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合作学习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8 15:26: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合作学习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合作学习论文

第1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被运用到初三教学活动当中,其中,合作学习的开展,受到广大教师及学生的认可。初三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有助于学生增强团队精神,增强集体意识;(2)有助于增加课程上的有效时间,可以分组进行一同完成很多项目;(3)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得到更多的启示。

二、初三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

1.初三化学教学中引导式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三化学教学中引导式合作学习的策略就是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配合教师或同学一同学习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白色固体的鉴别过程中,老师准备了四种白色的固体,分别是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引导四名学生将四种固体分别放入四个烧杯中,接着引导一名学生将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老师要求学生向四个烧杯依次加入盐酸、碳酸钡、稀硝酸,通过化学反应,有的烧杯里产生冒泡现象,有的烧杯里有白色沉淀物,这样依次判断出烧杯中的物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按照正确标准的方式方法进行操作,合作后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2.初三化学教学中自主式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三化学教学中自主式合作学习的策略是通过学生自主地去选择合作伙伴,并学会配合自己的伙伴一同学习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水的三种状态的实验过程中,老师先提出问题“水的三种状态是什么?”之后,老师分别给学生发了水和冰其中的一种。并要求学生找到自己的伙伴并一同完成任务。学生纷纷选择自己的伙伴,当然必须是有水的学生和有冰的学生合作才能获得两个实验的结果。有的学生把水涂到身上手上或是桌上,另一个学生就拿着书本当扇子,在涂完的水上扇来扇去的,不一会被涂完的水就蒸发掉了,他们发现水从液态变成了气态。有的学生用手拿着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了,小手变得通红,他的伙伴接过变小的冰块,过了一会儿,冰全部融化完了,他们发现了固态的冰块变成了液态的水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纷纷报告说: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液态、固态和气态,最后由老师总结。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地选择队友,并自己主动配合队友一同完成任务,积极主动地学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3.初三化学教学中竞赛式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三化学教学中竞赛式合作学习的策略就是通过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共同合作学习的方法。例如,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组准备几个问题,其他组进行抢答,抢答后回答正确的题目最多的一组获胜,看看哪个小组成绩最好。学生都带着紧张的心情,几分钟后,各个小组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题目,第一组学生提出问题:金属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这时第二组的甲同学抢先回答:金属的表面需要有水,第二组的乙同学马上补充说:还要有空气。就这样各个组轮流进行着,通过竞赛的方式,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并在其他同学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其他同学身上学会不同的技巧。

第2篇

一、政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实践

政治新课程要求“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根据这个精神,我设计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责任》这一课,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学生通过课前起航,熟悉书本知识,完成预习;课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与播放视频资料创设一个情境,根据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同时由学生自己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模拟表演,身临其境的让他们体验生活,并设置相关的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根据这些情境,在合作中探讨知识,有的同学负责讲解,有的同学负责记录,有疑问的由提问组内自己解决。最后将小组形成的结论,公开进行大展示。展示好了,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同学们在点评中往往会唇枪舌剑,非常激烈。这是个很好的现象,因为只有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才会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每次我都有知识构建图,以前都是我自己在构建,然后塞给学生。而小组合作后,我尝试着让学生来构建。居然出现了一题多解的现象,这让我欣喜不已。达到了意料之外的拓宽我的思路的目的。真是“教学相长”了。从课堂效果来看,合作学习的课堂的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碰撞出了学生的智慧的火花,特别是请其他组点评,学生们都据理力争,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同时,这种课也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再是说教,而是一节有趣的课,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道理。这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上课方式。

二、政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对策

首先,合作学习中往往为了让学生能讨论起来,设置较容易的问题,而忽视了问题的质量。所以课堂表现表面很热闹,但却徒有形而无交流之神,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其次,合作的过程中,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却忽视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对于有些问题老师缺乏及时的指导。最后,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很热烈,但是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总是在发言,内向或成绩不好的同学就站着听,听不懂就自己讲话或找其他同学闲聊,所以参与合作学习只是少数,而大多数同学则游离于学习过程外,丧失了最初的共同进步的目的。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问题,发挥合作学习的长处,增强政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首先应该选择学习的时机,优化问题的设计,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把具有创新性、探究性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载体,同时这些问题可以结合政治的时政性材料或是现实生活背景,这样会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崭新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情景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讨欲。其次,在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为主导模式。从而在高效有序的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韩叶青 单位:江苏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第3篇

一、活用网络整合资源,优化自主合作学习

选取“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一课进行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原因有:一是本节课内容是“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速率”等化学理论知识的延续拓展,也是学生综合利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而合成氨反应也是学生熟悉的、典型的平衡体系,是重要的化学工业之一;二是本节课教学内容难度不大,但内容相对分散,而且是学生自开设化学课以来第一次较多地接触到化工生产,适于安排网络教学形式;三是经过高中一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正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转变,基本上具备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已有较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已经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足以胜任网络背景下自主合作学习的要求。通过自我实践和探索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建构是自主合作学习的核心,而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如何运用网络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在实施本课程教学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将学习资源进行筛选、整合,优化呈现方式。如将有关合成氨的学习资源整合成一份资料包,内含:导学案的Word文档,合成氨生产的温度、压强、催化剂数据分析模型、曲线图,合成氨工厂模型建造过程的视频,合成氨生产网络搜索关键词及网址等,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利用纷繁复杂的知识进行有序的学习;另一方面将学生资源进行整合。如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本次授课班级有40位学生,通过精心巧妙地编排座位,分为12个小组,每个小组3~4名学生,一人负责上网查资料,一人负责查询提供的信息,一人负责引导讨论并完成电子导学案。分组时力求每个小组的学力水平保持相对均衡,每组都要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以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并相互交换角色。整合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那么经过整合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能呈现出预期的精彩吗?不一定,有时可能跟教师的预期相差很远,这就需要灵活运用网络平台,把握教学资源呈现的时机和呈现的形式。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讲到合成氨工厂需要庞大而复杂的设备时,顺势引导学生观看资料包中的三维动画及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实现合成氨工业化生产的困难,学生就会产生质疑:“既然实现合成氨工业化生产那么困难,不研究可以吗?”此时,借机引导学生查看课前印发的阅读材料和资料包中提供的网址上网浏览,了解合成氨的重要性,紧接着用教师机展示归纳好的合成氨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这节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利用网络平台采集资源、整合资源,并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使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魅力;同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尝试,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从而优化自主合作学习。

二、妙用网络克服弊端,提升自主合作学习效果

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开放性很强,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学习的可能,但是,若没有方法指导进行盲目的学习,是很难抓住课程重难点的。另外,课堂有限的时间未必能保证学生学习所有的教学素材。因此,要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除了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学情分析以外,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可能的学习手段和方式做好充分的预设,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资源整合上做好文章,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在实施本课教学时,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课前进行理论分析,明确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电子导学案,通过网络发送在班级QQ群中。在电子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有:利用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如何提高氨的产量;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分析如何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和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对合成氨的影响。当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条件会产生相互矛盾时,再追问几个问题:压强怎么选择?温度怎么确定?N2和H2的体积比为何是1∶2.8?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原料气为什么要循环利用?为什么要在适当的时候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二是教师有目的地查寻信息,精选网络资源,对丰富的教学素材进行整合与归纳,整理成一份资料包发送到每台学生机上。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多媒体课件中提供的信息,并根据提供的相关网址上网浏览相关材料以及阅读教材P68-69中的“化学与技术”,解决电子导学案中的基本问题。三是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教师有目的地深入到各小组中,参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观点、看法做到心中有数,并随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学习素材解决问题。如讨论“合成氨适宜温度选择”这一问题时,学生认为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结论有矛盾,教师指导学生查询PPT课件中“铁触媒催化能力———温度图”解决温度问题。四是在师生交流环节中选择与课堂重难点有关的问题加以讨论。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功能,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的反馈作业中,找出两份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发送到学生机上进行分析讨论,如在解决生成物浓度对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的影响时,一组学生认为应增大浓度,另一组学生则认为要降低浓度,教师顺势引导小组成员查看课件中合成氨的速率方程,引发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发表看法,共同得出结论:应该是降低氨气的浓度以提高反应速率。网络教学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先天的局限。只有学习的指向性得到保证才能节省课堂时间,才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才有时间在网络平台上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拓宽视野,提升自主合作学习效果。总之,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使教材内容与生动的网络信息有机整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作者: 沈宝华 单位:福建宁德市民族中学

第4篇

1.1.首先,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

教师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而忽视了学生合作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有些教师只是流于形式,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且教学内容也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就盲目的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所取得的效果就是为了形式而展开合作,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展开合作,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地理知识水平的提高,具对地理课堂合作教学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主要有三种极端的表现形式,第一,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课堂秩序混乱,犹如菜市场一般,第二种表现形式就是小组同学为了应付老师,开展敷衍性质的讨论,根本没有开展真正的合作学习,第三种表现形式就是小组内部有些学生积极发言,而有些学生却无所事事,被排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外。

1.2.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安排的不科学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明确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就开始让学生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学生不知从何着手,不知所措,几名同学围在一起展开漫无目的的讨论。再有就是一些简单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进行交流,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热情下降。

1.3.合作的时机把握不当

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普遍认为,只要是问题就让学生讨论,不管学生在讨论之前是否有自己的想法,结果是:反应快的或是尖子生说出来答案,反应慢的或是后进生听着答案。就是从老师讲给学生听变成了学生讲给学生听,虽然效果好了一点点,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

1.4.小组合作学习时

学生分工不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即在每次的合作中,根据每位成员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工,使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样就不会在小组合作中,有的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有的却无所事事,迷失自己。

2.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

2.1.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只有在学生有了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制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某些教学活动,力求增强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例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时,可以引导小组合作制作地球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等。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时,让学生到图书室、百度等搜集当地不同时期的交通图,对比不同时期的交通状况,进而更直观的了解当地交通条件的变化。以点带面,可以说明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结语

第5篇

在教学过程中,组建学习小组必须合理建构,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一个好的前提和基础。这里所说的合理建构包括性别搭配的合理、成员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的合理组合,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习小组收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合理建构学习小组还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动静搭配。这里说的动静搭配是指小组组成方式的动和静。静态学习小组就是根据学生所处的座位,就近结合,人员和地点比较固定,这也是目前许多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其优点就是组成速度快,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缺点是学生往往感觉没有新鲜感,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所欠缺。为了避免这种不足,我们可以采用动态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各自特点、爱好,随机分配或者学生自由结组。动态学习小组的组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所有任课班级的学生情况了如指掌,他们谁善于思考、谁口头表达能力强、谁动手能力强等等,这样才可以在分组时进行合理调剂,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二、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成为小组合作的主人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所在,不容忽视。当然,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能力,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参与,才可以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而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要成为课堂的催化剂,鼓励学生、激发诱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种子》一课时,学生在《蒲公英的歌》音乐背景下,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和想象力,有的用表演,有的唱歌,有的画画……展现了许多植物的种子,使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将科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一个需要合作学习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能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展现和完成,例如游戏、角色表演、竞赛等等。作为课堂的催化剂,教师更需要具备适时引导、调节课堂氛围的能力,把握课堂的脉搏,使整个课堂迭起,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小组合作的快乐、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提高其探索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顺利完成科学课堂的教学任务。

三、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小组合作气氛

在小学科学等学科的合作教学活动中,“平等”是一个不如忽视的关键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与学生是平等的。和谐平等的宽松的学习氛围是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各种能力意识的根本保证。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开放的空间,给他们机会,这样学生才能有发言的勇气和冲动,使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收获知识与快乐。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往往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让学生进入到一个积极主动、自觉自由的良好学习状态。这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求知欲,从而敢想、敢问,敢争辩,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主的教学气氛真正使每个学生“动”了起来,无拘无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四、以评价促合作,以评价促学习,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正确评价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互相交流活动情况。这是小组合作交流成果的体现阶段,更是成果的强化、深化阶段。教师既是学习的主导者,也是组织者,更是学习的促进者,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为此,教师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并能适时引导、倾听、评价,掌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调控,从而使整个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定期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为了保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这就是“小组自评”。小组自评的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学会怎样更好地合作。此外,习惯的养成是提高效率的根本保证。这里所说的习惯是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但是,作为教师,要学会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可泛滥,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到取舍得当、适度适中。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置之四海皆准的,教师在教学中药学会多种方式的巧妙搭配、结合,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

五、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争取大面积丰收

第6篇

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合作学识的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师生开展合作教学方式,阻碍教学进程。

1.1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形式

人数较多是现在学校班级最普遍突出的一个特点,这直接导致教学过程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合作、讨论,没有几分钟就要进行指导。虽然通过分组学习确实落实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但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短,完全起不到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实践过程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

1.2过于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中,明确了师生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发挥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过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正确处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导致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被忽略,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最终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酚的性质与应用》这课内容时,教师先提出疑问,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得出结论。这整个过程在形式上是学生通过合作进行自主学习,但完全降低了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有的教学主导作用,学生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盲目、随意地学习,必然会降低学习效率。

1.3小组成员缺乏交流与合作意识

由于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成绩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因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往往是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发言,由于差异较大,学生之间难以深入交流、探讨,小组活动基本上是由成绩好的学生包办代替了。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小组分工不明确,不利于学生展开合作学习。

2.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正确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利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其首要任务便是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过程中要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其他相关因素,并合理控制小组人数,过多过少都不适宜。安排每个小组中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发挥其组织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参与的时候都能积极投入,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

2.2做好任务分配工作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各个小组的合作目标,每个小组成员按照同一目标灵活而又合作地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过滤与结晶的相关知识时,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了解过滤和结晶两者在本质上的差别,以此作为合作目标。合作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或者特长分配任务,每个成员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实验操作,文笔好、写作能力强学生负责记录实验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汇报实验结果,在明确合作目标的前提下各司其职,提高效率,共同进步。

2.3鼓励学生加强交流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缺乏交流的合作学习完全不能达到教学应有的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也应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设置的问题若是过于简单,学生大多都能解决,合作学习就没必要深入探究;设置的问题若是过于困难,成绩差的学生则较难理解,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把握问题难度,让学生整体都能够参与其中。另外,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也要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难点进行适当的分析与指导,促进合作目标的实现。

3.结束语

第7篇

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小组分配要科学合理。一般情况下,小组的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等进行合理的分组,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及时的进行小组的调节。笔者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分组方式:首先是固定的小组组合。这种小组的分配是根据班级作为排布的方式惊醒分作,一般是前后两张课桌四个人为一组,便于随时的进行交流与探讨。因此,教师在安排座位的时候,要考虑到前后左右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因素,以便发挥小组的整体优势。这种小组合作一般运用在初步阅读中,生词、生字、词语含义等等的学习,小组内部成员可以分工合作,然后进行综合整理,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是自由组合式的小组学习。这种小组学习的模式一般运用于刚刚开学的时候。开学之初,学生彼此之间不了解,教师对学生的性格与兴趣也不是十分了解,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合作的对象,进行小组的分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的过程中充满创新。另外,在需要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时候,也需要这种自由组合的模式。例如在学习《变色龙》这篇课文的时候,需要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学生会以更好地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并列式、辩论式等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开展的价值在于通过小组成员的帮助,来促进小组成员内部的共同发展与共同进步。因此,教师要为小组的合作学习制定一定的目标,为合作学习提供动力与凝聚力。教师在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阅读教学的内容等来进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三峡》一课的时候,教师提出如下的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生字、生词,翻译、理解课文内容,熟读成诵。

2.品读课文,展开想象,领略三峡雄奇险拔的景色。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绝妙之处。结合这几个方面合作学习的目标,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学习,分别负责不同的部分,然后进行综合的分析,最后达到学习目标,准确分析课文。

三、科学调控合作学习的时间

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时间要科学合理。课堂中学生合作学习要做到松弛有度、张弛结合。不能够为了赶紧教学进度,就匆匆忙忙的进行合作学习,规定学生讨论的时间,学生正在讨论到激情之处,教师就不管不顾的打断,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会逐渐的减弱。同时,也不能够任由学生没有止境的讨论下去,有的时候学生没有进行探究的欲望,思想状态比较散漫,教师就要及时的给与管理,打断这种“合作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处理好合作学习中的矛盾

第8篇

(一)分组随意性较大在日常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小组成员的搭配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分组往往都是按座位前后几个人为一组或者同桌一组,这样的组合优势就是方便快捷,但是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座位本身就是按照高矮编排的,人员搭配不合理,有的小组闭口不言;有的小组你争我抢;有的小组在那里聊天、逗乐,出现这样的结果,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无法进行,达不到实际效果。

(二)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在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均衡,是许多教师比较头疼的事情。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每一组学员并没有全部主动参与,往往都是学习好的学生在讲,学习差的学生一言不发,没有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我约束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无法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第二,有部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第三,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小组学习的参与度。

(三)小组活动重形式轻过程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忙于备课、批改作业等繁重工作,对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比较排斥,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讲授方法,总是觉得教学任务是教师把课讲完了才算完成,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教师只有在听课的时候,只是简单运用了一下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这样就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公开课的“专利”。

(四)评价机制不合理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加进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由于学生的本身认知水平不同,在学习上所达到的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教师按照以往以分数多少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显然非常不合理。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分组,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科学分组是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教学的首要任务。一个好的合作小组应该是一个积极进取、相互促进,具有较强学习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不应该随意安排,应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策略,要考虑到每位学生个性特点、知识储量、技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组建。要坚决摈弃随意编排,虽然以往按座位分组活动比较快捷方便,但人员搭配不科学,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互补搭配。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本人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每组一般以四人一组,其中包含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分组有利于各成员间相互互补,也利于各组之间公平竞争,防止出现一边倒现象。

(二)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小组学习中来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动力。学生正是有了极大的兴趣,才能心甘情愿地付出。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合作的学习氛围。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使小组内部通力合作,小组间相互竞争,从而促进学生同步发展。2.制定规则,教师引导,让学生有的放矢。没有规则,小组合作就成为摆设。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并引导学生有序探究。在小组中要设有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小组长职责要掌控本小组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内容、汇报员要把本组形成的共识进行总结并汇报交流。每位学生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使得小组合作变得井然有序。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讨论小组中去,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重视学习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过程决定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与小学科学知识紧密相联的情境,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研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进行点拨,给学生启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动向,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小组学习过程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