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7: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从广义上讲,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既包括接受通识教育的学生,也包括接受专门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前者覆盖了全体在校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创业和创新知识的基本常识,并意识到创新、创业的思维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后者只包括进入创业教育学院接受系统培训的学生。从创业动机方面或未来定位角度分析,这类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意义的创业者、内部创业企业成员、家族企业的传承者、拥有关系资源的创业者等四类,他们构成了创业的主流群体。从专业背景的角度,创业类学生又可以细分为技术型创业者和管理型创业者。所以,针对不同的创业动机和专业背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也应有所差异,要建立以需求、定位为导向的培训体系,实现从广谱式教育到个性化培养的转型、从填鸭式教育到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型,最终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外部市场的无缝对接。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创业教育应从创新创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两个方面开展系统化的教育。从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来看,创业者通常要具备敢于冒险、开拓进取、永不言败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要具备优秀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的核心和本质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任何商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共同作用的基础之上。在创业教育中,通过系统化的创新类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经营管理能力方面来看,管理者应具备三种基本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通过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可以分为通识培养类、专门培养两大类型,专门培养类型又可以细分为专业培养模式、复合培养模式。经过专门培养,帮助学生实现从“创业激情”到“创业能力”的质的转变。通识培养模式将针对所有在校大学生,是一种广谱式的教育模式,一般在大学一年或者二年进行。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讲授创业管理、技术创新方法等基础类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创业和创新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掌握创新基本方法,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要求。专业培养模式属于创业教育最高层次的教育,它是以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创业教育模式,具体以创业各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实施创业问题为教育内容,创业的专业性很强。培养的目标是创业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者。在大学一年、二年的时间里,要主修完大学基础类课程和管理类核心课程。复合培养模式是在创业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高层次教育,是以面向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创业教育模式,采取“管理类核心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类知识和创业类知识。由于这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所以培养的目标可以是管理型创业者或者技术型创业者。在大学一年、二年的时间里,要主修完大学基础类课程和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有条件的学生,建议辅修管理类第二学位课程,管理类课程内容同上。
三、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路径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大学生 创新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深入,尤其是高科技迅猛发展加大了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内涵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及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国都把培养优秀的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计划。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要改变用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已成为热门话题和研究课题。然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占高等教育研究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在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大学的培养方案和成功经验,建立系统的、可操作和实施的、效果显著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使之纳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之中,是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二、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存在的现实问题
科学而完整地阐述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研究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笔者通过走访江苏创办较早的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了解到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树立新时期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生源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同时,发现民办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低。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首要难题是,我国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存在创新能力较低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缺乏创新的毅力、兴趣及创新所需的观察力。由于大学生长期集体生活和学习,这种现象会蔓延扩散,有可能从个人变成集体问题。
2.选修课程开设门类有限。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面向学生开设的通识培养课程,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开阔学术和社会人生视野,使其建立相对传统知识结构更为宽厚、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由于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教师工作不到位,教育教学的硬件资源不足等因素,造成公共选修课比例偏低、课源紧张,没有足够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生选课自由度不大,限制了学生求知欲望,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目前,教师都具备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的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很少,受传统型教学模式影响较深,这些影响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4.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是培养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综合性、目的性、社会性等特点。由于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和民办身份的两个特殊原因,制约着民办高校教学设施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有些专业的教学设施和基地在学院的发展规划中慢慢得以健全,但仍存在实践时间较短、内容不足、脱离实际、要求不严,不重视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方法上下功夫。导致在校实践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对教学设施和基地不健全的专业来说,只能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和练习,根本无法开展实践训练。
5.大学生社团活动缺乏深度和广度。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课外学习和生活中最为感兴趣的,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笔者从考察中了解到,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团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还难以承担育人平台,发挥育人功能。其原因是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主管部门小活动应接不暇、大活动力不从心;内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范,会员流动性过大;经费不充裕,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校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交流和学习;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活动开展深度不够,社团娱乐性活动较多,专业性、知识性活动偏少。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思考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必须重点突出“创新”。笔者认为,民办院校无论是从社会生存环境压力,还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都必须脚踏实地的将创新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千方百计的为大学生构建创新平台,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应用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氛围是基础。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对于学校来说,要不断拓宽培养工作的渠道和载体,积极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营造一个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能处处体会到人文的关怀和温暖。
其次,要营造一个自由的言论氛围,保护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鼓励学生不怕强手、主动参与各种竞赛。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多层次教学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既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给个人和学校带来荣誉及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第四,要营造一个激励的氛围。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解决后顾之忧。
2.优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是前提。提高大学生创新的能力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因此,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必须在深化教学改革及优化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下工夫。
首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
其次,要认真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作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第三,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保障。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实现信息整合、知识创新的最重要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确保大学生创新平台教育工作的开展。 教师要注重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等活动,成为“进得课堂、下得工厂”的“双师型”教师,这是能够培养好学生创新能力前提和要求。
4.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是手段。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努力应克服困难,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专业创新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教育搭建实践平台。
一是拓展校外实践基地。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和提升,校外实践基地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必不可少的。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把所学有效地运用到生产实践,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是完善校内专业实验实训条件。目前,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基础。
5.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关键。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自我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大学生检验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批判能力、领导能力与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与课堂教学有着相互呼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层次分明、制度规范、符合实际、扎实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为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新途径,笔者依托所在学校,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创业科技园的建设工作。学院组建科技园这样一个平台,教务与学工、团委共同配合,通过项目立项、评审、进园实施等,充分挖掘了一批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学生。实践发现,建立大学生创业科技园是目前条件下,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适应市场的最快途径。要作好这项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准确的定性和定位。我们将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定性为创业与创新相统一,主要承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业能力和创新理念的任务,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创业,宽容失败,勇于创新,追求成功”的环境。定位要做到创业与就业相结合,应是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实战的基地,是教师实践性教学和实战经验积累的平台,是学院产学研结合的新型基地。
第二,科学的创建思路与管理模式。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应坚持专业团队参与、学院扶持与市场化相结合、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三个原则;以学生自愿申报为主,借助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创新训练项目进行意向选拔和培育为辅,确定进园项目;并要成立专门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评审、指导、检查和管理等工作。
第三,配套的保障措施。场地保证和经费扶持是大学生创业科技园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认为,学院为大学生创业科技园提供专用场地,低廉或免费的提供给各项目组,确保项目运行有固定的场地,从而营造一个创业、就业和创新氛围集中的地方;同时,学院设立大学生创业科技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从而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氛围。
五、结束语
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准确定位,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科学优化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大力提升教师教育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全纲(1971-),男,江苏句容人,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授。(江苏 常州 21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JG13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78-02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题,但从目前全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来看,很多高校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一般管理类专业的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教育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还相当薄弱。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学科,培养的学生肩负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如何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如何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的本土化创新重任。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管理理念,更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有必要对其内涵、意义、原则和思路作初步探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内涵分析
1.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教育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创新教育的开展必须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创新人格,培育创新型人才。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旨在理论知识传授和智力素养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心智能力的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旨在引导与调控学生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践素养。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又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即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并促进实践教学实施,而实践教学能检验理论教学的可靠性,并把重要信息反馈给理论教学,对理论教学形成指导与促进,从而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总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行不悖,两者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独立存在但又与之相辅相成,旨在通过引导与调控学生课内课外实践活动(实验、实习、综合设计、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实践知识的获得、实践技能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与方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的改革。它具有如下内涵:以创新教育理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改革基本价值取向;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1.对学生而言,提升创新素质,增强职场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注重的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潜力与爱好的实现、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不仅能够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且能够从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创新素质,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增强其职场竞争力。
2.对教师而言,促进教学相长,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对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教学过程等进行基于创新教育的重新设计和优化,提升创新教育教学效果,而且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给与及时鼓励与正确引导和评价,从而完成教学相长的过程,同时还能从教学过程中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实需要创新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
3.对专业本身而言,优化专业建设,促进专业特色形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包含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突出实践教学是专业性质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能够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基于创新教育的优化设计,提升实践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专业建设的目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创新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由此进一步会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形成。
三、基于创新教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原则
1.目标全面性原则
目标全面性原则是指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把构成创新素质的各方面要素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相辅相成的整体,全面促进各创新要素品质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创新素质的整体提高。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其中,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认识基础和实践出发点,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开展的操作系统,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它把一切潜在的创新变成客观的现实;创新人格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性的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就是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进行全面培养的整体性建设工程,目标具有全面性。
2.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具体表现为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将受教育者变成被动者、被决定者、服从者、从属者,他没有相对独立性、缺乏自主性、不是创造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以提高改革的有效性。
3.系统渐进性原则
系统渐进性原则是指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系统整体完整性和系统发展渐进性。一方面,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课程之间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密切配合与相互衔接,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要互为支撑,形成完整的系统;另一方面,遵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认知的循序渐进性来安排基于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模块化组合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与能力结构,四年一贯、渐进性、分层次、有序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观念改革是前提
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施需以创新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创新教育作为一种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变革,而且更为注重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强调的是所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观念改革要改变守成教育价值观,实现工业时代的“标准型”的育人观念向信息时代的“创新型”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转变;实现封闭式实践教学向开放性实践教学的转变;实现从考评师生传承知识的效果向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效果考评的转变。
2.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改革是关键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引导驱动作用,对目标体系的重新设计是改革的关键。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改革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改革方向性总目标,进而确定基于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操作性课程目标,也即确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和必须进行的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讲授和实践技能训练,进而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讲授目标与技能目标分解落实到课堂、实验、实训、实习、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中。
3.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核心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实验、实习、综合设计、创新活动四个方面。创新教育实验教学改革应重视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进行创新;创新教育实习教学改革从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所对应的培养能力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在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过程中贯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需从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分别进行,如对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进行一体化指导;创新活动的改革重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以及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其本身是创新教育的主要手段,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是保证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重点有三方面:一是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责任机制的建立,强调教师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岗位职责;二是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实行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三是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激励机制的建立,采取措施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对指导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同时,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如设立创新学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改革是基础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实践场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改革一方面需要加强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师资的力量,主要是对教师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积极性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对实验室设备、实习基地建设的加强。只有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保障基础落实了,才能满足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付军龙,温恒福,王守纪.大学创新教育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2.
[2]乔兴旺,纪晓丽.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240-03
在当今时代,知识创新己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年以上,创新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杰出人才缺乏。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无疑是一件特别重要而且非常迫切的事情。人才的创新性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如何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培养新时期下创新性高职商务
人才的培养作简要阐述。
1 创新人才与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
笔者认为,创新性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并能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学校创新教育所培养的创新性人才,并不指那些天赋奇才或孤芳自赏的怪才,也不是称得上是科学家、发明家或创新企业家的精英,而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合格人才。就高等教育而言,它所培养的创新性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凭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可以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是指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论够用,深度适当,特色鲜明,技能突出,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广泛的适应能力、宽阔的面向国际和未来的视野。因此,高等商科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观念,特别是培养学生的面向经济建设和未来发展的观念,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商务运作流程和经济活动规律的从事现代商务活动的应用型商务人才,能很快适应企业工作岗位。
2 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
2.1 培养目标的科学确定
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又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实践。
在充分人才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高职商务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中小企业的商务岗位,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大专业,小方向,宽基础,重特色”。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中,要建设“两个体系”,落实二个“理念”,这就是建设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切实可行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落实培养到企业岗位“零适应期”的“楔型”人才和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教学理念。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学习创新能力。 商务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除了行业和产品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外语、进出口业务、国际金融、商务法律等知识以及一些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并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经济贸易政策变化,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二是调研分析和预测决策能力。 商务人员只有具备调研分析和预测能力,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商务现象,抓住本质,形成正确的决策,实现预期目标。 三是组织协调和经营管理能力。 商务活动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员、机构和环节,商务人员只有具备组织协调、经营管理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商务活动中做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四是快速反应和危机处理能力。 商务人员只有具备快速反应和危机处理能力,才能在变化万千的国际国内市场中抓住商机,在形形的市场风险中处变不惊,转危为安,稳操胜券。
2.2 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准确定位
基本规格是培养人才的业务标准和基本要求。建立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案,就要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做到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基本思路就是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对现代商务人才的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注重社会和企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入手,培养知识面宽、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适应社会、适应未来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中,要具体规定学生的培养在哪些方面要体现出创新性,创新实践课程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2.3 合理课程体系的形成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中。
高职商务类专业在以下方面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1)精减学时,整合课程,优化体系,防止重复,给学生留有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2)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学习;(3)在校内放宽转换专业的限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4)允许学生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校选课、辅修。
一般认为,高职商务类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三大模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个人品质、思想修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创新精神。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是知识、能力与课程体系的主体。它主要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的直接培养。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实践、生产实践、实验操作、社会实践和专业课程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这些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整体素质,培养技能和能力的基础。
通过提高课程实习、学期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的质量,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改进和丰富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化的手段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如何实施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培养方案
3.1 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全面素质,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学习的目的在于创造和应用,创新精神体现了教育所激发的人的主体精神与力量。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学生的大脑单纯作为储存知识信息的仓库的教育观已经过时,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建构新知识的思路框架,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而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性商务人才的先导和前提。要实施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首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应把创新精神运用到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一方面,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科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用科研成果的“源”去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的“流”;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中开发自己创造力的同时,应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反过来,教学也能够使教师的基本理论更加严密和系统化,从而促进科研。
3.2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首先是要有创新精神。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灵魂。要把具有创新精神看作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使学生建立献身科学,敢想敢干,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大凡杰出人才,个个都是个性突出的,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特色。重视学生的个性,还意味着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在尽可能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不要求其各方面平均发展,以发挥其特长。
在创新能力培养时要分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共同的行业感性认识。让学生知道目前所学商务类专业的知名公司和成功人士,了解他们的成功的历程。第二阶段: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在现场教学上,进行熟悉网络环境下的商务管理和实务的运作,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学生定岗实习上,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基层工作,并安排实习单位管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对产学研合作基地的管理机制及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第三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上,紧扣专业课;在现场教学上,对整个企业生产过程或管理过程的构成有较深刻的理解;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一份改进方案书,帮助企业完成商业计划书。第四阶段:培养学生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开设相关专业的课程;在现场教学上,进行有关企业管理或生产管理改进方法或途径;在学生定岗上,安排到各个科室及管理部门进行定岗以及由校内提供的模拟实践岗位。对日常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决策方案,协调完成一些实际的管理工作。第五阶段:培养学生创新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上,完成管理学科的大型作业,组织参加高校论文竞赛,强化毕业论文环节,特别要求部分论文与上面的五个阶段的内容有机结合,学生毕业设计的综合评定是五个环节的最高阶段,并作为成绩的基本衡量指标(见下图)。
3.3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改革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要体现“精”、“新”、“实用”的特点。要精简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自身特性和时代新意。如在会计专业中可将基础会计、基础会计实训两门课整合为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将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成本会计实训、审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为筹资与投资、购货与付款、生产与存货、销售与收款、对外财务报告等课程。这样,教学过程就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过程了,而是围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一体化过程。要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将抽象的理论与创新性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扩充教学信息量,将一个丰富的、富有时代感的知识世界展现给学生。
在教学方法上,应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角度入手,使课堂教学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地探求知识、拓展思维,促进教学过程由知识的掌握与向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过渡,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教学方法,要求“精讲”与“自学”相结合。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形成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为学生创造更大的时空范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把知识学习融入娱乐形式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有些专业课的考核可参考国外先进的方式――大作业(project)制,课程大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教师列出“Project”的相关题目,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目,自己组成2~4人的小组,自己查资料,做实验,最后写出论文并做出演讲文件,在全班及老师面前演讲。
3.4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归宿,创造思维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创新能力是在不断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出来的,要克服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螺旋交替形式中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并遵循渐进的原则。学生实践活动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每一阶段中,学生实践花了大部分时间,但实践的过程也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学生处于低年级,学生主要在学习基础课,对企业的实际运作活动了解甚少,此时应由学校、企业共同制定指令性实践内容及实施计划;中级阶段,学生对专业知识已有所了解和掌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细则己有所了解,此时学院主要制定实践指导内容和细则,具体内容可让学生参与确定,并由其自主实施;后期阶段,学生已学完全部课程,已经对企业的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其专业知识已能在各方面综合运用,并与其择业想结合,可采用参加企业项目形式(见上图),参加企业项目形式就是选择具有创新潜质的大三学生作为项目参与人,通过项目的工作实践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必须运用综合知识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外,还必须与企业内各种类型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培养团队意识,使他们在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意志品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毕业后在企业界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达到培养高质量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只有通过指令性、指导性、自主性三阶段渐进,使学生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顺利实现就业,才能为以后在工作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5 实施教学管理制度
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就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实行学分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要让学生早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3.6 建立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学校校风建设和校园环境的建设上,要提倡和鼓励创新精神,多举办学术讲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潜移化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首先,努力完善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其次,在精神环境上: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跃学术氛围,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创新性学生集体的建设,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著名科学家王选院士曾在为西安交大学生所作的报告中,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提出了“I+We =Fully1”的著名公式,告诫青年学生: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作用,新世纪的人才要善于与他人合作。
总之,创新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实施高职创新教育教学培养方案的研究和改革是当前与今后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兆峰.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商科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6.
[2] 陶晓艳.论文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展望;成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01-02
一、创新人才研究的发展现状概述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讨论,促使学者和社会各界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为何迟滞不前进行了深刻反思。在这一思想热潮的推动下,“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近年在各种核心期刊上以“创新人才”为题的文章数量显著增长。从研究现状来看,“创新人才”这一领域的研究数量已形成一定规模,新观点、新思想不断涌现,相关研究成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创新人才的主要研究方向分析
1. 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
自20世纪50年代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协会上作了题为“心理学和教育领域的创新”的演讲后,“创造性”一词就成为研究热点并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学者通常将外文文献中“creative”“creativity”“innovation”“innovative”等词汇与中文中的“创新”相对应。国外的研究主要见于心理学、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领域,其中对创新人才的内涵理解具有代表性的见解有以下几种:吉尔福特将富有创造性人才的人格特点总结为八个方面,即“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斯滕伯格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自由的思想,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有质疑精神,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等素质。
国内亦有许多学者针对创新人才的概念和内涵开展了研究,呈现出研究观点百花齐放的现状。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知识、思维、能力、人格等对“创新人才”的定义进行描述和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朱清时把创新人才素质归纳为“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知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极易被社会接受的品质”。钟秉林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卢宏明提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其中“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倾向、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或体力)是创新素质的三大特征。林崇德则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创新人才”的内涵加以阐释,他认为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并提出“创新能力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包括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或创新能力”。
2. 关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和规律的讨论
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人才成长过程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比较常见的划分标准有如下几种:按照时间因素划分,如将人才发展过程划分为“幼儿期、求学期、创造期、成熟期和老年期”五个阶段;按照空间因素划分,如将人才成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主要在学校度过,第二个阶段是学校教育结束后,以立志成业的饱满热情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按照人才所能发挥的作用划分,如“准人才――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四个基本阶段;根据人才创新能力逐步发展变化过程划分,如“从一个普通的学生过渡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必须经过五个阶段,即创新意识萌芽阶段、创新思维形成阶段、创新学习提高阶段、创新能力涌现阶段和创新人格顶峰阶段”。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学者们对人才成长过程与规律已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可以作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理论依据。
3.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
(1)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学者们看来,创新教育是相对于现行的“知识教育”而言的,希望能够改变“应试教育”为“创新教育”。提倡“创新教育”并不是否定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而是强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关于“创新教育实施策略”的讨论中,王娟等认为“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并且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开放的思想、活泼的思维并且能够随时更新自己的经验,能对各种新鲜事物迅速做出反应,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力,性格结构相对民主,对各种观点、兴趣、习惯、生活方式等都能够接受,能对各种信息提出独特见解,同时应该充满自信”。关于“创新教育的特点”的讨论中,杨曼英提出“创新教育具有主体性、全面性和创新性”三个特点,其中“主体性充分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全面性主张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性是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评价标准等提出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的要求”。
(2)文理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从国内外的人才培养情况看,采取文理交叉与融合进行人才培养一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能够极大地拓宽科学研究的视野,培养学生博专的知识,各种思想、理论在交汇融合时必然迸发出新的思想,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能够推进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助推力。可见,学科交叉与融合意义重大。
(3)产学研一体化和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从优势互补的角度考虑,相对于传统教育,采用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可以使大学、产业和科研三个要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不失为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途径之一。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时,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让学生接触生产、科研实际工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与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方式一样,“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在校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转化进而创办企业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将学生置身于实践中,通过创业实践,让学生接触各种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才智,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达到提高他们创新素质的目的。
(4)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创新人才。在各个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有的高校提出了文理交叉的思路,有的学校设立了各种基地班、创新实验班等,也有若干高校从完善师生联系入手。如浙江大学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组织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高年级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完成本科教育的教学育人任务。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中,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下位概念的相关文献在研究成果中占有一定比重。有学者从微观的视角探讨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如刘智运认为,培养创新人才要在“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下功夫。对此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六个要点:“教师要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科研资源要向大学生全面开放;要开设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应增设研究性实验;应将研究引入课堂。”
5. 心理学角度探讨创新人才培养
利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一直是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心理学领域内探讨创新人才主要是围绕人的创造性思维这一主题展开,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Herbert A.Simon教授曾针对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积累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在对某些创造性任务的个案分析和认知心理学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是长期思考和知识积淀的结果。林崇德将创造性人格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刚毅的性格、良好的习惯”。对创新人才进行心理测验是心理学中针对创新人才开展研究比较常见的方式。如张景焕在博士学位论文《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利用其设计的“科学创造人才编码手册”对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生命科学五个领域的34名科学家进行了访谈,请科学家们讲述创造性成果的产生过程以及重要的生活事件,运用一系列方法找出了这些富有创造力的科学人才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并加以分类,从而提出了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的分类模型、概念模型和层次模型。这一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创新人才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
三、对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展望
通过分析创新人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就研究内容而言,已经涵盖了从探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意义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从分析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和规律到测量创新人才的各种心理特征等诸多研究领域。可以说,“创新人才”这一研究领域已经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多数还是采取从理论到理论,偏重资料的经验归纳这一研究方法,进而进行较为宏观、定性的探讨。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的实证调查研究尚为数不多。可见,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喜的是,从目前的研究发展趋势看,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在研究方向上正逐步细化,学者们正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如研究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技能型创新人才等开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侧重创新人才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正由较为偏向宏观的理论探讨过渡到偏向微观的问题分析,使用各种精心设计的量表对若干所高校或某一区域的创新人才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提出更具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此外,研究的另一发展趋势体现在,学者们在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内在规律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关注创新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建设,亦开始探讨教育环境建设、教育体制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并为如何营造一个有助于创新人才涌现的环境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朱清时.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J].决策咨询通讯,1999(02).
[2]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Z1).
[3]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
[4]王强,宋协青,张子睿.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5]要树义.浅谈跨世纪人才的培养[J].航天工业管理,1996(07).
[6]叶忠海.人才成长规律和科学用人方略[J].中国人才,2007(03).
[7]王竹萍.会计本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8]王娟,姜霞,王如.大学创新教育浅析[J].科技风,2011(10).
[9]杨曼英.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
[10]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01).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融合。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学术、制度礼俗、科学技术、实物古迹、书法绘画、医学武术以至衣食住行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的精神支柱。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肩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负着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先进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之中不乏“追韩逐美”之辈,他们看韩剧、穿韩装、过圣诞节、学习国外礼仪……,对于外来文化津津乐道,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淡漠甚至鄙视,不知何谓儒家文化之精髓、对中庸贵和之道不明就里,对忠贞守信、仁义孝悌的典故更是难以言状,特别是对古代圣贤、名人轶事、经典名著、书法绘画知之甚少,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新一代身上正面临着断层的危机,这些都值得我们警醒。因此,要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具有生命力的灿烂文化和朴素道德思想,增强民族文化知识的积淀。大学语文教学无可厚非地肩负着这一艰巨的任务,它融知识与道理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熏陶的有效载体和最佳资源。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其内容包涵了哲学思想、自然事理、社会伦理、民族意识等,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课程,有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人文熏陶,感知文化审美,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曾提出,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强文化人才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教育”。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困境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运作乏力,主要表现在:学生语文功底较差,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高职院校以学制短、专业课程要求高、实践教学比重大等为由,挤占大学语文课时,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它开设成为公共基础课或选修课程,学时安排不固定,时开时停,随意性较大;在师资、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也较为混乱。由此,大学语文渐渐丧失其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随之搁浅。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打铁先要自身硬。高职院校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研究、改革,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方面多下功夫,使自己尽快成“名”成“家”。要与时俱进,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改变传统的纯文本授课方式,选定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将语文教学分成“模块”,例如在文言文教学单元,除了教学本身的目标、任务和知识点以外,还可融入历史人物、社会风俗、地理人情、哲学思想等小的模块,组织设计好“每一次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项目或单元,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讨论、鉴赏、比较、研究、专题报告、讲座等方法和各种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进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调动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思维活跃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做人与为文的品位。
(二)编写适用教材和讲义,强化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要拓宽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的内涵,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没有过渡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断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就要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语言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在编写讲义和教材时,要废除以选用教材为样本而编写教材的做法,全面建立以课程体系为唯一依据的教材体系,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讲义,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依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可融入演讲(辩论)技巧、口才训练、职业道德、民俗文化鉴赏等技能培养的内容,增强文学知识的深度与厚度,强化思维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培养对应的专业人、岗位人,并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打下基础。
(三)改革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综合评定学生。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仅以一张试卷衡量学生的成绩,要取缔原有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将学生技能的掌握、兴趣的保护与激发、求知欲的满足、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化为评价标准,形成涵盖知识、能力、素养各方面指标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进行全面检测和综合评价,体现过程性考核与能力性考核。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论文与答辩相结合、论文写作与阅读能力考查、口语表达能力考查等形式,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要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相融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现代文明同步,加强对学生在语言文字、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社交能力、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人格尊严,确立高尚思想,塑造健全品格,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助力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倪怀庆 关于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3期
[2]吴晓燕 关于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10期
[3]乔守春 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途径.《天津电大学报》.2011年第1期
[4]王蕴玉 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初探.《学术论坛》.2012年5月
【关键词】职高政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80-01
“舌头是心灵的翻译家。”丰富多彩的情感要靠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在职高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具有学习政治的兴趣和愿望,积极推动高职高专的教育进程,已经是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全民文化素养的必经之路。实施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从而使学生从不学到主动求知提高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技能。达到提高政治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情感在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剂、催化剂。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情感教育的渗透。例如讲“发挥艰苦奋斗精神”时,我把从校园里拾来的白生生的大块面包摆上讲台,让同学们背诵“锄禾日当午… …”的诗句,并展开讨论。教师对学生赋予深厚的感情,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信与自强,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对某位教师的崇敬而钟爱某一学科。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感情,从而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在情感的强烈感染下,释放学习激情,发挥聪明才智。切实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情绪控制、人际沟通、自我激励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完善自己和适应社会,使教育目标得以提高。
二、创新教学的使用
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求、创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大力实施“创新教学”,新颖性教学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还包括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境创设的新颖。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思想政治课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
(1)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捕捉课程资源,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熟练技术工人和其他技能劳动者。着力指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基地实习,操作训练,培养动手能力,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学生得到思想意志锻炼,还可以使政治课教学增加大量第一手材料,让职校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情况、解决问题,敢于在思维上标新立异,从而不断推动学生深化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要给引导提供自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机会,这样既可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为培育学生的思维上的创新建立优良的基础。又可以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丰富教学艺术手段,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我们的教学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并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创造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效,以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项任务。
三、开展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互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中职政治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因此,我们要采取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宽领域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带动和影响学生。我认为根据目前职校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情况,更多地可以采用辩论课、讨论课、撰写小论文等教学方式,这样可使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他们的主体作用就可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觉悟。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这些都极大提高了学生听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加大学生学习参与的深广度,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从而真正使学生乐学好学、奋发向上。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我们要采用适当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表扬激励为主,鼓励他们,促使其有成就感,从而愿意去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个可亲近的人,愿意和你交朋友。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培养学生自信、进取、合作、创新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在如火如荼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政治教学必须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授课模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不断追求和勇于探究的进取精神。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让政治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前途着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崇高理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初探[J].素质教育论坛,2008,(12):59-60
[2]肖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浅谈[J].民营科技.2007,(03):71.
[3]王碧波.“教学互动式”模式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18):119-120.
1.1创业园组织机构及运营
对于创业园组织机构的管理及运营,学院要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提高创业项目的质量,对相关创业团队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确定产品线和服务流程。对创业园内入驻公司进行经费划拨、监控、审计与管理;收缴各学生创业公司场地租赁等费用;安排专业的宣传推广工作者,负责创业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1.2创业团队资格条件
为了提高创业园区创业成活率和创业质量,管理负责人要提高相关创业团队的审核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审核,排除那些非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出明确的行业限制,排除餐饮行业,注重提升创业的品质,保证创业团队的综合实力,对于一些资金短缺,而创业项目良好的团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优秀的创业人才加盟,不断提高创业园区整体的创新能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
1.3进驻创业园区申请程序
学校对申请进驻创业园的相关程序做出了规定:先是由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向创管会提交《入园申请书》和《创业计划书》,向创管会陈述创业计划,由创管会统一评审,确定入驻资格;评审通过的创业者与创业园签署《场地及设施使用合同》及《风险承担协议书》;其次,创业公司履行模拟工商、税务注册手续;再次,创业公司成员需学习创业园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制订出自己公司的规章制度,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
1.4创业团队监督与管理
创管会对创业公司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所经营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对创业公司实施监控,防止其出现转租等违规行为,并避免园区设施被损坏、转移。创管会对创业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为创业公司建立考评档案,对创业公司学期、年度运营成果进行检查评比。也依据园区奖惩制度评选优秀创业公司和创业之星,并将学生创业公司在创业实践中的情况通报所在系部。
2创业教育建设的探索
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能提高学生的创业与创新技能,引导学生从把握眼前细小机会做起,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和果敢的性格。我院在“十一五”期间,积极推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专门的创业组织机构,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研究基础,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创业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成功的学生创业典型。
2.1实施“TASO”创业教育模式
学院探索出了集课堂教学(Teaching)、社团建设(Association)、导师领航(Supervisor)、经营实战(Opera-tion)于一体的“TASO”创业教育模式,使我院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好成效。
2.2理实一体创业课程体系
全院各专业全面开设《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课,部分专业开设《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创办企业实习》、《创新概论》等课程。同时我们尝试将创办企业方案设计引入学生毕业设计环节,部分学生以创业企业设计方案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学生社团主动参与实践
学院各系部学生会分别成立了“金梭”、“起航”、“雏燕”、“鹰翔”、“霓裳”等五个大学生创业社团,在导师引领下,积极开展创业计划方案竞赛活动和各类自主创业创意活动;组织学生在创业实践网上进行模拟创业活动。
2.4专兼结合打造导师队伍
学院打造了一支具有一定创业教育与实战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院专职教师10人,企业兼职教师8人。不但满足了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需要,还对学生的自主创业与创意活动予以指导。
2.5创业教育评价研究
学院从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评价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课题《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高职院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和多个院级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任务。20多篇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在《教育与职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江苏高教》等杂志上发表。编写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教材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创业教育特色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集“创业认知、创业体验、创业模拟、创业实战”于一体的“四层递进式”“金字塔形”创业型实训基地,使每届毕业生创业知识学习人数达100%、创业成果体验人数达80%、创业过程模拟人数达50%,参与创业实践的人数达10%,建成具有省内示范性的高职院校创业实训基地。
3.1建设创业认知中心
基地创业认知中心的基本功能是创业展示(典型创业人物展示、创业成败案例展示)、创业讲坛(定期邀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创业教育专家等开设创业讲坛)、创业交流(定期邀请创业人员、学生创业团队、学生创业大赛团队等进行创业交流)、创业研究等。认知中心由100m2创业展示区、KAB与SYB培训专用“U型”教室、150m2创业讲坛与交流区构成。进一步完善我院“TASO”创业教育模式,构建适合于高职院学生创业教育的教育体系。
3.2建设创业体验中心
基地创业体验中心的基本功能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创业体验。体验中心主要由各类企业工作站4个、校企合作导师工作室10个、成功创业企业4家构成。在创业体验中心引入家纺设计工作站、汽车服务工作站、物流工作站、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站等4个以上的合作企业基地工作站;建成家居装潢设计业务工作室、服装设计工作室、家纺设计工作室、汽车销售业务工作室、旅游业务工作室、报关报检业务工作室、小型企业会计业务工作室、勤工俭学业务工作室、电子商务业务工作室、物流规划业务工作室等10个以上工作室。
3.3建设创业模拟中心
基地创业模拟中心的功能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训练。中心由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网、12组ERP企业模拟经营实训室、60座计算机模拟创业实训室与创业模拟系统软件构成。中心每年组织学生创业大赛、学生营销策划大赛、企业模拟经营沙盘训练与大赛6次以上,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创业实习网训练400人次以上,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模拟训练。
3.4建设创业实战中心
基地创业实战中心的功能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训练机会。鼓励在校大学生进入基地自主创业,由创业园管委会派员并邀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进行论证,选择创业前景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进驻创业型实训基地,并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其发展。鼓励学生开设非法人形式的校内注册公司,学生向创业园管委会提出申请,由创管会组织相关专家论证,符合基地进驻管理规定的项目,可批准成立非法人形式的校内注册公司实施创业实践。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