机构。
为促进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先行先试,促进人民币周边区域化,提升云南、广西两省区对外开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沿边开放实现新突破,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办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为认真贯彻《总体方案》,用足用好国务院给予云南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2013年12月3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出台,实施意见明确了试验区建设要坚持“创新突破、先行先试,风险可控、稳步推进”的原则,力争实现1年全面启动实施、2年重点突破、3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工作目标。围绕总体方案提出的10项主要任务,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推进的重点任务36项,要求制定实施细则的任务分解28项,突出2014年重点突破任务40项,并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据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副行长、云南省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莹介绍,为进一步做好《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和云南省外汇管理局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及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推进建设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统领全省人民银行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各项工作,有效加强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二是迅速召开了推进建设云南省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全省人民银行扎实推进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三是对《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认真研究梳理,将由人民银行负责推动的工作整理为39项,形成《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细分了各项工作任务,明确了相关的工作责任,有效确保了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四是组成多个调研组分别奔赴德宏、红河、普洱、文山、临沧等沿边州市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准确掌握沿边州市经济金融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研究并确定沿边州市经济金融发展急需、近期能够突破的政策措施,提出具体实施办法,确定了全省人民银行2014年创新农村互助担保机制和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探索开展跨境个人人民币结算试点、简化外债登记程序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程序等10项重点工作,争取《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能够开好头、起好步。五是针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任务分工,结合云南实际各项逐一研究制定了对应的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应取得的成效,拟定《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关于推进云南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5年规划》,为推进云南省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为加快推进步伐,人行昆明中支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创新,稳步促进跨境金融合作。拟制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办法、人民币跨境双向贷款管理办法,推动境内银行为境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贷款业务。畅通现钞出入境通道,并稳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跨境使用。推动试验区金融机构柜台挂牌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汇率的直接挂牌,逐步实现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的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跨境金融合作成效。
二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沿边金融服务水平。完善人民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跨境支付体系,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渠道。加强与周边国家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合作,积极支持银行开立境外机构人民币结算账户,办理跨境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拓宽支付结算渠道。稳步推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沿边地区的使用。鼓励银行和支付机构创新支付服务手段,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三是大力推进服务便利化,提升市场参与度。围绕“优化政策环境、推进服务便利、提升服务效率”的原则,简化手续,减少审批,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积极支持和满足云南省工程承包、技术合作企业的境外账户开立、资金境外存放、外币现钞提取、携带出境等需求,同时,为境内外个人合法资金的汇入、汇出提供便利化服务。
编制实施规划的意义
示范区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的专业面广,特别是建设实施期从2006年到2010年,时间跨度长达5年,每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均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在总体设计范围内,工程项目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保持独立,有些还涉及到配套工程。这些特征决定了示范区建设的任务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必须按环节步骤有序进行。其中编制科学的建设方案是决定示范区建设成败的首要环节。
建设方案的编制,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方针与思路,制定了示范区建设任务、步骤和目标,能够达到从整体上控制示范区建设的目的,是示范区建设工作安排、监督检查与验收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建设方案的编制过程中以及在编制项目区规划设计的前期准备中发现,由于建设方案编制时间相对不长,内容涉及面广泛等原因,建设方案虽然目标明确,针对性却比较弱,操作性差,实施起来并不能完全甚至很难和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相协调。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方案与实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做好两者的衔接工作,这个桥梁就是实施规划。
编制示范区建设实施规划,是按照建设方案的既定目标,对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做到在5年的建设期内,既能综合考虑示范区建设的整体效益、确保完成总体目标,又能保证建设项目实施的针对性、操作性,充分发挥建设方案安排、监督、检查、验收等应有的作用,不至于流于形式。示范区建设实施规划编制完成后,应该和建设方案一起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控制,同时应该作为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依据。
同时,示范区建设实施规划对于全国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理工程能够从技术、制度、信息化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土地整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实施规划主要依据建设方案,是对建设方案的深化和补充,主要任务可以分为:分析示范区现状及存在问题;制定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方案;确定“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以下简称“四化” )建设的标准与任务;明确具体任务的实施步骤;分析预期投资和综合效益;确定管理制度方案;提出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分析阶段
示范区的建设实施规划是一个期限较长、内容具体的动态规划,对示范区的全面分析直接影响到建设能否切合实际,实施能否顺利进行。分析阶段可以包括示范区规模及各项目区范围的划定、基础条件的分析,以及水土资源的评价。
1.项目区范围的划定。项目区的划定影响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在建设方案初步划分示范区范围后,实施规划阶段应加以细化并论证。主要可以考虑项目区是否符合各种规划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召开论证会,组织专家和村民代表对项目区范围进行讨论,分析有哪些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2.基础条件的分析。实施规划作为建设实施的指导以及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依据,应该重视对基础条件的分析,充分收集和挖掘示范区的基础资料。具体内容包括:示范区所在地区的概况;示范区所在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作物种植情况、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管理工作情况、土地整理工作情况等。
示范区集中连片,规模大,范围广,分析时可运用遥感影像资料,对项目区所在的地形地貌、水文、区位、土地利用方式、基础设施状况等进行总体分析。其次,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不仅是数量上的,还应注重对土地质量的分析,结合农用地分等资料,运用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综合等指数对项目区土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进行描述。再者,深入分析当地的土地管理工作情况,找出其中的不足,促进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3.水土资源评价。为做好基本农田整理工作,必须明确土地的自然质量、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限制性。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水资源评价以及限制性分析。其中,土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尝试利用农用地分等的中间成果,将农用地自然质量与农作物需求比配,确定土地适宜性。土地潜力评价应该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内容,数量上是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预测整理后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质量上测算生产能力提高潜力,测算方法可根据整理后耕地自然质量、农业生产条件,计算土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综合等指数以及对应生产能力的提高空间。限制性分析则分别按照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评价因素,分级描述项目区内土地生产能力差异的形成原因,确定限制性因素及限制性程度,对如何提高潜力提出改善的手段及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确定整理后的控制目标。
规划阶段
规划阶段的目的就是经过全面分析,对示范区的建设作合理的总体安排,为使建设总体方案合理可行,必须做好大量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确定、“四化”建设任务与标准的确定。
1.总体方案的确定。对示范区总体方案的构思可以参考以下一些原则:紧密联系政策要求,充分考虑地方需要。示范区实施内容与国家和地方部门的政策关系紧密,结合政策需要,确定规划编制原则和方针,才能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确定投资方案,加强指标管理。以建设方案为依据,细化投资方案,特别是“四化”建设内容广泛,须在实施规划阶段实行统一指挥。确立建设实施构思,合理安排实施内容。示范区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四化”建设应齐头并进,确保示范区建设的整体效益,需要有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构思进行指导。特别是由于几个项目区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规划中要通盘考虑示范区的整体建设,结合地方经济实力和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安排项目,做到建设一块、见效一块,同时保证全局利益。
2. “四化”建设任务与标准的确定。为对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行控制,应细化“四化”建设的具体任务,更主要的是参考国家和当地的标准、规范及文件制定各具体任务相应的建设标准,为实施中项目设计、施工管理、项目验收提供依据。其中,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与具体任务是难点,需要以已有信息化工作为基础,按照文件提出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客观制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基本农田保护档案资料为基础,通过土地更新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相关信息,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运用信息化技术,整合基本农田数据,建设基本农田数据库;实现基本农田数据的日常管理、数据的维护与更新、基本农田信息的网上在线查询、日常土地管理自动化、基本农田的动态管理等功能。
实施阶段
包括对建设进度的控制、实施步骤的安排(实施的具体内容、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和验收)、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计划,同时要通过一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来规范管理工作。
1.实施步骤和进度计划。按照总体统筹规划、分步滚动的指导思想,实施步骤的制定应根据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详细编写。编制需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统一管理、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优先支持重点项目,以重点带动一般。还需按实施步骤编写“四化”工作进度安排,绘制进度计划图表,通过对进度计划的落实情况来控制施工进度。其中基本农田整理工程还应对第一年土地整理项目编写较详细的工作进度,作为其他项目区的参考样板。
2.资金分析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分析、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管理方案。
投资估算按“四化”建设分别计算,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所需投资标准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建〔2005〕169号)的规定执行,同时参考地方已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设计标准、工程投资预算等,估算项目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投资标准。基础建设工作和制度建设项目根据主要工作内容估算,包括档案资料、办公用品、管理人员工资,基本农田保护图和标志制作费,示范区土地变更登记费,建立保护责任制费用以及基本农田保护监督人员工资等费用,按照当地工资水平及消费标准计算。信息化建设项目包括硬件和软件设置购置、网站建设及人员培训工资等,主要参照建设标准和当地部门提出的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信息化建设投资预算标准。
资金管理。由项目法人负责控制资金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严格按照论证后的预算方案进行投资控制,避免盲目和被动追加投资,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分配资金投入时间和数额,资金拨付、使用按计划执行,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资金的高效利用。
3.制度管理。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使示范区建设规范化。包括公告制度实施方案,合同管理制度实施方案,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方案,招投标制度实施方案,工程监理制度实施方案,工作制度实施方案等。
效益评价和后评价阶段
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新的历史阶段国家推进改革攻坚的重大战略。目前,形成了东有沪津、西有成渝、中有两湖的新格局。再加上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也被批准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意味着中央基本完成了新一轮改革和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先行先试的序幕,湖北也由此站在了新一轮改革的最前沿。
每个试验区的侧重点虽不同,但都指向一个目标: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选择。中央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寄希望于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改革试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关键是按照中央批复的要求,把自己的情况摸透,把各项专项改革方案设计好,一步一步予以推进。在改革试验中,我们将重点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加快工业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二是处理好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与发展新型产业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壮大龙头企业与培育中小企业的关系;五是处理好加快推进工业化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系;六是处理好重点发展区域与一般发展区域的关系。
目前我们围绕总体方案,初步形成了“56531”的实施框架体系。下一步的重点是围绕实施框架体系,完善具体工作方案。遇到问题不可避免,关键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国务院在批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改试验总体方案时,赋予了我们在一些改革领域的先行先试权,我们就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有益的探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改革就是试验,试验就难免出现试错现象,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失败之后再探索、再试验。
对在改革试验过程中未按时完成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组织和个人,只要不违背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工作程序,不损害国家或公共利益,不谋取组织或个人私利,都可以免除有关组织和个人的行政责任。这就从法律上为各市开展改革试验提供了保障。
如果推广全国,未来土地产业链将面临众多调整,比如产权周期缩短、土地供应方式更灵活多样、土地价格确定更灵活等。最重要的是,政府将以投资人身份通过土地入股分享土地升值和物业运营收益,这对目前中国现行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和一次性收取土地出让金的地方土地财政模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5月25日,酝酿了两年的《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拉开了深圳又一次“”的序幕。
此次“”,着力改变新增用地快速供应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存量土地高效盘活为主线,指向完善国有土地产权制度、加强土地市场化建设、增强土地科学调控能力、创新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机制、完善土地管理法治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也是国家支持各地探索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的尝试之一,意在从全局上为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储备。
第三次“”
以明晰土地产权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城市发展为目标。
深圳在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中曾扮演重要角色。1987年,敲出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开创土地市场化交易先河,此后又率先探索统征统转的“征转分离”用地模式。经1992年原特区内统征和2004年的城市化转地后,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辖区土地全部国有化的城市。这些探索释放出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反哺了深圳3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
新的《总体方案》推出,意味着深圳推进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和前两次确保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建设占用的高速高效不同,此次改革主要围绕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展开。
用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地政地籍处处长张健的话说,深圳的土地管理与城市发展转型之间有四个根本不适应——当前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发展转型新要求不适应;当前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要求不适应;当前土地利用分配方式与建设和谐社会新要求不适应;当前土地管理体制机制与政府职能转变新要求不适应。
这是深圳不得不加紧推进的原因所在。根据《总体方案》,改革分近期(2012至2015年)和中远期(2016至2020年)两个阶段推进改革。将在未来8年从多个方面尝试创新突破,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管理新模式。
改革包括内容和十项改革事项,突出三点:以明晰土地产权为核心,健全土地权利体系;以市场化为导向,实现土地要素的自由流转;以城市发展为目标,创新土地利益的共享机制。
改革涉及的具体制度设计,主要包含在产权、市场流转和城市发展规划的范畴内:在产权方面,提出国有未出让土地的登记、建立建筑物权益证书制度、土地使用空间权利体系探索等;在市场流转方面,包括建立差别化土地供应,尝试土地公告出让制度、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土地指标交易制度等;城市规划上则强调了规土融合、社区规划和城市二次开发等。
这些内容中不乏突破性构想。一些具体的制度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中没有规定,或规定较为保守,例如差别化土地供应制度在现行的国家上位法中还未有涉及。而《总体方案》提到的细化地上、地表、地下土地使用权权利设定,三维地籍管理方法的探索,及土地使用权期满后续期、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等改革内容,虽在《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的意见中有所涉及,但并没有相关的具体制度设定。
国有化新篇
土地国有制后已经形成的产权现状,怎么转化为各方可分享的权益,正是深圳在此次试验中的破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城市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两轨并进:一轨是政府统征、出让土地主导的城市化;另一轨则是农民一直在自发利用土地参与城市化进程,这就形成400平方公里土地中有三分之一被政府认为是不合法的、但却真实发生的城市化。
2004年全面转地,深圳试图以全部土地的国有化来打通这两个进程。但结果是不完美的。一方面,政府以多形式、多途径划定或返还一定比例的合法产权用地给原农村集体组织,但是此类用地来源多样,权益内涵和权利限制也不尽相同。
另一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应转未转空地,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掌控,规定交由城管、水务、农林和储备中心管理的土地仍没有清晰移交。同时,当年为搁置难题,在转为国有的集体土地中分了两个圈,一个圈是适当补偿范围,另一个圈则是没有补偿的,其中包括山地、林地和大量已建的违法违章建筑。这两个圈的划定,注定了2004年的全盘国有化式的远未真正完成。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地政地籍处处长张健形容当下的深圳,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同时又具有典型城乡二元特征的矛盾体。
在刘守英看来,将过去形成的城市化“两张皮”合成“一张皮”,把不合法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在城市化大框架下,解决集体所有土地变成国有以后的权利构建问题,正是此次改革的难点,一旦破题,其最重要的价值亦在此。
确权新途径
针对利益诉求多元、开发收益预期巨大的现实,深圳结合土地二次开发,在一个动态的利益分配过程中来完成权属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