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6: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现代农业园区的合理建设与理性发展已经成为实现新阶段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加速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简要介绍农业园区的概念和种类,探讨农业园区项目规划的内容与要求,并提出建议。
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园区,以此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近10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新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园区的建设,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传统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化经营[1]。所谓现代农业园区,就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
一、农业园区的种类
农业科技园区:也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是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这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或企业对一定面积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规划,通过高科技的投入,对有限上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运行机制创新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
观光农业园:经营者开放自身的农园、农场或牧场,以满足市民观赏农村景致、体验农业生产过程、采摘或购买农副产品的愿望。
二、园区规划的定位
园区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示范和辐射功能都有一定区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其主要宗旨[2]。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创建的初期,一定要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要明确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园区,不能一味地求新、求高、求大,避免出现可看不可学、高档次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园区的规划和选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一)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园区规划的基础,园区建设的一切准则都要以功能定位为起点。园区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展示示范:通过项目建设,把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精加工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引进园区进行展示示范,以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龙头带动功能:一是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二是通过园区在产后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逐步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教育培训功能:科技园区要把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培训中心,用于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对青少年的教育等。
休闲观光功能:园区在规划过程中,除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可利用新型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展示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的名特优瓜果、蔬菜、花卉、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现赏动物养殖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二)产业定位
农业科技园区一般总是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紧密相连,产业定位应根据区域性主导产业特点和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定位,突出一业,兼顾其它,形成特色。为了解决园区产品结构雷同、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差等问题,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区域资源察赋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分层次对园区功能定位、分区域和时序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研究。
三、园区规划的重点
在规划思想上,要明确农业园区规划不是对农业生产做出具体的指令性计划安排,而是通过规划形成一种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这一组织载体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责,其一是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其二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在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方面,农业园区要体现政府的有关决策,将政府决策具体化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政府决定推广某种新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具(科技推广)、新的产品标准(食品安全)等,就可以将这些新项目按照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集中展示在农业园区中,供农民学习模仿。在向农民传达市场信息方面,农业园区由于其规模效应,拥有比分散经营的农民丰富的市场信息。农业园区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需要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而具体生产什么产品,这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料到农产品明年的市场需求会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应该在农业园区的运行过程中遵循市场安排。因此,农业园区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于寻求一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将高新技术和产品寓于园区中,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凸出功能定位准确、优势产业突出、空间结构清晰、区域城乡联动的发展理念,重点构筑产业、技术和服务三大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等多元化的建设主体,聚集区内外各种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省农科院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建设“西部第一、全国一流”强院为目标,着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成果推广,促进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了丰硕成果,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技术创新,硕果累累。2006年,省农科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开门红。科研立项形势喜人,全院承担国家、部、省和横向课题475项,其中新上课题351项,主持国家级课题46项;有28个品种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审定;获得国家和省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院发表科研论文316篇,其中发表在国内外一流刊物上的论文显著增加,出版专著、译著16部。在一系列科研领域取得新突破:探明了小麦慢条锈病抗性的遗传特点,标记了慢条锈性基因和特异性抗性蛋白质,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建的棉花枯萎病抗性诱导筛选方法,有效地保持和提高了棉花枯萎病抗性种质“52―128”和“57―681”的抗性水平。我国用其培育的抗枯萎病品种多达128个,占全国育成抗枯萎病品种的63%,有效控制了国内棉花枯萎病危害。建立了甘薯分子标记育种新体系,研制出甘薯高淀粉新材料。在国内首次将黄色茧基因导入家蚕,并大大提高了生丝质量。引进优良早熟和无核葡萄品种资源,创造性地获得无病毒葡萄新材料160余份,建立了省内第一个葡萄脱毒核心材料资源保存圃。
采用航天诱变技术创制出水稻优质香型不育系“花香1A”,用其配制的新组合“花香7号”已通过省(区)试,这是我省采用航天诱变技术培育成功的第一个杂交稻新组合。水稻“川香858”省(区)试平均亩产543.2公斤,是去年审定的增产最突出的水稻新品种。玉米“隆单8号”和“圣玉6号”区试平均亩产533.7公斤和530.5公斤,增产12.1%和10.6%,达到突破性品种标准。小麦“川麦43”的产量连续两年在国家区试(长江上游组)中名列第一。甘蓝型油菜“03杂―14”在国家区试中平均亩产159.7公斤,比对照增产11.7%。“川棉优2号”是我省第一个高强力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达到特优级。
选育的辣椒新品种“川腾2号”熟性极早,耐热、耐旱,抗病能力与对照“湘研11号”相当,增产12.9%。培育的强健、优质、高产新蚕品种“川蚕22号”,万蚕产茧量较对照种提高7.4%。“蜀果1号”成为我省第一个果叶兼用桑品种。“天府茶1号”优质、早熟,天然兰花香味明显,市场前景广阔。
模式创新,构建平台。优化集成了“工程分段集水补灌、生物农艺集水用水、农化保水节水、信息管理节水”的丘陵高效集水、用水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效果突出。研制的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去年特大干旱之年取得了突出的抗旱增产效果,在资阳和全省引起了极大反响,本刊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省农科院在省内首次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土壤硝态氮临界值指标的概念,明确了潮土和黄壤的硝态氮临界值指标。深入研究了影响稻瘟病、条纹叶枯病、水稻螟虫等暴发成灾的关键因子,并提出了防治新技术。
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省农科院发起组建了“四川农业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网络”,举办了“四川新农村建设与农技推广研讨会”。进一步完善了“专家+协会+农民”推广模式,在简阳等地试点并推广“专家大院”助农增收新模式,在彭州市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专家创业园”。启动实施了川东北贫困县科技致富工程,狠抓了对通江和仪陇的科技扶贫。
成果推广,助农增收。上世纪90年代,省农科院按生态区域类型布局,建立了三大农业科技示范片区,示范推广科技成果:以广汉、什邡为核心的川西平原现代农业优质高产示范区;以资阳、简阳为核心、以节水保土为主攻目标的川中丘陵“三高”农业示范区;以攀枝花、西昌为核心的以优质反季果、蔬、茶、桑为目标的立体农业示范区。2006年,省农科院进一步加强了与泸州、巴中、南充、广元、德阳、资阳和遂宁等市的科技合作,特别是加强了与成都市的科技合作,使院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向前跨了一大步。省农科院承担的成都市“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将新品种和新技术集成起来,在邛崃的仁寿村实施后,实现了粮食集中生产、企业盈利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该项目受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要求有关部门和区(县)在2007年推广邛崃的“仁寿经验”。在彭州市实施的“优质高产水稻科技示范工程”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袁隆平院士现场考察以后赞叹:“不虚此行!”。经现场验收,示范的超级稻品种“川香优9838”亩产788公斤,创造了成都平原水稻高产新记录,彭州市的水稻亩产也由过去全市排名第6位上升到第2位。省农科院承担了22个中央、省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技术依托工作,结合实施川东北贫困县科技致富工程,重点抓了对通江和仪陇的科技扶贫,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而农技推广体系又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是发挥新形势下科技对“三农”支撑作用的重要依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普遍扎根农村,直接联系千家万户,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和前沿,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技术支撑过程中起着“大楼底座”和“神经末梢”的关键作用。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农技推广体系中人才缺乏、素质不高、职责不清、机制不活、服务手段落后等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日渐暴露和凸显,新形势、新任务都迫切要求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行、太岳、中条山三大山系之间,属于丘陵山区。全县40万口人,54.6万亩耕地,其中五分之四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并且很少有5亩以上的大块平原地,立地条件决定着我县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很低,加之人均不到2亩地,如要粮食获得高产,势必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而要实现粮食单产的提高,加大科技的投入最是关键。
看一下我县的科技资源现状:目前,全县在编在岗农业、畜牧、蚕桑、林业、水利、农机等农技人员565人,其中,县局345人、乡镇220人。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11.8%;初、高中学历人员占88.2%。且人员老化、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
科技资源的溃乏与落后的农业生产现状决定着加强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着更加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
1、人才缺乏
一是总量不足。乡镇农科站大多站只有1人,且身兼数职,一人得负责技术、植保、土肥、果树、环保、农产品安全、食用菌、蔬菜、新能源等多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还要忙于政府日常事务和中心工作,很难分出心力来搞研究,搞创新,搞推广。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以乡镇蚕桑技术员为例,22名技术员中大专学历只有4名,占总人数的18%,初、高中学历的占到82%,且大多不是蚕桑专业毕业的,只是在实践中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由于自身素质的欠缺,接受新技术的能力非常有限,更谈不上搞科技创新。
三是人才队伍老化。由于近年没有分配或招聘到农业系统的农业专业人员,造成农业战线人才短缺、人员老化且后继乏力,工作热情和激情不高。以蔬菜技术人才为例,目前,全县只有5名技术员,且年龄均在46岁以上,外出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慢。2010年以来,全县共发展设施蔬菜1500亩,全部聘请的是山东寿光的技术员。
2、服务网络不健全
服务网络在村级基本形成断层,村委一级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农业技术的人员及科技服务点,服务网络到达不了最需要的底层,很多农业技术、信息要想真正推广到农户、农民、种养大户、经营户很难。
3、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待遇没有保障。以乡镇农技人员为例,“三定人员”就有12个,工资虽有保障了,但养老保险、医保等长期没有解决。二是装备水平很低。大多数乡镇农科推广站只有1-2间办公室。靠“一张嘴、两条腿”搞推广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推广经费缺乏,没有新技术研发、推广财政专列经费。
4、机制不活
在现行的体制下,基层农技人员没有量化的目标、任务,职责不清。并且缺乏合理的竞争上岗、考评、晋升等激励机制,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业活力。
三、建设内容
1、加强培训,建设队伍。一是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不仅要定期派送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到高校、农业先进县学习新技术。还要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综合能力。二是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农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科技示范户、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村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经营型人才。真正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硬的人才队伍。
2、健全服务网络。实施全省“一乡一站、一村一点”全覆盖工程,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农技推广站,每村建设一个科技服务点,培育科技示范户,建成“县农技推广部门—镇农技推广站—示范户—辐射户”的农技服务网络,并且每村要有专门负责科技工作的两委干部,解决村级科技服务环节薄弱的问题。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机构。
3、加大投入,提高装备。要抓住国家今年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主要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搞好生态建设,逐步改善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条件和水平。同时,市、县财政也要逐步加大最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及农业综合开发经费投入,购置、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并且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一、现代农业园区的现状
(一)现代农业园区的资源现状
1.人力资源。目前,现代农业园区常驻人口8 2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约5 400余人,非农业人口约2 800余人。农业人口中,劳动力人口约3 500余人。有近40%的劳动力外出经营或打工,还有近60%的人在园区内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运输业。近几年来,随着园区高效农业以及示范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纯农业(种、养业)收入加上其他收入不断提高,吸引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人员逐年增多,2011年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就有350多人。不仅如此,农业园区还大量吸纳周边地区劳动力就业,2011年共吸纳周边地区900多名农民来区就业。到目前为止,在本农业园区内创业就业的农业人口总数已达4 400余人。此外,各经济实体、科研机构还有农业科技研发人员六十多人。
2.自然资源。泰州市在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征。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进入春季,6月上、中旬进入夏季,9月中旬开始进入秋季,11月中旬转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个多月,夏季有3个多月,春、秋季各2个多月。总体而言,气候温润,无霜期较长,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从季节和气温的角度测算,每年适合旅游的天气则不足五个月。另一方面,本市夏季最典型的两种天气是梅雨和伏旱天气。梅雨有利于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某些年份会出现 “空黄梅”或“旱黄梅”、“涝黄梅”、“迟黄梅”等不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梅雨天气最易出现旱涝灾害,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严重的影响。梅雨过后的盛夏出现伏旱天气,伏旱天气多出现旱灾,会给农作物的水分供应造成影响。 因此,防洪抗旱,对稳定生产非常重要。泰州东郊河网密布,纵横交织,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既适宜农作物、花卉等植物的生长,又适合水产养殖,对养猪等畜牧产业也极为有利,泰州现代农业园区可谓物产丰富。与此同时,泰州东郊离扬州泰州机场距离很近,又拥有火车站、公路网星罗棋布,四通八达,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科普教育、旅游产业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二)现代农业园区的布局现状
1.区域布局。泰州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泰州主城区东北郊,具置是:新通扬运河以北、泰东河以东,姜堰市桥头镇军民河以西、淤溪镇淤溪村以南区域。示范区北倚江苏里下河农区,南连通南高沙土农区,兼有泰州通南、里下河两大农业生态区的生态优势和产业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包括原泰州市红旗良种场,原姜堰市稻麦良种繁育场、水产良种繁育场、棉花原种场等三个国有场圃,姜堰市淤溪镇南舍村、海陵区泰东镇中菱村以及苏陈镇东石羊、西石羊等9个行政村的位于新通扬运河以北的土地,总规划面积38.6平方公里,其中40%的面积为国有农地。
2.产业布局。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以区内的东西主干道――站北路为主轴,按“六园三区”的总体功能分布。六园:生态渔业示范园、花卉博览园、蔬菜产业园、良种产业园、畜牧科技园、美好家园;三区:农产品加工区、农产品物流区、综合服务区。生态渔业示范园:示范园总占地面积约800亩。全园设计以现代渔业为主题,集养殖、教学、科普、观光、休闲于一体。花卉博览园:重点围绕高档花卉苗木新品种选育、工厂化生产、园林化展示、农业旅游观光四大板块进行规划建设,规划设计总面积2 000亩。蔬菜产业园:位于园区红旗河以东、站北路以北区域,分东西两个片区,总面积2 660亩,其中东片区1 300亩,西片区1 360亩,重点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良种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 000亩,产业园分为新品种选育区、新品种试验区、新品种展示区、新技术集成示范区。畜牧科技园:高起点规划,在重点发展水禽、猪、宠物、羊和水产等五大产业的同时,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3.人居布局。该区域涉及海陵区泰东镇(中菱、周桥村)、姜堰市苏陈镇(西石羊、东石羊、双墩、周埭、北庄、徐家庄、西查、东查村)、淤溪镇(南舍村)农科站、良种场、水产养殖场及红旗良种场等,计12 个行政村,总人口15 000 人。其中姜堰市3 镇3 场10 个行政村,6 000 人;海陵区1 镇两个行政村1 500 人;红旗良种场6 000 人。区内农民年纯收入3 649 元。
(三)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现状
1.产业生产功能。现代农业园区的显著特点是进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不少园区已经利用其在“产前”、“产后”方面的独特作用和对市场的把握,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中”的生产,形成了一大批对地方经济具有明显带动的产业龙头。泰州现代农业园区中的骨干企业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是泰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 500万元,持有农业部颁发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在园区建有1.2万亩稻麦良种生产基地,在园区周边建有近0.8万亩的良种协繁基地,年产稻麦良种近1 600万公斤,种子产品畅销长江流域13个省市的80多个县(区),良种销售收入突破6 500万元。又如,园区内的泰州绿色宝贝有机蔬菜有限公司和江苏欣涛公司为龙头的设施蔬菜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以两个公司为主体建设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已有2 660亩,年生产各类蔬菜新品种40多种,产销新鲜蔬菜1.1万吨,2011年两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到8 600万元。泰州浩润食品有限公司在区内投资建设了蔬菜速冻加工厂房和恒温保鲜库(1 900m2),年生产加工速冻蔬菜7 600吨,产品外销日、韩等国家。
2.科技孵化功能。科技孵化功能是现代农业园区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培育新的增长点的有效手段。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提供不断优化的孵化环境和条件,培育科技实业家和专门人才,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与江苏省种子站合作共建了占地1 000亩的稻麦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承担了江苏省淮南片小麦、迟熟中粳、中熟中粳、杂交籼稻等组别的各级中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新品种集中展示任务;与中科院遗传生物发育研究所、扬州大学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合作共建了泰州中试基地;与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合作共建了优质专用小麦育种基地。公司有两项科技成果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独立引进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稻麦新品种6个。2009年10月,公司被江苏省科技厅授予农业科技型企业称号。又如,畜牧科技示范园内的水禽基因库、苏姜猪保种场、江苏丰达种鸭场都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研发机构。水禽基因库是2008年农业部第1058号公告正式命名的第一批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之一,也是江苏省首批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之一。拥有科研人员十几个人,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几年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9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8篇,编写科普书籍7本。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于2008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保种场,主要进行姜曲海猪的保种和育种工作,是扬州大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产学研基地。近几年来先后承担省级项目10余项,其中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篇。江苏丰达种鸭场是集生产、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示范基地,是江苏省重点种畜禽场。
3.示范辐射功能。现代农业园区研发先进适用的农业高新技术,如设施栽培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作用明显,并通过示范生产、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等手段,切实解决农民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的问题,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辐射推广和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位于泰州现代农业园区内的江苏畜牧科技示范园,已建成水禽基因库、水禽新品种繁育中心、苏姜猪保种育种中心、藏獒及宠物繁育中心、农民培训和学生实训中心等五大功能板块,开发、培育了猪、鸭、鹅以及水产等方面的新品种,带动姜堰、兴化、泰兴、如皋的一些养殖户饲养。畜牧科技示范园还通过江苏省推进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将一些新产品推广到滨海县,帮助当地的农民脱贫致富。
4.文化引领功能。现代农业园区在规划发展中突出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园区建筑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营造园区环境的地域文化风情,在活动设置上充分展现地域文化魅力。位于泰州现代农业园区内的江苏畜牧科技示范园在规划建设中彰显里下河地区“青砖黛瓦”的建筑风格,展现出古朴、淳厚的文化底蕴,实现里下河地区乡土民风的自然传承,给人以小巧别致的农家庭院的感觉,成为泰州地区、城乡之间难得一见的一道“雅致风景”。
5.休闲旅游功能。现代农业园区既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农业新型设施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长年生长的名特优新果蔬、花卉等装点其间,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人地合一的现代休闲观光景点。同时,又能将农业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结合于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提供便利,为对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提供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位于园区内的生态渔业示范园设有展览和休闲两个馆;拥有三泰风情带、渔事活动带、四季长廊带、泰东河观光带;垂钓休闲区、科普区、水产观赏区。花卉博览园中也有农业旅游观光板块,设有锦绣天地花卉博览园、现代农业观光园。畜牧科技示范园中也有畜牧文化展示区,素质拓展区。
二、现代农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规划设计问题。在规划设计方面,泰州现代农业园区是花了一番功夫的,专门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做了总体规划,但规划侧重于园区建设,在用地布局、综合交通、绿地系统、景观风貌、环境保护、综合防灾工程等方面可圈可点。园区提出了“生态立园、科技兴区、特色为先、效益为本”的发展方针和“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精三产”的发展思路,其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衔接,实行农业产业和服务行业的综合开发,产业联动,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运行管理模式与国际先进现代农业接轨,核心技术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农民培训、经营企业化等方面仍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人才引进,园区宣传等方面也要有所规划。
2.功能定位问题。从园区的发展规划以及实际运作来考量,目前园区的主要功能集中在产业生产功能、科技孵化功能和旅游休闲功能三个方面,示范辐射功能不强,处于从属地位,聚集功能(指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带动项目和资金的集聚,最终促进整个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结合功能(指科技教育界、工商企业界和政府三方的结合),对外交流功能(指现代农业园区在建设中通过制订优惠政策,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筑巢引凤,吸引国外人才、技术和资金,从而促进了合作与交流)等尚未出现。这也是园区目前总共只有18家企业进驻,总体实力不强,品牌不响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园区功能的定位上,有必要予以研究。
3.主体特色问题。目前,园区内畜牧科技示范园特色明显,生态渔业示范园内垂钓休闲区也是因地制宜,颇具特色的好项目。但园区整体特色不明显,缺乏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和娱乐活动,例如,撑船很能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在沙家浜、珍珠泉公园等类似撑船的划竹筏项目做得有声有色,颇为吸引人气,但在园内的几处休闲区,并无该项目。
4.经营主体问题。泰州现代农业园区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的,经营主体自然是政府。在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下,园区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对提高农业水平、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府管理体制复杂、市场敏感度低、运行机制不灵活,难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缺乏合理的长效运营机制。因此,对于园中的重大事务,可考虑吸收企业参与决策和管理。
5.服务体系问题。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功能,也是农业园区坚持公益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园区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周边农民提供服务。目前,园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了园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不利于园区自身的发展。
6.产业化水平问题。目前,泰州农业园仍在发展过程之中,入驻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品牌不响,总体产业化水平不高,需要在量上寻求突破,在质上提高水平,在服务上步步紧跟,提高组织化程度,稳定龙头企业与园区农户、周边农户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思考与对策
1.做好科学规划。农业园区的规划,将影响到其健康发展。规划过程中,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收益”的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方针,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遵循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律,做到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达到做大、做强园区的目的,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制度、发展模式、吸引人才、激励机制、吸引资金等方面要精心规划,灵活运作,确保园区的各项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2.明确功能定位。农业园区的发展要以孵化功能为基础,不断发挥科技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园区的实力,扩大园区的知名度,为发挥旅游观光功能夯实做好铺垫。其中,孵化包括项目孵化和企业孵化。项目孵化的对象主要是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员,孵化的目标是科技成果企业化,即可生产化。企业孵化的对象是已注册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法人,孵化的目标是培育成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家,并经过再孵化,实现由中小型科技企业向大中型科技企业的转变。对于孵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要通过现代农业的展示与示范,以及各种形式的参观学习、技术培训等手段,逐步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把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周围地区,带动整个区域甚至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3.培育园区特色。在农业技术开发上,要通过培育和引进人才以及加强和科研院所的联合开发,不断推出新技术,培育新产品,增强孵化功能,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品牌,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和科研院所前来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不忘培养下一代,为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提供便利。在旅游观光产业上,要融入地域特色文化,通过特色餐饮、特色娱乐活动、特色观光项目等,形成特色旅游。通过培育园区的特色,不断增强园区的人气和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
4.健全服务体系。在健全服务体系方面,黑龙江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做法值得学习,该园组建了“四位一体”农业专家大院。专家大院由技术依托专家、项目研发专家、企业聘任专家、部门推广专家组成。成立了园区专家委员会,由技术依托单位的专家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负责对专家大院专家和科技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配置了专家办工所用设施、设备及培训场所等条件。建立了各类专家岗位工作责任制度和专家大院工作管理制度,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服务体系,对推广技术,服务农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包括衔接物流服务业、乡村旅游业等,完善和延展绿色产业链条的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造就现代技术化农民。
关键词:高效农业 土地生态化过程 功能聚合 功能混合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发展使得我国广袤的农田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城市的郊区以及传统农业地区,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政策带来了农业用地不断流失,耕地的非农化现象严重,农业人口锐减以及粮食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城市空间向郊区和农村的不断蔓延,打碎了乡村的空间肌理、割裂了完整、平衡的生态系统,造成人地关系失衡。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自身生产方式的低效、低技、高耗、高污染的特点,带来农业发展动力不足,环境承载力低下等问题。因此,当前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与社会变革对传统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时代使命。
1高效生态农业概念
“高效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它以绿色消费这一基本需求为导向,以理念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经济高效、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本质特征的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在高效生态农业园的建设与开发方面,伴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的农业发展实现了从“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的跨越,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模式:
特征 国家和地区
是一种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 以色列: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以色列的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农场
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以“M式水耕法”的无土栽培示范农场、全天候环境控制作物生产的“植物工厂”
荷兰:艾德(EDE)市一个叫PTC的示范中心
中国:南京建立了以展示以色列设施农业和节水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园—中以示范农场。珠海农科中心示范基地等。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新型模式,一般由政府扶持、大学或科研单位承办,旨在进行农业高技术的展示、示范和产业孵化等。 美国:康乃尔大学建立的农业与食品科技园(Agri.& Food Tech. Park),集中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
荷兰Wageningen大学校园内也建立了一个农业产业园(Agri.Business Park)。
中国: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
主要以进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事活动的展示和农业休闲为主要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观光休闲农业模式,是当前国内外比较常见的都市农业开发方式,园区纳入城市绿色生态体系当中,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休闲服务,同时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 日本自七十年展起来的爱知县海部十四山村的“空中菜园”,东京近郊的 “绿色畜牧场”,东京远郊江永崎的“南瓜森林”公园。
荷兰 阿姆斯特丹以南20公里临近利瑟市的哥肯霍夫花卉公园。
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 “耕种社区”、“农业公园”、“市民农园”。
美国迪士尼的“生物园”。
中国:苏州“未来园林大世界”。
2高效生态农业园规划
2.1强化生态过程与功能协调、纳入城市整体发展需求
在城市的动态开发过程中,土地的利用方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河流水系、湿地、生态走廊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俞孔坚,李迪华. 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 [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55-68.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9):64-69.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高效生态园的规划首先应当强化农田土地的生态服务的各种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旱涝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乡土文化保护、休憩与审美体验等整合在一起的关键性的网络状土地空间格局[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将土地看成是一个完整、整体的“生命系统”,将其建设纳入整体的城市生态安全和绿地系统建设当中。
高效生态农业园对外具备休闲展示、科普教育等功能,成为市民休闲、体验乡土文化的基地,也是农产品推广、交流的中心;自身具有提供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塑造“技术化”农民,改善农民就业环境和收入,农村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设,也助于推动农业地区的“就地”城镇化,在改变城乡二元的发展结构的同时,塑造新时代的乡村特色。
2.2”高效”、”生态”、”结合”的产业规划
在农业产业规划上,“高效”即合理利用了农业自身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从而实现农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增殖和良性循环, 体现在立体用光、超额用季、多层用水、高效用肥等。
“生态”体现在传统农业生态技术和现在科学技术的结合,在引进和研发先进的种养技术的同时,充分结合本土生态种养模式,例如广泛适用于江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就是对农田、鱼塘、生物链循环在地理空间的合理布置,带来了丰富的生物种群及动植物生境等特性。
“结合”则是体现在一产、二产、三产的协同配套发展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林、牧、副、渔相结合;二是种、养、加,产、供、销,以及农、工、商(贸)相结合;三是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相结合。
2.3尊重土地伦理、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
园区的规划基于当地的自然基础和生态条件,规划中应尊重土地的价值伦理,包括其物质要素与承载的乡土文化,因地制宜的将园区的建设和当地的农业结构特征相结合,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农业园区的规划与管理》],最终达到人地的和谐发展,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2.4以人性化尺度为依据的多中心景观格局
以人感受、使用、体验为依据,将农业的观光休闲、乡村度假以及主体化的农田生态游憩纳入规划设计中,并且打造多中心的四季景象。考虑到个人和群体的感观体验和游览需求,将城市的BOD观光公交体系引入园区内,并将四季特色游览线路贯穿于整个园区。以水系为主的一条水风情带和环绕园区的林果生态涵养带,使园区形成了环环相套的圈层结构,营造野趣、自然的大地景观。
3 生态规划策略——土地利用的生态化过程建构
3.1宏观:完整、可调控的生态安全水网系统
水是基地中重要的生态要素,也是生态安全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决定了生态安全的质量。现状最大的问题和隐患就是水系的灌溉等级不够,水体的面源污染严重,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构建完整的、可调控的生态安全水网体系即将社会水循环系统与自然水的循环系统相结合的系统是保证产业园区实现高效发展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农田灌溉方面,在将原有的灌溉水渠改造成景观生态廊道,修复生态的同时,推进农田沟渠管道化、有偿用水体系及自动喷淋系统,建设现代农业用水系统。
3.2中观:建构连续的多水塘生态湿地系统
基地结合现状的鱼塘、水田、以及人工湿地,形成沿水面展开的多水塘生态湿地圈。塑造丰富的、多样化的生境。利用基地水面上散布大小不一的湿地岛和养殖岛,形成水域环境的次生态自循环系统。基地中心营造核心水面,通过水体的层层净化,中心水域形成开放、自然环境良好的市民开放空间。
3.3微观:建构循环式农业生态群落空间
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特点,提出 “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其典型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如草—鹅—稻模式、鲜食玉米—奶牛—龙虾模式、林—草—牧模式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基地中将引入并且推广农业复合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农业园还是工业园?——传统农业区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的意义
俞孔坚,李迪华. 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 [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55-68.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9):64-69.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农业生产
1玉米收获发展现状
受畜牧业和工业需求增长拉动,当前我国玉米消费快速增长,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转变。由于消费增长提速,目前我国玉米产需基本平衡的格局可能向供求偏紧的方向转变。因此,加快玉米生产的发展已列入国家和主产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随着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增长,饲料需求量不断增加,饲用玉米消费的年增长是刚性的。与此同时,食品、医学等加工业的发展,也有力地拉动了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的发展。现在,我国主产区的玉米生产发展,不仅保障了市场供应,而且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发展玉米生产,满足玉米作为原料,推动畜牧业,满足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这不仅是保障市场供应,也是满足农民增收和主产区财政增收方面的需要。因此,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既关系到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又关系到今后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更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和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意义十分最大。
2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
2.1建设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是最重要的手段和标志之一。
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玉米生产发展主要任务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农业部在十一五加快玉米发展的主要任务中提出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国内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提高认识,克服重夏轻秋、重水轻旱、重细轻粗、重北轻南的思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挖掘增产潜力,扩大种植密度,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大力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稳定玉米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大力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解决玉米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稳定玉米生产,提高玉米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之需,迫切之举。
2.2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玉米产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农艺技术与农业装备技术相辅相成,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高效、低耗、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条件。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可以改变玉米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还可以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村容整洁的一项重要措施。秸秆的综和利用是大有作为的,它可以做饲料、燃料、肥料、?料和基料。因此,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步伐,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能够促进农村享受现代工业文明成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三大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中,玉米机收难度最大,目前仍然以人工为主,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乃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中的“瓶颈'环节。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对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
3.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的产品质量、技术含量都亟待提高。从技术角度讲,对玉米收获机关键要解决总体设计问题,然后才是制造工艺、原材料和产品的推广。而解决技术问题,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距的适应性。二是开道、前悬挂与机组的平衡问题。玉米收获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以3行、4行为主,而我国农场较少,责任田地块小、地挨地,地边空行较少,作业难度较大,所以侧置式等需要开道的机型普遍不受欢迎。因此,玉米收获机应该也必须解决开道的问题。另外,从现有的玉米收获机结构来看,摘穗机构、拨禾、集穗都放在前面,机组平衡困难,车身也过长,致使整机转向不灵活,浪费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不高。因此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针对此问题应研制操作灵活、视野宽阔、维修方便的新产品。三是秸秆的处理和还田问题。四是各项指标和性能不如人意。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械籽粒破损率、损失率、果穗损失率距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跨越的思路
3.1推进玉米机械化收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节本增效为核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方针,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强化服务、逐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努力扩大玉米机收面积。
3.2要注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坚持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成立农机与农艺结合的专家组,建立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的指导,统一研究和协调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顺利发展。
3.3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示范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的长效作用。要通过组织农机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玉米机收的政策、常识和好处,让农民群众知其理、懂其义、明其利,提高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自觉性。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介,宣传报道各地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动态及典型经验等,努力营造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舆论环境。
结语:
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玉米机械化水平较低,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开发力度不够,影响了玉米机械化发展。目前,我国玉米生产应从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研制相结合,建设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强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机具的选型与配套,技术服务,以及玉米收获机械的技术监测及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促进玉米收获机械性能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化农业机械化经营体制改革,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以及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同时,将玉米生产机械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新,出口,竞争力,安徽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奋进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提升,结构优化,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表现,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决定了贸易产品的结构优化,决定了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因此,加强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十分必要、也很重要,本文在概括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后,利用TCI指数、MI指数和GL指数测度了安徽省高新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了扩大高新产品出口规模和优化出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概况
近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跨越发展态势,出口产品和企业集中度较高,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涌现出来,带动了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一)高新产品出口跨越式发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1995年的1.2亿美元国际贸易论文,发展到2009年的15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19.7%。出口额占全省总额比重从1995年的7.6%提高到2009年的16.9%。高新产品出口额的年均增幅远高于同期全省GDP的增长速度,通过高新产品出口,拉动了我省精细化工、汽车配件等产业的发展,为省内产业升级、技术更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产品集中度较高。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集中度较高。2009年全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全钢子午线轮胎、镀锌板等新材料出口4.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2.6%,生物医药及器械出口4.6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0.6%,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9%,光机电一体化1.5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0.1%。高新产品出口呈现产业集聚现象,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核心期刊目录。高新产品的九大类产品中,以上四类产品出口额占总额高达92%。
(三)出口企业集中度高。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丰原集团、华文国际、华安进出口、水泥研究院等20家骨干企业累计出口10.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0%。户均出口规模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随着出口企业发展壮大,其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也日益增强。
(四)出口主体性质多元化。全省高新产品出口中,国有、外资、集体民营企业三分天下。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6%,国有企业出口5.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35%,集体民营企业出口4.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29%。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随着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规模的不断提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逐步提上议事日程,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家底,掌握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现状,下面将从TCI、MI和GL三大指数,详细分析近年来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分类竞争力情况,以期做到了解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情况,进而扬长避短,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出口竞争力。
(一)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衡量[1]。贸易竞争力指数(TCI:Trade CompetitionIndex)是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衡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CI=(Xi-Mi)/(Xi+Mi)。其中:Xi和Mi分别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业i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I指数取值范围为-1≤TCI≤1国际贸易论文,当0≤TCI≤1时,意味着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TCI≤0,意味着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1列出了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九类产品在2003-2009年的TCI指数:
表1:2003-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TCI指数
产品名称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高新技术产品
0.017
0.14
0.239
0.156
0.371
0.363
0.368
其中:
电子信息
0.615
0.683
0.617
0.111
0.579
0.425
0.541
软件
1
1
1
1
1
航空航天
-0.98
-0.87
-0.963
-0.97
-0.854
-0.776
-0.594
光机电一体化
-0.672
-0.586
-0.592
-0.437
-0.406
-0.338
-0.274
生物医疗器械
0.358
0.463
0.558
0.513
0.66
0.633
0.651
新材料
0.332
0.419
0.537
0.746
0.793
0.653
0.699
新能源
-0.581
-0.458
-0.442
-0.226
-0.033
0.038
-0.113
环保与海洋
-0.494
-0.007
0.157
-0.407
-0.362
0.261
-0.227
现代农业
-1
0.963
0.91
0.736
0.978
0.997
-0.492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商务厅进出口数据整理而得。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第一产粮大省、第一粮食加工转化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河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农业高等学府,也是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惟一一所农业大学,有着服务“三农”的悠久历史,为河南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农业大学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主要做法是,构建“三个体系”、创新“一种合作模式”、完善“两套保障机制”。“三个体系”是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人才三级培养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一种合作模式”是指建立新型的校地(企)合作模式,“两套保障机制”是构建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科技推广员的行政保障机制和校内保障机制。
构建“三个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学校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与学校研究平台、与地方或企业合作建立的研究分中心等为依托,认真做好科技“顶天立地”工作。学校研究平台主要完成现代农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任务,以源头创新为主;校地(企)合作研究分中心主要完成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的中试、熟化与示范,承担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的任务。
为了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学校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与科研平台,一方面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国家级重点学科与研究平台,吸引培养汇聚一流的农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农业科技“顶天”的良好环境。一是学校大力加强了高层次研究平台建设,近年来,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研究平台相继落户河南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共建有、5个省部级实验室、研究中心或基地;二是设立了校内“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拿出专项经费,引导鼓励教师进行科技创新,近3年来,学校在一级学报和统源期刊等刊物发表的高水平论文、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数量每年都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今年学校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在同类高校中成绩突出;三是实施“知识产权强校战略”,学校资助引导申请专利,促进科技自主创新,2006年学校申报专利18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45件,是全省当年专利申报最多的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连续主持承担的“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筛选、鉴定了36个优良新品种,集成组装了7套高效集成技术,创造了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17.2公斤和夏玉米平均亩产1006.85公斤的超高产纪录。为2006年、2007年河南粮食总产连续突破1000亿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河南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增长并突破1000亿斤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戴景瑞院士参加浚县玉米实打验收时,评价浚县玉米“创造了15亩连片夏玉米高产的世界纪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给予“粮丰工程”高度评价。该项目受到了国家和省内各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
尹钧教授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成熟小麦遇连阴雨天发芽这一世界性灾害的技术难题,培育出了抗穗发芽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实现了理论与技术创新,该项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陈伟程教授针对我国玉米生产和育种上长期存在的遗传基础狭窄,品种老化、类型单一,种子质量低劣,综合抗性差等突出问题而开展的“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选育与雄性不育利用及产业化”研究,推动了我国种子行业的变革,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向河南农业生产实际,加快成果转化。学校以学校大学科技园(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农业分园)、校地共建研究区域分中心(试验站)、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重点实施承担的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和科技扶贫项目、科普传播工程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将学校的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到农业第一线。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承担以上项目达200余项,有近千名教师和科技人员在农业基层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有力推动了河南农业新技术应用和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学校近三年通过与企业合作转让一批兽药疫苗、小麦、玉米品种,转让收入1800多万元。如,豫玉22玉米新品种授权3家种子企业推广,推广区域涵盖了我国22个省区,适播面积约1亿亩,是当前中国第二、黄淮海夏播区第一大玉米推广种,占河南省玉米面积1/3。学校获得品种有偿使用费累计达523万元,三家企业获直接经济效益5.56亿元。
构建三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
为充分发挥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和辐射放大效应,结合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农业人才的需要,着力构筑三级人才培养阵地,由校本部向下延伸,逐级放大,覆盖面越来越宽,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补充的良好格局。
一是以校本部为核心阵地,培养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学校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本着适应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学科复合交叉发展、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的原则,于2005年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学科等新专业建设,设置了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强化基础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融合,形成了烟草、农业机械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农工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先后4次修订本科教学计划,调整培养方案。在刚刚召开的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学校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作了典型发言并受到了周济部长的充分肯定。
二是以地方教育资源为辅助阵地,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在省农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院,填补了河南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为社会输送农业人才50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依托中等农业学校或职业中专,在全省建立了12个继续
教育站点,每年招收各种层次的成人教育学生约2500人。仅在方城县,河南农业大学通过举办实用人才专科班、村干大专函授班等形式,为方城县培养大专学历基层带头人257人。同时做为中职教师培训基地和河南涉农单位处级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学校为社会培训了不少优秀人才。
三是以田间地头为阵地,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围绕地方农业生产的特色及农业生产技术季节性需求,一方面学校组织“三士”下乡活动(即博士、硕士、学士随专家教授和科技推广项目捆绑式下乡)、“五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一个科技点播台、一条科技“110”热线、一张科技服务网、一批科技副村长和一送科技下乡)、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科普传播等项目,另一方面同地方农技推广机构、地方农业企业等合作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在农村进行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9年受到、教育部、团中央的表彰。
近年来,仅在方城县培训农民达50万人次,90%以上的农村基层干部和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得到强化培训,全县有2.13万人得到了农民绿色技术证书。涌现出了一批活跃乡里的乡土拔尖人才,留下了一支永不撤离的专业技术队伍。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拓展学生就业创业空间
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有创新精神、开拓能力,懂市场、会经营的创业型人才。为此,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三结合”育人模式,构建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创新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共有150多件作品在全国和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先后两次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并获奖的张翰同学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毕业生的典型代表秦英林。毕业后放弃机关公职,回乡创业,建起大型瘦肉型良种猪生产基地――牧原养殖公司,生猪年出栏规模达20万头以上,带动了当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创新“校地(企)合作模式”,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
学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和其他优势资源为依托,结合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和地方经济发展,本着双方互惠共赢、双方自愿的原则,选定与学校优势研究方向吻合的地区和企业,建立合作基地、研究分中心或校企科技研发中心。
基地、研究分中心或校企科技研发中心作为国家和省部级研究机构的分中心(试验站),承担部分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的任务;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承担科技成果的试验、熟化、示范任务;作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承担相关学科学生实践环节教学任务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任务;作为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承担基层农业实用人才和实用技术培训任务作为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基地,承担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孵化和扶持任务。
在方城县,学校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与方城共同建设了“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方城试验站”(金叶园),该实验站集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为一体,并争取国家烟草局投入资金1500万元,被国家烟草局认证为“国家优质烟叶基地”。在该试验站的带动下,方城县重新科学规划了烟叶生产布局,使烟叶生产向土质肥沃的县域西部转移,烟叶面积迅速扩大,烟叶生产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方城县共收购烟叶668.73万公斤,上等烟比例占42%,公斤均价10.51元,实现烟叶特产税1500多万元,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方城金叶”牌烟叶成为上海烟草集团等全国36家重点卷烟企业的抢手原料,实现了县、乡、烟农收益三满意。在方城的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学校与南阳市签订了“科教寓民行动”协议。
另外,学校在浚县建立了“黄淮海玉米技术区域创新中心浚县分中心”,在温县建立了“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县分中心”,通过承担“粮丰工程”科技项目的技术示范、推广任务,分别创造了同一块地上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平均亩产1733.66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和同一地块上连续两年实打验收夏玉米平均亩产超吨粮的世界纪录。小麦、玉米是河南省两大优势作物,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两大作物产量对增加全省粮食总产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校与信阳固始三高集团联合建立了“河南家禽工程中心科研工作站”,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等,使固始鸡的研究开发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轨道,并形成了“育种中心+基地+公司+核心户+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使企业新增产值16.86亿,新增利润8098万元,带动6477家农户获利1.71亿元,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三高集团也因此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地方优质鸡繁育供种企业。与三高集团的成功合作,也促成了学校与信阳市的全面合作,2007年,校市双方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学校还与大用集团、华英集团合作,在其已有的河南省工程中心的基础上,联合申报了“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提升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河南三鹿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河南省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新型乳品的研发、原料乳生产控制体系及奶业科技信息服务为重点,先后完成了“优质原料乳生产与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与应用”、“优质功能性发酵乳工艺技术研究”、“奶牛集约化饲养工程技术及乳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等重大研究课题,成功举办了国际、国内奶业学术会议和技术讲座20次。对提升河南省奶业科技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通过校地(企)合作示范基地和共建研发中心,真正实现了学校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的直接对接,架起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桥梁,促进了学校学科发展,教师的科研方向更加明确,科研成果更具针对性,科研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学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完善“两套保障机制”,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完善行政保障机制,建立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在一些建有基地的试点县乡构建了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一学生志愿者(科技推广员)的行政保障机制,架起了学校与地方的“桥梁”,加重行政管理协调的权重,弥补学校事业单位在科技转化和推广中协调能力的不足,也弥补了地方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不健全导致科技棚架的缺陷。在工作中,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要根据当地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学生志愿者参与各种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桥梁”保证了“反馈渠道畅通,服务渠道畅通,协调渠道畅通”,使学校对地方的技术支持不仅针对性更强,而且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