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6: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校篮球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动式优化型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内涵。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4]。动式优化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提法,是在我绥化学院大力提倡动式教学模式理念的启发下衍生的课题,我们给动式优化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界定为:不固定、灵活多样的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优选和组合。此教学模式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难度标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等,而形成相应的诸多种教学模式的优选组合,然后形成一种配套使用的动式优化型教学模式[5]。此教学模式已经在我院2013级新生滑冰教学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是将动式优化型教学模式再一次运用到篮球教学中,根据大一新生的篮球课特点,采用的动式优化型体育教学模式为,分层教学模式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配套组合。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分层教学是以不拆散原教学班,不改变原教学计划为前提,只是针对不同的教学群体特点设立不同的教学内容难度标准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6]。根据实验班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篮球技术水平、个人意愿等,将各种情况相近的学生分别划分成三个教学层次组,即休闲组、技能组、竞技组,三个层次的学生比例大约控制在2:3:1之间;三个教学层次组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见表1)。需要向学生讲明的是,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的,各层次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任何层次只是在一定时限和区域内具有相对稳定状态,其发展是相对的,分化是经常的[7]。注重以发展的观点、动态的观点观察和研究学生,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意向做灵活的调整[8]。考核标准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表现、篮球技术在原基础上提高幅度来衡量,解除学生的顾虑,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组别。
(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有计划地把课内与课外、专项活动与竞赛活动、学习与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9]。增加学生参与锻炼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根据实验班的三个层次教学组,教师有计划的将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10]。以小团队或分散式形式安排学生课后业余时间体育锻炼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11]。教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巡查与辅导,充分调动和发挥体育骨干和各层次小组长的作用,实行教师与学生骨干的共同辅导作用,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及相互指导作用[12],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篮球技术水平。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和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指标比较。实验前对其身体素质、篮球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14],从表2可以看出两班学生P值均>0.05,故两班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各项指标中罚球与定点跳投是指投10个球所命中的个数;滑步是指3.5m×3边×5;往返运球跑篮是指全场往返运球跑篮投中两球;传接球是指双人行进间传接球,技评10分为满分。
(二)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指标比较。从表3与表2对比中可以发现,经过一学期篮球课的教学,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无论在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在专项技术技能方面均有提高,但两班对各项指标提高的幅度却有很大的差异。从表3测试的数据来分析,9项指标中经过t检验,实验班学生测试的各项指标对照班,其中只有引体向上P>0.5,说明此项两班提高幅度的差异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此项没有进行专门练习的结果。其它各项指标中,有3项P<0.05,这表明两班提高幅度具有显著差异;有5项P<0.01,这表明两班提高幅度具有非常显著差异。以上测试结果说明动式优化型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主动的参与练习,使体育教学达到最优化[15],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教学情况的比较。实验课结束后,两班学生进行了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篮球教学中的反馈信息。从表4可以看出,在教学模式方面,实验班喜欢动式优化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占95%,对照班喜欢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仅占65%。可见,动式优化型教学模式能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价值取向[17],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在学习态度方面,实验班能自觉主动学习的学生占88%,初步掌握篮球基本理论知识的学生占87%,经常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学生占85%,对照班学生则分别占61%、74%、72%,以上调查表明动式优化型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大学生主体需求,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学生课上课下主动学习效果均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1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方面,实验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占95%、喜欢这种学习氛围的学生占96%、通过教学喜欢上篮球运动的学生占92%,而对照班的学生则分别为63%、58%、81%,由此可见这几个方面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这说明动式优化型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分层教学方式及不同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心情愉悦及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19],从而使学生喜欢上了篮球运动,同时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在参与篮球竞赛方面,实验班的学生占68%、对照班的学生占52%,这说明动式优化型教学模式中的分层教学效果明显,竞技组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有利于部分学生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在增强学习自信心及学习成绩的满意程度上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分别为92%、94%,而对照班分别为64%、78%,这说明动式优化型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的主体情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教学效果明显。
三、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篮球文化;校园篮球文化;高职院校;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14-02
一、篮球文化与校园篮球文化
1.篮球文化的内涵。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其内涵和外延有很大的广度,广义地说,凡是与篮球有关的人、事、信息都属于篮球文化。
2.校园篮球文化的内涵。校园篮球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参与为主体,以篮球运动为主要内容和运动手段,所创造的篮球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表现的是一种具有校园独特形式的学生群体文化生活。
二、影响校园篮球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承的主要因素
1.学生的身心特征。篮球运动是一项很受学生欢迎而又普及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能够适应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篮球运动,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认知。篮球文化的传承实际上是一种学习行为。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习上的迁移受到原有知识的影响,学生原有的知识量大、知识面广,那么就更容易促进篮球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反之,会阻碍篮球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即学生的认知水平影响着篮球文化的传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在主观上对校园篮球文化的接受与排斥深刻影响着校园篮球文化的传承。
3.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体育教师在篮球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篮球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选择、传承的方式、新的篮球文化理念以及发展方向,都是通过体育教师的努力得以实现的。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对篮球文化的传承有着直接的影响。
4.篮球的教学方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学生的需要。学校需要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教授人文篮球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任课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大胆创新、勇于创新、积极创新;在新时代的教学中不仅仅教会学生篮球技能,也要实现对篮球文化的传承,促进篮球文化的发展。
5.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篮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支持。运动场地、场馆、器材等物质条件,其优劣影响着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场地、器材的维护和更新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校领导直接参与和语言上的褒奖,并且加入到学生的比赛当中,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加强学生对篮球认识,对篮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校园篮球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弘扬篮球文化。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篮球文化的传承,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其精华,更好地认识篮球,接受新的篮球理念,促进篮球文化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全面认识到篮球文化的积极面和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篮球文化,提高篮球文化的影响力。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篮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篮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减少学生的自我意识;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陶冶情操;让学生在不断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过程中成长,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和自尊,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把在篮球运动中养成的优良品质延伸到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是篮球文化在学校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在篮球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3.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篮球文化的信息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使教学人性化,让课堂充满灵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从而极大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的任务。
4.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发展人文篮球理念。篮球文化的传承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需求,体现教育的人文性。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完善人格与个性,让学生真正享受篮球。
四、篮球文化在高职院校发展的对策
1.提高篮球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教学内容最重要的传播者。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决定着课堂传播的效果,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技能和丰富的篮球文化修养,时刻记住自己不仅仅是一个篮球技能的传授者,更是一个篮球文化的传播者。
2.转变篮球教学模式。(1)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篮球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篮球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要树立多维健康观。篮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篮球运动中学生掌握的技能、知识、情感辐射到其他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当中,做到一通百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2)确立新的教学方式。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协调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在人格上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建立信任感。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运用标准而充满幽默感的语言,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一种“原来篮球课还可以这样上,篮球运动如此的具有魅力”的感觉。将篮球文化融入到篮球运动当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发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加强篮球文化的交流。加强校际之间的篮球文化交流,以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知名度作为契机,通过正赛交手、篮球交流友谊赛、篮球文化知识竞赛等与外界交流,开阔视野、寻找合作机遇并不断提升自身知名度。建立完善的校园篮球文化活动的竞赛制度,增加组织校内院系之间的篮球活动,开展师生对抗赛,并形成惯例,设立奖项,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4.加大学校对体育的投资力度。重视篮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场地、场馆的条件,把加强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校园篮球文化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工作的重点。增加组织经费投入,大力发展校园篮球文化中的象征文化,宣传篮球文化的重要作用,按期开展内容新颖、展现篮球精神风尚为主题的篮球文化周、文化节等。
五、结语
篮球运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篮球运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还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篮球比赛是篮球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篮球文化就是篮球运动的内涵。校园篮球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仅丰富了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高了对文化理念的意识与重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从而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我们必须重视校园篮球文化的作用,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加强校园篮球文化的传承,促进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扩大校园篮球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关键词]贵阳市 公体课 篮球教师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93-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篮球选修课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地位也不断提高。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近几年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贵阳市高校篮球运动成为高校大学生最为喜爱的一项运动。其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以及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通过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从而优化教学内容,为贵阳市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贵阳市高校公体课篮球教师为研究对象,其调查学校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师范学院、贵阳学院,共计50名篮球教师。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49份,有效问卷48份。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网站、图书馆等放手收集整理大量有关高校篮球教师师资情况的文献资料,以作为研究依据、分析材料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向贵阳各个高校篮球教师发放问卷共50份,回收问卷49份,有效问卷48份,回收率达98%,有效率为98%。
3.访谈法。作者走访部分高校,与篮球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并访问相关专家,谈论关于高校篮球教师对篮球运动的重要性、发展前景的影响等问题。
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归类整理,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贵阳市普通高校篮球教师教龄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篮球选项课教师的年龄结构(见图1),48名教师教龄6年以下的教师10名,占总人数的19%;5―10年的教师14名,占总数的29%;10―15年的教师14名,占总人数的30%;15―20年的教师7名,占总人数的14%;20年以上的4名,占总人数的8%。从图1可以看出,教龄在10年以下的占到了整个教师队伍的48%,篮球教师出现年轻化趋势,有利于科研工作和教学训练的开展。
(二)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学历是指教师接受教育的程度,是反映体育教师文化水平及专业技能的重要指标。
表1 贵阳市篮球选修课教师的学历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贵阳市篮球选修课教师的学历结构 (见表1),48名篮球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有34名,占总人数的71%,和国家教委要求高等学校教师学历目标要求80%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人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应当采取切实的改善措施,打破地域界限引进高学历引进,更为广泛的与各高校联络,交流经验,互取所需,提升篮球教师的综合知识与业务能力。
职称结构通常是指一个群体中各级职称所占的比例结构,是衡量群体中业务水平和资历的一种要素。
表2 篮球普修课教师职称结构
从调查可以看出(见表2),教授职称的比例为6%有3人;副教授职称的比例为33%有16人;讲师所占比例为46%有22人;助教所占比例为7%,有15人。在后期的培养中应多采用鼓励机制,增加学习机会,多给新老师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在不断丰满教学内容,培养出拔尖人才,合理有序地提高篮球教师科研水平。
(三)教师性别结构分析
表3 贵阳市普通高校篮球教师性别分布统计结果(N=48)
贵阳市高校篮球教师性别的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在接受调查的48名篮球选修课教师中,女教师有10人,占整个教师总数的21%,男教师有38人,占整个教师总数的79%。女教师性格细腻、温和、耐心,在贵阳篮球选修课当中女生所占比例偏少,更需要女老师来带动高校女生学球的氛围和积极性。
(四)教师科研能力结构分析
表4 贵阳市高校篮球选修课任课教师数量情况(2010―2013年间)
科研是教研的基础,理论从科研而来,教研将科研付诸实践,检验其合理性,两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对教师科研能力结构分析,是为了更好的反映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从选修课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上看(见表4),贵阳市高校体育教育篮球选修课任课教师的科研状况不容乐观。
(五)教师外出进修机会状况分析
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储备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吸取。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队伍的素质学习是根本。外出进修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学习优良的教学方法。
图2 篮球选修课教师外出进修调查一览(N=48)
在调查所涉及的 48 名教师中(见图2),有12人从未外出进修培训,占到调查人数的26%;外出进修1―2次的有23人,占到调查教师人数的48%;外出3―4次的有7人,占整个调查人数的14%;外出4次以上的有6人,占整个调查人数的12%。
关键词 高校 篮球运动 锻炼 现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烟台市6所普通高校的360名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现状进行较全面的研究。问卷采取现场发放、回收的方式,共发放360,回收360份,有效问卷358,回收率100%,有效率99.40%。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态度分析
针对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态度根据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欢程度分为特别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太喜欢、不喜欢5个等级做了调查,结合下饼状图显示: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的5种态度特别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太喜欢、不喜欢分别有:36、80、127、81、34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0.06%、22.35%、35.47%、22.63%、9.50%。可见,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态度大多持一般、较喜欢和不太喜欢的中间态度,特别喜欢和不喜欢的相当占据仅占10%左右,由此可见,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态度有待转变且具有较高的可塑造性。
2.2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月锻炼时间分析
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月锻炼时间做了调查做表并绘图,结合三维图得出: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月锻炼时间偏低,≤5h、5h-10h、10h-15h、15h-20h、≥20h档次分别有:121、119、64、32、22人,占33.80%、33.24%、17.88%、8.94%、6.15%。月锻炼时间在20h以上者仅占6.15%,而在15h以下者占75%以上。由此可见,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月锻炼参与时间较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3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影响因素分析
对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影响因素:场地器材限制、怕脏、怕晒、怕辛苦;对篮球运动不了解;师资力量不足,教法;学校的重视程度;怕对抗技术差,没自信这几方面做了调查,分别占据:6.15%、10.89%、31.01%、8.94%、13.97%、29.05%。分析折现柱状图,调查结果显示:对篮球运动不了解、怕对抗、技术差,没自信是影响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占到高达60.00%;其次是场地器材限制,怕脏、怕晒、怕辛苦,对篮球运动不了解,师资力量不足等。由此可见,对篮球运动不了解、怕对抗、技术差,没自信是影响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的主导因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烟台市普通高校女学生篮球运动锻炼参与时间偏低,有待提高。锻炼态度大多持中间态度有待转变具有较高的可塑造性。学生兴趣不高、没有自信是影响其锻炼的最主要因素。
3.2建议
增加高校女学生接触篮球的渠道。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学校组织高校女子篮球地区体系,增加高校女生接触篮球求,参与篮球,了解篮球的相关机会,努力构建高校篮球文化和环境。参与篮球,体验成功,积累自信,形成兴趣。根据学生的篮球水平,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篮球,设置相应的目标,激励学生完成目标,体验篮球成功,不断积累篮球自信,帮助努力形成篮球参与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运动,转变学生篮球运动的态度,形成篮球兴趣,使学生养成自觉的篮球运动锻炼习惯。
关键词:篮球教学;比赛教学;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3-0108-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in the Optional B asketball Cours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QIAO Cheng,XUE Ke
(P.E. Department of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 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long sports,the courses of college sports have been changed constantly. However,the inte nsity of changes is not enough. After the investigations on several of syllabusof optional basketball cours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in Tianjin andthe interviews on teachers who teach the course, we can find that the optionalbasketball course are basically based on technical and tactical instruction. S 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nterests are not high. Therefore, the teac hing result is not satisfactory. In response to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ta kes som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petit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optional b asketball 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to identify ways to improve bask etb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reby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mo tivation and fitness of students and lead them to engage in lifelong physical ex ercises.
Key words: basketball teaching;competition teaching;experimental resea rch
近年来,普通高校选修课的教学改革在各校体育教学组织部门的重视并实施改革创新等 方面的促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提倡和实施以学生主体 需求为本的健康、快乐教学教育理念的大局要求相比,改革的力度尚需加大,还有很多教学 中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尽管有研究指出,在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的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 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战术的应用能力、更好的发挥个体特长、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而 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传统篮球教材、教法及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和 束缚下,加之教师创新能力的缺乏,致使以往普通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存有以下问题,如课 程设置和组织练习流于形式,教法、手段、内容等过于保守和单调,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 极性和锻炼的热情以及发展终身体育的兴趣。要改变目前篮球选修课的教学现状,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研究拟采用与比赛条件相似的练习手段、组织多样化 的分段、分组循环的教学比赛内容,不断提高篮球选修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篮 球篮球专业知识、技、战术,使学生真正体验篮球的运动价值,享受参与篮球运动的快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运用比赛教学法教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研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及教育学、运动心理学、篮球教学与训练 等书籍,了解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本课题研究提供 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访问了从事篮球教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有关专家和教师,以获取 他们对本课题的意见和建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就要关问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 回收70份,有效问卷70份。
1.2.4 实验法1)实验目的:本研究通过32学时的教学实践,验证比赛教学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2)实验对象:对天津大学2009级两个班的男子篮球选项班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班3 5人,对照班35人,
两个班都是由不同专业的、较喜欢篮球运动的、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大学生组成。
实验前对两个班一般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测试,发现两个班的成绩差异没有显着性(P>0 .05)(表1),满足实验设计的要求。在教学实验前,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授课时数、场地 器材等条件均相同,实验班采用比赛教学法,即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压缩基础内容的学 习,加大教学比赛的时间的比例,以赛代练,每次课安排40~50 min左右的教学比赛 时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按原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3)测试方法:(1)全场绕“8”字折返跑篮:从底线处开始全场运球三步上篮,绕过罚球区、中圈一共 三个圆上篮,球进后运球折回,两个来回共投四个球,计途中所用时间。
(2)1 min投篮:以篮圈中心投影点到罚球线最近距离为半径划圆,学生站在线外投篮, 自投自抢1 min,记进球数。
(3)1 000 m跑:被试5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 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被试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获得被试1 000 m跑成绩 。
(4)立定跳远:被试双脚平行站立,从立定姿势开始跳远,起跳线应设置在平地上,至 沙坑边缘50 cm,被试每人试跳三次,取最好成绩为最后成绩,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取整数 。
(5)综合评定: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在教学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能力进行评定,比 赛以随机组合为单位。
4)实验涉及的所有测试均有2名篮球专项教师负责(其中1名教师为副教授以上职称)。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传统篮球课教学方法的分析在传统的篮球课教学中,通常是先教单个基础技术动作,再教简单组合技术,然后教复 杂组合技术,最后组织对抗练习和教学比赛,一步一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注重 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往往由于现实中教学时数的减少 ,教学比赛可能被削减或跳过,使学生没有在更多的比赛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因此,传 统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综 合能力的提高。
2.2 对篮球课比赛教学法的分析篮球课的比赛教学法,是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压缩基本技术的学习,加大教学比赛 的比例,以赛代练,每次课安排40~50 min左右的教学比赛时间。与传统的传习式篮球 教学法相比,比赛教学模式克服了以往技术化和模式化教学过程的不足,降低了讲解示范的 课堂比例,有效地减少了花在重复性动作练习的环节上的教学时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独立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主体意愿有机衔接。同时,比赛教学法可以更好 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学会上场打球,更重要的是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在比赛中让 学生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比赛教学法缩短了学习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及对抗练习的间隔时 间,有效提高比赛能力。比赛教学法可使学生体会技术运用的位置、路线、速度、节奏以及 攻防意义,不断变化的技术形式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练的主动性。此外比赛教学法可为实践学生已掌握的技战术创造了有利 条件,在对抗激烈、竞争浓郁的比赛氛围中掌握和形成技巧,可以使学生在比赛中培养篮球 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提高在比赛情景中技战术运用的运用和应变能力 ,这对于达成发展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所以说在普通高校篮球 教学中,创设一种以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为主的比赛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2.3 传统教学法和比赛教学法的实验对比分析
2.3.1 掌握技术动作对比分析以教学比赛方法授课的实验班和以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经历8周(32学时)的教 学后,测量一分钟投篮和“8”字运球上篮两个项目的篮球技术成绩,并对两个班的成绩进 行比较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后测成绩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表2)。说明比赛 教学法在增强篮球教学比赛练习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法一样能有 效提高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方法。
2.3.2 身体素质和综合评定的对比分析比赛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 战能力,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后身体素质和综合评定的成绩进行对比,发现实验 班和对照班实验后身体素质和综合评定成绩却有显着性差异(表3) ,说明比赛教学法更能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比赛的实战能力。
2.3.3 对篮球选修课喜爱程度的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篮球课次的增加,实验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不断提高,实 验结束后实验班有70%以上学生表示喜欢篮球运动,有接近90%的学生表示以后会将篮球作为 锻炼项目(表4)。问卷调查的结果不仅说明了比赛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项链的主动 性,充分地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而且说明比赛教学法 更能发展终身体育,更好地达到健康教育的标准。同时也说明了比赛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认 可,是合理、可行的,对培 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喜欢程度而言,是一种推广价值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在篮球选项课中运用比赛教学法是有效可行的,在重视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学习的同 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战能力。
2)以教学比赛为手段的比赛教学方法可使培养学习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使学习者参与篮 球教学比赛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篮球运动的运动价值,帮助学生建立了与篮球运动的亲密关 系,提高了学生对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满意程度,因此,它可有效地提高普通高校篮球选 项课教学效益。
4.2 建议结合各高校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出发,篮球选修课要以篮球技术、篮球比赛为主安 排教学内容,从教学比赛中发展身体素质,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以篮球运动为终身体育锻炼中 来,使更多的人从篮球运动中获得健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燕,等.试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比赛的方法与作用[J].牡丹江师范 学院学报,2000.
[2]曹竟成.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探析与尝试[J].体育与科技,2002,(5).
[3]林政梅.福建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6.
关键词:三人制篮球运动 校园文化建设 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60-04
1前言
篮球运动是世界文明进步的文化标志和社会人文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和“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使我国国民体育健身意识空前加强。学校教学的进行既需要理论知识的充实,也需要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整个校园文化运作起来才会既生动活泼又健康向上。从现在来看,体育活动在学校的发展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而三人制篮球赛运动作为我国兴起不久的体育运动,以其独有的风格和魄力丰富着学校的校园文化,深得学生们的喜爱,成为校园体育活动能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三人制篮球运动对内江市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在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计学生178名,发放问卷调查表178份。
2.2.2数据统计法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问卷调查中的相关问题。
2.2.3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三人制篮球文化活动方面的书籍与相关资料及论文,了解了三人制篮球运动在我国开展的目前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本次论文的写作准备,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为本论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4访谈法
对内江师范学院部分从事篮球运动的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了解各校三人制篮球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
3三人制篮球赛的特点
3.1普适性
进行三人制篮球赛时很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比赛规则的要求也相对比较宽松,对参加比赛者的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上没有特定的界定。在现实生活中,参加三人制篮球的群体庞大,包括小学生、大学生甚至老年人,通常,热爱篮球活动的人在自己合适的时间进行锻炼,而且三人制篮球也不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更不会影响人们的普通生活,所以三人制篮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最为普遍和广泛,同学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休息和课余时间来进行运动,可以达到锻炼和学习的双重效果。
3.2竞争性
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起源是传统的篮球运动,所以他与其他的体育运动一样,保留了体育运动最基本的竞争性的特点。在比赛中,双方各三名运动员通过运球、传球、投篮等运动形式,以篮球投进篮筐的次数来判定比赛的胜负。队员们在场上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由表2可以看出队员们投篮的次数、攻防的转换、抢板的次数都比五人制篮球有增加,队员们三人制篮球的比赛中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挑战自我,其特点也主要是一对一的单打独斗多,这样更是增加了三人制篮球活动的竞争性。
3.3娱乐性
三人制篮球运动是由传统的五人制篮球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们拥有共性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通过在比赛中的个人表演,满足个人的表演欲望,同时使队员和观众们享受到篮球运动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精彩表演。比赛时要求运动员聚精会神、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比赛的对抗中,这样可以忘却生活中的一切忧愁和烦恼,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抛在九霄云外,从而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同时,运动员置身于比赛的变化莫测之中,又能积极的宣泄自己心中的郁闷和不平,有一个良好的发泄机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情,达到陶冶情操、自我娱乐的目的。
3.4周期短
三人制篮球运动在校园有广泛的传播空间和群众基础,在校园体育活动中,三人制篮球赛为最为常见的体育活动。相对传统的五人制篮球运动来说,三人制篮球比赛是在半场进行,不易受场地的限制,比赛形式及规则比较简单,上场人数为六人,比赛时间约为10-20分钟,运动量相对于五人制篮球赛小,这样也就必将缩短其竞赛周期(见表1)。由于其周期短,所以比赛运动员在体力等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相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都很容易接受,而且比赛的观赏娱乐程度也相对较高,所以三人制篮球运动在学校中更容易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4三人制篮球运动对校园文化的价值
4.1提高学生的健康价值
4.1.1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价值
三人制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基本的体育运动组成,通过这些基本的体育运动对于参与者的速度、弹跳以及灵敏程度等个人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负荷方面来说,是中等运动强度的运动,持续较长时间,对心功能的改善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比赛时常常需要全力奔跑、传接球。所以,三人篮球运动,对运动员动作的协调程度改善有很大的作用,能加强心肺系统的功能。
4.1.2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价值
三人制篮球赛运动对促进人们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影响,运动者通过运动的比赛可以确立良好的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消除心理疲劳,改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水平,宣泄不满情绪。而且,面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竞争的激烈,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2提升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
4.2.1三人制篮球赛在高校体育发展中的教育理念价值
现今社会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在体育运动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大学体育教学中老师不光传授同学们体育的理论知识以及比赛中的规则,同时也要在“快乐体育”的前提下使学生建立“健康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的理念。三人制篮球运动与健康体育的教学概念相符合,开展“阳光体育”是践行健康体育的重要途径。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运动量以及运动负荷都比较适宜,竞赛的过程中又不会缺少其竞争性等体育特点,以此使三人制篮球运动成为大学校园中同学们锻炼身体的主要活动方式。
4.2.2三人制篮球赛在高校体育发展中的道德观念价值
三人制篮球尽管参加的队员相对于其他运动来说比较少,但是仍然是一项集体性的体育运动,在运动中仍然需要队员之间相互的合作来完成比赛。三人制篮球运动对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相互团结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参与人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同学们的自身个性、奋进心、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此运动还能培养同学们团结奋斗的精神、尊重其他队员以及裁判、尊重参看人员等文明的体育道德。
4.3提高休闲娱乐价值
三人制篮球运动从组织运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娱乐性,与正式的五人制篮球竞赛运动在最终的价值取向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他没有正式篮球比赛过程的激烈性,也没有正式篮球比赛激烈的竞争性,取而代之的则是体育运动中最原始的娱乐观赏性。它使运动员更加看重篮球运动的技术性、表演性,学生在这高压力的学习环境中,三人制篮球运动更是大学生们娱乐休闲、缓解压力的最佳的运动体育项目。
4.4促进学校的经济发展
三人制篮球运动有着远大的经济发展价值。最近几年中,三人篮球运动正逐步成为我国国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对于商人来说也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大学生是时尚消费的主力军和优势消费群体,在高校中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可以得到众多商家的青睐,逐步建成一个互动的平台,并以此来了解大学生消费的相关信息,这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学们的关注特别是那些篮球爱好者。所以,在高校中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可以使大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以及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4.5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
三人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性的体育运动,并且逐步的成为现在人们以及各单位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一种方式,成为一种可以相互了解并且信任的工具。在高校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学生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夸大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的范围,不管有没有在比赛,都可以体验到那份参与合作的惬意心情,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让人们建立一种相互了解的共同语言方式,创造融洽的同学关系。
5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5.1可行性
三人篮球运动是传统五人篮球运动的一种创造性的改变,这种竞赛对比赛场地等硬件设施要求较低,并且不同人群都可参与。这种运动运动强度中等,学生们可以在搞好自己学业的同时利用课余休闲时间进行开展,带有一定的自由性,不耽误同学们繁忙的时间。竞赛条件中对场地的限制很少,参与比赛的运动员可以灵活地自由组合,一般而言,只要是喜欢篮球运动的人就可自行组织参加,而且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锻炼了同学之间的交际能力,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所以三人制篮球运动比较适合在学校中开展。
5.2必要性
高校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其他的文化不同,它是一种文化的深刻内涵与丰富的扩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为其主要目标,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三人制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篮球体育运动项目,是学校体育运动的根本内容,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加强与促进作用,所以在高校中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1.1三人制篮球运动是一项适合在校园发展的运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机构,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作用,而校园的文化建设又离不开体育运动在校园的普及与发展。三人篮球运动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的延伸和发展,该运动所具有的普适性、竞争性、娱乐性以及周期短等特性标志着该运动比较适合在校园中发展。而三人制篮球运动体现的各种作用与价值也充分说明该运动在校园文化中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学校各种体育活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开展状况中也可以看出,三人制篮球运动在学校中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在校园中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这也说明三人制篮球运动是一项适合在在校园发展的体育运动。
6.1.2三人制篮球运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巨大作用
三人制篮球运动属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富含着比较深层的内涵以及相对创意的意蕴,是本着以加强学生健康体魄以及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欲望目的,就是通过学校体育这种相对独特的教育模式,来提高优化学生音乐、美术、劳动的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校园中开展三人篮球运动,不仅加强了学校对于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开展,而且是现今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提供良好的空间,使高校的体育文化丰富且有特色。
6.2建议
6.2.1加强内江市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意识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观念。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内江市各级政府以及个学校的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智能,要积极充分地利用校园的黑板报、广播等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我国的体育健儿自强不息、为国争光,尤其是在奥运会这种国际大比赛中运动员不畏敌手、顽强拼搏、勇夺胜利的体育精神,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意识以及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心中的体育文化意识,推动内江市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建设。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理论模型
论文摘要:传统的篮球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高校篮球教学相关资料的调研和问卷调查,以目前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逻辑起点,以教学模式理论为框架,以创新思路为主线,建构了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的理论模型。
本文拟以目前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逻辑起点,以教学模式理论为框架,以创新思路为主线,建构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的理论模型,为以后的实践验证提供理论基础。
1目前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分析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调查分析。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255份,有效问卷中学生203份,篮球教师27份,教练级和篮球相关人员25份,有效率98%。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很多弊端。下列问题尤为严重:在教育学相互适应问题上,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转化为现实力量;学生们对自然分组以及集体授课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并且大多数学生反对讲解示范的传统教学手段以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们普遍感觉学习的技术比较单一等等。
2创新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
2.1篮球选项技术课程的教学原理
从宏观上看,篮球技术教学必须符合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知识、技术、智力等最佳发展邻近区的现状。从微观上说,“教什么,如何教”与“学什么,如何学”应当相互适应,亦就是使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性格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性格;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和是否具备了能力、性格,又要看学生能否将知识、技能、能力和性格转化出来,成为现实的力量。
2.2篮球选项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
根据篮球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依据篮球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对球性、动作技术和攻守关系的认知规律,遵循技术多样性以及高强度、高速度攻防直接对抗的现代篮球运动竞赛发展趋势,篮球课程技术的教学原则应该有:(1)注重基本功的教学原则;(2)注重基本动作规格的教学原则;(3)注重弱手弱脚运用技术的教学原则;(4)注重技术组合的教学原则;(5)注重对抗中运用技术的原则;(6)注重适度内部与外部负荷相结合的教学原则;(7)注重智能开发的教学原则;(8)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原则;(9)注重竞争与合作的教学原则;(10)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3创新教学模式建构的操作层面
3.1创新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目标
依据当前篮球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存在“课程的任务”与“课程的目标”不分,课程目标的陈述含糊不请的现状,可采用“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理论和技术,即教学设计者自觉运用分类学习论思想,通过任务分析(终点目标被细分为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子目标),进而确定由若干教学单元组成的终点目标的技术制定课程目标。首先,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其次,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最后,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和类型。例如,“通过本次突破技术课的学习(可省略),学生能够在紧逼盯人的条件下,至少突破3次。”谁?——学生;做什么?——突破过人;在什么条件下?——紧逼盯人;做到什么程度?——至少突破3次。这是一个标准的动作技能形成领域的教学目标,它的构成要素齐备,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
3.2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
首先,在选择诸如最为基本、最常用又易掌握的个人技术中的徒手动作——急停、侧身跑、变向跑、滑步、持球技术——胸前双手传、接球、头上双手传球、体侧传球、单手勾手传球、运球急停急起、运球转身、体前变向运球、单手肩上投篮、急停跳投、低手上篮、抢篮板球、交叉运步、持球突破等篮球技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突出诸如接球一急停一投篮;接球一急停一突破一上篮;接球一急停一突破分球等一个动作按攻守情况组织成几套组合技术的教学。其次,通过概念模式充实篮球意识的培养的教学内容。所谓概念模式是运动员的知识和比赛经验整体化的一种形式。它是运动员对赛场变化的分析,以概念模式为依据,经过瞬间判断,迅速做出高度预见性和目的性的反映行动的一种策略。因此,通过诸如强调冲抢篮板球、防守首先判断落点、卡位后再抢篮板球、抢到篮板球落地后缓冲保护球、准备攻击的进攻行为概念模式以及控制对手直接运球上篮得分,迫使其向边线、场角或拥挤的地方运球,运球者一停球,应立即上前封堵其传球或投篮的防守行为概念模式等内容的教学,以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
3.3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将篮球选项技术课程教学合理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基本掌握主要教材内容为目的。第二阶段是在复习提高第一阶段所学内容基础上,增加组合技术和对抗练习的内容,提高运用的能力。第三阶段主要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强化所学的技术达到能运用的目的。3个教学阶段教学内容的安排采用“循环组合阶梯”式教学基本形式,即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篮球技术的单个动作组合起来,进行循环练习,使动作之间的转化有连贯性,更有实用价值。
3.4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为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思想,解决课堂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更紧密更协调地相互配合,有利于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身心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一代大学生,采用正式授课前,对学生进行专项技术、身体条件等方面指标的测试,将测试结果实行综合评定。然后根据成绩,分为若干层次,将篮球水平接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组进行“分层递进”教学。
【关键词】篮球教学;兴趣
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早在1956年颁布的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体育兴趣的培养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我们过去更多的是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变换教学方法,调剂教学内容来实现这一目的。当然,这种做法有其可取的价值,但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视角去梳理更显得有必要。笔者就这一问题对职业高中学段学生参与“自主选择、自主锻炼、自主评价”活动研究作一些尝试与反馈,对职业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张扬,浅言自己肤浅见解与认识、抛砖引玉、和同仁一起发展。
1、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职业高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他们对问题与事物都具有自己的见解。在篮球运动教学中,上好第一节理论课,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很重要。并且理论内容一定要与实际事例结合起来讲解,营造宽松、和谐、求实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列举我国男、女篮球运动健儿多次蝉联亚洲篮坛冠军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指出我国对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及当今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强烈的时代使命,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户和学习兴趣。我们还应以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等历史和事迹去教育学生,还同时以篮球明星为榜样,学习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品质,又使他们在无形中提高了学习兴趣。我们要将正确引导,激发兴趣作为切入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如在介绍某个技术动作时,除了提出学习动作的目的、要求及用途外,还应结合介绍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该技术运用上的新发展、新突破,以激发起学生向往成功的情趣,提高其他追求与创新的兴趣。另外,还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并结合各个比赛进行点评,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为以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2、合理梳理教材,提高兴趣
我们在选择篮球运动学练教材内容时,既考虑到现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体能、体力,又要从原有基础考虑,选择学生通过努力学练都能掌握的教材。如果选择教材难度系数过大,大部学生可望不可及,就会失去自信心。这样不但影响继续学练的兴趣,同样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搭配好教材的纵横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在选择教材时既要顾及到教材横向关系的体现,同时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纵向系统性,而不让教材显得单一、乏味,使学生感到学练无趣,展示不出激情。但如果不分重点类别,同样也会影响教材应用价值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选择教材内容时,既要有的放矢,又要针对项目的具体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科学选择。如遇到学生基础较差时,可先采用趣味性游戏形式,从球感的玩耍开始,逐渐过渡。并注意每一节课教材内容的合理搭配。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断有新的刺激过程,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掌握,学练兴趣会由然而生。如果课的始伊就学习比较难的技术动作,容易使学生望而生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3、因势利导,培养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习兴趣产生关键在于指导学生从单一爱好,转变为广泛兴趣。根据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年龄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活泼,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实施直观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例如,教篮球“三步上篮”时,技术动作可分为五步教学:第一步是先在篮下最佳位置,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悟手指拨球的感觉。第二步是练习者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后退一步,学习左脚向前一小步,同时起跳完成上述动作。提示学生步子不要太大,上步要快,起跳时左脚用力蹬地,尽量高跳以克服和避免向前冲力过大。第三步是练习者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后退一大步,右脚先跨一大步,左脚快速跟进一小步,起跳投篮。左脚跨步时,双手将球持于腰腹间。第四步是在第三步的基础上,适当距离,左脚在前,接同伴抛起或传的球或自己运球,再双手持球完成上篮练习。第五步是在熟练后,逐渐加大抛接球的距离,也可以学生自己做运球,完成上篮练习。动作口诀是:“一大、二小、三高跳”。这样技术动作要点突出,简明扼要,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由然而生,从而升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篮球运动教学过程能否因势利导,达到张扬学生学习兴趣,这与我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真备课有着很大的因果关系。为此,我们教师只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绚丽多彩的体育课堂会不断张扬学生参与学习体育的兴趣。
4、释疑解难,稳定兴趣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让学生享有公平的教育,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只要我们把课堂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教师放下架子,置身于学生平等和引导的位置,相信我们的体育教学定会满堂生辉,我们定会有新的体悟。如篮球运动步伐移动活动教学,学生一般都不感兴趣。但教师适当加入趣味性的报名游戏或躲闪游戏等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学练兴趣,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又能提示技术动作的内存关键。又如,篮球“三步上篮”技术动作教学,技术的关键是脚步动作教学过程,我们应及时指点迷津学生抓住关键,困难就能迎刃而解。对一些较难掌握技术动作的同学,我们将技术动作编成口诀、顺口溜,来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如“三步上篮”的技术动作口诀是:“右脚向前跨一大步,双手同时接住球,左脚向前跟进一小步,脚跟着地顺势快球,高跳双手举球至头上方,手腕手指柔和用力将球投。另外,还可利用篮球游戏或小竞赛等形式教学,多让学生动脑,创造性的思维,并且让学生自主通过正、误动作对照,促进学生了解、理解、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实践证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稳定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技术动作日见中天。
5、教体延伸,发展兴趣
实践证明,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兴趣、发展兴趣,提高运动技能运用能力的有效机制。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的基本技、战术都渴望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展示。所以结合学校实情,经常开展丰富多样各种类别的课外竞赛活动,如班际赛、年级联赛、俱乐部赛等等,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是张扬学生篮球运动乐趣的好办法。
我们还可以利用知识竞赛来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基础知识的了解与理解。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结合规则进行解答,强化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彭俊峰 浅议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路 [期刊论文] -科教导刊2010(20)
[2]孙建华.黎珍 广西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期刊论文] -百色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