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8: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广场规划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spend a lot of mone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link up all kinds of transport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ailway station squa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hould both comply with the image of a city, and to meet rapid distribution, three-dimensional tap, convenient transfer and so on each function requirement. Taking a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of the station square planning design as an example, and probes into how to handle traffic distribution and all kinds of traffic streamline organiz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ffic safety, fast and smooth.
Keywords: railway squar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 U291.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城市间客流、物流、资金联系的日益频繁,高速铁路集速度快、安全性好、舒适方便等特点的交通方式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然而,作为高速铁路重要部分的车站广场不仅是城市重要标志和窗口,更是衔接其它交通方式,大规模集散人流的场所,具有显著的交通枢纽的功能,所以我们在做车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时,应科学的规划交通系统,合理地组织交通流线。
1.某火车站前广场基本概况
某火车站广场是城际铁路、地铁、轻轨、机场轨道线、城市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站和城内公交车组成的市际、市域、市内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该站为桥式车站,站房为东西方向,平行于城际铁路两侧为预留机场轨道线;广场以站房为界划分为南北两部分,轻轨S6线在北广场;公交车场在南广场西侧;地下的地铁L2线南北贯穿车站;南广场东侧设置一处出租车停车场。广场总用地面积约1.1公顷,整个广场呈“工”形。
2.火车站区域交通换乘方案
从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思路出发确定该站区域交通换乘方案:地铁L2线与S6线“T”型换乘;城际车站与轻轨S6线通过广场北侧通道换乘;城际车站与地铁L2线通过南广场两侧出入口换乘;
城际铁路与机场线通过站内换乘;S6和L2不用出站,而是通过地下一层换乘大厅换乘
3.站前广场的道路交通设计手法
3.1加强站场空间道路与道路的可识别性,可使熟悉或陌生的人产生亲切感
设计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使交叉口识别简单化。景观大道与站前路的交叉口西面为车站入口广场,广场上设置环形喷泉。东面留出足够的开敞空间与绿化带,确保景观大道不拥挤,有自然地视觉通透效果。第二,设置完善的方向指认。方向感的明确,使人们在城市空间中自由移动而不迷失方向。设计统一的换乘符号、人流方向标志及各个路段的交通标志,包括路面特殊划线、换乘、交通引导等特定的符号,并且注意符号的可读性和可视性。第三,强调道路特殊性。特殊的路灯照明,特殊的地面花纹,路沿绿化带设计形式,建筑空间的形态,及特殊的街道借景等。
3.2提高步行环境质量
在拥挤的现代化城市中步行已成为人们户外活动重要的方式。车站空间能否对人们行走、歇息和观赏浏览具有吸引力,突出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建设具有良好人情味的步行系统,成为该设计的重要目标。第一,安排合理的人行空间。站内及广场的人行交通,对站场的人流立体疏散、心理需求作充分的剖析,确保站内一、二层有足够的步行空间,提供人们休憩。第二,增加人行道的整体魅力。设计中采取别致的地面铺装、精致的道路设施及增加报栏、坐椅等沿街活动设备。
第三,改善步行条件。设计中将步行系统与广场、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相结合,尤其在生态水溪两岸布置人行道,水溪两旁组合建筑内通过小桥联系,让人们的步行活动能更大的融入自然,融入环境,人行道进行无障碍设计,体现对残疾人的关怀。并通过在步行空间中提供休憩空间,局部与滨水景观带及路侧控制的路旁防护绿地结合等措施,使整个片区具有优质的步行环境。
4.细部设计
4.1服务性建筑的设计
广场中央设计了景观建筑,布置有公用电话亭、超市、公共电话亭、手机充电房,其以人为本设计思想得以体现,在建筑的色彩、外貌、选材、样式上与火车站主体建筑的相呼应,尽可能做到风格样式的统一协调。这组景观建筑主要以钢材与玻璃为主体材料,为了体现其朴实、亲切的感觉,继而加入清水混凝土、钢丝等装饰材料。综合应用这几种材料,强化了组合建筑的现代感,丰富的立面变化提升了建筑的景观效果。公交首末站场上的服务性建筑包括总体调度房、候车管理室和候车廊,延续广场中央景观建筑的设计思维,以玻璃、钢结构与铝塑板为主要材料,在色调、质感、风格上与广场中央景观建筑相呼应。由于考虑到功能的需要,建筑外型尽量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基本上为六面的玻璃体。
4.2水景设计
广场核心景观是中央区的跌水景观池,无论从其规模到地理位置,都将成为广场的视觉焦点。跌水景观池的设计思路来至于国内的一个风景名胜区,利用暗喻的手法体现自然山水。水池设计为多级高差,考虑到各个景观的结合,设计将水池底层部化为绿地,起到美化水池、弱化墙体的作用。由于考虑到东西两面的景观既要满足观赏需求,又要富有变化性,因此将正对广场的部分设计为三级跌水,显得开阔、大气,将正对平台的部分设计为四级跌水,给人柔美、细腻、精致的感觉。在设计水池高度设计,考虑到主站房二层站台的观赏需求,池顶标高相对地面为3.Om(站房二层平台标高为10.15m)。池中喷水设计采用虚实结合、有跌有喷、有内有外,显得有礼有节,富于变化,使中央广场的景观空间缤纷异彩。跌水景观池东侧则以两条旱溪加以陪衬,蜿蜒的早溪一直向东延伸,让跌水景观池成为整个车站站前广场的水源,并使各个广场之间相互呼应,打破站前广场狭长、压抑的格局。
4.3照明设计
广场照明包括明视照明与景观照明。明视照明的主要是功能照明,用来满足道路、广场的亮度。景观照明是修饰照明,主要集中于景观绿地中,目的是以不同的照明手法,营造出幽美夜间景色和炫丽的气氛,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了体现火车站的现代特征,因此在照明设计时对此处进行了特别的处理。主景观轴线两侧个高大的景观灯柱沿主通道设置,既强化了视觉焦点的车站,又不显得凌乱。每当夜晚降临、华灯绽放时,跌水照明、旱溪照明、景观灯柱三者相映成趣,显现出车站广场不同于白天的另一番柔美风情。
5.结语
该城际火车站在进行站前广场的整体规划设计时,遵循“人车分流、分层布设、动静结合、以人为本、到发分离”的原则,采用立体高架,环形单向交通流线等手法解决高速铁路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问题,最大限度发挥站前广场的交通职能,将可以实现枢纽内车流、人流、物流的迅速集散,立体分流,方便换乘,服务周到,保证站场交通的安全、有序、快捷和畅通,并可对该站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佟彬彬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交通组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2009(6)
[2]廖苑伶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铁路客运枢纽站衔接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关键词:城市广场 规划设计 空间 特色 原则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常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常是公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随着新乡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乡市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十五”期间,新乡市按照营造大城市的要求,向东、向南迅速拉大城市框架,城东行政新区即将建成。原牧野公园由于规模小、设施陈旧、卫河污染等原因,已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新乡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原有牧野公园的基础上,沿卫河两岸建设开放式的牧野广场公园。
二 城市广场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
1、牧野广场的规划建设是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新乡市的经济、城市规模都有长足的发展,环境建设有了明显进步,但与周边同类城市相比相对滞后。目前新乡市人均绿地、公共休闲娱乐场所等指标较低,城市化水平不高。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看,建设一个位于未来新乡市中心区的牧野广场公园是完全必要的。牧野广场公园的建成标志着新乡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将跨上一个新台阶,有助于树立新乡市良好的风貌与形象。
2、牧野广场的规划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新乡市目前的休闲场所从数量、规模、档次上来看已不能满足需要。介于新老城区之间的牧野广场公园的建成,将会极大地改善该区域的环境条件,给群众创造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3、牧野广场的规划建设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带动项目周围沿线开发的需要。
牧野广场公园的实施,环境的改善,必定会带动周围地价的升值,从而带动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 城市广场的类型及绿化特点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
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四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牧野广场公园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设计了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设计有坐凳、公厕、电话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的交通流线组织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牧野广场的规划设计注重对新乡市历史文化素材的挖掘,结合具体的地形特点合理布局,既符合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超前意识,又因地制宜,建设以地方文化为背景,以历史人文景观为表现形式的主题文化公园,赋予牧野公园以全新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牧野广场的规划设计利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充分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突出当地建筑特色,植物材料选择上突出本土植物,努力打造地方自然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市。
(三) 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一是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合理规划,一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组织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新乡市牧野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体现“牧野文化”为主题,在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广场、喷泉、雕塑以及景观小品等园林要素,完美展现新乡市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让人们在享受园林美景的同时,缅怀过去、把握现在、憧憬未来。
1)公共交通:到2020年,部分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快速轨道交通的客流量不断增强,长春站区域的公交日客流量约为22万人,会有同比下降的趋势。2)出租车:由于快轨承担客流比重不断增加,未来年交通结构将会发生变化,根据现出租车出行量,到2020年,预测枢纽区域内出租车日出行量为7100人次。典型的城市功能核心———巨大的交通需求,2020年,研究区域每日客流量达到70万人次以上。最大交通需求是当地商业和交通枢纽换乘,铁路客流仅占不到1/10,约只有6.8%。重要的换乘关系排序:1)轨道交通;2)常规公交;3)火车;4)长途公交。商务小汽车出行并不集中,主要由商业设施引发。换乘的核心———步行。各方式间换乘都通过步行完成。
2长春火车站枢纽方案设计
2.1道路网规划方案
规划年研究区域内规划路快速路2条:亚泰大街和台北大街;主干路4条:人民大街、辽宁路、凯旋路、长白路;次干路5条;支路23条。规划道路网密度6.8km/km2,道路面积率17%(去除铁路用地后分别为11.3%和21%)。设计规划5条南北方向的城市道路穿越铁路,大大解决了铁路对城市南北方向交通的分隔问题,促进了路网体系一体化。1)青石路—铁西街,红线宽28m,双向4车道,主要分流西部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2)凯旋路,红线宽50m,双向6车道,主要分流车站西侧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3)亚泰大街,红线宽54m~56m,双向6车道,主要分流车站东侧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4)北十条—长利路(永宁路),红线宽28m,双向4车道,主要分流东部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5)东莱街,红线宽40m,双向6车道,主要分流东部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
2.2交通枢纽交通组织方案
北广场地下停车库进行统一考虑,对东西两座地下停车库进行整体改造、连接,并拆除北广场地面下沉广场,最终把原来的两个独立车库改造成一个完整的地下停车库;然后在停车库内部进行局部改造,形成一个联系轨道交通车站及火车站进、出站通道的人流集散、换乘空间,该空间向北可联系轨道交通车站内的站厅,向南可联系火车站进、出地下通道;向上可联系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南广场设计方案考虑长白路下穿,解决过境车与进出站车辆交织问题,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南广场西侧设公交车场和短途大巴车停车场,东侧设置公交车场,将原本分散的公交车始发站集中设置,尽量满足各条主干道方向的公交车进出站。为减小广场上的交通压力,将出租车与社会车停车场设在地下,出租车在广场落客后进入地下出租车蓄车场蓄车接客,充分体现交通立体化的设计理念,使旅客在各种交通工具间有序、便捷的换乘。
3结语
关键词:广场;绿地;景观设计
1 项目概况
该地位于大庆市中心地带,北临市行政中心楼,东西两侧为居住区,四面环有城市干道,交通便利。场地总体呈规则形状,北高南低,整体地形较平坦。周围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现代,各类市政设施齐全,适宜建设市民户外悠闲活动的场所。
2 规划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2.1 规划指导思想
在大庆市某行政广场的规划设计中,以“生态化”为第一理念,为市民营造清新优雅的休闲与居住环境的同时,力求为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范例。
城市与自然相容。作为国家园林城市中一个黄金地段,本案努力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与统一。
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相融。大庆市既有历史文脉,又具现代特色。作为市区未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既承载着历史文化,同时也融合现代生活。
健康与运动相溶。本案设计力求实现适当的运动,自然的生活,充分的交流,这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将实现社区居民从身体到精神的全面健康。
2.1 设计原则
特色性原则:整体设计要突出大庆特色,通过空间组织、环境创造,在绿地休闲空间设计中,着重营造舒适、宽松、惬意的空间意象。
人性化原则: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行为学和心理学,配备齐全的社会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备,强化生活、服务的核心意识,真正为市民提供舒适方便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生态性原则:设计中充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地物,形成自然舒展、富于变化的开放空间和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实体城市空间。
3 规划设计
整个广场为满足不同市民群体的需求供分为5大部分,分别是:中心广场区、休闲区、林间漫步区、健身活动区、党政社团区。总体以中轴控制整个广场,各分区有序布置,规则中体现变化,变化中体现和谐,庄重中体现活泼。运用现代造景手法,将人文景观融入自然景观。广场空间力求开阔和大气,以大面积绿化和铺装为主,设有水景、雕塑、建筑小品。结合绿化和景观设施,形成开敞宜人的城市空间环境。在大对称与大秩序的基础上,采用几何线条与色带穿插等手法,形成个性的、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总体格局。
3.1 入口设计
主人口紧邻行政中心,入口区视野开阔,两侧种有高而挺拔的行道树,形成视觉的屏障和视线的收缩。次人口位于广场南侧中心处,呈近似圆形,入口两侧配有水景和大面积的草坪,显得灵动而大气。
3.2 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是为市民提供大型集会、表演的场所。铺装形式和绿化分格均以横线条划分,大面积的铺装与大面积的绿化在秩序的组织上,彰显出中心广场的非凡气势。广场周围配有座椅和草地,正中心为巨型变频式音乐旱喷泉,白天跳动的水体与夜晚斑斓的灯光使其成为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是整个广场的视觉中心所在。
3.3 主轴线设计
主轴线连接南北连个入口,远处可延伸到行政中心楼,整个轴线以水景贯穿,起到控制整个景观的作用。主轴两边绿化以彩色模纹作为装饰,像是飘舞的彩带,亦像挥舞的翅膀,为景观添加了亮点。
3.4 其他分区设计
休闲活动区在主人口的左侧,可以作为市民活动的一个空间,设有几个小空间,布置有花坛和座椅等;党政社团区位于主人口右侧,主要开展党团活动及社会主义教育场所,设有报刊长廊;林间漫步区位于次入口左侧,分2个独立空间,此区域植物种植较密,林下设有休闲小路及座椅;健身活动区位于次人口右侧,是广场的健身活动场所,设有篮球场、网球场和羽毛球场地,广场周围设有健身器材,满足不同群体的健身需要。
3.5 植物种植设计
整个广场在植物种植上力求与广场设计相统一,尽量通过植物种植来弱化大面积铺装的硬度感,使人感到亲切。广场的入口和中轴采取行列式和规则式种植,各分区内根据分区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种植形式,体现宁静、活泼、庄重、悠闲等。
广场上有很多大块草坪,在草坪中可用孤植、丛植、群植的植物做观赏主景,位置应选在道路轴线的延线交点处;草坪边缘可用草花或宿根花卉控制转折点,植物配置应注意层次关系及景深效果,可近低远高,或近高(只限落叶乔木或分枝点高的常绿乔木)、中低、远高。植物配置上体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乔灌草相结合,植物与硬质景观相协调的原则。
4 道路系统分析
该广场道路采取2级布置形式,一级道路为景观主轴以及与各分区相连接的分支道路,各分区内道路为二级道路,主要满足分区内功能需要。一级道路要满足同时大量人力通行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大型集会活动,必须满足人流畅通,铺装以花岗岩为主,道路宽度一般5~10m;二级道路是分区内道路,主要满足分区内需要,人流相对较少,且不会出现瞬时高峰,铺装以步道板为主,道路宽度一般2~4m。
一、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广西产业发展目标,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逐步形成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高技能人才总量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基本相适应。到2015年,全区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420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 %,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96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3%左右。到2020年,全区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500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5 %,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25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左右。
——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形成与广西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基本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到2020年,全区持职业资格证书的初、中、高级技能人才比例大致为45 ∶ 30 ∶ 25。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占所在单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升。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和锻炼,使高技能人才的学习研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努力造就一批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技能大师等领军型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到2020年,建成50个左右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建立50个左右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和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系统。
——高技能人才开发环境不断优化。政府、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培训机构及个人在职业培训和技能开发方面的权利、义务得到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贯通,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为实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从现在起到2020年,广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是:
(一)健全培养培训体系,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引导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行业规划和组织协调,做好需求预测工作,确定本行业重点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施计划,提出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推动行业组织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强化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开展技术攻关、岗位练兵、技术交流等活动,培养一批技能带头人。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现有培训资源,结合我区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大中型企业和现有优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加快建设一批门类合理、布局得当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高水平、高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等服务。
(二)完善评价选拔机制,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业绩为导向,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符合高技能人才特点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实施办法,建立标准题库配套齐全、组织实施规范有序、培养评价使用相互联动的评价工作机制,推动企业、行业和教育培训机构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推进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鉴定程序,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和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系统建设,推动职业技能鉴定科学化、规范化。结合企业需求和院校实际,统筹组织和实施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和带动广大企业职工和院校学生积极参加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拓宽技能人才选拔渠道。
(三)落实以用为本方针,提升高技能人才能力素质
进一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首席技师、特聘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发挥高技能领军人物在重大生产决策、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组织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以及带徒传技、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给予必要的经费和人员等支持。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参加急需紧缺行业(领域)高技能培训的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企业行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多层次发展通道,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同业交流、联合攻关、培训深造、出访考察活动,引导高技能人才立足本职,钻研技能,提高技能水平,实现职业发展。
(四)完善流动配置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
以市场配置人才为基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引导高技能人才规范有序流动。消除城乡、区域和所有制壁垒,建立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人才资源市场,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完善劳动合同、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竞业避止等制度,维护高技能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探索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办法,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定期制度,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合有关产业、行业部门,按行业、职业类别和技能等级水平,定期系统评价技能人才不同阶段的供求关系和合理流动,引导高技能人才遵循市场规律合理流动。制定完善高技能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性质单位、不同行业和跨地区流动中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办法。加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五)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扶持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
以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标,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与招录、考核、使用及待遇相挂钩的机制,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使职工获得与其职业技能等级和业绩贡献相适应的工资和待遇。探索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进一步完善高级技术工人技能津贴制度。加大对技能创新成果的评价认定和推广应用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经营状况,制定高技能人才鼓励办法,使其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出国进修、休假、体检等方面享受与工程技术人才同等待遇。进一步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辅以必要的社会奖励的高技能人才奖励体系,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将有特殊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奖励,纳入优秀专家管理服务范围。鼓励企业采取岗位津贴、专项奖励等激励措施,增加高技能人才的收入。重视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在高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评选劳模、推荐人大代表候选人和政协委员。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为包括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险。
(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夯实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
根据广西实际,制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职业资格设置管理条例》的实施办法,优化和规范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竞赛获奖直接晋升相结合的评价办法。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专项职业能力的考核规范。研究制定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的办法,选择部分工程技术类专业,探索开展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按规定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试点。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调查统计制度,通过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及时准确获得高技能人才相关信息。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需求预测和定期制度,引导高技能人才有效培养和合理流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分层次开发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和技能成果信息库,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交流平台。
(七)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工作投入
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和个人多渠道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工作经费投入,确保高技能人才发展重大项目实施,并对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评选、表彰、教材开发等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列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定期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的企业,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下属行业主管部门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鼓励社会各界、海外人士、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捐赠和培训等综合系列服务。企业和个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捐赠,按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职业院校提供融资服务。
三、重点工程
(一)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紧紧围绕我区千亿元工业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增加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存量,适应我区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发展需要。对参加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高技能培训的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采取地方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的办法,促进企业、院校及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加快培养一批社会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到2020年,引进和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技能领军人才、技师和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产业工人分别达到1万名、5万名和150万名以上。
(二)青年技能就业培训工程
根据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化进程和促进青年就业及成才的需要,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开展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对退役士兵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对70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库区移民、华侨林场职工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学员,在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的同时,对其中农村学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学员,给予生活费补贴。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依托现有职业培训机构及培训设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改造一批适应不同层次培训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城乡青年及各类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和鉴定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三)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
引导、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针对岗位需求和职工特点,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培训,通过脱产、半脱产培训、岗位练兵、岗位培训、班组长培训、技能比赛等形式,提升企业新录用农民工和在岗职工的岗位技能;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技师研修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职工经单位同意参加脱产半脱产培训,应享受在岗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企业新录用符合职业培训补贴条件的劳动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培训的,按规定给予企业一定的培训费补贴。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教育经费列支。高技能人才每两年参加技能研修和知识更新不少于30天。
(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程
依托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部分在技能含量较高、高技能人才密集的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工作的全国技术能手,以及部分掌握传统技能、民间绝技的技能大师,通过政策、资金和人才扶持,为技能大师开展技能研修、技术攻关、技艺传承等活动创造条件。到2020年底前,建成50个左右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国家级15个左右,自治区级35个左右,基本形成覆盖我区重点行业企业和地区的技能传递与推广网络。
(五)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程
以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为契机,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依托我区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统筹开展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研修培训、高技能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课程开发、高技能人才成果交流等活动。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建成20个左右、50个左右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关键词]:城市建设 广场建筑 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扩展了生活空间。完善的功能,优美的绿化,不但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增强了城市应急避险和抗震防灾能力。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及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 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可喜的是广州-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紧跟世界建筑步伐,率先兴起―广场建筑这一世界新潮流、新模式,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走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迈出了跨域式的步伐,是值得各地城市建设和发展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建筑格调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花岗岩、大理石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等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天下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既协调又和谐、相得益彰。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开创了先河,树立了一个时代的标杆。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为此,一位建筑设计大师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 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闲、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风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又如上海市人民广场既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休闲的去处又是游览观光的好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
“square-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上个世纪中叶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协调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络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朝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则打破了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代之以商业性的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宽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它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组织一般性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
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则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般一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一些。
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
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40米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但由于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则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以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它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锺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锺楼、鼓楼,衬托锺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锺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 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快捷方式。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无论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
一、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
二、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
关键词:城市广场;城市划;作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广场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尺度过大
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特别是地县一级城市的广场,有许多在规划阶段就没
有科学地界定广场的尺度,导致广场尺度过大。广场尺度过大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a、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其它项目的建设。
b、势必会使广场产生空旷的感觉,使广场不具备亲和力,在广场中游览的人也会觉得很累,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造成广场尺度过大的因素不外乎有以下三个:
a、当地行政官员盲目追求形式,追求所谓“气派”的长官意志。
b、一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科学地引导业主,而是一味地迎合业主的意见。
c、地县一级城市中的地价也相对于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较低,这方面的因素也在无形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些县市的广场面积达到了10hm2,还有的甚至超过了30hm2.按广场用地1m2/人的规划指标结合当地的人口来算,明显超标。再者,在城市中建广场也不宜把所有的广场面积指标都集中在一个大广场中,而应适当分散,建成一个广场系列,扩大广场的服务半径,提高广场的利用率。并且使每个广场依据其功能都有一个合理、宜人的尺度,使广场更具亲和力。
2、空间围合感不强,建筑形式欠协调
广场的围合有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与单面围合四种形式,其中以前二者封闭感较好,有较强的领域感。围合广场常见的要素有建筑、树木、柱廊和有高差的特定地形等,其中以建筑围合较好。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有不少都是用道路围合,或只在广场的一侧到两侧布置建筑,容易使游人在行为及心理上产生不安定的感觉,至使游人在广场内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了广场的内聚力及吸引力。
有的广场周边的围合建筑在立面造型及体量上也缺乏统一,破坏了广场的整体性,其原因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没有统一规划或是新建筑没有与旧建筑相统一。
3、对地方传统文化体现不够
千人一面、一哄而上是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广场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使得广场的内容远看似有、近看却无,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
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它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1、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城市广场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其工作、生活、娱乐、休息等活动直接对城市广场提出了要求,人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新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人们对户外活动的迫切需求。户外的公共环境与室内环境不同,它属于大众的活动空间,人们各种行为方式的差异,促使城市广场也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功能与特性。如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态,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所以,城市广场的设计应注重对人的关注,加强以人为本的意识,包括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尊重。如果设计者把这些元素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无疑会为环境的保护与有序的治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整体协调原则
城市是一个大系统,而特殊地段的广场是一个小系统,如果不作全面的把握,如果没有总体性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广场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使广场与城市原有的肌理、道路相吻合,地铁、公交、高架线路、隧道线路、设备用房、给排水电气管道等都应预先予以规划和设计,以免引起冲突和浪费。城市广场的环境应与所在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城市的活动中心。组织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历史建筑,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很好的融入广场环境中,达到城市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一般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3、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当前的广场建设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向地域性、文化性发展的趋势,如何结合当地历史文脉和城市特色,深刻理解基地的场所特性,提炼精华,进行构思立意,个性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千人一面、一哄而上是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广场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使得广场失去了地方特色。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徉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如南京的汉中门广场);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加强人们的参与性(如意大利锡耶纳广场举行的赛马节)。这时候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广场设计阶段应因地制宜、强化地方独有特色,如同天安门是北京的标志,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一样。顺应地方文脉,反映地方特色,以形成“来此必游”的社会效益。
4、城市广场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有些广场在设计时及建成后,均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但后期管理及维护水平却没有与之相匹配,广场中部分景观及设施的损坏没有及时得到修复,以至造成广场整体景观的破坏。更有甚者,有的广场几乎已经沦为乱放车辆的停车场。广场在建成后应立即建立一个完善的物业管理机构,时刻监控着广场内的各项设施及景点,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保障广场的服务功能及整体景观。对于在广场中随意停放车辆的现象,应严加限制。所有城市广场的建设项目应由规划主管部门独立归档,以便定期跟踪检查,对于违规行为应立即予以处罚。
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广场能为市民献上一分宁静与恬暇;在拥挤的都市水泥森林中,广场能为市民守住一片绿洲与舒朗。只有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建设拥有适宜尺度、多样空间、充足的服务设施并且富有特色的广场,才能更好的满足市民的需要,并适应现代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广场复合性 人性化 生态效益
一、引言
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它记载着一种城市文明的进程,影响着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蕴藏着城市生活的精华。随着时代潮流和广场使用功能的变化,广场的发展和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今日的城市广场规划既要继承传统城市广场空间形式及其文化内涵的基础,又要呈现出更多顺应时代生活发展需要的背后的态势。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时应注重“以人为本”、生态环保、多元化、复合化,从而使城市广场具有可达性,可持继性。
二、湘潭城市广场调查分析(以东方红广场为主)
1、东方红广场空间的社会功能分析
东方红广场从性质上属于纪念性广场,但也有休息及娱乐广场的功能。它坐落于湘潭城市中心区南北景观轴上,东抱现代圆润的湘潭大剧院,西拥高雅清秀的广电中心,南接宽敞平直的芙蓉路。广场建设投资2069万元。其状内圆外方,面积15公顷,东西长598米,南北宽248米。整个广场以“文脉”、“休闲”、“时尚”为概念分为三个部分。中部是呈圆形的主广场,地下建有商域,其直径218米的圆形广场可满足大型集会之需。该广场总的地面硬质铺装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总绿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广场人口设有三组力个直饮水水源,免费供应游人。在主广场东西侧各设有一个移动式环保厕所,免费向游人开放。还设有电子显示屏、电子监控头、音乐小型喷泉,以及各式各样的灯光设备。
在各种社会形态中都可以发现城市公共空间具有抚慰城市居民的作用。成功的公共空间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的稳定性。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城市广场自然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东方红广场作为湘潭市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广场,在文化和政治方面都很好的展现其功能。主题雕塑——《乡情》,定格与家乡人民的浓浓深情,再现了主席1959年重回故里畅叙乡情之千古佳话;广场最北面是八十四块用玻璃磨砂制作的剪纸艺术长廊一一《世界伟人》,展现一生风采;广场中心五幅大型地画浮雕一之路(韶峰日出、井冈峰火、遵义城楼、延安宝塔、天安门楼),寓意中国革命走过的辉煌历程等等,这些都体现着东方红广场展现的文化魅力,使人沉醉在湖湘红色文化的熏陶之中。
东方红广场地下商场的建设可促进广场的活动强度,增加广场的活力和效率。但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地下空间功能、类型单一,内部环境缺乏对人的关怀,这些都降低了地上与地下空间联系的紧密性。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时,不但要体现地域文化特征,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模式满足不同社会人群的需求。
二、东方红广场使用功能分析
由于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走出封闭拥挤的办公和居住环境,城市广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散布及景观欣赏的好去处。然而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部分广场没有完全体现其缓解城市环境及生态压力的价值。
一个广场是否能很好的体现其使用价值也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宜人的尺度和多元化的设计。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湘潭市东方红方场的规划设计中,偏重几何构图,虽然具有开阔舒展和宏伟壮丽的视觉景观效果,但对创造宜人的城市广场声、光、热等物理环境重视还不够,使广场缺乏良好的生态物理环境,生态效益偏低,进而影响了广场的使用效能及其对市民应有的亲和力。下面针对东方红广场规划设计中绿化配置、水体布局及铺装选择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以提供参考。
(1)植物
植物是改善城市广场生态,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东方红广场在绿化设计中,总绿化面积大约1.9万平方米,较偏重几何构图,出现了较多的大草坪和的大色块,造成在广场有限的绿化体系中单一的草坪和小型灌木占有过高的比例,广场虽雄伟壮丽,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但亲切温馨不足。经笔者调研发现,在夏季由于广场大面积的暴露在烈日下,市民无法停留。人们在广场没有可以纳凉的地方,广场在烈日的照射下呈强烈的灼热感,人们走在广场上好像走在烧热的铁板上。这种灼热感往往能持续到日落以后很长时间,只有在夜晚才能渐显其应有的活力,这就使广场的利用率和亲和力大打折扣。
乔木是城市绿化的主体,它不仅具有形体高大、主干分明、分枝点高、寿命长,改善周围环境功能最强。大型乔木具有占天不占地的特点,在夏季为市撑起一片片阴凉的绿荫,提供理想的活动场所。在做绿化规划时,设计师可以利用乔木做适当的空间围合,使一些局部位置有一种院落式的感觉,结合宜人尺度的服务性设施。其内围还可以种植既不失观赏又具实用的植物,如七里香等。在这里,行人和购物者可以喝上一杯茶或歇歇脚,而居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和退休的老人也能够找到志趣相投的玩拌。这些设计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又提高了广场的活动强度。
(2)水体
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因子,又是生态系统联系的载体。它不仅可以让广场产生动感,而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对水的引导方式产生出不同的声音,同时还可以改善广场周围的微气候。在东方红广场设有音乐小型喷泉配合各式各样灯光设备给人丰富的视觉感受,同时也给人多样的听觉感受,夜晚结合微妙灯光可组成无尽的迷人景色。
(3)铺装
克利夫,其福汀在《绿色尺度》中提及“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构筑城市设计框架的目标将重点强调自然资源和建成环境的保持。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建成区改造成更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场所。”现今绝大多城市广场采用硬质铺装。然而作为城市广场的铺装,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地面承载材料。它对广场的声、光、热物理环境方面都有着影响。因此材料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方红广场的硬质铺装大约占了7万平方米。然而这种硬质铺装可导致热导效应,对雨水资源也无法充分利用。下雨时,硬化地面完全阻止了雨水直接渗透人地,使广场一遇下雨就满地积水,降低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当遇到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雨水只能通过下水设施排入河流,不但加重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还会引起地下水的枯竭。当不下雨时,地面又极为干燥、尘土飞扬,地面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变得很困难。地面还会保留大量热量并释放太阳的辐射热,极大地增加了广场的热岛效应,使广场的环境舒适度大大减少。而透水砖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具有环境保护功能。通过它,降雨会大大地补充地上和地下水资源,而不会被城市的污水管网直接排走。雨水会自动渗透到砖底下直到地表,回收成为地下水,最后通过下水道流入江河。天晴时,渗入砖底下或保留在砖里面的水会蒸发到大气中,起到调节空气湿度、降低大气温度,消除广场“热岛”作用。其独具的透气性也为植被营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对植物根系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