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22 23:25: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第1篇

一、关于初中政治中考的反思

(一)对中考政治试题命题特点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在中考政治试题中有着突出的体现。

1.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基础知识扎实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中考试题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的能力。一般而言,在中考试题中,基础题的比重占30%,中档题和高档题各占50%、20%,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中档题和高档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只有扎实地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基础题目,并且在中档题和高档题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2.紧密联系实际,时代气息浓郁。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这体现在试题内容上就是从国家、社会、学生生活中选取背景材料,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试题背景材料多选用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或社会热点问题,不仅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力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题型稳中有变,答案具有开放性。近年来,很多省市的政治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探究性题型,即让学生“融入情境,探究问题”,形式比较灵活,改变了以往陈旧的命题方式,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答案方面,综合性较强的主观试题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摒弃了原来的非对即错的选择型答案,将答案进行变通处理,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辩证思维能力。

(二)对学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反思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基础知识,那么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生必须要牢固、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对知识点很容易出现混淆,进而在考试时出现了审题不清、错误作答的情况。比如“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是家庭和个人的私事,法律不应干涉”,这个问题考查的是公民的受教育权,但是很多学生却主次颠倒,没有回答出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反而从其他角度作答,导致失分。

2.学以致用能力不强。政治中考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此关注社会和生活是政治考试的一大特点。而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知识,但是其转化能力不强,即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综合实践题中,经常会给学生列举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法。但在实际答题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能够提出有创建性的好点子,多是片面、操作性不强的应付之语,这就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3.思考问题容易片面。很多学生思考问题时,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并思考,经常是从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来答题,这就容易出现片面性,采分点少,导致分数不高。比如让学生论述“网络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怎样应对”,很多学生都不能全面地回答问题,导致失分严重。

二、基于中考反思的初中政治教学新举措

对于中考政治试题的新变化以及学生在答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重视并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中考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日常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教学思想,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知识是学好政治的重要前提,现在的初中政治试卷中虽然很少出现直接再现课程标准知识点的题目,但所考查的基础知识都是在教材范围内的。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思想,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于重点知识达到记忆、领会、应用的层次,架构好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如果学生遇到比较新颖的题目时,就能够充分调动记忆,在知识网络中快速查找、提取知识,熟练调用,从而顺利地完成解题任务,甚至出现独特的见解,增强创新能力。

(二)突出学科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我们经常能够看见这样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但是学习效果不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是在机械地记忆知识、被动地模仿,从而导致了不能灵活变通、举一反三,在遇到比较新颖的题目时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教学中要突出学科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以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求知,激励学生大胆发问、质疑问难,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能力、觉悟、行动实现有机的统一,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扩大知识广度,重视时事教学

中考政治命题多是根据社会热点和重要时事设置背景材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作答。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创造条件,使学生扩大知识广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潜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材料,引导学生多方面作答;另一方面,教师要创造有利条件,如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新闻节目、多阅读报纸和相关的书籍、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等,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二是重视时事教学。教师要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并找出与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鼓励学生多分析、多思考,对着一个热点问题,从多方面分析、多角度设问、多角度解答,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也要活学活用,以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答题

第2篇

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8―0073―01

新课改要求学生要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要求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合作中,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解放。这样,教师教学的主要工作就从课堂上的教学变为课前的引导上,导学案就成为学生能否主宰课堂的关键。

一、编写导学案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确定的问题应使学生感觉到清晰明了。

2.设置问题,列出导学提纲。心理学强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应努力把教学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应改变教师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努力做到质疑而导其思。

3.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设置,应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疑点;题型的选择应合理设计、恰当安排,对能力级别要求低的问题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鉴别、识记,对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辨析题及分析说明题,引导学生在思辨、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导学案的运用

导学案在课堂上运用的主要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成员间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教师可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再把学习任务明确到各小组,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够作出快速反应,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部分学生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又能让部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通过“兵教兵”的方式很容易地接受新知识。

此外,学生还要先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等进行学习,以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为主。在预习时,要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有疑难问题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同时还要培养在预习时能用符号对自己所预习的内容进行分类标记的好习惯,这样在听课时就会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当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当堂检测后,教师再检查他们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运用导学案的课后反思

为了利用好导学案,在课后教师要及时对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反思、总结,使导学案不断完善,让导学案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要求。教师最好对学生的学案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做学生各方面的工作。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给预习好的小组加分、将他们的学案放在板报上展览等,逐渐引导他们把被动的预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当然,为了使用好导学案,学生也要完成导学案的最后一步――归纳小结,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心得、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如果课上没时间进行,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这样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

四、导学案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导学案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学习步骤清晰明确,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水平。

2.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前已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在课堂上的学习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3.减轻课外负担。大部分学生通过导学案在课堂内能将知识消化和巩固,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劣势:

导学案的教学方法的确在课堂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实践中还有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在“导”这一环节上,有时还显得不是那么轻松自如;在“讲”的环节上,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有时教师讲的还是过多。

第3篇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查自我的主w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素质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新课标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政治教师唯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1.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政治教师的业务成长,是在不断地实践、学习、总结、反思以及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总结和反思反过来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教学反思能够使教师有效地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理论体系等。

2.教学反思可以生发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反思可以生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政治教师成长的“催化剂”,也是政治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3.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4.教学反思能促进普通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的过程,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这有利于普通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三、教学反思的过程

一般来说,教学反思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即发现问题阶段,主要是情境回顾。教师要围绕教学中某一特定的问题,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资料,等等。教研组、平行班老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所在。

2.行动阶段。

行动阶段即分析问题阶段,主要是分析得失并找出原因。教师要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尤其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术方法等,以揭示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3.反思阶段。

反思阶段即确立假设阶段,主要是寻求对策。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4.再行动阶段。

再行动阶段即验证假设阶段,主要是明确方向并付诸行动。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的研究,合理地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课堂教学真正被学生接受和喜爱。当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还会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经验。

第4篇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初中生 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在初中生的教学模式中非常的有必要,通过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教师可以不断的在过去的教学方法中寻找经验,总结出不足,从而选择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政治课堂上,学生可以在反思中不断的向老师提取建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老师进行及时的交流,以便老师能够将学生的思想加进改革的实践中,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我们应该加强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意识到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在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

1反思性教学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能够促使老师及时和学生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不断的反思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建议,不断的改变枯燥的课堂,在课堂中增加一些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谓趣味性就是在原来粗糙无味的知识中增加自己的一c的味道,文化带有一定的沉淀性,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让人能够直接明白的,让人能够直接就能懂或是被人直接能够学习和接受的,只有带有一定趣味的学习,才会真正意义上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对于学生来说,无味的知识更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正处于一个需要人指导的的年纪,如果学习文化一旦枯燥,他们一开始就会对文化产生抵触感。如果在课本中增加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增加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文化,这样势必会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能够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方便教学计划的实施。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政治科目的学习会有很多的障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如果课程过于烦躁,别说是学生,就连教师也会受不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们可以适当地对政治教学计划进行改革,例如在初中的课本中如果能够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如在文本中增加学生喜欢的人物,学生喜欢的故事,学生喜欢的诗歌,这样势必会让课本教学起来简单些。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些改变,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融入到政治学习的课堂中,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学习知识并不单单是学生的事情,这是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的过程,需要学生和老师不断的进行沟通,教师明白学生的所想,及时的弥补自己的不足,改革教学方法,从而便于教学方案更好的实施。

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也能够培养和协调师生关系。针对以往的传统的政治教学,教师往往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一定的威严感,学生往往对教师都心生一种恐惧,因此要在反思教学中不断的发现这一问题的存在,应该及时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一步步靠近老师,减少对教师的恐惧感,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协调。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通过鼓励性教学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学习的过程中本来就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不断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沟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学习的价值,了解到自己的价值,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提高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的措施

加强对教师的素质的培养。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是不是能够直接有效的提高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因为只有加强对他们的素质的培养才会间接的推动老师自觉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经验。加强教师的素质培训应该从两方面来完成。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他们的专业素质。许多学校的的教师可能从事政治教学多年,然而他们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往往其专业素质跟不上政治教学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他们专业素质的培养,加强他们对政治教学方法的应用,加强他们对政治教学理念的学习,使得他们可以有一套完整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学好政治的专业知识,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自己因该做到的事。为学生做好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都是老师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对学生所学知识获得多少根本不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创新的学习能力。通过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充分的沟通交流后,充分体会到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学习小组中,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同时也互相的进步。这样的学习实际意义上来看对形成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与伙伴合作学习的习惯是很有效的。通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不断的对比,发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的模式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3小结

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打破原来传统的一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改革,不断的进行创新,我们可以逐渐总结出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从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而网络上对这些事情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的人以“喷人”为乐,有的人伸张正义。若是教师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政治教材中较为深刻的政治理论来理解,学生很容易形成偏执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因此,教师不妨尝试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去提升初中政治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生活化思维教学模式对初中政治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提升教学效果

初中政治课本内容较为简单,大多是关于学生生活中经历的事情或是发生的现象。若教师只注重教材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接受程度,那整节课就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注重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初二政治上册中有一节内容是《同学•朋友》。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题目提出问题。比如你希望找什么样的人作为你的朋友,然后将这些人的特点在黑板上写下来。之后再反过来问学生不喜欢和什么特点的人接触,将这些特点也写在黑板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意识到了究竟什么样是正确的,怎么样是错误的,今后也就会有意识的摒弃自己自私、尖刻、多嘴多舌的缺点,努力成为值得他人信赖的伙伴。在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中,学生更容易从自身经验出发,去理解知识。

(二)促进师生交流

当生活化思维融入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教师要做的不仅是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摒弃“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引导学生为目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反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在初二上册《老师伴我成长》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表达自己对教师的看法,比如教师在教学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或是与学生的关系太冷淡学生不敢与之沟通等等。这样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近教师,给教师提出建议。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丰富经验,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一)将生活融入课堂

政治虽然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但初中政治内容更多的是关于学生生活中接触的人和事,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若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和逸闻趣事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初中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一些理论观点的认识。而想要做到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下下很大工夫。不仅要准备教学内容,还要多找一些与教课内容相关的趣味小故事,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下学习政治书上的枯燥内容。比如在《我与父母交朋友》一课中,我选择了班级中几个学生的父母,利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让他们将自己想要对孩子说的话表达出来,在课堂中播放。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了解了父母最真实的想法,他们日常中无论多么严厉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开始逐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开始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堂课的教学结束之后,我也收到了很多父母的反馈,他们说自己与孩子的距离明显拉近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教师只有深度地了解学生后,才能找到更适合这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

(二)让课堂融入生活

生活化思维下的教学方式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课下作业的布置上也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内容,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讲述与父母关系的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回到家和父母谈谈。学生对父母有什么建议,父母哪里没有照顾到学生以及学生自身应该改掉哪些毛病。在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被拉近,这样也减少了隔阂的产生。只有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人才能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优化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这些学习内容,就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体会。总之,将生活化思维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政治课教学之中,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初中学生的政治思维素养,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优良习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不断积累、丰富扩展政治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及教育素质,更能适应学生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维青.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

第6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兴趣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以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道德知识,形成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价值观为主要任务,因此,这门课程对初中阶段思想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调研发现,任课老师依然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以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对学生们进行单向知识灌输,在对学生的课下反馈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厌倦这种沉默的课堂,认为自己在学习中受到的压抑要比获得的快乐多,思想政治课程表现出流于形式的趋向,值得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警惕[1]。并且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忘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任务,将思想和道德教育课按照单纯的知识理论课进行讲解,课前备课、讲授方式、课下考核均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特点,在缺乏学习兴趣的状态下指导学生高效的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不仅违背了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不利于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新要求,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习兴趣迫在眉睫。

一、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用乐趣唤起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才是现代教学理念的科学表达。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任课教师放下自己的身段,有意识并主动地走向讲堂,走近学生的世界,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课程就是对学生思想的一种塑造,采用简单灌输的方法是不能对学生思想产生深刻触动的,任课教师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思想上贴近学生,在语言上温暖学生,让学生对于影响自己思想发展的因素放松地敞开大门,促进学生乐意倾听教师的谆谆教导,才能真正变知识的传输为思想的熏陶。任课教师要以树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为教学宗旨,在课堂上善于给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倾诉的实践,教师乐于为任何思想的萌芽进行催化和修剪,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任课教师,才能喜欢任课教师上的课,才能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以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蓝本,而是跳出教材,建立新的思想交融的平台,才是当今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新出路。

二、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思想政治教学

当代的初中学生对传统的“粉笔―教科书―教竿”教学工具已经不再感冒,他们平时接触更多的是电子产品和影视艺术,因此,这些学生更容易接受视觉上的、动态的画面,任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剖析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调动一切教学技术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真正使思想政治教学在绘声绘色的情景中达到锤炼思想,塑造品质的目的。例如在讲授《生命与健康的权利》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通过网络的手段下载学生比较熟悉的《今日说法》中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做这个节目的小嘉宾,对节目中出现的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和是非判断,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既可以增加课程的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可信度[2]。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自行调用网络资源,学会利用网络技术来搜集有关思想政治教学的案例,然后将材料带进课堂,与同学们一起交换、分享,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来学习政治常识和道德准则,这样既可以加深记忆,也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

三、让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的一个特点在于,它完全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所有内容都是平时生活现象的简单概括。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千万不要将教学与生活割裂开来,不仅在教学中体现生活,更要在生活中组织教学。比如在讲解《校园美德》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录像机在学生清晨入校的时候,拍一段简易的DV,拍下不同学生在面对校园里丢弃的一张废纸时的不同举动,然后在课堂上向大家进行播放,影像的行为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思,因为其中可能就有在座某些同学类似的身影,通过引起行为的共鸣让大家对校园公德进行概念定位和行为归类,也通过道德反思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直观教学法既可以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解,驱使学生把该课程看做生活的必需品,告诉学生只有认真学好这门课程,大家才能避免公共场所因失礼而带来的尴尬局面。任课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在社区里,在广场上,在景区中搜集不文明的行为和举止,鼓励有条件的同学也拍成视频或照成照片,加强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在比较中找寻道德的踪迹,既丰富学生的课下生活,将学习与休闲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提高学习兴趣。

四、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在合作中培养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言语机能发育的黄金时期,大多数的学生喜欢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各种讨论,以满足自己语言能力增长的需要。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大面积增加讨论环节,在深刻的讨论中让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增强对道德知识,政治常识的理解力和辨析力[3]。对于讨论的形式我们建议以小组讨论与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可以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思想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可以看到,政治课程的讨论有利于开辟多元的问题视角,使学生体验到不同层次的,不同水平的道德认知,丰富学生的道德视野,延伸学生的感知深度,促进课堂教学的梯度化,增强道德矛盾的凹凸感。

综上所述,兴趣是实现教学的第一要务,思想政治教师要牢记“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原则,用兴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变呆板教学为弹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周怀玉.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策略[J].成功(教育版),2009,3(1).

第7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初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 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长久以来,思想政治课被简单地理解为说教课、背诵课,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条式教学,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把学生训成了考试机器,高分低能,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也没有真正贯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2 灵活运用情感教学

所谓情感教学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发挥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满足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标。它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培养良好品德,适应社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①不论是阐明原理还是解释概念,使抽象的理论解释蕴含丰富的情感色彩,以增强、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强烈兴趣。

老师要以高尚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培养与互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主要在于课堂教学,老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导者与推进者。在推行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坚持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发挥情感优势,探索、研究情感评价策略与方法,努力推进教学水平进入更高的境界。通过有效实施情感评价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不但能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魅力,激发学习创造欲望,更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满足教学要求。

3 积极开展反思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老师在完成每堂课程教学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分析与反思。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②教学反思是老师在授课后对自己的授课过程进行的一种有效分析、总结。通过反思,不仅可以促进老师成长,而且可以推动老师不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地努力改进、完善自我。老师在分析、总结自己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同时,积极将这种总结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不断养成学完新知识后进行积极反思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

在开展反思教学时,老师要着力注重反思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当出现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时,老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若不喜欢上政治课说明学生对此学科缺乏兴趣,老师要在着力做好学生兴趣的培养。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领学生,让他们了解到政治这门学科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政治知识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着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转变观念、改进方式方法、善待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少一些说教与灌输,多一些引导与启迪;少一些批评与责怪,多一些表扬与欣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4 大力培养创新精神

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要任务。在教学中,老师要多采用“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注重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倡导养成主动的、多样的、灵活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得到应有的尊重,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创造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而且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样化、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消极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求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久以来,政治教师往往只重视研究教法,忽视研究学法,其实学法也是教法的出发点。在教学中,应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为把学生培养成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而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政治教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尽量采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例子等来阐述理论观点,或举出一些生活的实例用政治的观点来分析,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学有所用,又学有兴趣。

此外,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通过运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情境性强。能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效推进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课,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整体教学质量。

注释

第8篇

苏州市觅渡中学 张娴

金秋十月。落叶缤纷,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有幸来到常熟理工学院,接受为期一周的初中政治教师培训,走在美丽的校园,聆听专家的指点,观摩同行的课堂,交流各自的感受,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不仅让我汲取了前行的力量,而且让我有了深刻的思考,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许多新的思路。现将收获总结如下:

周宏教授的报告《中学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与职业素养》逻辑严谨,分析透彻,让我从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让我顿觉豁然开朗。我们初中思想品德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但是作为教师,尤其是初中政治教师如何看待自己职业的社会责任感,周宏教授告诉我们,我们承担着传播社会的主流思想、主流行为方式和主流信念信仰。而面对中学政治教师职业素养的内容,周宏教授概括为知识、能力、信念和信仰四个方面。我特别喜欢信仰这两个字,面对在大昭寺门口虔诚的信徒,磕10万个长头那要怀揣怎样的一种坚定信仰?虽然辛苦但是对信徒而言是幸福的,因此我一直觉得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而作为初中政治教师,我觉得首先我们要让自己有信仰,然后感染、鼓舞和唤醒孩子们的信仰,让我们共同怀抱信仰幸福的生活着,做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人,那是多么美好。

陈汉清老师的报告《漫谈中学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的报告,让我感悟到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是需要专业知能、专业智慧和专业精神的。有人曾说过对一个教师而言上好课是最大的师德,在没有听陈老师的讲座前我是完全认同这句话的,但是听完讲座我只能部分认同,因为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上好课固然重要,也的确是师德的体现,但是撰写反思和教育教学论文,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命题能力,提升人格的魅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我非常认同陈老师对教师生涯比拼所划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层面的比拼,第二阶段是对教育理解层面的比拼,最高的境界是人格魅力的比拼。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做好学问,更要做好人,因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朱开群老师的报告《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建构》激情四射,让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论和实践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曾经一直对一堂课是否是好课的评价存在疑惑,但是朱老师报告中谈到的叶澜教授对好课的评价的五个实让我感受颇深;扎实、充实、平实、丰实和真实,这也将成为我的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朱老师认为有效课堂应该是激情有趣、明理导行、导学探究、平衡中庸也给我诸多的启发,让我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寻到了一种平衡,努力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顾润生老师的报告《思想品德命题技能训练》让我对命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顾老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让我对编制试题的过程和不同题型的的命制有了直观的认识,也弥补了我在命题能力上的欠缺。