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15:28: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历史纪录片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2007-2008年,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视艺术研究在聚焦电视剧创作的同时,对文艺栏目和纪录片的思考也日趋深入。
Abstract: The key topics about the movie studies in 2007-2008 are mainly focused on exploring and 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movie in the past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was launched in 1978. The refinement of movie industry system and reform of theater chain management are also widely discussed. The studies of television art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oductions of television drama, and the research makes progress in the filed of television art columns and documentary.
Key words: China; Movie; Television Art; Research Development; Annual Report
2007-2008年,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随着一批国产大片的上映,对于大片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在电视艺术领域,对近年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东北农村剧、军旅剧的批评趋于活跃,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纪录片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上篇:电影学研究综述
一、中国电影史研究
随着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到来,一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丛书、论文相继面世,丁亚平所著的《影像时代的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着重探讨了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间)、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消长变化及发展的历史。邸世杰,刘洪才主编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下册: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概要地回顾了我国电影技术各专业的百年成就,以及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通史的研究之外,2007-2008年电影史研究的特点是出现了不少带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著作。傅葆石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陈文平、蔡继福编著的《上海电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以断代史的方式,评析各个时代上海电影发展状况、特征以及审美流变。沈寂编著的《上海电影》(文汇出版社,2007)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概述上海电影的初创、发展、成熟的过程,折射时代特征和上海电影的独特风格。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口述上海——上海往事》(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则试图通过众多影人口述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构成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文本的独特解读。
除上海电影史研究之外,2007-2008年另一热点是香港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编著的《香港电影1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深入透析香港电影发展的新态势,以“融合与发展”为中心命题,围绕“”这个关键词,从产业、文化、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以来电影的发展变化。赵卫防的《香港电影产业流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与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绘出香港电影产业的流变过程。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为读者展现了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此外,还有的灰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朱家昆的《闲话香港电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等。
2007-2008年也出现了一些对于电影发展历程上重要团体或者个体的个案研究。吴筑清、张岱编著的《中国电影的丰碑——延安电影团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意在填补中国电影史上关于延安电影团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不少图文史料均为首次发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邹健的《中国新生代电影多想比较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概述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诞生、转轨和嬗变。谢晋编著的《谢晋电影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从谢晋导演现有的电影作品中精选出18部作品,收录了谢晋导演的导演阐述,以及著名电影评论家的影评、剧照等。《谢晋画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谢晋导演生平资料与他拍摄的众多影片的珍贵图片资料,该书的问世恰好成为人们对一代电影大师2008年不幸去世的最好的纪念与缅怀。
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都开辟了相关的专栏,对中国电影在这三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别进行论述。丁亚平的《社会空间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关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饶曙光的《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周星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观念的变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30年以来中国电影美学、叙事范式等各个层面的发展与流变。
二、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在2007-2008年的当代电影研究中,《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意在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产业研究中心在《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倾力推出的第二部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全书分为年度产业发展总报告、专项研究报告和电影市场调查三大部分,客观详实地勾画出年度电影产业发展脉络,前瞻性地分析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与潜在问题。此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2008》(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黄勇主编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8)、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崔保国主编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都运用了最新的事实和翔实准确的数据,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反映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电影的全球化议题在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为研究者注目的焦点。尹鸿编著的《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系统记录和分析了中国电影近10年来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所进行的转型,帮助我们更积极更有建设性地看待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设置“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电影”专题,倪震的《软实力和中国电影》、饶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和电影》和张颐武的《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等论文,指出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国产电影不断的寻找着自主品牌的创立途径,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探索,国产大片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前进。2007年电影《集结号》在无论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此,贾磊磊的《事件电影:〈集结号〉》(《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构现实社会型主流大片电影观念——〈集结号〉的启示》(《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黄式宪的《牺牲与辉煌:乐观的悲剧及其崇高之美——略论〈集结号〉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贵拓展》都表达出了对于中国大片在经历了五年磨砺之后走向成熟期的乐观态度,并由此观照中国大片的前景和未来。
三、电影理论研究
在电影理论研究的著述方面,丛书成为2007-2008年中国电影研究的一大特色。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包括了梁明、李力的《电影色彩学》和王志敏的《电影语言学》,前者对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和意义阐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者对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把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真正变成了指导实践的创造性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了“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包括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的《纪录电影分析》、饶曙光主编的《中国电影分析》、李迅、祝虹主编的《欧洲电影分析》、胡克、游飞主编的《美国电影分析》、周涌、张希主编的《亚洲电影分析》等。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复旦博学当代电影学教程”系列丛书也在2007、2008年相继面世,2007年葛颖的《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针对电影阅读逐层深入的行为逻辑,提出了表层意义场、深层意义场和核心意义场等三层意义场的文本解读方式。2008年黄文达主编的《外国电影史教程》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强调从全面、多元的角度认识、理解电影。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主要阐述电影美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趋势。
范志忠的《当代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通过对当代电影的叙事范式和美学流派的梳理,认为电影艺术作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必然创造出特定的叙述范式,规范着电影人本人乃至后来者的创作与制作。汪方华的《现代电影:极致为美后新浪潮导演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体验的真实”的影像本体观并做出具体的美学原则的阐述。戴锦华著的《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每一章节重点介绍一种电影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一部影片的细读来展示对这一理论方法的运用。杨健的《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作家出版社,2008)应用拉片子的方法,通过七部教学片、七部参考片、两部电视剧,传授影视编剧基础理论和剧本写作基本技巧。其他论著还有苑媛主编的《光与影——意象对话看电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康尔主编的《电影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薛凌的《电影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田川流、王颖主编的《电影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彭澎主编的《电影艺术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等。
在电影美学方面,王丽君的《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介绍了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出的一种独异的、颠覆现存价值体系的反叛精神和多远平衡的哲理表达。在这个方面的论文还有金丹元的《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陈犀禾、刘宇清的《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是继电影美学之外另一个研究重点,余纪的《电影符号学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语言学意义上的电影符号学存在权利提出质疑,认为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全新的、多义的,甚至是任意阐释的。吴迎君的《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电影叙述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挖掘。赵勇的《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则对不同的符号学研究范式加以分类区别。相关的论文还有王志敏、陈捷的《电影语言:新概念与新版图》(《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史可扬的《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困顿》(《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等。
四、翻译与介绍
在电影译著图书方面,对于经典电影大师的介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热点。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我生命中的电影》(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收录了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特吕弗的重要论文和资料。奥蒙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车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对电影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考察。康拉德所著的《奥逊威尔斯》(杨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是国内首部对威尔斯进行系统介绍的评传。基亚罗斯塔米等所共同编著的《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单万里、李洋、肖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由阿巴斯个人的电影笔记、相关访谈以及法国电影评论家撰写的关于阿巴斯电影的批评文章组成。苏伯的《电影的力量》(李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的立意虽然在于解剖与分析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奥妙,但其实质却是对美国价值观进行解剖与分析。戴尔牛顿和约翰加斯帕尔共同创作的《低费用电视电影拍摄101》(贺微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是一本由两位低费用独立制片的美国顶级制片人撰写的国际性经典畅销书,介绍了从脚本到屏幕的低预算数字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艾敏、刘儒庭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荟萃了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部经典影片的剖析。纳卡什的《电影演员》(李锐、王迪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对演员的诞生、功用和在电影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定和研究。德斯贾汀的《日本异大师》(连城译,吉林出版集团,2008)中所提及的全部电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
在论文方面,对于外国电影的介绍和研究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与一直以来在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电影研究相比,近年来对于亚洲电影的关注逐渐增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设立了“韩国电影研究专题”,对近年来在国际影坛逐渐显露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的韩国电影进行分析。此外,东南亚电影的发展在这几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陈时鑫的《新加坡电影业:发展、困境与挑战》(《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阮氏宝珠的《越南电影业:旅途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章旭清的《当代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都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
在欧洲电影研究方面,对于德国和意大利电影的关注有所增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在“外国电影”专栏中整合了德国电影专题。包括张艾功的《德国电影新现实主义潮流与东德身份的认同》、崔军的《媒介:疏离的激情——德国电影中的东德记忆》、汪方华的《柏林墙: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胎记》,对德国电影中东德因素加以观察。《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在“国际视野”中设置意大利电影专题,顾博的《贝洛奇奥电影中的意大利政治变迁》、徐源的《困境中的光芒——从比萨透析当代意大利电影发展现状》等,都对当代意大利电影进行了介绍。
纵观2007-2008年的中国电影学研究,虽然在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观层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但是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变革等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向着务实、系统、学理的方向迈进。
下篇:电视艺术研究综述
一、电视剧创作批评研究
2007-2008年,中国电视剧市场依旧延续着红火的发展态势,理论界对电视剧的批评也趋于活跃。欧阳宏生、秦丽、林林的《多样化的题材多元化的风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侯洪、杨俊杰、刘杰的《2007年中国电视剧年度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毛凌滢的《现实题材的永恒魅力与艺术创新的积极探索——200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综述》(《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分别对2006、2007年度的电视剧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引导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创作现当代题材的电视剧数量占了总量的绝大多数,其中以亲情、爱情伦理叙事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剧《金婚》、《亲兄热弟》、《家事如天》、《家有爹娘》、《继父》、《双面胶》、《女人不哭》、《保姆》等在2007-2008年均创下不错的收视成绩。黄美华、曾庆瑞的《现实主义召唤电视剧回归——从近两年播出的电视剧说起》(《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中指出中国电视剧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创造出与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蕴。此外,梁英的《观察和呈现故事的新角度——家庭剧〈金婚〉的叙述视角分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董楠、赵婧怡的《电视剧〈亲兄热弟〉的人物关系解读》(《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张子扬的《家文化的探索与重建——电视剧〈家事如天〉观感六则》(《当代电视》2007年第7期)等文章则对这两年家庭伦理、婚姻关系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剖析。
近几年,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福星临门》、《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迅速抢占荧屏,成了收视主力军,并带动了相关批评研究的发展。张德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突破》(《当代电视》2008年第4期)、普丽华的《影视轻喜剧:新农村生活的“热媒介”》(《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马梅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的美学追求》(《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乡村题材电视剧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个体文本创作的审美追求。
除此之外,以军旅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红色”经典改编为代表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的好势头依然不减。以《井冈山》、《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闯关东》、《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剧的崛起,也引发了批评界的关注。张智华的《贴近大众 彰显人性 引导“励志”——2007年主旋律电视剧辨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刘潮的《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和思考——论热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继承和突破》(《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傅思的《百年关东传奇事 生生不息中华魂——谈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等论文,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主旋律电视剧贴近大众情怀,塑造平民偶像,彰显人性,进而引导大众积极向上,追求生命的理想。
二、电视剧理论研究
2008年适逢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赵玉嵘、王若芳、果青、陈友军编著的《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在钩沉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发展脉络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勾勒,是一部填补中国早期电视剧历史研究空白的重要学术著作。周靖波、戴清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1977-2000理论批评卷(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收录了1977-2000年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广播影视的理论与批评文章共125篇,以有代表性的广播剧、电视剧为主,分析其利弊得失,勾勒了该期电视剧批评的基本轮廓、发展流变。胡智锋、董小玉主编的《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尹鸿的《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李岚、罗艳的《我国电视剧产业三十年改革发展与未来趋向》(《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则分别从电视剧文化、电视剧产业、电视剧创作的方面来把握电视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趋势。
陈友军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对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纪实性电视剧文本的艺术真实,虚构文本的现实主义艺术真实和虚构文本的非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多种形态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系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此外,曲茹的《以“故事”为核心——论电视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杜莹杰、路宝君的《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定位、类型极其美学价值》(《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李冬茵的《电视剧创作与审美日常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则分别从审美价值的高度、审美取向的嬗变与受众审美习惯的不同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美学特征,拓宽了对电视剧审美研究的思路。
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戴清撰写的《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通过类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家的影像”中表现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及其现代性超越的文化价值,揭示“家的影像”中所表现的民族审美风格及其对传统审美心理定式的时代超越。此外,蒋梅的《视觉文化与电视剧叙事指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1期)、陈晓春的《试论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功能》(《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电视剧叙事话语作了思考和辨析。
由刘萍编著的《影视导演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王强的《电视剧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杨惠宽的《实用影视制片手册》(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冰的《影视特技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俊兰的《电视音乐音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施玲的《影视配音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等著作,分别从电视剧的导演、创作、制片管理、特技制作、音乐制作等环节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电视文艺栏目的研究
继2004年《超级女声》火爆成功以来,《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等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平民明星”,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制造了无数的热评争议。王彩平、钱淑芳的《电视变形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通过对 《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等节目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透视境外节目的本土化历程。亢美歌、李伟明的《娱乐选秀节目的社会价值与迷失》(《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在肯定娱乐选秀节目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又明确了其对社会价值观迷失所负的责任,强调指出电视娱乐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洪艳的《电视选秀节目的批判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从欲望叙事的角度解读以“超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指出在“奇观逻辑”主导下的选秀节目在娱乐的基础上将“狂欢”推向了极致。
“年年春晚年年看”。春晚作为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观众仪式化的过年节目,持续受到观众和学者的关注。靳斌的《丰富多元 欢乐和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评析》(《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陈临春的《解析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电视研究》2008年第11期)、黄梦阮、詹正茂的《文化传统与国家话语——谈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宣传》等论文,指出每年农历除夕在央视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已经超出电视节目本身,它构成了大众电视传媒语境中的主流话语体系,成为具有政治宣传意义的文化符号。
2008年是中国悲喜交加、大事频仍的一年。512大地震与奥运盛事构成了2008年中国电视传播中的两大热点。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张颐武的《创造历史的时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意义》(《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曾庆香的《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论文,对奥运会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符号学、美学、价值观与内容等方面做了评析。陈临春的《〈爱的奉献〉,吹响爱的集结号》(《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孙江华的《浅析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优势——以512抗震救灾公益广告为例》(《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对抗震救灾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策划、内容、社会功能作了阐释。
四、纪录片研究
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50周年。张同道《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分别考察了自1958年以来中国纪录片所经历的国家话语、民族记忆、个人表达与市场呼唤的四个时期的传播方式、美学特征和文化形态。刘效礼主编的《2007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联系当下国际市场电视纪实节目的发展态势,从创作生产、管理评估、品牌运营链条入手,关注当前电视纪实栏目的运作模式。杨状振、王立新的《200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何苏六、李智的《和时代语境 映万千气象——2007年中国纪录片书评》(《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回顾了2007至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国纪录片必须只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才能不断走向成熟。
在纪录片创作的各种元素中,真实性无疑是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陶涛、张德宏的《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王凌雨的《碎片的拼贴——“真实再现”的创作原则》(《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分别从本体论、美学、文本研究等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作了全面多维的观照。此外,张梓轩的《断裂与传承:中国纪录片娱乐化倾向溯源》(《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罗以澄、张昌旭的《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袁博的《纪录片与剧情片声音的比较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则从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视角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作了深入的探究。
要想设计一堂高效的中学历史课,教师的引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史态度。中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他们的思想不成熟,对社会的感知参差不齐,对历史学习态度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教师对其历史学习态度有必要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历史的态度。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必须积极思考。比如通过单独谈话、集体讨论、组织辩论赛、收看历史纪录片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利用适当时机解释当前我国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理解教育的动机和目的。尤其要让学生明白的一点是,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并行不悖的,通过考试提高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形成历史思维才是历史学习的目的。
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这是实现高效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按新课标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也同样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按新课标编写的教材专题性十分强,但缺乏对系统的时间体系的构建。为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时间框架,减小他们的学习阻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使用旧版教材的方法:制定历史大事年表、记忆朝代歌等,并使其成为工具性的辅助资料。
再次,教师要利用好乡土文化素材,进行社会实践式和体验式教学。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拥有一些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素材,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遗迹等。利用好这些特有的乡土文化资源,对促进高效的历史教学有重大意义。但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精心设计,上课时要耐心引导,课后让每一位学生写相关的报告或小论文。只有这样,利用实物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需注意: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须有所选择,对于内容多、课时有限的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快教学进度;或内容相对较少且较乏味的课也适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二,教师一定要将多媒体与教材结合起来授课,否则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视教材也产生不了预期的效果。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完全抛弃了教材。上行下效,一节课下来学生也未曾翻开过教材,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第三,多媒体容量大,教师在制作PPT时须有所选择,不要让那些可有可无的图片信息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即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二、学生参与方面
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历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又一重要环节。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预习的环节向来是实现高效历史教学的重要步骤,也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第一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指定一种质量较好的练习册(其中有预习的环节),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预习部分内容,这样上课时教师就会有的放矢。二是针对不同的课,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和搜集一些资料。三是给学生介绍一些历史学习网站,比如在讲人教版必修1“和八国联军侵华”时,让学生登录“中国历史学信息资源网”,看一些有关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研究论著、图片资料,以加深他们的印象,使其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大背景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中教师给予引导。这样学生会更容易地理解相关历史事件,从而实现高效的历史教学。
其次,教师巧妙地进行问题设置。比如在讲人民版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时,当讲到孝文帝迁都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孝文帝,你为什么迁都?”然后让学生进行尝试性回答。这个问题设置通过人物角色转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诸如此类问题的设置,一般会引起学生较大的好奇心,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并渴望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这就达到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目的。
从目前可以看到的有关这部电影的评论来看,对于《东北偏北》的共同认识往往是黑色幽默喜剧。这一理解固然有其合理性,因为无论是影片中的台词,还是不断发展的情节,都充满着一种无处不在的幽默感。但在这里还需要援引另一位学者――顾随先生的言论,顾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中说到:“卓别林是滑稽,不是幽默。幽默的人必定要带有一种寂寞感。鲁迅先生的散文幽默,但是看他的脸,却能刮下一层秋霜。幽默须是睿智,须是寂寞,须是深刻,但一定不是闹剧。”[2]这一惊世骇俗之论,也引导我们思考《东北偏北》在黑色幽默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即其历史反思所折射出的一种哲学思考:痛苦的领悟与艰难的前行。
一、 特殊历史事件后的痛苦领悟
很难想象,一部充满斗争哲学的悬疑影片竟然在一片静谧的场景中拉开了帷幕。影片出现的第一句正规台词便是:“本片记叙了特殊历史中的特殊事件。”只要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对这句言简意赅的台词所出现的两个“特殊”有准确的理解,“特殊历史”指的是十年,“特殊事件”指的则是本片所讲述的追查“老流氓”的事件。前者为一笼统的时代背景,后者为精确的历史事件。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已经为本片营造出一种带着极其沧桑的历史感和使命感的背景。
影片中第一个出现的主角是因而下放到农村的生物学教授蔡滨。她本来应该在高效的办公室中做科研工作,现在却在农村里用羊藿刺激种猪的,这本身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在这一讽刺背后,却暗含着一个需要深挖才能显现的历史意蕴,即时期,对于知识的践踏和摧残,这是数以万计的知识分子经历痛苦的一个缩影。鲁迅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了给人看,按照这一界定,《东北偏北》绝不是悲剧,而是实实在在的喜剧。因为影片给蔡滨的知识提供了用武之地:她依靠中医号脉排除了胡怀军的可能,又借助自己的知识,以彩凤为诱饵,终于破获范大成为犯的案子。这里里外外,无一不散发着知识的光芒。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东北偏北》反映出了一种领悟,这个领悟就是知识的确具备强大的力量。稍显遗憾的是,这一领悟的获得经历了痛苦的过程。影片中,蔡滨的智慧还不仅仅体现在破获中心案件上,还在许多别的方面体现了知识的力量。例如,当村中饲养的猪数量不够时,她利用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去提升种猪的欲望,从而增加了小猪出生的数量。再如公安队长李占山长期肾虚、盗汗、多梦,并且阳痿。但是蔡滨利用自己的中医药知识,利用羊藿来进行治疗,终于使李占山也当上了爸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蔡滨使用羊藿时,特别强调了这是来自南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景的书籍。考察陶弘景的《养生四诀释论》,卷五的确有羊藿“升热起阳”的作用,看来蔡滨的专业知识的确相当过硬。
这里就牵扯到影片对中医接受史的反映。众所周知,在1919年发生的之后,中医长期遭受西医冲击,慢慢被贴上“非科学”的标签。影片记录的是刚结束的场景,那个时代一切传统知识都被认为是阻碍进步的元素,中国传统医学当然也不例外。影片中蔡滨作为中国传统医术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是承载了中医的命运。在影片开始之初,蔡滨便向观众们展示了古老中医的魅力所在,因为她使用传统药材,极大增强了猪的生产力。当然,中医绝不是针对动物的医术,而是以救死扶伤为终极目的。所以才有了后来她以羊藿治愈李占山阳痿的事情。但整个过程却是耐人寻味的。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当李占山集结周围农村的民兵,在夜里捉拿老流氓的时候,蔡滨对李占山提出了批评。李占山却正襟危坐地对蔡滨的特长提出了怀疑,他说:“就凭你那些知识,什么肺啊、肾啊、猪下水啥的,就能破案?!”这样的语句对于奉知识为终极信仰的人来说,不啻为一个巨大而又沉重的打击。但几乎与此同时,蔡滨却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李占山解决了一大疑案,即为李占山排除了胡祥军是老流氓的嫌疑。她是怎么排除其嫌疑的呢?利用的仍然是自己的专业把脉技术。她通过对胡怀军的脉象的把握,证明了胡怀军是肾虚,肾虚则胆不实,这种胆小怕事的人是不可能完成一系列案的。事实也正于此相合,犯下这些案的确不是胡怀军,而是胆大包天的范大成。蔡滨的中药知识一直是围绕李占山来展示的,李占山开始对蔡滨的中医嗤之以鼻,但后来却在蔡滨中医知识的帮助下完成了排除疑犯的成果,这一转变的确是一个痛苦的领悟:正因为那个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摧残过于激烈,才显得传统文化的弥足珍贵。蔡滨在影片中虽为个体,但放置在历史背景之下,她又毫无疑问属于一个群体和知识层:她代表了那个时代遭受打击的知识分子群和备受冷落的中国传统医术。
蔡滨说的很多话语都带有黑色幽默的,但反映的主题却异常深刻。她的个人发展史,就是一部高度压缩的痛苦领悟史。
二、 领悟之后举步维艰的历史前行
在刚刚陆续上映的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第47集《明英宗土木堡之变》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旁白说到:“在经历了相当惨痛的体验之后,一个人如果还可以继续活下去,他只会变成两种可能,要么愈挫愈勇,要么谨小慎微。”历史上的明英宗当然属于后者,但中国历史车轮的推进却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前者,即一种前进的姿态。从结束以来,直到国家日渐繁荣的今天,我们的进步的确是有目共睹的。这当然得益于之后,我们选择愈挫愈勇的进取之路。这一条路,虽然异常艰难,但其最终的目的却是成为强盛的大国。
影片对这一主题的揭示相当深刻。克尔・梅西伦曾经在《电影的哲思》中提到一个重要命题:“好的电影用形象和情节教育观众,而拙劣的电影则使用苍白无力的台词去说教。”[3]《东北偏北》无疑是借助形象和情节去给观众留下值得品味的较大空间。
首先,我们可以从整部电影的主线发展来验证梅西伦的理论。影片的主线是对一起连环案的破获过程。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老流氓的追捕难度如何大,慢慢展开的情节是老流氓通过一次次的狡猾来玩弄以李占山为代表的人民公安,再后来的情节则是公安误抓了具有偷窥癖的胡怀军,直到最后,在理发店中,小玉卷起了只有老流氓才会卷的毛巾款式,才慢慢知道原来真正的老流氓就是县兽医站的兽医范大成。这一波三折的情节不仅再现公安破案的曲折,还具有深沉的暗示意义。即要做成一件成功的事情,常非一蹴而就,而要经历很多曲折和失败,才能实现最后的成功。如果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有所放弃,那么即将到手的成绩也会失去踪迹。通过影片,我们不难看出,构成这个主要情节的任何一个小的环节都不可能忽略。如果蔡滨在第一次用彩凤作诱饵而以失败告终的时,放弃这个策略的部署,那便不会由彩凤的助理小玉无意间说出这一大线索;如果李占山在破案失败之后真的一蹶不振,甘心以买卖豆腐来结束残生,那么即便听到小玉提供的这一线索,也不会继续追查下去,从而使近在眼前的犯逍遥法外。虽然整个抓捕的过程有些漫长,期间也费了不少周章,但是最终还是成功地抓获了范大成,从而将这一经年难破的案子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