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习交流总结

学习交流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8 15:27: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习交流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习交流总结

第1篇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的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造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一,关注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第2篇

按照高考科目的规定,高中的理科特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四门学科。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说的是理科的重要性。谈到如何学习这四门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此我只能结合我自身的学习经验来和大家分享。

客观的讲,理科学习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学习理科的材料,比如大家最早都学数学,在初等算术的层面上大家差别其实并不大,而到初中有的人一接触到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就非常的喜欢,这些都是和人的天赋有关的。再比如,学习立体几何,男生普遍比女生感觉容易,因为男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一般都比较好。还比如,曾经小学老师会问大家,用剪刀在一个正方形纸板上沿任意直线只剪一刀剪去一部分,剩下的图形是什么图形?我想大部分小学生都会不假思索地答出一个答案,但是这些答案不唯一,有的说是三角形,有的说是四边形,有的说是五边形。其实这些答案都对,因为在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其实就是我们高中数学中最最要的分类讨论思想。其实这种数学思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逐渐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的。所以天赋平平的同学也不用担心,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可以实现理科进步的。

我的学习经历告诉我,理科学习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到中学,老师都告诉我们,要认真复习预习。很多同学都逐渐把这句话当成了一句口号。事实上,预习理科内容非常的重要。某种程度上讲,你的预习水平甚至可以决定你这一科的学习水平。我认识很多数理化学习非常优秀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走在学校教学进度的前面。有的在寒暑假开始看下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有的高一就自学完了高中的学习内容,还有的在高中阶段自学完了整个大学的高等数学。其实这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如果你有恒心,仔细看看课本,不用老师讲,你是能够看明白的,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决心。我在高一的时候理科成绩很不好,往往是数理化统统不及格。为了能够在高二迎头赶上来,我决定把高一还没有开设的生物课作为我提前预习的科目。我在高一那年暑假自己看完了高二一年的生物教材,学习到什么程度呢,对书上的内容消化七成以上,能够做会基础题目。这其中,由于生物涉及到有机化学的相关内容,我当时看不懂,就找到高二的有机化学教材自学。当高二开学上课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由于我提前看过书,上生物课就会异常轻松;同时,我的化学由于预习过,也瞬间有的质的飞跃。往往在学习中,如果一科学习在班里名列前茅,自己的自信心就会增强,这样自己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候就会更有劲。我的高中余下的时间,便是在这种自学的指导下完成的。有了预习,再听课,就会很轻松,而且往往你预习中觉得不懂的,在课堂上就会得到老师更好的指导。从生物一科的转变,改变了我整个高中理科的学习状态。高考的时候,我的理科综合是273分,其中生物和化学都是满分。回想高一我数理化不及格的时候,真实感觉到“走在老师前面”这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以上说的是大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学习中,虽然预习很重要,但一定不能忽视课堂效率。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上课没有听懂,那么下课后花上几倍的时间也难以补回来。这是因为,老师上课讲的都是重点难点,而单纯靠自己摸索,不容易把握住这些内容。往往有一章内容不懂,就会影响自己的信心,越往后学,觉得落下的知识越多,就越来越差。所以,我所讲的“走在老师前面”和“注重听课效率”都是为了避免自己落在老师后面而影响自己的学习信心。

上课听讲要听到什么样子的程度?有的同学说,上课老师讲课我能听懂,下课一做题就不会。这种同学不在少数。那么,我要问一句,这些同学所谓的“听懂了”是不是真的听懂了呢?比如,物理课的时候,老师讲了一道例题,告诉你,用什么公式,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你能够理解这些步骤并不等于你就“听懂了”这道题。最简单的一个检验方法是:下课后完全不看老师的解题步骤,自己在草稿纸上做一遍,能不能做出来。如果不能独立地从到到尾做得丝毫不差,那就是没有听懂。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返回去再看笔记的解题步骤,看完后再做。有的同学喜欢在做题时,如果这道题有现成的解题步骤,那么一遇到做不下去的地方就往回看正确的步骤。这样做是很有害的,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少了,下次遇到同样的一道题还是要错。

这就涉及到一个怎样对待自己做错的题或者不会的题。我们对待这样题目的要求是,第一遍可以错,可以不会;但是第二遍一定要独立做成全对。对于任何一门考试,一定要做到“考后满分”。第二遍再做这套卷子,很多同学第一次错了的题依然还在错,还不会,这样下去是不可能有进步的。所以建议大家准备一个错题本,平时不会的、做错的题记下来。这个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英语的单项选择题和汉语的字音、字形的题目中。

同一个题不错两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做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要求,相同类型的题目不允许错第二遍。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但是考察的知识点和方法却是很有限的。拿物理中一类题目举例,一个楔形体上面一个小木块,加上力。这种题很常见,施加作用力的方向、大小、材料间摩擦系数、楔形体底角这些都是任意的,千变万化的。但是这些题考察的知识都是一样的。首先是沿楔形体斜面建立与之平行、和垂直的坐标系,然后在这个坐标系下,所有力正交分解。如果是静力平衡,就列两个平衡方程,涉及到运动的,用牛顿第二定律。从这类题目可以推广到所有静力平衡的题目。不管题目怎么变,解题的方法和用到的公式是不变的。

所以,在考试中,遇到不会的题,先想下,这道题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相应知识点有哪些公式。这样,即使不能全部做对,也能把相关的公式写上去,算几步,得到一些步骤分,远比交白卷要好的多。

第3篇

作为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会员、英国皇家特许废料管理师学会CIWM会员、英国皇家特许建筑技术师学会CIAT会员及CIAT亚洲中心委员会委员,刘镇在专业设计领域具备丰富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10多年国内外产品与可持续设计决策及项目管理工作经验。曾任职香港理工大学副研究员两年、英国拉夫堡大学教师四年。其后获英国拉夫堡大学土木及建筑工程学院全额博士研究奖学金,并于2014年取得该大学博士学位。

此外,刘镇还是Andrew Baldwin教授(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曾任英国拉夫堡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第四任院长、创新建设和工程研究中心总监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地政学院院长,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杰出会员,现为重庆大学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在英国的关门博士弟子。曾获全球建筑建造信息化领域英文核心期刊常务副主编、国际科学与技术期刊主编特邀担任该两份期刊论文评审。刘镇为国际钢铁协会(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后更名为World Steel Association)所研发的基于真实钢铁厂的虚拟现实钢铁厂和数字教育在线游戏这一项目曾连续获得2004年“欧洲学术软件奖”和2006年英国皇家工程学院教育创新奖。为全球建筑设计和商业咨询公司所开发的交互性模型和数字化模拟内容的英国曼彻斯特Ancoats区中心区域信息模型项目为其赢得了2006年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师协会奖。

除在专业领域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外,刘镇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也颇有造诣。曾为拉夫堡大学召开的国际BIM学术研讨会作主题学术演讲,在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作主题学术讲座。至今,刘镇荣获了英国各建筑相关学会及组织所颁发的8项BIM培训证书。12月5日,刘镇在重庆召开的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中国西部区第十一届会员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上作特邀主题演讲“英国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对中国建造产业的影响”。

留学生:你觉得英国在建筑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刘镇:诺曼・福斯特所成立的Foster and Partners是全球第一的建筑设计公司,在中国上海也有分公司。我在读博期间,有幸采访过这家公司的合伙人。通过接触我发现他们对整个流程化设计都有一个很精确的控制。每一道工序流程、每一个设计细节,他们都抓得很紧。并且他们对我们所强调的建筑设计里面“知识的可循环利用性”已经管理得很好了,就是会把上一个项目所做的知识信息用到下一个项目中去或者存储起来。他们的这种信息管理是我博士研究的一部分,也是我认为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一个方面。

留学生:你为国际钢铁协会所研发的一个项目曾连续夺得两项大奖。能谈谈该项目的设计吗?

刘镇:其实帮助国际钢铁协会获得的这些奖项,我们只是用技术的手段帮助他们实现了一个在他们当时看来是无法实现的项目。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钢铁厂它是多么的混乱、多么的肮脏。甚至有些钢铁专业的博士生他自己都从来没去过钢铁厂。所以,我们做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要把钢铁厂三维虚拟化(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用在线的方式使没有去过钢铁厂的人都能够体会到钢铁厂的环境、钢铁加工的流程。这个游戏上线的时候,因为中国的几大钢铁公司都派出了员工加入到这个游戏的竞赛中,所以他们也是这个游戏的一部分。

留学生:你个人对可持续设计有什么看法?

刘镇:关于可持续设计我必须要强调一下,我在华南理工大学做过一个讲座,当时我说可持续设计在(国内)名词概念上有一些混淆,我觉得我有责任把它清晰化一下。可持续设计 是一个很广的层面,它包括三层:第一层绿色设计、第二层生态设计、第三层可持续设计。当你回看这三个词时,会发现有些杂志,甚至是设计期刊会把它们三个混淆而论,其实这是错误的。绿色设计只解决单一问题,如材料、能源和减费;强调你用的材质或材料是不是可循环、是不是环保、是不是对生态环境危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生态设计解决一系列的关键环境影响因素,如材料选择、能耗、可回收和耐久性,在这个层面又加入了我们所说的“生命周期”里面的所有阶段对以上环境因素影响的考量及成本,质量和外观需求。可持续设计加入了一个社会层面(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它是和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留学生:你能简单谈一下你眼中的英国教育吗?

刘镇:其实我之前在香港理工大学做副研究员的时候也有教过香港学生。然后我在拉夫堡大学任教期间,就拿香港学生和英国学生作了一个比较。香港学生也是用英文上课的,他们很喜欢揪老师的毛病、挑战权威、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言论。而英国学生,如果你给他们一个方向的话,他们也会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们不会那么顶真,还是会非常的有礼貌。所以在这一层来说,英国学生还是比较好的,这也可能与英国比较轻松的社会氛围有关。

此外,英国教育体系在教育本科学生时,以拉夫堡大学为例,它会要求我在上每一门课时都要有一个很书面性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质量保证”。因为学校认为老师一定要有这个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确保自己的教学是符合大纲、符合学生需要的。这也意味着每一堂课,我都要对自己的东西进行评估。我在批改学生的课程作业或者考试作业的时候,也必须提出这样一个体系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必须要告诉学生他哪些地方错了、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需要改进,并且在旁边还要写出“我建议你……去改善”。我觉得这个点很好,它是以如何改善学生做得不足的地方为目的的(因为对与错有的时候只不过想法不同而已)。

留学生:你认为未来的设计人员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刘镇:现在已经是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了,设计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生存下去,如何以传统艺术与设计理念去和电脑技术抗争。但是我个人觉得不管怎么样你头脑中的想法、你的Idea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电脑科技不管如何发展,它永远代替不了你大脑中的艺术创造力。电脑只会按照程序的流程来运行,它不会以一种知识沉淀、文化修养的方式去建造一个Idea,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设计人员是无法被替代的。

留学生:你在产品设计方面,对自己的工作有哪些要求?

刘镇:产品设计包括的层面比较广,像日用消费品、工业品等都是产品的一部分。如果是面向未来的话,我们一般认为最前沿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产品设计。也就是说,产品设计的层次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如平面)或是具体的产品构建上,它是基于信息化主导的、内容定义的产品设计。

以日常家用电器为例,在设计家庭用户体验和中央智能(我们所说的智能家庭、智能大楼等)相互对接的一些信息化家电产品时,设计师必须要以人为中心,以解决个人家庭问题为导向,创造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设计。

留学生:你个人是如何看待“跨界”这一现象的?

第4篇

一、基本模式

创设未知情境呈现未知内容感悟、探究、交流再设未知情境呈现未知内容感悟、探究、交流……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二、几种特殊模式

1.探究、创新模式

创设未知情境呈现未知内容发现问题、尝试探究再设未知情境呈现未知内容发现问题、尝试探究……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揭示谜底、感悟交流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2.阅读指导模式

(1)阅读方法指导:创设未知情境呈现未知内容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教师指导再设未知情境巩固训练……感悟交流、总结升华。

(2)阅读内容推荐:创设未知情境呈现未知内容(精彩片段)阅读、感悟、交流……再设未知情境推荐阅读篇目。

3.习作训练模式

(1)续写训练:创设未知情境呈现未知内容感悟、探究、交流……再设未知情境续写交流总结。

(2)仿写训练:创设未知情境呈现未知内容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教师指导仿写交流总结。

(3)补写训练:创设未知情境呈现未知内容感悟、探究、交流……设置悬疑补写交流揭示原文讨论总结。

4.转化后进生模式

创设未知情境激发兴趣创造机会使其成功激励性评价再设未知情境保持兴趣再造机会促其成功……逐渐唤醒成功心理。

三、未知教学模式的特点

1.创设未知情境是所有未知课堂的共性

不论是基本模式,还是特殊模式,创设未知情境都是必须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需不断地多层次地设置未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为教师实施教学策略提供环境和机遇,以实现多元的未知教学目标。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未知教学法的未知性决定了它从不以现成的知识代替学生的体验,不会以知识的灌输代替学生探究、求索的过程,更不会忽略学生的独特感悟、情感态度和生命个体的自然生长与发展。可以说,主体性在未知教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在未知课堂里,学生总是兴趣很浓,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与传统课堂的被动接受相比,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真正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表现在目标定向上。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训练重点,来给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指明方向。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在选择未知内容上。每节未知课的教学内容既要符合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的要求,还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有利于教学策略的实施,所以,教师要在选择未知内容上多下工夫,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发挥引领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未知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感悟、探究、交流。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激励,再设未知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感悟、探究、交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需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探究,解决问题,教师予以点拨、指导。

4.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未知教学一般不以现成的知识传授学生,而是通过创设未知情境模拟探求未知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这个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敢于放手并留有足够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切不可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在教学中,合作学习主要用于合作探究、合作讨论、合作交流、合作训练,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探究是未知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未知课堂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不断探究未知世界的过程。就在这大胆探索、漫漫求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增强,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先要巧妙创设未知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以未知内容搭建探究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第5篇

学生已经学过BBS的使用、e-mail的申请及使用,对网络交流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交流的方式、了解互联网上多种信息交流的类型与相关软件。

过程与方法:能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建立网络虚拟世界中对信息的判别、过滤、评价的意识,在信息交流中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建立负责任、文明用网的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特网信息交流的方式。

难点:网络虚拟世界信息交流的规范、文明用网的意识与行为规范的养成及引导。

教学准备

安装FreeICQ,架设BBS服务器。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请某学生唱《常回家看看》,并分析歌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是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以此引入课题,同时引出学生跟父母交流的其他方式。

设计目的:通过最常用的办法、最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引入课题,用歌曲中体现“信息交流”的歌词,引入本节要讲的信息交流的主题,同时把“孝文化”引入课堂,教育学生多与父母进行交流,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思念之情。

内容教学1: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师总结面对面交流、打电话、书信都是交流信息的方式后,请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课本117页(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内容,讨论从古代到现代,出现了哪些交流方式。

教师分析学生的各种回答,用PPT演示古往今来的各种交流方式。古代主要用光和声为载体交流信息,如烽火台等。现在有报纸、电话、广播、电视、网络等。

设计目的:体现研究性学习思想,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自学等办法交流、了解古往今来的信息交流方式,认识信息交流的发展。

内容教学2:信息交流的意义及影响

教师请学生谈谈对其最有帮助、最难忘的一次交流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回答进行分析后,请学生结合这次交流活动考虑信息交流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并结合课本117页的例子讨论。

设计目的:体现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让学生亲身体会交流的意义。

内容教学3:因特网信息交流的各种方式

(1)交流方式。

教师总结信息交流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利用信息交流,我们可以沟通,可以获得帮助。因特网是当前信息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请学生结合课本117页材料1和118页内容,回答因特网中有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教师简单分析BBS、e-mail、QQ、博客等交流方式,引导学生逐个展开讨论。

(2)BBS的使用。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BBS的使用。让学生登录BBS,进入相应的板块,实际操作看帖、发表新话题、回复同学的问题等。

教师演示BBS,请学生回答总结BBS的基本使用方法。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复习使用BBS,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方法和规律。

(3)e-mail的使用。

教师通过请学生互发圣诞贺卡,复习e-mail的使用。并提出问题:“电子邮件能不能群发呢?”

学生登录自己的邮箱,试着给同学、教师发邮件,并讨论学习怎样群发邮件。

教师展示学生的邮箱或自己的邮箱,请某一学生演示电子邮件群发的办法。

设计目的:复习电子邮件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

(4)FreeICQ的使用。

教师出示提前准备的有关FreeICQ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这些资料和前面学的知识,自学发送文件,试着语音交流。

教师走到学生中,跟学生一起讨论。最后请学生总结发言,共同讨论FreeICQ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其发送文件等即时交流方法。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或已有资料自学新知识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5)总结各种工具的特点。

教师请学生回答各工具的交流方式,并分析BBS的公开性,e-mail、FreeICQ的隐蔽性,FreeICQ的即时性。

设计目的:以便学生选择不同工具进行信息交流。

内容教学4: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教师通过讲现实中发生的故事,引出要讲的网络安全知识。又请学生看一组“人与狗”的图片,用狗来比喻对方的隐蔽性。并请学生结合上面故事,回答网络上会有哪些不文明、不安全的情形。

教师分析:①不要向任何陌生人泄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在上网注册资料的时候,要看清是什么样的网站,提供重要的个人资料时要谨慎。②在公共场合上网的时候要及时清理记录。③对敏感数据的发送要加密。④要在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对于如何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教师请学生课下自己探索。

教师提问:保护好自己后,如何去文明上网呢?引到学生回答出:不上网骗人;不传播病毒和不健康内容,不捏造、不传播虚假信息;以上网学习为主,不登录不健康网站,不约会网友等。

为了更好地使用网络,教师请某一学生领读大家齐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告诫大家一定要认真遵守。

设计目的: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去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真正贴近生活,再让学生去讨论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让学生真正认识网络,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作业

体会信息交流的各种方式,自学博客的使用,自学各种杀毒软件的用法,体会网络要遵守的道德规范。

教学反思

讲完这节课,经过专家评委评课,我感觉本节课有些成功之处,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实践活动表达交际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自由表达和主动交际,不仅能够活化认知感悟思维,还能够在实践运用中掌握语言表达运用技能。该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就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情境的创设和运用,能帮助学生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感知,在实践活动开展中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认知,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丰富教学过程,活跃学习环境氛围也产生积极影响。

一、深化文本内容,创设情境体验活动

学生学习英语离不开课程文本的支撑。对文本内容优化和深化,不仅能够起到活化引导的作用,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富有情境和新鲜感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开阔知识视野。从文本的内容中探寻教学方式的转变,借助情境来推动教学过程深化,更能让学生接受。

围绕文本学习内容来创设情境体验活动,能有效将课程的静态知识内容转为学生互动交流的认知过程,增强学习认知感悟。在深化文本学习内容中,根据语言素材的表达要求,设计与文本相关或者相似的氛围,像在重要节日期间,不妨将教室布置成庆祝的场所,让学生在情景式的学习过程中深化认知。同时,建议学生能够根据情境活动的需要,多主动思考交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综合运用能力。

建立在与文本内容相似学习情境中的活动,更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下同)8A Unit1 Friend的“Reading A Best friend”的教学过程中,以“故事会”的形式,建议学生围绕“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my good friend”来主动表达交流,以此来引导学生归纳“The character of your good friend”。这样的教学模式运用能够让学生在相互表达交流中增强认知体验,加深理解感知。

二、注重任务引导,设计合作探究活动

借助任务探究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内容,能够让学生在相互探究的过程中强化语言表达,增强认知感悟印象。以优化学习任务为前提,设计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能延伸课程教学过程,更能展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激活它们学习主动性和创新力。

针对课程学习内容,特别是针对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建议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依据课程内容,针对学习的难点,设计可探究性和多样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思考,明确学习的要求和方向;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同伴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模拟等方式来活化表达认知过程,让学生有深刻的学习印象。通过这样的任务引导探究,不仅能够活化课程学习环境氛围,更能够让学生在彼此探究过程中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有助于培养多元化思维感知能力。

这样的任务引导探究活动运用,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情境中大胆表达和积极交流。例如,笔者在8A Unit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学中,围绕学生对Zhalong了解不多来设计一定的思考探究任务,如,Why do people think Zhalong is a special place?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究来相互交际,深化认知感悟。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来组织思考探究: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the wild birds?以这样的形式来活化学习内容,让课堂教学更具有人文性和互动性。

三、突出总结反思,设计互评交流活动

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总结反思,不仅有助于温故知新,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方法,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利用总结反思,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中,可设计总结反思互评互动,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总结和反思来暴露自己的学习认知思维,查找得失,探寻合理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相互评价,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这样的互评交流活动开展,能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为开阔,让学生在语言学习情境的才华展示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水平。

综上所言,借助实践活动来活化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氛围,增强学习能动性和创造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优化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行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2版.

第7篇

“五环十步”是高效课堂的主要操作步骤。五环即“预习、展示、交流、合作、提升”;十步即“明确学习目标、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积极课前展示、检查预习效果、加大训练密度、加强小组合作、增强训练梯度、做好课堂小结、坚持当堂小测”。

结合物理课堂,从“预习、展示、交流、合作、提升”五大环节上阐述如下。

1 充分预习

预习是五环中的第一环,是展示之本,这第一脚踢不开直接关系到后边的进展,在物理课中有效指导学生预习的思路,就是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怎样去预习,不是教给简单的方法,而是要把怎样预习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这个过程从预习问题集的布置,到工具书的利用,以及前后知识的联系,包括学生自己学习经验的利用,还有面对陌生新知识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只要有这个过程,学生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种想法和做法就是预习的成果。

预习成果可以先在小组内消化、统一,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展示在黑板上的要体现和代表本小组的整体意见。也可以1、4号和2、3号互相检查和帮助,小组再统一意见。教师做出明确的要求,预习的结果要通过小组的讨论、验收,形成集体意见。这个过程发挥了三个功能,一是抓住了课余时间的利用,二是发挥了小组合作,三是对个人预习成果的再加工。

预习成果展示在黑板上,表露在课堂中,学生一开始表达的可能浅显甚至不着边际,这都没有问题,只要让学生敢说多说,他们就会有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路,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在加以引导和鼓励,学生会很快步入预习正轨。

从战略上讲,预习就是不打无准备之战;从战术上讲,预习就是让学生先摸清上课的路子。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就轻车熟路了,教师在驾驭课堂时就得心应手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物理学科充分利用好预习这个环节一定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率。

如《密度》这一节,学生按照预习提纲充分预习,课堂上不超过20分钟就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这节课在平时至少要用30分钟以上,而且教师还得反反复复的去讲。剩余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小测,这样即能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预习好的确能提高学习效率。

2 自信展示

“在我们看来,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具有好奇心、展示欲,教育就是设法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展示欲”。在五环十步高效课堂中,展示分为课前展示、课中展示。课前在黑板上展示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字距行距合适、书写有力,小组的每个学生要轮流展示,切不可把小组的展示只交给小组长或者写字好的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锻炼的机会。

上课以后,每个小组要对课前在黑板上展示的内容做出讲解,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声音洪亮,站姿大方得体,面对学生和老师,不仅有语言的交流,还要有肢体、眼神、感情的交流,这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培养的能力,而且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与人交流这种能力都非常重要。

3 交流合作

在课堂上以生生交流为主,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创造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展示出的问题、遇到的学习困难、学习的重点、难点、过程中再生出来的问题、同一个不同的解题思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同一个事件的不同思想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交流合作佳境。

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合理分工,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主学习,对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在合作中发现,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达到共享、共进,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要有所提高,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学生交流合作的时候,教师不是没事干,而是要随时把握课堂大局,注意学生不要跑偏,不要脱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而且要随时准备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学生的思维太活跃了,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如在学习电功率的时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此图还能进行什么实验?如果把灯换成定值电阻又能研究什么实验?在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这两个实验中会有什么不同?”这就是学生的创造性,所以在高效课堂的氛围中,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会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培养。

4 快速提升

在五环十步中,提升这个环节由课堂小结、拓展、小测、达标四部分组成。

4.1 小结

在高效课堂中,往往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合作的过程会用很多时间,稍微把握不住,45分钟课堂稍纵即逝,无论是学生的总结还是教师的概括都容易被忽视。但是没有总结的课不是一节完整课,不总结不完善,不总结不能概括,总结也是一种能力,要先让学生总结,然后小组讨论通过,小组之间再次完善,最后教师予以肯定或者完善。俗话说“不收口的筐不能背东西,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就是这个道理。

4.2 拓展

在物理教学中,要从表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要从基础知识上升到学习考试的能力;要从课本知识上升到实际动手的实践和创造能力;这些都需要从平时的每一节课做起。如浮力这个知识点,表象的东西学生很容易理解,把一个小木块扔到水里,小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就能理解到浮力,但是拓展到木舟、轮船、潜水艇、船闸就需要更深的解释;由理解提升到浮力公式 ,会浮力的计算;甚至通过浮力的计算设计出一款轮船,这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不仅要有参与考试能获得高分,还一定要有参与实践创造未来的悟性和能力。

4.3 小测

课堂总结之后,紧跟着就要当堂小测,小测是试金石,小测训练紧张度,小测可以练速度、准确率,五分钟内要完成,黑板出题、试卷、练习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灵活操作。

4.4 达标

第8篇

关键词:合作交流;操作实验;总结规律

合作交流能诱发不同层次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跨地域、跨空间的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交际形式。有效地促进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正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合作交流似乎成了素质教育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标志,于是有些教师无论什么学科、什么教学内容、什么课型,都盲目进行合作交流,使合作交流走向形式化、模式化,非但没有发挥合作交流的效能,而且浪费了课堂宝贵时间,因此,合作交流不能“走过场”,一定要注重实效性。

合作交流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中心,领会发言的要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次,学会陈述自己的想法、观点,自己能够说清楚,别人能够听明白。最后,学会主持小组工作,能够做小组总结性发言,提高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合作交流的形式,一般可分为小组合作交流和同桌合作交流。什么时间采取合作交流,采取何种形式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不能搞“一刀切”。因为教师认为需要合作完成的内容,可能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反,教师认为学生对答如流、浅显易懂的问题,可能恰是学生思维的转折处,或是争论的焦点。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经过思考肯定会有少数学生有所感悟,这时再让小组合作交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合作交流最恰当呢?

一、答案或意见有分歧时,需要合作交流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或观察角度的不同,往往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不同意见或看法。这时教师不要武断下结论,而要进行“延迟判断”,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争辩中分辨是非,从而达到自辩自明、自我领悟、自我发展的最佳境界。

二、操作实验,总结规律时,需要合作交流

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去发现总结规律。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某些计算法则的总结,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集体力量共同完成、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