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8: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测试实习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材简析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31人,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也很积极,但学生之间的差距较明显,两级分化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于五年的数学知识掌握的扎实,计算正确,具有一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但后进生落下的内容较多。
五、方法措施
1. 改进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 改进百分数的教学,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期刊变化 期刊管理 影响 对策
近年来,期刊在出版发行过程中,为适应数字时代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期刊的刊名、发行、出版周期等经常处于变化中,而在图书馆众多的文献信息资源中,80%的信息来自于中外文期刊,这些变化给图书馆期刊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会给读者和工作人员检索时造成许多不便,也有碍于期刊信息流通和期刊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因此如何依据变化的实情来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期刊管理工作,为读者利用期刊文献提供便利,是期刊工作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 期刊的变化
1. 刊名的变化。期刊在出版发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科技、文化、政治发展的
影响与制约以及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期刊的刊名经常发生变化。期刊刊名更改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1)期刊更名,但卷期标识不变;(2)期刊合并引起的刊名变化,这种更名有两种情况,一是一种刊并入另一种刊,被并入刊的刊名和标识都停止使用,沿用并入刊的刊名和标识;二是两种期刊合并,原刊名都终止使用,采用新刊名、新标识;(3)期刊分出引起的刊名变化,这种变化有四种形式,一是分出版本,如学报分综合版、社科版、自科版等;二是分辑分册,随着学科分支的愈分愈细,某些报道范围很大的期刊就分辑分册出版;三是分裂,某些刊为了强化专业发展方向,将原有的综合性刊物分成两种以上专业性较强的刊物;四是分出,一种刊将某一专题分出成为另一种刊,原刊名不变仍继续出版。
2. 停刊、休刊。近几年来,在期刊新创保持强劲势头之际,也有部分期刊悄悄地退
出市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费入不敷出、订户缩减、领导认为刊物不赚钱等,比如:《中国工商》在2008年就停刊;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机构改革,与此相联系的一些刊物也停办,比如:《致富之友》就因政策性而停刊。也有的期刊在年中就停刊,如《房地产世界》。还有的期刊出现休刊现象,如《万象》在2008年1-3期就休刊。这些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反映出来,都会影响期刊工作。
3. 期刊封面的变化及广告的增多追求个性化。近年来期刊的封面越来越花哨,特别是文艺类、时尚类期刊,受“眼球文化”的影响,这些期刊以精美的封面图片及大大的封面标题来吸引读者。不少期刊封面覆了膜,有的期刊还用塑料袋封装,或用塑料膜密封,使期刊看起来更加豪华、精美。广告在越来越多的期刊中出现,而且广告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有的多达二十几页。还有个别期刊编辑者为求新求异,在期刊的编排上不按常规的方式,将一本期刊的前半本正常排版,另一部分又从封底排起,即前后两部分文字颠倒,没有封面封底之分。还有的期刊把两种期刊合为一本,两面同样都有版权页及目录页,但正反两面完全是两种刊。
4.开本、纸张的变化及价格的上涨。期刊开本不再一律是16开和32开,而是向大开本及个性化开本发展,个别期刊甚至一期大、一期小地交替出版,如《环境教育》。期刊的纸张也越来越好,印刷更精美,但期刊的价格也大幅上涨。
5.载体的多样化。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电子版的期刊及随刊光盘、随刊附带的增刊、特刊、赠刊也越来越多。随刊光盘主要以无线电电子学、计算机类、电影类较多,也有一些期刊赠送回溯性检索光盘,如《化学通报》《新华文摘》等。随刊附带增刊、特刊、赠刊主要是时尚类和文艺类杂志,也有个别专业类期刊有附带会议特刊等。
6.邮发代号的变化。邮发代号是邮局制定给某地区出版和某种期刊的发行代号,一刊一号,由于邮发代号是用于当年的期刊订购,加上某些刊物时而邮发时而非邮发的现象,对比前两年的邮发代号就能发现常有邮发代号改变的情况发生。
7.出版周期缩短及一号多版。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对期刊信息需求的增加,期刊出版的周期也越来越短。近几年期刊不断地扩版,从季刊、双月刊扩充到月刊,从月刊扩充到半月刊的情况较为普遍。还有一些期刊既想扩版,又不想失去原有的读者群,就采取上半月刊、下半月刊的方式发行,既满足只想订月刊的读者又满足想订半月刊的读者。或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将期刊细分成多个版本,即一号多版。如《娱乐无限》2009年一月份为一本,二月份就改为上半月和下半月版。
8.发行方式的改变。现在由于期刊的市场化,期刊的发行方式更加灵活,发行渠道也更多。邮发期刊不再是邮局独家经营,而是除邮局外各种文化传播公司都在邮发期刊及非邮发期刊的征订工作。
期刊的这些变化使期刊市场更加繁荣,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期刊也做得更精美更吸引读者,信息更快,也更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需求。但同时对图书馆的期刊管理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给期刊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二.期刊变化对期刊管理的影响
我馆现有期刊近1500种,工作人员只有五名,每天的工作量巨大,期刊的变化使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工作量也不断加大,而且影响工作效率。主要有:
1.需要更频繁地对期刊目录数据库进行维护。期刊刊名的变更、期刊出版周期的变化、开本的变化、刊号的变化等都将使期刊目录数据发生改变,增加了期刊工作人员维护目录数据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
2.可能造成期刊的重订及漏订现象。期刊刊名的改变、发行方式的改变及邮发代号的改变都可能造成期刊的重订或漏订现象。
3.期刊的涨价造成图书馆订刊品种减少。近几年期刊的价格不断地上涨,远远超过图书馆经费增加的幅度。多数图书馆不得不放弃一些期刊,减少订刊的品种。这既不能保证馆藏期刊的连续性,也使订购工作难度增加。
4.期刊的变化使期刊的日常管理更加困难。期刊开本的个性化,可能造成原来装现刊的期刊架因期刊开本过大而装不进去;加工成过刊后又无法正常上架;期刊过厚过重而使期刊架不堪重荷而容易被压坏;一号多版及中途更名的期刊都容易在期刊管理中造成混乱。覆膜的期刊因封面过滑而无法粘牢条形码及标签,用塑料膜封住的期刊增加了期刊登到时的工作量。对正反两面以不同的刊名出现的期刊,使工作人员在记到及管理中容易造成混乱。
5.封面的过分花哨及广告的增多加大了期刊的登到及日常管理难度。期刊封面是由刊名、出版年月、卷期数、责任者、出版者、图片、封面标题、刊徽以及广告语等许多元素构成的,其中刊名、出版年月、卷期数、责任者是重点元素,缺少它们则寸步难行。但近两年不少期刊,特别是休闲类、时尚类期刊,为了尽可能地以封面吸引读者,把图片、封面标题等元素设计得很醒目,而把重点元素或设计得很小,或放在封面最不起眼的位置,甚至于在封面找不到这些重点元素。有的期刊正题名比副题名或分辑题名小得多,还有的期刊甚至刊名的文字比期刊内容的标题文字还小得多,而且刊名的色彩与封面的底色又太相近,使刊名不容易识别,增加了期刊登到管理的难度。广告的增多,使期刊在盖章、贴书标、打馆藏号、典藏验收、办理借还手续等方面都降低了效率。
6.期刊开本的多样化及封面的覆膜等增加了过期期刊装订的难度。图书馆需要将过期的期刊进行装订,以便读者能长期使用。个别期刊一年内的开本大小不一,甚至于一年中某一期开本变得很大,这更增加了期刊装订的难度,也影响合订本的美观。封面覆膜的期刊其合订本的封面很容易脱落,期刊的中途更名可能使某一题名的期刊由于只有一、两本(太薄)而不好装订。由于期刊的不断扩版,也使期刊的清理及装订工作量增加,以前一年或半年装订一本的期刊,现在可能一个季度装订一本,有的甚至一月一装。
7.期刊载体的多样化使期刊工作量加大,也对期刊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期刊随刊附送有增刊、赠刊、特刊、海报和光盘。这些附送的刊物和光盘需要定期整理以便读者更好更全面的利用期刊资源,这相应地加大了期刊管理的工作量。
8.对阅览室管理工作的影响。目前阅览室的现刊都为开架阅览,很多期刊的变化不是从每年的第一期开始,而是从当年的中间开始改变,工作人员由于对期刊的中途更名心中无数,则容易被误认是缺期或停刊;对于开本的中途变化则使刊物难以摆放整齐,期刊架位显得零乱,大小不一,影响到美观。另外由于更名的变化,使具有延续性的刊物不能排放在一起,而是分放在两个地方,打破了读者利用期刊连续性的属性。
期刊的变化对期刊管理有如此多的影响,期刊管理人员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
三.期刊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把好采购关。由于期刊的连续性和不再版特点,期刊采购本来要求就高,期刊的变化,更加大了采购难度,稍一疏忽,就会出现漏订、误订等情况,且较难弥补。因此,必须选派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性强且又熟悉期刊出版状况的业务骨干负责期刊采购工作。一旦确定,轻易不要变动。只有长期在此岗位上工作,才能较多地掌握期刊变化后的情况,掌握馆藏期刊变化的来龙去脉。作为采购人员,一定要眼勤手勤,多浏览报刊杂志上的有关信息,作好详细的采购笔记,把每年的馆藏期刊订购情况、变化情况一一记录在案。同时,还要建立期刊工作人员的期刊变化通报制度。一般期刊发生变化,都会在变化前的刊物上登载“敬告读者”之类的通知,负责登记划到的工作人员是刊物的第一读者,若发现上述类型通知,要及时与采购人员联系,以便采购人员根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弄清期刊变化原因,决定是否继续订阅。对于那种长期由邮局发行的期刊,若其代号被取消,采购人员必须细加留意期刊联合征订目录、编辑部的征订单等,实在查不到就要发信到编辑部查询,弄清是改变发行渠道,还是休刊、停刊,或是另有缘故,做到无论何种变化都有着落,把漏订、误订情况减少到最低限度。
2.更及时地维护期刊目录数据库。期刊工作人员在期刊进馆验收记到时,应细心观察,一旦发现期刊有变化需要修改机读目录时应立即修改,及时地维护期刊目录。根据分段著录法,对更名的期刊应视为一种新刊重新编目,同时将更名前的期刊视为停刊,对其目录进行补充著录,使它成为一条完整的目录。并根据更名前后的期刊关系在两条目录中做好连接字段。期刊开本、出版周期、订购号等变化时,在目录中分别修改和补充著录相关字段。
3.修订装订标准。期刊装订从馆藏整体考虑和期刊本身考虑各馆都有一定的装订规格,使期刊在架上整齐、美观,便于保存与使用。随着期刊的变化,特别是形态的变化,按照原标准,那些同年同种开本大小不一的期刊,会被装订人员认为无法装订而丢弃,给期刊日后利用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修订装订标准,可采用同年同种期刊不管开本大小尽可能装订在一起的原则,以保证刊物的完整性。
4.订购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弥补订刊的不足。订购大型期刊全文数据库既可弥补由于期刊涨价带来的订刊不足,也可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大幅度地增加,同时也方便了读者检索期刊文献。目前我馆有清华同方和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供读者检索使用,
5.及时了解期刊的变化信息,注意期刊工作的连续性由于期刊品种、发行渠道多样化,在订购期刊时,除了利用原有的报刊征订目录,确立“优先邮局订购,其次联合征订,再自办征订”的原则外,还就充分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连续出版物子系统,从不同的检索途径进行检索,避免因各种变化而引起重订、漏订、误订。在现刊验收时,有意识地浏览封面、封底,留意其中的“更名启事”或类似的“通知”、“通告”等。在著录时,按《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在新旧记录的相应字段中注明其变化关系,注意期刊工作的连续性。
6.利用好期刊的各种载体以及附送的光盘、赠刊、特刊、增刊及海报,物尽其用。将与原刊内容相关的增刊、赠刊和特刊与原刊一起装订成册,而与原刊内容无关的则按照顺序和种类单独整理好并装订成册,做好登记,可上架供读者阅览。增刊和特刊需要在记到时添加相应的记到格并记到。光盘可以像随书光盘一样分类整理,并上传到ILAS服务器,供读者下载,母盘保存好,也可供读者拷贝。海报可以在期刊举办一些促进阅览、提高利用率的活动时作为奖品给读者以小小的奖励。
7.加强宣传报道。由于期刊变化越来越多,图书馆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把有关信息及时通报给读者。可在图书馆的某一固定位置设立信息专栏,也可编印小册子,将馆藏期刊变化状况一一收录在册,放在各阅览室内供读者查阅,还可直接将当年的馆藏期刊变化情况输入计算机网络,使读者能及时了解掌握。
8.提高期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期刊工作人员的传统知识结构已无法适应电子化、网络化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提高期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变化。一是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熟悉期刊管理系统。由于期刊的采访、分类编目都要建立机读数据库,期刊的开发、装订入库等流程也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因此期刊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熟悉期刊管理系统。二是继续学习并掌握现代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内容更加充实,加快了知识的更新,因此期刊工作员在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三是熟悉数字时代的期刊信息服务方式。电子期刊、联机期刊和网上期刊的存取与应用,要求期刊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查找数据库的能力,掌握网络应用技能,提高网络期刊的检索速度及其查准率。
总之,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期刊的变化可能会更加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期刊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适应这些变化,在实践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期刊文献资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琳,浅析期刊变化及对期刊管理的影响和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
[2]郝海燕,网络时代期刊变化的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6)
【关键词】普通话 测试 问题 打算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8-01
为贯彻落实三部委《决定》和国家语委《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精神,促进我省推普工作的深入开展,省语委、省教委、省广电厅决定自1998年起在我省逐步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我校作为一所中等师范学校,率先成为测试单位,于1998年起对中师应届毕业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截止到2009年,共完成了对1043名中师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为我县推普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基本情况
天祝民族师范作为我县普通话测试点,从1998年11月起先后选派教师参加省语委组织的省级测试员培训,截止2005年4月共派出7名教师参加省级测试员培训,所有培训人员均获省级测试员资格。
2.测试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
2.1 我县境内多民族并居,语言复杂,学生入学后除特定的西北次方言特征外,还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普通话语音基础差。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在课程安排和教师的配备上,都高度重视普通话训练,开足、开好口语课,除每周2节口语课外,还要在早自习和课余时间安排专业课教师指导训练,力争使学生在毕业时拿到普通话等级证书,做到普通话不合格不得毕业。多年来,每届毕业生均能取得符合要求的普通话等级证书,真正做到持证上岗。
2.2在测试工作中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测试原则,严格遵守“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公正廉洁”的工作纪律。在多年的测试中,无一人因工作失误而造成不良后果。自1998年至2009年共测试学生1043名,达到一级乙等32人;二级甲等225人,二级乙等413人;三级甲等259人,三级乙等74人;不计入等级40人。符合本地区学生语言状况和测试成绩的正态分布规律,经省语委多次抽样检查合格率达100%。
2.3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精通现代汉语语音理论的教师为成员的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对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并根据本测试点特点,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天祝民族师范学校普通话测试规则》。每次测试结束后,将所有试卷、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真正做到分类明确、资料齐全、归档有序。
2.4统筹安排、加强测试员队伍建设为保证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和长远需要,学校制定了长期的测试员队伍建设规划,合理测算测试员数量,每年选派语音基础好、专业思想牢固、热心测试工作的教师参加省语委组织的省级测试员培训,对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提供培训资金。这项制度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推普热情,一批富有朝气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了推普工作的骨干,加入到测试员队伍的行列。
2.5加强设施、人员建设,为测试工作提供服务保障为确保测试工作正常有序,学校投入资金,购置专门的试卷柜、录音设备及计算机。同时,在人员安排上认真考虑,将工作细心、遵守纪律、责任性强的同志安排在测试工作中,保证测试工作不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3.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在多年的测试工作中,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测试员队伍的测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测试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是测试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测试点测试员虽经过省语委的专门培训,但由于平时从事教学工作,对测试工作的政策、语音标准的专门研究较少,自身语音受方言影响较大,在测试中表现出对试卷中的语音出现辩音失误,评分上会出现把握不严,等级评定上出现或宽或严,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3.2测试员后续培训亟待加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师范教育也将从三级师范格局向两级师范格局改革发展,除小部分师范完成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外,大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出现合并、转型,中等师范作为推普的窗口和带头作用减弱。同样,我校也正置身于全国中师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突出表现在测试员年龄老化、专业知识没能及时更新、测试对象减少。
3.3缺乏必要的语言氛围
农村学校的学生根本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多数是在课堂上说普通话,下了课就说方言;在学校说普通话,回到家就说方言。我校大部分毕业生虽然毕业时取得了普通话等级证书,但回到农村小学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不得不说方言,过不了两三年,“老话又重谈”了。这样以来,就达不到推普的真正目的。
4.针对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4.1加大对普通话的宣传力度,使人人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在必要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树立新的语言观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到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消灭方言,普通话与方言在社会生活中各司其职、共同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语文生活的需要。
4.2努力创设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我们要在农村创设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而学校就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普通话学习和竞赛活动,例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宗旨下的读报活动,朗读诗歌,成语接龙,讲故事,硬笔书法展评主题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来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4.3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
农村的教师队伍应当是首当其冲的普通话践行者。我们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更应该发挥其在普通话推广中的主导作用,不论是课堂语言还是课下语言,不论是学校里,还是学校外,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学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我们教师首先成为学普通话的楷模和范本后,才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带动作用。
【关 键 词】社会工作 “计划” 脱产研究生 适应问题 服务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计划”,即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是我国新时期工作的重要拓展形式。教育部办公厅在2005年下达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及相关规定中指出,“计划”是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招生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原则,招收获得本科学历、在藏工作至少2年、不高于40岁的在职干部。被录取的考生均为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签订培养合同,毕业后回工作。[1]
国家实行这一政策旨在利用内地相对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丰富教育资源,帮助改善地区在职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然而,在这种办学模式下,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计划”类研究生也普遍面临着一些适应和融入学校的问题。笔者身边的“计划”类研究生同学表现出的各种不适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对他们进行适当帮助的必要性。身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我们有责任研究这类学生在内地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策略。同时,总结“计划”办学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探究有效的服务措施也是使这一民族教育政策顺利实施的迫切需要。在本研究中,笔者希望通过了解这类研究生在生活、情绪、人际交往以及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研究他们的需求、困难和真实想法,进而探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的策略。同时也期望此次研究可以为改善“计划”类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和学校教育管理方式,促进“计划”取得更好效果而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文献综述
“计划”这一办学模式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尚处于起始阶段。截止2012年5月初,笔者还没有在万方、维普等常用期刊数据库检索到与“计划”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目前所能检索到的为数不多的可供本研究参考的文献资料中,大多局限于工作、课程教学和藏族学生问题等方面,没有直接从社会工作角度讨论帮助“计划”研究生的研究资料。
笔者发现很多学者都认为高校中的很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由于对所处环境不能很好适应而面临一些有普遍性的困难,部分学生还存在自卑、孤僻、学习无动力、自我封闭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苗志超从不同角度对各年级藏族、非藏族学生、辅导员及学院教师做了个案访谈,了解到藏族学生因为语言、基础、思维习惯等差异,在学习生活和自我成长方面存在困境,而学校对藏族同学过度宽松照顾的政策也导致了其学习动力不足。另外,藏族学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生活适应性和融入性方面障碍明显。[3]王金元以经济发达的无锡地区的非民族院校藏族学生为例进行了调研,也发现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他们在学习和自我发展方面有各种困境。[4]根据学者们的观点,藏族学生在内地接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如学习基础较差,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也是由于学校各部门没有足够关注,缺乏针对藏族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应对举措。
学界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解决藏族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的思路,但关于运用社会工作服务学生的研究还很少。何玛丽等人认为,要有效缓解学生的问题,逐渐提高培养质量,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学校要对培养制度进行创新,完善民族学生培养方式和支持手段,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发挥民族学生自我潜能,提升其适应能力。[5]王金元认为学校过多的优惠照顾并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反而会降低他们的权能,学校要帮助民族学生挖掘自我潜能,提升其适应和发展能力,并通过改革创新教育环境,合理解决他们的就学问题。这些学者的观点看法对于笔者所开展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将在探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服务“计划”类研究生方面有所拓展。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15名“计划”类社会工作专业脱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围绕他们在读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适应情况,发现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并分析应对方法。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辅助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小组座谈、半结构式访谈等。研究对象中藏族同学5名,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8名,已婚的10名,有子女者6名;职业都是公务员,工作5年及以下的7人,6到10年的4人。由于全国“计划”类研究生还有很多,而我们选取的调查样本较小,本次研究的代表性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计划”类研究生的职业、年龄、读研方式都是较相近的,通过此次研究依然可以反映他们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和现实需求。
(二)结果分析
“计划”类研究生都是从事多年工作后重返校园深造,从政府公务人员到在校学生的角色转变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调查发现他们入校读研期间在生活、情绪、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
1.饮食起居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优良的两人间住宿条件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但学校所在地饮食口味较清淡、气候非常湿润使得他们很多人有些难以适应。由于独特的气候、饮食、风俗、文化与现阶段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适应不良。
2.心理情绪方面。调查显示,有一半的研究对象对其情绪的评估为比较好和非常好,而另一半人的情绪表现为一般甚至为比较差。这样的情绪在入学初期表现更为明显。经过访谈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生活方式变化让他们产生的心理落差。有的同学从工作岗位上的领导一下子变成了课堂上的学生,日常的行政性工作变成了学习生活,角色转化上有一定的困难。例如有同学说:“心理上有些落差,之前一直在工作,突然转变了生活方式,每天都要和其他同学一样去上学,有些不太习惯,反而工作时会更加轻松,职位稳定,没有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多,他们要承受努力跟上课程学习、关注原来的工作岗位的信息、可能错过升迁的机会和不能直接承担照顾家人责任等多方面的压力。
3.人际交往方面。研究发现,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计划”类研究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些不适应。藏族同学偏爱与同族同学沟通交流,因为共同语言、带来了更多归属感和亲切感。“之前工作生活在一个熟悉的藏语环境中,而现在是汉语环境……”,环境的改变使他们更容易去寻找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就算是交流也多为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很少谈论情绪方面。另外,由于与其他统招生之间在年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更偏向于与同龄人交流,与相同工作经验和阅历的同学交流,故人际交往存在一定局限性。
4.课余活动方面。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了篮球比赛、元旦晚会、文化周等文体活动;班级也组织了出游、联谊会、辩论赛等活动。通过调查,所有“计划”类同学都参加了2次以上的课外活动,他们对学校组织工作感觉比较满意;大部分同学认为不需要学校为他们举办一些针对性的活动,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丰富生活,例如有同学认为可开展一些参观交流活动,以便他们更好熟悉并融入当地生活。
5.学习方面。调查显示,多数“计划”类同学都对所开设的课程比较感兴趣,但有些课程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他们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他们超过60%的人不适应授课方式,认为知识与实践存在脱节,超过一半的人在课程中不能积极参与课程互动。在问及学习效果时,有80%以上的“计划”类研究生都感到不能深入理解专业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同时,研究生阶段课程作业多以论文的形式出现,这让他们感到很困难,他们大多数人认为有必要在开学时就设有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另外,有多位同学表示,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够实用和多样,可供选择的余地少,与自己的工作关联不大。可见,类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安排有待调整,学习方式和效果有待改善。
四、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服务“计划”类研究生适应问题的对策
“计划”类同学从地区来到东部,离开工作了若干年的工作岗位重新入校读研当学生,他们经受着巨大的改变和挑战。他们在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不适应问题。社会工作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方法。本文尝试把这些专业方法运用到帮助“计划”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中。
(一)个案辅导
个案工作充分体现了对每个人个性的认识和尊重,为不同的个体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和帮助,因而可以更加深入地协助其解决困难和问题。个案工作的这些优点同样有利于解决“计划”类研究生的适应问题。
为帮助“计划”类学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社会工作专业老师或有相关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同学可以为他们提供个案辅导,帮助他们提升适应和融入新环境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技巧。个案工作对“计划”类研究生的服务内容可以涵盖自我认识、信心培养、情绪管理、学习方法、压力疏导、时间管理、社交沟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及技巧训练。例如,对情绪低落的“计划”类同学应该进行及时干预,可以为他们提供个体的心理评量与咨询,以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到他们的心理状况,从而在评估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心理协助。同时,鼓励他们自学相关的知识,从而增强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达到自我帮助的效果。对于专业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可以帮助他们介绍和联系身边的资源,如其他学习较好的同学进行“结对帮扶”,通过在课前和课后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学习,降低“计划”类研究生的学习难度。整个服务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发挥“计划”类研究生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促进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工作服务
调研显示,“计划”类研究生在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和融入问题。为了进一步帮助他们,我们可以采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让他们在互动中更好的学习、生活、交往。
首先,在学习中将“计划”类研究生和汉族同学穿插组合在一起。为随机生成的学习小组安排学习任务、课程目标,并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通过这种小组学习方式,让组员之间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积极挖掘各成员优势资源,达到队员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目的。其次,在生活中建立互助小组。将能力较强且乐于助人的汉族同学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借助小组活动建立与“计划”类研究生的友好信任关系,使他们遇到生活困惑或困难时,可以找到一个缓解负面情绪,获得参考方案的地方。最后,在人际交往方面组建兴趣小组,将有不同特长、爱好的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并鼓励“计划”类研究生融入其中,借助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进而协助“计划”类同学走出他们的小群体,走进班级大家庭,使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可以获得更多的友谊。
(三)社区工作服务
高校作为一个功能社区,既有其专门化的角色,也具有一般社区的共同特点,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是服务“计划”类研究生的重要策略。本文结合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认为社区工作方法服务“计划”类研究生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发掘和整合高校的服务资源。新的高校生活环境对他们虽然有不利的影响,但作为一个社区,高校也有多方面的资源条件可供开发和利用。社工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等形式,向“计划”类研究生、其他同学、学生社团、高校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等了解学校的服务资源。通过调研,我们不仅能够重新梳理高校现有的资源并发现新的可能,而且也让学校各个成员尤其是“计划”类研究生认识并重视现有的资源。同时,社工也可与各个成员建立关系,了解他们想法的同时又宣传社工助人理念。在此基础上,社工可以组织高校各个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和活动,整合“”类研究生和高校的资源,开展各种服务工作。
其二,要促进学生组织和课外活动的发展。社工可以通过建立或加强高校的学生组织、团体,让“计划”类研究生负责一些工作、担任某些职务,促进他们与其他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支持,更深入地参与学校生活。社工也可以组织学生会、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等服务资源,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来增加他们的人际交往,为生提供良好的关爱互助氛围。社工还可进行宣传动员,建立包括老师与学生的志愿者队伍,采用结队帮扶的方式对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支持。另外,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类研究生会有更多的机会表达和展示自己,加强高校的服务力量,更便捷地将自己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反映出来,从而达到“增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民〔2005〕11号)[Z].
[2]许金刚.内地就读藏族大学生适应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
[3]苗志超.非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教育培养的支持与增权服务问题的探索——以江南大学法学院民族生的教育培养为例[J].大观周刊,2011(38).
[4]王金元.当前非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教育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以某高校藏族学生教育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5]何玛丽,马少飞.大学生社会化发展途径分析[J].山东文学(下半月),2010(12).
[6]黄其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工作水平[J].发展论坛,2009(5).
[7]严庆.发挥内地办学模式效应推动边疆民族教育快速发展[J].中国民族,2006(12).
1)感受到了公司中真是气氛。
我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觉得其中一个地方要按我以为的怎样怎样写,后来项目经理在测试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和其他程序员的模块衔接出现了一些乱码,就是用全角的中文输入时会出现乱码状况,项目经理就很气氛,把我给批了一顿。但是当时感觉自己的想法没有错,却没有想到会出现乱码状况,才发现自己学的还是不是很系统。项目经理的话或者说老板在公司中就是头儿,服从,其实也是职员该做的事情。
2)学会了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和需求公司的人聊他们的需求的时候,那个人对网站的一些术语不是很懂,就需要我们用最通俗的话去和他们沟通交流,在做项目的时候得学会和同事交流沟通,相互帮助相互的发现彼此的问题,团队精神在尤其是做项目最后的时候得以体现。同时明天沟通交流的重要性,比如我的程序中我没有用过全角的汉字输入测试过,但是项目经理就查出来了,如果让其他同事帮我测试下,说不定就可与避免这种问题。毕竟一个人的能力不可能样样都通。同时做事情一定要细心,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慌张。
3)我快速学习的能力也得以提升。
在学习中老师不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教会你,在学校中老师只是大概提了一些的东西甚至一点都没有提到的知识,在做项目的时候却用到了。就需要你快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并且把所学到的东西快速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好工作计划,让工作有条有理。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习不实践,那么所学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而另一方面,实践可以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学到了一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因为在这里身处的环境不同,所接触的人与事也不相同,从中学到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通过这次工作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而当初参加暑假工作实习的目的是对自己这一年来的所学到计算机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以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人协调处理事物的能力,学会了用工作计划来约束自己,虽然这次实习没能全面的学会,但是也让我稍稍的浅尝了滋味,让我提高很多,这次实习真是受益匪浅。
临床上进行护理教学工作中,通过配合展开系统化的管理技术,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可为护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为了解系统化的管理技术实践情况,本次筛选、随机对照128名于2014年04月-2016年11月进入本院实习的护生,旨在优化其教学管理流程,以提升满意度及其临床学习质量。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信息。筛选、随机对照128名于2014年04月-2016年11月进入本院实习的护生。63名Ⅰ组护生中,2名(男):61名(女);19岁-23岁,均值(20.7±0.60)q;实习时长:37周-43周,均值(39.3±1.12)周。65名Ⅱ组护生中,3名(男):62名(女);18岁-23岁,均值(20.2±0.72)岁;实习时长:37周-43周,均值(39.5±1.27)周。对两组护生基础资料展开比较,(P>0.05)。
1.2 方法。63名Ⅰ组护生教学管理工作中展开常规管理技术:结合科室特征制定出专业教学计划,由护理部统一分配护生,于各个科室之间进行轮转实习,将护生分配给相应的带教教师,让教师自主对带教活动进行安排,在此过程中,护理部门不进行统一管理,护生管理工作由具体带教教师自主负责。实习结束后,再统一组织统一考核。此外,65名Ⅱ组护生中则展开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技术:(1)组建专业教学质控团队。院内应针对护理教学工作,组建专业管理团队,组长由护理部的领导担任,副组长一职则由教学督导人员承担,并且设置专门教研室,成员有各个科室的总带教人员、护士长以及带教教师等。(2)制定集专业性以及系统性特征为一体的护理教学计划。院内展开护理教学工作时,其教学计划通常分为两个不同级别,分别是科级计划以及院级计划,其中,院级计划始终立足于整个教学工作,其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安排均以整体教学任务作为出发点;科级计划强调为院级计划服务,结合各个科室临床优势、专业特征等信息,确保其教学计划内容满足科室临床发展需求。(3)展开实习培训工作。院内集中组织护生展开理论培训工作,并于科室中的培训工作无缝连接,培训中,重点介绍各个科室之间具有共性特征的知识内容,在讲解常见类病症专业护理技术的基础上,传教新型护理技术。此外,科室内部培训工作需参考各科室的工作计划标准进行。(4)创建专业反馈系统。当培训课程顺利结束后,组织护生客观评价带教护师教学情况,评价内容涉及教学质量优良性、教学内容丰富性、教学态度严谨性以及教学方法科学性等方面。由护理部对护生评价结果进行统计收集,予以整理后,将信息反馈至带教护师处,促使其主动改进自身工作方法及其内容,在总结改进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及时报予护理部,确保护理教学工作循环展开。
1.3 观察指标。(1)满意度。院内统一发放问卷表,用以统计护生满意情况,具体指标涉及“非常满意”、“相对满意”以及“不满意”等。(2)实习质量。院内统一发放测试表,以评估护生实习质量,测试项目涉及“应用水平”(占30分)、“理论知识”(占35分)以及“护理技术”(占35分)等[1]。
1.4 数据统计。用SPSS20.0软件展开该研究,两组教学工作满意度由“n/%”进行分析,同时实习效率由“(x±s)”展开研究,通过在两组护生间展开对比,若有差异性出现,(P
2.结果
2.1 护理教学中展开不同管理技术后护生满意度。63名Ⅰ组护生对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是82.54%(52/63),65名Ⅱ组是100.00%(65/65),(P
2.2 护理教学中展开不同管理技术后护生实习情况。给予两组护生“应用能力”、“理论知识”以及“护理技术”等实习情况展开比较,(P
3.讨论
唐娜[2]等强调,临床实习不仅在护生学习生涯以及职业生涯中均占据重要地位,而且还是临床实践以及理论知识的有机融合,而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护生后期工作质量及其职业素养,所以要重视对护理教学实践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并展开系统化管理工作。
临床护理专业教学中,通过展开系统管理技术,通过组建专业教学质控团队,并且制定集专业性以及系统性特征为一体的护理教学计划,在展开实习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创建专业反馈系统,从而优化护理教学流程,以提升管理工作有效性以及充分性[3]。研究对两组护生展开不同管理技术后,65名Ⅱ组护生对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是100.00%,比63名Ⅰ组的82.54%(52/63)高,(P
综上所述,护生进行专业实习时,通过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展开系统化的管理技术,除了能提升护生整体实习效率,同时还能确保护生对管理工作感到满意,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俊玲,申娟茹,李玉雪.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实习满意度和临床实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54-56.
关键词:中等职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76-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中等职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在教学的创新、分类体系的构建、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资源建设等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管理;只重视外部关系,而忽视内部管理;只重视制度建设,而忽视教学质量管理;只重视教学终结成绩,而忽视教学过程管理,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管理;只重视文化知识教学,而忽视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管理,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讨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规律和新的特点,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加强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做一些探讨
1.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大致概括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训练课三类,三类课程的比例为4:3:3。文化基础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
专业理论课是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作好准备;二是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三是培养职业素质。
技能训练课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它在教学活动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传授技术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形式,技能训练课应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系统性与衔接性相结合,实用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特点。
2.构建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从组织领导上实行三级管理,分层把关。
一级是由校长决策,教导处执行的校级指挥系统。具体制定学年、学期和专项性的教学规划,组织部署教学常规和实验实习等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教学和教研工作。
二级是教研组长或专业组长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负责落实学校的教学规划,具体制定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计划,进行教学研究,推广教学经验,传播教学信息。
三级是由备课组长负责的基层管理系统,安排落实学校和教研组或专业组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体备课,解决本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中的问题,具体落实教学目标。
3.强化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管理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是严格执行教学指导计划。教导处根据国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科学地编制课表,严格按照大纲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第二是制定好教学实施性计划。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实施性计划,它既有常规性的工作安排,又有突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具体措施。学科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工作计划。每学期应选定教研教改课题,并安排教研活动。任课教师必须在领会大纲、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所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确定本学期学科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双力"(智力、能力)"双能"(智能、技能)训练要点,提出各单元或章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落实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4.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是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教的过程管理和学生学的过程管理。
教的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注重备课,设计教学;认真上课,组织教学;加强辅导,延续教学;重视作业,补充教学;注重考查,检查教学。
学的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要注重预习,了解知识;认真听课,理解知识;搞好复习,巩固知识;加强练习,运用知识;系统总结,掌握知识;注重实习,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组织、指导和督促他们完成教学各环节的任务,并达到最佳状态,收到最好效果,进而使教学的各环节形成有机序列,获得教学活动的整体优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强化技能训练
5.1 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教育学生树立"有一技之长是职业学校学生立身社会的资本"的意识;树立"掌握过硬本领,振兴经济,致富家园"的雄心和信心。
5.2 要全面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制定新的大纲要求,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训课时;将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习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教学计划中。
5.3 实习教学课堂化。实习过程必须体现讲(教师讲解)演(教师示范演示)练(学生练习)评(教师讲评总结)四个环节,使实习课达到高密度、高强度、当堂讲授、当堂实践、当堂掌握的要求。
5.4 开展导生制实训教学。在专业课实训教学中,近年来我校在教学管理中一直在探索和实施导生制教学模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导生制教学是可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对教师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学生来讲,可以制造一个平等的团队,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了平等、融洽交流,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毅然效果。
导生制实训教学效果好坏决定于导生的选拔与确定。导生由教师按照相关标准来决定,导生制应具备的基本特质包括三方面:一是导生的双重身份。导生制就是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导学生,导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二是导生的优秀性。导生须是经过选拔的学生群体中的优秀者,否则无法建立起导生在学生中的导学威信。三是导生的组织性。导生须在教师的组织下专门培养,并在一定的管理规范下实施导学工作。 导生一般在同一年级(最好为同一班级)的导生中选取。
从导生的导学内容看,导生角色也各不相同,可归结为三类:一是助教,即教师教学的助手。这是导生制导生角色的原型,也是当前导生制中最常见的一种导生角色。二是助管,即学校德育工作或教学管理的助手。三是助评,即教师评价学生的协助者。助评是导生的辅助角色,一般不单独存在,主要与助教或助管相配合,强化整体的教师助手功能。在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中,学校不定期抽查学生技能训练情况,每月组织学生集中测试,评选出"技能导生"、"技能标兵"和"技术能手"进行表彰奖励。毕业时,组织综合考评,进行技能鉴定,颁发等级证。
建教[2009]3号
教学检查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使教学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学院教学管理规范的要求,特制订建筑工程系教学检查工作细则。
一、教学检查的目的、形式及重点
1、教学检查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对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所采用的评价检查手段。通过教学检查,进一步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计划实施,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2、教学检查应贯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分为经常性检查和阶段性检查两种形式。并把经常性检查和阶段性检查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地进行。
3、经常性检查的重点是通过对各教学环节常规工作检查,达到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计划顺利贯彻的目的。阶段性检查的重点是通过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执行情况的检查、考试考查成绩质量分析,达到实现教学预期效果的目的。
4、阶段性检查,每学期按时间分为期初、期中和期末检查,以期中检查为重点。
(1)期初检查主要是检查教学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新学期迅速地建立起稳定的教学秩序。
(2)期中检查主要是检查教学进展情况,其目的是掌握教学目标执行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肯定成绩,并及时做好纠偏工作。
(3)期末检查主要是检查教学效果,其目的是根据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检查一学期教学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对下学期教学工作提出整改措施。
二、教学检查工作的组织
1、系负责对所属教研室、实习场所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
2、各教研室负责对室内每个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检查。
三、各阶段教学检查的具体内容
(一)期初检查
1、检查教学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1)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师进修计划等教学文件的准备落实情况;
(2)各教研室学期教研活动工作计划;
(3)课程知识测试的准备情况等。
2、教师二周备课余量和教案的检查工作(由教研室普查)。迅速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二)期中检查
期中检查包括教学管理工作、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三方面。
1、检查教学工作执行情况。
(1)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改计划执行情况;
(2)各教研室活动开展情况;
(3)课堂教学、辅导、第二课堂、课外教学活动等情况;
2、检查教学教学质量:
(1)通过组织广泛听课,检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包括实验、实习情况);
(2)以系和教研室普查的方式检查教师的教案、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等情况;
(3)召开教师及各班学生座谈会,检查和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
(4)通过考试考查成绩质量分析,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5)系汇总期中检查综合情况,提出分析意见,并向教务处汇报。
(三)期末检查
1、检查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1)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改计划完成情况。
(2)教研室工作手册;
(3)系和教研室普查教师一学期教案;
(4)实验、实习、设计、论文等实践性环节教学工作情况;
(5)新学期准备工作。(包括制订、修改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实施性教学大纲、教师配备、编写授课计划、落实教材等)。
2、期末考试组织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
(1)复习迎考工作;
(2)各教研室的试卷命题工作;
(3)教研室组织考后阅卷、填写试卷分析表、任课教师填写成绩汇总表等情况。
时间 检查内容方 式备 注
期初 课程的学期授课计划和教案。系(部)检查后上报检查结果,教务处、督导室抽查、检查结果、填报评价表。
期中 1、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 2、教学秩序的检查。 3、教案检查。 4、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查。 5、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查。系自查、教务与督导抽查。组织期中考试、填报及试卷成绩分析表。组织部分学生座谈会。学生填报教师评价表。召开总结大会
期末 试卷检查、分析;
毕业论文质量检查教研室自查,上报自查结果;系(部)抽查。检查结果。填报试卷分析表上报成绩单。
全学期 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按教学管理规范,系主任听课、教研室主任听课、教师相互听课。教学管理员课堂教学状况检查,进行座谈抽测教学效果。包括实践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