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02 12:04: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德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道德教育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性非道德性

道德教育是引导人们逐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理应是其本质属性。然而,在实际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应然与实然却存在相悖,道德教育不具有道德性的思想和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违背道德性和反道德的教育现象也会出现,这应引起我们关注。

一、道德与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英语的道德是“morality”,意为“standards,win—ciples of good behaviors”,是指涉及善行的标准和原则。我们可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道德是一种精神,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产生、形成的,又是人们的生活准则,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第二,道德“是一种直接指向人的行为实践的精神意识”第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追求,它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地位、生命意义、理想选择等问题;第四,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主要调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需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道德教育作为人的德性形成的必要途径,是以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人们,调整社会生活中人我、群我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物我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是调整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它通过传递社会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塑造人的德性人格,创造新的人类道德文化和道德生活,使人类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

从学理上讲,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即培养人的德性的内在规定决定的。教育与道德是一对孪生兄弟。陈桂生教授通过对教育概念的考察,指出:“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它是一个规范词,而‘教’是一个中性的动词,为描述词。”黄向阳博士从语言、逻辑与事实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系统探讨,得出“德育(道德教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从教育的词源本义来说,教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中庸》上说:“修道之谓教。”荀况认为:“以善先人者谓教。”被誉为中国第一本教育著作的《学记》上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较为完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道德教育中非道德性现象的现实透视

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道德教育的应然命题。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情形中,却存在着与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相违背的情况,这就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内容政治化和无限泛化。在我国社会现实中,道德教育之所以拥有无比的权威和巨大的力量,并不是人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道德舆论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道德教育背后强有力的国家政治权力。社会和学校借助政治权力维护道德教育的权威性,同时又使大量的非道德性因素介入。其结果稀释了道德教育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最后造就了一种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虚假的道德。道德教育内容的泛化实质上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化,政治化了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已经走出了道德教育的范畴,它不是教授道德,而是教授道德范畴之外的政治。

道德教育活动忽视人性的培养。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其价值定位上更多是强调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而对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关注不够,甚至忽视人性的培养,遮蔽了道德教育自身所内蕴的人文关怀。忽视人性的道德教育实为非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活动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漠视人的需要与体验。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以社会为本位、群体为本位,这势必造成一种“无我”的文化。它使国人接受了“我们”这个复数人称代词,忘却了“我”这个单数人称代词。梁漱溟曾说:“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我们的道德教育无限夸大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道德教育过程搞成命令式、强制式的单向灌输过程,忽视受教育者需要和内心体验,严重挫伤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也不能使学生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快和动力。道德要求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

道德教育方式缺乏理性和人道。道德教育方法和方式的非道德性,即注重理论的灌输和说教而忽略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注重社会要求而忽略学生的需要和可接受性,用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用奖惩和权威驯服学生,用指令式、强令式纠错的教育方式压服学生,以学生是否服从为标准来评定学生品德的高低等等。这些方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为不道德的行为!尤其是道德教育中的体罚和心理惩罚,更是不人道、不理性。例如,云南省曲靖市令泽县上村中学学生张立波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罚站;又因其在罚站时与同学打闹,被教师连掴12个耳光,当天晚上9时死亡。广西柳州市29中附小美术教师罚全体学生喝“颜料水”。新疆乌鲁木齐市一所行业所属小学1名三年级女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和请家长到校而被“扒裤示众”。可见,这些行为是何等的不理性、不道德!

三、完善道德教育道德性的策略

道德教育要满足关爱人的道德需要。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它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原动力。道德需要是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人的行为动力是由内因和外因、内在主观需要和外在的客观事物所共同制约和决定的。道德教育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制造一定的适宜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才能使学生在道德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真正的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界本无道德,因为有了人,人们为了更好生活,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创造了道德。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教育是人自身发展完善需求的产物,人是道德教育现象发生的根据和基础。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既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归宿。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具有自主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

道德教育要以塑造生活道德主体为宗旨。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规范和约束为特征,以使儿童服从外在的规范为目的。这种模式的非道德性就在于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它所追求的不是使受教育者积极自觉地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规范,而是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结果,无论他的言谈举止多么符合道德规范和道德精神,也只不过是一个处在他律水平上的被动服从者。“他的循规蹈矩正是其精神萎靡和感情沉睡的表现。他不过是一具道德上的机器人,只有道德的外壳,却无道德的精神。”道德教育要培养真正的“道德人”,就必须把学生从这种精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培养成为生活道德主体。道德教育所培养的不应该是循规蹈矩、无条件服从的受训者,而是主体个性的有力促进者,是主体内在精神、内在需要的激发者。学校道德教育的功能不应该迫使儿童服从某种固定的信条,而应该把儿童从压制、束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被动地、盲目地接受各种道德灌输转向主动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作独立思考,并在反省、批评性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的道德教育才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具有感动人的内在力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道德教育发展人、提升人、解放人的最终目的。

第2篇

关于“什么是道德”,在人类思想史上曾经有过很多专门讨论,比较晚近的是前苏联道德哲学家德洛布尼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所做的研究。[i]与以往不同的是,德氏把对道德概念的分析建基于人类发生和发展的全部历史,从人类的真实历史过程中来把握道德起源的实际脉络。借助于这一研究成果,我认为所谓道德就是人的一种文化性的创造。人之所以要创造道德这种文化形式,那是出于人自身的需要,而事实上,人的各种需要又是在人作为一种高级生命的演化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变化的。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从低等生命到高级生命的进化,从哺乳动物到灵长类动物,从猿人到人,其中真正的发展标志是脑的进化。和古猿的脑部结构相比较,人脑的细胞数量成倍增加,神经元相对活跃,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明显增多,各联合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每个区域之间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凭借神经元以及大脑各个部位的联系使得人脑聚集信息的密度特别高,如果以比特(bite)做单位的话,它与计算机之比是10,000倍。脑科学的最新研究还表明,能把人和猿人更多地区别开来的是大脑额叶皮层的发展,正因为额叶皮层的生成和发育,人才能对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情境做出最恰当的反应。换句话说,额叶皮层的条件越好,人对复杂情境做出反应的基础条件也就越好。进言之,正是由于生物种系的不断进化以及相伴随的大脑构造和机能的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才使得人具备了对复杂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和积极反应的能力。

不过,大脑作为一个基本的生理条件,它毕竟只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人脑基于人体(包括心智和人格),人体基于文化环境。事实上,人一出生就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而且现在我们进一步知道,人没落地还在母腹中就已经构成和母体的关系。在10年前,哲学家们根据生理学的研究认为,人在1岁的时候产生联系感。但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心理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胎儿在发育到三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和人产生联系,如果胎儿的父亲每周有两次对着胎儿说话、和胎儿进行交流,那么在其出生后对人的声音的辨别和人的生命气息就特别地敏感,想要和人相联系的欲望就特别强。这就证明了人作为高级生物,由于其脑部的特殊构造与生俱来地就有一种要和他人发生联系的需求,所以说,人的社会性本身就是人的自然天性。在我看来,人的社会性和人的自然天性原本就不是两件事情,传统的观点往往把这两者割裂开来,似乎人的自然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性是教育所给予的。因此,过去我们常常把教育的目的规定为把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似乎人天生只有兽性而没有社会性的人性。其实,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的社会性联接的需求也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社会性需求和自然天性的需求在这个基础层次上是一致的。当然,越往上发展,它们越会有矛盾,教育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根据也就在此。

既然降生于世的人要结成一种关系,人要靠集群性的方式生活,于是在考察道德起源时就发现,人因为要过这种生活,因此就渐渐地形成了彼此间的契约关系。最早的契约概念出现在希腊罗马时期,它是和人类早期的经济生活相联系的,因而最初是经济学概念,后来又发展为政治学概念,最后才是伦理学概念。其实,道德最早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由于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交换以及交换中的彼此交往,需要一种相互承诺,进而就要求守信和遵守规则,从中就演绎出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之后,舆论又演变为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意识形态。

所以考察道德的起源,我们发现存在着两个视点(或者两个角度、两条视线):一是社会性的视点,由生活中的契约生发出了诚实、守信、善待他人等日常生活要求,由这种要求又不断积淀、发展成为风俗、习惯、舆论和社会意识;另一是个体性的视点,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考察都证明了,其实在动物中人是孤立的和最弱小的,因为人的很多器官的外在功能在进化过程中以大脑的发育为代价而丧失了,但人又要过最高级的精神生活,所以就需要更长的教育期,如果缺失了这一过程,那么人的生存就比其他动物来得更加脆弱。故而,人需要靠他人的扶持才能得以生存,这时人就需要构成各种关系(其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生活的个人就需要有一种自我要求,因为道德所要求的规则终究要靠个人来把握并加以主动遵守。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最终应当是变成个人的,如果道德不是个人能够遵守的,那道德就会成为外部的强加和强制,因而也就不能够变成个人真正的德行和内在的习惯。

实际上,对道德理解的这两个视点的分歧在亚里斯多德时代就开始产生了。具体而言,亚氏的“德性论”道德哲学和后来康德的“律则论”道德哲学的取向是不同的。亚氏强调道德是习惯,是在早期的生活中养成的,通过个人的持守变成个人的态度,这才是德行,它并不靠外在的规约和要求而产生外在的不得不为之的行为,这才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所以,他很重视道德习惯和道德态度,重视道德的人格,甚至也重视道德情感,他提出人对外部情境的情感反应模式会逐渐变成对道德的态度。可见,亚氏强调的“德性论”的道德哲学所突出的正是对道德考察的个体性线索。而另外一条线索开启的就是“律则论”的道德哲学,强调既然道德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准则,由准则而舆论,由舆论而社会意识形态,并进而成为一种道德律令。

事实上,当我们由对道德起源的考察而述及道德概念的时候,有必要对道德的基本范畴做一梳理。最近,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H?加登纳在原有的“七智理论”的基础上又相继提出了“自然生态智能”和“道德智能”。他认为:“一旦我们继续研究多元智慧的概念,迟早会有人提出道德智慧的看法。事实上,如果我们把智慧的标准推广至包括对全人类的知识,那么在道德范畴内的智慧是很可能的。”最初,加登纳在研究智慧理论的时候认为智慧与道德性无涉,但后来他发现人在道德领域中是存在着智慧高低的。这一命题的提出客观上就要求我们考虑,在学校教育中是否存在着道德作为智慧而不仅仅是社会品性的培养的问题。当然,加登纳也认为提出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种冒险,因为至少目前还无法对这种智能进行测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道德的范畴》一文中首先就对几类不同范畴做了区分:所谓的道德范畴有别于物理范畴,物理范畴是探讨支配物体以及物体彼此之间的关系;又区别于生物范畴,生物范畴是探讨支配有生命个体的基本生理现象的规则;还有社会范畴,社会范畴是探讨支配人类所有活动及其人际关系的规则;还有心理范畴,心理范畴是探讨支配个人思想、行为、感情和行动的规则。

显然,加登纳是想提出更加独特的能够表述道德特殊意味的范畴。而按照我的理解,道德范畴中最核心的是两个:一是尊重,主要是指尊重生命,包括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包括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及有生命的物种。另一是公正,因为人要过社会性生活,他要过得美好和幸福,最终有赖于社会制度和社会各方面条件是否有益于人生活和生长,所以道德必须要关注到人怎样去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如果说道德最终是为了人,道德不是一个工具,道德最终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的话,它就必须要关注社会关系如何才能变得恰当(因而也是比较地善),这就需要我们在道德中提出公正的范畴。所以,人尊重生命,追求公正的社会秩序,并进而把它们内化为对自己的根本要求,这时我们就可以说有了道德的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不是法。道德本质上要求的是在各种关系中的个人的自觉行动,即自持。既然人必须过社会集群性生活,那么社会生活就必然存在着一种规约,存在着更大社会关系中的更多人的利益,所以道德或多或少就一定包含着对自我的约束和自我牺牲。当然,道德的这两个核心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历史展开,而且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对它们所做的具体解释和它们的具体表现方式也都存在着客观差别。正如即便时展到今天也还有一些原始部落仍旧保持着其独有的、对我们而言几乎是不可思议的道德思维习惯和风俗习惯。不仅如此,这两个范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还会有不同的表现特征。由此可见,道德的范畴虽然是人的思维抽象的产物但它们决不是道德教条,因而也就不能同样抽象和教条地在道德实践中加以运用。换言之,对道德范畴的具体把握首先就需要对不同的道德生活情境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尊重和理解,这才是我所以提出道德的核心范畴的本意。

基于对道德概念的清理,我认为应当把道德教育的内涵界定为“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以区隔于人们在现实学校教育中对道德教育所做的笼统理解。这样说来,当我们意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就有必要首先反躬自省:我们究竟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虽然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国情的需要还不得不更多地受制于外在目的或要求,但这丝毫无损于道德教育内在本性的自然绽露。相反,它和德性培养的本质关联必将随着道德教育实践的不断展开而被我们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一旦我们从理论上恢复了道德教育的本来面目,那么,它对于教育的整体而言就必然是具有统摄性的。进一步说,相对于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的分野和五育的划分导致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错位,我认为今天就有必要提出: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众所周知,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实际上,居有统摄状态的道德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并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在此问题上还存有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安排了单独的时空,道德教育才有了现实的抓手,这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就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其实,正如德洛布尼斯基所认为的那样,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侵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而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那么,学校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何在?20世纪6、70年代以来,人们在反思“制度化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局限性的同时提出了“非学校化”的主张。针对这一思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学校的功能是不可以取消的,青少年一代不能够拒绝学校教育。2001年香港教育署明确提出“学校是社会发展的摇篮”,再次承认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对于人的道德发展而言存在着三个台阶(或三块基石):第一个台阶是人在早期发展中,主要是对自己父母或养护人的道德标准加以内化;第二个台阶是人在更加扩展了的公共生活中,由于不断做出同情、共享的反应而掌握价值标准;第三个台阶是,人能够主动地判断、选择价值标准并加以持守。显然,家庭教育是人发展的第一个摇篮,而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则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为现代人的成长拓展出最初的公共生活领域。因此,学校教育旨在为现代文明社会培养公民,换言之,它要求一个人会过民主和法制的生活,会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而这种公民的基本素质是需要在学校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其二,与家庭教育不同的是,学校教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学校教育不光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考虑为什么而教的问题,还要考虑在此之后去过何种有意义的生活,所以学校教育是和价值、和追求生活的意义相关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经过完善的学校教育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并且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活样态。

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着发展人的。在我看来,道德教育是发展性的事业,道德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身目的,是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的、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而发展人的。根据我们在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许多入园不久的孩子因为恐惧过于繁多的道德规约而要求回家,事实上我们认为,如果道德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恐惧道德,那么这恰恰就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而沦为反道德的教育,因为道德的根本在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人的正常需求。所以,道德教育需要调整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倘如此,我相信道德教育就会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而也一定是可爱的和有魅力的。

最后,我认为学校道德教育不应该成为对青少年的一种外部强加,相反,它既然以人的发展为本,那么它也应当成为青少年儿童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经历。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工作与方法

我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传递正向价值,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世界道德教育界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比如在美国,人们为了突破传统的单一价值传递的所谓“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模式,曾一度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而使其学会在多元文化中进行自主的价值选择,而不必明确提出传递某种正向价值。这在理论上得到过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支持。但在经过短短的一二十年的实践之后,就有学者开始对这种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反思。一种意见认为,固然道德判断能力很重要,但当一个人尚不能清醒地、健全地和理智地区分各种价值的时候是无法使其具备基本的价值观念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既然存在着多元的价值文化背景,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各种价值之间是无法沟通和相互认同的,换言之,在多元价值中是否也还包含一些基础性价值。基于这种责难,加拿大有学者就明确提出,人类要过美好生活就需要传递正向价值,而其中包含的一些基础性价值又具有相对的恒常性,因而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中都是需要尊崇的。2001年香港教育署制定的《21世纪香港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初稿)》同样建议把由一些核心价值、辅助价值和态度构成的正向价值体系纳入学校课程。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我们主张的一种积极回应。

围绕这一基本目标,我认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应当着重于三方面工作。第一,执行国家德育大纲,订立校本德育目标,设计和推行相关课程。事实上,在国家德育大纲的基本框架内,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才可能实现各种正向价值的传递,而另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种比较灵活的、因而也更加强调地方学校自的课程思想和课程模式开始受到重视。有鉴于此,我认为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当首先着力于订立校本德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推行校本德育课程,从而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和风格。进言之,真正的道德教育塑造的其实就是一种风格和特色,而且只有依赖于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不同的校际文化风格,道德教育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因为道德教育实际上是模塑人的道德文化生命的过程,任何生命都是独特的,而在一个缺失了道德文化风格的教育氛围中要凝聚这种独特的生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就需要通过课程的方式,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本文化。学生浸其中,所获得的是一种表现其真实人性的独特方式(包括语言、情感和行为),是一种不竭的生命滋养,它最终将融入个体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人的心性品质,从而形成独立的道德个性。可以说,没有道德的个性就意味着道德的失落,没有校本文化支撑的学校道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开展校本德育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江苏淮阴师范附小的“生活教育”、江苏丹阳师范附小的“情育课程”和四川成都七中的“公民教育”,在这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二,灵活调度时间表、学校空间、环境和各种资源,以配合德育、包括德育课程的教学需要。这一点是由道德教育所固有的渗透性和全时空性的特点决定的。在一个日益现代化和民主化的教育体系中,校长被赋予比较多的决策自,他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调度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时空达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目标。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校长仍然固执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把学生禁锢于课堂和“题海”之中,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存在,使他们既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也没有时间去丰富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早有批评,他认为,如果教师编排了学生所有的时间、而学生却因此没有时间到图书馆去阅读他喜爱的书籍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是令人悲哀的。事实上,道德产生于交往,倘若一个学生没有时间去和多彩的历史文化交往,没有时间去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交往,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由这种交往所生发的心灵体验。没有交往,没有体验,一个人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同样也就不可能懂得体面生活的真义。因此,当人与人生动的社会关系被枯燥的人与课本、“题海”之间的认知关系所取代,属于生命的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也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灵活地调度和安排教育时空直接关系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比如,四川成都七中就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需求的特点,为不同年级编制了各自的教育时间表以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其实,我认为在教育实践中,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第三,检视学校的文化、校规、各种制度与措施,营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于学习、生活中体验这些价值与态度。我有一个基本观点:大脑存在于人中,人存在于文化中,因此,建树一个合理、向善和健康的道德文化环境对于道德的成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但是我相信学校作为社会发展的摇篮,是可以通过精雕细刻和符合道德成长规律的日常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的道德文化氛围的。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就十分重视道德文化环境的建设,不仅给学校所有的道路、楼房和景点加以命名,而且还专门编写了校园文化读本进行诠释。他们相信通过营造这种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刺激起学生的合理动机,可以激活作为动机核心的心理需要。前苏联心理学家鲍诺维奇就认为,人和外部存在之间的关系构筑起一种文化,由文化刺激就产生了各种需要并形成了所谓的“动机圈”,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态度。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强的文化刺激情境,学生浸其中就会形成比较高的成就动机。不过应当注意的是,最近有生物学家提出“基因表达”理论,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需要被激活发挥功能,如果某一部分的神经元长期不被激活,它就不能进入某种功能的工作区,而由其他的神经元所替代。推广之,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长期处于高成就动机状态,那么他在这方面所做的表达就越来越多,他的这种智能就获得呈现,而其他方面如果长期不被表达那么这些方面的能力就越来越弱。既然学校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均衡发展,而人的发展性向和潜能又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处于不同境遇中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需求和道德认识,所以,学校道德教育就要求形成刺激多种动机、满足多种需要的多层次的文化环境。

检讨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事实上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道德教育“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德育课程知识化;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集体受教多,个体选择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有鉴于此,我认为应当在方法上做三个基本调整。

第一,从知识化、认知化到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20世纪5、60年代以后的长时间里,世界上流行的是重视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相比它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发展人的道德教育而言它还不够完整,因而就需要扩展到重视人的情感和态度。最近,教育部组织制定的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和态度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指导思想,这就使道德教育越来越走向统整化。2000年4月,团中央提出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推行体验教育模式,把组织少年儿童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少先队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体验学习和道德成长之间有着天然而内生的亲缘关系。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为了影响人、化育人的心性品质,这种品质反映了人的内在要求,是自主的,因而是个人的真实存在。黑格尔在历史上第一个把“伦理”和“道德”区分开来,他认为伦理可以从社会性的角度加以把握,而道德则必须落实到个人的精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个人化的,道德的学习是个人在关系中的自我把握,所以真正的道德教育就一定包含着关系性、个体性、真实性和情境性等一些基本属性。与此相应,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经历,如果没有这种属人的经历和由经历所构成的切身体验,那么个体就不可能对道德产生深刻的认同并进一步渗入人的内心。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在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和道德教育相关的情感体验。在生命早期,联系感、依恋感和归属感的体验对道德的最初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依恋、归属并在其中产生自我认同,这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幼儿从悦纳自己的身体开始,在一个宽松和友善的气氛中逐步形成对身边环境的信赖,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使他懂得自我尊重。相反,一个从小自卑的孩子和身边环境的关系是紧张的,内心的过度焦虑不可能使他产生自我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随着生命的逐步成熟,和道德有关的同情感、他在感、分享、友谊等情感体验也开始不断丰富。俄国哲学家索洛维也夫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考察认为,存在着三种基本的道德情感:当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人就获得了作为人的尊严,因而也就有了羞耻感,也就产生了道德的愿望;当人和同类相处,人就产生了同情感、怜悯感;当人面对神性感到自身的渺小、并试图超越自己追求精神成长的时候,人就产生了敬畏感。实际上,这些道德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来培养,我认为存在着这样三种情境:自然情境、创设情境和介入情境(直逼生活真实的情境),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这三类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第3篇

库恩认为,范式是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以及具体解题的模型和范例①。它作为“学科基质”主要包括四种成分②:1、共同体成员能无异议也不加怀疑地使用的公式;2、共同体成员共同承诺的信念;3、共同体成员广泛共有的价值;4、共同体成员在问题解答时共同使用的范例。范式的建立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只有通过范式提供的价值、理念、方法,该学科的共同体成员才能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即才能进行他们的研究,也就是解题活动。然而,由于范式的自足性、封闭性特点,它并不能总是完满、有效地解答它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因此反常现象(即已确立的范式所不能解答的现象和问题)从范式建立那一天起就不断地出现,并随着学科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越积越多,从而最终导致范式危机。面对危机,原有范式无能为力,因为这属于范式自身引起的危机,不抛弃原有范式就不会得到解决的。于是,更能解决新问题、新危机的新范式的提出、挑战并最终取代旧范式,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由于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根本对立的,因此这种范式转换将是一个残酷、漫长的过程,也正是因为这样,范式转换体现出来的历史发展绝不是积累式的,而是突变式的。这就是库恩范式理论的基本思想。现在我们结合库恩的范式思想,去构建道德教育的范式。道德教育是教育实践者在充分了解受教育对象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选择一定的道德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影响的活动。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所以有人把它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即德育学。

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当某一学科的研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说明它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范式:1、成功地聚集了一大批信奉者、实践者;2、他们之中有共同信奉的研究信念、价值和方法(范例),以作为他们解答问题时可以不加怀疑地使用的第一原理;3、该研究留有层出不穷的有待解答的问题。范式确立后,这些信奉者就组成一个“科学共同体”,该研究也成为一个“常规科学”。依据以上三个条件,我们发现道德教育的范式意蕴是极为明显的,它有一大批的信奉者和实践者,研究中有共同的理念、价值和方法,还有一大堆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那么道德教育范式由哪些部分构成呢?范式是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库恩把牛顿理论称为牛顿范式,把爱因斯坦理论称为爱因斯坦范式,但范式又有自身的结构与共性,而且还先于和高于所有的理论而存在③,因此牛顿理论、爱因斯坦理论又只能从属于范式理论。道德教育范式也一样,首先它应该适合所有的道德教育理论,其次它又超出所有的道德教育理论而处于统领和诠释的地位。由此我们认为它由四个部分构成:1、对人性的预制;2、对教育目的的预制;3、对教育内容的预制;4、对教育方法的预制。首先,是对人性的预制。对人性的认识与预制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没有这种认识与预制,道德教育是难以想象的。人性具有矛盾性、复杂性、易变性,而对人性的认识与预制要成为道德教育的第一原理,必定不能存在逻辑矛盾,而且还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为此这种认识与预制只能择取人性的某一部分特性,并不得不忽略其他方面的特性,从而建立逻辑一致的稳定的道德教育理论前提。当这个理论前提建立后,我们只能预设它是普遍正确、不可怀疑的,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在以后的研究中把它当作原理、公式来运用。因此在这里,对人性的认识与预制是给定的,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认识与预制,而不同的认识与预制会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从而有可能导致一个新的道德教育范式的形成。正由于人性预制的这种关键作用,我们把它当作道德教育范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对教育目的的预制。对教育目的的预制为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没有这种方向,道德教育将是盲目的。道德教育可以有多个相互冲突的目的,但在范式的建立中我们只能选择和预制其中的一个作为我们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否则道德教育在逻辑上便不能相容。而一旦这种选择和预制给定,它就构成道德教育不可怀疑的理论前提,同样,只要我们对这个目的的认识和预制不同,就会导致道德教育理念和价值的改变,从而导致一个道德教育理论范式的改变。

因此,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与预制,构成了道德教育范式的又一个组成部分。最后,是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预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道德教育最经验、最实质的部分,缺乏这部分道德教育就徒有形式了。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是丰富多样、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我们会根据对人性以及教育目的的预制,来选择、预制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预制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选择和主次的安排上。尽管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预制并不像人性和教育目的的预制那样具有先在性、根本性,相反它们是由后者导出的,但它们在道德教育范式中不仅不可或缺,而且也会反过来反映、体现道德教育范式,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现的往往是不同的道德教育范式。因此,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预制也构成了道德教育范式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之所以认为道德教育范式由这四个预制构成,是因为这四个预制正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它系统地回答了我们出于何种目的,以何种道德内容,通过何种手段,对何种人施加了道德教育的活动,由这些回答构建的理论是系统、完整、独立成科的,正因为这样,这四个预制构成了道德教育的范式。

二、四种道德教育范式及其结构

库恩认为,每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多个相互竞争的范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没有哪一个范式是永恒、万能的,我们之所以在某个历史阶段采用某一个范式,是因为这个范式在那个历史阶段恰好比其他范式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而我们却误以为这个范式是唯一正确的,足以解决任何问题)。道德教育范式也一样。我们认为道德教育领域至少存在过四种相互竞争的范式,即宗教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国家主义道德教育范式、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和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范式。

1、宗教主义道德教育范式

宗教主义道德教育范式是宗教统治时代人们信奉的道德教育范式,目前也存在于宗教领域的道德教育活动中。首先,这个范式以人性对超自然物、超自然能力的崇拜与皈依为根据,预制每个人都具有神性,或都是神的子民,并且无限突出人性的这方面特性,排斥与之不相容、特别是相对立的人性的其他方面特性,比如人的理性、社会性,等等。其次,这个范式以使人对神的服从、信奉、皈依为根本目的,凡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的一般都是善的,反之都是恶的,为达到这个目的,它甚至会容忍、鼓励一些明显的不道德行为,比如屠杀异教徒。再次,这个范式教导的内容,多是从它对人性以及教育目的的预制推导而来,因此诸如诚实、圣洁、信仰,一般能成为它教导的内容,而与这些认识与预制相违背的道德原则,比如自主、理性,则受到排斥。最后,这个范式采用的教育方法,也根据它对人性以及教育目的的预制而来,因此它不会采用逻辑思辨或理性反思的教育方式(因为这恰好与它的认识与预制相反),而是采用忏悔、冥想、参加仪式等方式,教导人树立信仰、服从教义、践行教规。因此以上四个预制,即人的神性本质、皈依神的教育目的、神学的教育内容、重仪式的教育方式,构成了宗教主义道德教育范式的理论前提。宗教主义道德教育活动就是在这些理论构筑的范式中进行的。宗教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在唤起人的灵性,给予人精神慰藉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它在宗教时代(比如西方的中世纪)赢得了统治地位,并支配了那个时代的道德教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后,人的理性、自由、主体性日益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重视,从而这个范式对人性以及教育目的的预制开始失效,从此宗教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开始走向了衰败。

2、国家主义道德教育范式

国家主义道德教育范式一般会在集权的国家里得到奉行。首先,这个范式以人的社会性为依据,预制人的本性就是他的社会性,从而突出人的这方面特性,忽视人其他方面的特性———比如人的主体性,或者仅仅把它们放在次要的地位。其次,这个范式以培养人对国家的服从与奉献为根本目的,从而维护、促进国家的统治与发展,凡与此目的相契合的,一般会得到鼓励和肯定,反之则受到排斥或忽略(尽管它不会像宗教主义范式那样严酷地排斥异己)。再次,这个范式的教育内容,多是强调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强调爱国主义、利他主义、奉献精神等道德原则,而诸如理性主义、个人主义、自我实现等道德原则,往往受到它的忽略甚至排斥。最后,这个范式采用的教育方法,一般是说教、灌输,甚至是强制的方式,这与这个范式过高、过于理想的道德要求有关,当人性的现实达不到范式对人的要求时,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就只能采用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了。因此,人的社会性本质、服务国家的教育目的、强调奉献的教育内容、说教的教育方式,构成了国家主义道德教育范式的理论前提。这些理论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国家主义道德教育的范式,国家主义道德教育活动就是在这个范式中进行的。在封建专制国家,特别是这些国家奉行德治主义的时候,国家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往往会得到奉行,而在一些集权的现代国家,这个范式也会得到奉行。国家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在培养人的爱国情操、维护民族团结、促进人的社会化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意识、权利意识、自我实现意识的高涨,人的社会性预制以及单方面服务国家的教育目的,已不太符合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因此这个范式越来越显示出阻碍人全面发展的趋势,从而它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3、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

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在西方近现代社会得到广泛的实行。首先,这个范式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他的理性,理性是人的本质,意志只能是遵从理性的意志,情感作为理性的对立面,则被认为是人非本质的、应该被压制的东西。这就是该范式对人性的认识与预制。其次,这个范式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实现人的理性本质,认为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他的理性,人的意义、价值、尊严全赖以他理性上的自我实现,而诸如人的情感等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则应该在教育中被限制和超越。再次,这个范式的教育内容围绕人的理性展开,凡是体现人的理性的诸多素质,比如自主、独立、思辨等,以及经得起理性推敲和反思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它的教育内容,反之则成为它批判和排斥的对象。最后,这个范式的教育方法采用逻辑思辨和理性反思的方式,以培养人的道德理性思维,增强人的道德选择、道德推理能力,而诸如灌输、说教、强制性的教育方式,一般会受到它的抵制和反对。以上四个预制,即人的理性本质、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体现理性的教育内容、思辨的教育方法,构成了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的理论前提。这些理论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活动就是在这个范式中进行的,并因此区别于其他的道德教育范式。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随着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自由等)逐渐在西方近现代社会得到广泛的实行,随着全球化趋势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这个范式也在其他一些国家得到人们的响应。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在维护人的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认识的改变,特别是后现代思潮兴起后,人们对人性的认识倾向于一种非本质主义、去中心主义,因而这个范式对人性以及教育目的的预制开始走向失效,人们越来越认为这个范式也并不能真正有利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从此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在现代社会的支配地位开始被动摇。

4、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范式

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建立在后现代思潮的基础上。首先,这个范式对人的认识是一种非本质主义、去中心主义,它把人看成是不能简化的整体,把他当作是具体、现实、可变的,既不卑微,也不唯我独尊,它反对抽象的人性论,反对人的理性本质预制,反对把人当作自然、宇宙的中心。其次,这个范式以实现人的整体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教育目的,反对把人当成工具的教育目的,也反对宣扬人类理性主义、中心主义的教育目的。再次,这个范式的教育内容以人对自身的整体性认识,以及对自然的负责任态度为主,它强调谦逊、宽容、尊重多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道德原则,强调人对动物、自然界的维护与尊重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态度。最后,这个范式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也反对纯思辨式的教育方式,而主张把人带入具体的道德情景中,引导他根据自己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作出自己的道德选择,因此它反对知识化、规范化的道德教育方式,认为它远离了人的道德生活,限制了人在道德生活中的选择与创新。可见,人的整体性预制、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教育内容、尊重个人实践的教育方法,构成了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的理论前提。这些理论系统地构成了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的范式,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活动就是在这个范式中进行的。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范式批判现代社会的物质主义、理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由此导致的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掠夺,主张一种非本质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观。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范式在反思、批判现代社会,促进现代道德的革新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与促进作用。而由于后现代思潮还处于批判与解构的阶段,自身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理论体系,因此导致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范式也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它只是不自觉地散落在人们的道德教育活动中。

三、道德教育范式的表征及提出的意义

库恩认为:“在社会科学各部分中要完全取得这些范式,至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④在自然科学中一个范式在某个历史阶段可以完全击败与之竞争的其他范式,以至于后者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一个范式至多可以在某个历史阶段取得主导地位,与之竞争的其他范式不仅与之共存,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挑战它的权威。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范式就不像自然科学范式那样明晰了,道德教育范式也这样,但尽管这样,道德教育的范式意蕴依然是明显的(事实上库恩也经常提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范式),它依然具备库恩所说的那些范式的基本特点和表征⑤:首先,道德教育各个范式对人性以及教育目的的预制是对立的,它们几乎没有共存的可能。比如,我们不能把人的本质看成既是神性的又是理性的,或者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我们也不能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看成既是为了皈依上帝又是为了发展人的理性,等等。当然在主次意义上它们可以共存,关键是两者产生矛盾时我们把哪个看作是第一位。其次,各种道德教育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由于对人性以及教育目的的预制不同(这些预制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根据),道德教育各种范式之间的交流和争论没有一个统一的高一级的标准。每个范式在争论时都使用自己特有的理论和言说方式,每个范式都认为其他范式是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比如,宗教主义道德教育范式与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之间,或者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范式与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范式之间,就存在这种不可通约性,它们之间的输赢不是由交流和辩论来决定,而是由历史和现实来选择。再次,道德教育范式之间进行转换时,也出现库恩所说的那种类似于“视角格式塔转换”⑥的现象,即当道德教育从一个范式转到另一个范式时,它的人性认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整个道德教育理论像发生了“视角格式塔转换”一样变了个样。比如,当道德教育范式从宗教主义范式转向理性主义范式时,或者从理性主义范式转向后现代主义范式时,都会发生这种现象,我们似乎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道德教育世界。当然在范式转换时,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会有许多重合的部分,但即使是这些重合的部分,也已不是原来范式的那个意蕴,比如“诚实”这个道德规范,在宗教主义范式中具有的意蕴肯定不同于在理性主义范式中或国家主义范式中具有的意蕴,其他重合的部分也一样。那么,道德教育范式提出的意义在哪里?它能给我们哪些关于道德教育的新认识呢?我认为这种意义和新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我们客观认识道德教育理论。库恩认为,当某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成后(也就是该学科的一个范式成熟时),该理论的奉行者往往不加怀疑地认为这个理论体系是唯一正确的,足以解决该学科面临的一切问题,没有被解决的问题只被认为是暂时的、终会被解决的。这种对理论体系的迷信和固执同样存在于道德教育中。但从范式的角度看,任何道德教育理论都有它的预制前提,预制意味着把本来多样的、可以有多种解释的东西设定为单一的、只有一种正确解释的。尽管预制对任何理论体系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⑦,但它也意味着一种严重的偏颇与失真,因此建立在预制基础上的任何道德教育理论也必然有它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它不可能是唯一正确的,更不能解决所有的道德教育问题。这是道德教育范式给我们的第一个认识。

第二,有利于我们树立道德教育的改革意识。道德教育理论的局限性导致道德教育的危机,当危机增多并逐渐变得严重时,就会导致原有道德教育理论的失效,从而引起道德教育范式的转换。范式转换是道德教育不断适应现实的关键,但这种转换却是艰难的,当危机出现时,先前理论的奉行者“虽然他们可能开始失去信心,然后考虑别的选择方案,但他们决不会抛弃已导致他们陷入危机的范式”⑧。这种固执同样存在于道德教育的改革中。每当道德教育出现危机时,我们只会以原先理论提供的思路去解释、解决它,把它看成是暂时的但终究会得到解决的。但危机反映的恰是理论体系自身的危机,而不是理论体系尚未解决的危机,因此不实行理论改革、不实现范式转换就不会得到解决的。这是道德教育范式给我们的另一个认识。

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学;道德教育;亲子活动;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275-01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但是我们随机摄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镜头一:亲子活动结束后,幼儿运动场上一片狼籍,糖纸、酸奶盒、果核、饮料瓶……垃圾桶近在咫尺。

镜头二:亲子活动结束后,设置在公共区域里的活动材料东倒西歪,工作人员整理后发现:除去被损坏的物品,还有不少遗失。

虽是一件件小事,却发人深思,说明幼儿公民道德意识的淡化。

一、以“讲、学、做、评”为手段,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明是非、知荣耻

1、融于生活,从认识着手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学中很多内容和德育教育相关,于是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我们注入了认知冲突,角色扮演和移情训练的策略,把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在课堂的精彩瞬间中。

其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帮助幼儿分清道德标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习体谅他人,学习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和奉献爱等。

教给幼儿调控情感的简单方法。帮助幼儿体会到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已不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初步做到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产生情感共鸣。

2、环境创设,从情感着手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在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环境成为了无声的语言,我园处处围绕道德教育为幼儿营造德育美育相融合的氛围:在公共区域的楼梯走廊和班级内都让墙面开口说话,说不同的话:有西楼道布置以“弟子规”为内容的图片文字画,东面楼梯上有中国传统美德故事插画。大厅内则张贴向家庭征集的照片,让家庭德育文化进入幼儿园,让家庭德育说话。班级则结合自己本班的实际,以体现班级特色、亮点为原则进行布置:有幼儿自己绘制的行为准则;有“文明宝宝”评选墙;有亲子共同绘制的“好人好事”……让幼儿说话。处处彰显幼儿德育教育特色。

3、注重实践,从行动着手

选取适合幼儿社会实践的内容,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观察体验,了解并学习。从实践活动中锻炼幼儿合作能力和在集体中的主体性,生活既教育,教育既生活。发挥了认知、环境和行为三位一体交互作用。

“大手拉小手,共建美好家园”。与社区联合开展“大手牵小手 共创美好家园”活动,利用社区周边环境为幼儿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开展“勤俭节约 从我做起” 亲子手工制作。引导幼儿尝试废旧物利用,变废为宝,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发挥家园合作的教育功能。

“小手拉大手,争做文明小居民”。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十佳和谐邻里”“十佳孝老爱亲”“十佳爱矿如家”活动中,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共建和谐家园。

4、榜样示范,从鼓励着手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具体情况把握教育契机,激励每个幼儿都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在幼儿习得好的行为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建立宝宝文明墙,定期贴评选出的“文明宝宝”和“文明家庭”的照片;“三十佳宝宝”、“最美宝宝”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幼儿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二、密切家园联系,共同构建公德教育平台

1、通过家长会、家教讲座、“家长园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德育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对幼儿不溺爱,形成正确教养态度,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第5篇

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而情感又是人生命中最核心的内容。所以道德教育应该是有情感的教育,以情来触动学生的灵魂,传授给学生智慧,引领学生获得成功、走向幸福。点滴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它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作用。所谓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进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所有教师都是情感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则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否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学生品质教育,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和汗水,而收获令人失望。通过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我才悟出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的道德知识没有教化为道德实践。我们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常常采取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材料,听讲座,报告,只是一味的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没有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没有真正将道德知识之根深扎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们自己的理念,致使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脱节,从而,形成了一些学生的双重性格。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分悟到了道德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要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它是完整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的情感品质只停留在自然的水平上,那么,他就会渐渐地失去求知的渴望,失去追求良好道德和审美的趣味,更谈不上身心健康,关爱他人和热爱集体。

常言说:“知之深爱之切”如果我们对某种事物缺乏认识,就不可能对这种事物进行正确的评价,就不会有真正的爱与恨。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他们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具有共同的时代语言,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从内心感到你的真爱,学生才会认同你的说教。

三、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塑造完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情感,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题。

在管理学生中不难发现,学生在许多方面都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情感色彩。例如: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上这位老师的课,批评过他们的老师,他们就会与其产生距离,借口旷课,不写作业,喜欢做的的事就会十分用心不惜一切去做,而且做得很好,恨某一个人会很得咬牙切齿……这一切行为告诉我们,在教育管理中应该多关注学生情感生活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必须的处理情感问题的知识与技能,为各方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境。

四、有效地情感教育的体现

情感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中要融入情感。

(一)情感教育要取得成效,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情感

教师的表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如日常生活中举止言谈、穿着打扮、行为习惯能给学生展现真实的情感,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好比“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使学生受到熏陶,这比无休止地讲大道理更具有感染力。

(二)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首先要打开学生的情感阀门

有时尽管老师道理讲得多么深刻,学生就是不愿意接受,或者干脆左耳进右耳出。

例如: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作业总是丢三落四:这项没完成,那项忘带。我曾狠狠的罚抄过、批评过,可是他依旧是老样子。在一次和家长的交流中得知他是父母离异的孩子,经常被教师批评,家长训斥,久而久之,他视批评为听歌,我意识到要使她接受教育,彻底认识自己的缺点,首先要打开他的情感闸门。在一次心平气和的谈话后,从未流泪的张栋居然在我面前哭了,并且开始上课专心听讲,作业也能认真完成。甚至看到我生气时还主动来劝阻我不要生气。

从这件事情,我懂得学生的情感如果处于内疚、感激、关心、信赖的情感状态下,就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听得进批评意见,也愿意改正。如果整天处于敌视、冷漠、埋怨等消极情感状态下,任何善意的批评,他都可能当作恶意攻击。我看到了这种情感的力量,从而也懂得情感教育的重要。

(三)创设良好的班级精神环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

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班级环境对于搞好情感教育必不可少。让学生有目标、讲秩序、守规范、懂友爱,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提升学生对班集体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五、情感教育架起师生活动的桥梁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其核心是尊师爱生,正因为这种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情感的特点,它成为师生双方协同活动的重大压力。

第6篇

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石,然而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缺失,致使道德教育的实效偏低,采取对策,克服缺失是提高道德教育时效性的必然选择。本文就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目的在于能引起教育者及整个社会的广泛思考。

【关键词】

道德教育;缺失;个性教育;对策

在社会转型期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以及价值取向发生着变化。当代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受到的波及较为显著,直接表现为教育的时效性较低,如何避免克服道德教育中的这种缺失,如何提高教育的时效性,是高校教育者所面临的难题。现代社会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现代社会道德缺失主要表现

(一)道德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大都采用“刻板、灌输”这种强制性的模式,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学习并服从各种道德规范。腐旧的伦理道德观已经无法解决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道德问题,教育管理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代沟差距逐渐拉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思修课知识无法解释很多社会的现实问题。学校倡导人人平等团结友爱,然而学生所闻所见却是西方国家的生活更为优越,贫富差距拉大,人与人勾心斗角自私自利等。面对这种背离的现实状况,我国的道德教育则显得单薄陈腐,无法对这种状况做出回应,也不足以解决学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很难激发学生的道德认同,从而产生所学的道德知识与社会实际道德行为的背离。

(二)道德情感的缺失

道德情感属于情感表达的一个范畴,它将人们所学习到的道德知识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将其升华为一种道德信念。然而我国的道德教育对于情感的状态和品质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我觉悟很难形成,他们在生活中的感性认识无力支撑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长此以往不仅降低了理性教育的效率,也逐渐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1]

(三)学生个性缺失

社会发展的不断需求使得道德教育呈现模式化,从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在学校里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会严厉批评小题大做,而对遵纪守法的优良行为却视而不见,认为做得好都是应该的。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使学生从自身优良行为中获得认可和动力,反而会导致学生的挫败感,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道德的需要。目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倒退、混论无序,正是社会变革中的逆流、支流,都是局部问题,而我们的道德教育正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前进,这是主流。

二、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的社会最终会走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因此,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改进现今教育存在的弊端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主要是要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包含了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教育,特别是农民的教育,以此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2]。

(二)建构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提升其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这就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目标。在此期间,发展学生的“悟性”是德育的关键。教育者应该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让自己的道德行为更有价值,而非机械的沦为道德的奴隶。道德经历了“他律-自律-自由”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道德悟性也将随之提升。悟性是意识的前提,离开了悟性,学生不但不能在道德自律中成长,更不会感受到真正的道德自由。

(三)培养创造型人格

培育出符合现代社会道德规范的继承者是我国长久以来道德教育的目标,然而这样的模式下必然就忽略了对于具有独立个性的开拓者与创造者的重视。在这种传统的价值观作用下,受教育者只能消极的适应环境,顺应社会一切道德模板,无法主动超越。教育最终归属为一种哲学力量,它是一切行动的本质,它的目标是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型思维,最大程度挖掘每个人的潜能。繁杂多元化的社会要求教育管理者放眼未来,而非拘泥于现在。因此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育出具有独立精神的自由人格。现今的高校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我剖析的能力,而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应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培养其道德情感和规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信念,依然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现代的道德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将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并减少道德缺失。

作者:邵熙雯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按照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时代,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研究,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当时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大增,开发和破坏相伴前进,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在前工业社会及工业社会早期,资源对于人类来说还不是那样稀缺,当时的道德并未危害人类对自然的规范,或者说并未将破坏环境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如果说已出现了保护环境观点,也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建立在感性认识上的观点,其影响范围也是小规模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问题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道德进化的结果。

“环境道德”的内涵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代内公平

代内公平系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由于大自然是人类共同栖居的家园,因而,在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应公平地享有地球,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社会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总是利用不平等手段和方式,廉价地过多地利用地球资源,掠夺不发达地区资源,因此,富裕地区的人们应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实行自律,并且履行扶持贫困的责任和义务,已成为人类真正平等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责任。

2.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系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持续性。工业时代那种浪费式、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强调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可以因当代人的自私和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使人类发展的链条中断,而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

3.人地公平

人地公平系指人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公正的关系。这一全新的观念要求尊重、实现和维护自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尊重自然,摈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

1.更新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尽管如此,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新晨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道德教育;情感

语文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语文的世界更是一个灿烂而生动的世界,它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婉转低回,时而叹息不止,时而催人泪下。进入这个世界,犹如进入了一个奇幻的妙境,而我们带领学生徜徉其中,则更是领略了它带给我们的那种妙不可言的感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唤起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除政治课之外的语文重任。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科,通过语言、文字进行道德教育,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用语言渲染进入情境

那是一堂公开课,课题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当分析完贝多芬的处境时,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上帝给了我们健全的身体,让我们感知世界,无以想象这个音乐家当双耳失聪时,会是怎样的落寞与狂躁。但是,我们记得他的——瞎子阿炳,双目失明的他拄着棍子如何在青石板上踽踽独行,任艰难的生活削瘦他,任那冷风苦雨撕扯他单薄的褴褛秋衣,任苦难的人生铸就他。于是,才有了《二泉映月》,今天,让我们记住贝多芬,记住《命运交响曲》,因为他们,都是伟人!……”这一番话深情的表述之后,学生在瞎子阿炳与贝多芬的命运中找到了共鸣,一种由衷的敬佩油然而生。因此,恰到好处的用语言渲染,让学生的感情共鸣,是语文教学德育的第一部曲。

二、运用现代技术教育唤起感知

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技术可以很好的丰富课堂。如七年级上册课文《春》,在课文学习前的导语中,我先展示了一组美丽的春景图,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此时春未到,但春景已荡漾在学生们的心中,接下来的春草、春花、春雨……等美的图景,学生已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