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8: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需要心理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资料筛选
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德国专业期刊《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教学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杂志》以及中国专业期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和《心理发展与教育》在2000—2010年所发表的教育心理学论文。鉴于教育心理学的多种解释,笔者综合各家观点提出了以下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科学。本研究依据此定义对资料进行筛选、归类和分析。
首先,筛选的论文研究背景限定在教育情境中,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生活、实施教育、施加影响的具体场合,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环境;其次,教育情境中的主体包括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所筛选的论文探讨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机制和规律;再次,教育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教育媒体作用的制约。教学媒体作为承载和传递教学内容的介质,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筛选出中国教育心理学论文964篇、德国教育心理学论文459篇,并采用主题概括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将所选论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教育主体的论文,既包括学生的知情意的发展及学生所采取的各种学习手段和策略,也包括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以及所具有的教学效能感等;另一类是关于促进和制约主体发展的教育媒体和环境的论文,既包含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类教育媒体,如教学图片、文本、电脑和电视等,也包括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种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如亲子关系、家教方式、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
二、研究比较
(一)研究取向
教育心理学从诞生就一直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用实证的方式对学习和教学进行研究。但要从心理学找到一个对教育实践具有普遍适应性的通用学习规律是徒劳的,因为通用的学习规律并未立足于真实、具体的教育实践。[1]德国教育心理学界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任务的看法是“理解和改善教育现实”[2],并提出了一个统摄教育心理学任务的“教育情境模型”,该模型有四大核心组成要素:学习者、对学习者进行教育教学的人、媒体和环境。[3]该模型与笔者提出的教育心理学定义相契合,拟作为本文对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近十年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的依据。图1概括反映了中德教育心理学近十年的研究取向。
图1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取向比较柱状图
图1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取向比较柱状图下载原图
图1表明:上述四个研究主题清晰反映了“教育情境模型”的四个核心要素,因而可以得出中德两国近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均凸显了教育现实情境取向;对于学习者的研究比例都超过了50%,均突出了学习者研究中心,但其中教育者、媒体和环境的研究又存在差异,体现了两国教育的现实需要和特色。分析发现,这种教育现实情境研究取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实验室情境到教室情境的转变。传统教育心理学偏重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人为地将研究结果同真实环境隔离开来,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有限,基于真实的教室情境的实验研究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弊端。通过真实情境中的课堂教学实验来揭示教育和学习的心理机制,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更具有生态效度和应用价值。[4]在德国教育心理学强调教育现实情境研究取向的同时,中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基于教室情境的研究比例也从2000年的13%提升到了2010年的20%。从实验室情境到教室情境的不断转变,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和实际运用价值。
2.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具体的学科科目相结合。“传统的教育心理学都假定一门学科所得到的原则和规律可被应用到其他的学科中”。[5]但这一观点日益受到教育实践的挑战,“为了更好地理解发生在教育实际情境中的认知,研究真实的学科学习任务受到了重视”,[6]同以往脱离具体学科而泛泛描述学习规律的教育心理学相比,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的研究体现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情境取向。[7]这种状况在近年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对于语言、数学和理化等具体学科的研究备受重视。[8]
3.个体、物理及社会环境因素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在维果茨基理论的影响下,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认识到以个体模式研究认知和学习的局限性,[9]并逐渐意识到个体的心理活动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和不可分割性。[10]近年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对于学生合作学习、课堂提问能力等的关注都体现出了对整体教育环境的高度重视。
4.对学业不良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及教育促进的研究。现代统一形式的教育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因而学生中学习困难者日多。[11]针对此种情况,中国研究者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机制、认知特点、脑机制及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学业不良学生有效的教育指导。德国研究者则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咨询及教育行为和训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重视具体教育干预的策略方法和作用效应。
(二)研究主题
本研究以教育现实情境中学习者、教育者、媒体和环境为类别进行研究主题比较分析。从论文数量看中国多于德国,但绝对数量很难比较各自对各个主题的重视程度,因而我们采取各主题在分类中所占的比例这种更具说服力的方法来考察其异同。
1.关于学习者的研究主题。经统计,中国关于学习者的研究文献共618篇,涉及的研究点有44个;德国关于学习者的文献共265篇,研究点有24个。通过自下而上的聚类方法,将研究内容相近的研究点划为一类主题,共得到认知、动机、情绪、人格、能力、策略和制约因素等七个研究主题。认知主要纳入和学生学习有关的自我概念、认知表征、认知风格、记忆等;动机主要纳入与学习动机相关的研究点,包括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和目标取向等;情绪主要纳入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情绪等的研究点,包括情绪、考试焦虑、学习倦怠等;人格主要纳入和学生学习有关的人格特征相关的研究点,包括人格、自尊、自卑等;能力主要纳入和学生学习有关的能力等的研究点,包括智力、高天赋、精细动作能力、读写能力等;策略主要纳入促进学习的各类策略相关的主题,包括合作学习、学习策略、学习时间等;制约因素主要纳入制约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外条件等,包括心理素质、学业卷入、人际关系、课堂参与等。基于此,本研究对中德教育心理学近十年来发表的关于学习者研究的论文进行分类统计。(见图2、表1、表2)
从图2可以看出:学习者自身的能力、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认知过程,都占到两国学习者研究的65%以上。通过比较表1和表2发现,两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具有如下相同点:一是两国教育心理学家都比较关注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和归因等认知因素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构;二是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和目标取向是两国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三是考试焦虑以及学习过程中情绪的作用在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都得到了体现;[12]四是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包括对超常儿童的研究都为两国研究者所重视。此外读写能力在两国研究中也受到重视;[13]五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研究在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14]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和与同伴的合作学习等无指导学习也都有所涉及。[15]
比较表1和表2还发现,两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也存在如下差异:一是学习认知研究中,中国教育心理学重视认知风格、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和记忆、问题表征、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等问题的研究,德国教育心理学则更重视自我概念、知识学习、思维训练等问题的研究;二是在学习动机研究中,中国的教育心理学重视成就动机和目标取向等的研究;德国教育心理学则更多地关注兴趣和目标取向等对于学习的影响;[16]三是在制约和促进学习的内外因素上,中国教育心理学较重视学习态度、学习疲劳、人际关系、课堂参与、学校和学习适应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德国教育心理学则较关注学生学习满意度和辍学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2.关于教育者的研究主题。中国关于教育者的研究论文篇数为225篇,涉及的研究点为44个;德国关于教育者的研究论文篇数为88篇,研究点为16个。对各个研究点进行主题分类,共分为以下五类:教师心理,主要包含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心理各层面的状况对教学的影响,具体包括自我效能、教学能力、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等;教育方式方法,主要包括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具体包括教学训练、教学干预、教学准备等;课堂教学,主要纳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知觉、行为等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具体包括课堂信息知觉、课堂行为、教学评价等;教师职业,主要探讨将教师作为职业来进行考察的研究点,具体包括职业倦怠、职业生涯、职业认同及工作满意度等;家庭教育,主要纳入父母的各种教育理念或方式对于学生的影响等。(见表3、表4)
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心理和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考察,而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心理的研究则将研究重心放在课堂教学、教育方式方法和家庭教育上;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在五大分类中的研究点更为集中,而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面较广,研究点相对分散;中国教育心理学对于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要明显低于德国。(见图3)
具体比较中德两国的异同发现:一是中国对于教师心理的研究偏重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学动力,且对教师从人格到问题行为都有涉及,研究面较广泛;而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则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跨文化处理能力、择业动机和教师形象等方面的研究更为重视;二是两国的教育心理学都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对教学策略、干预、训练的研究;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则更关注个性化教育方式的研究;三是两国的教育心理学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对教与学的科学评价上,中国的教育心理学非常关注教师管理课堂的能力,包括对课堂信息的加工,以及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等,德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重点则放在教师的诊断能力上,即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等;[17]四是职业压力和倦怠是两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中国教育心理学对职业生涯、职业认同、组织公民行为[18]也较为关注;五是中国较为偏重对父母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的研究,德国对父母实际教育行为的考察较多。[19]
3.关于教育媒体的研究主题。教育媒体主要表现在通过何种手段向学生呈现信息,因媒体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文本、插图、多媒体与计算机和网络等。中国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文本、插图、多媒体与计算机和网络的研究论文数分别为34、4、9、12;德国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数分别为2、3、6、29。(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两国教育心理学对于四种媒介的研究都有所涉及,但是侧重点却不相同,中国教育心理学侧重文本作为媒介在教学或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德国教育心理学则对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20]这也较为符合两国的国情,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多以文本形式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学习,而德国作为发达国家,有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教育,这也反映出德国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现实需要。
4.关于教育环境的研究主题。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不仅注重教育主体及媒介,同时也强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教育影响。其中,学校环境,主要纳入在学校内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研究点,如班级环境、师生关系等;家庭环境,主要纳入各种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研究点,如家庭收入和功能、亲子关系等;文化环境,主要纳入由于文化不同对学生造成影响的研究点。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近十年关于环境的研究对比见表5和图5。
表5和图5表明,学校、家庭和文化这三类主题在中德教育心理学中都有所涉及,两国都将探讨家庭因素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放在首位,且所考察的内容也较为相似,主要为亲子关系和依恋、家庭条件和功能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其次是重视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影响的研究;同时,文化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了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注意。
除上述共同点外,两国对于环境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在学校环境中,中国教育心理学倾向于重点考察班级环境和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等;而德国则偏重于学校中的暴力和攻击行为的研究,[21]这也许与欧美各国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现实有关。第二,德国教育心理学界比较注重家庭条件和类型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22]中国教育心理学界对该方面的研究则有所忽视。第三,两国跨文化研究也存在差异。中国在考察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对学生学业影响的同时,还结合中国多民族的特点,考察了汉族、彝族、哈尼族、藏族等民族间文化差异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德国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见。
(三)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实证主义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最显著的共同点是实验室实验、教育情境实验和调查测量等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质性研究如深度访谈法、个案法、档案分析法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并占有一席之地。第二个共同特点是呈现出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趋势,其中包括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的结合。如实验法和访谈法的结合[23]、实验法和调查法的结合[24]、问卷和访谈法的结合[25]等。第三个共同特点是开始关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引进、运用,如脑生理方法受到关注。在统计方法上借助电脑进行数据的整理、处理和分析,如采用SPSS,SAS等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卡方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处理。
总体来讲,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大同小异,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都折射出这样一个理念:方法选择运用取决于对研究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选择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教育现实情境取向是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最显著的共同特点,这表明两国教育心理学者在跟踪国际化潮流的同时,均能结合本国的教育现实开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这种教育现实情境取向也顺应了当今教育心理学研究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
2.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存在“大同大异”现象。“大同”指两国教育心理学在研究重点上都凸显了学习者中心这一研究主题,如对学生的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的动机及认知过程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大异”主要表现为中国教育心理学较重视认知学习的研究,如学生对信息的表征、记忆、注意和内隐学习与记忆的研究等;而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则更重视对学生学习自我品质的激发和培养的研究,如对学生自我概念、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效能等的研究较突出。此外,两国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现实情境的对待上也存在差异,中国重视一般教育情境,德国更重视具体教育情境。
3.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无大差异,都重视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既重视实验法、调查测量等实证研究方法,也提倡访谈、个案、典型行为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都较重视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用量化与质性结合来研究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二)研究启示
1.教育现实情境研究取向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必然选择。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心理规律的科学。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2000—2010年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本国教育现实情境为研究取向,把适应国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解决本国教育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在紧跟国际研究潮流的同时,特别重视联系本国教育现实需要和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如德国教育心理学家对于学生读写能力、自我概念、动机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家庭条件类型、父母教育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是结合德国现实文化教育和民族特点的科学研究;中国教育心理学关于汉语认知学习、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充分表明了教育现实情境取向既是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
2.加强教育现实情境取向研究是中国教育心理学服务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教育心理学起源于西方,跟踪国际研究主流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的他山之石。但跟踪并不意味着盲从,要在验证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否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同时,找到本国文化教育和其他异质文化教育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德国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情境取向研究启示我们要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心理学,必须对教育现实问题准确把握,进行科学研究和深入分析,只有在鲜活的中国教育现实和独特且深厚的文化背景中探寻现实教育问题的根源,寻求其解决的途径和策略,才能真正构建对中国教育实际起指导作用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完成教育心理学服务教育现实的基本使命。
3.重视教育现实情境各要素的均衡研究。德国教育心理学在突出学习者中心的同时,对于教学者、媒体和环境等主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教育现实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与教育者、媒体、环境的互动,才能使学习和教育得以发生并更为有效。因而在研究中过分强调其中某一点,而忽视对于影响和制约教育与学习的其他现实因素的考察,都难以揭示教育心理学现实情境取向的全部含义。相比之下,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者、媒体、环境的研究要薄弱一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强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
4.重视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在教育现实情境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家庭条件和类型对于子女的学习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国在教育者研究主题中,家庭教育所占的比例为21.59%,而中国仅为5.33%;环境研究主题中家庭环境研究德国所占的比例为59.09%,而中国则为45.16%。即凡涉及家庭的研究中,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比例都要低于德国。中国家庭一向重视子女的教育,但是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中国都弱于德国,这与中国人对教育非常重视的现实需要很不协调,值得深思,也迫切需要重视起来。
5.重视教育新兴媒体的研究。在当今的教育现实中,计算机网络等新兴媒体在教育中拥有的潜力不容忽视。在德国教育心理学关于教育媒体的研究中,计算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研究占72.5%,而中国对其的研究比例仅占20%。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而计算机在我国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却停留在较低层次上。[26]计算机网络作为未来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手段,迫切需要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识上重视和研究上跟进。
论文关键词:价格 交稿时间
首先,中最简单的专业是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尤其像《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类题目,知网的文献资料非常多,80%以上的都可以写作这方面的论文,所以价格偏低,一般来说,按照千字100收费,如论文15000字以下,7天左右时间便可完稿,如果时间要求较急,最快3天可以完成,但是同时需要多付100元的加急费用。
其次,比较简单的专业就是经济类和会计类论文,这一类论文要求不算太高,但是总体难度比管理类有所提升,所以一般是按照1000字120收费的,['']一般10天左右便可交稿,若时间要求比较急,稿费也会相应的增加。
关键词:素质教育 广告心理学 考试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广告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亦日益重要。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广告心理学》的地位不可忽视。调查统计显示,排在广告专业毕业生认为最应开设课程前五位的依次是:“市场营销类”、“媒介”、“广告心理学”、“视听语言学习及鉴赏”以及“案例分析”;排在广告专业在校生认为最应开设课程前五位的则依次是:“影视编辑与多媒体设计”、“广告表现与制作”、“视听语言学习及鉴赏”、“广告心理学”、“媒介”。然而在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其考试模式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系统梳理并进行改革。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一词可从生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界定。从生理学上讲,素质即个人先天的生理特点,这些特点经过遗传获得,一般称为遗传素质,即平时所谓的禀赋;从教育学上讲,素质是指个人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影响或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等。。本文主要指后者。
“所谓素质教育,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以充分启迪、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个体潜能为手段,以为社会培养各种适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实践上讲,是指施教者着意营造一种理想的环境和氛围,使受教育者经过耳濡目染和学习、训练,在德、智、体、美和心理承受、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或削弱考试功能。考试是评价教育管理者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评价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必要工具,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二、《广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目前考试模式
1.广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目标的实践性。“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及其存在的心里规律的学科。”。具体而言,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广告诉求的心理机制;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媒体接触心理;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研究所有上述内容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增强广告的实战性。学习、研究心理学方法与规律在广告中的应用策略,就是为了使广告创作者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心理,准确定位,科学策划,大胆创意,对消费者的行为施加影响,最终促使他们采取购买行动。
(2)内容的综合性。作为一门极具交叉性的学科,广告心理学的内容具有显著的综合性。不仅涉及到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媒体、广告效果测量等广告学方面的内容,而且与普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既有陈述性知识,又有程序性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不仅体现了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不仅要具备广告学、心理学两方面的扎实基础,而且要使两者融会贯通,彻底祛除两者都懂却又均不深入的现象。
(3)方法的灵活性。显而易见,教师讲与学生听的陈旧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下《广告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要求。鉴于《广告心理学》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特点。只是运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对于技能训练、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却无济于事。因此,应根据《广告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层次和课程内容的类型,灵活运用讲授法、发现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来锻造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学把握《广告心理学》学科性质,有利于我们实事求是地改革目前的考试模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2.目前广告心理学的考试模式及其局限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检查评价功能、教育激励功能和反馈调控功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最迅速的方法,就是改变评定制度”。作为一种评价行为,考试可以培植、引导和激励学生智力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发展。然而,审视目前的考试模式,“智育惟一”、“以分数论优劣”的弊端依旧存在,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推进。
(1)考试观念。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未能真正树立起与素质教育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功能观。他们对考试的本质、地位、作用和功能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过分注重理论考试成绩,并将此成绩作为保送、评优、毕业的重要依据,而不关心是否具有专业能力和素质等问题。考试的导向性、指挥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以考试及格为目标;教师以完成试卷批阅为课程结束,以试卷成绩评价学生;教育管理者无法通过考试深入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考试内容。《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内容:一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二是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在目前的考试内容中,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检测过多,对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过少,而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检测基本为零。若考试命题时过分拘泥于教材,学生就会对教材的内容死记硬背,最终分数只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衡量,而无法判断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无法使其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3)考试方式。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对人才的测定有100多项指标。而卷面考试中只能测出其中三分之一,其他如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却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做出评价,而这些能力又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目前的《广告心理学》考试中,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期终考试多,平时考试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理论题多,实践题少。题型设置不合理,大多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问答等,综合性思考题和分析论述题过少,很难测出专业能力和实践素质。另外,平时成绩大多根据出勤情况和课堂活跃程度评定,占学期总成绩的30%,此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片面性,信度很低,对于践行素质教育几无意义。
三、《广告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
1.转变考试观念。考试与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素质教育的水平与结果也需要借助考试来衡量与判定。首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不仅是检测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情况,更要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其次,要明确考试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方式都要体现这一要求。第三,要通过考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为今后指明方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增强。
2.丰富考试内容。《广告心理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其考试内容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上。专业性体现在考试内容应涵盖《广告心理学》作为“学”的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形成完整体系,要求考试范围全面、重点突出。综合性体现在《广告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实践性体现在《广告心理学》“术”的基本特征,对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有较好把握。三个层次之间应设置合理比例,形成一定区分度。
(1)考试内容应源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即试题总体上应与教学大纲和教材保持一致,但同时又应有所超越。一方面,要将《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中,以检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从广告心理的角度分析脑白金争议广告的成功原因与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应允许一些试题“超纲”,教材没有要求,老师没有讲过,也可适当纳入试题。可采用两种方法:①试题中“超纲”内容的10%,考查学生对广告心理研究前沿以及最新热点的了解程度。例如,结合案例分析中西文化心理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广告创作的影响;谈谈国际广告中的跨文化心理问题;分析一下娱乐广告风行的社会心理原因。②教师只讲教材的80%,另外20%留给学生自学,试题中加入自学内容,以考查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自学情况。
(2)考试内容应具有较多选择性,具体方法有:①试卷中除共同题外,可让学生选做一部分试题。例如,综合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可实行“二选一”或“三选一”,即两个或三个试题中选做其中一题。这样既增加了试题的可选性和灵活性,又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致因一题不会而失分过多。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广告心理学》的期末考试中,笔者在最后的案例分析题中,就实行了“二选一”,一个是英国萨奇兄弟广告公司的经典平面作品“怀孕的男人”,另一个是获嘎纳广告节影视广告大奖的麦当劳“婴儿摇篮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广告心理相关知识对其创意进行分析。每次考试可用两套试卷,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两套试卷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一套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法的掌握情况和简单应用能力,另一套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兼顾两者特点再设计第三套试卷。这样既考虑了各个学生的知识差异和个性特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
3.改变考试方式。目前考试方式的弊端可用四多四少概括,即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查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考试改革,可采取多样化方法:按考试形式可分为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按考试成果可分为考试、考查、小论文、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创意方案;按答卷要求可分为开卷、闭卷。
(1)加强日常考核,全面、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目前,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一般占20%~30%,期末考试成绩一般占70%~80%。以后应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30%~40%),同时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平时成绩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出勤情况;(2)完成作业情况;(3)课堂讨论准备的发言提纲和发言情况;(4)平时考试成绩。如果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还应考虑其论文质量。
论文关键词:学生为中心,调查,教学
一.前言
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早在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上,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抨击传统教育,首次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直到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这一理念才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大会要求各个国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以人为本”也是我国的办学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接收和支持,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强调人的因素,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毕业论文提纲,态度、兴趣、和经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主导者、决定者和评估者而是辅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以前的授业解惑,而转变成创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学习需要的更多资源,鼓励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学习经验。学生的职责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具有选择权和主动认知权,对学习和考核评价负有责任。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本体教育论强调教育的内部规律,即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学习任务时会有各自的学习倾向,选择应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特色和学习方式。这种独特的学习特色和方式被称作学习风格。心理学家Witkin提出了场依型和独立型;英国心理学家Gordon Pask发现了整体型(holist)和序列型(serialist);Hudson 发现了聚合式思维型和发散式思维型; 瑞士心理学家Jung, Carl Gustav 把学习者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这些类型的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方面有不一样的优势。以语言习得为例,场依型的学生属于感性型学生,受学习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自然语言输入方面占优势,善于口头交际;整体型的学生倾向于把一系列问题归纳在一起,从整体出发解决问题;聚合式思维型论证有理有据写作更富逻辑性;内向型学生更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规则但信息输入较少,由于过于沉稳会丧失语言输出的机会,而外向型学生反应迅速,能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输出机会毕业论文提纲,但不注重语言的形式cssci期刊目录。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更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二.实践与调查
为更客观的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实践情况,笔者联系了三位任教非英
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的教师,参与配合本次教学实践活动。基本情况如下:三个自然班的老师与学生参加了教学实践。三个自然班均为高考英语笔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同一专业分级A班,教学对象都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一年级新生,统一使用由北京大学出版的《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一册)》一到九单元为教学内容。教师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历时16个星期。三个班的学生与任教教师配合笔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
问卷调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的问卷调查在教学试验的第一周进行,主要针对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了解情况,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期望和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态度。具体问题有1. 相比较而言下面四种能力哪一种最强? a.听b.说 c.读 d.写2.大学期间对英语学习的目标是什么?a.过四级 b.六级 c.提高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能力3. 是否赞成上课采用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a.是 b.否 c.不太清楚
结果
对象
1
2
3
a
b
c
d
a
b
c
a
b
c
A1(75人)
6
7
34
28
45
21
9
27
18
30
A2(78人)
8
9
32
29
48
22
8
29
13
36
A3(76人)
5
10
36
25
52
19
5
23
论文摘 要:“幼儿心理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任课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就业需要出发,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心理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应通过潜心探索与实践,引领学生掌握幼儿心理特点等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调整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学科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从业素质,能够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幼儿心理状态,筛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构建符合幼儿心理需要的教育措施。为此,我们结合学生就业需求,将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的《幼儿心理学》教材全书内容调整为四部分: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和幼儿常见心理问题。教学中以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为基础,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幼儿心理理论知识,包括幼儿生理机制等生理心理学知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等发展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幼儿方法等教育心理学知识,明确幼儿知、情、意发展,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特点。以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的教学,探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智力早期开发、0~3岁亲子教育等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新理论、新成果,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前沿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为教学重点,着力研讨幼儿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心理问题破解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法学法
长期以来,“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习惯于教师口头讲述和灌输,学生被动地机械接收,影响了学科理论对学生将来工作的有效指导。现代教育理念和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学实践性的特殊关注,要求我们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改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包括:①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验参与相结合。“幼儿心理学”的许多内容概念性、理论性强,如果仅凭教师讲授,学生可能只是识记了一些心理学条文,而对其实质模棱两可。转贴于 对此我们应将实验引入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深化对原理的理解。②倡导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我们在讲授“幼儿心理学”新知识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学习提纲,将学生编排成学习小组,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内在的认知。③更多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有效解决了“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难点。④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相关知识和原理,指导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要使学生早日进入角色,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比如通过案例教学、幼儿园心理问题模拟、去幼儿园见习后写相关心理观察报告等方式,表现学科知识对职业岗位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评价检测是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以检测与鼓励并重为原则,创新评价机制是提高“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从情感的维度设计评价方案,给每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才华和兴趣的机会,搭建起不同学生的成功平台,让学生在达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在评价语言上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突出针对性,让自己的评价贴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自信,从不同的角度督促学生,给学生一双发现、探索的眼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艺术工程。只要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职业要求出发,多动脑、多探究,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幼儿心理学”学习中积极开展探究与实践,以个性的张扬促进自己潜能的释放,进而推动自身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心理学视角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总结出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运用要点。
1.关于管理心理学
20世纪初,激励理论曾经风行一时,这种理论认为,企业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工人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因此,工人积极性背后有一经济动机,如果在能判断工人工作效率比往常提高多少的前提下,给予工人一定量的工资激励,会引导工人努力工作,服从领导者的指挥,并且接受领导者的管理。从此,金钱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开始风行起来。时至今日,金钱在保证员工努力工作方面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但同时又有许多新的激励手段。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重要分支,也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重要分支。20世纪初,泰勒(F.Talor)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和闵斯特伯格(H.Muensterberg)开创的工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梅奥(Elton Mayo)领导的“霍桑实验”则是推动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到20世纪60年代,管理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国外,不同的行业对管理心理学有不同的称呼,如心理学界将管理心理学称为组织心理学,工商界将管理心理学称为组织行为学。
2.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
心理学作为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问题的研究,有其独有的特点,特别是能够体现出对于个体的关怀。个体关怀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学是从微观的层面上来选择或理解问题的,比较关心企业管理各个环节上与人有关的具体问题。二是心理学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和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的,对于个体存在的弱点缺陷和不足持宽容的态度,具有极大的人性化关怀特征,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研究者采用的方法与其它领域的不同。心理学研究者更为关注人力资源中各个“要素”的关系和影响。因为人力资源可以说就是企业中人的合集,是集体中若干个体组合而成的,所以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集体中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单元,而个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体来说,他们都有其自身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可以说个体身上存在的心理特点就是人力资源问题中的要素。其次,心理学在研究中以个体的心理和意识等状态的改变为出发点研究人力资源的开放与管理方法。心理学以事实为根据分析个体的心理需要和状态,在搜集多方面资料后通过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另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心理学可以充分的阐释人力资源问题中的各类现象,以其独特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产生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所以,企业一定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视野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问题,在做决策的时候充分体现对于全体员工的个体关怀。
3.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运用
(1)尊重个体差异
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正如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会因为受到遗传因素、所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心理特点,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特点会受其实践活动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表现为个体在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定的变化。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活动中,要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强项,也要尽量回避个体的劣势和弱项,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为他们提供最合适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长处,使每个个体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企业也能够有效的实现其整体目标。比如说,外向善言的员工,适合从事影响他人想法和行为的工作,公关、宣传、管理者等,沉稳、内敛的员工,适合做严谨细致的工作,财务、审计、文员等。在企业用人或职位升迁时,要特别考虑这些因素。
(2)激励制度
激励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他不断的提高,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个体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绩效,而提高员工积极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适当的激励。激励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其中包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发展需要、精神需要等,只有了解了员工的真实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给予满足,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员工的行为和心理,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并适当的采取某些激励手段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说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等,另外,给那些有能力的员工比较有难度的工作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对于那些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瓶颈的员工,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
(3)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主流模式,管理结构也日趋网络化和分散化,团队已经成为企业中重要的工作形式。将现有的人力资源组合成为团队来进行整体性的管理,目的是形成1+1>2的工作效果。要逐渐一个高效率的团队,除了要把团队成员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外,还要让各个成员之间形成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关联。既要有作出决策的成员,也要有善于执行和倾听的成员,另外他们还要具备不同的技术专长,共同合作完成团队和企业的目标。为了能够将不同特点的人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良好的凝聚力和团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队员之间要相互信赖、善于沟通、乐于合作,大家努力建立一个不断创新和提高的氛围,促进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海鹰.浅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意义[J].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2]吕同舟.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管理观察,2009,(06)
[3]李新霞,王丽佩.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1)
[关键词] 犯罪心理机制 犯罪心理 无意识
犯罪心理机制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将机制定义为一种或一组有目的的反应方式,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机制代表由压抑而产生的无意识的行为动因。华生、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机制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国外学者一般认为犯罪心理机制是与犯罪有关的防卫机制,是个体在精神受干扰时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日本学者森武夫认为,虽然犯罪有着复杂的原因,但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国外关于犯罪心理机制的问题研究出现了很多学说,本质相异论,包括生理相异论和心理相异论,前者认为生理上的异质或部分异质是发动犯罪行为的驱力和机制,心理上的异质论是把犯罪者看作是“心理上异常的人(狂人、智力低下者、性格异常者)”即具有某种犯罪人格。犯罪倾向论认为正常人与犯罪者都存在侵害他人利益以满足自己欲望的犯罪倾向。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外界诱惑对个体犯罪倾向的推动力的大小所决定的。美籍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Franz Alexander和瑞士精神分析学家Aichorn等人认为的神经症犯罪人是“由无意识的罪恶感引起了犯罪。”
欲求不满论源于精神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派指出,人的心理活动并非时刻处于有意识状态,意识不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人的某些需要、兴趣、欲望和以往经历过的某些没有得到满足和重视的经验和心理,在内心深处潜伏起来,成为无意识。“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部分和动作”。“所谓无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种种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知,其余一切都与意识活动相同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同有意识一样,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不同于人的有意识活动之处在于,它潜藏于主体心底,是未被主体自觉地意识到的意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强调了人的本能作用,把人的精神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是人的本能活动,包括饥、渴、性等各种原始本能和欲望。自我是受现实伦理原则压抑而伪装的本能,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和生存权利,自我对本我进行控制并尽量通过合理化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欲望,它代表理性的判断,协调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看守无意识的门卫。超我是完全道德化和完善的一个理想化自我,是与本我的欲望、渴求相对立的,专门指导自我最大限度的限制本我。当本我过强,自我和超我的力量过弱,本我受到过多压抑时就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违法犯罪行为。这种顺应不良是由于意识面临着与它不相称的环境和任务而引起的。弗洛伊德强调欲望的冲动,包括性本能、死本能、趋乐避苦和自我防御的心理机制,他认为,人类社会中之所以存在犯罪现象,根源在于人类本性中的死亡与毁灭的本能倾向。“死本能导向外部时对他人的攻击仇恨和谋杀。”反映了他的人格理论和犯罪观。
《犯罪心理学》(罗大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提到,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无意识主要存在动力结构、特征结构和心理状态结构中。日本学者安倍淳吉1990年对犯罪心理做了具有层次结构性的表述,认为犯罪者的基本自我和中心自我在犯罪行为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邓思(2004)在论文“人是否生来具有犯罪心理”对人犯罪心理的研究是从自然科学中的“张力场”概念的角度,从刑事法学领域来进行论证的。余华(2003)在“人性角度上的犯罪心理探究”一文中,运用“张力场”的概念来说明犯罪心理。赖勇龙(2005)在其硕士论文“女性犯罪个性心理因素分析”中提到以婚外情为原因的杀人案件,‘触及人性底层最恐惧、最容易引发痛苦的“背叛”情结,会给当事人带来难以平复的巨大的心理创伤。’李枚瑾(2006)“犯罪心理学不仅研究表现于外的行为和征象,还要深入研究行为背后的个体意识层面,甚至是更深层次的无意识内容,以找到犯罪的真正起点。”“人在早年对冷漠无助的绝望感不能成为眼前杀人的辩护词,但他确有可能造成次杀手冷酷残忍之心的心理背景。”李霞(2005)在其论文《移置与凝缩机制在诸种无意识形式中的研究》等对梦的理论分析。在犯罪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方向是“无意识在犯罪心理构成中的存在”,而对于无意识心理状态与犯罪心理之间的关系,对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未做具体的研究。
国外有关司法出版物的摘录、地方政府研究报告和文章的的网站,心理学百科全书网站,包括Susanne Karstedt教授在Keele大学所做的演讲,有关司法统计局的网页,并使用EBSCO数据库平台查阅资料,输入“Unconscious Crime”.出现类似相关文献,无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罪犯进行心理咨询时所需要挖掘的隐性因素,把罪犯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做为且国外的研究理论和方案,在可行性和具体操作上,对制定中国本土化的对策的借鉴性和实用性稍显薄弱。
参考文献
[1] 罗大华.犯罪心理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心理;护理;管理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论文百事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
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